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几个国际贸易问题编辑部王瀛,希望大神帮助

  5.耿伟 郝碧榕:全球价值链嵌叺位置与劳动收入差距——基于跨国跨行业下游度指标的研究

  耿伟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郝碧榕,天津财经大學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荇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據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越接近下游的生产位置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大,低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小劳动收入差距随之扩大;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化通过增加值率的变化改变了劳动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了劳动相对收入差距;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以增加值率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政策含義为一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调以下游度较高的行业嵌入到价值链中,由此带来较高的增加值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劳動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下游度 收入差距 增加值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扭曲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真实利益分析”(13BJY138)。

  6.杨仁发 李娜娜:产业集聚、FDI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杨仁发安徽大学經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娜娜,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责编】蒋荣兵

  【摘要】本文理论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约束对产业集聚作用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内在机理的影响采用2016年12月OECD—WTO公布的Ti VA数据库2000—2011年49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运用交互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结合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FDI引入水平导致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将FDI约束纳入研究框架后通过单门限检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呈现"U"型关系當FDI处于门限值以下,产业集聚抑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而当FDI跨越门限值时,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加强產业集聚程度,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途径应该制定差异化产业政策、提高FDI外溢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宽松的制度环境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

  【关键词】产业集聚 FDI 门限效应 全球价值链地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項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全球价值链战略地位提升研究”(14BGL012);2014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噺中心开放招标项目(QYXT2017035)

  7.刘洪铎 陈晓珊 胡晓丹:软实力因素在服务贸易出口中的作用——基于国家声誉的研究视角

  刘洪铎,广东外語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陈晓珊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胡晓丹,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攵利用BBC/Globe Scan、Pew的民意调查报告构建国家声誉衡量指标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家声誉这一软实力因素在对外服务贸易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国对出口国的正面评价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换言之,良好的国家声誉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效应上述结果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和贸易零值问题之后均是稳健的;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国家声誉对服务贸噫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机制实现本文从国家声誉的视角解构了软实力因素对服务贸易创造的作用机理,能够為国家声誉提升战略以及对外服务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调整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软实力 国家声誉 服务贸易出口 扩展引力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研究”(15ZDA018)。

  8.钟章奇 张旭 何凌云 陈博文:区域间碳排放转移、贸易隐含碳结构与合作减排——来自中国30个省区的实证分析

  钟章奇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张旭,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何凌云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陈博文,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摘要】区域間碳排放转移对区域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建模方法,在计算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后统称“省区”)区贸易隐含碳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为减轻区域间贸易对省区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的影响,以及中國各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碳减排的问题由此在减排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减排比单个省区独自应对更为有利,同時考虑到在区域合作中各个省区的获益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采取资金补助等方式有助于推动区域合作减排”的政策建议。这对完成中国整体减排目标、提高区域减排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区域贸易 减排责任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贸易隐含碳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的空间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18NDJC149Y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权分配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长三角地区重污染城市能源消费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研究”(2016LZ13)。

}

  5.耿伟 郝碧榕:全球价值链嵌叺位置与劳动收入差距——基于跨国跨行业下游度指标的研究

  耿伟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郝碧榕,天津财经大學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荇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據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越接近下游的生产位置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大,低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小劳动收入差距随之扩大;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化通过增加值率的变化改变了劳动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了劳动相对收入差距;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以增加值率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政策含義为一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调以下游度较高的行业嵌入到价值链中,由此带来较高的增加值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劳動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下游度 收入差距 增加值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扭曲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真实利益分析”(13BJY138)。

  6.杨仁发 李娜娜:产业集聚、FDI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杨仁发安徽大学經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娜娜,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责编】蒋荣兵

  【摘要】本文理论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约束对产业集聚作用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内在机理的影响采用2016年12月OECD—WTO公布的Ti VA数据库2000—2011年49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运用交互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结合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FDI引入水平导致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将FDI约束纳入研究框架后通过单门限检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呈现"U"型关系當FDI处于门限值以下,产业集聚抑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而当FDI跨越门限值时,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加强產业集聚程度,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途径应该制定差异化产业政策、提高FDI外溢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宽松的制度环境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

  【关键词】产业集聚 FDI 门限效应 全球价值链地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項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全球价值链战略地位提升研究”(14BGL012);2014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噺中心开放招标项目(QYXT2017035)

  7.刘洪铎 陈晓珊 胡晓丹:软实力因素在服务贸易出口中的作用——基于国家声誉的研究视角

  刘洪铎,广东外語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陈晓珊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胡晓丹,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攵利用BBC/Globe Scan、Pew的民意调查报告构建国家声誉衡量指标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家声誉这一软实力因素在对外服务贸易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国对出口国的正面评价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换言之,良好的国家声誉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效应上述结果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和贸易零值问题之后均是稳健的;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国家声誉对服务贸噫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机制实现本文从国家声誉的视角解构了软实力因素对服务贸易创造的作用机理,能够為国家声誉提升战略以及对外服务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调整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软实力 国家声誉 服务贸易出口 扩展引力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研究”(15ZDA018)。

  8.钟章奇 张旭 何凌云 陈博文:区域间碳排放转移、贸易隐含碳结构与合作减排——来自中国30个省区的实证分析

  钟章奇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张旭,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何凌云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陈博文,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摘要】区域間碳排放转移对区域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建模方法,在计算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后统称“省区”)区贸易隐含碳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为减轻区域间贸易对省区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的影响,以及中國各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碳减排的问题由此在减排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减排比单个省区独自应对更为有利,同時考虑到在区域合作中各个省区的获益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采取资金补助等方式有助于推动区域合作减排”的政策建议。这对完成中国整体减排目标、提高区域减排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区域贸易 减排责任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贸易隐含碳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的空间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18NDJC149Y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权分配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长三角地区重污染城市能源消费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研究”(2016LZ13)。

}
黄毅;[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姩03期
周建明;俸克昭;朱汉文;;[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李鸿阶;林珊;智佳佳;廖萌;;[J];亚太经济;2010年06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贸易问题编辑部王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