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车合并后股票代码,股票会一文不值吗

股票/基金&
消息称南北车合并方案第一稿已完成 北车退市
作者:高江虹
  本报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12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权威消息源独家获悉,(,)(601766.SH)与(,)(601299.SH)合并方案的第一稿已完成,并上报决策层。据悉,合并完成后的公司将更名为“中国轨道交通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定名,以下简称中车集团)。
  南车与北车相关人士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上述消息是可靠的。
  吸收合并还是新设合并
  此时距离南车与北车停牌已有月余。
  10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均发布称,因拟筹划,经申请,公司开始停牌。11月28日再就拟议重大事项发表公告称,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此前后,南车旗下上市公司(,)(600458.SH)、(,)(000920.SH)、时代电气(03898.HK)等相关公司也宣布停牌。
  记者从权威消息源获悉,过去一个月,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等相关重组方,对重组方案进行了激烈讨论。其中一个方案提出,由南车合并吸收北车资产,并只保留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另一个方案则从平衡角度提出,在两家公司之上重新组建一家控股公司,下辖多个上市公司,旗下南北车双方互相换股交换资产,形成不同的资产上市平台。
  有证券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公司合并有多种形式,比如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等。新设合并是指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立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吸收合并是指兼并,一个公司主体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企业,加入方解散并取消原法人资格,接纳方存续。
  这些合并方法可以通过以现金购买资产式兼并、以现金购买股票式兼并、以股票购买资产式兼并,还有以股票交换股票式兼并等方式达成。
  讨论过的南车北车重组方案,既有吸收合并方式,也有新设合并方式。有接近南北车双方的铁路人士认为,新设合并方式重组动作小,对现状改动较轻,易于达成,但留有各上市平台同业竞争的遗患;而吸收合并方式,重组幅度较大,但改革比较彻底,亦符合央企整体上市的思路,或可获得高层较高认可度。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有关部门更认同吸收合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方案,并已形成汇报稿。
  据接近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透露,初步方案的思路是,由中国南车增发股份吸收合并中国北车全体股东所持的股份,并按照商定的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南车的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国北车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全部进入中国南车。
  方案还提出,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完成合并重组后,还将申请更改名称,目前暂定名称为“中国轨道交通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人士称,由于南车北车重组事关重大,在决策层批准前,该初步方案存在较大变数。
  方案之外
  南北车重组,为何有关部门更倾向于选择吸收合并方式?
  有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与吸收合并方式相比,新设合并方式,后续程序繁琐复杂。鉴于南北车存在同业竞争问题,资本市场不可能让一家集团两家从事同样业务的上市公司并存。即使在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之上组建一个集团公司,在新的集团公司上市之前,南北车这两个上市公司均应该先行。而要注销两个法人资格,并注册新的法人,意味着数千亿资产的重新登记、更迭、重新上市等等手续,重组工作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该人士称,有关部门或许是考虑到重组的时间成本,而倾向于使用吸收合并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重组方案之外,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不同的发展势头,对合并方式的选择并非没有潜在的影响。
  据悉,在两年公司分家之初,中国北车的海外业务收入曾经是中国南车的两倍,但近几年来被中国南车迎头赶上,今年上半年南车的海外收入甚至比北车高出一倍。
  财报显示,中国北车年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44.87亿元、62.8亿元、96.6亿元、75.9亿元,同期中国南车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23.4亿元、61.3亿元、85亿元、64.2亿元。由此看出,中国北车在2010年的海外业务收入曾是南车的两倍,此后南车与北车的差距不断缩小。至今年上半年,南车反超。中国南车的海外收入达45.9亿元,而中国北车的海外收入仅为23.2亿元。
  中国南车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财报显示的是已交付的订单收入,而南车在售的海外订单金额还要大得多。以南车旗下第二大车辆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的海外订单为例,据该公司副总张F宇介绍,过去四年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已拿下300多亿元海外订单,仅这些在手订单,即可为南车明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近100亿元,2016年、2017年还分别有60多亿和40多亿元的已签单收入入账。未来不排除还可能签订新的订单。
  不仅海外业务收入反超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也比中国北车高出约200亿元。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南车的核心技术实力要强于中国北车。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向记者透露,受与国外西门子、阿尔斯通和日本公司所签合同的影响,目前我国现有和谐号动车组CRH1、CRH2、CRH3、CRH4、CRH5和CRH6都受到知识产权的制约,不能出口。唯独CRH380A型车可以出口,因为该车所有零部件、子系统等,均是中国知识产权,而其国产化的基础则源自南车自身强大的技术团队,即使权威知识产权专家来也无话可说,因此有关部门才给CRH380A型车颁发了出口资质。相比之下,中国北车的CRH380B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在高铁出海的大趋势下,拥有技术实力又拥有高铁出口资质的南车,占有的话语权更大一些。
  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显然也是有关部门考虑南北车合并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对较优方案?
  重庆渝新财基金并购业务部总经理姚伟12月2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南北车合并的这套方案预计能够顺利获得通过,此前已有多个国企的重组采取了这种吸收合并的方式。
  比如2007年,攀钢钢钒(000629.SZ)向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攀成钢铁、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不超过75亿元的资产,同时攀钢钢钒拟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攀渝钛业(000515.SZ)和*ST长钢(000569.SZ)。这种合并吸收的方式,是近几年国企重大重组的常规思路之一。
  据悉,去年,(600332.SH)和(,)A(000522.SZ)的合并方案也与此类似。双方亦是通过新增股票,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将白云山A的资产并入广州药业,从而实现广药集团的整体上市目的。
  12月1日,(,)(000562.HK)公告,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的重组方案,获得中国批准。这也是典型的以合并吸收方式重组案例。
  不过,前述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提醒记者,以往发生的多起吸收合并案例,大多是在母子公司之间,即是在一个集团内完成,合并后的人员处置与资产安排早就有很长时间的考虑。但南北车毕竟是两个独立法人的大型企业,使用吸收合并的方式,后续仍有复杂手续。任何一方被吸收合并后,上千亿的资产更迭、人员处置安排,所需经过的程序都会非常繁复。
  他认为,如果采用要约收购的方式,会更方便快捷一些,即,直接用现金或股票等方式,将其中一个公司收购为另一方的子公司,重组速度会更快。但是,虽然要约收购方式便捷快速,但由于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双方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和技术能力,大致相同或相近,一方成为另一方的子公司,阻力会很大。
  多方比较,吸引合并方式,可能是南北车重组相对较优的方案。如果该方案能获得决策层批准,在资本市场层面,下一步就是多少双方股票吸收换购的比例等具体问题。
12/03 08:0012/03 07:5812/03 07:4412/03 02:4012/03 01:4812/03 01:07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南北车合并获批 3月9日过会
导语:3月5日晚间,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双双公告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获国资委批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温鈊 3月5日晚间,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双双公告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获国资委批准。
据中国南车日前公告,中国南北车合并方案将于下周一(3月9日)提交股东会审批。
而去年底两家企业发布公告显示,南北车的合并已分别取得两家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尚须获得各自股东审议通过,以及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商务部、境外反垄断审查机构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
根据预案,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即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股和H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股和H股股票,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予以注销。
合并后新公司的名称初步拟定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名称&CRRC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简称&CRRC&。
本次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0,即每1股中国北车A股和H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A股和H股股票。
作为中国铁路动车市场中的两家高度同质化的寡头制造企业,最终还是合并了。对于这场合并,但愿能解决推动者们的预期,消除恶性竞争,实现1+1大于2,形成合力强势进军国际市场,塑造中国品牌影响力。
而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从最初的剥离就注定其生来竞争的宿命。脱胎于同一母体的两家集团公司,基于中国铁路机制高度集中的背景下,两大集团暗自发力,实现政策设立为竞争促发展的初衷。比如两大集团纷纷积极引入外资轨道设备制造商进行技术以及生产制造的多方面合作,争相上市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做大做强。
但分久必合的预言还是出席在了这两家轨道企业身上。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中国南北车合并利好吗 南北车合并利好股票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先后公告,其合并事项已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会议无条件审核通过以及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这意味着南北车合并已无悬念。
中国北车今日公告, 4月3日,经证监会并购重组委会议审核,公司与中国南车合并之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无条件审核通过。同日,中国北车还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出具的《审查决定通知》(商反垄审查函[2015]第19号),上述合并事项已通过该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此前,中国南车方面已于4月4日公告了上述进展。
去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布合并方案,采取南车吸收合并北车的方式进行。中国南车向中国北车全体A、H股换股股东发行中国南车A、H股。方案还为南北车的异议股东提供了现金选择权。新公司拟更名为&中国中车&。
此前,南北车合并已获国资委批准和各自股东会通过,还取得了澳大利亚、德国、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等国反垄断审查机构的批准。
中国南车3日公告称,其与中国北车合并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据悉,如果进展顺利,南北车合并最快可在今年6月份完成。南北车合并将大大增强我国铁路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推动中国铁路装备进军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将激活全球发展中国家庞大的铁路建设需求,铁路装备业将全面受益。A股市场上,铁路板块是贯穿全年的热点主线,短期受南北车合并通过的利好带动,有望再掀投资热潮。
南北车合并获通过
中国南车3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中国北车合并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这意味着南北车合并已完成最后两个审核程序,合并已无悬念。
公告显示,4月3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之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无条件审核通过。根据相关规定,公司A股股票将自4月7日开市起复牌。此外,中国南车在公告中表示,已于3日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出具的《审查决定通知》,该公司与中国北车进行合并已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去年12月30日晚,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对外公布了合并预案,合并后新公司拟命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将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南北车的合并最快可在今年6月份完成。
业内人士指出,南北车合并将大大增强我国铁路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利于标准制定、研发生产、品牌传播和技术互补,以及整合资源共同攻关重大项目,避免了重复研发和海外竞标恶性竞争。
铁路装备制造板块迎利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顶层设计规划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在此背景下,铁路装备业将全面受益。据业内人士测算,&一带一路&规划下,高铁投资或将超2万公里,对应资金3万亿元,设备投资总需求约4500亿元人民币。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白银投资那么火,还不开个户?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均由网络转载收集,与可可黄金网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某些 新闻影响到事件本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或者修改。国务院推动南北车合并_财经频道_凤凰网
时长:2'38''
来源:东方宽频
时长:2'51''
来源:央视国际
时长:6'14''
来源:凤凰卫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北车合并后股票代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