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司机注册怎样补充资料查询

易到 VS 优步(Uber):硬碰硬,全实测
两家竞争背后,据说腾讯还即将杀进来了……
7月14日上午,优步(Uber)CEO Travis Kalanick来到北京,宣布优步正式登陆北京。北京是优步提供服务的第100个城市,Kalanick先生向媒体展示了令优步兴奋的北京市场的增长曲线——北京是优步全球增长最快的城市(优步在此之前已在北京试运营两个多月)。但优步并非北京市场唯一的玩家,早在2010年5月,易到用车就已在北京正式运营,而其模式与同年在旧金山起步的优步非常相似。就在优步于美国风生水起的时候,易到用车在国内也在茁壮成长,四年后当优步雄心勃勃来到中国想要复制成功的时候,易到用车也深入优步老巢旧金山展开了美国的业务。显然,中美的两个对手已经到了必须面对面、必须硬碰硬的决战时刻了。在并未与易到与优步公司打招呼的情况下,虎嗅君作为普通用户,分别体验了易到与优步相同级别的服务,为用户带来一篇硬碰硬的评测体验报告。评测对象:易到目前提供经济型、舒适型、商务型、豪华型及奢华型用车服务,优步则在北京市场提供了UberX及UberBlack两种用车服务。UberX与易到的商务型类似,提供帕萨特、索纳塔、别克GL8车型,UberBlack与易到的豪华型类似,提供奥迪A6L车型。虎嗅君分别体验了易到的豪华型与优步的UberBlack,乘坐车型均为奥迪A6L。用车时间及地点:易到为周一(7月14日)晚上7点,优步为周三(7月16日)晚上7点19分,均从虎嗅办公室所在的77文创园出发。人物介绍:司机李师傅为易到奥迪A6L的司机,司机王师傅为优步奥迪A6L的司机。一、硬碰硬之用户体验1.价格体验——优步优势明显易到豪华型:起步价为25元/半小时,起步不含公里数,单价为5元/公里,行程超过半小时后再计25元/半小时;UberBlack:起步价为18元,起步亦不含公里数,单价为0.7元/分钟+3.85元/公里,最低费用30元。将UberBlack的计价换算了一下,假定路况良好不发生堵车,以时速50公里计,则相当于每分钟0.83公里……经过一系列的代数运算后,虎嗅君得出的每公里单价相当于4.69元/公里,与易到的几乎相等,但算上起步价,则易到明显贵于优步。若以时速30公里计,则每公里单价相当于5.25元/公里,比易到多0.25元/公里。可以预见当平均时速低于30公里后,优步的单价将明显高于易到的单价,但考虑到起步价的差别以及当平均时速低于30km后行驶时间会明显增加,即易到的行驶将因为时间超过半小时而再次计入起步价,因此,UberBlack的价格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实际测试结果亦是如此,虎嗅君周一体验的易到豪华型行驶了约6公里,21分钟,用车金额为55元;周三体验的UberBlack行驶了21.51公里,1小时13分钟,用车金额为151.95元,在路程增加3.58倍的情况下,费用只增加了2.8倍,且在优步“无条件舍位”及“夏日优惠25%”后实际付款为113.25元(见下图)。此外,易到的李师傅告诉虎嗅君,易到若遇上高速收费则由乘客另付,而在优步这方面,恰好周三的体验经过了八达岭高速,全程通过ETC快速通道,最后结款时账单未计入此项高速费用。2. 等候体验——易到完胜经过实测,虎嗅君认为等候体验实际与以下两个因素有直接关系:运营车辆的数量与地图位置信息的精确程度,前者关系到最快到达等候地点的时间,后者关系到能否准确到达等候地点。呼叫用车后,易到迅速给出了4辆车的等待列表,并标示出了各辆车距离呼叫地点的距离及预计到达时间,另有车型、该车的评星及月服务次数等信息,虎嗅君选择了18分钟后能够到达的李师傅。而优步这边,在呼叫用车前,优步APP的地图界面上会显示附近区域内的车辆所在位置,但虎嗅君体验时附近没有可见车辆。优步在收到用车呼叫后,“正在预约车辆”的提示画面loading了约有30秒,随后再次转入地图界面,地图上方显示“司机已确认并在途中”,地图上显示等候时间约为22分钟。用户均能在易到与优步的APP界面上看到车辆实时的位置信息,看到它们的行驶路径。但易到提示的距离信息是路程长短,而优步提示的是时间。从这一点上来说,实际易到给的路程信息更准确,而优步给的时间信息在北京市区的晚高峰期间是一定会形成计算误差的——实际体验正是如此,在周三傍晚的大雨天里,虎嗅君实际等候王师傅的时间超过了半个小时,而周一的李师傅准确及时地到达了指定位置。优步的王师傅告诉虎嗅君,之所以迟于预计时间的原因是由于优步的地图位置不准确,王师傅看到的位置是在虎嗅君所在位置的后一条胡同,而这样的误差在王师傅这里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王师傅特别提到了一次东方君悦酒店一位外国客人的呼叫经历,位置信息显示的是东单路口,当王师傅赶到地图显示位置后,找不到客人,想打电话给客人,发现客人留下的手机号是国外的号码无法拨通,于是只能在东单路口干着急,好在外国客人在苦等后让酒店服务人员帮助拨打了王师傅电话,才得以重新定位位置信息,继续完成此次用车——但客人是不会谅解地图差错的,怨气一定是冲向王师傅及优步。通过APP使用界面可以发现,易到用车使用的是高德地图,而优步使用的是谷歌地图,应当说谷歌地图(在!中!国!)为优步提供的这项服务给优步的用户体验带来的减分效果还是比较直接的,如果坚持使用谷歌地图、或不加以改进甚至有可能会给优步带来致命的伤害。另外,优步目前投入在北京市内的UberBlack车辆数从实际表现来看明显少于易到用车豪华型,王师傅介绍说,奥迪A6目前投入UberBlack的大约是30-40辆,其所在汽车租赁公司投入的则为5辆。正因为投入车辆较少,因此目前这些奥迪A6L按照优步的要求,主要在三里屯及国贸地区等候呼叫。之所以这么调度,恐怕是因为优步从美国发展而来,外国客人及海归人士更熟悉优步,更会首选优步,而这两类人群工作、娱乐主要集中在国贸和三里屯,因此优步也就会选择集中车辆于这两个区域“快速反应”,以便以点带面形成口碑传播。3. 乘坐体验——优步胜出一筹,易到略有遗憾由于同为奥迪A6L,汽车外观、车内装饰以及本身的乘坐体验相差无几,易到与优步都在车内提供了瓶装饮用水及手机充电接口。优步承诺在UberBlack的车内提供Wi-Fi,但虎嗅君在王师傅的车上并没有搜索到。王师傅告诉虎嗅君,他已开启了手机上的热点,但显然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检测是否开启或如何重新开启——对于一个50岁左右的司机来说,摆弄智能手机里隐藏较深的功能不免有些强人所难。真正显出差异的乘坐体验来自于司机。优步的王师傅在周三的雨天里打着伞在车外迎候虎嗅君,并为虎嗅君打开车门。到达目的地后,同样是立即下车为虎嗅君打开车门并目送——顿时一种高大上的尊荣感油然而生,让整个乘坐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此外,王师傅身着白色短袖衬衫亦比李师傅的彩色短袖T恤要为此次服务加分许多,据王师傅介绍着装是优步的规范要求,想来入秋后,王师傅们应会如优步宣传图片上的司机一样西装笔挺吧。4. 付款体验——不分上下两者均不支持现金付款,均由后台处理账单及付款事宜。易到可绑定信用卡,在司机确认目的地到达后,有短信提示,将在2小时后通过绑定的信用卡支付用车费用。易到用车还提供了充值功能,可通过网银、支付宝向本人易到账户内充值,在付款时即可通过账户内余额结算。优步除了可以绑定信用卡外,还可绑定支付宝账户,这一点上,优步对中国市场的研究还是相当用心的,深谙国内的在线交易习惯,为本地用户提供了支付宝这种更常用的交易方式。在账单查询方面,易到在其APP内即可查看,而优步的账单是通过注册账号所用的邮件地址送达,对于用户而言意味着需要打开手机上的邮件APP才能查看账单,这一点略显多余。因此,优步方面加分项目和减分项目抵消后,与易到相比在付款的体验上实际不分上下。由于每个人对于豪华轿车的乘坐要求、偏好各不相同,虎嗅不做绝对评价,但虎嗅君认为,优步目前在用户体验方面必须立即改善等候体验这一项,若不能保证位置信息准确以及投入车辆足够,在豪华型用车服务这个细分市场上将很快败下阵来。二、硬碰硬之运营模式1. 各方收入分配根据李师傅的介绍,易到与用户实时结账后,到下月与车主结账。易到的结账款为该车收入的20%,剩余款项会先经过车主“隶属”的汽车服务公司,汽车服务公司随后代为扣缴“所得税”,也就是“合法资质”的牌照租赁费用。李师傅与这台奥迪A6L因为才投入易到运营不到1个月,因此对这笔费用的细节不是非常了解,据他在培训期间所理解的,若易到结账款为1万元,则汽车服务公司口会扣缴800元,因此实际到车主手中的收入应在7000元左右。优步曾提出过与汽车租赁公司的分账比为二八的方案,但这在汽车租赁公司看来不可接受。据王师傅说,司机的工资收入在3500元/月,而优步在华的前景并不明朗,运营收入在扣除公司管理成本、汽车养护成本等后可能还不抵司机工资,汽车租赁公司显然不敢贸然地与优步一起冒险,因此目前的合作方式是优步向汽车租赁公司提供保底收入65元/小时/车。王师傅所在的汽车租赁公司为优步投入的奥迪A6L的日运营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13个小时的白班,另一种是10个小时的夜班,王师傅就是夜班,从下午4点到凌晨2点。以日运营13个小时计,汽车租赁公司投入一台奥迪A6L的月收入为6万多元。在优步方面,如果该车的实际运营收入多于此,即盈利,反之则亏钱。由于优步的分账模式缺少对司机的激励,因此优步补充了给予司机的奖励措施,每一客单给司机10元,每一次五星评价给司机5元。如果每天有10客单,则最优的情况下,王师傅能额外获得150元的收入,相当于每个月能另外得到与工资收入相近的“奖励”。但王师傅告诉虎嗅君,优步的客人很多比较挑剔,五星评价实际比较难得。2. 车辆来源易到的李师傅并不是车的主人,车是朋友的,也即私人汽车,李师傅算是在为朋友打工。李师傅告诉虎嗅君,按正常流程,他应该首先加入汽车服务公司,从而获得相应资质,然后再加入易到,成为易到的运营车辆,这是符合行业监管的规范流程。但实际操作中,王师傅的这台车就是先加入易到,随后易到安排司机加入有运营资质的汽车服务公司并获取“合法身份”,显然这种模式实际为大量的“黑车”投入合法运营大开了方便之门,而这也是易到能够“拥有”大量社会车辆投入运营的关键所在。虎嗅年初也曾使用过一次易到,当时选择的是经济型的朗逸,司机张师傅是车主,张师傅介绍说自己平时有工作,这是节假日的兼职,可见易到的模式成功挖掘出了大量的社会车辆支持其业务,从而形成规模效应,获得先发优势。优步的王师傅则是服务于某汽车租赁公司,人事关系属于该公司,该公司与优步签立合作协议,提供人和车为优步服务。这个在车辆和司机的运营资质上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但也限制了车源的扩增速度——依赖汽车租赁公司的积极性才能增加运营车辆,无法获得大量闲置的社会车辆。易到在其APP上介绍说,其全类型车辆在北京市已有5500辆,北京市五环内面积为750平方公里,若5500辆车全部投入运营,则相当于五环内每平方公里有7.3辆车。优步目前有王师傅所在汽车租赁公司的5台奥迪A6L支持,据王师傅介绍,全北京目前约有40辆该类型车辆,另有一定数量的UberX服务车辆,包括帕萨特、索纳塔、GL8等,但总量一定远远不及易到。根据王师傅介绍,原来该公司计划提供10台奥迪A6L,但因为二八分账的方式在该公司看来“不可接受”,双方最后只能达成5台车的合作——相信其他汽车租赁公司应该算的是同一笔账。优步CEO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与媒体分享了几个美国司机的故事,共同点是这些司机加入优步运营后,从一台车变成了多台车,实现了个人财富上的成功。显然这个模式在北京的王师傅身上是做不到了,但是易到的李师傅的“雇主”朋友却可以做到,李师傅的朋友专门购置了奥迪A6L投入易到的运营,如果未来不断增持更多车辆并投入易到运营,就会变成一个小型的出租车公司,依靠易到的运营平台积累财富,实现美国优步司机一样的财富成功。三、硬碰硬之腾讯来了优步目前尽管乘坐体验优于易到,但是这些软性价值并不足以弥补由于等候时间过长所带来的糟糕感受。对于优步而言,尽快提高北京市区内的运营车辆数量,并为司机和用户提供更准确的地图位置信息,是其能够与易到一较高下的先决条件。优步在北京推出了UberBlack和UberX两种服务,如果说前者是豪华型用车服务,那么后者就是经济型用车服务,这就意味着几乎是在全面挑战易到,这于优步并不是明智之举。在两种服务投入运营的车辆总量都远不及易到的情况下,就正面发起竞争——《孙子兵法》有云,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而目前优步的这些劣势短期内无法扭转,显然几无胜算。对于优步来说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王师傅告诉虎嗅君,其所在的汽车租赁公司的很多司机这几日正在轮流参加腾讯的培训——腾讯即将杀入易到和优步的地盘。据王师傅了解,腾讯计划在北京市场投放5000辆车运营——立即达到匹敌易到的规模,号称要做到四环内每公里有一台车。腾讯凭借滴滴打车(原为嘀嘀打车,现已更名)所积累起的客运与交通大数据、无尽的资本深度以及QQ、微信两个平台可导入的巨大用户数量这三大优势,一旦入场,在这个市场上掀起腥风血雨恐怕将是必然。而倚仗先发优势以及背后携程的资本、资源优势的易到或许尚可一战,但优步——如果不能在UberBlack这个高端市场上形成口碑效应,建立某种品牌调性的区隔从而自成一格,在高端市场上建立竞争壁垒,那么优步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的未来就绝非杞人忧天了。
点此全站设置为大字体
本设置保留在浏览器内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炫耀你的微信影响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要评论?请先
没有帐号?点击
其他地方有进入计划吗
Uber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Uber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uber高标准,质量好,但未适应中国国情,易到全面扎根国内,现在与uber相比还是具有先发优势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租车还是那些小店铺能占市场。大企业估计没什么戏,大家都喜欢包天的~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有点偏贵啊,合理的价格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做为局外人了解下,不做深入分析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各有千秋呀 无声的企鹅 记得有篇文章 是叫****腾讯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有点贵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国内汽车服务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大啊!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互联网企业发展太快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貌似还是消费得起的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未来都不买车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即易到的行驶将因为时间超过半小时而再次计入起步价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起步价 貌似好贵好贵啊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优步存在时间不会长!1、它的定价比的士便宜!打乱了所有的士司机的饭碗!2、它本身是个皮包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将私家车汇成专车,素质参差不齐,是凭压榨私家车的闲置价值给乘客,时间长了,大部分私家车不干!3、优步的定价不是按市场成本价来核定!仔细核算油耗、车辆折损摊销、保险、税费、路桥费、人工费。实际小排量的私家车主是在盈亏平衡线,大排量车主实际在贴钱给优步!综上所述,优步存在时间不会长!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ta的文章(79)
收录此文章的文集自从有了优步之后,我就很少搭普通的士上班,都会叫人民优步,因为上班距离比较远,觉得人民优步经常有折扣会比较实惠。我一般都是安静地坐在后座上不主动说话的,除非司机主动跟我攀谈。在这两个月的优步代步生活里,接触到各种各样性格的司机,也听到过不少故事,很多人民优步的司机其实并不差钱,也不排除他们某方面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
本文原载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乱槽之巅”===== 正文的分割线 =====我习惯于从团队来预测一个产品能不能走的远,而不是产品和模式本身,因为产品是可以持续迭代的,模式更是本来就应该不断试错,唯有靠谱的团队,才是推动这一切走下去的驱动力。老婆是产品经理,在做的事情与共享经济有点关系,所以关注汽车共享领域有一段时间了,甚至我们婚礼时的用车,都是提前通过易到预定的。自从她成为易到用车的忠实用户开始,就跃跃欲试的想体验一番司机的感受,但填了无数次表格也没人搭理,另外从易到司机口中得知现在加入易到居然需要“公关”工作人员了,毕竟我们不是专职开黑车的,于是放弃。春节前,准确的说是取消高峰补贴后,早高峰用易到叫车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了,经常是叫了几遍也没人搭理。想必是司机认为我们自西向东穿过整个北京的上班路途太远而且太堵,影响了他们接单,所以就有选择的放弃了为我们服务。此时想起了那个进入中国已有一段时间的Uber,初次体验感受不错,起码高峰时间可以叫到车了。跟司机聊天时知道,Uber是不会让司机接单时知道目的地的,而且采取派单制,接单率直接体现在司机的收入上面,加之简单的计费规则(路途+时间)和“巅峰加价”,彻底抹平了司机挑活儿的动力和必要性。对Uber刮目相看始于春节的泰国之旅,同样一个应用,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在繁华的曼谷市中心,还是在老婆不慎定错的鸟不拉屎的普吉岛酒店,依然是熟悉的界面和叫车流程,直接输入地址,不用跟司机多说一句他们的ThaigLish,就可以直达目的地,简直方便的不行。再看看到了国外就变成白屏的各种国产地图,才能明白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泰国回来后,这位产品经理就又跃跃欲试的想要试试Uber司机的体验,看了下申请要求,家里的车符合要求,驾照也符合要求,考虑到女司机的安全问题,决定先用我的驾照申请一下试试看,没成想,这个申请之举启动了一个槽点多多的奇葩历程 ...首先是在提交“成为司机”申请,按步骤下来,略去上传各种证照不说,最后一步是要我看一个培训视频,视频居然是托管在Youtube的,幸亏家里的网络一直在VPN线路上,才使得“线上培训”能够顺利完成。当时真不知道国内的朋友们如果不用VPN是怎么走完这个流程的,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知道Uber China的“培训”方式之后,此处后面会具体说明。线上提交之后,按提示就等着“面试”了,如此看来Uber还是挺谨慎的,那就等吧。n天过后,邮箱、电话均无动静,如果不是用的Gmail,我就又该怀疑伟大的防火墙了。实在忍不住之下,拜托给Uber发过招聘广告的霍炬老师,看看能不能走个“后门”,看看我的申请到底到了哪步了。霍炬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告诉我意图已转达到,同时给我一个Uber中国的微信账号,可以在微信上申请加入,还可以不翻墙看中文的培训视频,我靠,咋不早说,哪怕在官网上写个提示也行啊。熟人、微信多管齐下之下,我终于收到这样一个邮件:面试时间居然是N/A,地址是英文,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根本就不明确,看上去就是胡乱填写的,如同我在各种国外网站瞎填的地址一样。无奈,继续回复邮件,72小时过去,依然石沉大海。实在忍不了了,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上门看看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还好,从微信账号上翻到了具体的地址和接待时间,找准一个时间直接开车杀了过去。Uber Beijing 的门面不大,门口有两位穿着特警制服的人把守,弄得我还以为这是被有关部门查处了,正抄家呢,走进细看,才发现是俩保安。保安表示,接待请一律到旁边房间,按指引进到里面,发现这是一间废弃的公司旧址,连原先公司的Logo还没拆掉。空旷的屋子里有一个投影机在循环播放那个在微信上已经被我看过n遍的培训视频,地上散落了几把椅子,角落里有一个衣架,上面挂了几件褶皱成一团的西装上衣,看上去从来没有被清洗过。门口的保安拿着一个二维码,说办理业务的扫码排队,培训的下午再来,好吧,先扫码再说,扫码后拿到一个序号,等叫号。屋里有一个看似是Uber员工的男士在维持秩序,不断的让大家先坐下,尽管显然椅子是不够的。早到的司机们看起来比较着急,想跟这位头戴棒球帽的员工问些什么,但棒球帽的脖子一扬,回答很有外企范儿:“我不会回答你们的任何问题”。然后就开始自顾自的叫号,并强调过号听不到概不负责,那种腔调让我回想起在外企的不堪岁月。好在司机们似乎已经对这种态度非常适应了,走到一边三五成群的交流各种拉活儿攻略打发时间。我也找了一堆人扎进去,想听听司机们是怎么看Uber的,显然这些司机大多数都是转正的黑车司机(无贬义),还有个别“叛逃”的正规出租车司机,专职开车拉活,司机们的观点很朴素,也很有代表性:1、Uber有补贴,原来每天不停拉活月底才赚够10000,现在高峰时间随便开开然后回去睡觉每月能拿10000+,而且没有份儿钱,所以要加入Uber;2、传统出租车公司太“黑”了,所以要加入Uber;跟司机们胡侃1个多小时之后,棒球帽叫到我的号码了,跟他来到那两位保安把守的办公室,进去之后发现其实这是一个接待中心,L形的桌子后面坐着6、7位工作人员,手里忙乱的处理着。接待我的是一个个子不高、脸上的婴儿肥有点像李湘的MM,我们姑且把她叫李湘吧。李湘问我啥事,我说网上申请人民优步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消息,所以想来问问。李湘听罢似乎没有表达歉意的意思,板起脸来问我,证件带齐了么?忙回答,带齐了带齐了,连户口本结婚证都带来了。递上证件,操作录入一番后,告诉我可以了,回到旁边房间拍照就行了。赶到旁边房间,投影机旁边坐着一位男士,忙说明来意,穿上衣架上脏兮兮的西装,慌忙拍了一张头像,此时司机端app已经可以点击上线了。为保万全,回去找到李湘想核实一下资料,李湘正忙,让我找棒球帽核实下信息,棒球帽看上去比她还忙,也没做任何查询,就告诉我:晚上六点过来培训。我问他,司机端已经可以上线了,而且也参加过在线培训了,甚至翻墙看了英文的视频,还需要培训么?棒球帽不再理我,只好知趣的退出去,心想好在离得近,晚上再来一趟总不会再有问题了。晚上六点,穿过堵成屎一样的工体北路,我居然按时到了上午的那间当成培训室的废弃办公室。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足有100人塞在那间屋里子,手里都拿着一个表格排队,上前跟一位正在排队的MM打听了一下,说这是批量培训时间,只要填表、拍照、培训,一条龙下来就能直接开通账号,根本不用网上申请神马的。我靠,此时我心里已经骂了一万个草泥马了,尼玛怎么不早说?还好,我的账号已经激活了,参加培训就行,问旁边保安,我的司机端已经激活了,是不是在这里参加培训,保安的回答令我大惊:“已经激活了就能用了,培训你听听就行了。”嗯,看来我又想多了。培训很简单,除了看那个视频以外,上午那个帮我拍照的男士用一个PPT讲了大概20分钟,无非就是分成、奖励标准以及禁止刷单之类的,PPT讲完,就组织一波人拍照录入,然后如此循环。我也就离开了这间已经排到300号的房间,去开始体验我的司机之旅了。来到车里,打开司机端,点击上线,想必繁华的三里屯地区一定有人叫车。等了1个小时,居然没!订!单!,当天还有别的事情,就带着深深的疑惑关了软件,此时心里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第二天,晚上早早的吃完饭,跟老婆说要帮她体验下,老婆表示,要在车里等到第一个订单才上楼,俩人就在车里大眼瞪小眼的等,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单,想必是这个时间居住区叫车人少,于是把老婆轰上楼,开车往CBD区域转悠,一小时后,车到三元桥,客户端终于响了起来,第一位客人是从静安中心到陶然亭,客人上车,问好后开车走人。聊天中客人的一句话让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这是我第一次用UberX”,尼玛,神马?UberX??我申请的可是人民优步!一路无语,送客人到家后往回走,在南新仓接上一位美国人回大使馆,美国人表示,她用的也是UberX,好吧。回到家上网查账单,发现车型那里果然写着UberX,而且还支付了20%的分成给Uber,这显然不对。抄起电话想问问Uber是咋回事,这才发现找遍网站和公众账号,都没有Uber的电话号码,只能在微信上留言解决,无奈只好留言说明情况,坐等回复。第二天,回复来了,问我当时申请的是不是UberX,我说不是,我申请的是人民优步,然后你猜怎么着?又没回复了!等到下午四点,终于忍不住,开车赶往Uber办公室问清楚,到了办公室,门口的二位保安指着门上的标语说,接待时间是2~3点,你来晚了,现在概不接待。我说有急事,信息录错了不能耽误,纠缠许久,趁着保安离开的档口,钻进办公室。幸好李湘MM还在,忙说明情况,李湘MM首先讲开错车型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其次她从来没录入错过信息,但可以帮我查询一下,然后慢条斯理的说道:“如果录入错了,我会向你道歉”。好吧,浓浓的外企范儿真的想让我逃离那里。查询的结果当然是她录错了,道歉真心没听到,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改好了”,我还想问问结算信息是不是确认过了,免得结账时又出问题,李湘表示注册时录入了就行了,不会有任何问题,并同时举起她的左手,向左平伸指向门的方向,不再说话,看起来意思是要请我赶快离开,不要耽误她的工作。又是下午6点的工体北路,继续堵车回去,浪费的汽油就当成报名费好了。一路上心中异常憋火,也许那些专职司机会习惯于他们的态度,但作为相信Uber的愿景,愿意为共享经济做一点事情的人来讲,这种服务态度显然会令他们丢掉不少支持分。Uber还算是个创业公司,如果在本国,这样态度的员工恐怕分分钟就被Fire了。在接下来的体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Uber司机,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归结起来集中在:1、Uber Beijing没有任何电话联系方式,一切只能靠微信、邮件,而且基本得不到及时回复,遇到交通事故等紧急状况,根本就没有办法寻求帮助。2、为求得快速发展,大量吸收专职司机加入,而车型、车况的考察不够严谨,导致人民优步的体验差异很大。3、对用户的宣传推广方式过于单一,也不够接地气,纵观北京Uber的微博,除了在发各种优惠码之外,再无其他推广和互动。即便不与国产的易到、滴滴比较,就是跟Uber Shanghai、Uber Tianjin比起来,也是差得很远的。4、对司机的服务基本就没有,而态度和责任心更是奇差无比。几天运营体验下来,遇到18位形形色色的乘客,从乘客那里,感受到了大家对Uber这种共享经济的信任和期待,Uber靠技术匹配车辆、不允许挑选订单、不显示目的地的做法,极大的提高了叫车效率,很多用户已经成了Uber的铁粉。更有趣的是,几乎一半的用户根本不会在意优惠码,为了出行更方便,多付出一些费用他们也愿意用Uber叫车,而不是在路边叫出租车。可能是由于推广方式不得章法,我接到的乘客依然是外国人居多,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多,其他乘客集中在IT、金融两个领域。唯一例外是接到的一位学生MM,是家长为了安全专门要求她晚上必须用Uber叫车,这也很有意思,看起来专车不安全的说法,在群众雪亮的眼睛里面,就是胡扯。回到开头的问题,看一个事业能不能做好做大,团队是关键,显然Uber Beijing的团队看上去不那么“性感”,更像是一家IBM那样的僵化外企,而不是一个充满活力、对用户富有感情的创新公司,如此下去,我担心Uber在中国会沦为Google一样的结局,哪怕她已经与百度联姻。曾经与霍炬争论过技术与运营的关系,他认为好的技术和产品是关键,我则坚持产品再好,垃圾的运营也会把团队带入泥潭,Uber在北京的现状正在印证着这一点。作为司机,我体验到了Uber技术的牛逼,每次分配的订单都能让我连续右拐最快到达乘客身边。但同时也体验到了运营、推广的不足,经常从朝阳转悠到东城,再到西单都没有一单,乘客结构的单一也佐证了推广方式有很大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希望更多的遇到“奇葩”乘客,而不是每天遇到很nice的IT人或者外国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推广到位了。运营团队对司机队伍的不珍惜,对Uber文化的忽视,相信有他们的现实原因,叫车体验需要提升,不得不更加有效率的扩充司机队伍,此时文化的传承、服务态度就被放到了第二位,毕竟专职司机们也不在乎。但问题来了,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带来乘客体验的下降,Uber变成一个丑陋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就指日可待了。说了一堆废话,算是吐槽兼给准司机们一些攻略,最后给Uber三点建议:1、梳理下Uber中国的各种公众账号、微博账号,现在太多太乱,而且运营水平参差不齐,这是SNS推广的大忌。2、把“司机之家”建设好,起码要有专职的人在工作时间全天服务,而不是每周只服务3个小时,其他时间把司机们拒之门外,面向司机和用户的工作人员更是要加强培训。3、Uber传达的愿景和价值观,应该渗透给司机们,与司机们在这一层面达到一致认同,虽然很难,但真的有必要去做。最后,吐槽归吐槽,无论是作为乘客还是司机,我们还是会继续体验Uber,给他们改善的机会和时间。毕竟,我们信仰互联网。
除了高(不)富(差)帅(钱)的司机,以及陶冶情操的Uber司机,分享一下普通司机们的生活。自己之前关注Uber很久了,去年的时候进入了中国,今年年初开始大规模推广。自己在杭州搭乘了 几十次 人民优步,由于是从业相关,所以基本上每一次乘车,都会跟司机聊天,聊以下这些话题。1. 做人民优步司机多久了2. 为什么做人民优步司机3. 收入怎么样4. 对未来的前景5. 对应用平台的看法及意见。跟几十位司机聊一下,大致总结一下现在杭州普通优步司机的体验。一些结论:1. 人民优步司机都是男性(还没有遇到过女司机)2. 人民优步 车型范围非常大,从几万到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不过一般都是裸车十几万出头,太好的车不会愿意出来开)(现在优步政策修改了,将裸车价格从10W提高到15W)3. 杭州的人民优步补贴非常大。乘客端补贴,经常会有7折,或者每单减10的活动。司机端非高峰期1:1补贴,高峰期1:2补贴。经常会有,10元车费,乘客端免费,司机端拿到30。Uber每单补贴30,力度远超之前快的/滴滴的打车补贴。除了每单奖励,司机还有高峰完成4单奖100等。4. 人民优步司机数目增长非常快,从2014年12月开始,3个月左右时间,uber司机端活跃用户已经过万,这个数目正好是杭州市正规出租车的数目。同时司机报名培训场场爆满。5. 95%的人民优步司机都是兼职,一般都是工作日5点多下班后,跑几个小时到晚上10点多,然后周六周日出来跑两天。每周收入去掉油耗后,净收入(补贴+车费)基本在。每月需要跑的里程大概在3千公里左右。全职收入最高遇到过司机自称曾经月入到手1W8(专业开专车,依赖于一号专车,滴滴专车等各类补贴)。6. 入职简单,报名,登记,大概半天就可以上路了。目前来看,司机数目增长迅速,非常踊跃(可能跟国人收入水平较低有关,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兼职赚外快的途径,能赚钱的方式,口口相传,传播非常快)7. 预估,在杭州市Uber,营销补贴在千万/月 这个级别。目前Uber在中国开通了9个城市,由于都是地推认证,可以估计Uber在中国投入在 亿/月 这个量级。相比而言,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 的专车补贴力度就见的弱了很多,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可能是迫于投资者的压力太急于赚钱了,在赢得了出租车市场之后, 专车市场 没有uber这么肯烧钱。预计,快的和滴滴合并后会加大投入,否则容易被uber甩开,赢不下专车市场,出租车市场再大也没有用,uber做大之后,整个出租车行业都会萎缩。8. 优步司机普遍对uber平台非常看好,最大的顾虑是政策, 现在普遍通过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的方式来走灰色地带。虽然前几天交通部长发言 私家车不允许专车,但民心所向的事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法执行的政策往往仅是口号。打车出行平台对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争议,包括出租车行业的抗议,中国在处理同样的事情,这一次没有先进国家的经验可以学习,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深化改革不能是一句空话,个人反而看好 这次是否有机会迈出第一步。9. 中国大多数人对目前收入不满意,期望更多的收入,但没有太多其它途径提高收入,uber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分享方式,间接给广大私家车司机提供了大量可控,可兼职的工作机会。我遇到大多数司机都是为了赚钱来当uber司机的,(下班后3~4个小时,周末开2*100)从以上几点,可以大致看出Uber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方向,通过大量补贴 给 人民优步(无平台提成+大量补贴),吸引司机端以及乘客端,通过uberX, Uber Black提供差异化服务来做未来的赢利点(平台提成)。对未来的几点估计:1. 补贴不会永远持续,以后力度会降低直到消失, 但持续时间会根据活跃司机数以及每日订单数,和国内竞争对手的不同而不同。2. 这个市场容不下太多玩家,易到、滴滴、uber、快的(1号)、AA用车等,合并和优胜略汰很快会发生,2015年还会再倒下几家。3. 民心所向,社会有强烈需求,即使有法律风险,即使会有运输管理机构不疼不痒的罚款,以及交通部长反复强调,只会延缓 新时代的带来,而不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政策行业发展:1. 最乐观估计,放开行业管制,官方放行软件平台,引导并提出监管意见,(解决收入交税,洗白等问题)。小概率事情。2. 中等情况,不支持,不反对,不打压,不严查,直到叫车平台平稳发展获取更多人的认同,(就像出租车叫车软件一下,已经获取社会广泛认同,不可阻止了)。大概率事情。3. 悲观情况,打压软件公司,封uber,快的,滴滴公司. 小概率事情。优步30元个人推荐优惠码080n6
Base杭州,司机+乘客用户。不排除提问者是Uber工作人员做推广来招司机的。杭州在过年后这段时间,人民优步司机数量飞速增长,具体数量不详,现在打开司机端,周围全是车。本月开始提高车辆准入门槛,1.车辆由原10w起变为15w,2.浙A牌,3.五年内。当初注册司机也是遭遇邮件微信不回,手机不接,后来摸到杭州点搞得自己跟特工一样,杭州原培训流程和场地就不吐槽了,跟上面描述北京的朱峰差不多,现在已改场地后不明确。现在杭州补贴凶猛,平峰两倍,高峰三倍,乘客活动丰富,人民优步比出租便宜,比一号和易到的经济车型便宜30-40%,但Uber的车可能会比较好,对于即时叫车来说比其他专车服务响应快,拒载少,这是Uber引以为傲的最近距离派车和司机不知道目的地原则。315以后Uber又推出了一个司机服务条例,对司机管控比较严,偏向于客户,类似于淘宝偏向买家。放官方大码,输入推荐码mastercn得200元,须绑定master信用卡,活动到结束,与新人30元推荐码冲突。-----------------------分割线-------------------------------我加入Uber司机是为了体验的+空闲赚零花。1.可以碰到各式人等,酸甜苦辣的全有,有时候是旁观者,有时候是聆听者,有时候是解决者…2.因为司机乘客都补贴凶猛,所以推广快,双方都愿意使用,但司机因为派单和看不到目的地原则,有时候会好几个小时无单或者跑好远空程回城。如果没有补贴,实价低于出租的钱是没人愿意跑的。3.北京的朋友说想碰到坏的乘客体验一下,我说十个里碰到一个坏的有你受得,我有次雨天接到个接小孩放学,给我车里弄得全是泥巴和草,车费10块,我内饰清洁花了500。4.接老外可以练英语,还有叫我做专职司机的。5.过路费需要垫付,凭票再报销很麻烦。6.乘客大头钉投放容易误操作,好几次绕好远。7.可能因为中国地图原因,或最近原则是直线距离,有时刚进隧道被派个单,要开过整条长长的隧道绕回来10公里就去了…8.容易被钓鱼,Uber员工会钓你查态度,还有就是政府了,这个不是亲历。9.一个乘客问我出事故谁承担,我说司机自己承担,我当初光想了车损,却没想到人命,如果出了重大事故就会很麻烦,因为Uber撇的一干二净,不会给你承担任何责任。10.想到来补充。------------------------吐槽-----------------------------中国的精英团队管理,员工无不来自世界50强,毕业Top100名校,投行,律师所,拥有上天入海之能,遍游全球,慈善非洲…全是高大上,高富帅,白富美。三个人一个城市,招揽运营起数以万计的司机队伍,牛得不行!1.我想说的是司机是钱砸出来的,不是你们的能力;2.不接地气的邮件沟通(而且每次一句话),迟早玩完;3.无论作为乘客和司机与运营团队沟通,三天回复是起步,从自己和朋友沟通经验来看,Uber是挑人挑事件来回复的,按难易度来说,容易的慢慢回,难的么就不回了,所以用惯400的国内用户会憋屈死,售后体验比易到和一号差太多;4.信用卡不能解绑,想Charge就Charge;5.烧着千万级的钱,推广就微博微信,微信也不愿意弄着高清正规的图,有些指导图的分辨率犹如微商转了无数次的图,文字描述经常重复,杭州区的文章用上广州的邮箱,明显杭州区的懒得原创拿来广州的就用,但联系方式没改过来,这就是世界50强出来的人的管理与营运。除了烧钱还是烧钱,拉人头,烧完你们打算咋办?6.杭州三巨头中有来自宝洁和梅赛德斯的,梅赛德斯的就没好好的培训下员工,我朋友去注册个C63,人小姑娘就认为是个小C差车,另外10w左右的车就不用说了,的确犹如上面北京朋友说的,人员工牛的很,你去注册人民优步,都是些有个小破车的无业游民,很跑出租的一个样,没文化,根本没把你放眼里,人家是估值百亿的公司员工,中国创始员工,档次不一样。我想Uber王晓峰不是拉企业ceo来跑人民优步吗?所以杭州的某些员工不要眼高于顶,跑人民优步的ceo多了去了。7.广告允许适当的夸张,但是跟你们自己的运营规则相悖总不行吧,说10元打到兰博基尼,我倒是想开两座车来做啊,你说我被派单三个人乘客我是拒单呢还是拒单呢还是拒单呢?!别老整些莫须有的高大上!8.杭州微信能不老推那位开CLS的花店CEO美女么。呃…其实我是花店员工啦!手机码字。
电信从业者 / 专注WiFi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步打车司机如何加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