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质押监管的物流企业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融的主要突破点有哪些

如何做好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近几年主推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国际银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业务的增长点。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在国内至今没有统一,综合各方面专家以及笔者的认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应该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一种系统性结构性金融解决方案。
在为整个供应链提供系统性结构融资服务的过程中,金融与物流必须密切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供应链金融是金融物流与物流金融的有机结合。
传统风险防控
根据以上定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从表面上来看最起码是二方面的风险控制。一方面是金融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物流方面的风险。
如何控制金融方面的风险,从央行到银监部门包括所有金融方面的机构和专家们都论证多年,也是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内部管理风险。
如何控制物流方面的风险,同样从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以及各层次物流企业围绕ISO认证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关键也是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运输工具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是仓库的安全风险。每年各方面主管部门都有安全生产月活动,这里也不再赘述。
金融与物流结合成为金融物流新业务的风险,不仅仅是金融与物流两方面风险的简单叠加,而且由于增加了融资方第三方,三方的法律关系更加复杂,风险大于原来的单方面的风险。从近十年来监管业务产生的风险案例就可以看出,不仅风险大,而且金额大,影响也非常大,往往影响到某个行业的发展。上海钢材融资风波就是一项典型的案例,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人民币。所有银行都被牵连,几乎所有的大型物流企业也都被牵连,数千家钢贸企业倒闭。其中的深刻原因已经在探讨,今后一定会有真相的剖析。简单说,就是金融与物流结合以后,双方对风险的控制都寄希望于对方,以至于缺乏相互监督,过分相信第三方导致了监管的失控。
金融物流业务深层次的风险原因实际上就是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根本弊病所在,一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作为和分裂割据,以至于动产登记迟迟不能统一,是造成重复质押的根本原因;二是法制不健全,违法成本太低,以至于经营者纷纷相互模仿,造成滚雪球效应。所幸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纲领,今后就不会再出现那种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了。
在线风险防控
在线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为了防范原来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风险而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其目的是通过线下线上结合,从资金和物流上都形成闭环,相互制约相互控制,从而避免原来相互推诿职责不明以至于监管失控的局面。
例如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供应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就是指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针对某一类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粮食、橡胶等),开发由生产企业、银行、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共同参与的供应链融资信息系统平台,制定供应链融资规则、流程和标准,在供应链内部形成完整闭环融资服务体系。
闭环融资服务体系是指参与融资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必须将合同(包括订单)、资金结算、货物进出仓库的信息提供给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做到信息及时、准确、透明。平台对每笔贷款、购销合同、资金结算、货物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采取终止贷款、冻结账户、处置货物等措施。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作为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其航运、港口、运输、仓储服务和监控能力,从进口港装船、租船、港口操作、内陆运输一直到对物流园管理进行全程监控,承担货物保管;另外,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将会采用最先进技术管理大宗商品物流园,提供高效的仓储保管、担保物监管、商品品质鉴定等公共服务,成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基础和保障。2014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十大事件
发布时间:
11:31:38 &
浏览次数: &&
摘要: 供应链金融的始作俑者平安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与时俱进推出供应链金融3.0:橙e网平台,构建四流合一的产...
& &卷首语:2014年即将过去,中国供应链金融在波澜不惊中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万联网整理了2014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十大事件以飨读者。供应链金融的始作俑者平安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与时俱进推出供应链金融3.0:橙e网平台,构建四流合一的产业链金融生态圈,引领全国的深圳供应链再度得到国家领导的首肯,不论是一达通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还是创捷供应链的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都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服务中小企业走向全球,几家欢喜几家愁,曾经的沪上明星春宇供应链正遭遇成立11年来最寒冷的严冬,而在2011年上海钢贸事件过去三年后,相同的乱象还在继续重演,青岛港“德正系”融资骗贷事件爆发,淮矿物流百亿元资金黑洞似乎都是历史惊人的翻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的上线有望引领物流金融业走出行业的低谷迎来下一个春天,而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供应链金融正相互渗透,互联网金融超时空的融资渠道和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的风控结合起来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一、一达通打“补贴+贷款+信保”组合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及跨国交易信用困局  5月13日,一达通正式发布“出口一美元补贴3分钱”,出口商只要委托“一达通”做通关、外汇、退税等服务,不收取任何的基础服务费,还可获得“一达通”提供的外贸服务津贴。其标准为:每出口1美元网上自助下单更可获得3分钱的人民币补贴。  7月22日阿里巴巴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等7家银行,宣布推出全新B2B互联网金融产品——“网商贷”高级版,通过“一达通”平台出口的企业,每出口1美元可获得1元人民币贷款,最高授信额度可以达到1000万元。  12月10日,服务全面升级!信用保障服务正式发布,阿里巴巴根据每个供应商在国际站上的基本信息和贸易交易额等其他信息综合评定并给予一定的信用保障额度,用于帮助供应商向买家提供跨境贸易安全保障。正式发布后,短短1晚,600家客户开通成功,最高额度达到207000美金!  ●观点:一达通平台做为全国外贸综合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2014年面向中小外贸企业打出了“补贴+贷款+信保”的组合拳,补贴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通过补贴吸引更多企业使用一达通的服务,沉淀交易数据,一达通系统中沉淀的交易数据,可以帮助突破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帮助银行寻找到优质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让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雪中送炭”的贸易融资服务成为可能。而信用保障服务将会是继“支付宝”催爆网购之后,企业间在线交易的又一催化剂。阿里巴巴通过一达通平台的服务和数据将建立一个外贸生态圈,最终实现通天下,信未来的梦想。  二、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3.0橙e网上线引领产业互联网化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7月10日平安银行在深圳隆重推出橙e网,是由银行出资建设和运营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并协同物流、第三方信息平台等战略合作伙伴,让中小企业免费享用云电商系统,快速实现其供应链上下游商务的电子化协同,实现“订单(商流)、运单(物流)、收单(资金流)”的一体化,以及由订单促发的物流、保险、结算、融资等商务服务的一站共享、综合服务。此次橙e平台颠覆了以往以融资为核心的金融模式,更多以企业的交易流程为核心,在线集成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商务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全产业链的商务服务生态。  ●观点:平安银行作为中国供应链和互联网金融的领军型金融机构,不断利用新的技术在服务流程、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针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需求,将服务模式从1+N的供应链金融1.0逐渐转化成为N+N的供应链金融3.0。平安银行创新具体的业务模式方面与时俱进,与产业互联网化的趋势相适应,创新业务模式和金融服务。从2013年开始,平安银行就启动了供应链金融3.0的承接平台“橙e网”的建设。以金融功能为基础,与多方市场主体建立广泛联盟,整合各类服务,实现“四流”合一,合纵连横打造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构建一站式网络综合服务平台。  三、青岛港“德正系”融资骗贷事件爆发  6月6日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青岛港突然深陷风暴眼,被舆论视作一起有色金属融资骗贷案的事发地。德正资源的全资子公司德诚矿业将一批矿石货品存于青岛港港区仓库,却“一女多嫁”,从不同仓储公司处出具了仓单证明,并利用这些仓单去不同银行重复质押融得巨资。据统计“德正系”骗贷案涉案的商品数量为约30万吨氧化铝、2万吨铜以及7-8万吨铝锭。德正系旗下公司利用仓单重复质押向银行贷款,受牵连的中外银行多达数十家,涉案金额在45亿美元左右。  ●观点:青岛港事件可以说是上海钢贸案的翻版,搅得国内外银行业和国际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无法安宁。对银行、仓储企业和大宗商品贸易商而言,以青岛港事件为节点,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市场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国内银行短期会收紧大宗融资信贷,但从长远看各家银行仍然把商品融资业务看作重要的发展方向,外资投行、贸易巨头和仓储企业已经从中看到了新的市场空间,谋求在中国成立自己的机构来直接监督仓储。  四、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引领物流金融业下一个春天  6月15日,由国家级行业协会联合支持的首家全国性物流金融业务全过程管理与增值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支持,由中国仓储协会战略合作共同建立了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据介绍,该平台主要提供物流金融业务全过程管理与增值服务,服务对象是所有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企业、金融财务公司、大型流通企业、物流仓储企业等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和增值服务,通过六大功能系统为物流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整合了包括货权登记、物联网监管、仓储管理、仓单流转、现货交易、存货质检、价格预警、价格保险、征信融资、不良处置等全过程的物流金融产品链条,并形成了一个开放型的合作平台,目前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已经在全国多个地方积极建立运营平台,与物流园区、交易市场、供应链服务商等行业巨头强强联手,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全过程物流金融服务网络。  ●观点:2011年的上海钢贸案、2014年的青岛港事件的基本事实都是同一批存货开具多个仓单、在多家银行重复质押融资,而多家银行之间相互不知情,直到最后危机爆发。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正是在当前行业公信力严重缺失、重复质押事件频发、银企不能有效对接、物流金融业务严重下滑的背景下诞生的,希望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五、供应链金融成互联网金融“未来爆点”  伴随着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浪潮,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以及金融机构线上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正日新月异。P2P平台规模不断壮大的背后是网贷行业同质化现象的越发严重,本以创新为主要特色的平台,逐渐丧失创新的能力。当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P2P行业已然就面临着创新能力后劲不足、行业发展现短暂性瓶颈的状况。P2P网贷行业仍然存有很多问题,如人才泡沫,产品同质化泡沫等,引入供应链金融乃至供应链企业,再深入到某些细分领域,将是未来发展的突破点。今年以来,已经有至少数十家P2P公司包括中瑞财富、金联储、高新盛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  ●观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一种互联网化的投资融资方式,可以方便高效的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供应链金融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手段和技术,利用结构化风险控制技术,协助金融主体控制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来自信息网络,供应链金融来自物理网络,二者一旦结合,会让互联网的资金找到实体产业的出口而且风险可控。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入手,引入供应链金融乃至与供应链企业合作,通过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供应链业务有机融合,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引爆点。  六、深圳供应链企业再次得到国家领导的肯定引领全国供应链发展  9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广东深圳、东莞、珠海等地调研外贸工作,在深期间,汪洋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人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深圳创捷供应链、一达通、天珑移动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情况,深圳供应链企业再次得到国家领导的肯定,引领全球供应链发展。  ●观点:深圳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公司,它们以四流合一的创新模式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国际贸易业的幕后推手,深圳供应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论是怡亚通的“两天两地一平台”战略,创捷的“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商业新模式,一达通服务小微企业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都引领行业,这得益于深商的创新精神,也得益于深圳这片创新包容的创业沃土,深圳供应链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外贸的强有力助推器,今天深圳供应链也在与时俱进,正将供应链创新的思想和实践撒向全国,服务全国的中小企业,最终惠及实体经济。  七、淮矿物流现百亿资金黑洞钢贸危机持续发酵  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23日晚间披露全资子公司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矿物流”)的债权情况和债务情况,其间存在巨大的债权债务黑洞。其中,淮矿物流161.57亿元的总债权中,已到期债权高达109.7亿元,部分债权设定了担保,却难以判定是否能覆盖债权。此外,淮矿物流尚有167.49亿元债务,金融类债务达127.18亿元,涉及19家银行,已有9.98亿元到期。目前,除淮矿物流前董事长汪晓秀被刑事拘留外,淮矿物流现任董事长、经理刘益彪和现任董事、总会计师汪靖涉嫌失职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立案侦查。  ●观点:皖江物流的“百亿债务黑洞”是上海钢贸事件的延续版,外部原因是钢贸行业的整体下滑,与淮矿物流合作的钢铁、钢贸客户单位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淮矿物流资金回笼缓慢,导致淮矿物流资金周转困难。其次是银行的过度授信,在淮矿物流资本金只有10亿元的条件下,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却高达130亿元。内部原因则是淮矿物流内部管理混乱,负责人开展业务过于冒进,没有采取有效的担保、抵押、质押等措施,最终导致了上百亿元的债务黑洞,皖江物流将会是“钢贸事件”的最后一例吗?  八、电商巨头布局供应链金融  2013年12月,京东“京保贝”上线,供应商可凭采购、销售等数据快速获得融资,资金来源于京东自有资金。10月30日,京东金融正式推出金融创新产品“京小贷”,专门为开放平台商家提供融资服务,再次布局供应链金融。1号店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日前在上海浦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也宣布双方打造的供应链金融产品4月下旬上线,加上前期的阿里金融、苏宁供应链融资,电商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已经进行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观点:电商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能够进一步和银行结盟,为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帮助供应商和采购商缩短账期,推动供应链的快速流通。以京东金融为例,“京保贝”构成了对京东生态体系内对供应商和商家的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提升了京东金融生态圈的竞争力,供应链金融将是电商平台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九、大数据供应链金融引领信用融资  数据是资产,数据是石油。传统是得能源者得天下,现代是得数据者得市场,大数据是当下最热的词汇。大数据的一大核心价值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也就是说,大数据信用可以实现量化的风险预警。万联网编写的《2014中国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中收录的多家企业案例,金电联行被业界称为是大数据金融“布道者”,以大数据分析建立的客观信用评价体系,打破了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固有信用评价思维,改变了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传统信贷方式,创建了一个低成本、大批量、高效能、全风控的纯信用贷款管理模式。再如和诚运盈、吉信佳、运东西等企业都是以大数据为核心提供纯信用的融资解决方案。&  ●观点:大数据信用能够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它突破了从财报、抵押资产和担保信息评价企业信用的传统思维,是从企业经营的明细数据中挖掘信用,从企业的行为模式中计算信用,打开人们认识信用的新天地,从而彻底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缺信息、缺信用的问题。  十、沪上明星企业春宇供应链资金告急涉及8亿元银行融资  11月14日上海外贸服务领域的明星企业、鼎鼎大名的上海春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被媒体爆出资金链告急。春宇欠下的银行资金约8亿元,涉及招行、平安、上海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此外春宇还欠供应商超过1.1亿元,拖欠员工工资及社保两个月。11月17日,春宇集团举行了发布会,通报说公司正在引入战略投资者,但是截止到12月29日,虽然接洽了多家企业,依然没有企业公开表态愿意接盘。春宇集团董事长薛光春据说已“赴美就医”。  ●观点:上海市首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成立11年的上海春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仿佛一夜之间就陷入了绝境,物业项目停工、员工薪水拖欠、银行贷款还款逾期、银行账户被冻结、客户上门讨债……。春宇的雄心是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平台形成规模效应之前,需要大投入。这就是互联网创业企业往往都面临的“烧钱”阶段,2014年下半年,上海的地铁,公交车,高架桥的广告牌上到处都是春宇快贸通和一达通血拼的广告,但是没有盈利的企业在没有畅通融资渠道的情况长期去做“烧钱”的事情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势下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春宇能不能熬过2014年底这个最寒冷的冬天,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篇:没有了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第九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3年会
在两会上,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认为物流成本过高,供应...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中国物流产业网&&为现代物流报官网&&&&英文域名:&&&&冀ICP备号
&&&&冀ICP备号&&&&两个英文域名为同一主体&&&&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1&&&&E-mail:z56c_货架&&&仓储设施
托盘&&&包装
包装机类及耗材
RFID&&&自动识别
物流周边设备
冷藏车&&&冷链设备
起重升降设备
卡车&&&运输装备
输送机&&&分拣&&&拣选系统
AGV&&&机器人
WMS&&&物流软件
规划咨询&&&系统集成
供应链金融中的机遇与风险
  供应链金融服务并非一个全新话题,但在今年国家宏观经济偏热、银根不断紧缩、货币政策偏紧的情况下,正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天然”的监管人
  供应链金融服务近年在我国得到飞跃式发展,这对日渐增多的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契机。像中远、中外运、中铁现代这三家企业都是开展此项业务比较早的企业。而10年前,也只有少数几家商业银行的分行在探索这项业务,如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已试水并启程。截至2007年,与中储合作的银行更是达到22家总行、238家分支行之多。此外,铁路、港口码头、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资金充裕的企业也加入到质权人的行列。从需求看,由最初的小企业居多演变到现在大中型企业也纷纷提出需求。
  可以说,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环节中扮演着天然监管人的角色。金融机构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常常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完成质押管理,这就需要增加管理成本。而物流企业尤其是仓储型物流企业正具备了监管人的天然条件。比如在动产质押融资中,生产制造企业用1000吨生产资料质押,每日需要提取10吨用于日常生产。这就涉及到货物的保管、变化、流通,而物流企业对这一业务流程是相当熟悉,这就比银行专门设立的监管公司占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监管,如果因为监管的责任使财产得到损失,银行还可以诉诸法律,得到赔偿。而如果是系统内出现的责任损失就往往很难通过法律手段来填补损失。
  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视,也使物流企业在这种三方或者四方的合作中获益颇多。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不仅可以获得监管利润和其他物流业务,同时也赢得了银行授信的支持。这为我们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带来了更多机遇。
  供应链金融服务并非一个全新话题,但在今年国家宏观经济偏热、银根不断紧缩、货币政策偏紧的情况下,正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天然”的监管人
  供应链金融服务近年在我国得到飞跃式发展,这对日渐增多的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契机。像中远、中外运、中铁现代这三家物流企业都是开展此项业务比较早的企业。而10年前,也只有少数几家商业银行的分行在探索这项业务,如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已试水并启程。截至2007年,与中储合作的银行更是达到22家总行、238家分支行之多。此外,铁路、港口码头、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资金充裕的企业也加入到质权人的行列。从需求看,由最初的小企业居多演变到现在大中型企业也纷纷提出需求。
  可以说,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环节中扮演着天然监管人的角色。金融机构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常常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完成质押管理,这就需要增加管理成本。而物流企业尤其是仓储型物流企业正具备了监管人的天然条件。比如在动产质押融资中,生产制造企业用1000吨生产资料质押,每日需要提取10吨用于日常生产。这就涉及到货物的保管、变化、流通,而物流企业对这一业务流程是相当熟悉,这就比银行专门设立的监管公司占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监管,如果因为监管的责任使财产得到损失,银行还可以诉诸法律,得到赔偿。而如果是系统内出现的责任损失就往往很难通过法律手段来填补损失。
  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视,也使物流企业在这种三方或者四方的合作中获益颇多。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不仅可以获得监管利润和其他物流业务,同时也赢得了银行授信的支持。这为我们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带来了更多机遇。
  难点仍存
  总得来说,供应链金融服务在我国刚起步,离完善还有待时日。目前来看,很多环节还存在种种漏洞。
  从法律层面看,出质人、质权人、监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物权法中,质权人要关注质物的质量,对质量做出相应的约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质权人常常把质物质量的检验交给监管人来承担;同时,质权人负有保管质物的义务,但也交给保管人负责。由于这种委托关系,监管方应向质权人收费,但事实上这个费用由出质人承担。此外,物权法规定了质权人不仅限于金融机构,但在银行法中,规定了企业之间不许从事融资业务,企业充当质权人开展融资业务不受保护,因而不得不采取变通的方式进行。
  质权如何对抗第三人权利要求也是争议颇大的问题。对一般的第三方权利人,质权优先,但对有效的法律判决,则无优先权,因而造成了质权人的损失。这对物流企业来说,也是一种风险。上海一家仓储企业的“教训”就是如此:其向深圳一家公司出据的仓单被其转给陕西某公司,后来深圳的公司因欠款被起诉,法院判决深圳公司在上海的质押货物用来还款。由于合同责任规定不明确,上海这家仓储企业也承担了部分损失。
  此外,信用放大在局部地区或一定层面上造成需求失真,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有偏差。比如一个钢铁企业资产为100亿,其中固定资产90亿,以此向银行抵押得到60亿,用这笔钱买到的货物再拿去质押贷款,假设能得到40亿,这样,90亿可以贷到100亿,资产附带率大于50%。由于乘数效应,结果可能放大更多倍。
  供应链金融服务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突破了原有金融服务的来源,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抓住机遇、防控风险是每一个参与者需要深入思考的。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标签:
本文二维码
物流搜索官方微信
物流搜索网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热点资讯如今,电商发展越来越快,伴随而来的是电商的配送中心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增大了管理难度。为解决企业仓储环节中的建设成本高、用工多、工作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企业如何合理利用仓储建设,都引用了哪些设备?哪些行业使用密集存储?这些行业比较关注哪些技术应用?中外两国相比,哪种技术更适合中国仓储?实际收效如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发货人与承运人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外部环境和需求与不变的工作方式方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并刺痛几乎所有的人。从整体上看,运输管理的平台化是一个比较公认的突破方向。...精彩视频独家报道2014全球物流与供应链大会”蓄势待发,将于-1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推荐产品
12345678910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方法_百度知道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方法
一般来说,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分析:  1.信用风险  客户的业务能力、业务量及商品来源的合法性,对物流企业来说都是潜在的风险。如:客户的商品来源是走私商品,则该商品存在被罚没的风险;客户对商品不具有完全的取得资格,则该商品存在非法性。这些都会给物流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再如:客户资信不佳,在今后的操作中可能存在种种不良行为,如在滚动提取货物时提好补坏,则物流企业有坏货风险;客户将商品以次充好,则物流企业存在商品质量风险。此外,还要考察客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如果客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太高,客户企业存在破产的可能。  2.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和金融汇率的变化,会造成质押物在某段时间的价格随时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质押物变现能力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作仓单质押。对于那些应用不广泛、不易于处置、易变质、价格波动大的商品作质押品会存在较大的风险。如:商品在质押期间,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可能会出现贷款额高于质押物价值的现象,使贷款企业产生赖债的动机。因此在开展仓单业务时,物流企业一定要对货主企业的质押商品究竟适不适合质押做出判断。  3.法律风险  法律缺失致使仓单质押业务面临风险。如我国现行《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动产质押有效性、排他性的规范条款过于原则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概念模糊及操作困难。这方面的风险也表现在货物的所有权问题和合同的条款规定上。货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之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另外,目前我国与仓单质押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除了《担保法》等相关条款外,也没有行业性的指导文件。仓单操作程序完备与否也会引起法律风险。我国《合同法》规定:“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仓单转移,仓储物的所有权也随之转移。所以,仓单操作程序完备与否将影响到银行、借款人和物流企业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可能引起质押物所有权的法律纠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仓单方面。仓单是质押贷款和提货的凭证,是有价证券,也是物权证券。但目前仓库所开的仓单还不够规范,如有的仓库甚至以入库单作为质押凭证,以提货单作为提货凭证。二是程序方面。物流企业工作人员在对仓单操作时没有执行严格的程序,也将导致质押物所有权的法律纠纷,给物流企业带来风险。  4.操作风险  商品监管方面。由于仓库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都会导致任何一方决策的失误,造成质押商品的监管风险。目前,多数物流企业管理粗放、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造成监管脱节。另外,在异地仓库质押监管中,由于用于质押监管的仓库有可能是第三方仓库或是客户自身仓库,所以给物流企业质押监管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如:同一商品重复质押的风险、质押商品被非法挪用的风险等。  内部操作和管理风险方面。目前我国的物流业正处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还停留在人工作业的阶段,这无形中增加了内部人员作案和操作失误的机会,形成管理和操作风险。如:某些内部工作人员与货主企业合谋,伪造仓单,允许货主企业私自提货等现象,将严重损害银行和物流企业的利益。供应链金融风险应对  任何风险的存在都有可能会使企业蒙受到经济和资信的损失,要降低风险,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针对上节分析的几种风险,本节将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1.信用风险方面  信用的建立与整合。客户资信风险、仓单风险、商品的监管风险都与信用有联系。所以,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就需要物流企业建立和整合这些信用。物流企业是联结客户与银行的服务平台,在仓单质押业务关系中,物流企业、银行和客户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而物流企业是两种委托代理关系的联结点,一是作为银行的代理人,监管客户在仓库中的商品,一是作为客户的代理人管理仓库中的商品。它不仅要建立信用,还要具备信用的整合功能。物流企业要与客户、银行建立起信用关系;客户能放心把商品存放在仓库中,这是最基本的信用;银行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则是建立在仓单的真实有效性和对仓库监管的信任之上。仓库可以利用双方都信任的关系开展仓单质押业务,完成信用的整合。  加强对客户信用管理。通过建立客户资信调查核实制度、客户资信档案制度、客户信用动态分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首先应调查客户偿还债务的历史状况;其次,分析客户在以往的履约中所表现的履约能力;最后,应调查客户履约是处于自愿,还是被采取法律诉讼或其他行动的结果。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应杜绝与其合作。同时充分发挥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物流企业应借鉴银行对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利用自己掌握客户及质押物第一手资料的优势,在双方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与银行联系开展融资项目的信用和风险评估。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这样既能更加有效地控制风险,又能加强与银行的信用关系。  2.市场风险方面  在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货主企业希望质押商品品种、数量和标准化程度能不受限制,而且不同品种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即只要总价值能满足银行的要求即可。但是,目前仓单质押作为一项动产质押,银行要求该动产应能在一定时间内保值且易于处理,而物流企业出于自身保管的需要,要求商品易于保管、不易变质。所以,在从事仓单质押业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押品的品种。目前能用于仓单质押的商品多局限于适应广泛、易于处置、价格波幅较小且不易变质的商品,比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大豆等。  为正确选择质押商品,要求物流企业应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这样有利于物流企业把握市场行情的脉搏,掌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销售情况变化规律,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以利于质押货物的正确评估和选择,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质押物的评估失真。随着仓单质押业务的不断开展、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手段的进一步提高,可用于仓单质押的商品的种类会不断增加。  3.法律风险方面  为避免法律漏洞对仓单质押业务的开展造成影响,物流企业应仔细研究涉及仓单质押的各部法律,将法律未明之处写入质押合同,以协议的形式对各方权责作出规定,避免法律风险的出现。  另外,要对仓单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仓单可以作为权利凭证进行质押,以仓单质押的应该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给质权人,质押合同自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因此,仓单是仓单质押业务的重要法律依据和凭证,应对其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规定仓单上必须记载的内容:存货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仓储物的损耗标准、储存场所、储存期间、仓储费、仓储货物保险情况、填发人、填发地点和填发时间。但目前我国使用的仓单还是由各家仓库自己设计的,形式很不统一,因此,要对仓单进行规范化,使用固定的格式,按规定的方式印刷;同时应派专人对仓单进行管理,保证仓单的真实性、唯一性和有效性。  对仓单进行科学的管理,需要制定严密的仓单操作规程:对仓单提货、换单及解除质押的仓单认真审核;以文件的形式规定质押仓单签发、确认程序;仓单管理员在与银行联系确认后方可办理提货出库,并严格遵守发货下限;对于同一仓单项下的货物在不同时间提取的情况,依据货主和银行共同签署的“专用仓单分提单”释放,同时按照仓单编号、日期、金额等要素登记明细台账,每释放一笔,在相应仓单下作销账记录,直至销售完成为止。  4.操作风险方面  仓库作为银行和客户双方信任的第三方,在商品的监管和处置环节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负有特殊的责任。所以,在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应尽量使各项手续完备,严格按合同行使权利。  在商品监管环节,首先要和客户企业签订“仓储协议”明确商品的入库验收和养护要求,并开具明确表明商品已属抵押给银行的专用仓单,并向指定的保险公司申请办理仓储物的保险。其次,要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协助银行行使质押权保证书”承诺银行:保证仓单与商品存储情况相符,手续完备;质押期间无银行同意不得向借款人或任意第三人发货;不以存货方未付有关保管费为由阻挠、干涉、妨碍银行行使质押权等;客户提货要在银行的监管下采取仓单提货。  在商品处置环节,物流企业应本着为银行服务,为货主企业服务的双重观念,严格按照事先签订的协议内容处置质押晶。物流企业要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降低银行的风险,也尽可能降低货主企业的质押成本,做到三方共赢。  当物流企业从传统的仓储物流服务向现代的物流金融服务延伸和拓展时,信息化管理就成了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仓储信息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优化管理和业务过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使其与客户的关系多向化,服务的内容多样化,服务的地域扩大化,物流企业要收集和处理的信息也大量增加,这些信息既隐藏着商机,也存在着危机和风险。既关系到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保障与提高,也关系到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次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最后是信息的管理和反馈。对物流企业来说,信息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其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一是和其合作伙伴、客户以及监管机构协同作业的信息化。内部的信息化能协调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工作,优化操作流程的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和减少内部操作的失误。而与银行、客户等合作伙伴的协同作业信息化,使物流企业高效地同他们进行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风险,方便银行对业务的监管和客户对服务过程的跟踪,为客户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物流及其增值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给你一篇论文,请参考!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