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本?资本有哪些特征与属性?货币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本的界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人​任​教​一​年​上​课​专​用​的​教​案​,​现​给​大​家​分​享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第四章《个别资本运行》
个别资本运行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资本的所有制及其组织形式,熟悉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掌握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和经营机制,为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一般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一、资本的所有制及其组织形式
二、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 三、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和经营机制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资本的所有制及组织形式;了解资本循环的一般规律,弄清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明确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及其衡量指标,掌握个别资本的经营机制。
教学时间:6课时
▲第四章& 个别资本运行
学习研究个别资本的运行,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个别资本?
所谓▲个别资本: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独立、各自发挥职能的资本。大家不妨联想一下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从小小的夫妻店,到富可敌国的巨型公司,它们都是以资本为支撑的经济实体,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把资本组织起来、并相互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以期实现其资本职能即“赚钱”的经济细胞或企业。所以,个别资本可以说就是单个的企业资本,个别资本运行实际上就是企业资本的运行;而大大小小的企业不过是个别资本运行的具体组织形式。
▲第一节&&&
资本的所有制及其组织形式
什么是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呢?这就要从所有制这一经济范畴谈起。
所有制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多种用法。这里所说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简称。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个人、阶级或社会集团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而发生的相互关系,即通过人与物(生产资料)的关系而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诸关系。
生产资料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前提,劳动者必须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劳动者如果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他就可以用自有的生产资料为自己生产,即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如果自己没有生产资料,就不得不用他人的生产资料为他人生产,而生产资料所有者就可以不从事生产,并凭借占有的生产资料去支配和占有他人的劳动。这样,就必然发生不同的个人、阶级或社会集团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作为一种“关系”,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
▲生产资料所有制首先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人们为什么要占有生产资料?因为占有生产资料能为自己带来好处,归根到底是能够为自己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离开了物质利益这一人类社会的利益本原,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也就失去了全部意义,也就不可想象历史上不同的阶级为改变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从而改变其阶级地位所进行的阶级革命。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目的是为了获得马克思所说的那个“金蛋”,也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占有国有资产,同样是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获得国有资产经营带来的利润。尽管社会主义国家获得利润的最终目的和用途与资本家截然不同,但物质利益关系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本质属性,却不会因社会制度和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性质不同而改变。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关于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在第一章“导论”中已经讲到了。它作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就体现经济制度和社会性质的层面而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但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产关系中是不能等量齐观的,或者说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由于生产资料是基本的生产条件,因此,谁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可以主宰整个生产过程,谁就可以支配生产和交换,谁就能够占有劳动成果进而决定消费。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一定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所垄断,劳动者要谋生,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这就决定了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地位,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决定了资本家可以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获得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力价值。一句话,它决定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只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表现在法律上,是一种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相对应,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其中,所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在上述几种权力中具有决定意义,它在总体上制约着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占有权是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法律界定,它作为所有权的一种权能,可以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支配权,是所有者和占有者为了实现既定的生产目的而决定生产资料投向那里的权力;使用权则是生产资料使用关系的法律表现,它是生产资料所有者或占有者在生产资料投向既定的条件下,具体运用生产资料以实现生产目的的权力。这四种权力可以是一体的,比如,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自己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所有者集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于一身,就属于这种情况;也可以是分离的,也就是所有者自己不从事生产经营,而是将生产资料交给他人从事生产经营,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就分离了出去,所有者可以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从经营者那里获得一定的收入,而占有、支配和使用权一并组成经营管理权,归经营者掌握。这反映在财产权利关系上,可用以下图表来表示:
以上介绍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内涵。那么,什么是资本的所有制呢?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又有哪些呢?
资本总是要采取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而一种所有制要在经济上实现,或者说给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把资本组织起来并投入运营,这就有个资本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所谓所有制实现形式,简单地理解,就是一定的所有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而采取的方式、方法和组织手段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表现为资本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比方说,某资本所有者有资本金1000万,要投资经营,首先就要考虑资本的投向,也就是把这笔钱投到哪里、搞什么项目才能赚更多的钱,投向决定之后,就有个怎么投的问题,是以入股的形式投呢?还是办个独资企业?是自己经营,还是租赁或承包给别人经营?这种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就是资本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不能混为一谈,它们之间是内容与具体形式的关系,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比如,“红色娘子军”这个革命故事,可以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用戏曲的形式来表现,还可以用舞蹈这种形式来表现;相反,同样是戏曲这种形式,可以表现进步的、革命的内容,也可以表现颓废的、反动的内容。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同一种资本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资本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像后面将要讲到的股份公司这种企业形式,就既适用于私有资本,也适用于公有资本。
以上我们着重分析了所有制和资本的所有制形式问题,目的是使大家对资本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一般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具体说来个别资本的组织形式又有哪些呢?这是第二个问题要讲的内容。
个别资本的具体组织形式就是企业。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组织起来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单位。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既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也是个别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制度载体。纵观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和发展历程,大体有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型。
▲(一)业主制●
什么是业主制呢?
▲业主制企业亦称独资企业,是指一个人出资经营、由个人所有和控制并独享经营成果的企业。
业主制企业在法律上属于自然人企业。所谓自然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民”,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在法律关系上都是自然人。它是与“法人”相对称的一个概念。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止,依照法律规定在民事上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在座的各位都有对其父母的财产的继承权,同时又必须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法人”则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也就是说,它必须依法成立,要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一旦出现法律纠纷,还必须像自然人一样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或法律后果,等等。
业主制企业作为自然人企业,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形式,在资本主义早期占支配地位。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分量不大,但在数量上仍占多数。那么,业主制企业历时数百年,为什么能够延续至今呢?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
业主制企业由于受业主自己财力的限制,一般经营规模较小。但在市场经济中,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长处。正因为企业规模小,才易于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正可谓“船小好
▲企业的建立和解散程序简单
业主制企业的业主只有一人,而市场又是开放的、进退自主的。所以,业主想开业,办个执照就开业;不想干,注销执照就关门,不需要同谁扯皮,进退方便,手续简单,因而资本转移的机动性较强。
▲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
业主是资本的所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业主既管决策,又管经营,加上企业规模小,内部结构和内部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企业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决策和经营,并实现经营和决策的高度一体化。这也是业主制企业的工作效率一般都比较高的重要制度基础。
▲经营所得全部归业主所有
业主自己出资、自己经营,经营利润也就是全部的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剩下的部分,当然全归自己。正因为这样,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不成问题,这有利于实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但是,业主制企业也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业主制企业自身的缺陷往往使它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比如美国和日本,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生生死死,基本上都是业主制企业。具体的说,业主制企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全部债务负无限责任
所谓无限责任,是指对企业债务清偿的一种责任形式,说的是当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企业的债务时,企业所有者必须用自己的其它财产来清偿,直到还清为止。这意味着业主在经营企业时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全部财产作了风险抵押,一旦经营失败,就可能导致倾家荡产。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由于业主个人财产有限,又由于上述无限责任的高风险,使企业筹资能力低下,难以获得大笔贷款,所以业主制企业往往是“小本经营”,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现代市场经济讲究的是“规模效益”。规模小固然有小的长处,正如前面已谈到的。但就像“小舢板”难以驶入大海一样,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自然也小。这一方面限定了业主制企业进入的领域,有些可以赚钱的行业它进不去;另一方面,较弱的抗风险能力,使它“生”的快、“死”的也容易。这就带来了它的第三个缺陷:▲企业生命力有限
企业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资本所有者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当某种企业形式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不能给资本所有者带来收益时,就必须去寻找新的更能赚钱的资本组织形式。于是,就有了合伙制企业。
▲(二)合伙制●
所谓▲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所有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并共同享有经营所得的企业。
合伙制企业同样不是法人企业,各合伙人仍是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但与业主制企业相比,合伙企业有许多优点:
▲筹资能力比较强
业主制企业单靠个人的财力和信用能力筹资,资金来源很有限。而合伙企业则不同,它由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出资和筹资,资金来源比较广泛,加上合伙人共同对企业债务负责,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能力,也就是取得银行贷款比业主制企业较容易。这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
▲便于实现资才合作
有些合伙企业,合伙人分为“出名合伙人”和“隐名合伙人”两种。前者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权,并对外负责。后者只出资不出名,也不执行业务,只参加红利分配和拥有对企业的监督权。这样,就有利于资才合作,也就是使有资金而无经营能力的人与资金不多而有经营能力的人互相配合。
▲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业主制企业是业主自己出资、自己经营,决策管理全靠自己,信息占有局限性大,决策的视角比较狭窄。而合伙制企业一般实行各出名合伙人集体决策、共同管理的原则,加上多个合伙人在信息掌握方面的优势,这就有助于把企业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有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保证和提高决策的质量。
但是,合伙企业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连带无限责任
所谓连带无限责任,指的是在清偿企业债务时所有合伙人共同承担无限责任。就是说,企业一旦经营亏损,每个合伙人都要按各自入股的比率承担亏损,如果某个合伙人无力负担起应负的亏损责任,则其他合伙人就得承担起这部分责任(隐名合伙人只以出资额为限),直到清偿全部债务为止。这就意味着每个合伙人都有可能承担自己入股比率以外的更大的风险,这是影响合伙企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寿命一般较短
合伙企业成立程序简单,散伙也很容易。这一点与业主制企业很相似。但就企业生命的稳定性而言,合伙企业往往还不如业主制企业。因为合伙企业是合伙人通过签订合伙契约建立起来的,如果有一个合伙人退出,企业就可能散伙;如果要接受新的合伙人,就必须重新谈判并签订新的契约。在这个过程中,除非所有合伙人的意见一致,否则契约就不能签订。而要使所有合伙人意见一致,又往往是很困难的。
▲相互牵扯较大、事权比较分散
合伙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共同管理,企业的重要经营事项,都要得到所有合伙人(隐名合伙人除外)同意。这虽有助于集中大家的智慧,以减少决策的失误,但也容易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内部相互掣肘,以至于造成决策的延误,丧失市场机会,影响企业的有效经营。
以上分析表明,合伙制企业虽然克服了业主制企业的一些缺点,但自身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使用的社会化问题也愈来愈突出,这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资本组织形式的限制。于是,便出现了公司制这种更为先进的企业组织制度。
▲(三)公司制●
▲公司制企业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有独立的注册资产,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必须依法成立,其法律依据就是《公司法》,并受《公司法》规范和调节。公司必须有独立的可供自己支配的财产,因为它是法人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它就不可能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生命,就不可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公司制企业作为法人,就不像合伙制企业那样,因某一个人的行为就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
根据公司承担债务责任的形式不同,公司制企业一般可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等多种类型,但▲其典型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这里说的有限责任,就是定义中所讲的“两个”有限,即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比如,某股东出资100万元,占公司股份的1/10,当公司出现经营亏损以至负债过多、债权人依法要求偿还时,这个股东最多以他出资的100万元来对公司经营负责,公司的债务再多也不再殃及他的其他财产;而公司最多用其10个100万元,即1000万元的资产来对企业债务负责,如果1000万元全部还债尚不能清偿,那么该债权人就得认“倒霉”。这意味着股东投资的风险是有限的,不像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的风险那么大。因此,有限公司是实现资产集中的一种有效形式。
那么,具体说来有限责任公司又有那些特征●呢?
▲公司不发行股票。
股东各自的出资额,是相互间协商确定的,各股东交付他应该交的股金后,由公司出具书面的股份证书,作为各自在公司中享有权益的凭证。公司不能向公民公开出售其股份,也不允许其股份在证券交易所发售。
▲公司的股份一般不得任意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对股权转让有严格规定,一般不能任意转让。如遇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转让时,必须经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并由公司批准登记,而且其他的原有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公司的股东人数较少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一般都有最高限额。比如,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州,规定股东人数最多不得超过30人,英国和法国规定不得超过50人,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就是说股东人数最高限额是50人。
▲股东一般直接参加公司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股东数量较少,企业规模有限,因而内部的组织机构也往往比较简单,董事和高层经理人员一般都是股东担任,并由大股东直接经营企业。这就使公司内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难以完全分离。
▲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不必公开
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不发行股票、不公开向社会募股,所以其经营状况不涉及社会上其他公民的利益,也就不必像股份有限公司那样,公开帐目和资产负债表。
从有限责任公司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它比较适合于经营中小企业。因为它既能够在出资人不多、企业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保持封闭式的经营,以避免股市波动的干扰和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又能利用公司法人制度的优势,使企业获得较持久的生命和政府给予法人组织的政策优惠。正因为这样,目前有限责任公司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都是被普遍应用的一种基本的公司制的组织形式。
公司制的另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呢?
▲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要进一步弄清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就必须明确以下几个要点和基本特征:●
▲股份有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股东对公司、公司对其债务负有限责任。这一点与有限责任公司是完全一样的,这里不必重复。
▲公司的全部资本必须划分为均等的股份,股票可向社会发行并自由转让。这是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重要区别之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是由两个以上股东经过谈判协商,按一定比率出资而来的。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筹集方式则不同,它是由符合法定人数(一般5—7人)的公司发起人通过发行股票募集的,全部股本要划分为等额股份,比如每一股或5元或10元或20元等,都可以,但一种股票不能出现两种面值。认购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认购,认购了股票,便是公司的股东,按其持股数拥有对公司的监督权、表决权、红利分配权以及公司清理时的财务分配权等,同时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自由转让,但转让的范围或方式则因公司上市或非上市有所差别。
▲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是分离的。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出资人,其掌握的股权就是公司的最终所有权,并根据自己持有的股权享有相应的所有者权益,但是,股东一旦出资,就创造了一个独立于各股东之外的公司法人财产,由作为法人的股份公司实际占有、支配和使用。这种实际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在我国也叫法人财产权。
▲公司的财务必须公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是开放的,也就是只有下限而没有上限,股票可以向社会发行,而千千万万个股东又远离企业,只是通过自己选举的董事会进驻企业,由董事会代表广大股东行使所有者职能。这样就有一个如何使广大股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问题。为此,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公司的财务和资产负债情况,以便于股权持有者和社会公众“知情”,并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决定自己的进退。
通过以上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如下功能优势和▲作用:
▲它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有力杠杆。股份公司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大约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1581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较早的英国诞生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企业——利凡特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为了扩大其海外贸易,就以公开招卖股票的方式募集了大量资本,并凭持股者持股的多少分给股息。以后,股份公司伴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规模的扩大在海外贸易领域大量出现,到19世纪下半叶,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典型的、也是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那么,股份公司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呢?大家知道,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是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开办一个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大大增加,显然,这是大多数的单个资本家所难以承受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资本家们采取了股份联合这种能够有效实现大规模资本集中的经营方式。股份公司的第一位功能就是能够把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以便实现规模经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第688页)可见,股份公司的资本集中功能早在马克思那里就已得到充分的肯定。那么,要实现资本的大规模集中,就必然涉及到不同所有制的资本的融合问题。这也是它的第二个作用。
▲ 有利于打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促进横向经济联合。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实现资本集中的。在这个过程中,谁购买了股票,谁就有了公司的最终所有权,这就必然形成所有权的多元化。也就是说,在一个股份公司内部,可能既有私人资本,也有公有资本;既有自然人的资本,也有企业法人的资本;等等。这从资本所有者的角度看,就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联合;而反映在资本的所有制关系上,就是不同的资本所有制之间的横向联合。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股份公司,就是一个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体。那么,股份公司的这种资本融合,会不会改变原有的资本所有制的性质呢?或者说公有资本到了股份公司就不“姓”公了,私有资本到了公司内部就不“姓”私了呢?不会的。因为谁出资,谁就持有股权,谁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并按照出资和持股的多少享有所有者权益,这在所有制关系上是清清楚楚的。虽然说股份公司作为一个法人企业,其资产在性质上属于混合所有制,但这是就公司的法人财产而言的,而公司的最终所有权仍然归出资者。谁出资,谁就享有所有者的权益;谁出多少,也就是持有多少股份,谁就享有多大的权益,比如,一年到头分多少红利,在公司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方面,有多少发言权等。所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谈到股份制时说:▲“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
公有性。”从另一方面讲,股票作为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而股票的易手就意味着资本的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流动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所以,从功能作用上讲,股份公司打破不同所有制的界限、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有利于资本向高效率的行业和企业自由转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资源的优化配置落实到企业,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最终形成企业经营效益的优势。这就不能不谈到股份公司内部的组织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问题,也就是它的第三个功能优势。
▲它是实现“两权分离”和专业化管理的有效形式。所谓“两权分离”,就是前面谈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谓专业化管理,也就是由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才能的企业家群体来管理。那么,股份公司内部究竟是怎样实现“两权分离”和专业化管理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规范化股份公司内部的组织机构或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现代股份公司规模巨大,股东成千上万而且遍布各地,这么多的大大小小的股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直接经管企业。于是,他们就通过股东大会的形式选举出自己的代表(按法定人数),组成董事会,并“委托”董事会行使所有权职能,同时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这就解决了所有者进入企业的问题。董事会一般享有三种权利,一是决策公司重大问题,如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公司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利润分成计划等;二是占有和支配资产收益,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和资产增值;三是选择高层管理者。大家知道,现代股份公司不仅规模大、资产多,而且业务十分复杂,要经营好仅靠几个董事是不行的。因此,必须聘用懂业务、会经营的专门人才,“代理”董事会管理业务。这就有了一个经理层也就是所谓的经营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有四项:一是代表董事会支配、使用公司财产,并承担企业盈亏责任;二是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实施决策和指挥;三是负责向董事会或所有者报告经营情况;四是聘任中、下层管理人员。(同时,股东大会还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的股东监事,并组成监事会,受股东委托行使对董事会、总经理的监督权。)实行这种“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是社会分工在企业内部的深化,也是企业管理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于实现资本与“才能”的有效结合,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第一节里学习了资本的所有制及其组织形式,介绍了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企业类型。这三种企业制度尽管差别很大,而且各有各的适用条件,但它们都是个别资本的具体组织形式,都是为资本运行服务的。那么,具体说来个别资本又是怎样运行的呢?其运行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这就是第二节要讲的内容。
▲第二节&& 个别资本循环和周转
大家知道,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的,而周而复始的循环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有如日夜更替、四季变换,永不停息。资本也是这样,它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不断地吸收活劳动,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才能使自己增殖。而资本的循环,就是资本运动的形式。
为了使分析具有典型意义,我们这里所考察的资本循环是以产业资本为对象的。所谓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就是说,不是投在商业、银行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以产业资本为典型来分析,更便于深入揭示资本运动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产业资本的循环呢?大家不妨联系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想一想。任何一家企业要开工,就得有资本,而资本最初又总是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资本所有者带足了货币到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进入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再到市场上去把商品卖掉,收回比原来更多的货币。这样,资本就完成了一个循环。从产业资本这一循环运动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它要依次经过先购买、后生产、再销售这样三个阶段,相应地,资本的形态也由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也就是生产,再转化为商品这三种职能形式。所以,要弄清产业资本的循环,就要具体分析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我们先看第一阶段和第一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所有者以“采购员”的身份,带着货币到市场上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
这个公式说明什么呢?从形式上看,这一阶段同一般商品购买没有什么区别,好像也是用货币换商品——普通的买卖行为,是一般的商品流通形式。但实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这里的购买是一种资本性质的特殊的购买,关键是要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同时,购买不是为了生活消费,而是为了生产消费;不能随心所欲,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必须有合适的比例,以保证生产资料吸收活劳动的需要。所以,从本质上说,这里的购买不是一般商品流通的过程,而是资本流通的过程,是资本流通的起始阶段。其目的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在购买阶段,资本的形态或职能形式是什么呢?▲资本的职能形式就是货币资本。所谓货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其职能就是在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也就是说,在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货币资本发挥职能作用,成为资本在循环中的第一个职能形式,并通过购买阶段,完成从货币到商品的流通行为,向生产资本转化。在这里,作为资本循环起点的货币,已不是一般的货币。我们讲过,货币不等于资本,只有代表资本执行使命的货币才是资本。这里的货币由于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以,它执行了资本的职能,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货币资本在购买阶段完成它的使命以后,就转化为第二种资本职能形式,资本循环也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在第二阶段,资本所有者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把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新商品。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P代表生产过程,省略号代表资本流通过程的中断,Wˊ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这个公式说明什么呢?它表明资本从商品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流通过程暂时中断。从表面上看,这一阶段不过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过程,它与一般物质生产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任何生产过程都表现为生产资料与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但从本质上讲,由于这里的生产阶段与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即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相联系,它是资本运动的继续,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这里也就不是一般的生产条件,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了。也正是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这里作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发挥着资本职能,所以,它也就不是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而是资本循环的决定性环节。其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
那么,这一阶段的资本形态或职能形式就是生产资本。所谓▲生产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其职能是将机器、厂房、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新商品。也就是说,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本发挥职能作用,成为资本在循环中的第二种职能形式,并通过生产消费,完成从商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到新商品的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在这里,机器、厂房、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所以不是一般的生产要素而是生产资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在这里承担了为资本完成增殖、创造剩余价值这一使命。生产资本在生产阶段实现了它的使命后,就转化为第三种资本职能形式,资本循环也就随之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售卖阶段
这一阶段,资本所有者以“推销员”的身份,把他的大量的商品在市场上出售,换回货币。用公式表示为:
▲●Wˊ——Gˊ
〔其中,Gˊ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货币〕
这个公式,从表面上看与商品流通中的出售差不多,都是卖出商品,换回货币,等价交换。但实质上,这里的商品不是简单商品生产的产物,而是资本生产的产物;Wˊ从实物形式上看,是新制造出来的商品,从价值形式上看,它的量因为包含着新增殖的剩余价值而大于生产过程开始前的W。因此,这里的售卖阶段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而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阶段,关系到资本所有者能否收回预付资本,赚钱的目的能否最终实现。所以,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这一阶段,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因为新商品卖不掉,不仅剩余价值不能实现,就连预先垫支的货币资本的价值也不能收回。这样,下一个轮次的资本循环就无法进行。所以,从本质上讲,这里的售卖阶段,不是一般商品的出售过程,而是资本循环的致命阶段。
这一阶段的资本形态或职能形式,就是商品资本。所谓▲●商品资本,指的就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其职能是通过售卖,把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转化为货币,实现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在售卖阶段,商品资本发挥职能作用,成为资本在循环中的第三种职能形式,并通过销售行为,完成由商品到货币的流通过程,实现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Wˊ之所以不是一般商品,而是商品资本,原因在于它在这里是作为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来执行资本职能的。商品资本完成其职能后,就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货币资本。这样,资本循环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通过上述对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资本循环作出这样的概括:▲资本循环就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在运动中得到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其全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而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则分别是购买和售卖,都属于流通过程。其中,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因为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没有生产阶段就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也离不开流通过程,因为流通过程是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物质条件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没有流通过程,剩余价值生产就失去了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所以,资本循环既不是单纯的生产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流通过程,而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有机统一。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承接、互相依赖的。资本循环要正常地进行下去,就必须依次不断地通过三个阶段。无论在哪一个阶段上受阻碍,资本循环都会受到影响和中断。如果停顿于第一阶段,货币就不能作为资本发挥作用;如果在第二阶段出了问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可能被闲置起来,无法完成资本增殖的使命;如果在第三阶段发生停顿,就意味着商品成了卖不出去的库存积压品,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能实现,货币收不回,资本再生产就维持不下去。可见,资本循环的各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每一个阶段都顺畅了,资本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才有生命。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笔资本在循环中的“变形”,在不同阶段上的物质表现形式的转换,先由货币形式变成生产要素,再变成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最后又变回到在量上增多了的货币。其目的是为了完成资本在不同阶段上的职能。而从价值上看,它只是从同一资本在运动中所采取的不同形态,并不是三种不同的各自独立的资本。
以上我们只是从一次循环过程来分析的。但是,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次循环的终点,又是第二次循环的起点,周而复始、永无止境。那么,从资本这种连续不断的循环中,我们又可以发现什么呢?这就是下面要进一步研究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根据前面对产业资本一次循环的分析和理解,资本循环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这一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使我们可以看到,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不仅货币资本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不断地循环下去,而且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都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不断地循环下去。就是说,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进行着各自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不只有一种循环形式,而是有三种循环形式。(这里三种循环形式与三种职能形式不能混淆。资本的职能形式是指资本的各种形态,而资本的循环形式指的是各种形态的资本的运动方式。马克思把前者称为“三种资本形态”,后者称为“三种循环”。)
那么,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指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用公式表示为:
▲●G — W … P… W’— G’(可简写为G… G’)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它的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其间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买三个阶段。它的▲特点在于:清楚地表明了资本生产的目的是赚钱或增殖价值,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实质。因此,它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但是,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形式上从货币到货币,容易给人造成好象钱能生钱的错觉。所以,马克思说它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的也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用公式表示为:
▲●P… W’— G’·G — W …P(可简写为P… P)
这一循环形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它从生产阶段开始,经过售买、购买再回到生产阶段,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连接两个生产过程。其▲特点在于:它清楚地指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生产中创造的。但也有其片面性,就是掩盖了资本生产的目的,好象是为生产而生产。所以,马克思说它是“再生产的形式”。
▲商品资本的循环
所谓商品资本的循环,是指▲以商品资本为起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为:
▲●W’— G’·G — W …P …W’(可简写为W’… W’)
这一循环形式两头都是商品资本,它从售买阶段开始,经过购买和生产阶段,生产出数量增大了的商品资本。在这个过程中,流通过程占有突出地位,其中,作为资本流通过程的售卖,不仅关系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而且直接制约着下一个购买阶段,决定着资本的连续运动能否正常进行,而作为资本流通的购买行为,又是制约下一个生产过程或生产消费的首要前提。这一循环形式的特点在于: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价值全部实现,是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揭示了流通过程对于资本循环的极端重要性。但它也造成了一种假象,这就是似乎资本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掩盖了资本所有者追求剩余价值的真实动机。
以上我们分别介绍了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从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循环形式都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本质和特征,但又都有各自的片面性。实际上,作为连续的不间断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有三种循环形式,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资本论》第二卷第119页)也就是说,从产业资本的一次循环过程看,它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从生产资本连续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看,它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也只有把握了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才能避免每一个循环的片面性,掌握资本运动的全貌,才能真正认识它在运动中实现自身增殖的本质特征。
那么,如何在三个循环的统一中认识现实资本循环的总过程呢?这里关键是要理解▲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也就是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循环不间断地循环进行下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要条件: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时间上先后继起,即并存性和继起性。这里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并存性: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只有这样,资本循环过程才能不间断。●假如,某一资本所有者共有9万元资本,如果全部都作为货币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那么就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购买阶段进行,其他两个阶段中断;当这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后,他手里已没有了货币资本,购买阶段又会中断;当生产出新产品时,由于生产资本没有了,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又要停顿。如公式注释:
可见,只要资本所有者把全部资本投在某一种职能形式上,其他阶段上的资本运动就会中断,资本循环也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因此,为了保持资本循环的连续性,资本所有者就必须把全部资本一分为三,分别投放在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上。●比如,各投放3万元:
这样,三种职能形式同时并存、向前推进,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才能不出现中断,才能使资本不断地依次更替,反复循环下去。
以上说的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那么,只有并存行不行呢?如果三种形态的资本都停在那里不动,整个资本又怎能循环得起来呢?所以,不仅并存,而且还要依次运动起来,也就是继起。
▲继起性:所谓继起性,是指▲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同时并存的三种职能形式,各自都要连续不断地循环,使三种资本形态相继转化。比如上面的例子,3万元的生产资本经过购买阶段转化为生产资本,这时,3万元的生产资本必须同时转化为商品资本,而3万元的商品资本又必须同时转化为货币资本,这样三种资本形态都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依次相继转化,就能保证购买、生产和售卖每一个阶段上,随时都有相应的资本在执行职能,从而使资本循环不至于中断。
▲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一方面,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空间上不并存,就不可能有时间上的先后继起;另一方面,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没有时间上的前后继起、不断地运动,也就无法实现空间上的并存。
▲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必然形成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连续的并列进行”的统一的运动。由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同时并存又依次相继转化,这就必然形成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这三个循环都在同时并列地运行,共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这一统一体之中。这三种循环“连续、并列”的统一性,可用如下的“风扇”图●来描述。
以上我们考察了产业资本的循环,重点分析了资本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及采取的职能形式,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只有在连续不断地运行中才能实现其增殖这一本质。但是,资本要带来剩余价值,不仅需要运动,而且还有个运行速度的快慢问题。同样的资本投入,运行速度不一样,同一时间里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也就不一样。那么,资本运行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对剩余价值生产究竟有什么影响呢?弄清这一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分析资本的周转。这也是本节所要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前面我们讲过,资本是一种循环运动。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所以资本循环也要不断重复、一个循环连着一个循环的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这种▲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周转是反复进行的循环,而循环则是一次的周转。
无论是研究资本循环,还是考查资本周转,对象都是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这是共同点,但二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是不同的。研究循环的重点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问题,而研究周转,重点是揭示资本运动的速度问题。所谓▲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多少次数。▲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是周转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所以要考查周转速度,就必须首先了解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资本的周转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所有者手中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实际上就是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周转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所以,▲资本周转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它是衡量周转速度的反向指标。
根据资本循环原理,我们知道,资本周转一次,要进行三次相继转化,先后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最后完成两个过程,即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因此,资本周转时间也就由两部分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所有者要加快资本周转,就要设法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那么,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分别加以分析:
▲第一,生产时间
▲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阶段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 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时间。它是生产时间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时间,只有这个时间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个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性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两个因素。●比如,生产一块汽车电瓶与生产一辆汽车,所用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生产同样的产品,技术水平不一样,劳动生产率就不一样,劳动时间自然也不一样。
▲非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过程中断的时间。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储存时间、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三个部分。
生产资料储存时间是指生产资料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没有投入生产过程的那一段时间。●比如,棉纺厂,秋后就要大批量收购棉花,否则,过了上市季节就不好买,但收购进来马上用不掉,就要储存起来。这些原材料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没有进入生产过程。其储存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产状况和原材料供应状况。
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是指依靠自然力作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时间。●比如,庄稼的自然生长时间、酿酒的发酵时间、制陶瓷的干燥时间等。在这段时间里,虽是劳动过程的中断,但它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这一时间的长短,一般▲取决于产品的特点和自然力的大小,但人并非无能为力,比如,科技水平提高了,可以用机械力、电力等来取代自然力,像烘干技术,就可以取代自然干燥。所以,▲科技水平也是影响这一时间的一个因素。
停工时间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在正常维修或工人休息●时而停止发挥作用的时间。这在生产过程中也是在所难免的。从上述生产时间的构成中可以看出,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时间是小于生产时间的,生产时间总是要比劳动时间大出一个非劳动时间来。在一定时间内,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越是接近,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所以,资本所有者要缩短生产时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非劳动时间压到最低限度,以使劳动时间尽量接近生产时间。当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既定产品的劳动时间,始终是资本所有者追求的目标。
▲第二,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它等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时间加商品的销售时间。所以,流通时间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或行情的好坏、产销地点距离的远近、交通运输以及通讯等条件的优劣。正因为如此,资本所有者要缩短流通时间,总是设法把工厂开在距离原材料市场或销售市场近一些、交易条件优越一些的地方,如果距离较远,则要考虑交通和通
讯条件是否方便,以便行情信息了解的快,生产的产品运出去的快、卖的快。但是,流通速度的快慢,关键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如果市场“疲软”●,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商店或库房压半年、一年也是常事;如果原材料市场,比如钢铁市场的生意“火爆”●,弄不好半年前就得交定金才能买到。这都会对流通时间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资本周转时间具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见下列图表:
&&& ▲2、资本的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速度,通常还用资本周转次数来表示。为了衡量周转速度的快慢,人们通常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周转次数。这是因为,根据马克思的考证,资本主义较早的国家大多处在温带,主要农作物都是一年收获一次。因此,所谓▲资本周转次数,通常是指预付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公式为:
▲●n= ———
其中,n表示一年中资本周转次数,U代表年(12个月),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资本甲周转一次需要3个月,那么它在一年之内的周转次数就是12÷3=4,即每年周转4次。资本乙周转一次需要6个月,它的周转次数就是12÷6=2,即一年周转2次。这说明,资本甲比资本乙的周转速度快,而且正好快一倍。
可见,▲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它是用来衡量周转速度的正向指标。也就是说,一年内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周转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除了前面讲到的决定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的诸因以外,生产资本的构成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那么,这里所说的生产资本的构成是什么呢?这就是下面要讲的问题。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大家知道,生产资本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资本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曾把总资本中购买生产资料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部分称为不变资本(C),购买劳动力的部分亦即工资称为可变资本(V))请看图表:
&&&&&&&&&&&&
&厂房、机器等&&&&
▲ ●&& 生产&&&&&&&&&&&&&&&&
&不变资本(C)
生产&& 资料 &原材料、燃料等
&&&&&& 劳动力——工资………可变资本(V)
在这里,马克思所以把生产资料定义为不变资本,是因为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增殖,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把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定义为可变资本,是因为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增殖,剩余价值就是由活劳动创造的。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即不从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作用看,而是从生产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看,▲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请看▲●构成生产资本的三个部分:
首先,看厂房、机器设备等,这部分资本的特点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其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但它们并不是一次生产过程就全部消耗掉,而是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盖一幢厂房可以用几十年,购买一台新型机器,起码可以用上5-10年。这是从它们的物质形态看的。那么,从其价值形态看,每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它们就按照磨损的程度,把一部分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也就是打入成本,直到多少年后全部转移光。例如,一台大型机器可以用10年,每年转移其价值的1/10到新产品中去,到第十年这架机器就消耗到了报废的程度。这样一种价值周转方式,称为▲价值逐次转移。
其次,从原材料、燃料等属于劳动对象的这部分资本看,这部分资本的特点与厂房、机器设备不一样:它们每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实物形态不仅全部投入,而且全部用光;其价值形态也就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当新产品出售后,一次转移的价值又一次收回。比如,机械制造厂制造机器用的钢材,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变成了机器,原来钢材的价值同时也就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机器中去。机器出售之后,这里打入成本的购买钢材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又一次性全部收回。下次生产过程,还要“重打锣鼓另开新张”。像这种原材料、燃料的价值周转方式,称为▲价值一次性转移。(见上图表)
最后,再看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严格地说,这部分资本价值不会转移,而是以工资的形式付给工人后,就被工人消费掉了。但是,工人的劳动力在每一次生产过程中都会重新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并为资本所有者创造超出自身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形成新产品中的新价值部分,其中包括相当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而资本所有者通过商品出售,就可以把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全部收回。这种劳动力价值的周转方式和原材料、燃料相类似,虽不叫一次转移,但也是一次收回。(见上图表)
可见,生产资本各部分价值的周转方式是不同的。按照这种不同的周转方式,我们把▲价值逐次转移的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称为固定资本;而把▲价值一次转移和通过一次生产过程价值全部收回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称为流动资本,它包括以原材料、燃料等形式存在的和转化为工人劳动力即用于支付工资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不能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二者划分的标准不同。生产资本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来划分,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按其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则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次,▲二者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可重复使用的部分属于固定资本,而不变资本中的原材料、燃料等一次生产过程就被消耗掉的部分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则属于流动资本。再次,▲两者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研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两种划分的具体情况,请看下表(见教材132页)
通过分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我们知道,流动资本的价值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并随着新产品的出售一次性收回。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逐次转移的,它的周转自然要比流动资本慢得多,因此,加快资本周转,关键是要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固定资本的价值转移问题。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所谓▲●固定资本磨损,主要▲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它同资本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相联系,人们看得见、感觉得到。有形磨损产生的原因,一个是使用,另一个是自然力的腐蚀作用。作为使用引起的磨损,通常与使用强度、使用时间成正比;作为自然力作用引起的磨损,一般与是否使用无直接关系,而主要取决于自然力侵袭的程度、状态和时间,如金属工具生锈、木制设备腐蚀等。当然,除此之外它还与机器设备的质量、保养、维护状况有关。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是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制造部门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生产同样或同性能机器、设备的生产费用降低,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制造部门生产出新的、具有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继续使用下去在经济上不合算,只好提前淘汰而导致的贬值。
那么,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资本所有者又是怎样收回的呢?这就涉及到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是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办法。也就是说,资本所有者为了保证机器设备损耗到报废的程度时,有相应的钱购置新的机器、设备,就必须把每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从出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来,并以货币形式积累起来,以便到时候进行设备更新。这种固定资本价值的补偿方式或收回办法,就叫做折旧,而所提取的补偿金额就叫折旧基金(补偿基金),也就是▲折旧费。它通常以年为单位提取。其计算公式通常为:●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比如,某种机器设备的原值为10万元,平均使用寿命为4年,那么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就是10÷4=2.5万元。
所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其公式为:●
      折旧费
▲折旧率=————————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仍以上例说明:这套机器设备的折旧率为:
  2.5(万元)
———————×100%=25%
  10(万元)
折旧率是反映固定资本损耗程度的指标,折旧率高,表明机器、设备等在一次生产过程中磨损厉害;反之则反是。因此,衡量一个企业的固定资本损耗程度和折旧情况,通常以折旧率为标准。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如果固定资本周转的越慢,更新时间拖得越长,那么,自然力引起的有形磨损和技术进步引起的无形磨损就越大,这样,很可能不等折旧完,机器、设备已经报废,资本所有者就会吃大亏。因此为了加快固定资本周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资本所有者总是要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如提高劳动强度、轮班作业“连轴转”等。另一方面,提高折旧率,加速固定资本周转,以便更快收回固定资本的全部价值。
以上我们分别考察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下面综合起来看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含义
预付资本又称“垫支资本”,是指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全部货币资本。
所谓▲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也就是说,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那么要考察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既不能只看固定资本,也不能只看流动资本,而必须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平均起来计算。由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不一定相等,所以,资本总周转并不是二者周转速度的简单平均,必须采用下列公式计算:(以年为单位)
例如,(看教材133页举例)●
那么,一年内▲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次数)=(1+20)÷14=1.5次
▲2.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既定时,总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周转快,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就越慢。从公式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一年内周转速度越快,分子就越大,计算出来的结果总周转次数就越多。
▲其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既定是时,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因为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所以,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总周转就越快;反之,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则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会越慢。当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多少固定资本配多少流动资本,是由产品性质和技术条件决定的。保持合理的比例,资本总周转才能快起来,比例不合理,不是固定资本闲置,就是流动资本积压和浪费,这都会延缓资本总周转速度。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前面我们分析了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目的是为了弄清怎样才能加速资本周转。而资本所有者为什么 要加速资本的周转呢?这是因为资本周转的快慢对于剩余价值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除前面谈到的可以减少无形磨损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
为了生产剩余价值,必须预付一定的资本;而预付资本的多少,与资本周转速度直接相关。也就是说,要生产同量的剩余价值,资本周转越快,所需要的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量就越少;反之,则所需预付流动资本就越多。●例如,甲、乙两个企业,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同,每个月都需要1万元的流动资本才能转得开。但是,甲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快,1个月周转1次,月初投入、月底收回,如此下去,一年只靠开始预付的1万元的流动资本就可以使生产顺利进行。一年下来,它周转了12次,相当于12万元预付流动资本在起作用。而乙企业资本周转慢,一年才周转一次,年初第一个月投入1万元,到年底才能收回,因此,它在这一年里每个月都需要1万元的流动资本,否则,从第二个月就会出现生产中断。这样一年下来,预付流动资本总计需要12万元。可见,两个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一样,但由于甲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快,是乙企业的12倍,所以,它一年内所需要的预付流动资本只是乙企业的1/12,大大节省了预付资本量。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所谓年剩余价值量,就是企业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总量。一般来说,在预付资本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资本周转速度快,那么预付资本中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也就周转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快,既定的可变资本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大。可见,▲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ˊ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可变资本,n表示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那么,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就是:●M=mˊvn。
●例如,甲、乙两企业的预付可变资本都是5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假定甲企业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9次,则它的年剩余价值量为:M=5万元×9×100%=45万元。假定乙企业的可变资本每年周转3次,则它的年剩余价值量只有:5万元×3×100%=15万元。
为什么甲、乙两企业的预付可变资本量一样,剩余价值率也一样,而年剩余价值量却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它们的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因而一年中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也不同。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甲企业预付资本是5万元,但一年中周转9次,实际上这5万元使用了9次,发挥了45万元的作用,即实际使用了45万元,因而按100%的剩余价值率计算,年剩余价值量就是45万元。而乙企业同样预付了5万元的可变资本,但一年中只周转了3次,也就是5万元使用了3次,实际使用了15万元,仍按100%的剩余价值率计算,年剩余价值量也只有15万元。所以,资本周转得速度越快,同样的预付可变资本就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从而在一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由于加速资本周转会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加,所以年剩余价值率也必然相应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通常用Mˊ来表示。其公式为:
▲●Mˊ=mˊvn/v = mˊ·n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年剩余价值率就等于剩余价值率与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周转次数的乘积,表明年剩余价值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低。
●仍以上例说明:甲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5(万元)×9×100% /5(万元)=9×100%=900%;
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5(万元)×3×100%/5(万元)=3×100%=300%。
甲、乙两企业比较,预付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相差3倍,年剩余价值率也同样相差3倍。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能混同。
▲首先,从质上讲,它们反映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是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与同期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反映的是工人提供的剩余劳动与维持自身生活的必要劳动的关系,而与资本周转速度无关。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的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并受剩余价值率、预付可变资本量和资本周转速度三个因素的制约。
▲其次,从量上看,二者通常不等值。一般说来,只要资本周转次数不等于1,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就不等量。只有当预付可变资本每年周转一次,预付可变资本与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相等时,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才会完全相等。
以上我们研究了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了解了资本运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性,明确了资本周转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那么,具体到企业又应当怎样适应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性要求来组织生产经营呢?这就是第三节要讲的内容。
▲第三节 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和经营机制
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剩余价值,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利润”。而“利润”是什么呢?从量的关系上看,利润就是商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其成本的余额。比如,某企业生产了一批商品,卖掉后得收入10000元,而它为了生产这批商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所投入的成本是8000元,那么,它获得的就是2000元的利润。所以,考察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弄清利润,还得先了解成本价格。
▲(一)成本价格
所谓▲成本价格,又称生产费用,是资本所有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大家知道,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为:▲●W=C+V+m。在这个公式中,C是不变资本转移到新商品中去的价值,也就是生产商品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部分,它是过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或物化劳动的耗费;V+m是现在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即活劳动的耗费。所以商品的价值实质上就是生产该商品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包括过去提供的转移到新商品中去的物化劳动量和现在提供的活劳动量。但是,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生产商品所消耗掉的是资本而不是劳动,或者说,他在生产该商品时所付出的不是劳动而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因此,在资本所有者看来,C+V就成了他的生产费用,也就是成本价格。正像马克思●所说:▲“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通常用K来表示:即K=C+V。●那么,商品价值的公式W=C+V+m,就变成了W=K+m。这样一来,成本价格成了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剩余价值则表现为成本价格的一个附加额,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共同产物。说得更明了一点,在成本价格形态上,资本所有者是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分的,在他看来,无论是购买生产资料,还是购买劳动力,都同样是资本价值的支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同属于生产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就不仅仅是不变资本的产物,而成了他的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了。而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转化成了成本价格。所以,▲成本价格在“质”上,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差别,在“量”上,却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成本价格对于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生产经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资本所有者经营企业赚钱和亏本的临界点。成本价格是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商品时已经支付的费用,它必须随着商品的出售全部收回来,这是维持再生产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成本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底线”,即“保本”线。如果商品销售价格超过了成本价格,说明资本所有者有钱赚;反之,如果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格,那就说明资本所有者不仅赚不到钱,而且还得亏本。
▲其次,它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重要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看其有没有竞争力。而竞争力的大小,又关键取决于企业产品有没有足够的降价承受能力。因为同类企业的竞争,第一位的就是产品价格竞争。而在价格竞争中,成本价格越低,降价的承受能力就越大,竞争力也就越强;相反,成本价格越高,降价的余地或“弹性”就越小,竞争力也就越弱。因此,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改进生产技术、优化要素组合、提高管理水平,以便把自己的成本价格或生产费用降到最低限度。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
那么,个别资本的运行目标和企业经营效益又是用什么标准来量化的呢?
▲(二)利润和利润指标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量上,它是商品售价减去生产费用也就是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有了这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相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相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资本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在资本总量一定是时,资本所有者获利多少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所谓▲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量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为:
利润率是评价资本运行效益的根本指标。因为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各不相同,用利润的绝对量往往难以衡量不同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不同企业的利润率反映的都是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把它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各个企业的工作质量和经营效率。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其经营效果,根据计算内容的不同,利润率通常有●成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几种类型:
▲成本利润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1年)的总利润额与同期所耗费的总成本之比,它反映的是企业成本支出与利润的关系。其公式为:
这里的年成本支出是指一年实际消耗的资本,主要包括固定折旧、原材料和燃料等消耗和工资支出,它在量上同预付总资本是有差别的。
▲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1年)的总利润额与同期所占用的全部资本之比,它反映的是资本占用与利润的关系。其公式为:
年资本占用就是一年中实际占用的资本,它等于固定资本平均总值加上流动资本平均总值。资本利润率是最具综合意义的利润率指标,因为它不仅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而且还能反映企业所占用的资本的利用率,从而基本上排除了企业之间因资本占用多少不等而对生产经营效果评价的影响。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通常1年)的总利润额与同期的销售总额之比,它反映的是产品销售与利润的关系。其公式为:
在上述三种利润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个别资本运行的经济效益。利润率是个变量而不是常量。那么,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
▲剩余价值率。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剩余价值率越低,利润率就越低。这就是说,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这一点,实际上前面已经讲到了。
▲资本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一个生产部门而言,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用于可变资本的部分就越大,从而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利润也就越高;反之,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同量资本用于可变资本的部分就越小,从而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少,利润也就越低。假如汽车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9:1,食品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4:1。假如同样投入1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那么,汽车生产部门只有1万元的可变资本,乘上100%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只有1万元;食品生产部门则有2万元的可变资本,乘上100%的剩余价值率,同期生产的剩余价值则为2万元。剩余价值多一倍,而预付资本相同,利润率自然也就多一倍。这是从不同行业的比较来看的。但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如果个别企业改进了技术装备,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那么,它的劳动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它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这时,这个企业的利润就不一定下降,而可能提高。
▲资本周转速度。在其它条件既定时,年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就是说,资本周转越快,年利润率就越高;反之,年利润率就越低。这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是一致的。
▲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一方面会带来预付资本量的减少,从而使利润率相对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使资本有机构成降低,使同量资本能够吸收更多的活劳动,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除此之外,▲原材料价格变动,也是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那么生产成本就会提高,预付总资本就会增加,利润率也就下降;相反,如果原材料价格下降,生产成本就会下降,预付总资本就会减少,利润率也就提高。因此,利润率与原材料价格一般呈反向变化关系。
当然,衡量个别资本运行效率的指标不止上述三种利润率,而且在不同的国家,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指标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我国,除了上述几种利润指标之外,还有资本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一些重要指标。这几项指标,请看教材第141页。
以上我们介绍了个别资本运行目标及其评价标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上述经营目标和效益指标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经营机制问题。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原本是机械工程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来,被生物学家和医学家采用,用来表达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功能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比如,鼻子发酸,眼睛就容易流泪,这就是生理机制所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像个有机体,各经济部门、各企业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各环节之间都普遍存在着这种联系,所以经济学家就借用了这个词,用来刻画经济运行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制约方式。由此不难理解,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是指有关企业经营的各个要素在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企业作为个别资本运行的载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其经营机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这就是:决策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一)决策协调机制
▲企业的决策协调机制是指企业的决策机构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引导整个组织运转的机理。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市场变化情况,适时灵活地作出判断,选择采用最佳方案,合理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科学安排生产过程,最终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商品。决策机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现代决策论学派的创始人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的始终,是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企业的预算约束格局的形成、活动目标的确立、发展道路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决策活动,没有决策,便不可能有其它运行机制的存在。但是,企业决策机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制,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它有区别于其它机制的功能特性和作用领域,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或不同的组织形式,其决策主体和作用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以具有典型意义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决策协调机制主要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来发挥作用的。如图表所示(前图复制)。从决策角度看,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实现企业组织的决策和协调机能。
其中,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自己的收益权、审议权和投票权,以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有些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国会和我国的“人大”;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对外全权代表公司,对内代表资本所有者行使决策权;高级经理班子属于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董事会决议、处理公司日常业务、受权代表公司鉴订合同并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决策协调机制的承担者,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形成权力分配、责任分担和利益分享的相互制约的格局。当然,为了保障公司的整体利益,法人治理结构的责、权、利划分实行的不是横向分权制度,而是纵向授权制度,即股东大会授权给董事会,董事会授权给总经理。因此,它是一种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目的的、有利于企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的有效的组织机构。
▲(二)动力机制
这里所说的▲企业动力机制,是指激励企业内部各类成员实现既定目标并推动整个组织有效运转的机能。所谓激励,就是激发经济主体对利益的关心、鼓励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它首先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即需要,同时又取决于这种需要可能实现的程度。在经济主体没有内在要求的场合,激励很难奏效;而在经济主体有强烈的内在要求,但这种要求实现的可能性很小的场合,激励效果也不会明显;只有在经济主体有强烈的需求,同时又有较大可能实现这种需求的时候,激励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是说,激励存在于目标期望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之中,其传导机制可用以下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激励过程来表示:即▲●刺激激发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又指向某一目标。
在现代企业内部,作为动力机制的激励主要是围绕三大利益主体来实施的,这三大▲利益主体就是资本所有者、经理阶层和普通劳动者。●
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激励的目标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也是资本所有者的内在动力和目标,因为企业归根到底是资本所有者的企业,资本所有者凭着其资本所有权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所分配的就是企业的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资本所有者的股息和红利。所以,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在这里的目标动力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经理阶层来说,其行为目标除了与资本所有者的利润最大目标相一致以外,更直接的追求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高额工资、奖金;另一个是事业上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经理是高级“打工崽”,凭借其经营才能获得丰厚的收入,赢得事业上的成就,并以此支撑起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一目标追求既体现了对满足“生存”需要的追求;也来自于“发展”需要的牵引。当然,所有这一切,说到底还要靠企业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盈利,离开这一条,既没有经理阶层的高报酬,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经理位置。
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激励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满足需要的程度。为此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提高劳动报酬,鼓励职工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实行终身雇佣制度,以及其他可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手段,都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当然,精神激励的作用什么时候也是不能低估的。所有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使广大职工都感到自己是企业共同体的一员。
▲(三)约束机制
所谓▲约束机制,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既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预算约束,一类是市场约束。
企业预算简单地理解,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编制并实施的财务收支计划。就像一个家庭,一年有多少进饷、要办多少事需要有一个计划一样。▲预算约束属于企业的内在约束,指的是▲企业必须以自己的收入来补偿经营支出。它是资本所有者和经理人员经管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正是这一原则,迫使生产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总是以尽可能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
预算约束不仅是内在约束,而且是内在的“硬” 约束。所谓硬约束,“硬”就硬在它直接关系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具体说,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好,收入大于支出,不仅“老板”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且可以吸引其他投资者投资,从而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更高的经营目标;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差,收不抵支,不仅公司原有的股东会纷纷抛出手中持有的股票,使股票价格下降,以至导致公司面临被别的公司兼并的危险,而且公司经营不善的更直接的后果,就是资本所有者必然提出改组公司领导和决策机构的要求,从而使职业经理陷于财、权双失的尴尬境地。正因为这样,公司的领导决策层,总是在投资方面对投资项目的回报率进行缜密的可行性论证和比较;在筹资方面对各种筹资渠道进行代价最小化的选择;在生产组织方面,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就是盈亏临界点进行认真核算,以便达到用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把整个经营活动控制在预算约束允许的范围内。
▲市场约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外在约束或称环境约束。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产品约束,即产品的竞争力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效果的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就能赢得顾客的青睐,就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商品生产者带来稳定而丰厚的利润;相反,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那么,这种产品约束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效果就在于它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开发并采取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这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是大有益处的。
第二个是▲价格约束,也就是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波动所产生的对商品生产者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也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价格约束。当产品价格高于其价值时,生产这种商品的企业所付出的劳动不仅可以得到正常补偿,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份额外的收入;当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时,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所付出的劳动就会因有一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而蒙受损失。这种价格约束所带来的效果,就是商品生产者必须关注市场行情或社会需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规模。
第三个是▲消费者约束,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购买行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商品生产是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者认可,并由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生产的目的才算达到,资本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而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出手的,他要进行花这个钱、买这个物“值不值”的权衡比较。这就不仅涉及到生产者生产的是不是优质廉价的商品,还涉及到这种商品是不是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和偏好,包括兴趣、爱好、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才能使生产出来的商品受欢迎、不愁卖,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价值。否则,不考虑消费者是否需要、能否满意,那就只能是产品没市场,企业没前途,这样,资本所有者不仅赚不到钱,而且弄不好还要“跳楼”。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转化为资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