荒地近桂林 千亩种植,有人投资种植带动养殖吗?

主 编:董晓梅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本网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农业公司搞开发 开江近千亩良田变“荒地”
[ 编辑:陈连波
  开江县长岭镇近日有村民反映称,上马的农业项目致该镇数百亩耕地成为荒地、农网改造乱收费等。
  针对村民反映的上述问题,记者近日赴开江县长岭镇展开调查。
  记者在长岭镇土包寨村和大河沟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每户村民均有耕地被征用,多则5―6亩,少则1―2亩,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荒地,无法耕作。
  村民:土地已无法耕种
  据一位已退休的土包寨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土包寨村和大河沟共计2000多户,8600多人,目前整个荒地已接近1000亩,那些即使建起塑料大棚的土地实质上也未出什么农产品,很多塑料大棚也形同虚设。
  一位蒋姓村民告诉记者,“我家仅有1亩多地,在2010年被政府征给一个名叫‘雪峰公司’的农业项目,将近四年过去了,现在土地都还荒着呢。后悔也没办法,项目也启动了,土地都被征了,所有田的田坎都被推土机推平,再拿回来种田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户村民后得知:这些被征去的耕地中,政府和“雪峰公司”每年都会给予村民相应的补贴,标准按照当年的粮食价格,每亩给予600斤粮食的补贴。
  达州雪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开的资料显示:公司于2012年注册,主营农业开发,未来还规划了旅游观光、养殖等产业。
  记者在长岭镇土包寨和大河沟村采访时发现,本是当地春播的季节,可两村村民门前的耕地上则是泛着黄,这些荒地中很多刚被挖掘机翻过。
  公司:整体规划5000亩
  达州雪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树军告诉记者,“雪峰”这个项目在长岭整体规划有5000亩,目前流转的土地大概有1700亩,并逐年往外扩散。现在还是以建设大棚为主,并建立了700亩的塑料大棚,投资了1亿多元。目前已经种植了30多个品种蔬菜,公司有将近50名员工,去年一年卖了100万元的蔬菜产品。
  根据王树军的介绍,除去700亩的塑料大棚所占土地,剩下流转的1000亩土地这个数据也与村委会工作人员所提的近千亩荒地数据亦大致相吻合。
  农网改造每户先交1千
  关于土包寨村民反映的农网改造收费乱象问题,村民刘启全回忆到,“当时是队长刘大兵来收的钱,整个村900多户每户收了1000元,也未开任何票据。”
  “前段时间我们从本地媒体了解到,达州电力局的唐总(音)称,农网改造每户农民只能收取190元钱,改造后计算的成本如果低于190元则退回农民,高于190元,则不再收取超出的费用。我作为一个农民也不好向村委会反映,当时还找了一个代表向村委会说了这个事情,最后有一部分人退了400元。”刘启全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找到土包寨村支部书记唐光见,唐光见向记者证实,“农网改造项目是由供电所工程队在负责,前后换了一次工程队施工,产生了两次工程规划费用和砍障碍的费用,我们当时也不清楚这个费用是由工程队承担还是村民承担,我们才事先收取了1000元。”
  记者问及收钱时为什么不开收据、发票等,唐光见说,“不存在开票据,反正是公益事业。镇上也清楚这个事情,对这个收费也没有什么意见。”
  唐光见告诉记者,“农网改造项目是在2012年规划,2013年实施的,我们想等工程实施了以后,再当面和群众算账,最后多退少补,我们现在已经退还给部分村民每户400元了。”(达州日报网)
  原标题:
达州相关新闻:
敬请关注: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四川新闻网 版权所有 ICP 川B2-<META name="publishdate" content="" />
可使用军网账号直接登录
高原上的绿洲:驻藏部队拟3年绿化荒地近3千亩
图1、“高原绿洲”植树活动启动仪式。 张震摄
4月23日上午,西藏军区数百名官兵在拉萨参加“高原绿洲”植树活动启动仪式。成都、西藏两级军区环保绿化委员会采取“地方出苗、部队植树”模式,利用3年时间,预计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26个单位的营区及驻地,绿化荒地近3000亩、植树20余万株,以实际行动支持“生态西藏”建设。
高原绿洲计划启动 驻藏部队拟3年绿化荒地近3千亩
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绿化荒地近3000亩、植树20余万株
本报拉萨4月23日电 记者郭丰宽、通讯员高玄波报道:“3年后,这里将是一片绿洲。”今天上午,西藏军区某司机训练大队数百名官兵看到自己在营区外荒坡上种下的一棵棵树苗,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今后的风沙会越来越小,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据悉,由国家林业局、总后勤部、成都军区及西藏自治区党政军联合组织的“高原绿洲计划”于今年启动。该计划采取“总部出资、地方出苗、部队出人”的模式,利用3年时间,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部队营区及驻地,绿化荒地近3000亩、植树20余万株。
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将青藏高原冻融区作为全国八大生态建设区之一,进行专门规划。1994年,国家在当地党政军每年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基础上,投资上亿元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负责此次植树活动的西藏军区领导介绍说,“高原绿洲计划”的实施,对于改善驻藏部队营区周边环境、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林业局、总后勤部、成都军区及西藏军区官兵和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500多人参加了今天的植树活动。
(《解放军报》日03版)
重点新闻网群
主办:解放军报社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养殖牛蛙,需要什么,大概多大场地可以,前期投入多少钱_百度知道
养殖牛蛙,需要什么,大概多大场地可以,前期投入多少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有与养殖牛蛙所适宜的场地,水源、资金、技术,同时还应有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关养殖许可证,还要有所养殖的牛蛙的种源来源证明及相关的检疫证明等。 林蛙养殖目前有温室养殖,室外建场养殖和野外封沟放养等三种方法。但温室养殖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林蛙以昆虫为主食,温室养殖林蛙的活饵料,主要是黄粉虫,蝇蛆和蚯蚓等。除黄粉虫饲养需用麸皮外,其他两种饵料都可以用禽畜粪或无毒害的有机垃圾饲养,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养殖成本。因此可以说林蛙养殖是一项头资小,见效快的新兴行业。
日光温室大棚投资1.5万元(400平方米)。饲养黄粉虫用房两间,加上饲料成本5千元,可养幼蛙8~10万只,当年可出栏雌蛙2万只左右,按市场最低价计算,每只5.00元,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不但当年可收回投资,并且还有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牛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