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 给隆平高科官网辟谣

|||||||||||||||||
&>>&&&&&正文
“隆平稻种”绝收 隆平高科或涉虚假宣传(图)
安徽蚌埠农民提供的2014年收获季节的稻田现场
  小圩镇大圩村村民王培杰家共种植水稻45亩,其中38亩是隆平高科生产的“两优0293”。王培杰告诉记者,虽然2014年天气情况异常,但其他稻种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减产,只有“两优0293”减产明显,而在往年,“两优0293”的亩产大约是1200斤。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干瘪的稻穗给记者看。
  王培杰:今年我家38亩地,收了几袋稻子才,几乎一点都没有,好一点的一亩能收一百来斤,就等于绝收。你看这一撵都没有粒,你看,一点都没有。那个种子就没有,那个种子能达到1200斤一亩。
  桥集村村民邓泽放说,2013年,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承包了300亩耕地,总投资约200万元。
  邓泽放:200万投进去到现在还没卖出钱来呢,那个稻子简直就没有人要,只能卖给人家搞养殖的,喂鹅的,喂鸡的,他来搞一点,给他盛一点过去。
  农民留存的干瘪的稻穗
  在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金山湖村,甘朝康说:
  甘朝康:我们一个村,种植0293的就是1002亩地,98%以上都是这个情况。去找经销商马燕,马燕说这个事不要找我,我都是正规渠道进来的。
  采访中,记者看到,淮上区村民提到的马燕的农资店和0293在蚌埠市的代理商――位于现代农资农机大市场内的安徽富民种业门市部已大门紧闭。
  据当地农民提供的日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向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交的《调查汇报》复印件记载,“今年8月以来,我省天气持续阴雨、寡照、气温低于常年同期,导致两优0293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仅蚌埠市种植的2万多亩,减产或绝收的约1万亩,其中,淮上区减产绝收2000亩,五河县减产绝收近8000亩。同时,安庆市、滁州市、合肥市、淮南市和马鞍山等市也反映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两优0293水稻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农业生产出现较大幅度减产。”
  蚌埠等市出现的水稻大面积减产、部分绝收,是由于稻瘟病。那么两优0293水稻品种是一种什么样的稻种?它能否抵抗稻瘟病呢?五河县常靓农资店老板常秀亮说:两优0293关于抗性的宣传,外包装和内标签并不一致。
  常秀亮:外包装写的是“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抗性频率80%” ,袋内标签就不一样了,袋内标签是“平均5.6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80%”。
  记者:多了一句话?
  常秀亮:对,多了这句话,9级稻瘟病,发病率51%-100% ,是无法防治的,外包装只有个5.6级,另外外标签没有告知我们是高感稻瘟病品种,内标签有,我们认为内外标签不一致是一种欺诈行为。
责任编辑:翟思维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种业商务网 版权所有隆平高科一稻种存缺陷被叫停 曾致安徽稻田绝收
作者:郭娟娟
  9月2日,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两优0293”被农业部叫停。4月10日,本报报道了隆平高科杂交水稻品种“两优0293”在我省江淮地区出现大面积绝收的情况。目前,隆平高科正在对受灾农户发放补助中。
  一年前,蚌埠五河的农户老贾发现稻子有点不对劲,刚灌浆的稻子,本该由青色变成诱人的金黄色,孰料却慢慢变成了灰白色。10多天后,灰白色的稻子全部死了。老贾用的稻种是“两优0293”,此前一直被誉为“超级水稻”,该稻种的亩产比别的种子高出100多斤。紧接着,该县很多农户家的稻子都出现了大面积减产和绝收的情况,总面积超万亩。
  对此,隆平高科的人声称种子没有问题,是天气原因导致绝收。
  但是9月2日,农业部发布公告,要求41个农作物品种即日停产,并在一年后停止推广,“两优0293”就名列其中。而被叫停的原因是因为有重大缺陷。
  昨天,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刘根告诉记者,“两优0293”在今年上半年就退出了安徽市场。
  据了解,隆平高科与受灾农户达成了每亩补助100元的协议。目前,补助款正陆续发放到农户手中。 (记者 郭娟娟)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超级稻绝收被指隐瞒缺陷 隆平高科专家回应质疑
  4月9日,“超级稻”在互联网上又火了一把。伴随《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被下逐客令》成为各大网站、朋友圈转载的头条与热点,半年前发生的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事件,再度引发超级稻有多“超级”的热议。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团队与超级稻领域诸多专家,正在海南,举行“第五期超级稻观摩培训会”。
  记者就当天的争议采访了有关专家,对方表示,团队现在研究和推广的超级稻,如超级稻百亩片攻关二、三、四期主打品种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等,均属于广适性超级稻。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主角“两优0293”,并不属于广适型超级稻,而是耐肥型超级稻。
  此外,对于造成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稻瘟病,专家告知,去年属于历史罕见的稻瘟病高发气候。对稻瘟病具高感性的两优2093,在防治不得力、本身又存在稻瘟病高感缺陷的双重因素下,导致了事故发生。(,)执行总裁彭光剑补充:“安徽的品种普遍都出现了稻瘟病的状况,不仅是我们这个品种。”
  4月9日,袁隆平院士带领农业部及国内17个省份200多名专家,参观了位于三亚海棠湾等地的多处高产杂交水稻试种基地。(苏建强 摄)
  “广适性超级稻有量也有质”
  曾参与袁隆平超级稻百亩片目标攻关团队的核心专家邓启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团队现在研究和推广的超级稻,如超级稻百亩片攻关二、三、四期主打品种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等,均属于
  广适性超级稻  。广适性超级稻具有对肥力、对气温、对病虫害的三大广适性。换言之,在中低产田的中低肥力水平上种植广适性超级稻,产量也比普通常规品种的产量高出9%至10%,在中高肥力水平的稻田,更可以获得超高产的产量,如Y两优900,只要肥力水平稍高,产量即可达每亩700公斤以上。
  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主角“两优0293”,并不属于广适型超级稻,而是耐肥型超级稻。常年致力于广适性超级稻研究的邓启云认为,不能只局限于耐肥性超级稻研究,还要更加重视广适性超级稻的研究和推广。
  邓启云表示,在我国,50年代以前的常规稻产量,只有每亩200公斤的水平,70年代发明了三系杂交水稻之后,我国水稻产量提高了30%,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粮食供应不足的困局,80年代,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方得到解决。那个时期,杂交水稻的确品质不好。1996年,我国对超级稻研究进行立项后,在袁隆平提出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和产量,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不断刷新水稻超高产育种产量的基础上,团队把超级稻品质的提高,作为了更高的目标。现在的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不仅把水稻产量继续提高了20%到30%,同时也将品质大大改善了。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品种,均达到了国颁3级以上优质米标准。Y两优900主要米质指标更是达到了1级优质米标准。
  作为超级稻试验田攻关,施肥水平要高于平常的超级稻种植水平。袁隆平院士曾表示,超级稻在大面积推广的时候,产量比百亩片攻关产量打七折的情况下,基本上不需比种植常规水稻品种增加多少化肥量。化肥,是现代农业技术中作出了很大贡献的农业技术之一。即便普通稻谷种植,也不能避免化肥的施加。由于超级稻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在获得同样的稻谷总产量的前提下,通过种植超级稻所需的化肥用量,相比种植普通水稻品种更少。
邓启云是袁隆平超级稻百亩片目标攻关团队的核心专家
  全球超级稻计划 保障粮食安全均是第一目的
  事实上,是最早提出并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的国家。1981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率先组织全国各主要水稻研究单位,开展题为“超高产水稻开发及栽培技术确立”的大型合作研究项目,即“逆753计划”。
  项目试图通过籼、粳亚种杂交的方法选育产量潜力高的新品种,再辅之以相应的栽培技术,计划在15年内,实现单产增加50%的超高产目标。1981年―1988年的8年间,整个计划共育成5个品种,即明之星、秋力、星丰、翔和大力等。但这些品种大多在抗寒性、品质和结实率方面存在问题,难以大面积推广。
  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也正式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拟育成一种有别于以往改良品种的新株型稻,并使其产量达到超高产水平。1994年他们向世界宣布,利用新株型和特异种质资源选育超级稻新品种已获成功,一些品系在小面积产比试验中(300m2)产量已超过现有推广品种的20%―30%,但由于不抗褐飞虱等原因,至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八五”期末,农科院育成了“特青”“胜泰”等超高产品种;沈阳农业大学也育成了新株型种质“沈农89366”和超高产新品系“沈农265”;中国水稻所、农业大学通过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选育了一些大穗大粒型超高产苗头组合。199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立项开始为期10年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1997年,在袁隆平院士的倡导下,由国务院总理基金和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立项,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育种计划。
  国际水稻所在1995年时,曾预测到2025年,相较我们传统水稻产量需求,需增加70%产量。因此,超级稻育种对于粮食安全的意义不言自喻。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栽培面积1700万公顷,占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8%,全国杂交水稻平均单产为每公顷7.5吨,常规稻平均单产每公顷6.1吨。第一期超级稻2001年应用于大面积推广,在本世纪前几年每年就达到了约100万公顷,平均产量每公顷8.3吨。第二期超级稻2013年种植面积约100万公顷,平均产量约每公顷9吨。2014年超级稻面积占到了总杂交水稻面积的28%。
  按照单产论,2013年我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达447.8公斤,超级稻是功不可没的。447.8公斤的数据,包括了早稻(大面积种植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晚稻(大面积种植产量在350公斤左右),还有部分产量较低的粳稻。而同样计入平均的,我国超级稻研究取得连续突破的中稻,大面积产量在550公斤以上。
  水稻“癌症”稻瘟病是世界级难题
  据科技日报记者了解,“稻瘟病”的确是水稻领域的“癌症”。截至目前,全球该领域诸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对稻瘟病的研究,但除了防治,并未获得根本性解决的方法。
  造成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原因,正是因为稻瘟病。记者在《万亩超级稻缘何减产绝收》(观察者网:翻页可读)的报道中,采访有关专家时,专家曾告知,去年的确属于历史罕见的稻瘟病高发气候。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和穗颈瘟两种,去年,安徽事发地稻瘟病则属于后者。就是水稻抽穗的时候,遇到了稻瘟病高发气候,适温(25―28摄氏度)、高湿。
  对稻瘟病具高感性的两优2093,在防治不得力、本身又存在稻瘟病高感缺陷的双重因素下,导致了事故发生。这仅仅是单个品种因素,并不能代表所有超级稻品种种群。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隆平高科执行总裁彭光剑,他表示,此次“两优0293”在安徽减产绝收,主要是自然灾害导致,“安徽的品种普遍都出现了稻瘟病的状况,不仅是我们这个品种。”记者同时发现,“两优0293”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类似安徽这样的减产现象,并非孤例。
  “两优0293”并非由袁隆平选育
  在绝收事件引发关注后,不少人认为“两优0293”稻种和袁隆平有很大关系,就此,南都记者9日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取得联系。他的秘书杨耀松对记者说,这次安徽水稻产区的减产,“天气原因、病虫害原因都有。这件事情和袁老没有一点关系。”在杨耀松看来,社会上对袁隆平有太多的误会,他解释说,超级水稻是袁隆平领衔的,但“两优0293”品种不是袁隆平个人选育的。
  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官方网站介绍,“超级杂交稻两优93)”是国家“863”计划()“长江流域超级杂交早、中、晚稻的选育”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持,万宜珍、罗孝和等人是此项目的完成人员,项目起止时间是2002年至2008年,鉴(审)定时间是2006年,研究成果获得了“2009年获湖南省农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至于“隆平高科”,则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耀松称,袁隆平从来没有参与“隆平高科”的经营管理,“袁老在8日下午听说此事后,马上指示‘隆平高科’尽快做出处理,希望通过途径解决,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观察者网综合科技日报、每日经济新闻、南方都市报消息
  相关阅读:万亩超级稻为何减产绝收?
  早在2月10日,《中国之声》一则报道就指出,安徽省蚌埠市农民反映,去年1万多亩种植了“两优0293”的稻田出现大面积减产,部分绝收。万亩超级稻为什么会减产绝收?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隆平高科相关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以下是其2月15日报道。
  当“高感稻瘟病”品种遭遇“适宜气候”
  超级稻“两优0293”,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种子由“隆平高科”生产,该品种曾是第二期超级稻百亩片800公斤的攻关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06号)文显示: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可发生在稻区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隆平高科水稻部负责安徽省“两优0293”品种销售的郭武强告诉记者,因为“高感稻瘟病”特性,“两优0293”均选在稻瘟病少发甚至不发的地区推广。此次事故发生地安徽省蚌埠市,近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稻瘟病”。
  事实上,在2004年前后,超级稻“两优0293”就已在当地试验示范。郭武强说:“直至事发前一年,该品种在当地一直属于较为受欢迎的品种。因为其‘高度抗倒伏性’,正是当地最需要的”。
  据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日出具的《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关于常秀亮举报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调查汇报》(以下简称《调查汇报》)显示,2014年8月以来,该省天气持续阴雨、寡照,气温低于常年同期。
  “这正属于典型的‘稻瘟病’气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最能“激发”稻瘟的气候条件,是气温在25―28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90%以上。对于有着“高感稻瘟病”缺陷的“两优0293”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也并不意外。也正因连连下雨,在稻瘟病爆发后,打农药也无力回天,无法挽救这批水稻。
  预防关口“失守”亟待关注
  早在去年五六月份,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金山湖村村民甘朝康就发现,“两优0293”出苗不齐、不壮。到了9月,“两优0293”水稻一出穗就死。他发现,得了稻瘟病,打农药无济于事。
  那么,“高感稻瘟病”是不是真的防不胜防?在《2014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公布中,我国迄今有农业部冠名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111个。其中,“高感稻瘟病”品种,不止“两优0293”一种。这样的品种,是否就要“唯恐避之不及”?
  郭武强告诉记者,在稻瘟病高发区或是曾发生过稻瘟病的区域,农民因为对稻瘟病有了深入了解,一般情况下,会进行最少一次的预防稻瘟病措施。经过预防,基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不过,郭武强也坦陈,正因当地近十多年未发生过“稻瘟病”,老百姓对于这种病几乎没有太多概念,尽管当地政府部门、销售种业方通过短信、电话等进行了提醒,但未有引起老百姓足够的重视,耽误了最佳的防治时间。
  记者采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他们亦认为,对已公开公示的高感病品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这样才能降低乃至消除可能的损失。
  品种审定:如何更科学,且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据调查,超级稻“两优0293”出问题,并非首次。2007年前后,在湖北就曾因不耐高温,致当地种植数万亩农田结实率仅仅为30%多。2008年,又在安徽芜湖,也曾出现白叶枯病。记者也从有关方面了解到,2006年,品种“两优0293”通过国审的审定标准,仅仅只是适合于当时的科技发展的水平。现在国审的标准,和原来相比,已提高了很多。换言之,这个第二期超级稻攻关的老品种,按照新的国审标准,就难以通过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截至目前,我国超级稻百亩片攻关现已成功完成第四期1000公斤攻关,超级稻品种更新也已进入“第四代”。随着品种的不断更新改良,超级稻品种无论其抗性、产量,还是稻米品质,都更为优异。但回归此次事件,当事方老百姓受到重大损失,却找不着赔偿的主儿,不得不思考,现行品种审定,如何更科学,且更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该专家表示,我国现行品种审定机制的确存在一些弊端。从产品责任法律主体的角度看,本应建立对农民种植后果负责的农作物品种审定机制,按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的话说,应建立“谁审定、谁推广、谁负责”的制度。但按我国现行的品种审定制度(包括农业部近期推出的“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审定主体与种子推广主体是相分离的,最终导致产品责任法律主体缺失(没人对农民种植后果负责)。
  另一方面,现有品种审定的区域试验中,抗性鉴定不够科学、完善。拿同期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的“两优0293”和“Y两优1号”举例:“两个品种均被定义为‘稻瘟病抗性级数9级’。但事实上,这两个9级的品种之间有着天壤之别,‘Y两优1号’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并不常‘高感’;而‘两优0293’则非常易感,这就严重降低了区域试验结果对大田实际生产应用的指导意义。”此外,国审中栽培水平普遍较水稻主产区农民栽培水平低,这对产量潜力较高的优势品种而言,也显然不公平。
  针对“国审”的种种弊端,业内专家表示,改变或取消国审制度,可以更大程度保护农民的利益、加速新品种的推广、提高育种市场安全意识,并从根本上杜绝区试审定腐败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缺点多于优点的品种通过了国审,并不是个案。这不仅为减产绝收埋下了隐忧,也让受到损失的农民难以得到赔偿。目前,一旦“国审”品种发生减产绝收等事故,销售公司是不需承担赔偿责任的。郭武强解释,现有《种子法》规定,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四个种子质量指标,以及部分区域所需“检疫性病害”指标,这5个指标范围内的问题,可以视为种子质量问题,公司应全权赔偿。而稻瘟病,包括老百姓使用不当等,不属种子质量问题。此次事故,就属于“非种子质量问题”之列。
  “出于人道主义,公司会和当地代理商、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帮助当地老百姓申请当地农业,并做好受灾登记,酌情给予适当的补偿。”郭武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实际申请鉴定的为800亩。(记者 俞慧友)
(责任编辑:HN006)
04/10 08:3504/10 01:4102/13 15:4302/13 05:5502/12 07:0802/08 02:1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隆平高科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