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震局官网鲁甸县龙头山镇沙坝村赵家沟社今天晚上九点到十电是不是有几集地震

昭通6.5级地震 云南边防抗震救灾救援队急赴灾区
  法制网讯(谢丽勋 卢泓琏)8月3日云南省昭通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根据上级要求,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抗震救灾救援队于4日零晨赶赴灾区展开救援。由于道路通行不畅,行进速度缓慢,截至今天中午11点,救援部队已经全部赶达灾区龙头山镇,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图为云南边防总队救援队赶赴灾区,道路不畅,影响进入灾区速度
图为抗震救灾救援队现场动员部署
图为边防医疗救援队向灾区急速挺进
  灾情发生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紧急调集50名医护人员和140名机动支队官兵组成抗震救灾救援队,在副总队长张琪率领下赶赴灾区。据了解,云南公安边防医疗救护队曾参加过汶川、玉树、舟曲、盈江等抢险救灾,有着丰富的震后医疗救援经验
将军医生搭摩的进灾区 只为多救伤员
  法制网讯(范玉泉 谢丽勋 卢泓琏)今天上午9时许,云南边防救援部队在距离震中龙头乡25公里时,受暴雨及山体塌方影响,道路交通中断,部队行军受阻。为第一时间救治伤员,指挥长张琪果断下达命令,部队步行向灾区挺进。
“老乡麻烦你等等,我搭乘你的摩托车进去吧,里面还有好多人等着救治呢”。边防总队医院院长陈本善将军向一骑摩托车小伙打招呼。
图为边防军医给受伤群众检查身体
  “没问题,上来吧,你们都是来为我们服务的。”陈院长二话不说带上一名医务人员,冒着余震及塌方向龙头乡挺进。其余官兵也跑步向灾区挺进。并最终与陈本善院长在龙头乡光明村汇合
云南边防总队步行开进地震灾区 救助沿途受灾群众
法制网讯(范玉泉 谢丽勋 马静 卢泓琏)8月4日18时许,云南公安边防总队210名救援官兵全部抵达昭通地震灾区最严重的鲁甸县龙头乡。上午9时,该总队救援官兵已全部抵达鲁甸县,因昨夜连夜暴雨导致道路塌方交通运输中断,救援队总指挥张琪副总队长命令部队全体步行开进,在步行开进中,救援官兵对沿途受伤群众进行转运治疗。目前共转运治疗受灾群众六十余人,全体部队官兵已抵达震区,全面投入救援。
图为边防官兵救援群众现场
图为边防官兵协助运送物资
灾区50小时徒步跋涉100公里
  法制网讯(张超 刘宸玮)吴勇军站在通往重灾区鲁甸龙头山乡左家湾社救援的塌陷道路上。 从这位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的视野里,可以看到龙头山乡全貌——两面有塌方的山体,穿镇而过的湍急沙坝河,断壁残垣的楼房,垮塌过半的中心小学,断裂的民房,遍体伤痕的乡亲……
这一切让吴勇军忧心如焚。
  这里是鲁甸地震的重灾区,这个隶属鲁甸县的小镇,连同周边一些村镇,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关注鲁甸灾情。然而,由于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和滚石,道路堵塞、通讯不畅……
  8月4日零时55分,吴勇军带领140名官兵火速赶赴鲁甸县,当日10时20分抵达鲁甸县城,距震中龙头山乡30余公里。由于通往震中的唯一公路用于保障救护车运送伤病员,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往震中行进。吴勇军根据现实情况,果断下令:“派出先遣队向灾区徒步开进”。伴随着不间断的余震、下雨,吴支队长带领40名兵力向龙泉村徒步开进,经过5个半小时30余公里的徒步行军,18时部队安全抵达震中龙头山乡。
图为云南边防吴勇军(左二)参加左家湾紧急救援
  看着满地倒塌的房屋和废墟,眼前的一切震撼着官兵的心。吴勇军迅速将人员编成2组,一组帮群众搬运物资,一组排查搜救,并下令后续部队克服一切困难日夜开进增援。8月5日11时30分,正在龙口山乡参加救援的吴勇军,接到路边受灾群众紧急求助,在距离救援分队7公里处的龙泉村左家湾社,目前仍有群众被埋,由于缺乏专业器材,急需官兵帮助。了解情况后,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抢救被埋群众,已连续奋战40余小时的官兵在吴勇军带领下立即突击奔赴左家湾。7公里的行进途中,吴勇军身先士卒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为战友探路、开路,不断鼓励战友,加紧行军。“支队长,这下面有人”战士何东大声喊道,吴勇军带领官兵迅速赶了过来。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废墟上面的房梁、大土块移去,双手耙开杂物,将人挖了出来,只见一名儿童躺在地上,已晕迷不醒。卫生员王霖迅速上前,把脉、探鼻息,发现已没有了呼吸。截止8月5日零时,在他的组织指挥下,参战官兵已抢救5名伤员,疏散群众300余人。清理房屋28间,搭建帐篷25顶,挖掘、运送遇难者遗体7具。
  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全力以赴运输被救人员,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这一切,他指挥若定。整整50个小时没合眼,身上的迷彩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口袋里的几块压缩干粮就是一天的伙食……这一切,他视若等闲。
30公里的救援路
  法制网讯(范玉泉 杨玺 马静)“报告,进入龙头山的路被封了!”8月4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救援队对讲机里一阵急切的声音打乱了救援队进入地震重灾区的计划。2分钟后,一面印着“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救援小分队”字样的鲜红旗帜在救灾现场高高飘扬。“徒步前进!”先后参加过五次救灾行动的队长陈本善当机立断。
图为救援队急速徒步前进
  一路上的画面深深震撼着救援队员的心:塌方的路面、滑坡的山体、无助的受灾群众、担架上痛苦的呻吟……还有因交通被阻断而只能在远处徘徊的救护车声音。
  “老乡,这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沿着这条路往下走30公里左右,有一个叫天生桥的地方,100多人只逃出来13人,我小儿子也被埋了……”村民张国泉不禁抱着队员们失声痛苦。
图为救援队救助被埋群众
队员们快步前进。一路帮着沿途受伤的群众,一面安慰着失声痛哭的家属,或是着急地拦住好不容易出现在视野里的一辆车,请求司机帮忙运送受伤群众
争分夺秒挺进灾区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云南边防总队救援队赴昭通鲁甸“8.03”救援纪实
  法制网讯(杨玺 简聃 张超 刘宸玮)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中距离昭通市区约49公里。截至8月5日14时30分初步统计,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410人死亡,12人失踪,2373人受伤,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
  “参谋长,迅速集合机关干部到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吴勇军果断下达命令。支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报情况、抽组兵力、准备器材……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展开。“任务中,要把抢救人民生命作为第一位任务,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会上,政委杨宏祖明确提出要求。19时30分,部队全员携装进入应急战备状态。次日凌晨55分,支队长吴勇军、参谋长王继昌、处长吴建明带领140名官兵火速赶赴鲁甸县。“同志们,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抗震救灾”,行进中,各级政工干部边开进、边传达、边动员,迅速将总部党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传达到全体官兵,引导大家立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指示上来,积极投入抗震救灾行动之中,坚决完成任务。
图为8月6日云南边防总队官兵在翠屏村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
  经过10个多小时的长途开进,8月4日10点20分部队抵达鲁甸县城,县城距震中龙头山镇30余公里。由于通往震中的唯一公路用于保障救护车运送伤病员,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往震中行进。吴勇军支队长根据现实情况,果断下令:“派出先遣队向灾区徒步开进”。伴随着不间断的余震、下雨,吴支队长带领40名兵力向重灾区龙头山镇龙泉村赶去,经过5个半小时30余公里的徒步行军,18时部队安全抵达目的地。看着满地倒塌的房屋和废墟,吴支队长迅速将人员编成2组,一组帮群众搬运物资,一组排查搜救。“支队长,这下面有人”,战士何东大声喊道,迅速有3名官兵赶了过来。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废墟上面的房梁、大土块移去,双手耙开杂物,将人挖了出来,只见一名儿童躺在地上,已晕迷不醒。卫生员王霖迅速上前,把脉、探鼻息,发现已没有了呼吸。后来得知,地震发生时这个小朋友正在看电视,地震时来不及撤出,被倒塌的房屋砸在下面。截止8月5日零时,救援分队已抢救5名伤员,疏散群众300余人。清理房屋28间,搭建帐篷25顶,挖掘、运送遇难者遗体7具
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百倍努力
云南边防机动支队抢抓鲁甸救援“黄金72小时”
  法制网讯(张超 张伟海)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中距离昭通市区约49公里。截至8月6日10时30分初步统计,云南昭通鲁甸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9人失踪,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时间就是生命!为抢救成千上万的生命,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救援分队在“黄金救援时间”里争分夺秒,与死神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地震发生1小时后,17时30分许,机动支队全体官兵齐装满员、准备就绪等待开赴灾区。凌晨零时55分,接云南边防总队命令,支队派出140名官兵连夜驰援灾区。
  8月4日10时20分,部队顺利抵达昭通市鲁甸县城,但通往震中龙头山乡公路堵塞车辆无法通行。机动支队吴勇军支队长果断下令,派出40人突击分队徒步挺近震中,经过5个半小时30余公里的徒步行军,18时部队安全抵达震中龙头山乡。
  看着满地倒塌的房屋和废墟,眼前的一切震撼着官兵的心。救援分队迅速将人员编成2组,一组帮群众搬运物资,一组排查搜救,连夜开展救援任务,吴勇军支队长并下令后续部队克服一切困难日夜开进增援。
  8月5日11时30分,正在龙口山镇参加救援的官兵,接到路边受灾群众紧急求助,在距离救援分队7公里处的龙泉村左家湾社,目前仍有群众被埋,由于缺乏专业器材,急需官兵帮助。 快、快、快!多争取一秒就可能多抢救一个生命,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抢救被埋群众,已连续奋战48个小时的94名官兵在吴勇军支队长带领下立即突击奔赴左家湾。7公里的行进途中,党员官兵身先士卒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为战友探路、开路,不断鼓励战友,加紧行军。到达左家湾社后官兵分二路搜寻,党员官兵冲在前,为了防止大型器械引起坍塌,官兵徒手挖掘救人,即使双手鲜血淋漓,也没有人停下……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废墟上面的房梁、大土块移去,双手耙开杂物,将人挖了出来,只见一名儿童躺在地上,已晕迷不醒。卫生员王霖迅速上前,把脉、探鼻息,发现已没有了呼吸。大家抱着希望,一直挖到23时,房屋下埋压的四家5口全部被挖了出来,遗憾的是无一生还。看着伤心欲绝的家属,吴勇军的眼睛湿润了,他对官兵们说:“我们坚信一定会有生命奇迹出现,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激昂的回答响彻灾区上空。
  时间一分一秒飞逝,生命救援的难度在一点一点加大。边防官兵“不抛弃、不放弃”,仍在废墟中全力搜救,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狭长地貌、交通不便、物资缺乏,抢险救援面临严峻考验。
云南边防救援队争分夺秒紧急救援
  8月6日,睡了三个小时的官兵又开赴翠屏村开展救援。此时,从到灾区到现在只休息几个小时的年轻战士,满脸疲惫、双眼通红。当救援分队走在半山腰的时候,看到一处山体滑坡带长达百余米,远远看着巨石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战士们不禁停下了脚步。二名当地向导看到此情,也不仅畏怯起来。看到犹豫的战士,打退堂鼓的向导,想到山顶上急需救援的灾民,王继昌参谋长命令注意警戒上方,自己却慢慢走了过去。队员们喊着让他回来,可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毅然俯着身小心地踏着脚下的石头走了过去。就在王继昌同志走在乱石堆中间时,突然发生了剧烈的余震,碎石顿时从山顶飞落下来。所有官兵都不禁大声疾呼:“参谋长!”只见他抬头看着滚落的石头从他身前滑下深谷,他当机立断,选择了一块坚固的石头,站在上面下达命令:“余震刚过,现在是最安全的时候,大家依次快速通过。”看着参谋长站在乱石堆中指挥,向导感叹地说:“我们有这样不要命的指挥员,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在参谋长的鼓舞下,突击队快速通过了危险路段。而事后才知道,这次余震4.8级。抵达翠屏村八宝社后,王继昌参谋长一边搬运碎石一边说:“现在是黄金搜救72小时,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抢救生命。”
  截止8月6日12时,机动支队参战官兵出动警力70余组1500余人次,救助被困群众80余人,挖掘、运送遇难者遗体7具,转移安置群众1500余人,清理土石块160余吨。
云南边防救援突击队“营救八宝村大决战”实录
  法制网讯(范玉泉 杨玺 张超)8月6日上午10时,仅仅只睡了三个小时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边防机动支队救援分队官兵前往17公里外的昭通鲁甸县八宝村救援,为抓住黄金救援72小时,救援分队挑选了“脑袋灵活转得快、肩膀能背能扛、手上能舞大锤、脚上能走能跑” 的17名突击队员向八宝村挺近。
图为生死大营救
  当救援分队走在半山腰时,看到一处山体滑坡带长达百余米,想到山顶上急需救援的灾民,王继昌参谋长命令注意警戒上方,自己却慢慢走了过去。队员们喊着让他回来,可是他就像没听见一样,毅然俯着身小心地踏着脚下的石头走了过去。就在王继昌同志走在乱石堆中间时,突然发生了剧烈的余震,碎石顿时从山顶飞落下来。所有官兵都不禁大声疾呼:“参谋长!”只见他抬头看着滚落的石头从他身前滑下深谷,他当机立断,选择了一块坚固的石头,站在上面下达命令:“余震刚过,现在是最安全的时候,大家依次快速通过。”在参谋长的鼓舞下,突击队快速通过了危险路段。而事后才知道,这次余震4.6级。
  行进中,救援突击队克服山体滑坡,道路断口、塌陷等困难,经过3个半小时徒步急行军,于13时30分安全抵达八宝村。到达后,官兵迅速向当地村公所和村民了解受灾情况,当救援官兵看到当地群众生活物资匮乏,随即把身上携带的干粮送给灾民;得知有两名伤员需要运送时,战士杜小建主动请缨,经过半小时不间断轮换运送,伤员在最短时间被运到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图为贯通空中运输线
  “又震了又震了……还有很多塌方区……我们正在从废墟中搜寻有无生命迹象……没有休息,连脸都没有洗过……是的,现在是黄金搜救72小时,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抢救生命……”下午4点半左右,笔者终于拨通了大队长冉茂国的电话,信号很不好,周围声音嘈杂。由于整个村落大量房屋倒塌,这对于第一次参加地震救援的官兵来说,不仅从未遇到,更是从未设想过的情景,但他们仍旧即刻投入救援。 “我们村很多房屋倒塌,有很多家畜被埋在下面,拜托你们挖掘……”正当救援官兵在挨户搜索时,村民赵标找到带队的参谋长王继昌,请求官兵帮助搜救。官兵来不及休息,立即展开救援,由于灾区交通中断,救援现场全是废墟,大型救援设备无法进入,官兵们只能靠破拆工具、铁锨等简易工具挖,轮流作业,加快救援速度。随后,经过官兵近4个小时的救援,清理废墟20余处,陆续救出8头活猪,价值1.5万元。
  救援结束时,官兵们看到当地群众在道路两边为他们准备了凉开水和山梨等食物,看到官兵经过她们都会主动上前送水送食物。同时,还叮嘱:你们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
云南鲁甸救援最前沿:消毒防疫进行时
  法制网讯(谢丽勋 张伟海)“武警叔叔,你们为什么每天早中晚都来我们的帐篷消毒呢?”住在民政救灾帐篷的8岁地小女孩黄丽娟好奇地问到。
图为云南边防医疗救援队在受灾现场进行消毒
  “当然是为了你们的健康,小姑娘,每天饭前便后还有接触过不干净的东西时一定要注意洗手,不要喝生水……”正在负责进行消毒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医疗救援队的严国陆耐心地为小女孩讲解起灾后的注意事项。
图为云南边防医疗救援队调配消毒药品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医疗救援队驻扎在地震重灾区昭通鲁甸龙头镇,灾区大部分尸体被掩埋在地震废墟中,气候炎热,防疫形势十分严重。为防止疫情的发生,队员们的足迹遍布民政帐篷、垮塌的房屋、友邻部队集结地、垃圾堆放处、卫生间……安置点每处都留下了救援队员辛勤的汗水。仅8月4日、5日两天,队员们坚持每日三次消毒,累计面积9000平方米。
云南边防总队救援队最新快报
  法制网讯(杨玺 张锦难 张超)截至8月7日15时,在鲁甸地震灾区参加搜救工作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共出动警力70余组1500余人次,救助被困群众80余人,转移安置群众1500余人,清理土石块160余吨,组织灾区群众服用大锅药、绿豆汤200余人次,开展防疫消毒10次,消毒面积4000平方米。
图为边防官兵救援灾区一线
图为边防官兵奋力营救
  据了解,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紧急调集50余名医护人员和140名官兵,组成抗震救灾救援队,携带了价值50余万元的日常基本药品和医疗器械,同时还配备了体检车、B超等医疗专业设备,在张琪副总队长的率领下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图为边防官兵累坏了,靠路边偶尔休息一会
图为边防官兵在灾区休息
  到达灾区后,为全力做好此次抗震救灾工作,该总队派出140余名官兵到受灾最严重的龙头山镇、龙泉村等地开展搜救。该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吴勇军讲道,目前救援地点位置偏僻,情况复杂,交通不便,需要官兵徒步行军数小时前往开展救援,官兵体能消耗较为严重,救援难度较大,但是官兵将克服条件,继续奋战在救援一线。
云南边防总队医疗服务队为鲁甸灾民提供灾后心理救助
  法制网讯(张伟海 潘宗卫)“8.03”昭通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受灾群众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服务队7日在龙泉村安置点开展灾后早期心理干预,为鲁甸灾民提供心理救助。
  云南边防总队医疗服务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爱国介绍说,灾区现场随处可闻伤者的痛苦呻吟,满目疮痍的家园、不断的余震、甚至大型机器和飞机发出的轰鸣,再加上生活物资与医疗设备的奇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受灾群众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希望通过早期心理干预,减轻灾民的心理焦虑和压力,帮助他们调整心理,避免患上心理疾病。
  4岁小女孩王金阳在地震被埋2小时后被救出,受到惊吓的她,逐渐出现胆小、不爱说话、说话声音小的现象。张爱国主动从她妈妈手中抱过小金阳,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她摆脱惊吓,重树健康自信。
图为边防军医张爱国帮助小金阳摆脱心理阴影
  7岁小男孩代友灿在这次灾难中失去了最爱的奶奶,心里难过的他不愿意走出帐篷,不愿意与人交流。张爱国对代友灿说:“要坚强,要主动与人交流,或者是大哭一场。尽快地从这种焦虑和思念家人的情绪中尽快地解脱出来。要面对生活,好好地活着”,并简要介绍了减轻压力的方法。
图为边防军医张爱国帮助代友灿勇敢面对生活
  云南边防总队医疗服务队表示,希望受灾群众能够坚强起来,尽快走出痛失亲人的悲伤和阴影,开始重建家园。
云南边防医疗救援队员的不眠之夜
  法制网讯(张伟海 谢丽勋 马静)“医生,快点救人了,我的胳膊断啦!”凌晨1点15分,一阵大声的求救在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救援帐篷外响起,声音刚落,外科组的刘海龙、覃云就一跃而起,帐篷外龙泉村的王志远耷拉着胳膊、大声地叫喊着胳膊断啦。刘海龙抬抬他的胳膊,捏捏看看,“肩盂空虚,胳膊无法上抬,没断,是肩关节脱臼!”刘医生顶着他的肩部,覃医生拖着胳膊外旋内收,只听见“咔哒”一声,王志远惊喜地抬起了胳膊:“真的能动啦,你们军医就是神奇啊!”尽管患者的肩关节已经复位,但两位医生仍然认真地为患者的肩部做了绷带固定。“不是都已经好了嘛,干嘛还把我的胳膊绑起来,一点也不方便?!”王志远诧异地问到。“你的肩膀刚刚脱臼,如果不制动,运力过大很容易再次脱臼,一定要固定起来,这是为你好……”刘医生耐心地为患者解释,并详细讲解了近期的注意事项,患者满意离去,医疗帐篷内逐渐响起了队员们平静的呼吸声……
  “有人吗,能不能看病呢?”凌晨2点45分,帐篷外响起了低低的、怯怯的问询声,虽然声音很小,但是依然惊醒了刚刚熟睡了的队员。“我晚上用河沟的水煮了饭,半夜突然开始上吐下泻了……”。内科的刘静医生利落地为患者测了体温,“体温不高,听你的症状一定是吃了不干净的水,导致的急性胃肠炎,你还年轻吃点口服药应该是可以的!”刘静医生为患者小张开了消炎和止泻药,小张放心地离开了。
  帐篷的灯正准备关了,又有一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冲了过来,“医生,孩子发烧开始抽了!”病房帐篷很快亮了,护士孙菁、赵美和根据医嘱为小朋友打了退烧针,输上了液体,妈妈和儿子很快熟睡了,但小孙、小赵密切地观察着孩子病情的变化,随时为孩子跟换头上的湿帕子、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配液、加药……来对她们来说,这一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凌晨4点40分,隔壁内卫武警部队的战士过来求助,“医生,我们的一个战友白天帮老百姓挖掘尸体时扭伤了脚,晚上越来越疼越来越肿,麻烦你们过去看看嘛!”王文良医生带了云南白药气雾剂,带了自己拿手的针灸针,云南白药喷剂外用,再加上穴位施针,小战士的疼痛很快就能耐受了。
  今夜,无数的百姓进入深深的睡眠,但对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救援官兵来说,这又是一个忙碌的不眠之夜!
英雄事迹感天动地 退伍老兵千里传情
  法制网讯(谢丽勋 马静)英雄事迹感天动地,退伍老兵千里传情,当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英雄战士谢樵的光荣事迹时,8月9上午,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收到一封从湖南邵东寄来特殊的快递,里面装着一封信和一张5000元汇款单。据了解,汇款人叫申旺,1998年从广州军区退伍,曾参加过抗洪抢险。
图为信件内容
  他在信中写道:在云南昭通鲁甸地震发生后,从新闻得知边防战士谢樵为抢救群众而失踪的消息时,他悲痛不已,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表示对奋战在前线的边防官兵和献出宝贵生命的谢樵的崇敬之情,申旺为谢樵的家属捐献了5000元慰问金,以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谢樵家属。老兵申旺由于不知谢樵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就在网上搜到了云南边防总队地址,并将快递寄到了该总队,委托该总队官兵代为转交。书信内容寥寥数语,却字字情真意切。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根据上级命令,云南边防总队派出190名官兵赶赴灾区开展救援。8月4日13时,该总队参加此次抗震救灾的总队医院战士谢樵在鲁甸“8.03”地震救援中营救受灾群众时,被堰塞湖激流卷入水中,献出年仅24岁的生命。8月8日9时45分左右,经过各方力量近五天的全力搜寻,在鲁甸龙头山镇甘家寨附近的堰塞湖中找到了谢樵的遗体。英雄,魂兮归来,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生命壮歌。
  边防大锅药救助灾民效果好
  法制网讯(张伟海 万艳梅)“大妈,大锅药刚刚发完了,请您稍等,我们正抓紧时间为你们熬呢!” 8月9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救援队医疗点前,聚集了大量受灾群众,这些群众分别来自八宝村、光明村、观音山、营盘村、骆马口等地,许多群众步行十余公里,就是为了领取边防医院的大锅药。
图为灾区群众排队领取大锅药
  近两天,龙头山镇灾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红色皮疹,疹子往往会发展为水泡,长疹子的地方奇痒无比,一但抓破,皮肤将破溃发炎。但是在发病初期,灾民看到身上的红肿,都以为是蚊虫叮咬,不加注意,更不会及时就诊,导致病情延误,难以快速治愈。云南公安边防总队陈本善院长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组方,为灾民配置了预防治疗皮肤疾病的大锅药,大锅药疗效极好,两三次服用后皮疹基本消失,灾民口口相传,带着锅、盆、瓶、罐等各式各样的容器来边防医院医疗点服用领取大锅药,大锅药供不应求,经常告罄。陈本善院长一边为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诊疗,一边为大家宣传预防皮肤病的小常识,陈院长说:“如果身上长了这种红红的小皮疹,千万不能抓,破溃的伤口更要经过专业处理,一定要到医疗点来正规就诊,现在灾区水供应正常了,一定要勤洗手……” “昨晚路过吃了一次,回去身上就不痒了,今天一大早我就来排队了……”八宝村的老胡腼腆地对医疗队员说。
  大锅药供不应求,为缓解中药材供应紧张,队员们自己动手,及时上山采摘了苦参、蛇床子、白茅根等新鲜药品,确保药品供应充分,百姓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大锅药来喽……”,短短十五分钟,满满地一桶药又发完了。
云南边防救援队义诊获赞 百姓送药感谢
  法制网讯(张伟海 万艳梅)8月10日下午15时,龙头镇营盘村绿园社的张其明村长代表村民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医疗点送来了一整车新鲜的中草药材。
图为群众送药到边防医疗点
  据了解,这批药材是慕名前来就诊的群众得知医疗点中药材紧张后,主动将自家田间地头、山坡林地的药材砍下,免费送到就诊点的。在这批送来的药材中,有一颗是张其明亲手种植已达八年的杜仲,杜仲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对于地震中损失惨重的龙头镇村民来说,这可能是仅存的唯一生活来源了,但是当张其明知道边防医疗点的杜仲即将用完,毫不犹豫地将整棵树砍下,他说:“我的儿子张兴阳今年三岁,地震中被废墟埋了1个小时才被救出来,我很感激你们这些来帮助我们的人,你们边防军医为了帮助我们每天都很辛苦,我把杜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帮助更多的人!”
  自到达龙头镇,马乐广场边防医疗点前的就诊人群永远都门庭若市。部分中草药很快要用完了,除从昆明紧急调运补充药材外,该总队医疗队员们自发上山采集中药,补充药材不足。周边群众看到这个现象,主动索要中药材样本,对照标本上山采摘中药,肩扛手抬送到了边防医院官兵手中。队员们加班加点清洗、晾晒、炮制,每天就诊群众的处方、服用的大锅药里都有新鲜药材出现。
  至8月10日,队员们自行采摘中药3000斤,百姓赠送新鲜药材1200斤,暂时缓解了药材的不足。边防医院陈本善院长说:“感谢灾区百姓支持医疗队的工作,我们一定加班加点,争取更多的为百姓治好病!”
云南边防救援队深入多个村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法制网讯(张伟海 刘宸玮)8月9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分赴小河边社、闸塘社、王家坪子社,营后社、瓦厂社、罗家院子社、马口社、银厂坡开展救援工作,主要协助当地村委会调查受灾情况,统计受灾情况,帮助受灾群众搬运救灾物资、抢救被掩埋的财物、排除险情。
图为边防官兵商讨救援计划
  当天,边防官兵共走访群众89户225人,排除险情4处,拆除危房11间,挖掘土石6吨,转移物资4吨,整理加固帐篷12顶;疏散救助群众43人,为群众抢救财物价值10万余元。
给你们敬个军礼 长大以后要当兵
——云南边防救援官兵帮助受灾少年重树生活自信
  法制网讯(张伟海 万艳梅)“陈叔叔好!”,8月11日,鲁甸13岁少年邓国磊终于开口说话了。
  鲁甸地震发生,邓国磊不幸被掩埋废墟,获救后,深深的恐惧阴影使得他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吃饭,时常一个人安静的呆在角落发呆。巡诊中得知消息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心理服务队官兵主动到邓国磊家中进行心理疏导,在长期的接触中,邓国磊逐渐开始接受边防官兵,喜欢与边防官兵待在一起。每天天一亮,邓国磊不顾父母阻拦,便徒步跑到云南边防救援点观看边防官兵救助灾区群众的场景,偶尔尝试模仿救援官兵的语言动作。常而久之,官兵逐渐习惯了这个不说话男孩的出现,知道他每天不吃早饭,提前为他准备牛奶、饼干,官兵在繁忙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与他沟通,帮助他走进社会。
图为邓国磊向边防官兵敬礼表谢意
  8月11日上午,小国磊冒着暴雨来到了救援点,主动走到正在为群众看病的边防总队医院院长陈本善身边,认真的说“陈叔叔好”,接着他指着医院处方的眉栏,一字一顿的读道:“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这一瞬间,小邓的父亲顿时失声痛哭,地震后已经整整7天没开口说话的小邓终于说话了!周围的群众也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为小邓的进步高兴,为边防官兵的努力致敬。掌声中,小邓举起手,向陈本善院长敬了一个军礼,渴望的说:“我长大以后也要当兵……”
图为谢樵为灾区群众发放中药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一名战士鲁甸灾区营救群众中失踪
简介:谢樵,男,汉族,1990年5月出生,2008年12月入伍,福建省宁德市人,中专文化,系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战士,武警中士警衔,先后荣获嘉奖2次,优秀士兵1次,优秀学员1次。
  法制网讯(范玉泉 杨玺 何冬华)8月4日13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战士谢樵在鲁甸“8.03”地震救援中
云南边防总队参加救援失踪的战士谢樵遗体被寻回
法制网讯(谢丽勋 马静)8月8日上午9时50分,在经过4天4夜的连续打捞后,参加昭通鲁甸地震救援失踪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战士
云南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为地震灾区点亮祈福灯
  法制网讯(张锦难 卢泓琏 赵家碧)8月6日上午,驻守在湄公河沿岸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官兵来到江边,点燃祈福灯,为昭通鲁甸地震受灾群众及失踪战友谢樵祈福许愿,遥寄官兵内心祝福。
  当天上午8点30分,该支队官兵,将亲手折叠的祈福灯放入湄公河,点燃小橘灯寄托思念,祈求地震受灾的人民战胜灾魔,悼念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民,为受灾群众和失踪战友谢樵祈福许愿,为伤者祈祷平安,愿逝者安息,期待着生命奇迹的出现,更期待着每一个生者的坚强。
  据了解,水上支队此次没有接到赴灾区抗震救灾的命令,坚守自身岗位,但该支队时刻心系灾区,时刻准备赴前线救援。“尽管没接到赴灾区救援的命令,但是我们的心与家乡受灾群众和救援战友的心连在一起。” 云南边防总队水上支53903艇教导员王定斌在祈福灯上写道。
图为边防官兵为灾区点亮祈福灯
图为边防官兵用祈福灯寄托对灾区群众和战友的祝福
云南景洪港边检官兵澜沧江畔放水灯深切悼念“8.03”鲁甸地震遇难同胞
  法制网讯(陈山 胡磊)8月6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景洪港边防检查站组织官兵在澜沧江—湄公河畔放水灯,深切悼念昭通鲁甸“8.03”地震遇难同胞。
  当日19时30分许,官兵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齐集澜沧江—湄公河畔,眼含热泪,神情肃穆,默默伫立于“沉痛悼念鲁甸地震遇难同胞”的条幅前,脱帽、低头、默哀三分钟。随后,官兵们纷纷点亮自己亲手制作的水灯,缓缓放入澜沧江水中,以西双版纳傣族群众特有的习俗,为“8.03”地震中的生还者祈福,为遇难同胞静静哀思。
  活动结束后,官兵们纷纷表示,我们虽然身不在抗震灾区一线,但心却时刻与灾区人民联系在一起,对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希望灾区人民增强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在全国军民的救援和无私帮助下,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我们沉痛悼念地震遇难同胞,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就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就是对灾区人民最好最大的支持。
图为边防官兵互相点亮手中的水灯
图为边防官兵手中的水灯缓缓流入澜沧江水中
八千边关悼念地震遇难同胞 缅怀战友谢樵
  法制网讯(张伟海 谢丽勋 马静 潘宗卫 万艳梅 张晟 黄瑶)笛声呜咽,警报哀鸣。10日10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在龙头山救灾现场哀悼鲁甸“8·03”6.5级地震遇难同胞。与此同时,从湄公河畔到红河谷底,从高黎贡山到老山脚下,从怒江大峡谷到瑞丽江畔,八千里边防一线万余名边防官兵深切悼念地震遇难同胞,缅怀战友谢樵。
  3分钟默哀后,救援队员拭去泪水,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谢樵走了,我们还要继续服务灾区群众,还要完成谢樵没做完的事。”谢樵的战友张凡一边给群众抓药一边说。
  和谢樵一样,张凡也是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名卫生员。谢樵离开后,他主动承担起了谢樵的工作。上山采药、临时医疗点抓中药、为受灾群众发放大锅药……不懂识别草药,他主动问身边的战友,利用晚上睡前时间,通过手机网络学习草药知识;记不住每一味中药放置的袋子,他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悄悄在帐篷细细看、用心记;顶着烈日走在巡诊路上累了,用衣袖抹去脸上的汗水,继续背着重重的医药箱前行……张凡说,做着这些事时,感觉谢樵又回来了。
  陈本善院长是谢樵的师傅。搜寻谢樵时,他坚持守在搜救现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带着悲痛送走谢樵后,他回到岗位,用自己精湛的医术,细心地服务着龙头山镇的受灾群众。每天近400名群众围在简陋的诊疗桌前挤得水泄不通,但这位上善若水的将军医生并未因此感到厌倦,疲惫的脸上总能保持一种耐心、温和的表情为灾民进行诊疗。“我们不能一直沉溺于悲伤,相反要让谢樵的精神来鼓舞我们官兵更好的服务灾区群众。”将军医生的话语沉痛而坚定。
  被谢樵精神感动的,还有救援队的年轻战士们。他们此前并不认识谢樵,直至听闻谢樵牺牲的消息,才记住了谢樵这个名字。19岁的列兵何鹤就是救援队的一员。8月4日下午,听说谢樵为救助群众落水失踪的消息后,何鹤被感动了。“我要去救人!”他连夜跟随救援小分队步行2个多小时抵达重震灾区营盘村,用尽全身力气地帮助灾民从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两天两夜,累了就在坍塌的房屋上坐一会儿,饿了就啃一口压缩饼干。在帮助受灾群众搜寻财产时,何鹤的右手被蚊虫叮咬,短短几分钟,肿得像个馒头,五个手指不能动弹。年轻的战士并未停下手中的工作,忍着痛硬是将挖出的财产交到群众手中。“我不认识谢樵班长,但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满身灰尘的何鹤说。
  战友离开了,英雄回家了,谢樵的精神引领着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继续战斗。截止8月9日,云南公安边防抗震救灾救援队共走访群众89户225人,排除险情13处,拆险危房25间,挖掘土石6吨,为群众抢救财物价值达10万余元,义诊群众1000余名,发放药品价值达10万余元。
图为云南边防救援队在灾区灰街子安置点沉痛哀悼
图为云南边防救援队在医疗点沉痛哀悼
图为西双版纳打洛边检站沉痛哀悼
图为普洱勐啊边境检查站沉痛哀悼副本
  灾情牵动了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崇左边防支队凭祥边防大队官兵的心,8月4日晚20时,他们取消了一切
  8月4日晚,福建公安边防总队莆田边检站官兵举行悼念仪式,沉痛哀悼云南省鲁甸地震中遇难同胞,为灾区
  8月3日,云南省昭通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我们虽远隔重山,但我们的心和昭通
  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 级地震,灾情牵动了湖南公安边防总队长沙边检站的心,8月5日晚,他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地震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