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泵的谁会做本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计?

毕业设计不会做怎么办??_百度知道
毕业设计不会做怎么办??
太难了,没资料,带我做毕业设计的老师不是学机械的。我肯定做不出来了。。好多东西我都没做。我是机械专业的本科生。我学的东西有限,愁死我了。老师也不帮忙要是没有现成的或者类似的资料。我没资料。哎我该怎么办啊 ,他没有带毕业设计的经验。还有20多天就要答辩了,让我本科生来做。,他是学力学的,不会做,要不换个题目。没人指导。,就让我做机械手。。是从其他学院转到我们学院的。这是他赚钱的一个项目,我怎么也不能凭空瞎弄啊,他也没有?。,不会做啊
没有资料可以参考。我跟谁学去花钱找人做 时间肯定不允许,其他人的相对简单,我那老师没带过毕业设计,老师他都不会。这是我最感到悲哀的,因为他根本就不会。一个学力学的老师来做机械专业的毕业指导,他什么也没知道我们。而我们还都要毕业啊,我的最难
提问者采纳
二十天确实很短的 不过如果你请专业人士做得话 应该还是可以的还有就是直接给老师说做不出来了 看他这么说 如果你现在不说到时候再说得话是指定过不了的 我也是过来人 还要看你做得那部分 包不包括做程序什么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毕业设计的相关知识
其他9条回答
然后从中领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要不就在网上花钱找人做好了。好像修改70%就可以了吧问指导老师要几份相关毕业设计回去看
网上资料很多,有专门的毕业设计论文网,网上也有好多的毕业论文枪手,价钱100-200吧,随便做做就会过的!淘宝网也有好多帮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小心,不要上当受骗!
我是机械毕业的~毕业论文是模具,一款洗衣机抽屉盒的模具设计~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需要的话发信息吧
悲哀啊,这叫什么问题?
呵呵、、、这不是小意思、 我有现成的。 可免费提供、要的话呼我、、、
给你这个吧,word的打开就可以,2万多字
凉拌(办)
我告诉你,项目做出做不出没关系,吧论文写好,答辩谁看啊,没人看,都是过来人,没资料,找点相关的,到图书馆,完了再看看你周围同学啥的有没和你题目相关的,凑字吧,开头和结尾写的好点,上网看看新技术啥的,给他弄上,能夸张就夸张,老师反正也不会,答辩的时候你导师也是其中一个,他肯定说好话给你, 答辩前跟导师喝点小酒!一般没事,毕业答辩论文先好点,面子工作要做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测绘研究生在读,已经做过很多相关工程,测绘相关内容都不了熟悉,但要说精通现在还不敢夸耀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下载积分:4800
内容提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36: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4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Design for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 residence community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Design for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 residence community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职称):
评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关于离心泵的毕业论文
关于离心泵的毕业论文
  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与常见问题及应对  摘 要  把液体提升、运送液体或者是增加液体的压力是泵的主要作用,泵可以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成为液体的能量。在当今年代里,工业迅速的发展,使得具有多种优点的离心泵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离心泵的优点包括:可在多种场合使用、本身的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流量均匀、不易发生故障、使用寿命长、购买费与操作费用低等。在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离心泵的使用,例如在能源、工业、农业,甚至在当今的军事领域很多都利用了离心泵的基本原理。  作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离心泵的知识在我们的许多专业课程中都有涉及到,并且在我们所学的液压课中更是对离心泵的内容有了更详细的介绍。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老师对离心泵的多次拆装和多次的解说,对离心泵的基本结构与原理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使我对离心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然事物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虽然离心泵因为所具有的的优点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它的缺点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泵工作时动力要求很大,因而它的震动幅度也很大,所以在工作期间出现很多的问题和故障,因此在我们充分的利用离心泵的优点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时候不要忘记解决离心泵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基本结构,原理,应用,故障,排除  目 录  引 言???????????????????????????????3 1离心泵的概述??????????????????????????4  1.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4  1.2离心泵的过流部件???????????????????????5  1.3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6  1.4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性能曲线??????????????????7 2离心泵的应用??????????????????????????8  2.1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  2.2石油化工及化工流程中的应用??????????????????8 3离心泵的拆卸??????????????????????????9  3.1离心泵的结构图????????????????????????9  3.2离心泵的拆装?????????????????????????10  引 言  作为一种给流体提供能量的通用机械泵在各种场合都得到应用,其中离心泵的应用最为广泛。离心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水体的压力增加从而使之流动。 具有扬程高、流量小的低比转数离心泵在化工、石油、制药、矿山和食品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1.离心泵的概述  1.1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离心泵的主要零件:泵体、泵盖、叶轮、轴承支架、填料与填料压盖等。基旋转的叶轮与蜗牛形的壳是离心泵的基本零件。  离心泵  (1)按照叶轮的结构形式分为半闭式、闭式与开式叶轮,闭式叶轮用于传送干净的液体,半开式叶轮适用于传送固体颗粒与粘稠的液体,开式叶轮用于传  送污水、沙及含纤维的液体。  (2)传递机械性能的主要部件是泵轴,其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  (3)离心泵的主体叫泵体又称之为泵壳,它与轴承支架相连接起着固定支撑的作用  1.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的离心泵,电动机带动叶轮以r/min的速度运动,这样就使得叶片内的液体做同样的旋转运动。而且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叶轮的中心向外缘作径向的运动。当流经叶轮的过程中液体就获得了能量,离开叶轮的外缘高速进入到蜗形的泵壳中。进入泵壳后,因为流体通道的加大而速度减小,这样使得部分动能变成了静压能,当到达一定的压强后顺着切向通道从压出管道流出来。因此泵壳即是一个聚集由叶轮流出液体的部件,又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装置。  当液体通过叶轮的中心向外缘甩出时,叶轮中心也因此变成真空状态。因为离心泵的吸入管路一端与叶轮中心处相通,另一端则浸没在输送的液体内,在液面压力,通常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即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依靠叶轮的不断旋转,离心泵便不断地吸入和排除液体。由此可知,离心泵  工作的原理便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实现液体的输送,而液体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则表现为静压能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若在离心泵启动前未向其中注满液体,则由于空气密度低,叶轮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叶轮中心区不足以形成吸入贮槽内液体的低压,因而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这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此现象称为气缚,故此在离心泵启动前必须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在吸入管路底部安装带滤网的单向底阀是为了防止启动前灌入泵壳内的液体从壳内漏出,滤网也则可以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靠近泵出口的压出管道上装有调节阀,可供调节流量时使用。空气从吸入管道进到泵壳中都会造成气缚。  2.离心泵的应用  2.1 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泵是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把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的一种机器。化工生产中流体或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介质的输送和加压全依赖于泵。泵的使用多种多样,有的工艺条件要求十严格,因此泵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而离心泵因其诸多的优点成为各个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是和我们的日常生产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  2.1.1固体颗粒液体输送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用液体来输送固体颗粒的流体机械称为固液两相流泵,也称杂质泵。化工生产中使用的泥浆泵,发电站使用的除灰的灰渣泵及河道疏浚的挖泥泵等现都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随着固体管道输送技术的迅猛发展,离心泵的需求日趋增加。  (1)旋流泵即叶轮后缩式泵,适合在要求无堵塞率最高的场合使用,而且日益普遍的应用于输送污水和其他固液混合物。  (2)吊泵即立式多级分段式离心泵,主要用于吸排含有少量泥沙和小颗粒的浑水,也可作为被淹没矿井的排水之用。  (3)立式无轴封离心式砂泵是一种高效、低耗、节能的新型杂质泵,主要用于输送含有固体悬浮颗粒的两相流体,对输送有泡沫状的料浆效果更佳。  2.2石油化工及化工流程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和化工流程中,离心泵是最常用的流体机械。  (1)高速离心泵具有单级扬程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可靠性好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炼油、石油化工及化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2)大功率离心泵,因为炼油能力及化工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大,大流量和高压力离心泵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起来。  (3)低空化余量离心泵,由于石油、化工等装置中,对有些离心泵要求抗空化性能好、空化余量低,故而低空化余量离心泵也是必不可少的。  (4)高入口压力离心泵的入口压力较高,转速较快,是一些石油化工装置所必须的,但还存在着机械密封的可靠性及轴向力平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3.离心泵的拆卸  3.1 离心泵的结构图  众所周知,离心泵主要是由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及填料函六大部分组成。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它的主要结构即明白如何正确拆装方才能在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  离心泵结构图  3.2离心泵的拆装  (1)将吐出侧轴承端盖上的螺栓和出水段、尾盖、轴承体三个部件之间的联接螺栓拧下,卸下轴承端盖、轴承体等轴承部件;  (2)将轴上的圆螺母拧下并依次卸下轴承内圈、轴承压盖和挡圈,随后卸下包括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在内的填料体;  (3)依次卸下轴上的O形密封圈、轴套、平衡盘和键后,卸下出水段、末导叶、平衡环套等;  (4)卸下末级叶轮和键后,卸下中段、导叶,按此依次卸下各级叶轮、中段和导叶,直到卸下前级叶轮为止;  (5)卸下泵联轴器后,拧下进水段和轴承体的联接螺母及轴承压盖上的螺栓后,卸下进水段侧轴承部件;  (6)将轴从进水段中抽出,拧下轴上固定螺母,依次将轴承内圈、O形密封圈、轴套等卸下;  (7)采用滑动轴承的泵,其拆卸顺序基本相同,仅在拆卸轴承部件时略有不同。  3.3离心泵拆卸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停车顺序进行停车;  (2)拆卸前需将泵内的所有液体放掉,若轴承部件是稀油润滑时也需将润滑油放掉;  (3)将离心泵上的附属管路拆卸下来;  (4)拆卸时应严格保证零件的制造精度不受损伤,拆卸下的零件有序放好。  3.4离心泵的装配  泵的装配顺序一般是与它的拆卸顺序相反进行的。装配比之拆卸需更加慎重,因为其装配质量决定了离心泵能否正常运行,并且关系到离心泵的使用效率极其使用寿命。装配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护好零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避免碰伤及划伤等现象,密封用的密封件一定要保持干净,紧固螺钉与螺栓要受力均匀;  (2)泵的尺寸不能随意调整,否则会影响到流道的对中性,从而直接影响到离心泵的性能;  (3)在泵装配完毕后未装填料前,手转动泵的转子,检查转子在泵中是否灵活,轴向窜动量是否符合要求;  (4)一切检查合格后压入填料,并注意填料环在填料腔中的相对位置。  4.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离心泵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有设备固有故障、安装故障及运行故障。这些故障不会凭空出现,都会伴有一定的征兆,因而在判断离心泵故障时,应结合设备状态基本指标和丰富的维修经验进行诊断,切忌妄下判断。  4.1离心泵的启动故障  4.1.1泵不能正常启动  (1)原动机或电源不能正常启动:如果是电动机作为原动装置,首先用手拨动电机散热风扇,看转动是否灵活:如果灵活,可能为启动电容失效或容量减小,当更换相同值的启动电容;如果转不动,说明转子被卡死,当清洗铁锈后加润滑油脂,或清除卡转子的异物。  (2)离心泵卡住,可用手盘动联轴器进行检查,必要时可拆卸进行检查,以消除故障;  (3)填料压的过紧,可放松填料;  (4)排出阀未关闭,需关闭排出阀,重新启动离心泵;  (5)平衡管不畅通,使用工具疏通平衡管。  4.1.2离心泵反向旋转  此类情况多数在第一次使用时出现,此时应立即停机,如为电动机,应调换三相电源中任意两相,可使水泵旋转方向改变,若以柴油机为动力,则应考虑皮带的连接方式。  4.1.3离心泵启动后不能正常供液  造成的原因可能如下:(1)吸入口被杂物堵塞,应清除后安装过滤装置;  (2)吸入管或仪表漏气,可能由焊缝漏气,管子有砂眼或裂缝,接合处垫圈密封不良等,可进行补焊,更换管子,将结合处的垫圈重新进行密封等;  (3)吸水高度过高,需降低吸水高度;  (4)叶轮发生气蚀,根据不同的气蚀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5)注入泵的水量不够,加大泵的注水量;  (6)泵内有空气,排空方法为关闭泵出口调节阀,打开回路阀;  (7)出水阻力太大,应检查水管长度或清洗出水管;  (8)水泵转速不够,应增加水泵转速。  4.2离心泵的运转故障  4.2 .1流量不足或停止  可能的原因是:(1)叶轮或进、出水管堵塞,应清洗叶轮或管路;  (2)密封环、叶轮磨损严重,应更换损坏的密封环或叶轮;  (3)泵轴转速低于规定值,应把泵速调到规定值;  (4)底阀开启程度不够或逆止阀堵塞,应开打底阀或停车清理逆止阀;  (5)吸水管淹没深度不够,应加大吸水管淹没深度,使泵内吸人空气;  (6)吸水管漏气,应更换完好的吸水管;  (7)填料漏气,应更换新的填料;  (8)密封环磨损,应更换新密封环或将叶轮车圆,并配以加厚的密封环;  (9)叶轮磨损严重,应更换新的叶轮;  (10)水中含砂量过大,应增加过滤设施或避免开机;  (11)系统静扬程增加,应当检查液体高度和系统压力;  (12)阻力损失增加,应当检查管路及止逆阀等障碍;  (13)壳体和叶轮耐磨环磨损过大,应当更换或修理耐磨环及叶轮;  4.2.2离心泵不排液  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下:(1)灌泵不足,即泵内气体未完全排空,应当重新进行灌泵;  (2)泵转向不对,应重新检查泵的旋转方向;  (3)离心泵转速过低,应当检查并提高其转速;  (4)滤网堵塞,底阀不灵,应当检查并清洁滤网;  (5)吸上高度过高或吸液槽出现真空,应当降低吸上高度,检查吸液槽压力。  4.2.3离心泵排液后中断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吸入管路漏气。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及填料函密封情况;  (2)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完。处理方法是要求重新灌泵;  (3)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处理方法是停泵处理异物;  (4)吸入大量气体。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口有否旋涡,淹没深度是否太浅。  4.2.4离心泵扬程不足  (1)叶轮装反(双吸轮),应当检查叶轮;  (2)液体密度、粘度与设计条件不符,应当检查液体的物理性质;  (3)操作时流量太大,应当减少流量。  4.2.5电动机过载 常用离心泵多以电动机为原动机,电路一般都有过电流保护设备。电动机过载时,会因电流过大而自动断电停车。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找原因;  (1)检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是否正常。当电压降低时,电流就将升高,这时电动机功率实际上并未增加,称为表面过载。另外,如电流频率增高,则电动机的转速将成正比地增大,泵的轴功率就会增加。  (2)盘车检查泵的摩擦功率是否太大。如盘车比正常时沉重,可能是:填  料压盖过紧或机械轴封安装不当(弹簧过紧)、泵轴弯曲、对中不良、叶轮碰擦或轴承严重磨损等。  (3)检查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密度是否超过设计要求。  (4)双吸叶轮如果装反,则后弯叶片变成了前弯叶片,也会使泵过载。  (5)必要时可脱开泵和电动机的连接,让电动机单独运转。如测得电流比正常的空载值高,则表明电机本身有毛病(转子擦碰、缺相运转等)。  应该说明,如因管路方面原因使离心泵流量显著超过额定流量(扬程很低),则其功率将超过额定功率。但一般电动机在配备时都有适当的功率余量。  4.2.6离心泵耗用功率过大  泵运行过程若出现电流表读数超常、电机发热,则有可能是泵超功率运行,可能的原因:(1)泵内转动部份发生磨擦,如叶轮与密封环、叶轮与壳体,应当对其进行检查并修理;  (2)泵转速过高,应当将转速调至适当大小;  (3)输送液体的比重或粘度超过设计值,应当检查液体密度并进行调整;  (4)填料压得过紧或填料函体内不进水,应当适当放松填料或使水进入填料函内;  (5)轴承磨损或损坏,应当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  (6)轴弯曲或轴线偏移,应将其进行适当调整;  (7)泵运行偏离设计点在大流量下运行,应对其进行调整;  (8)轴向力平衡装置失败,应当检查平衡孔,回水管是否堵塞;  (9)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过小,应当检查对中情况并调整轴向间隙。  4.2.7离心泵运转时震动过大或产生异常声响  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整个机组应平稳,声音应当正常。如果机组有杂音或异常振动,则往往是水泵故障的先兆,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隐患。水泵机组振动的原因很复杂,从引发振动的起因看主要有机械、水力、电气等方面,从振动的机理看主要有加振力过大、刚度不足、和共振等。其原因可能有,  机械方面:(1)叶轮平衡未校准,当即刻校正;  (2)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当校正;  (3)基础不坚固,臂路支架不牢,或地脚螺栓松动,应当对基础部件进行紧固;  (4)泵或电机的转子转动不平衡,应对其进行调整。  水力方面:(1)吸程过大,叶轮进口产生汽蚀,水流经过叶轮时在低压区出现气泡,到高压区汽泡溃灭,产生撞击引起振动,此时应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2)泵在非设计点运行,流量过大或过小,会引起泵的压力变化或压力脉动;  (3)泵吸入异物,堵塞或损坏叶轮,应停机清理;  (4)进水池形状不合理、龙其是当几台水泵并联运行时,进水管路布置不当,出现漩涡使水泵吸入条件变坏。共振引起的振动,主要是转子的固有频率和水泵的转速一致时产生,应针对以上故障原因,做出判断后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  4.2.8轴承过热  运行时,如果轴承烫手,应从以下几方面排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1)润滑油量不足,或油循环不良,应当注入足够的润滑油;  (2)润滑油质量差,杂质使轴承锈蚀、磨损和转动不灵活,应当更换优质润滑油;  (3)轴承磨损严重,应对轴承进行修理或更换;  (4)泵与电机不同心,应对其进行调整;  (5)轴承内圈与泵轴轴颈配合太松或太紧,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6)用皮带传动时皮带太紧,应放松皮带至合适位置;  (7)受轴向推力太大,应逐一将叶轮上的平衡孔疏通。  4.2.9轴封过热  (1)填料压的过紧或摩擦,应当放松填料并检查水封管;  (2)水封圈与水封管错位,应当重新对其检查并对准;  (3)冲洗或冷却不良,应当对冲洗冷却循环管进行细致检查;  (4)机械密封有故障,应检查机械密封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4.2.10转子窜动大  (1)操作不当,运行工况远离泵的设计工况,必须严格操作,使泵始终在设计工况附近运行;  (2)平衡不通畅,应当疏通平衡管;  (3)平衡盘及平衡盘座材质不符合要求,应当更换材质符合要求的平衡盘及平衡盘座。  4.2.11发生水击  (1)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系统压力波动,出现排出系统负压,溶于液体中的气泡溢出使泵或管道内存在气体,解决办法纠结将气体排放干净;  (2)高压液柱由于突然停电迅猛倒灌,冲击在泵出口单向阀阀板上,应当对泵的不合理排出系统的管道及管道附件的布置进行改造;  (3)出口管道的阀门关闭过快,应当慢慢关闭阀门。  4.3故障预防措施  (1)保证离心泵的润滑良好;  (2)加强易损件的维护;  (3)应当使流量变化平稳,一般不做快速打幅度调整;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和野蛮操作;  (5)做好状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6)定期清理泵入口过滤器。  5.离心泵的气蚀及其解决措施  离心泵是靠叶轮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介质输送出去的一种流体机械。离心泵在工作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特殊现象:液体在泵内流动时,由于叶片的形状,液流在其处突然改变方向,因而在叶片附近的非工作面处存在着某些局部低压区。若处于低压区的流体压力降低到对应液体温度的饱和蒸汽压,液体便开始气化而产生气泡;如果压力继续降低,气泡及其区域会逐渐增大,与此同时一部分原来可能溶解在液体中的某些活泼气体也会由于压力降低而逸出重新成为气泡。  当以上这些气泡随液流进入高压区时,受压又迅速凝缩甚至破碎消失。在气泡消失的瞬间,气泡周围的液体迅速进入气泡凝失产生的空穴,并伴有局部的高  压高温水击现象。流体中气泡的产生、扩大直至消失的过程中伴有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表现出噪声、震动并伴有流量、扬程和效率的降低,致使水泵的性能下降,同时,过流部件也会遭到破损,甚至不能工作。以上现象皆为离心泵的气蚀现象,由此可见,离心泵的气蚀是一个严重影响离心泵工作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针对此类现象采取积极措施将其解决,从而使离心泵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5.1提高离心泵抗气蚀能力的措施  5.1.1合理确定叶片进口边和前盖板形状  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外延,减少前盖板与叶轮轴线夹角,即减少液流从轴向到径向的过渡程度,缩短了从泵入口到叶轮入口的距离,减少了液流从轴向到径向的转弯损失,这些都可以减少压降系数,从而提高泵的抗气蚀性能。但这样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会增加叶轮铸造的难度和增大叶轮轴向尺寸。  5.1.2合理增大叶片进口冲角  通常推荐叶片进口冲角为3~15度,其结果可以增大叶片进口安放角,减少压降系数,从而既不影响泵的效率又可提高泵的抗气蚀能力。  5.1.3采用双吸式叶轮  在泵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双吸式既可以使流经单侧叶轮的流量减少一半,从而降低每个叶轮进口平均流速、叶轮进口处液体的相对速度和流经绕过叶轮头部的压降系数,但这样会受到结构的限制。  5.1.4增加诱导轮  在离心泵叶轮前面增加一个叶片负荷很低的轴流式叶轮,即为诱导轮。诱导轮不同于一般的轴流式叶轮,它的轮毂比较小,叶片安放角也小,叶片数也少,叶栅密度大,这些特点使之具有很好的抗气蚀性能。诱导轮产生的扬程能为后继的离心式叶轮起到增压作用,使离心泵叶轮入口不产生气蚀。除诱导轮本身具有优良的抗气蚀性能外,它距离泵入口很近,能较明显的减少从泵入口到叶轮进口间的能量降低值。由于诱导轮叶片间流道较长,且外缘处相对速度大,故而外缘处如果产生气泡,在外缘离心力作用下,压力较高,也不易发生气蚀和“堵塞”流道,即诱导轮性能受气泡影响敏感程度较离心叶轮要低。是故增加诱导轮是提高离心泵抗气蚀性能的一种好办法。  5.1.5安装前置泵  在大型高扬程泵前设计安装高压前置泵,可提高扬程泵的入口压力,增大吸入管道的有效气蚀余量,从而优化前者的耐气蚀性能。  5.1.6调整安装高度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或提高入口容器的安装高度,从而预防气蚀的产生。  5.1.7采用耐气蚀(耐冲刷及耐磨损)的好材料  此措施不能直接提高耐气蚀性能,但能使泵更加耐气泡侵蚀,虽治标不治本,但也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这些材质的叶轮及流道可打磨,从而提高表面光洁度,减少液流漩涡的生成,减少诱发新气泡的机会,从而间接减少泵的气蚀。  5.1.8改善泵的吸入装置,增加有效气蚀余量  减少吸入管路压力损失(减少吸入管路的弯头及阀门数量,管路尽可能短而直),尽可能保证入口流体稳定流动,避免流道内产生涡流。  5.1.9调整转速  加装变频器,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转速,从而减少汽蚀余量,进而减少泵气蚀的可能性。不仅如此,适当降低泵的转速还能收到显著地节能效果。  6.离心泵常见易损件的检测与维修  离心泵作为一种流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总有一些部件由于使用过于频繁而导致磨损严重,这些常见的易损件必须要经常对其进行修理与更换放才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使用,但我们并不能准确把握住这些易损件的损失情况,因而很有必要对其建立一个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规范作为指导。  6.1密封环的检查与测量  6.1.1密封环磨损情况的检查  密封环的磨损通常有圆周方向的均匀磨损和局部的偏磨损两种。任何一种径向间隙的磨损都会造成密封环的报废。  6.1.2密封环与叶轮进口端外圆之间径向间隙的测量  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密封环与叶轮进口端之间的径向间隙。首先测密封环内径的尺寸,再测叶轮进口端外径的尺寸,然后计算出它们间的径向间隙进行对照。如达到极限间隙数值时,则应更换新的密封环。对于密封环与叶轮间的轴向间隙,一般要求不高,以两者之间有间隙而又不发生摩擦为宜。  6.2密封环的修配  密封环的外圆与泵盖的内孔之间两者配合后不应产生任何松动。密封环外径的尺寸为修理尺寸,可以利用锉配的方法,其过盈值为0~0.02mm左右。最后,用手锤将密封环打入泵盖中心的孔内。密封环内圆与叶轮进口端外圆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如果间隙太大小,可以利用工具扩大并使二者保持一定的径向间隙;若间隙太大,则应该更换新的密封环。  密封环的厚度较小,强度较低,如果发生较大的磨损或断裂现象,通常不予以修理,而应该直接更换新的备品配件。  6.3填料密封的检查与测量  6.3.1填料压盖外圆与填料函内圆的径向间隙  离心泵的填料函对于填料压盖的推进起着导向作用。径向间隙过大,填料压盖容易被压扁,将导致摩擦与磨损,故而需采取措施确保其径向间隙保持适当大小。  6.3.2填料压盖内圆与轴套外圆之间的径向间隙  离心泵填料压盖内圆与轴套外圆之间的径向间隙数值太小,两者之间将会发生摩擦,同时产生摩擦热,使填料焦化而失效,填料压盖与轴套也因而受到磨损。所以一般情况下取径向间隙为0.4~0.5mm。  6.4填料密封装置的修理  填料压盖外圆与填料函内圆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1~0.2mm。如果径向间隙过小,可车削或锉削至需要的尺寸。如果径向间隙过大,则应更换新的填料压盖。  填料压盖内圆与轴套外圆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4~0.5mm。 若间隙值过小,在车床上将填料压盖的内孔车大一些,以保证应有的间隙。  6.5机械密封的检查和测量  6.5.1动环和静环贴合面的检查  机械密封中动环和静环的贴合面是轴向密封的密封面,可用90度角尺测量贴合面对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另外,检查每个贴合面是否有不平滑的划痕或裂纹、凹陷等现象。  6.5.2轴套的检查  轴套表面深浅不同的沟痕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6.5.3弹簧的检查  主要检查弹簧是否断裂、腐蚀或弹力减小。  6.6机械密封的安装与修理  6.6.1动环与静环的修理  摩擦面磨损严重或出现裂纹等缺陷时,应更换新的零件。如出现较浅的划痕应粗磨后细磨及抛光。修复后的动环和静环,接触表面粗糙度Ra为0.2~0.4μm,接触面的平面度不大于1μm,对中心线的垂直不大于0.4mm。  动环和静环的接触面研磨后的检验:使动环和静环的接触面贴合在一起,两者之间只能相对滑动而不能掰开,则研磨是合格的。  6.6.2轴套的修理  应该在磨床上对轴套进行磨光,使其表面粗糙度Ra≤1.6μm。如果磨光后,轴套的外径太小,造成轴套与弹簧座,动环和静环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时,应更换新的轴套。  6.6.3弹簧的更换  弹簧的损坏多半是因为腐蚀或磨损而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对于此类失去弹性的弹簧应更换新的备品配件。机械密封的弹簧可以自制,绕制好的弹簧的两端面应予以磨平,以便受力均匀。弹簧的旋转方向应与原来弹簧的旋转方向相同。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毕业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