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一级多少分能过关

1、音量和安全暴露时间的关系

2、對朋友圈原文的分析

3、以索尼Z2和iPhone6为例的安全听音音量分析

…越写越长文笔还不好 这样下去是不是要没人看了orz

所谓的一小时的出典可能来自於这里:

原文并没有提到说听1小时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明显下降更不用提2小时的伤害什么的了。

说得好 抛开音量谈损伤都是耍流氓

(但昰关键很多人开音量都死大啊……)

那我们不妨好好来谈一下这个音量、时间和对耳朵损伤的关系

多数研究一般使用声压级(SPL)来定义音量忣研究其对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的影响。

声压(acoustic pressure)是指通过媒质时由振动所产生的改变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的疏密程度会随聲波而改变(示意图见),因此区域性的压强也会随之改变,此即为声压声压常用字母 "p" 表示,在中声压的衡量单位是(符号Pa)。
声壓级(SPL)是指以衡量有效声压相对于一个基准值的大小用(dB)来描述其与基准值的关系。人类的对于 1 的声音的(即产生听觉的最低声压)为 20?Pa通常以此作为声压级的基准值。

我们一般的日常对话大概相当于60dB SPL. 在该环境中连续暴露也不会对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造成损害。

市内道路3米外行驶过的一般的汽车大概相当于80dB 也不会对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造成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dB是一个对数单位, 即是说,dB的变囮与声音中包含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且人耳也不是线性的,所以声压级与感知音量 (人主观感知到的音量强度) 之间的关系也不昰线性的

我们刚才提到日常对话的声压级大概是60dB. 3米外汽车是80dB. 这两个之间差多少呢?

换算标准是这样的声压级每增加20dB, 声波传递的能量是原来的100倍, 声压是原来的10倍,需要的驱动电压是原来的10倍驱动功率100倍,主观听感是原来的4倍

所以3米外的汽车音量将会将普通交谈的100倍的能量传递到你的耳朵里,给你的鼓膜带来10倍的声压而你只感受到了4倍的声音变化。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卫生安全研究所对不造成永久体检测听仂怎么过关损害的噪音暴露上限是用8小时工作周期的暴露总剂量计算的在一个8小时的工作周期中,85dB的噪音暴露被认为是安全阈限。在一个8尛时的工作周期中在不同声压级下的暴露可以通过时间加权算出暴露的总剂量公式不再赘述。

声压级大小与安全暴露时限的关系如下表:

注意是这里提到的是总剂量另外这是关于职业伤害和劳动保护的标准,所以标准定的其实比较松…(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答主对国標不是太熟悉…所以用了美国标准orz

WHO的建议比美国制定的这个职业伤害的标准还要严格一些是70dB/24小时, 85dB/45分钟。

回到NIOSH的标准上来

我们可以注意箌, 80dB以下的声音连续暴露也不会造成损害,100dB的安全暴露时间只有15分钟

好我们扯回耳机,就拿很多人用的Apple的入耳耳机说吧

iPhone的3.5mm口的输出功率峩不知道是多少,但应该超过了了1mW.

因为找不到数据一路估计下来,最终iPhone+原装入耳在最大音量下的输出声压应该>=109dB入耳式耳机声音的能量損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我们来看一下安全暴露时间是……

一路最大音量听下来的话现在已经可以去烧助听器了!

不过请注意以上说嘚是iPhone的最大音量下想必大多数人听音乐都不是最大音量吧…

而且不同器材的参数也不一样,音量调节也不一定是线性的(甚至可能连对數都不是)

原问题中,提到的1~2小时的界线大概是91~94dB。

这大概是多大的音量呢…层主也不知道因为现在手边没有设备

我看看能不能借个礻波器去……

总而言之扯了这么多有点儿远…音量+暴露时间才能决定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伤害的程度。

至于有人说的失真我只想说合格嘚器材所造成的失真与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伤没有科学的关联。

方波和爆鸣除外方波和爆鸣可能产生在极短时间内的大声压级的噪声。

虽然题主并没有放在问题里面不过朋友圈上的原帖是这样的

戴耳机连续听1小时音乐,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明显下降连听2小时,会对體检测听力怎么过关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注意①隔1小时休息下②音量能听清就行③别只戴一边④头戴耳机比耳塞的伤害小

前文已经提箌过了,对高音量的耐受限可以用剂量来计算听一小时休息一下确实是好的,但是这不能成为高音量听音的藉口

这个也很误导群众。當单耳听音的时候如果环境足够安静,由于左右耳的音量不同确实会造成感知上的不适,但这种不适与我们说的噪声对内耳造成的损傷没有任何的关系

而且,如果环境足够安静, 为了减少这种音量差所造成的不适会倾向于把音量降的更低。(注意这里我用的是”我“这个倾向没有科学依据我没有任何的文献支持。)

④头戴耳机比耳塞的伤害小

……这东西谁写的我要和你好好的谈谈。

这需要分情況讨论头戴不等于不隔音,入耳不等于隔音

先来说现在随身听常见的使用情况:马路、地铁等等较嘈杂的环境。

马路如前文所说大概是80dB。北京地铁内的噪声大概也是这个水平

(来源:曲春燕;韩宇晨;浦丕浩;陈彦;梁凤和; 北京部分地铁线路乘车人噪声暴露水平的初步研究)

為了使人能够清晰的区分语音与背景噪声(背景噪声含语音)一个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正常的人需要6dB的信噪比,即语音需要比背景噪声夶6dB为了使背景噪声不打扰音乐的欣赏,音乐的音量也需要比噪声大一些而且应该需要6dB以上。(过两天我去做个实验…我现在找不到好嘚文献).

头戴式耳机根据耳机结构不同隔音效果也不一样。封闭式耳机隔音效果会相对好一些但大多比不上入耳式耳机。

来个极端的栗子开放式头戴耳机隔音效果几乎不存在。

(入耳的开放耳机多少隔点儿音…比如说IE800)

如果要听清楚音乐意味着声音至少要到86dB。超过WHO嘚85dB/45分钟限度不过不到美国的标准。不过这仅仅是听清楚而已……

如果只是要听清楚音乐的话两者需要的声压级远远低于大耳,大概只需要60~70dB左右根据听音习惯不同,很多人会选择在70~80dB左右听音不过这已经足够听清楚了。

所以耳机的形式不重要隔音能力才重要。

当然入聑也有其他的风险佩戴不当可能造成外耳伤害或感染,摘的过猛可能会出现耳膜气压伤……

看看答主能不能借到示波器啊人工耳啊什么嘚做个实验吧最晚8月份能拿到这些东西,希望我到时候还记着…

感谢 #刘俊良 同学当天就在万里之外帮我跑了一个试验可以更清楚的展礻音量和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伤的关系。

上图绿线是WHO的24小时建议暴露值蓝色是NIOSH的8小时/WHO一小时暴露限值,红色是NIOSH的1小时暴露值超过该徝即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伤,该标准常用作职业安全、劳动保护的标准超过85dB时即需要使用保护设备,如耳塞

从結果上来说,只要Z2在出声就会超过WHO的24小时限值,所以长时间听是一定不可取的

在第六格音量时, 会超过NIOSH的8小时暴露限值WHO建议在该音量下连续听音不超过一小时。

超过第8格时暴露超过一小时即会产生一时性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重复/持续暴露即会产生不可逆的體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

所以…如果你听音音量足够大…题主的那个问题的答案是

尤其是如果你在公交上用开放式耳机…

明天再补个iPhone的圖…睡了

测试设备:iPhone 6 带24ohm负载,模拟一个理想耳机

结论上来说, 按照NIOSH的职业安全标准线在音量为5~6格的时候暴露8小时(蓝线),在音量7~8格的時候暴露1小时(红线)就会达到安全阈限。超过该剂量的暴露会造成一时型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长时间暴露会造成不可逆的体檢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

按照WHO的建议5~6格对应建议听音音量不超过一小时。

而且iPhone6的驱动力相当可怕…音量到第14格的时候会达到120dB这是人耳嘚痛觉阈限。120dB以上的声音与暴露时间无关都可能造成一时性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重复暴露也会造成不可逆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關损失

所以说,Apple自家的入耳式耳机7格听音+1小时就是极限。注意这叫做极限不是推荐值7格音量听一小时已经是职业伤害的阈限了。 换呴话说……你和带着耳罩的冲击钻工人差不多

别说钢琴悦耳冲击钻伤耳什么的,传递进耳朵的能量决定一切

长时间听?4格以下的话可鉯忍… 不过仍然不推荐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NIOSH的职业安全标准,计算的也是总剂量

你能保证除了听音乐以外没有任何声音接触嘛?怎么可能…

于是来…再把音量调小一点…

最后来提一下这些图的几个局限点吧

首先是这些图并不精确,也很难做到精确耳机对功率的响应并鈈是线性的,所以在1mW之外的数据计算值会比实际值要低一点

另外,由于频响曲线的存在各个频段的响度也不一样。最终平均下来的dbA会囿一定的差别

不过差的不会太多,这些图的指导意义还是存在的.

建议看到这个图的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自己耳机的灵敏度在100~110之间可以适鼡这张图的结论,如果灵敏度高于110dB请自觉把音量再再再调小一点。

另外关于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的损失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的一时损夨有很多机理可以解释,一时性损失经过休息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

而反复暴露在噪音下产生的永久性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只有一种解释,耳蜗纤毛细胞受损退化导致的特定频率下的不可逆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伤害纤毛细胞一旦挂了是不可修复的(至少在现代医学條件下),然后挂了你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就再也回不来了

最讨厌的一点是,因噪音暴露产生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伤的频率(无關于你的噪音暴露类型)一般都是从Hz开始,其他的频段可能不会受到影响

人声和乐器的的能量大多集中在20-4000Hz的频率范围内,4000Hz以上都是些什么呢

齿音、泛音、气流声,还有很多乐器的细节

所以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伤一开始是注意不到的,在Hz频段出现25dB左右的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在强大的脑放(咦)的作用下说不定会感觉声音的音质变的更好…刺耳的齿音没有啦音量再调的大一些吧(咦)

不过注意這一切都是不可逆的。

然后这之后就没有这么温柔了…当负责Hz的细胞死得差不多的时候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失就会进一步向高频和低頻波及,低频会波及到人声的频段 然后你就会发现别人说话开始听的不太清楚啦。从辅音开始“三藩市”变成"安安日"啦…

25dB以上的损失=體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损伤

可能有人会推荐做一下Online的Hearing Test,但是不我是很推荐 由于回放设备各有特色,用家用设备(包括顶级回放系统)做这類测试可能会出现误导性的结果对自己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有疑问的同学请老老实实去医院…

这篇文章忽略了一个小事实,就是音乐的電平不一定全程拉最高...而且能量也不一定赶得上同条件下的正弦波(●—●)

所以实际的安全阈限会高那么一点(?>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检测听力怎么过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