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变化?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09-02-27 & 发布
&PRE&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 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 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十三年来,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             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15.2?51.1?33.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增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发生实质性变化,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四是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2001年, 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0年增长3.4倍,达到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经过长期努力,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 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五是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几十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不但改善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也有力地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在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方面,初步形成了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水电、天然气、煤炭、稀土、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能源矿产基地及骨干企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六是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实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成果辉煌。 “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基础研究获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应用技术研究硕果累累。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在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 国传统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明显增强。基础教育取得显著进展,“两基”目标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各类培训继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七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道路。矿产、耕地和水资源等得到有力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八是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8万亿元。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有89%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有1930万人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一些生存环境恶劣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也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辉煌成就是全国人民在以江 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三年来, 们面临不少挑战,也有许多机遇, 们努力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使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和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发展稳定是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必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广大群众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             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是推进 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只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吸收世界范围内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新形势,必须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使“走出去”与“引进来”这两个对外开放的轮子都转起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解决好资源、就业等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在十三年中,宏观调控任务出现了两次重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是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国内需求、遏制通货紧缩趋势。在这两次调控中,中央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实行适度从紧财政货币政策,实现了“软着陆”,避免了大的起伏。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改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践证明,要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宏观调控目标,必须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及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有效地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持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            这些经验,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高举邓 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 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三个代表”是 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检验工作成败、判断是非曲直的根本标准。只有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自觉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消除不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勃发出生机和活力;才能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不断推动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应对和驾驭复杂局势,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PRE&&B&答案补充&/B&&PRE&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1)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过快,投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以及消费的增长速度;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幅度都偏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不容忽视。(2)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首先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其次是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再次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重。(3)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说明 国社会中,还存在着相当突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繁重。&/PRE&&B&答案补充&/B&&PRE&第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是多方面的,当前最为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在明显加大。 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了4.8%,第四季度各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在6%以上,是上世纪末以来的最高值。由于这次消费价格上涨,目前主要是粮食、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大,更需要引起 们的高度重视。分析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PRE&&B&答案补充&/B&&PRE&第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随着 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们在享受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更需要防范世界经济动荡可能对 国经济稳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冲击。    第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人民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加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政府各项工作。&/PRE&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年, 是中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开始实施 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巨大成就。 中国的 “十五”,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是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的五年;是促进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迈出新步伐的五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居民 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 步加强的五年。 一、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回顾: 1、从2001――2005年,五年间,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 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 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 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3、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 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 15%左右。 4、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5、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 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 和社会秩序好转。 二、“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历史跨入2006年之际,我们告别“十五”,迎来“十一五”。 回望这五年,我们可以骄傲地说—— 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提前实现,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十五”期间,我们党对经济大局的掌控日臻成熟,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 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保证经济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经济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 )年均增长8.8%左右。2001年,我国GDP达到95933亿 元,比上年增长7.3%;在“十五”开局的第一年,中国GDP跃升至世界第6位;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 破10万亿元,达到1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003年,我国GDP为亿元,比上年增长9.5%, 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人均GDP也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年,我国GDP达 万亿元,同比增长9.5%,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中的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 2005 年,我国GDP达到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中国经济 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在北京公布, GDP总值达2.24万亿美 元。若按中英双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比较,中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 和德国。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 标,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之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我们已经站在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 新起点上。 (二)、经济结构有所调整,经济运行环境得以改善。 中国经济结构悄然变化,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 支柱。“十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6.4∶50.2 ∶33.4变化为:36,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明显呈现出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特征。从就业结 构上看,“十五”时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继续减少,从“九五”末期的50.0%下降到2005年 的44%,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从“九五”末期的27.5%上升到2005年的33%,第一产业就业人 数的减少,显示了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出,这种流动对推动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二、三产业的 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十五”时期各产业内部也同样表现出了继续优化的趋势。工业结构内部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升级 特点,高技术产业占工业部门产出份额不断提高,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份额同期则有较 大的下降。 “十五”期间,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稳步下降,林业比重相对稳定,而牧业和渔业的比重 稳步上升,反映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带动需求结构变动,进而带动生产结构转变的情形。同 期,服务业中的邮电通讯业、科技教育事业、旅游业等得到了高速发展。 “十五”期间,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通过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 抓好国有重点企业改革的同时,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 小企业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大推动了国有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经 济运行环境也得以改善。在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统一市场建设、法律环境建设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国的地方保护程度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下 降,阻碍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地方性法规得以清理,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在迅速加强。 (三)、我国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能源交通建设得到加强。 “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能源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 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格局。2004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8. 5亿吨标准煤, 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输运体系初步建立,原油、成品油形成了北油南运、西油东运的区域性 管网,天然气建成了西气东输大干线,西电东送效果显著,区域电网得到加强。 ――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9. 7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 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90年的76. 2%降到2004年的67. 7%。优质清 洁能源的比重逐步上升。核电装机容量达到694万千瓦,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得到重视,燃料 乙醇商业化应用已在9个省展开,煤制油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始实施。 ――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石油天然气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地质复杂区 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炭工业,已拥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矿 井,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从1990的65%提高到2004年的79%。电力工业,火电30万和60万千瓦 级机组已成为主力机组,水电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能源节约和环保取得进展。按不变价格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16. 6吨 标准煤,下降为2004年的5吨标准煤,年均下降4%以上。节能工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能源领域环境保 护得到加强。 ――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市场逐步发育,企业自主经营、市场合理竞争、政府宏观调控 的能源体制正在形成。能源立法工作明显加强。 交通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通车里程约190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约50万公里。铁轨在历史 上第一次铺进了西藏。 “十五”期间重点工程: 青藏铁路 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2001年6月开工,2005年10月铺轨完成;世 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西气东输 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 镇;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2月全线正式商业运行;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 管道工程。 西电东送 开发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 浙江和京、津、唐地区;2000年11月首批工程开工,2004年9月南部电网通道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骨 干工程,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南水北调 总体布局为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西北、华北各地;2002 年12月东线工程率先启动,2005年9月中线水源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动工加高,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 段;通过三条调水路线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逐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 中国大水网。 (四)、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在经济学界,人们更 多地拿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和 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十五”期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 同寻常的意义。一个共识是,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的门槛,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起点。 2000年我国人 均GDP 为856美元,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 到1269美元; 2005年约1380美元。 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建立 在两个基本的国情之上:第一,底子薄、基础差,科技力量不足;第二,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稀 缺。而且,新中国成立56年来,我国人口大幅增加了,达到了现在的13亿多。然而,在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人均GDP从建国初期的不足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 200美元,增长到现在超过1000美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十五”期间,在经济较快增长和就业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其中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5%。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 民收入低水平增长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变。政府在支持农民增收方面投入了巨大努力,包括减免农业税 费,进行粮食直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和环境等。 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比2000 年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回落0.6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42%。反映城 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0年的39.4%和49.1%,降至2004年的37.7%和47.2%。 2005年末,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与上年底基本持平。 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降至2004年的2610万人。年 期间减少贫困人口919万人。中国人类发展指标2003年为0.755,在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中为第85位,比 1990年上升了20位。 我们已经站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起点。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消费内容越来越丰富,越 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消费正在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 城镇居民家庭的买车,买房活动正在成为新的需求亮点,交通,通讯,文化,旅游,娱乐等方面 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农民家庭在食品,服装,家电等方面的消费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衣:从“一 衣多季”到“一季多衣”。食:从吃饱吃好到营养风味。住:从“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行: 从个人买车到排队提车。居民衣、食消费正在向住、行消费转移,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步入“加速跑”阶 段,正进入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迈进。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2001年,我国汽 车产销为233.44万辆和236.37万辆。此后,我国汽车产销量每年跃上一个百万辆台阶。2005年,“十 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 575.8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2.55%和13.54%。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 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5年我国汽车及零部 件、发电机、数控机床等逐步成为出口新亮点,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据推算,“十五”期间我国大约 有600万辆轿车进入普通家庭,使他们圆了家庭轿车梦。 从住来讲,“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竣工面积年均近13亿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 改善。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不到19平方米,提高到24平方米以上,超过“十五” 计划规定的22平方米。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超过26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6平方米。 户均住 宅建筑面积达到70平方米以上;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28平方米。 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阶段的到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在 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仅仅表现在“衣食住行”这些 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极大方便了百姓生活。“十五”期间,中国电信业建成了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电信网络,固定和移动电话网络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数约达到 7.46亿户,其中手机用户数接近4亿户。 (五)、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十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率从“九五”期末的 36.2%增加到2003年的40.5%,三年内增加了4.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带动着城市建设的 大规模进行,城市建成区面积2003年达到2.83万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26%。城市的道路长度从 2000年的16万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20.8万公里,增加30%;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2003年为6.2公里,比 2000年增加51%。城市燃气普及率从2000年的45.4%大幅增加到2003年的76.7%。 城市化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从2000年的442人 /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847人/平方公里,短短三年内,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了91.6%。同时,城镇 人口从2000年的4.59亿增加到2003年的5.23亿,而乡村人口则从2000年的8.08亿下降到2003年的7.69 亿。“十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相关政策力度的加大,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不断扩 大,从万人扩大到2004年的980万人,2005年全年新增就业人数970万。截至“十五”期末, 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亿,比“九五”期末增加40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近2.7亿,比“九五” 期末增加4200万人,中央确定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连续3年超额完成。“十五”期间,1800多万国有 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2003年以来,通过实施就业援助,帮助390万就业困难人员 (“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压力缓解的速率加快了。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带(群)体系的发展 也初见端倪,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和环渤海京津唐城市体系都已初步具备了城市 带的雏形。 (六)、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 和更深程度上加入了国际分工。第一,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第二,国内 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向国际市场,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 2000年至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4743亿美元增加到1.4万亿美元。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 居世界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国际贸易增量乃至全球贸易总量的 主要推动力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空间,国内产业也经受住初步 的竞争和考验,获得了有力的发展。随着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中国也将面临一个全新全方 位的环境。我们已经站在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 (七)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国防、科技、教育等事业成绩显著。 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自主创新成就显著。 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取得 了丰硕成果,科技事业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创新成果蜚声世界。盘点5年来的科技进展,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始在 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航空航天领域,“十五”期间,中国航天成就斐然,共实施二十四次航天发射,将二十三颗卫星和 五艘“神舟”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 人多天”的重大跨越,我国已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的国 家。 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研究居国际前列;多粒 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并利用五光子纠缠 源在实验上演示了“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先后被美国物理学会和欧洲物理学会评选为2004年 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的三维结构,为研制有关 防治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研制的11万亿次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进入世界十强,中国已成为除美 国、日本以外第三个能研制生产10万亿次以上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自主研发的龙芯、众志等系列CPU 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信息核心技术“空芯”化问题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在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继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后,研制成 功国际上第一套水稻全基因组芯片,进一步确立我国在世界水稻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首次在国际上成 功克隆了水牛,这一成果将对水牛的高效繁殖和转基因产业化产生巨大影响。 在新材料领域,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和全固态激光器,巩固了 我国在人工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全固态红、绿、蓝激光器一些主要品种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开发完成了适合我国移动通信系统的超导滤波器子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 此类实用核心技术的国家。 科技发展造福社会。回首过去的5年,我们看到,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正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并惠泽亿万人民。 通过科技创新,我国在通信设备、先进制造 与自动化等国际高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和先导性产业,培育出了新的经 济增长点。仅以集成电路专项为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近100亿 元,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一批高精尖数控机床在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 中得到了应用。这些高精尖机床的研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为“西电东输”、“南水北调”和国 防建设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必要的加工装备。科技创新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矿产和 水等资源的紧张状况,建设节约型社会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我国开展了利用半导体照明等高新技术的 攻关,攻克了一系列半导体照明光源产业化所需的关键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作物精量控制灌溉技 术,可节约灌溉水20%至30%。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高等教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为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与知识贡献;中等职业教育在调整中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 大;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十三年来,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    
     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15.2?51.1?33.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增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 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 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十三年来,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    
     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15.2?51.1?33.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增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发生实质性变化,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四是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2001年, 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0年增长3.4倍,达到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经过长期努力,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 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五是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几十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不但改善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也有力地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在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方面,初步形成了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水电、天然气、煤炭、稀土、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能源矿产基地及骨干企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六是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实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成果辉煌。 “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基础研究获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应用技术研究硕果累累。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在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 国传统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明显增强。基础教育取得显著进展,“两基”目标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各类培训继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七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道路。矿产、耕地和水资源等得到有力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八是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8万亿元。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有89%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有1930万人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一些生存环境恶劣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也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辉煌成就是全国人民在以江 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PRE&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 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 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十三年来,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    
     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15.2?51.1?33.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增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发生实质性变化,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四是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2001年, 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90年增长3.4倍,达到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经过长期努力,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 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五是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几十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不但改善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也有力地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在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方面,初步形成了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水电、天然气、煤炭、稀土、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能源矿产基地及骨干企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六是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实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成果辉煌。 “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基础研究获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应用技术研究硕果累累。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在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 国传统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明显增强。基础教育取得显著进展,“两基”目标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各类培训继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七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道路。矿产、耕地和水资源等得到有力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八是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8万亿元。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有89%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有1930万人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一些生存环境恶劣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也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辉煌成就是全国人民在以江 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三年来, 们面临不少挑战,也有许多机遇, 们努力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使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和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发展稳定是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必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广大群众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    
     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是推进 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只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吸收世界范围内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新形势,必须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使“走出去”与“引进来”这两个对外开放的轮子都转起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解决好资源、就业等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在十三年中,宏观调控任务出现了两次重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是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国内需求、遏制通货紧缩趋势。在这两次调控中,中央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实行适度从紧财政货币政策,实现了“软着陆”,避免了大的起伏。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改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践证明,要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宏观调控目标,必须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及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有效地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持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    
    这些经验,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高举邓 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 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三个代表”是 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检验工作成败、判断是非曲直的根本标准。只有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自觉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消除不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勃发出生机和活力;才能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不断推动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应对和驾驭复杂局势,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PRE&&B&答案补充&/B&&PRE&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1)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过快,投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以及消费的增长速度;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幅度都偏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不容忽视。(2)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首先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其次是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再次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重。(3)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说明 国社会中,还存在着相当突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繁重。&/PRE&&B&答案补充&/B&&PRE&第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是多方面的,当前最为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在明显加大。 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了4.8%,第四季度各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在6%以上,是上世纪末以来的最高值。由于这次消费价格上涨,目前主要是粮食、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大,更需要引起 们的高度重视。分析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PRE&&B&答案补充&/B&&PRE&第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随着 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们在享受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更需要防范世界经济动荡可能对 国经济稳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冲击。   第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人民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加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政府各项工作。&/PRE&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2)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2) 举报 210.72.33.*
上午10:07:4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十三年来,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    
     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15.2?51.1?33.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增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十三年来,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十位,跃升到世界第六位。    
     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调整为15.2?51.1?33.6。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增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发生实质性变化,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年, 是中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开始实施 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五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巨大成就。 中国的 “十五”,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是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的五年;是促进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迈出新步伐的五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居民 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 步加强的五年。 一、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回顾: 1、从2001――2005年,五年间,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 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 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 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3、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 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 15%左右。 4、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5、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 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 和社会秩序好转。 二、“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历史跨入2006年之际,我们告别“十五”,迎来“十一五”。 回望这五年,我们可以骄傲地说—— 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提前实现,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十五”期间,我们党对经济大局的掌控日臻成熟,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 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保证经济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经济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 )年均增长8.8%左右。2001年,我国GDP达到95933亿 元,比上年增长7.3%;在“十五”开局的第一年,中国GDP跃升至世界第6位;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 破10万亿元,达到1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003年,我国GDP为亿元,比上年增长9.5%, 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人均GDP也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年,我国GDP达 万亿元,同比增长9.5%,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中的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 2005 年,我国GDP达到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中国经济 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在北京公布, GDP总值达2.24万亿美 元。若按中英双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比较,中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 和德国。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 标,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之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我们已经站在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 新起点上。 (二)、经济结构有所调整,经济运行环境得以改善。 中国经济结构悄然变化,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 支柱。“十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6.4∶50.2 ∶33.4变化为:36,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明显呈现出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特征。从就业结 构上看,“十五”时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继续减少,从“九五”末期的50.0%下降到2005年 的44%,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从“九五”末期的27.5%上升到2005年的33%,第一产业就业人 数的减少,显示了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出,这种流动对推动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二、三产业的 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十五”时期各产业内部也同样表现出了继续优化的趋势。工业结构内部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升级 特点,高技术产业占工业部门产出份额不断提高,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份额同期则有较 大的下降。 “十五”期间,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稳步下降,林业比重相对稳定,而牧业和渔业的比重 稳步上升,反映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带动需求结构变动,进而带动生产结构转变的情形。同 期,服务业中的邮电通讯业、科技教育事业、旅游业等得到了高速发展。 “十五”期间,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通过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 抓好国有重点企业改革的同时,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 小企业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大推动了国有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经 济运行环境也得以改善。在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统一市场建设、法律环境建设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国的地方保护程度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下 降,阻碍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地方性法规得以清理,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在迅速加强。 (三)、我国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能源交通建设得到加强。 “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能源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 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格局。2004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8. 5亿吨标准煤, 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输运体系初步建立,原油、成品油形成了北油南运、西油东运的区域性 管网,天然气建成了西气东输大干线,西电东送效果显著,区域电网得到加强。 ――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9. 7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 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90年的76. 2%降到2004年的67. 7%。优质清 洁能源的比重逐步上升。核电装机容量达到694万千瓦,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得到重视,燃料 乙醇商业化应用已在9个省展开,煤制油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始实施。 ――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石油天然气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地质复杂区 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炭工业,已拥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矿 井,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从1990的65%提高到2004年的79%。电力工业,火电30万和60万千瓦 级机组已成为主力机组,水电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能源节约和环保取得进展。按不变价格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16. 6吨 标准煤,下降为2004年的5吨标准煤,年均下降4%以上。节能工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能源领域环境保 护得到加强。 ――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市场逐步发育,企业自主经营、市场合理竞争、政府宏观调控 的能源体制正在形成。能源立法工作明显加强。 交通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通车里程约190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约50万公里。铁轨在历史 上第一次铺进了西藏。 “十五”期间重点工程: 青藏铁路 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2001年6月开工,2005年10月铺轨完成;世 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西气东输 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 镇;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2月全线正式商业运行;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 管道工程。 西电东送 开发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 浙江和京、津、唐地区;2000年11月首批工程开工,2004年9月南部电网通道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骨 干工程,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南水北调 总体布局为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西北、华北各地;2002 年12月东线工程率先启动,2005年9月中线水源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动工加高,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 段;通过三条调水路线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逐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 中国大水网。 (四)、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在经济学界,人们更 多地拿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和 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十五”期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 同寻常的意义。一个共识是,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的门槛,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起点。 2000年我国人 均GDP 为856美元,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 到1269美元; 2005年约1380美元。 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建立 在两个基本的国情之上:第一,底子薄、基础差,科技力量不足;第二,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稀 缺。而且,新中国成立56年来,我国人口大幅增加了,达到了现在的13亿多。然而,在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人均GDP从建国初期的不足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 200美元,增长到现在超过1000美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十五”期间,在经济较快增长和就业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其中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5%。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 民收入低水平增长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变。政府在支持农民增收方面投入了巨大努力,包括减免农业税 费,进行粮食直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和环境等。 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比2000 年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回落0.6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42%。反映城 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0年的39.4%和49.1%,降至2004年的37.7%和47.2%。 2005年末,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与上年底基本持平。 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降至2004年的2610万人。年 期间减少贫困人口919万人。中国人类发展指标2003年为0.755,在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中为第85位,比 1990年上升了20位。 我们已经站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起点。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消费内容越来越丰富,越 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消费正在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 城镇居民家庭的买车,买房活动正在成为新的需求亮点,交通,通讯,文化,旅游,娱乐等方面 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农民家庭在食品,服装,家电等方面的消费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衣:从“一 衣多季”到“一季多衣”。食:从吃饱吃好到营养风味。住:从“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行: 从个人买车到排队提车。居民衣、食消费正在向住、行消费转移,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步入“加速跑”阶 段,正进入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迈进。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2001年,我国汽 车产销为233.44万辆和236.37万辆。此后,我国汽车产销量每年跃上一个百万辆台阶。2005年,“十 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 575.8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2.55%和13.54%。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 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5年我国汽车及零部 件、发电机、数控机床等逐步成为出口新亮点,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据推算,“十五”期间我国大约 有600万辆轿车进入普通家庭,使他们圆了家庭轿车梦。 从住来讲,“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竣工面积年均近13亿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 改善。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不到19平方米,提高到24平方米以上,超过“十五” 计划规定的22平方米。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超过26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6平方米。 户均住 宅建筑面积达到70平方米以上;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28平方米。 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阶段的到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在 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仅仅表现在“衣食住行”这些 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极大方便了百姓生活。“十五”期间,中国电信业建成了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电信网络,固定和移动电话网络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数约达到 7.46亿户,其中手机用户数接近4亿户。 (五)、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十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率从“九五”期末的 36.2%增加到2003年的40.5%,三年内增加了4.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带动着城市建设的 大规模进行,城市建成区面积2003年达到2.83万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26%。城市的道路长度从 2000年的16万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20.8万公里,增加30%;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2003年为6.2公里,比 2000年增加51%。城市燃气普及率从2000年的45.4%大幅增加到2003年的76.7%。 城市化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从2000年的442人 /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847人/平方公里,短短三年内,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了91.6%。同时,城镇 人口从2000年的4.59亿增加到2003年的5.23亿,而乡村人口则从2000年的8.08亿下降到2003年的7.69 亿。“十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相关政策力度的加大,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不断扩 大,从万人扩大到2004年的980万人,2005年全年新增就业人数970万。截至“十五”期末, 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亿,比“九五”期末增加40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近2.7亿,比“九五” 期末增加4200万人,中央确定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连续3年超额完成。“十五”期间,1800多万国有 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2003年以来,通过实施就业援助,帮助390万就业困难人员 (“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压力缓解的速率加快了。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带(群)体系的发展 也初见端倪,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和环渤海京津唐城市体系都已初步具备了城市 带的雏形。 (六)、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 和更深程度上加入了国际分工。第一,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第二,国内 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向国际市场,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 2000年至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4743亿美元增加到1.4万亿美元。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 居世界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国际贸易增量乃至全球贸易总量的 主要推动力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空间,国内产业也经受住初步 的竞争和考验,获得了有力的发展。随着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中国也将面临一个全新全方 位的环境。我们已经站在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 (七)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国防、科技、教育等事业成绩显著。 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自主创新成就显著。 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取得 了丰硕成果,科技事业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创新成果蜚声世界。盘点5年来的科技进展,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始在 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航空航天领域,“十五”期间,中国航天成就斐然,共实施二十四次航天发射,将二十三颗卫星和 五艘“神舟”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 人多天”的重大跨越,我国已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的国 家。 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研究居国际前列;多粒 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并利用五光子纠缠 源在实验上演示了“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先后被美国物理学会和欧洲物理学会评选为2004年 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的三维结构,为研制有关 防治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研制的11万亿次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进入世界十强,中国已成为除美 国、日本以外第三个能研制生产10万亿次以上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自主研发的龙芯、众志等系列CPU 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信息核心技术“空芯”化问题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在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继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后,研制成 功国际上第一套水稻全基因组芯片,进一步确立我国在世界水稻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首次在国际上成 功克隆了水牛,这一成果将对水牛的高效繁殖和转基因产业化产生巨大影响。 在新材料领域,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和全固态激光器,巩固了 我国在人工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全固态红、绿、蓝激光器一些主要品种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开发完成了适合我国移动通信系统的超导滤波器子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 此类实用核心技术的国家。 科技发展造福社会。回首过去的5年,我们看到,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正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并惠泽亿万人民。 通过科技创新,我国在通信设备、先进制造 与自动化等国际高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和先导性产业,培育出了新的经 济增长点。仅以集成电路专项为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近100亿 元,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一批高精尖数控机床在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 中得到了应用。这些高精尖机床的研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为“西电东输”、“南水北调”和国 防建设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必要的加工装备。科技创新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矿产和 水等资源的紧张状况,建设节约型社会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我国开展了利用半导体照明等高新技术的 攻关,攻克了一系列半导体照明光源产业化所需的关键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作物精量控制灌溉技 术,可节约灌溉水20%至30%。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高等教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为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与知识贡献;中等职业教育在调整中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 大;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 更多可以访问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