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哪里可以看到各种名牌的商标与符合。

如何评价微软的新品牌标志?
微软是不是把过多的鸡蛋都放在 Metro 这个篮子里了啊。
按投票排序
看到不少人都只是在自己的角度从视觉层次说新logo好(看)or不好(看)。评论一个设计千万不能离开设计的目的。总的来说新logo不算多么出彩(外观、创意……),但是比较正确的实现了设计目标。感觉微软在各方案中选择了一个比较不大胆但又比较自然OK的方案。logo这个东西是企业策略为主、视觉为辅的东西。越是大规模的企业,logo设计上越容易朴素中性(orz有点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形容词)。不特意追求一般人眼里的好看,别难看就行了,就算难看,过断时间看惯了就好了……(有点玩笑,但logo更换这事,习惯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MS的新logo称不上多好看,但旧logo也不见多好看对吧,还是个僵硬的纯黑。如此规模的大企业换logo,一般不是因为旧logo不好看所以要换(不然成本也略大了),而是企业的策略/业务结构上的改变,使旧logo不符合当前公司情景,而不得不更换。前面也有人说了,大企业换logo绝非易事,要做很多很多工作,微软也是个不缺人才/钱的地方,这新logo的设计肯定是经过无数个方案后确定下来的。相对从结果来评论好不好看,不如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 商标就是企业的一张脸,善观其色,就能看出企业的发展。 更换新的标识,是传达企业新的品牌战略的有效方式。--------------------------------------------------------------------------------------------------微软这次换logo,不禁让我联想到去年starbucks 40周年换logo。starbucks之前logo用的也不短了——19年了。在这之前,换过2次,但总体上算是变化不是那么大的——相对这次改动而言。 新的星巴克视觉形象由公司内部团队设计——星巴克拥有大型企业中最强大的内部设计团队——Lippincott。其实很多一般消费者看到的只是去掉了外面一圈,剩下了中间的siren,然后底色由黑变绿。然后出于个人审美倾向or习惯,说这个好看or不好看。虽然消费者的看点很实在,但是对于一个企业logo设计来说,这或多或少显得有点不公平。其实很多一般消费者看到的只是去掉了外面一圈,剩下了中间的siren,然后底色由黑变绿。然后出于个人审美倾向or习惯,说这个好看or不好看。虽然消费者的看点很实在,但是对于一个企业logo设计来说,这或多或少显得有点不公平。星巴克到底为什么要换LOGO? 还去掉了著名的【星巴克咖啡】这文本呢?40周年之际,看似是个理由,但这也只是个表面。星巴克官方说法是,已成立40周年的星巴克到了关键的转型期。星巴克的产品今后将不仅止于咖啡。实际上就是如此,星巴克的店内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咖啡,还有更多的产品。比如三明治、芝士蛋糕、水果杯、面包、月饼等各种食品,还有中式茶、异域茶、豆奶、星冰乐等饮料和各式杯子、毛绒玩具等周边产品。 不好意思前面讲了那么多和MS其实没什么大关系的星巴克,我主要希望大家在评论【这个logo好不好】的问题上,不要如此只在消费者的角度的去评论,虽然这个问题本身就很难回答。-------------------------------------------------------------------------------------------------- logo就是企业的一张脸,善观其色,就能看出企业的发展。更换新的logo,是传达企业新的品牌战略的有效方式。 -------------------------------------------------------------------------------------------------- 于是再回来审视MS这次的换logo的来龙去脉。时机上,这次MS几乎更新了自家全线产品(WP8、Win8、VS、MSO、Xbox service、IE),而且这些新产品随着win8都有着不少的变化。This wave of new releases is not only a reimagining of our most popular products, but also represents a new era for Microsoft, so our logo should evolve to visually accentuate this new beginning. 恩,MS自己也说了这对MS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样的时候,推出一个全新的、更匹配新产品形象的logo是非常合适也非常有必要的。他们的新logo子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在视觉上强调这个新的开始。symbol部分:颜色从MS的官方视频(
)中就可以看出,蓝色代表win,绿色代表xbox,橙色代表office,黄色么有说,但是可能是指bing,也有可能就是沿袭了旧win的logo配色了(注意,新的windowns的logo是单色的梯形方块组了,而不是之前的带4种颜色的旗帜了,务必别弄混)形状为什么是方块?这个并没有官方解释。我觉得这是指代metro(最新称呼是modern UI了,但相信很多人还是会习惯性的继续称呼metro)。前面一点说了,4个东西(这里先不说方块,说”东西“)通过颜色来表示MS旗下的不同产品,除了windows本身,bing啊,游戏啊,office啊,IE啊,其实都是一种App(至少在将来会是)。而这些 App 运行,将来都会是在metro的方块里(WP8和Win8均是)。矩形对MS的产品来说是一种 App 的暗喻,也是自家产品界面风格的暗喻。就像iphone的home键上的图形,那个圆角矩形,虽然很多人可能初看看不出是啥意思,但其实就是暗喻App,因为iOS上App都是那种圆角矩形轮廓的。logotype部分:字体用Segoe的原因也比较显而易见:是微软公司诸多新产品中用户界面的字体,是一个非常能代表MS的字体。从office到windows到live系列软件到等,几乎是成为微软的标准了。那么用这个字体做logo,也完全算得上是合情合理、不会错到哪里去的。(但也仅仅是合理,不够惊艳)颜色很多人都注意点在字体本身上,其实字的颜色也变了,从黑变成了浅色。这个也没有官方说法。个人觉得首先,纯黑色,氛围上略压抑,对于一个科技公司来说。然后,新logo多了个多彩的symbol,继续沿用纯黑的字,整体平衡(各方面)会不好。不过实体店里有的还是用了黑色的,可能考虑到灰色实体logo的可识别性吧。MS也和前面说的星巴克一样,不再仅仅是一个做OS的公司了。游戏(xbox),邮箱(),办公(office),OS(windows),日常生活(live系列),硬件(鼠标啊之类)、其他企业应用,微软的产品非常丰富。这也是现在IT公司的趋势,大公司越做越大,涉及面非常广,产品线的整合,以及整个产品线能给用户带来的生活体验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个产品无缝连接以及ubiquity能给用户带来和以往无可比拟的舒适和流畅感。如今,单个产品越来越难抓住用户,”life-style“才是当今的王道。这一点上方苹果就做的相对比较出色。而MS相对比较欠缺,尽管MS的产品线更丰富。我觉得MS其实可以做的更好,所以在新logo中加了symol来指示旗下的产品,起到了强调整个产品线的体验。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了,很多人都说到了。包括太中性,没特点,没啥设计啥的……但在这基础上要怎么改也是个很难的问题。如果要改进这些问题,或许就需要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理念和思路了
且聽我說說事情原委,微軟這幾年積極倣效蘋果的品牌策略,無論是產品包裝設計還是品牌形象店,都恨不得跟蘋果公司一模一樣。但他們忽然發現自己沒有一個圖形化的品牌標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頗大的打擊。如果你看到蘋果的標識如此閃耀地出現在隨處各地,如果你是微軟你會不會嫉妒?_____回頭看看自己,你發現有的只是:然後你害怕了,你緊張了,你著急了,你坐不住了,你匆忙地叫人弄了一個(跟蘋果一樣會發光哦),連發佈會都沒有召開:完了你還挺高興,吁了一口氣,店開成了,招牌也有模有樣,反正跟蘋果挺像的。而且我們的天才制服有四個顏色!好自豪。但是一天,一個專業人士走過來告訴你,說不行,你這個新標識和你原來的字體標識不搭調,你們需要一個 New
Branding Strategy,然後你聳聳肩說,好吧,聽你的。專業人士問,你想要怎樣子的呢?你指著那個四方塊,說這個就很好啊。專業人士回應說,不太好啦,這樣會模糊你的品牌 Mircrosoft 和 Windows 的差別啊。你說,沒關係,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主營窗戶的公司嘛。然後專業人士說,好吧,我稍作修改,下面就是你想要的,覺得如何:哇,原來 Logo 是要有 Symbol 和配套的 Logotype 呀,好專業啊,你想。你很驕傲地把它用在波士頓旗艦店,滿心歡喜,怎樣,這次咱比老古董蘋果更高規格吧!哇,原來 Logo 是要有 Symbol 和配套的 Logotype 呀,好專業啊,你想。你很驕傲地把它用在波士頓旗艦店,滿心歡喜,怎樣,這次咱比老古董蘋果更高規格吧!最後大家都很開心。雖然 Steve Ballmer 先生還是弄不懂甚麼叫品味。不過沒關係,他也不是很關心啦。反正他的理想就是打敗蘋果。_____上面那些話我不是亂吹的啊。我找來標識設計者給我作證:
我挺喜欢的,虽然没有感到激动人心,或者说被其中的革命性或激进给击倒。感觉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从 Windows 的视觉形象的演进结合 Metro 的介入,最终形成的是规整或者死板的“田”字而没有作其他更激进的举动,也非常符合大型企业的稳健作风,和微软其他一些视觉设计 Metro 化的举动类似,有时你会觉得过于简化和 boring,但转瞬间又觉得这对于微软来说看起来是很冒险的举动,而且能感受到那个整体形象。我在 Windows Phone 7 以及 Windows 8 等发布的时刻,总无法逃避一种想象,鲍尔默在哪?他会怎样看待这些设计,我是说不是公共场合的应付之说,而是在心底是怎样的评价,他喜欢吗?当然结果是很难模拟,大概觉得他没有什么喜欢与不喜欢,但估计他也要花时间适应。我觉得微软的新 logo 是不错的设计,但以下一些看法可能会比较抽象(如果你不喜欢,可就此打住),我认为无论是 logo 还是其他关于品牌的视觉设计,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而微软的这个 logo 是符合这种时代性的,它也在促进这种转变,尽管它不是激进的领军者,在前进之军中表现得也很中庸。这种时代的变迁不是说制作技法的改变,或者是工序及流程的改变,而是世界观的改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认同以及协作参与这种改变,如果你对 logo 等有过足够的关注,可以回想一下这几年对 logo 以及品牌相关的视觉设计的喜好的变迁。我非常非常喜欢伦敦 2012 奥运会的标志(也喜欢字体等参与的一些核心的视觉设计),我喜欢不少 Wolff Olins 的 logo 设计(诸如 Aol. 和 New York City 等),如果说激进就是领军的话,我觉得伦敦 2012 奥运会标志就是时代变迁的领军人物,我甚至觉得伦敦 2012 奥运会的遗产就是它了。这种变迁和其他领域也挺像,比如 19 世纪的建筑领域的变化,古典时代的彻底崩塌,属于古典时代建筑身上的神化力量开始消失,可以称之为失魅,它不只是围绕着诸如铸铁的使用等技术带来的变革,而是对建筑认识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虽然普罗大众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知识分子也有各种介入的视角和态度(普金的哥特复兴就是一个反例,每个革命时代都是这样保守的复古的英雄式人物,简单说他们也在参与和推动变革),而如果处在变革之中的人不时回头看看,总是能清晰地看到这种时代潮流涌动的方向。我们不谈伦敦 2012 奥运会标志,来看看另外一个同样也饱受争议引起大波的标志设计更新,那就是百事可乐,那个开怀大笑的标志。那么,现在你会去怎样评价它,你还记得此前的那个飘带标志吗,两者比较如何呢,或者说你现在还会花精力去比较那个设计更符合今天吗,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比较的,既然已经是这样了,不也挺好的。这是一种向资本的妥协吗,如果说真有资本的意志的强加,我们接受了,觉得目前这个设计也可以,那么我们是在向什么屈服,或许这不是屈服而只是一种自我调整,只不过我们此前将标志看得太重了?围绕着这个百事可乐的标志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在这个新标志发布后,有人在 Reddit ()爆出一份设计文档(Via:),那份文档对这个设计由来的介绍真是让人惊掉大牙,我好像记得不久前 Erik Spiekermann 还拉它出来了一下(但是我现在找不到了,大概是说爱因斯坦相对论之类)。这份资料与我们认识的百事标志完全无关,我们假定设计者真是以那份文档的角度是设计的,那么这种“完全无关”的偏差带来了什么结果,似乎没有影响,不敢说现在没有人十分讨厌那个新标志,但必须承认它并没有形成坍缩,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这并不是出于决定论,新的总是好的或者说承认当前。你还喜欢北京 2008 奥运会标志吗,喜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标志吗,喜欢 G3 标志吗,各大银行的标志呢,中国铁路如何,与伦敦地铁相比呢,FedEx 如何,那个箭头,你喜欢 Apple 的标志吗,喜欢它什么,咬了一口的苹果,还是像那张瞎扯的图稿中描绘的充满黄金比例的几何图形,你喜欢标志中的视觉游戏吗,喜欢标志丰富的象征意义吗,喜欢喜欢其中的一因多果既像这又像那代表甲暗指乙……当然不,那些多老套啊,就是复兴哥特建筑一样。这里可稍微引入一下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概念,因为它就是关于符号学的,而标志就是一种符号。简单说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所指是符号的意义概念部份(这两句来自维基百科,它还是围绕着语言,但是容易理解),“杯子”(Bei Zi)这个发音,形成的声响就是能指,所指就是旁边那个盛水的容器(可以有各种描述),神奇的是外国人不叫它“杯子”而是“Cup”之类,这说明能指和所指之间可以分割开的,两者的关系是可以任意的。那么我们在符号中形成的一些映射,其实只不过是约定俗成的,而在标志中这种约定俗成会很薄弱,比如像以前的标志设计的一些语言或者手法,什么代表什么等。标志和作指示的符号不一样的在于它所指的含糊不清,以及可扩充,不想指示导引标志那样明确,这个明确当然是通过对约定俗成的加强。标志所指的含糊不清,让标志设计中的暧昧在以前成为一种设计师的施展领地,所以产生了各种手法以及一些套路,比如对视错觉的偏爱。品牌传递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看我们今天每天如何去接触一个品牌,通过各种视觉符号,拿今天与 Paul Rand 拿着 NeXT 的 VI 手册去见 Steve Jobs 那个时代相比,标志的所指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尽管现在很多做标志设计的还是按照以前的模板在实行,但是对于像微软这样的公司,品牌不是在公司信签上的一个标志,或者是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的 Microsoft 的标志,让人们一看就想到这个微软公司,现在我们与品牌的接触早已不再是遭遇和识别阶段了,似乎都超出了我们的描述了,不只是这和那它都存在着,而是我们同它进行各个维度的接触,我们早已经不需要它那简单的识别指示功能了。"The brand is the platform"(品牌是平台)这是 Wolff Olins 介绍伦敦 2012 奥运会标志时说的,那么作为一个标志,它的所指无疑是扩充,并且从指向公司识别这种符号性内容扩散到传达交流的平台之上了,既然所指有了改变,能指就必须作出改变,恰如我们不再去追求具有象征性的几何符号了,因为象征这个功能已经不需要了,象征性可能转变到纯粹的纪念性识别性之上了,所以我们从标志上看到的形象内容越来越少了。(需要补充的是,Apple 的品牌的视觉设计部分仍在于符号性,因为它具有特殊性。)这也是我们现在能接受百事标志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屈服与资本意志,而是将标志提升到一种平台,它有更大的容纳能力,甚至在标志上一些几何的优劣也不会对平台的容纳力带来破坏,一个标志不需要很漂亮,比如看上去设计精到处处留有打磨的痕迹。当然,这不是说,标志就不需要设计了,弄一些抽象化一点的设计就可以了。一样需要精心设计,只不过 Context 变得更加重要,与其说我们设计目的是为了一个标志形象,不如说是我们设计的是整个过程,认识研究 Context 演进成平台的过程,而结果的确具有选择性,也让现在的标志设计 Paul Rand 时代更具偶然性。在这里微软的 Context 当然是很复杂的,为什么我看到 Metro UI 就想到鲍尔默,因为这里面的“违和感”让人有点怀疑和战战兢兢,不只是鲍尔默个人的品位问题,还包括微软公司,微软用户以及认识微软的人。微软从 Windows Phone 7 走到现在,虽然具体的一些设计会各有看法,但你得承认这种改变是值得赞扬的。这些改变,不像那些个人设计师为微软重新设计品牌形象那些(比如这:),那是单纯的手法主义,或许看上去有点保守,之中我们看到的就是
Contex,追求平台化的品牌视觉设计。我认为微软的这个设计为品牌设计推向新时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謝邀,在評價前想大家先知道,事實上branding當中涉及的工序極為複雜,其中跟Microsoft這類傳統巨無霸公司工作更加重重困難,要過萬重關卡、還有新logo要跟microsoft旗下所有產品線連結,才可以得出這個結果。所以以下都只是個人對logo的感想,並不代表意見抹煞了branding團隊內任何人的努力。從感覺上來說,現在Microsoft是想Apple化,卻有捉不到當中的用神。舊有的logo很屬於80, 90年代的設計-Helvetica斜體,這東西很早已經沒有人在用,因為Helvetica斜體並不是真正的Italic,不過這選材也就很Microsoft重建設、但每項計劃也沒有全盤考慮清楚的企業態度。這個logo也很突出的,粗度夠顯得重份量,斜體並加上刻意收窄了的字距,感覺上行氣夠,力度有,並有前進的速度,因此成為一代經典logo。我說新logo Apple化,因為這十年間它一直向大眾教育簡約、form follow function、無味道的美意識,除了成功提升一部份人深藏內心對美和實用性的要求外,更造成了一股「無性格」,「簡約」的喜好風潮。而Microsoft的logo無論從由四個正方形組成的視窗、以至字體選材Segoe,也是這個趨向。我說捉不到用神,因為新logo的成像做不到跟Apple一樣對細節的考慮-正方形四邊相等,在圖像心理學上是最令人最沒有幻想、最沉悶、最沒有想法的一類。然而正方形在視覺卻會造成高度較高的長方形,這四個沒有任何性格的圖像所組合出來的窗子就是一個沒有想像、沒特別的成像,感覺保守,比原有logo少了一種態度,感覺上像極Microsoft現在失了大方向。試想像若果這個窗子學習蘋果一樣在windows loading的畫面出現,分別就有。至於Segoe,我並不是這字體的粉絲。它跟Myriad一樣,明顯受到西洋書法的影響,其中Segoe的切口(如c, r, s, t)更帶有一點Gill Sans的味道,這類字型在追求中庸,「pleasing every party」的態度,跟Myriad同出一轍,適合大公司使用。但看來這logo欠了一個「copyright」標記,或者一個令人更有印像的字重,令整件事畫龍點晴。現在看上去的確很欠缺味道,像平常寫字一樣寫下去。總之,新logo始終未做到在「沒性格的表層上包著充滿想法內心」的悶騷,大有改進餘地。
为什么要说把“过多的鸡蛋都放在这个篮子里”?这个就是微软全线产品的大一统风格啊。这在微软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Windows到Windows Phone,再到Office、Hotmail(现在的)甚至Xbox等等全部都统一换成了全新而且独特的风格,辨识度非常高。苹果从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自己旗下产品的工业设计和软件界面风格,可是你不会问“为什么苹果要把这么多鸡蛋都放在这种设计风格的篮子里”,对吧?所以说,标识的修改只是品牌战略的一部分。在风格完全统一之后,人们只要看到砖块界面和Segoe字体就会想起微软,这是好事。此外,微软原来的标识也有问题:首先是过时,这种厚重的字体标识设计不适合现代的消费软件公司,更适合工业类的公司;其次是风格不合,标识的字体和现在主推的界面字体不同(相差很远);最后是太严肃,和微软现在的产品以及品牌路线不符。从这些方面来看,用四色经典Windows简化标识+统一的界面字体+淡色这三个改变是非常合理的。其实现在还有一家公司也推出了新的风格——Swipe,而且也推出了新的界面字体——Pure,并且也希望能重塑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标识也有上面所说的三个问题。我估计这家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换标识,可以拭目以待。Edit:发现这里苹果粉丝太多了,简单=模仿苹果、图形标识=模仿苹果、平面标识=模仿苹果失败、极简设计=模仿苹果不到位、标识字体=模仿苹果但是不得精髓,说白就是“这个标识做得很差,原因之一是这里和苹果不一样,原因之二是那里和苹果不一样,总结就是照猫画虎”。呵呵。还有很多看到名字后面跟着的粗体字就会自动变得很嗨然后手抖着去点赞同的。呵呵呵。
个人感觉,从视觉上看,之前的logo字体在现在看来显得过于沉重,(不可否认之前那种看上去非常沉稳大气的logo字体是符合微软当年的市场地位和品牌诉求的)新logo看上去是为了摆脱既有的视觉形象,走向轻量化,Metro化,看来微软终究是不得已,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准备好张开怀抱迎接新时代的来临了。ps:这个新logo从配色的角度来说,不得不令人想起google,当然评判一个logo的优劣,不能只看logo本身,还是要看整体,不知新的微软后续整体视觉形象如何,拭目以待吧。
微软为什么需要一个新logo,Jeff Hansen在官方博客里已经讲了。微软正在统一旗下几乎所有产品的体验,这在微软历史上是头一遭。新的logo组合看起来是下面这样的。试想将上面的Microsoft logo换成微软原来的logo,显然不搭。试想将上面的Microsoft logo换成微软原来的logo,显然不搭。前一阵子,一个生活在加州的韩裔学生Andrew Kim做了一个微软新branding的设计,The Next Microsoft ,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他认为目前的微软和微软logo,给人的印象是缓慢过时的,保守的大公司形象,不够年轻,不够酷。他希望用一种激进的大胆的设计,传达出一种未来感。他的设计是否适合微软可能见仁见智,但我认为他对目前微软品牌和logo的评价是对的,也是通常年轻人所认为的,微软是迟缓的,注重商用的大公司,产品一点也不酷。微软如果想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扭转这个形象。微软不断统一旗下产品的体验,以及推出新的logo,都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微软的新logo比起Andrew Kim的设计来保守的多了,但还是比旧的logo让人觉得年轻。
删繁就简,返朴归真。很傻很天真。
一个LOGO会随一个企业的成功而荣耀,反之不能。不敢枉论LOGO设计的深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都只不过是个人假想的过度解读。在我们回顾百年品牌的标志变迁的时候,比如汽车,我们很少用好看与否作判断,每一个标识都是一个时代的风貌。我看到彩色的苹果时,能想到梦想的80年代;看到intel的标志,能想到那个奔腾的90年代,看到facebook的标志,能想到躁动的00年代。以前看火狐的标志,我看到的是华丽、技术和想象力。后了之后《Code Rush》(万码奔腾) 我再看那个标志,看到的是重生和美丽新世界。现在我看微软的新标识,我看到是革新和统一。我想假如两个标志反过来,先有Metro,后来改为斜体,我也会觉得那角度和缺口,象征着进步与勇气。可以预见的是,假如微软未来衰弱了,评论家会痛批LOGO丑陋,假如微软未来更加强盛了,评论家会盛赞LOGO之美。如果一个图形可被识别,那它赋予人的就不再单纯的视觉感受了,我们阐释它,不过是为了荣耀主。
现在的logo早已不是单单一个logo那么简单了,随之而来的视觉形象延展,从纸质到电子,从静态到动态,等等等等,都更全面的将“完整的视觉形象”这一个概念诠释的更鲜明,所以评判一个logo的时候,现在更应该从更全面的品牌战略、周边延展、接触体验来一起打分。平面设计或者LOGO设计整个行业都会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互相推动,而微软这一次的改标,我个人看到了一次比较自信和漂亮的跨步。我相信当你第一次看到win8的metro和surface的时候,不会不发出一声惊叹,虽然肯定存在种种缺陷和让你无法接受的“不习惯”,可你无法否定这些技术创新和概念改革的重要性。从DOS到windows,然后是win95/98到XP的变革,然后从XP到win7,之后是现在win7到win8的变革,你看到了什么?界面?美工?内核?易用性?都不止,我看到的是作为新时代的电子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变革,而且是一次一次推翻、思考和创新突破得到的变革。微软深知自己在世界的普及度,所以每一次的变革都带来了各种支持赞扬或者质疑反对。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是成万上亿人群的全新体验。METRO,或者说这样一个新风格的诞生,不只是将图标变成几个彩色瓷片而已,他是一整套完整的设计语言。这里我贴一点别人帖子的内容,能更好的理解:原文地址: 瑞士风格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平面设计风格,他存在于各个设计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等等,但是林林总总的这些领域,瑞士风格在其中表现的共同点就是——简洁瑞士风格的特点:- 注重形式美- 合理而大胆的运用留白- 简约的色彩表现,以对比突出内容- 减少复杂的装饰元素- 大量采用通用,大众认知度较高的图形图案- 排版单元以比例进行分隔- 强调排版和内容,而不是装饰Metro界面就是基于这些设计特点而诞生的产品,但是以上的几点只是静态书籍,报刊上的风格要素,而对于交互界面,微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添加了几点要素- 干净,轻量,开放,快速- 内容即是唯一要素- 简约,流动感的动画- 灵动,并富有生命力- 软硬件整合以上引用粗体便是重点,其中甚至没有一点“平面色块”这样一个字眼,而是从宏观和整个设计的性格上让人去了解。来看看微软新LOGO的一小段视频,即使是这段视频,也让我感受到了Metro设计语言的性格。(尤其是其中的“微动画”,也就是和win8一样,一个磁贴按下去瞬间的感觉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微软发布新Logo
/v_show/id_XNDQyNTczODk2.html
当然不要忘了硬件部分的同步体验:Surface
微软发布 新款 Surface Windows 8 平板电脑 --- 科技小辛
/v_show/id_XNDE1ODYyMDQ0.html
也就是说,你接触到微软的时候,决不单单只是他的LOGO,而是以之为基础的一系列体验,这些体验才是最关键的内容。于是,啰嗦了这么多之后,再去看新LOGO,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觉得挺好。形基本和Metro一致,也很容易理解微软要统一品牌形象的意图,但是非常欣赏新logo的一点就是经典四色的回归。其实很多时候,微软这种大公司的品牌的塑造并不缺一个惊艳得惊天地泣鬼神的logo,而是要一个最有认知度的元素。而我个人觉得微软最有视觉认知度的就是经典四色。只要有四色,不管具体形态如何,那么都可以在三里之外嗅出微软的味道,这点就足够了。相比Metro那一片纯蓝,新Logo实在是好太多了。说到Segoe和Helvetica,身为“字体本身无对错派”的我倒并没有对字形的特殊偏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老logo的Helvetica更符合微软的企业性格。Helvetica于我个人来说是带有一种时代的革命性的东西,不管别人如何解读审美层面上的东西,它都是一个粗野地割断文字传统、“几何上完美”的无衬线体。而且老Logo不管是Weight还是间距以及切锐角的细节处理,都是很有力度的,很有先进科技立身的公司的范儿。选择Segoe作为logotype的理由也无非是提高品牌形象统一度,但是个人感觉有点得不偿失。Segoe本身是个总是无意间拾起对传统尊重的字体,比如S的字宽会比其他字母窄之类的。尊重传统倒并不是什么错,但就是这种种微小的细节让Segoe总夹杂着一点古朴的风味,尤其在Logo的大字号下更明显。字体设计本身没问题,但总感觉摆在logo上既没什么分量,又跟图形没有什么特别关系,而且还有一点点土……反正就总让人想指着它问“Why Segoe?”的感觉。但是其实对于更大多数受众,图形和色彩永远比字形具有更强的声音。(题外话,让我意识到这一点的事情是,有一次做了个纯字体的logo,给一个建筑设计师看问他有啥意见。他说“字还行,logo在哪儿?”)所以Segoe也好Helvetica也好其实都无所谓……另外,我觉得logo设计的评价的核心并不是“美或丑”、“好或坏”之类的,而是“顶用不?”、“好认不?”这种……目前我觉得只要田字格+经典四色在,微软的形象就依然刚刚地挺立着,这个logo也绝不会算失败。
平淡无味,令人昏昏欲睡。
居然还有给这个Logo偏正面的评价,确实这个新Logo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平面化,使用Segoe字体来和产品设计风格同步。但是在设计细节上太过简陋,感觉是Steve B.先生用Office的SmartArt随手拖出来似的。首先,字体变得平庸了,少了斜体Helvetica带来的锐意。我在开发WP7的应用时,Segoe WP Semlight的表现十分惊艳,但整个Segoe字体的其他系列我不看好,笔画太粗,而导致表现太过平淡笨拙,如果换成Segoe WP Semlight,则会轻盈不少。至少在字体上,微软一向没什么品味,手里有不少好的资源却不会使用。其次,四个正方形摆成一个正方形,太过规整,毫无个性,简直是没有设计的设计,如果不结合原有的Logo,完全不能想象这是个正努力改变自己的公司。或许这是Windows的蓝色Logo把侧向透射四方块的设计率先抢去,找不到更好的设计方案的结果,但艺术的悲哀就是向现实妥协。最后,如果说Logo中四种颜色代表了微软内部的各种产品线,这种象征真的不好,官方的视频中橘黄色没有给予解释,但难免让人想到bing。如果四色皆有所归属,那这种象征确确实实的表示微软已被现有的现实给绑架,不给予创新和展望一点空间了。
早先的Logo焦点在OS两字。新Logo重点在 M & i 。这也许是更换Logo的隐含意义。
其实这四个颜色的配色是微软传统,Windows、Office都是这样的,也不能说这就metro了但是为啥我就觉得这左右两部分这么不协调呢?感觉左边好重,要把长长microsoft压的翘起来了。。。
很好,是个现代范儿。跟当初 Chrome 被拍扁一样,现在说丑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觉得不错了。
一个公司的logo出现在世人面前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出现,二是出现在公司的产品上。这个logo单独看来,既缺少力量,也不如apple的那样美,甚至是俗气。但是出现在微软现在的网站首页上却显得十分恰到好处。诸位可以去浏览一下。
从设计上看,原有的LOGO很厚重,颜色只有黑色,字体非常粗,而且所有字母紧密地勾结在一起;而新的LOGO更轻巧,引入了多彩,字体纤细,字母与色块保持了一种松散的规整。因此,原版LOGO体现了一种传统、有底蕴的感觉,而新版LOGO则传达出了一种科技、现代化的感觉。这应该是与微软对自身的定位有关的,新版LOGO实际上是微软意图追逐业界最新趋势,重夺行业领头羊的形象代言。PS.: Metro的设计的确和东方人的审美有所差别,虽然我比较喜欢新的LOGO,但是还是要吐槽一下metro……
logo左边的色块应该是windows的配色吧,方块的布局让人想起即将到来的win8.
“微软是不是把过多的鸡蛋都放在 Metro 这个篮子里了啊”
做logo,或者说向受众传达形象这件事,就必须风格统一,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个logo单独看确实如@Julius Hui所说没想象空间,没性格
但logo都是组合使用的,用起来实际效果目前还是有点感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