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我国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式的转变

宋晓梧: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会议讲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宋晓梧: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日,“第七届中国改革论坛”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图为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来源:资料图片)
  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沈阳市委、市政府、辽宁省政府研究室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改革论坛”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危机 对策 改革”。图为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宋晓梧。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面临严峻挑战。本次论坛以“危及、挑战、改革”为主题,其主要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要在应对危机带来的短期冲击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而且更应关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应认识到,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第一、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克服了经济起飞初期市场狭小和资金短缺的不足,经济高速发展,开始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并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体。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内外需发展不平衡,对外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9.7%上升到2007年的66.3%,经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过深。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与争端已经日益频繁,意味着外需市场扩张的临界点即将到来。2008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以使以外部需求主导增长的道路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状况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而且对于迎接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后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国内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扩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和关系严重扭曲、失衡。首先,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居民消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其次,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支撑力量,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制约了结构调整的进程,甚至加剧了结构扭曲。最后,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有些观点认为,全球化可以使一国突破资源的瓶颈得到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全球资源价格的暴涨,进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尽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央就提出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但从经济增长结构比重看,这一方针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内需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上述矛盾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形成的,有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难以避免,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大的冲击。因此,尽管我们在应对经济短期波动时不得不采用加大政府投资等手段,但同时不应忽视这些基本结构性矛盾的解决,要把应对短期经济波动与解决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结合起来。
  第三、必须充分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改变重速度与规模、轻质量与结构的发展思路,在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追求速度和规模扩张方面向科学发展转变。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曾经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思路,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效果还很不理想,这里有结构调整涉及的矛盾和关系复杂,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体制性惯性和障碍往往导致好的指导思想难以有效贯彻,甚至会与指导思想产生重大偏差和背离。
  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思路,就要认清新形势下这种思路已经难以为继。有位从事实际经济工作多年的老领导提出未来有三个不复存在或三个已经结束,即:大进大出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高盈利和投资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高耗能、高污染、无序和过度开发的时代已经结束;归根结底,建立在上述前提下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什么时候不追求高速度了,什么时候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转变。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是深刻的,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单纯追求速度的弊端,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结构相互匹配与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反映。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转型过程中。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就业与增长。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合理性的标志,不能带来充分就业的增长不能说是健康的增长。&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200多万人就业,这一比例到上世纪90年代下降到了100多万,21世纪以来基本徘徊在100万左右,有时候GDP增加一个百分点,只能拉动80多万人就业。我国的就业弹性由过去大概0.3左右下降到0.1。2007年欧盟地区总就业弹性是0.78,OECD国家是0.48。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一般发展中国家就业弹性平均在0.3-0.4。这说明我们基本上是世界上就业弹性最低的国家,也说明我们目前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充分带动就业的增加,
  我国就业弹性低的重要原因在于结构不合理,包括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从产业结构看,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可以大量容纳就业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停滞在40%左右,就业比重停滞在3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在1996年就达到了60.7%,其中美、日、欧发达国家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65%。从分配结构看,一国财富用于雇佣劳动力投入越多,增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7%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11.32%,这本身就严重影响了就业总量。与工资总额比重大幅下降的同时,行业分配差距却持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最高与最低比达到11:1,进一步降低了就业弹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必须把就业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尽快扭转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二、投资与消费。我国消费需求比重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21世纪以来下降进一步加快。我国最终消费率自1981年的67.1%下降至2007年的48.8%,大大低于70%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4%下降到目前的35%左右。与此同时,我国投资率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从2003年到2007年已经连续5年在4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平均22-23%的水平。如果2009年实现投资20万亿元,GDP增长8%,则投资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问题在于过高的投资率并非完全基于这种合理性,忽视客观条件,过分追求高增长也是重要原因。我国过高的投资率还与较高的国外需求相关,投资形成的供给有相当部分是由国外需求拉动的。当国外市场需求萎缩或者失去原来的强劲增长势头,如果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不能扩大,产能过剩就会显现。因此,要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改变过于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扭转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
  第三、资本与劳动。我国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劳动市场发育及其相关制度的完善相对滞后,特别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与劳动的平衡机制,在劳动总供给长期大于总需求的背景下,资本力量过于强大,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实际价值。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1996年为53.4%,2007年为39.7%,10 年累计下降了13.66个百分点,而同期企业盈余份额则持续增加,累计增长了31.29%。这说明,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现代劳动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不仅要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还要受到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的影响。有人说在我国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有其部分合理性。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还没有形成完善和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特别是工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仍实际作为企业“职能”部门存在。这样,近年在众多重大劳资纠纷或工人群体事件中,几乎看不到工会的积极作用。
  第四、垄断与竞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由市场竞争自发作用产生的垄断并非突出现象,对市场发展和竞争具有深刻影响的是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的本质是基于行政权力而产生的独家或少数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行政性垄断部门凭借对关键资源独自拥有或者是政府赋予的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既享受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又垄断生产要素、经营范围和产品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我国行政性垄断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一般市场经济体,并且仍然有扩大趋势。在行政性垄断广泛存在的条件下,市场供求关系必然严重扭曲,市场难以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与行政性垄断得不到有效抑制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无论在讨论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问题,还是讨论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长方式转变乃至产品与服务价格调整等一系列问题,抑制或限制行政性垄断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显然,如何有效抑制行政性垄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五、政府与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向市场分权,扩大市场运行空间,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大大缩减,但就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而言,还有相当的距离,政府功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一是政府行政性资源配置对市场的扭曲。由于政府依然控制着主要的稀缺“要素”资源,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政府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和土地,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抬高了收入预期,由此加剧了若干领域“泡沫性”市场需求的扩张。二是一些地方在短期政绩追求冲动下盲目进行项目投资和规模扩张,甚至直接向企业下达经营指标,形成新的“政企不分”。三是地方政府主导经济运行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国家总体规划的预期性目标在地方政府贯彻实施中往往演变为指令性目标,并且在选择取向上基本上是投资规模与增长速度等“硬”指标,忽视结构优化、社会发展等“软”指标。
  由于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我们现在的宏观调控不得不大量采用行政手段,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这种带有行政博弈性质的调控不利于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在经济转型期,政府应根据市场化实际进程,逐步退出不适宜政府直接介入的领域并削减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
  三、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宏观到微观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关键是形成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因为离开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任何良好的愿望都难以落到实处,而政府职能转变是现阶段形成和完善整个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切实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结构、理顺关系,必须把深化改革放在首位,坚决并扎扎实实推进。当前,应加快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今年十大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推进一系列重大相关领域的改革。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制,是扩大内需和消费的根本。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方面的法律和执行机制,严格执行已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并根据实践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机制,为劳动者获得合法收入提供法律保障。二是真正落实劳动者集体谈判的合法权利,提高工会在代表职工利益方面的相对独立性。使工会名副其实地成为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三是完善国有企业分红制度,许多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而且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上市,应该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规范其利润分配。这部分利润可以用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也可以作为再分配基金用于扩大居民消费。四是建立和完善规范收入分配的基础制度,如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储蓄实名制等。强化对掌握资源配置权力的政府部门的制度性制约和监督,特别是在投资和市场准入审批、市场监管、公共资产转让领域,建立必要的基本程序和信息披露制度,从源头抑制权钱交易。
  第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保障农地产权所有者合法权益,规范城市化进程的农地转让、交易和收益分配关系。一是在确保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挥土地要素流转在促进农村规模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处理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个人使用权之间的关系前提下,使农民个体拥有相对清晰、完整的土地产权。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确保农民作为土地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在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前提下,完善公益性征地补偿机制,政府退出商业用地的直接征用环节,商业用地完全按市场规则自由交易,政府只进行规划管理,保障交易秩序,不再参与具体交易。三是以地权改革为基础和契机,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鉴于各地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市场化程度以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应允许农地产权具有不同的模式,进行符合实际的探索。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如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农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对于这些尝试,应深入总结经验,鼓励大胆探索。
  第三、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国务院在2004年7月已经出台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的改革目标,但改革的实际进展并不明显,关键是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没有跟上。根据目前国内投资体制的现状,应当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应尽快出台《政府投资法》或政府投资条例。政府投资法律规范的核心理念,应该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职能为取向,明确政府投资的公共性质,决策与实施的基本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约束政府投资直接介入市场微观领域的行为。二是进一步规范对非政府投资的核准制,防止核准制演变为变相的审批制。目前的核准制对于核准范围与核准原则(标准或依据)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细化和透明,防止“核准人”因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随意性甚至寻租行为。三是对于政府建设性投资的增长占公共支出的比重应有所控制。政府的建设性投资增长不能“透支未来”。
  第四、继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垄断行业改革的核心是扩大市场准入,形成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没有市场准入的扩大,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就会落空。一是要进一步清理部门、行业行政性法规、条例、规章,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精神,消除市场准入扩大的障碍,着力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二是限制其利用垄断地位攫取超额利润的行为。对于垄断行业价格改革要认清其价格扭曲的根源在于垄断体制,而不是价格本身,价格调整与市场对内开放同行,才能引导资源配置,形成市场机制。在市场不能开放的情况下,不仅价格管制是必要的,而且价格调整也要广泛听取国民意见。三是明确行政性垄断企业的经营范围。目前一些行政性垄断企业经营范围太过宽泛,已经远远超过其取得垄断合法性的范围。行政性垄断企业不仅广泛渗透到竞争性行业,而且通过所谓并购、重组等手段在加速扩张,甚至兼并了许多民营企业。这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相背离。
  第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要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提高社会普遍福利水平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加快推进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切实贯彻实施十七大提出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二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公民因身份、等级的不同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和歧视。坚持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原则,形成科学、公平、合理的政府责任分担机制。三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支持。财政支出应进一步压缩经营性投资,更多地增加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补贴等社会公共支出;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减少专项拨款比重,确保公共财政资源切实用于公共领域。
  第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一是调整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将单一的分类税制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完善资源税征收,在开征资源税已经起步的条件下,应逐步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社会共享;探索建立赠与税、财产税、遗产税以及社会保障税等税种,等等。二是加快税费结构的调整,规范征收秩序。目前大量行政性收费与税收并存,掩盖了社会负担过重的实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削减、合并、转为税收,大规模降低非税收入的比重。三是完善公共财政,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应该以此为契机,以政府职能的科学划分和定位为基础,推动解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最高决策当局和社会各界,已经形成共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若干重大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的深层矛盾,涉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推进的难度很大。目前,大量改革由于部门意见不统一而久拖不决,甚至难以启动。同时,现有一些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也限制改革探索的空间。因此,要使改革实实在在地推进,需要进一步强化改革统筹协调机制建设,完善改革的决策和推进机制,加快清理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拥有一大批长期从事体改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聚集了一批社会各界有志于改革事业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由于这些同志对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利益相对超脱,是一支研究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希望研究会系统的同志,继续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在促进改革方面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
& 相关专题: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日13:54&&&来源:
E-mail推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求有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生产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那么,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  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结构重构的关键时期,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军,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的配置比例,并以扩大内需作为调整结构的首要任务,而要真正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借助城镇化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调整经济结构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我们要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高端准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使服务业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因为目前我国的服务业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但供给能力和水平却难以满足。  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支撑。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的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寻找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更好的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发展科技,加快建构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绿色发展的良性轨道,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干部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一五”期间,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一个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性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的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平正义,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收入得到普遍提高,同时又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战略任务,并将单位DT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有关方面加大了节能环保投资力度,仅中央财政就投人222多亿,支持新建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同时又淘汰大量的落后产能,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而出现的DT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使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环境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有关方面还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来推动。只有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改革的新突破,能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当前,我们要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积极推进财税、金融、资源性行业等领域的改革,有效启动内需,提高开放水平;我们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同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直接有关,而消费不足,则既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有关,也同公共服务体制不够健全有关,至于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短期DTP总量的增长,更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的改革滞后紧密地关联着。&(作者单位:西吉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常雪梅)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及具体对策
为了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于2月3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研讨如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经济发展主要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什么要加快这一转变,这是我们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保持经济长久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弄清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早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为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加快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胡锦涛在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这一冲击表面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具体说来,有以下五方面的必然要求。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造成国际商品和投资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而且还助长了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给我们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冲击很大。虽然我国随后果断实施了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可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我国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要保持经济持久稳定较快增长面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植根于国内需求特别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我国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内需空间。所以只要我们毫不动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以,我们就可以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使自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冲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国协调可持续。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之所以这么大,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够全面协调有直接的关系,如内需和外需之间不协调,过于依赖外需促增长;三大产业之间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主要依靠工业增长;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不协调,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促增长,不但付出的能源、资源的代价过大,而且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这些在经济结构上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上的不协调状况,不但削弱了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而且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必需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工业由大变强、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为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性是空前的,但是它并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我们不但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且要不断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快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尽快改变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而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利益,从而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的局面,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第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是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来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而且还要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这一手段来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真正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也就是要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应该看到,我们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还很不完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的已经超过了警戒线,这些分配不公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就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发展趋势,化解过去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把目前这种“金字塔型”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发展,方能从基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和新期待。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活环境良好的国家,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族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对策: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