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配电线路缺陷质量报告重复停运率分析报告

您的位置: &
降低1OkV配电线路故障停运率的有效措施
优质期刊推荐2014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分析报告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4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分析报告
21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分​析​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中压配电网多采用架空线或以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结构,一般为放射形供电方式。由于中压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杂,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线路故障率高。另外,中压配电网直接面向众多电力用户,线路作业停电的机会也多,如何提高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中压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2 中压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线(网)两类。公用网,基本接线方式有:树枝网、分段隔离树枝网、干线(部分)联络树枝网和全联络树枝网。
3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线路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作业停运率、作业停运时间,用户密度及分布等。
  3.1 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
  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雷害、自然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对架空裸导线:
  (1) 绝缘损坏是指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2) 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况有关;雷害故障率大体上与避雷器安装率成反比,与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
  (3) 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与线路设备、材料有关;对同一类设备、材料,自然老化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4) 其他原因主要是指外力破坏,人为过失等造成的故障。
  (5) 故障修复时间与运行管理水平,网络结构,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有关。因为正确、迅速地判明故障点,可大大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对同一网络结构,运行管理水平、自动程度相同的配电网,故障修复时间取平均值。
  3.2 作业停运率与停运时间
  作业停运是指配电线路因试验、检修和施工造成的停运;施工停运则与线路供电区域发展情况有关,发展中区域线路施工停运率高,发展接近饱和区域,线路施工停运率低。
  作业停运时间与作业复杂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有关,一般可取平均值。
  3.3 用户密度与分布
  用户密度是指每单位长度线路所接用户数。因用户负荷的不同,各回线路用户密度一般也不相同。在估计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时,可取平均密度。
  按现行供电可靠性统计指标,对同一接线方式,用户分布情况不同,可有不同供电质量服务指标。
  按用户分布模式分析,用户大部分分布在线路前段,线路中、后段故障可通过分段断路器隔离,从而前段线路可恢复运行,故有最佳的评估结果;用户大部分在线路中段的模式次之,用户集中在线路末端的分布模式最差。
4 基本接线方式的供电可靠性评估
  4.1 基本接线方式评估
  根据上述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按表1设定的配电线路可靠性指标及参数,设断路器为手动操作,有联络线路故障隔离操作时间(含故障定位和向完好线段恢复供电时间)为1h,作业隔离操作时间计入作业停运时间,对总长同是12km(每段线路长2km)的基本接线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评估结果见表2。
  4.2 主要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
  (1) 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
  降低线路故障率对全联络树枝网效益最高,若故障率降至0.05次/km&年,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3.4h/户降至2.7h/户,减少了20.6%;而树枝网效益最低,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15.6h/户降至13.8h/户,仅减少11.5%。减少故障修复时间有同样的结论。
  (2) 作业停运率及作业停运时间:
  由于用户增容报装的原因,对运行管理较完善的电网,作业停运率降低空间不大。缩短作业停运时间,若从4h缩短至2h,对树枝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15.6h/户降至9.6h/户,减少了38.5%;而全联络树支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也可由3.4h/户降至2.4h/户,减少了29.4%。
表1 配电线路可靠性指标及参数
项目 故障率
(次/km&年) 修复时间(h) 作业停运率
(次/段&年) 施工时间&
(h) 用户密度
(户/km) 典型分布 数值 0.1 3 0.5 4 1.5 均匀
表2 基本接线供电可靠性评估结果
基本接线方式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h/户) 供电可靠率(%) 树枝网 15.6 99.8219 分段隔离树枝网 9.1 99.8996 干线(部分)联络树枝网 5.1 99.9418 全联络树枝网 3.4 99.9612
(3) 用户分布模式:
  对树枝网和全联络树枝网,用户分布模式对供电可靠性无影响。对分段隔离树枝网,用户分布模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如前所叙。对主干线联络树枝网,若用户大部分直接接入主干线,供电可靠性较高;反之,供电可靠性就较低。
  4.3 开关类型和系统自动化对可靠性的影响
  (1) 开关类型:
  中压配电线路上常用开关设备有: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若能装设过流脱扣的柱上断路器,可有效地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若使用隔离开关,故障修复和施工完成后恢复供电,要增加操作停电时间。上述分析基本上是以负荷开关为蓝本。
  (2) 系统自动化:
  对配电系统可靠度有较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是故障定位和隔离,以及向完好线段恢复供电时间。若配电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故障隔离操作时间可大大缩短,如远方手动操作时间可缩短至几min~十几min,全自动操作则可以缩短至几min内完成。如全联络树枝网,实现自动化后故障隔离操作时间降至0.2h,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3.4h/户降至2.4h/户,减少了29.4%,供电可靠率则可提高至99.9726%。
  从对基本接线方式的评估结果可知,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低,全联络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高。由于中压配电网是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线路建设初期虽然暂未能实现联络,也应对主干线进行分段和分支线的隔离。一旦联网条件成熟,应尽早实现联络,从根本上提高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并为将来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坚实的基础。联络一般从主干线做起,避免全线路长时间停电的发生,然后按重要分支线、一般分支线逐步实现全联络。另外,重视线路元件的质量,降低线路故障率,以及合理地组织施工、检修,都可有效地提高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作者:北京百万电子科技中心 & 来源:北京百万电子科技中心 & 日期:日&
此公司其他资料  1、前言
  10kV配电网多采用架空线或以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结构,一般为放射形供电方式。由于10kV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杂,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线路故障率高。另外,10kV配电网直接面向众多电力用户,线路作业停电的机会也多,如何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10kV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2、10kV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
  10kV配电网接线方式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线(网)两类。公用网,基本接线方式有:树枝网、分段隔离树枝网、干线(部分)联络树枝网和全联络树枝网。
  3、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线路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作业停运率、作业停运时间,用户密度及分布等。
  3.1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
  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雷害、自然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对架空裸导线:
  (1)绝缘损坏是指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2)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况有关;雷害故障率大体上与避雷器安装率成反比,与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
  (3)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与线路设备、材料有关;对同一类设备、材料,自然老化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4)其他原因主要是指外力破坏,人为过失等造成的故障。
  (5)故障修复时间与运行管理水平,网络结构,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有关。因为正确、迅速地判明故障点,可大大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对同一网络结构,运行管理水平、自动程度相同的配电网,故障修复时间取平均值。
  3.2作业停运率与停运时间
  作业停运是指配电线路因试验、检修和施工造成的停运;施工停运则与线路供电区域发展情况有关,发展中区域线路施工停运率高,发展接近饱和区域,线路施工停运率低。
  作业停运时间与作业复杂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有关,一般可取平均值。
  3.3用户密度与分布
  用户密度是指每单位长度线路所接用户数。因用户负荷的不同,各回线路用户密度一般也不相同。在估计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时,可取平均密度。
  按现行供电可靠性统计指标,对同一接线方式,用户分布情况不同,可有不同供电质量服务指标。
  按用户分布模式分析,用户大部分分布在线路前段,线路中、后段故障可通过分段断路器隔离,从而前段线路可恢复运行,故有最佳的评估结果;用户大部分在线路中段的模式次之,用户集中在线路末端的分布模式最差。
  4、基本接线方式的供电可靠性评估
  4.1基本接线方式评估
  根据上述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按表1设定的配电线路可靠性指标及参数,设断路器为手动操作,有联络线路故障隔离操作时间(含故障定位和向完好线段恢复供电时间)为1h,作业隔离操作时间计入作业停运时间,对总长同是12km(每段线路长2km)的基本接线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评估结果见表2。
  4.2主要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
  (1)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
  降低线路故障率对全联络树枝网效益最高,若故障率降至0.05次/km&年,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3.4h/户降至2.7h/户,减少了20.6%;而树枝网效益最低,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15.6h/户降至13.8h/户,仅减少11.5%。减少故障修复时间有同样的结论。
  (2)作业停运率及作业停运时间:
  由于用户增容报装的原因,对运行管理较完善的电网,作业停运率降低空间不大。缩短作业停运时间,若从4h缩短至2h,对树枝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15.6h/户降至9.6h/户,减少了38.5%;而全联络树支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也可由3.4h/户降至2.4h/户,减少了29.4%。
表1配电线路可靠性指标及参数
故障率(次/km&年)
修复时间(h)
作业停运率(次/段&年)
施工时间(h)
用户密度(户/km)
表2基本接线供电可靠性评估结果
&&& 基本接线方式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h/户)
供电可靠率(%)
分段隔离树枝网
干线(部分)联络树枝网
全联络树枝网
  (3)用户分布模式:
  对树枝网和全联络树枝网,用户分布模式对供电可靠性无影响。对分段隔离树枝网,用户分布模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如前所叙。对主干线联络树枝网,若用户大部分直接接入主干线,供电可靠性较高;反之,供电可靠性就较低。
  4.3开关类型和系统自动化对可靠性的影响
  (1)开关类型:
  10kV配电线路上常用开关设备有: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若能装设过流脱扣的柱上断路器,可有效地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若使用隔离开关,故障修复和施工完成后恢复供电,要增加操作停电时间。上述分析基本上是以负荷开关为蓝本。
  (2)系统自动化:
  对配电系统可靠度有较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是故障定位和隔离,以及向完好线段恢复供电时间。若配电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故障隔离操作时间可大大缩短,如远方手动操作时间可缩短至几min~十几min,全自动操作则可以缩短至几min内完成。如全联络树枝网,实现自动化后故障隔离操作时间降至0.2h,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由3.4h/户降至2.4h/户,减少了29.4%,供电可靠率则可提高至99.9726%。
  5、结束语
  从对基本接线方式的评估结果可知,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低,全联络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高。由于10kV配电网是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线路建设初期虽然暂未能实现联络,也应对主干线进行分段和分支线的隔离。一旦联网条件成熟,应尽早实现联络,从根本上提高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并为将来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坚实的基础。联络一般从主干线做起,避免全线路长时间停电的发生,然后按重要分支线、一般分支线逐步实现全联络。另外,重视线路元件的质量,降低线路故障率,以及合理地组织施工、检修,都可有效地提高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中国在哥本哈根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之后,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截至20...毕业论文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可编辑),配电网,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配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论文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电线路实习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