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论文的学术边际贡献举例、亮点或创新点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讲?能否举例子说明?

谢邀,下面说一下小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1:能用简单语言或者通过举例子就说清楚的东西,不要通过复杂公式之类的,人为增加理解难度。论文还是写的易懂一些比较好,故弄玄虚招人烦。2:图表,不要用Excel画,一眼被人看出来,显得太low,同时也要注意配色,要让人看起来舒服。这里推荐用matlab画,或者Python的matplot,推荐参考这篇文章:3:多看其他人的论文,注意论文基本结构。注意其他人的习惯用法。4:论文动笔前,早写提纲,甚至在选好题以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写提纲,边做实验,边完善论文。5:好论文是改出来的。6:论文排版,用latex7:不要认为亮点,创新点越多越好,弄的整个论文都是你以为的亮点,创新点。要专注于你论文主要的创新,否则会给他人提供太多argue和攻击你的地方。其他有时间再加
要说有套路,我理解就两条:确保写的是自己热爱和自豪的作品。这点最难。写的时候,确保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其中第二点可以具体一点说:用最简单的单词。确保每句话短而平实。尽量不用从句。不用被动语态,避免虚拟语气。每句话都是必须的,删减之后逻辑就断了。(滴水不漏)每句话都是因为上一句话而存在。(环环相扣)西方的学术环境到生活环境都很讲“道理”。不要说学术论文,就连美国小学生上课发言,都说得头头是道——不讲究结论一定要正确,但讲究逻辑推理要严谨。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就能体会到这种风气的源头——今天整个西方社会体系,都是在教权和世俗权力斗争和平衡之后的结果。当年斗争的武器就是“讲道理”——比如《社会契约论》——更具体的可以看看《The Story of Mankind》。另一个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是西方论坛上的讨论以幽默(简短有力的逻辑)为荣,嗓门儿一大你就输了。上述几个例子,帮助大家了解阅读论文的人的心态。第一点就很难了。我记得多年前沈向阳有一次在演讲前问大家“在座的研究生同学里哪些是为了做出出色的研究而来读研究生的?”举手者寥寥。那还是在2000年代初期的时候,距离80年代90年代公务员纷纷“下海”不久,整个社会的进取气氛还比较强。我自己的经历大致如下,供参考。我读博士的时候也跟风奋力发论文,发了十几篇,都不入流。痛定思痛,专心了两年,做了一个跨界的研究“用机器学习学习三维人体动作规律以支持自动合成三维动画”。最后就一篇拿得出手文章,让我有幸去了一家美国大厂。在大厂没有发论文的压力,但是还是决定针对业务专注做一系列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少,但是平均每篇引用数量高了(也是跨界的工作:跨工业界和学术界)。这些论文在当时对我没有好处,但是后来申请美国绿卡的时候,成了很重要的证明材料,帮我4个月拿下绿卡。我最近的工作是一个叫Peacock的大规模机器学习系统,是一件比较实际的工作,实际使用在重要的业务上。因为当时身在管理岗位,写论文技法也生疏了,所以论文是我的一位教授师弟写的。他和我同门,写作技法也完全符合上面总结的几点,他执行得比我专业得多、也好得多。同时他和我同研究方向多年,对这件事情是非常有热情的。上述第一点更多的是和自己内心的战斗——随大流还是做自己。练得是内功,有点儿像“武德”。第二点是技法,外功,“武术”。我对自己要求不高——能做好其中任何一点,也就自个儿偷着乐了。
谢邀。我仍然觉得写论文很难,还在苦苦挣扎。我的数学不好。国内我专业的的一级学报,你要是没有眼花缭乱的公式,又不是大牛,发表很困难。国外现在众多的open access还要容易一些。我只说一点体会吧。国外讲求的是创新,你得说出现在已有的方法有什么缺点,你解决了以前没解决的什么问题。国内很多时候是,你用方法A解决了问题,我用方法B也解决一遍。方法新,没有明显的创新。还有,理论很高深,算例太简单。题目叫什么大系统。。,算例是个三机九节点。。。牢骚发言,只要能发表,都是本事。国外期刊么,你要好好写个小综述,别人看了你的这部分introduction,受益良多。要有创新,怎么有,那就是个人水平了。图表好好下功夫,怎么更好的把你的想法传递给读者。英语表达能力要努力提高。不过现在反正可以花钱找人修改,但水平多高,我不知道。你可以就写综述,或者写例如中国的什么方面的现状,只要没人写过,只要你能让读者了解他们以前不了解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用眼花缭乱的数学把他们搞晕。只要你有创新。这是最重要的。我老板老是嫌我画的图难看,说漂亮的图多么重要。我其实并不赞同,还是内容最重要。其次才是图表。等我再有心得再说吧,我还在等我的审稿结果。因为它的滞后,我申请基金的计划也要泡汤了。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创新模式让科技活动亮点纷呈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应当倡导什么样的理念?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这是当前教育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论文网 /8/view-3874581.htm  现在社会上太多以获奖为目的、以获奖能够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利好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活动,此类重结论不重过程的科技创新教育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是不利的影响。  2012年,佛山市科技创新展示活动的操作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科技创新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在佛山科技创新能力展示现场,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小组合作。  在“长度”比赛现场,主办方为每队参加比赛的选手准备了同样的比赛用材料,每队参赛成员由5人组成,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如“制作长长的天桥”比赛的材料有A4纸1张,吸管4支,牙签4支,标签纸4张,铅笔2支,30cm棉线1段。学生要在6分钟内,制作一个越长越好的结构,使它能由两名队员各拿一头架空测量。  在6分钟内,参赛学生必须明确分工,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如有的学生需要用剪刀把A4纸和吸管剪成细条,太粗长度可能变短,太细天桥可能断裂;有的选手则负责把相关材料连接到一起。  整个参赛过程中,每个人既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又要与其他同学密切配合,任何人的一点点失误带来的损失都要由全组同学承担。  在评分标准中,合作好的团队会有一定的加分,没有合作或合作不好则会给予扣分。同时还要求学生对项目的创新点、不足或改进方法,进行点评和说明。  亮点一:由于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合作方面是他们最缺少的,如何让他们自觉进行合作?怎样使他们知道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承担责任?为此,大赛的奖励规定也颇具用心,不会合作、不想承担责任就无法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合作得好还可以荣获额外的奖励。  对小组如何进行合作、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在独立完成任务的同时如何与其他同学配合等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都已蕴含在比赛之中,每个参赛的学生心中对合作的重要性有了自己的诠释。  佛山科技创新能力展示活动让人感到震撼的是科幻绘画现场。  在九江镇中学近千米由食堂临时改造的巨大画室中,来自全市五区和广州市、东莞市的几百名选手按小学、初中、高中组分布在参赛的位置上,他们以“低碳生活”为主题,按现场抽签题目进行绘画创作。  每队参赛成员由3人组成,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奇思妙想、协作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完成作品时间为2小时,参赛选手自带材料,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和粘贴画形式均可。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作品大小统一为四开纸。  参赛队员是各区、镇和学校精选出来的绘画高手,每个小组的三名成员都是来自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他们抽到题目后要研究作品的初步设想和分工。从小学的几岁孩子到高三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要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思考,提出共同的绘画方案,进行绘画分工,然后开始绘画。  在绘制过程中,每个人绘制的内容必须与整体设计相吻合,任何一个人的失误都会对整体画面造成影响,而整体绘画质量同每个人的绘画水平密切相关。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绘画过程中,小组成员要不断研讨,修改方案,对偶然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亮点二:科幻画比赛是科技创新最常见的比赛之一,大部分比赛都是学生在比赛前绘制好作品,在规定的时间把作品交给比赛主办方就可以了。  佛山市的科幻画展示活动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现场绘画,由于现场没有指导教师,学生只能靠自己独立完成绘画任务,这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要求是较高的。  三个人合作绘画,在绘制过程中三人要不断商讨、决策、行动,整个过程的完成就是对科学探究的最好诠释。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没有严格的步骤要求,探究活动和小组的合作都是在三人共同研究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学会了研讨、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工、学会了动手、动脑。  看似一个简单的合作,其中蕴含的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佛山科技创新能力展示活动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必须在现场操作,现场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并不是没有创新思维的愿望,关键是教育者是否能给他们充分展示想象翅膀的平台,在为参加这次比赛的训练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在感慨,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当学生智慧的大门打开之后,他们的想象充满了创意,他们的设计让人感到惊奇。  如“制作承重支架”比赛材料有吸管10支,牙签10支,标签纸10张,A4纸2张,橡皮泥2块(5号电池若干,检测用),要求4分钟内用上述材料做一顶部能放电池的结构,可随时报告完成,保持1分钟内不倒塌。评分标准要求结构高度至少20cm,每超出1cm加1分;上放电池,每个得5分;创新说明1~10分(包括说明制作项目的创新点、不足与改进之处);团队合作1~5分。  这是一个小学生都能做的事,而高中生不一定能做好。由于制作材料比赛很常见,学生在进行设计和完成作品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就是原来看似如此容易得到的材料,如此简单的要求还有这么多的创意,又必须学会与手脑配合、同学配合,这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亮点三:也许学生在展示活动前有过无数次的设计和操作,也许老师帮助学生提出过许多优秀的设计方案,但到了展示活动现场,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操作方案要根据现场给出的材料进行重新设计,由于没有给比赛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学生可以充分发掘大脑的潜能,为一个共同目标(让支架更高、能承受的物体更重)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的设计。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有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实行必须由小组统一决策,在设计和统一方案过程中包含了教育两种对立统一的思想,即为了更高、更重的求同思维,如何实现更高、更重的求异思维,每个人都可以有提出自己方案的民主,所有方案又必须在小组研讨基础上统一为一个行动方案。  这种从求同到求异、从民主到统一矛盾对立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大考验。现场动手、动脑的操作与思考同时又摆脱了教师思想的束缚,使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佛山科技创新能力展示活动的最大亮点是学生充当评委。本次比赛中,活动组委会从南海九江镇中学精选了一批学生志愿者,承担部分组织和引导工作。南海区组还精选了一批学生和专业教师担任展示活动的评委工作。  为了确保活动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教师评委由市、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学生评委则由相关学校的优秀学生组成,每个评审小组由一名专家评委老师和两名学生共同组成,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经过统一培训后进入评比程序。  在评分标准的制定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评委的特点,尽量把可以凭个人主观给分的内容降到最低,得到了参赛选手的认可。  亮点四:学生有机会在地级市的大型活动中担任评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科技创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科技普及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掌握的科技知识在某一方面可能超越教师,如何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是一个常见和很好的途径。  让学生担任评委,对学生来讲这种机会千载难逢,当学生由参赛者转为比赛评委时,他们必须对参赛的内容相当了解,必须对评比标准更加清楚。  评比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迸发出更多创新思维理念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也许这次担任评委的经历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佛山科技创新能力展示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各区、镇和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参赛选手在本人自愿的基础上,由各级选拔和推荐才能参加市里的比赛。  由于各校参赛热情太高,主办方在来自学校的强烈参与愿望压力下,只好把比赛的规模由原定的800人以内提升到1100人。这次比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同用一套试题,这在各类教育考试中是很少见的。  参赛必须以小组形式出现,整个比赛只有四道题,每个小组只须完成抽签后确定的一道题,比赛过程中不需要任何高科技手段,只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与众不同的创意,从最平常中寻找不平常的东西。  亮点五:谈到科技创新教育人们就会想到高、精、尖三个字,就想到寻找与众不同的创新、惊世骇俗的发明、居高不下的投入。科技创新教育越来越远离现实、远离生活、远离普通的学生。  科技创新教育应当回归到普通学生之中,应当更加关注理念的培养。佛山科技创新展示活动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趣味化、趣味问题科学化、科学问题规范化的目标。  也许这些学生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稍显稚嫩,但由此培养的理念和提高的能力却让学生受益匪浅,使他们学会思维、学会动手、学会合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学位论文写作若干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学位论文写作若干问题
一​、​关​于​选​题​问​题​
​
​二​、​关​于​文​献​回​顾​问​题​
​
​三​、​关​于​学​位​论​文​的​创​新​问​题​
​
​
​
​英​国​教​授​菲​利​普​斯​将​学​位​论​文​“​独​创​性​贡​献​”​的​表​现​归​纳​为​如​下5​种​ ​:​
​
、​第​一​次​用​书​面​文​字​的​形​式​把​新​信​息​的​主​要​部​分​记​录​下​来​;​
​
、​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
​
​…​…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欢迎您向《》网站积极投稿,把您身边的大小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为网友和读者奉献更多、更新鲜、更及时的网络资讯。
邮箱投稿: 电话投稿: 在线投稿:
(理性思考 文明跟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兴义之窗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跟帖(共有
<img src="/d/file//eb5a884b0ad51cad018b234f.jpg" alt="《旅行日记》: " width="135" height="140" border="0" />
《旅行日记》:
运维:金州印象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顾问: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3228158
技术咨询: 广告热线: 投诉电话: 电子邮箱:& 咨询QQ:
总访问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例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