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抗洪抢险中英雄报告会闫世成演讲

| 背景音乐 (开) | 帮助
沈阳军区抗洪英雄关喜志纪念馆
& 纪念文章
洪涛巨浪铸英魂--记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烈士
  白山低眉,黑水呜咽。2010年这个苦涩的仲夏,百年一遇的洪水撕扯着吉林大地。家园被毁、田地泽国,暴雨映着人们的泪光,刺痛人心。危难之际,一批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义无返顾地冲上一线,与洪魔展开殊死搏斗。他就在滔天的洪水中,为保护战友和武器装备,献出了自己年仅38岁的宝贵生命。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中校参谋长关喜志。
  8月3日上午9时,吉林市殡仪馆。阴霾的天空飘着凄冷的雨。38支冲锋枪对着天鸣响&&它代表着关喜志38岁的生命。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不能相信、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不愿相信、被他解救的民众不忍相信、被他守护的母亲河不肯相信&&这么一位侠肝义胆的好男儿、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指挥员,就这样匆匆离开了&&
  投身激流,方显英雄本色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古往今来所有英雄的共同特质。关喜志,这位党的忠诚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在危险到来的一瞬,作出了无悔的生死抉择。
  7月28日,大洪水突然把永吉县内两家化工厂的7000多只化工原料桶卷入松花江。团参谋长关喜志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带兵奔赴松花江松原哈达山段水利枢纽,在大坝上游1000米处架设第七道浮桥,也是省内最后一道水上关卡,准备拦截、打捞漂流至此的化工桶。关喜志科学指挥官兵们,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30日13时55分,最后一组浮桥进入拖拽阶段。因为事关拦截卡最后合龙,又考虑到4.5米/秒的水流速,操作危险系数极高,原本可以在陆上指挥的关喜志与另外4名官兵一起登上这组舟桥。
  汽艇拖拽着重达18吨的舟桥逆水向合龙处驶去。突然,意外发生了:一股瞬间形成的巨大急流,使汽艇和舟桥失去控制,汽艇的油门踩到底仍不起作用。艇与浮桥一起被吸向大坝闸门,仅几秒钟,就漂到了距大坝11号闸门仅剩20米远的地方。眼看艇毁人亡之际,关喜志果断命令解开舟桥连接汽艇的铁链。汽艇上的6名官兵脱险了,而更加失控的舟桥则向11号闸门冲去。危急关头,关喜志大喊一声&跳&!舟桥上的官兵迅速跳入湍急的江水之中。
  &关参谋长是最后一个跳水的,他跳的时候舟桥距离闸口不足5米,可能因为活动空间狭小,入水的时候救生衣被挂到了舟桥上&&&哈达山大坝水闸操作员、水电十三局工人孙艺明目睹了关喜志等人跳水的一瞬。
  见舟桥上的5人落水,战士们扛着冲锋舟发疯似地朝闸口方向跑。很快潘晓根、杨帆、马瑞春3名战士获救。舟桥营副营长闫世成最后一个被救起。关喜志同志不幸被激流冲走,英勇牺牲。
  闫世成事后回忆,他跳水后即刻就被漩涡卷入水底,几经沉浮神智已经模糊。正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忽然感到身下好像有人使劲托了他一把,他打了个激灵,加速浮上了水面&&获救后,他发现3名战友已经上了岸。闫世成顿时明白了:&是参谋长托了我一把&&&
  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关喜志走了,走得那样匆匆,犹如一道彩虹,虽然短暂,却无比绚丽。英雄最后的壮举,不由让人们回想起那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诸多英勇瞬间。
  就在出事前的头一天&&7月29日,得知有6名地方搜救人员在江上遇险,关喜志立即带领官兵驾冲锋舟,赶去救出被困群众。
  就在出事前的头三个半月&&4月份,部队搞实弹投掷训练,一名新战士一紧张,把手榴弹误投到战壕边。在一旁亲自保护投手的关喜志,一个箭步冲上去,奋力将哧哧冒烟的手榴弹掷出,并迅速扑倒小战士。几乎就在同时,手榴弹炸了,关喜志的脸被硝烟熏得黝黑。
  关喜志走了,在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冲了上去,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勇站排头,尽展军人风采
  追忆关喜志光辉的一生,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称赞他是一位近乎纯粹的职业军人。在他的字典里,战场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工作和学习,也应该尽善尽美,勇站排头!他的全部军旅生涯,都在努力践行着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当战士时,他就主动参与连队训练教案的编写,很快便成为了闻名全团的小教员。为了迎接军校招考,他一边工作训练,一边坚持自学,常常学习到后半夜一二点钟。困了,他就掐大腿,吃辣椒,什么防困的招法都用上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真的考取了军校。再后来,他到大学步兵学院进修,作为当期培训学员中唯一的一名中专毕业生,他在结业考核中竟超过所有本科毕业生,勇夺第一。牺牲前,他已经是在读研究生了。
  当连长时,他所带的连队正赶上担任勤务打杂的保障任务。不甘人后的关喜志从没把自己连队当成是&打杂&连队。那一年,他带领全连在保证正常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军事训练。在训练中,炊士班有一名战士晕水,游泳成绩总是不达标。关喜志就天天利用休息时间陪这名战士苦练游泳,直到达标为止。年底全团组织训练比武,关喜志所带的连队,许多科目的成绩都超过全训连队,其中体能科目还夺得了全团第一。
  这么多年来,他曾掏腰包到废品收购站里寻找零件革新武器装备,他曾到利比里亚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并在期间果断处置过联合国油罐车翻车事故;他先后参加和组织20余次军事演习、重大军事活动;他亲手带出的&徒弟&在集团军百名优秀参谋人员比武中分别取得第10名和第11名的好成绩&&关喜志当代军人的价值观和荣誉感,在和平年代的坚守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身军人家庭的刘松,是关喜志的生前好友,近年来他一直试图走进这位现役军官好友的内心世界。好友牺牲的噩耗传来,让刘松泪流满面,当即率妻儿驾车赶到100公里外的营区吊唁。听说记者正在采访,他主动找到记者讲述自己对关喜志的评价:&喜志老弟不愧是新时代军人的楷模,他有着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始终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打赢为使命,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别的话题,他不善言辞;可一说起军事变革、先进战法,他马上就来了精神。&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印证了刘松的评价&&
  3次荣立三等功,5项训练器材革新成果被军区评为科技进步优秀奖,先后在《现代兵种》、《工程兵学术》等军事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参加沈阳军区参谋业务比武中被评为尖子参谋,被联合国授予&二级和平荣誉勋章&,获得2008年度&全军优秀指挥员&殊荣&&
  一本本学习笔记,一张张获奖证书,一枚枚军功勋章,详述了关喜志的人生轨迹。
  磨砺品质,大写壮丽人生
  关喜志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在7个兄弟姊妹中最小。母亲说他命苦,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临时工的母亲,把他们拉扯大。作为家里的&老疙瘩&,关喜志打小儿就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刚毅与坚韧。10岁,正是小孩子跟父母撒娇的年龄,他却已会跟着哥哥姐姐们捡煤核儿了。下午放学,他常拎上一大壶白开水或切成小块的西瓜到离家不远的火车站去叫卖;长大一点后,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豆腐房去当小工。每每挣回来的一点零钱,他都如数交给母亲补贴家用。尽管生活艰苦,但关喜志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靠咸菜当每天的主菜,买不起作业本,就在包装挂面的纸上做算术题,他坚持读完了高中。
  1991年,高中毕业的关喜志选择了当兵。临行那天,哥哥姐姐们一个劲儿地往&老疙瘩&的挎包里塞吃的,都被他谢绝了&&他把所有能盛东西的地方都塞上了书。马上就要出征了,关喜志当着满屋子亲朋好友的面,扑通一下给饱经沧桑的母亲跪下,连嗑了三个响头:&妈,你放心。我到部队一定要有出息!&
  艰难的成长环境,磨砺了关喜志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情怀。多少年以后,关喜志在部队提干了,可他每次探家时跟晚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家虽穷,但人的志气不能&穷&。&多少年以后,他娶妻生子、职务不断晋升,可他冬天所穿的便装,仍然是岳父在他结婚时给他买的那件普通羽绒服。
  在采访中,关喜志76岁的老母亲刘士芬对记者说:&我老儿子是个大孝子。刚当兵那会儿,他每月只有18元的津贴,但他总是能攒下来点儿寄给家里。前十多天他还给我来电话,一再嘱咐我,别不舍得花钱看病,他会接济我的。没成想,这就是老儿子跟我最后一次通话&&&
  关喜志已经转业到地方的战友黄新光说:&以前我们转业的战友对喜志有三个不理解&&一是不常参加战友聚会,不太尽人情;二是单位虽然离家只有10分钟的路,但还是不能经常回家,不太讲亲情;三是从不讲吃穿,不太会生活。后来大家才渐渐明白:其实,喜志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好人,只是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上了。&
  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记者越来越接近关喜志那朴实无华外表下那颗金子般的心。
  尽管妻子没有工作,尽管双方家庭经济负担都比较重,但他一直清正耿直。一次,朋友问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为什么不趁现在有职有权活动一下,为自己将来铺条好路?&面对朋友的关心,他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想那么远,只是考虑应该怎样才能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尽管自己生活十分节俭,可每当战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从不吝啬。入伍19年来,他先后资助困难战友20余人,累计5万余元,被身边的战友称为最贴心的人。
  他深爱他的&大家&和&小家&。年迈的岳父母体弱多病,每当岳父母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总少不了他这个&当官的&姑爷忙前跑后;6岁的女儿,是他夫妻俩的最爱,就连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女儿可爱的照片也一直占据着他的电脑桌面。8月2日,妻子准备领着女儿去北京参加故事大王演讲比赛,已经买好了火车票。然而&&
  &保卫国家,铁肩担神圣&、&抗洪抢险,热血铸忠诚&&&这是人们送给关喜志烈士的一对挽联,也是他不朽人生的真正写照。日前,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号召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军民向关喜志同志学习;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省委、省政府追授他为&抗洪救灾勇士&荣誉称号。
  洪水冲毁了家园,但冲不毁英雄的意志。灾害涂炭了生灵,但英雄的精神却得到永生。
  母亲不能忘记他: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情景让每个人都心碎。关喜志的老母亲刚被搀进殡仪馆时还安慰身边人:&我没事,能挺住。&一迈进遗体告别大厅,老人家再也忍不住,扑向儿子的遗体,撕心裂肺地哭喊道:&妈&&来看你啦!&
  人民不能忘记他:烈士灵车回到吉林市的当晚,数百辆出租车自发赶到沿线,着&双闪&接英雄回家;追悼会当天,数千名江城百姓自发前来为烈士送行,车队绵延三四公里,过往车辆也都停靠下来,向英雄鸣笛致敬;互联网上多了一个关喜志贴吧。许多网民在上面留言。一名军人称关喜志为&真汉子&。一位网民说:&为救受灾群众,解放军把生命都献出去了。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我们要尽全力捐助,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战友不能忘记他:当时在汽艇上目睹参谋长牺牲的战士单国鑫,8月3日晚被请到吉林市抗洪抢救赈灾晚会现场。他流着泪向敬爱的参谋长大喊:&参谋长,我们永远是你手底下的兵!我们要继续完成你的使命,去解救受灾人民,请党和人民相信我们!参谋长,你一路走好!&(记者 毛东风 苏红玫 李静)
馆长:军人风采&|&馆号:4074&
|&创建时间: 15:34:24&|
馆长在线陪护时长:
| 个性化馆说明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纷纷雨纪念网 皖ICP备B2-号
客服电话: 传 真: 客服邮箱:@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洪涛巨浪铸英魂——记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烈士
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记者 毛东风 苏红玫 李静 抗洪抢险一线报道
白山低眉,黑水呜咽。2010年这个苦涩的仲夏,百年一遇的洪水撕扯着吉林大地。家园被毁、田地泽国,暴雨映着人们的泪光,刺痛人心。危难之际,一批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义无返顾地冲上一线,与洪魔展开殊死搏斗。他就在滔天的洪水中,为保护战友和武器装备,献出了自己年仅38岁的宝贵生命。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中校参谋长关喜志。
8月3日上午9时,吉林市殡仪馆。阴霾的天空飘着凄冷的雨。38支冲锋枪对着天鸣响——它代表着关喜志38岁的生命。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不能相信、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不愿相信、被他解救的民众不忍相信、被他守护的母亲河不肯相信——这么一位侠肝义胆的好男儿、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指挥员,就这样匆匆离开了……
投身激流,方显英雄本色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古往今来所有英雄的共同特质。关喜志,这位党的忠诚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在危险到来的一瞬,作出了无悔的生死抉择。
7月28日,大洪水突然把永吉县内两家化工厂的7000多只化工原料桶卷入松花江。团参谋长关喜志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带兵奔赴松花江松原哈达山段水利枢纽,在大坝上游1000米处架设第七道浮桥,也是省内最后一道水上关卡,准备拦截、打捞漂流至此的化工桶。关喜志科学指挥官兵们,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30日13时55分,最后一组浮桥进入拖拽阶段。因为事关拦截卡最后合龙,又考虑到4.5米/秒的水流速,操作危险系数极高,原本可以在陆上指挥的关喜志与另外4名官兵一起登上这组舟桥。
汽艇拖拽着重达18吨的舟桥逆水向合龙处驶去。突然,意外发生了:一股瞬间形成的巨大急流,使汽艇和舟桥失去控制,汽艇的油门踩到底仍不起作用。艇与浮桥一起被吸向大坝闸门,仅几秒钟,就漂到了距大坝11号闸门仅剩20米远的地方。眼看艇毁人亡之际,关喜志果断命令解开舟桥连接汽艇的铁链。汽艇上的6名官兵脱险了,而更加失控的舟桥则向11号闸门冲去。危急关头,关喜志大喊一声“跳”!舟桥上的官兵迅速跳入湍急的江水之中。
“关参谋长是最后一个跳水的,他跳的时候舟桥距离闸口不足5米,可能因为活动空间狭小,入水的时候救生衣被挂到了舟桥上”——哈达山大坝水闸操作员、水电十三局工人孙艺明目睹了关喜志等人跳水的一瞬。
见舟桥上的5人落水,战士们扛着冲锋舟发疯似地朝闸口方向跑。很快潘晓根、杨帆、马瑞春3名战士获救。舟桥营副营长闫世成最后一个被救起。关喜志同志不幸被激流冲走,英勇牺牲。
闫世成事后回忆,他跳水后即刻就被漩涡卷入水底,几经沉浮神智已经模糊。正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忽然感到身下好像有人使劲托了他一把,他打了个激灵,加速浮上了水面……获救后,他发现3名战友已经上了岸。闫世成顿时明白了:“是参谋长托了我一把……”
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关喜志走了,走得那样匆匆,犹如一道彩虹,虽然短暂,却无比绚丽。英雄最后的壮举,不由让人们回想起那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诸多英勇瞬间。
就在出事前的头一天——7月29日,得知有6名地方搜救人员在江上遇险,关喜志立即带领官兵驾冲锋舟,赶去救出被困群众。
就在出事前的头三个半月——4月份,部队搞实弹投掷训练,一名新战士一紧张,把手榴弹误投到战壕边。在一旁亲自保护投手的关喜志,一个箭步冲上去,奋力将哧哧冒烟的手榴弹掷出,并迅速扑倒小战士。几乎就在同时,手榴弹炸了,关喜志的脸被硝烟熏得黝黑。
关喜志走了,在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冲了上去,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勇站排头,尽展军人风采
追忆关喜志光辉的一生,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称赞他是一位近乎纯粹的职业军人。在他的字典里,战场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工作和学习,也应该尽善尽美,勇站排头!他的全部军旅生涯,都在努力践行着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当战士时,他就主动参与连队训练教案的编写,很快便成为了闻名全团的小教员。为了迎接军校招考,他一边工作训练,一边坚持自学,常常学习到后半夜一二点钟。困了,他就掐大腿,吃辣椒,什么防困的招法都用上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真的考取了军校。再后来,他到大学步兵学院进修,作为当期培训学员中唯一的一名中专毕业生,他在结业考核中竟超过所有本科毕业生,勇夺第一。牺牲前,他已经是在读研究生了。
当连长时,他所带的连队正赶上担任勤务打杂的保障任务。不甘人后的关喜志从没把自己连队当成是“打杂”连队。那一年,他带领全连在保证正常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军事训练。在训练中,炊士班有一名战士晕水,游泳成绩总是不达标。关喜志就天天利用休息时间陪这名战士苦练游泳,直到达标为止。年底全团组织训练比武,关喜志所带的连队,许多科目的成绩都超过全训连队,其中体能科目还夺得了全团第一。
这么多年来,他曾掏腰包到废品收购站里寻找零件革新武器装备,他曾到利比里亚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并在期间果断处置过联合国油罐车翻车事故;他先后参加和组织20余次军事演习、重大军事活动;他亲手带出的“徒弟”在集团军百名优秀参谋人员比武中分别取得第10名和第11名的好成绩……关喜志当代军人的价值观和荣誉感,在和平年代的坚守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身军人家庭的刘松,是关喜志的生前好友,近年来他一直试图走进这位现役军官好友的内心世界。好友牺牲的噩耗传来,让刘松泪流满面,当即率妻儿驾车赶到100公里外的营区吊唁。听说记者正在采访,他主动找到记者讲述自己对关喜志的评价:“喜志老弟不愧是新时代军人的楷模,他有着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始终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打赢为使命,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别的话题,他不善言辞;可一说起军事变革、先进战法,他马上就来了精神。”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印证了刘松的评价——
3次荣立三等功,5项训练器材革新成果被军区评为科技进步优秀奖,先后在《现代兵种》、《工程兵学术》等军事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参加沈阳军区参谋业务比武中被评为尖子参谋,被联合国授予“二级和平荣誉勋章”,获得2008年度“全军优秀指挥员”殊荣……
一本本学习笔记,一张张获奖证书,一枚枚军功勋章,详述了关喜志的人生轨迹。
磨砺品质,大写壮丽人生
关喜志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在7个兄弟姊妹中最小。母亲说他命苦,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临时工的母亲,把他们拉扯大。作为家里的“老疙瘩”,关喜志打小儿就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刚毅与坚韧。10岁,正是小孩子跟父母撒娇的年龄,他却已会跟着哥哥姐姐们捡煤核儿了。下午放学,他常拎上一大壶白开水或切成小块的西瓜到离家不远的火车站去叫卖;长大一点后,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豆腐房去当小工。每每挣回来的一点零钱,他都如数交给母亲补贴家用。尽管生活艰苦,但关喜志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靠咸菜当每天的主菜,买不起作业本,就在包装挂面的纸上做算术题,他坚持读完了高中。
1991年,高中毕业的关喜志选择了当兵。临行那天,哥哥姐姐们一个劲儿地往“老疙瘩”的挎包里塞吃的,都被他谢绝了——他把所有能盛东西的地方都塞上了书。马上就要出征了,关喜志当着满屋子亲朋好友的面,扑通一下给饱经沧桑的母亲跪下,连嗑了三个响头:“妈,你放心。我到部队一定要有出息!”
艰难的成长环境,磨砺了关喜志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情怀。多少年以后,关喜志在部队提干了,可他每次探家时跟晚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家虽穷,但人的志气不能‘穷’。”多少年以后,他娶妻生子、职务不断晋升,可他冬天所穿的便装,仍然是岳父在他结婚时给他买的那件普通羽绒服。
在采访中,关喜志76岁的老母亲刘士芬对记者说:“我老儿子是个大孝子。刚当兵那会儿,他每月只有18元的津贴,但他总是能攒下来点儿寄给家里。前十多天他还给我来电话,一再嘱咐我,别不舍得花钱看病,他会接济我的。没成想,这就是老儿子跟我最后一次通话……”
关喜志已经转业到地方的战友黄新光说:“以前我们转业的战友对喜志有三个不理解——一是不常参加战友聚会,不太尽人情;二是单位虽然离家只有10分钟的路,但还是不能经常回家,不太讲亲情;三是从不讲吃穿,不太会生活。后来大家才渐渐明白:其实,喜志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好人,只是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上了。”
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记者越来越接近关喜志那朴实无华外表下那颗金子般的心。
尽管妻子没有工作,尽管双方家庭经济负担都比较重,但他一直清正耿直。一次,朋友问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为什么不趁现在有职有权活动一下,为自己将来铺条好路?”面对朋友的关心,他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想那么远,只是考虑应该怎样才能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尽管自己生活十分节俭,可每当战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从不吝啬。入伍19年来,他先后资助困难战友20余人,累计5万余元,被身边的战友称为最贴心的人。
他深爱他的“大家”和“小家”。年迈的岳父母体弱多病,每当岳父母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总少不了他这个“当官的”姑爷忙前跑后;6岁的女儿,是他夫妻俩的最爱,就连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女儿可爱的照片也一直占据着他的电脑桌面。8月2日,妻子准备领着女儿去北京参加故事大王演讲比赛,已经买好了火车票。然而……
“保卫国家,铁肩担神圣”、“抗洪抢险,热血铸忠诚”——这是人们送给关喜志烈士的一对挽联,也是他不朽人生的真正写照。日前,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号召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军民向关喜志同志学习;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省委、省政府追授他为“抗洪救灾勇士”荣誉称号。
洪水冲毁了家园,但冲不毁英雄的意志。灾害涂炭了生灵,但英雄的精神却得到永生。
母亲不能忘记他: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情景让每个人都心碎。关喜志的老母亲刚被搀进殡仪馆时还安慰身边人:“我没事,能挺住。”一迈进遗体告别大厅,老人家再也忍不住,扑向儿子的遗体,撕心裂肺地哭喊道:“妈——来看你啦!”
人民不能忘记他:烈士灵车回到吉林市的当晚,数百辆出租车自发赶到沿线,着“双闪”接英雄回家;追悼会当天,数千名江城百姓自发前来为烈士送行,车队绵延三四公里,过往车辆也都停靠下来,向英雄鸣笛致敬;互联网上多了一个关喜志贴吧。许多网民在上面留言。一名军人称关喜志为“真汉子”。一位网民说:“为救受灾群众,解放军把生命都献出去了。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我们要尽全力捐助,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战友不能忘记他:当时在汽艇上目睹参谋长牺牲的战士单国鑫,8月3日晚被请到吉林市抗洪抢救赈灾晚会现场。他流着泪向敬爱的参谋长大喊:“参谋长,我们永远是你手底下的兵!我们要继续完成你的使命,去解救受灾人民,请党和人民相信我们!参谋长,你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 王爱童)昨日江城数千人含泪送别抗洪英雄关喜志
亲人、战友送别英雄&&记者&席海波&郭全忻&摄
  7月30日,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在带领官兵执行打捞化工原料桶的任务中,遇洪水上涨时保护战友和武器装备不幸牺牲。8月3日9时许,关喜志追悼会在吉林市殡仪馆举行,沈阳军区副政委马丙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吉林市委书记周化辰、市长张晓霈等领导出席追悼会。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千余名官兵、关喜志的家人、家乡代表、生前好友、自发赶来的群众数千人给英雄送行。
  回忆英雄
  曾赴利比里亚维和
  关喜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日,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中,英勇牺牲,终年38岁。据了解,在19年军旅生涯中,他多次获得荣誉。
  关喜志1991年12月参军入伍,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学员、排长、参谋、连长、股长、副参谋长、营长等职务,2009年1月任团参谋长,2010年1月被授予中校军衔。他先后参加和组织20余次军事演习和重大军事活动,3次荣立三等功,5项训练器材革新成果被军区评为科技进步优秀奖。2005年赴利比里亚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被联合国授予“二级和平荣誉勋章”,2008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员”。
  洪水中救战友光荣牺牲
  7月28日,吉林省永吉县内两家化工厂受洪水影响,数千只化工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30日清晨,根据上级机关指令,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带领官兵到水利枢纽坝上游1000米处负责打捞。
  30日7时30分,关喜志组织人员驾驶汽艇开始拖拽舟桥,一组组重达十几吨的舟桥被顺利牵至指定水域并架设固定。
  13时55分,关喜志带领官兵对最后一组舟桥进行拖拽,被拖舟桥上共有关喜志、副营长闫世成、排长潘晓根、战士杨帆和马瑞春5人。加快的水流致使汽艇和舟桥顺流而下被吸向大坝闸门,关喜志命令官兵将舟桥与汽艇连接绳解掉。舟桥以极快的速度向11号闸门冲去。关喜志大喊一声“跳”,5人跳入江中。在湍急的水流将落水官兵卷向水闸的危急关头,关喜志不时将身边的战友推出水面。
  经现场官兵奋力抢救,闫世成、潘晓根、杨帆、马瑞春4名同志获救,关喜志被江水卷走。7月31日12时,关喜志遗体被搜救人员发现。
  日,关喜志被省委省政府追授“抗洪救灾勇士”荣誉称号。
  送别英雄
  38声枪响送抗洪英雄
  8月3日9时许,在吉林市殡仪馆内,关喜志同志的追悼会开始。在会上,军区、省市领导号召全体官兵学习抗洪英雄关喜志的无畏精神。
  在现场,千余名官兵和群众站在英雄遗像面前,两眼含泪。在追悼会的现场四周,拉起了许多条幅,条幅上满是军队、战友、家人对关喜志的哀悼。
  “砰、砰、砰……”38声清脆的枪响送走了38岁的抗洪英雄关喜志。
  在追悼会上,关喜志年迈的老母亲看着儿子遗体,哭得声嘶力竭,当军区的领导来到她的面前时,她却这样说着:“儿子没了我很心痛,但我为能有一个这样的儿子而骄傲、自豪。”
  怀念英雄
  战友:遇险情他冲在前
  当日13时左右,关喜志的骨灰被运到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安葬。“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指导员!”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政委管序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喜志牺牲前的工作任务繁重,从指导作战到战略训练,从士兵的起居饮食到军事演练,不管大事小事,到处都会留下他的影子,关喜志经常到外地去进行军事训练或者执行任务,条件很艰苦,持续时间长,很少回家与家人团聚。
  追悼会上的一位战士告诉记者说,他是关喜志参谋长带出来的一名新兵,平时的训练里,参谋长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有些战士认为他要求太严,还表示不理解,但当真正遇到险情时,关参谋长会第一个冲在前面。
  在追悼会上,关喜志的一位战友痛哭流涕:“我们一起来到部队当兵,一起到国外执行维和任务,10余年的战友没了,我心痛!”
  据了解,关喜志不但勤于工作,而且非常上进好学,牺牲前他一直在准备攻读硕士。
  妻子:他爱家、更爱部队
  抗洪英雄关喜志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个年仅8岁的小女儿。
  当记者采访关喜志的妻子时,她说:“我的爱人关喜志爱家,更爱部队!”几句简短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很感动。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政委管序东表示,部队一直在努力去做关喜志同志牺牲后家属的安抚工作,目前家属的状态已有所好转,善后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群众:不愧是优秀军人
  “关喜志不愧是一名优秀军人,不愧是时代的楷模,他这种崇高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他的英雄壮举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中学教师徐静一大早来到追悼会现场,始终眼含热泪。
  “关喜志是我们黑龙江双城人民的骄傲,我为家乡人民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正在外地开会的双城市委副书记丁顺专程赶来参加追悼会,并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关喜志的无限怀念。
  (王绍波&刘德武&刘洪杰&张育铭&代少雄&记者&周东魁&张中志&王璐)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洪抢险报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