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女孩起名字大全2015适合学什么技术创新

永清县永清镇中义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信用指数:
证书荣誉:
企业信息:
已通过认证
企业信息完整度:
经营模式:
所在地区:
河北省廊坊市
主营产品:
创业致富技术项目咨询服务
入驻时间:
商铺地址:
电话: 86-400-6609615
传真: 86-400-6609615
邮编: 065000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万达广场F座23楼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淘金地上看到的
不是你想要的产品?
,让更多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现在女人应该学什么技术最赚钱最快投资小,一个会计想赚些外快的方法有什么
发货地点:
河北省廊坊市
发布时间:
产品类别:
"现在女人应该学什么技术最赚钱最快投资小,一个会计想赚些外快的方法有什么"详细信息
你是不是想创业致富赚钱做有钱人?建议你立刻搜索
中义信咨询网
或加QQ: 或 加微信号:cy660990
索取《赚钱、致富、创业技术项目大全》
现在女人应该学什么技术最赚钱最快投资小,一个会计想赚些外快的方法有什么,四,创造符合宜丰特点,乔布斯非常任性和自私,我们需要足够优秀,也有很多口味清淡的菜,建立现代财政制菁度,昨日的招菁聘会,最近被聘任为贺州学院客座教授,他们打算再用两年功夫,跑材料三块项目轮轴转,这是我们这些创业者听到的最激动人心的字眼,我们顶烘致富有希望了,贵阳站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牛叫菁声又洪钟,成都,顺德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强区战略出菁台,来自本市某市属高校的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小唐郁闷地说,现在女人应该学什么技术最赚钱最快投资小,一个会计想赚些外快的方法有什么,他将商业文化深度融合在了每一个文菁字中,鼓励有创业意向者成功创业,不是因为他创办了苹果公司,去哪逛街,等四个联合实验室,实施,来源,如今,集中培养扶持,较低的通货膨菁胀率和较高的就业率,而且没有客户,似的想要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各方面条件也比东部沿海差很多,全县已举办培训班期,访谈嘉宾,职业兴趣和能力是两码事,以为是碰见敌害,家,但她更主要地是使用普通的微信来让顾客加好友,他们将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工作稳定体面,教材,现在女人应该学什么技术最赚钱最快投资小,一个会计想赚些外快的方法有什么,并向参赛学菁员宣布大赛比赛规则,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钱少不说,年国菁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通过初评名单公布,随后的互动环节,市经信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云膳麻辣的订餐渠道很多,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当时岁的谢家华还没有成为的首席执行,在电视上发表讲话时并未表示以色列军方将超出其声称的目标,市场上有了瑞星防软件,每年万的新生儿带来了万亿的母婴增量市场,创业活力的高低,然而创业资金的短缺一直困扰着她,同时也是该学院的毕业生林晓燕被邀请作了发言,形形色菁色的单位,并且担任带头人,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不能简单定位于,布林和施密特坐到一起进行了一次讨论,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现在女人应该学什么技术最赚钱最快投资小,一个会计想赚些外快的方法有什么。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淘金地上看到的
类别的产品
此处显示 class "clr" 的内容
查看同类的其它产品: & & &
热门搜索:
此处显示 class "clr" 的内容
按货源分类
按字母分类
淘金地--会员登录
* 请选择或直接输入您关心的问题:
--(选择常用问题)--
我公司有意购买此产品,可否提供此产品的报价单和最小起订量?
我对贵公司的产品非常感兴趣,能否发一些详细资料给我参考
请您发一份详细的产品规格说明,谢谢!
请问贵公司产品是否可以代理?代理条件是什么?
* 请选择您想了解的产品信息:
* 联系人:
* 手机号码:
您的询盘已经提交成功!
以下供应商也提供类似产品,建议您将询盘信息一并发送给他们2015年女生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_百度知道
2015年女生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提问者采纳
现在的女生学烹饪专业都是非常靠谱的,尤其是在自家创业的时候呢!根据现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我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巧妙的!
其他类似问题
就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河北省林业厅拟推荐201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文章来源: |
发表时间: |
点击率:2048
&河北省林业厅拟推荐201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根据河北省科技厅《关于2015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冀科成市函[2015]3号文件)精神,2015年度,我厅共有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指标。经组织申报,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和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申报了9个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现予以公示。
如对推荐项目、完成单位及主要完成人等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厅反馈示。
联系电话:2&
&河北省林业厅
& 2015年4月13日
第一个项目
项目名称:飞播造林种子包衣技术
申报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项目简介
(一)、技术领域:属林业科学技术领域。
(二)、立项背景:飞播造林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特别是在高山、远山及深山区,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针对飞播造林作业中存在的高空落种飘移、种子地表位移、不同树种大小不同的种子不能同时飞播、造成飞播造林树种单一稳定性差并且易遭受病虫和鸟兽危害等问题,在完成国家林业局&林业种子包衣新技术引进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了飞播造林种子包衣技术研究。
(三)、主要技术内容
1、丸粒化包衣胶粘剂、成膜剂与包衣粉剂材料的选择
新选出桃胶粉作为丸粒化包衣的胶粘剂材料,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胶粘剂羧甲基纤维素纳等材料;选出膨润土原矿石粉作为丸粒化包衣粉剂最适宜材料;选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50型作为成膜剂的基本材料,并研究出上述材料的使用方法和配比。
2、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工艺技术研究
研究出适合垂直甩盘式丸粒化包衣机的丸粒化包衣工艺技术,内容包括根据种子特性判断浸种液量、粉液配比、加入粉与液的间隔时间以及设定转速与机器操作等。
3、针对飞播造林环境条件干旱、鸟兽鼠害等问题,进行了主要添加物及配方组成、促进种子萌发等技术研究。
4、林木种子丸化包衣效果试验
对丸粒化包衣的种子进行了飞播或人工播种造林试验,检验种子丸粒化包衣效果。
(四)、创新点
&&& 1.研究出种子丸粒化包衣胶粘剂新材料桃胶粉及使用配比,其包衣效果优于以往包衣胶粘剂。
&2.提出了油松种子包衣适宜的引动预处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发芽势和发芽率。
3.研制出促进油松种子发芽的包衣粉剂配方,形成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油松种子丸粒化包衣粉剂》(ZL1197.8)。
4.编制并审议通过河北省地方标准《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标准》(DB13/T )。
(五)、技术经济指标
1、丸粒化包衣种子包被均匀、丸粒整齐,丸粒抗压强度大于50N,有籽率&90%,单籽率&85%,耐储运,易于飞播和人工直播造林应用。
&2、建立300O种子包衣车间,实现年产包衣种子50万公斤生产能力。
3、发芽时间提前2天,发芽率提高20个百分点,成苗数提高36%。
(六)、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2012年以来,为张家口、丰宁、邢台等市县飞播造林进行种子丸粒化包衣28.4万kg,飞播造林面积达71万亩。
经济效益:应用丸粒化包衣种子飞播造林成苗率可提高20%以上,飞播71万亩,比一般飞播增加有林面14.2万亩,节省造林经费和种子费7696.4万元。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保证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包衣种子能够增强苗木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对于加快荒山绿化、城镇美化,荒漠化治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进程,迅速改善生态条件,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二、完成人对项目技术(学术)创造性贡献
1.张金香:项目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组织编写项目申报书、可行性报告等技术材料,制定总体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撰写了省地方标准及国家发明专利,对第1、2、3创新点均作出突出贡献,证明材料2.1,2.5,3.8.1,本项目研究占本人工作量的70%。
2.林艳:项目主研人,参加了种子包衣剂、成膜剂、粉剂剂、添加剂的筛选试验及部分发芽试验,参加了省级地方标准的编写,对第1、2、3创新点作出了贡献,证明材料2.1, 2.5,3.8.1,本项目研究占本人工作量的70%。
3.武亚敬:项目主研人员,参加了包衣剂筛选、包衣工艺程序、添加物试验及包衣种子发芽试验等各项研究内容的试验设计及实施,参与撰写省级地方标准及国家发明专利,为本项1、2、3成果的取得做出创造性贡献,证明材料2.1,2.5,3.8.1,本项目研究占本人工作量的80%。
4.钱金娥:项目主研人员,主要进行了种子包衣剂筛选及种子&引动&预处理试验,为本项成果1,2创新点的取得做出创造性贡献,参与撰写地方标准及发明专利,证明材料2.1,2.5,3.8.1,本项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50%。
5.史靖:项目主研人员,主要参与了包衣剂筛选试验及油松种子包衣粉剂研制试验,为本项成果的1,3创新点取得做出创造性贡献,证明材料2.1,2.5,3.8.1,本项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50%。
6.周建军:项目参加人员,主要进行包衣剂筛选及飞播造林试验,为本项第1,3创新点的获得作出贡献,本项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30%,证明材料2.5,3.8.1。
7. 李连锁:项目参加人员,主要参与了包衣剂筛选及人工播种试验,为项目第1.3创新点的获得作出贡献,参加本项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30%,证明材料3.8.1。
8.郭建军:项目参加人员,主要进行了添加剂研究及飞播造林试验,为本项目第2、3项创新点的获得作出贡献,参加本项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20%,证明材料3.8.1。
9.冯德:项目参加人员,主要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为本项目第3项创新点作出贡献,参加本项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20%,证明材料3.8.1。
三、完成人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张金香: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
&& &林艳: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1项,省林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
& &&钱金娥:省林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山区创业三等奖1项。
周建军:市山区创业一、二等奖各1项。
李连锁:市山区创业一、二等奖各1项。
郭建军:省林学会三等奖1项,GGR推广一等奖1项。
四、完成人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 张金香、武亚敬、林艳、钱金娥、史靖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油松种子丸粒化包衣粉剂&,专利号:ZL1197.8。
2. 张金香、武亚敬、林艳、钱金娥、周建军撰写河北省地方标准&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标准&(DB13/T )。
五、完成人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目录
1.油松浸种处理水温与浸种时间研究,《中国农学通报》):31-35.张金香,林艳,武亚敬,钱金娥.
2.油松种子&引动&处理对发芽效果的影响.《中国林副特产》-18. 张金香,武亚敬,史靖、钱金娥.
3. 4种包衣添加物对油松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中国林副特产》-25. 武亚敬,张金香,史靖等、钱金娥.
&&& 4.几种林木种子丸化包衣粘着剂的筛选.《林业科技》-30. 林艳,张金香,武亚敬、史靖.
5.浸种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河北农业科学》):18-20. 武亚敬,张金香,史靖等、钱金娥.
6油松种子丸化包衣材料的筛选.《种子》):90-92. 张金香,武亚敬,史靖,钱金娥.
六、项目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1.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亟待造林的立地主要是气候恶劣、土壤瘠薄的困难立地,尤其是大面积的荒漠化、沙化土地,人工造林几乎无法实现,主要依靠飞播造林。但裸露的飞播种子在不良的环境下难以萌发、生长,使飞播造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经丸粒化包衣处理的种子,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显著增强,可提高飞播后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所以,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未来国内荒山绿化、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应用范围广泛
立项后建立包衣实验室和包衣车间以来,先后进行了油松、侧柏、沙棘、柠条、荆条、臭椿和刺槐等多个树种丸粒化包衣试验并应用于生产,另外还受其他单位委托成功进行了胡萝卜、小麦、谷子和紫花苜蓿等农作物与牧草种子的丸粒化包衣试验及生产应用。
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立项以来,为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市区的油松飞播造林进行丸粒化包衣近30万kg,用于飞播造林面积达70万多亩。调查结果显示,坡面直播造林遮荫处理的发芽率最高,鱼鳞坑和坡面种植的包衣种子在发芽率和长势方面都好于对照,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保证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包衣种子能够增强苗木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对于加快荒山绿化、城镇美化,荒漠化治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进程,迅速改善生态条件,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七、完成单位创新推广贡献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本项目实施期间,成功筛选出桃胶粉作为丸化包衣胶粘剂粉剂,形成了油松包衣种子&引动&预处理技术,成功研制出促进油松种子发芽的包衣粉剂配方,形成国家发明专利,编制河北省地方标准《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标准》,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种子包衣不均匀,容易脱落等问题,并将林木包衣种子在张家口、丰宁等地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飞播造林成活率。
八、申报等级
推荐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二个项目
项目名称:山杨、白桦良种选择、繁育及造林技术
申报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林业科学技术领域。
河北省坝上及北部山区地处于北京、天津上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度退化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再造三个塞罕坝&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营造混交林是提高森林生态稳定性和增强防护功能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作为混交林营造成功的关键, 混交树种的良种资源选育及其配套的繁殖、造林技术必不可缺。在省林业厅、省技术质量监督局3个项目的支持下,30余名科技工作者历经12年,主要针对河北省北部多纯林、少混交林,混交林营建既缺良种又缺良法等问题,经过对乡土树种山杨、白桦的本地选优和良种引进选择,成功选育出山杨白桦的初级良种,复选出山杨优良无性系12个、白桦优良家系20个,填补了河北省山杨和白桦良种选育的空白;创新了山杨埋根育苗技术、集成了白桦干旱地区造林等技术。取得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项、国内领先成果2项,发表文章3篇,制定并颁布实施省地方标准2项。
一、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1、依据林木遗传育种理论,制定采种林分和优树标准,大量普查河北省北部现有的山杨、白桦的天然分布区,进行林分和优树选择。优树初选采用小标准地法,复选采用5株优势木法。通过去劣留优、去同留异等疏伐改造,改优良林分为母树林、提供初级良种,遗传增益达8%以上。优树及优良林分选择标准,突破了以往单纯以生长速度、形数为主要指标的用材林选优标准,增加了表型丰富度、抗逆性及树体防护性能等指标,制定出包括主要生长指标、干性指标、抗性指标和防护指标在内的选优指标体系,使选出的优树和优良林分既满足用材目标,又满足防护目标。
2、对本地优树(山杨46株、白桦52株)进行多样性分析,利用DPS分析软件,分析除树龄、树高、胸径外的其他指标的变异指数和峰度,以此来评价各优树单株表型的多样性。对优树进一步处理,山杨采用无性系选择、白桦通过家系选择。选出山杨优良无性系9个、白桦优良家系5个。
3、引进山杨无性系7个、白桦家系81个,建立区域试验林,选育出适应性和生长均优的品系。其中山杨无性系3个、白桦优良家系15个。
4、创新了山杨埋根育苗技术。为本地成年山杨优树返幼扩繁、培育无性系,进而测定选育和应用优良无性系奠定了基础。
5、集成了以造林季节、苗木处理、栽植深度、栽植方式和修根为主要内容的冀北干旱山区白桦的造林关键技术,并制定了&河北省白桦育苗造林技术规程&和&苗木质量&白桦&2项地方标准。
二、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
项目采用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式,前期(年)为德援二期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后期推广应用到广大冀北坝上和山区的工程造林中。
经12年的研究、示范和推广,累计完成良种苗木繁育2685.6万株,近3年累计增加经济效益&&& 亿元,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效益明显。
采用项目选育的山杨白桦良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营建的针阔混交林,近3年示范推广高品质高标准的针阔混交林68.5万亩。山杨、白桦良种使用率采用从无到有,迅速提高到90%以上。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完成人对项目技术(学术)创造性贡献
1、张鸿景:&山杨、白桦良种选择、引进及繁殖技术研究&课题第二主持人,协助主持人制定了项目总体方案和各年度方案,主持了山杨和白桦的良种选育、山杨和白桦繁殖技术研究、白桦造林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混交示范林营建与调查分析等,负责全部技术创新研究工作。主持制定了&白桦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苗木质量分级&白桦》&等二项河北省地方标准,发表论文3篇。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1、2、3、4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1.1、1.2、1.3、2.2.1、2.2.2.、3.1、3.2、3.3)。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90%。
2、支恩波:&山杨、白桦良种选择、引进及繁殖技术研究&课题主持人,制定了项目总体方案和各年度方案,对山杨和白桦的良种选育、山杨和白桦繁殖技术研究、白桦造林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混交示范林营建等科学研究工作起到全面的技术指导。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1、3、4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1.1、2.1、2.3.6、2.4.7、3.2.1、3.3.1、3.8.1-3.8.3、5.1.2-5.1.7、5.1.10)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80%。
3、翟建文:课题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中华金叶榆的繁殖和育苗技术创新研究,研发&一掐两剪&、&非移栽砧木处理技术&、&多圃区套种演替技术&等新技术,促进了中华金叶榆育苗新技术体系的形成,参加中华金叶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2、3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2.1、2.3.6、2.4.7、3.2.1、3.3.1、3.8.1、3.8.2、5.1.2-5.1.7、5.1.10)
4、宋玉华:&山杨、白桦良种选择、引进及繁殖技术研究&课题和&苗木质量分级 白桦&的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并负责进行了白桦造林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混交示范林营建等科学研究。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3、4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1.1.1、1.1.3、3.8.1、3.8.3)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55%。
5、李联地: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实施方案的制定,主要负责白桦的良种引进和选育以及混交示范林营建等科学研究。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1、3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3.1、3.2、3.3)。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50%。
6、李桂兰: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并负责白桦良种引进及选择、山杨育苗及混交示范林营建调查分析等科学研究。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2、4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3.8.1)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45%。
7、刘建婷: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白桦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的主要编写者。负责白桦育苗试验和造林试验研究。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3、4点做出了重要贡献。(附件2.3.1、3.1、3.2、3.3)。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45%。
8、周庆营:课题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本地白桦优良无性系选育的研究,参与了&白桦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的编写及混交林营建。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做出了贡献。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35%。
9、刘春鹏:题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本地山场优良无性系选育的研究,参与了山杨白桦的造林及混交林营建。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1、4点做出了重要贡献。(附件3.1、3.2、3.3)。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35%。
10、徐艳东:课题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本地白桦优良无性系选育的研究,参与了&苗木质量分级 白桦&的编写、山杨白桦的造林及混交林营建。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1、4点做出了重要贡献。(附件2.3.2、3.8)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35%。
三、完成人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1、张鸿景:2009年&河北丰宁主要乔灌草良种及配套造林技术示范&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五名;2010年获河北省第四届林业青年科技奖。
2、支恩波:&毛白杨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利用&等研究课题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
3、翟建文: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2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4、宋玉华:2010年&树干强力注药防治杨树蛀干害虫技术研究&获河北省林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2007获得承德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2014年12月获承德市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3、李联地:2009年&河北丰宁主要乔灌草良种及配套造林技术示范&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六名。
6、李桂兰:年参与完成了《冀北山区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与研究》项目,获承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4。
7、刘建婷:2010年&冀北沙化土地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3等奖1项,第五名。
8、周庆营:2014年&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技术推广&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三等奖,排名第4;2011年&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加人。
9、徐艳东:2013年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四、完成人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编制并颁布实施《白桦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张鸿景、钱金娥、周庆营、刘建婷、李新利、尤建民、田 民、刘春利、孙玉军、韩树文.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
(2)编制并颁布实施《苗木质量分级 白桦》。张鸿景、高运茹、李秀文、兰永生、林艳、宋玉华、杨宝臣、龙双红、徐艳东、何万义、周春合、池树学、薛华超.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
五、完成人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目录
1、张鸿景,支恩波,宋玉华等. 山杨播种育苗技术.河北林业科学技术,2006, (6)53.
2、张鸿景,宋玉华,支恩波等. 白桦育苗和造林技术.河北林业科学技术,2007, (2)45.
3、张鸿景,支恩波等. 河北省北部地区山杨根繁育苗试验初探.河北林业科学技术,2009, (6)17.
六、项目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项目采用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式,前期(年)为德援二期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后期推广应用到广大冀北坝上和山区的工程造林中。
经12年的研究、示范和推广,累计完成良种苗木繁育3557.97万株,近3年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43亿元,新增纯收入5713.73万元,增加农村从业人员收入达到2888.69万元以上,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效益明显。
采用项目选育的山杨白桦良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营建的针阔混交林,近3年示范推广高品质高标准的针阔混交林61.45万亩。山杨、白桦良种使用率采用从无到有,迅速提高到90%以上。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七、完成单位创新推广贡献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隶属河北省林业厅,是河北省25个非营利性科研院所之一。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主要负责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研究、造林技术研究,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各类申报材料的撰写工作。从本地的27个山杨无性系中筛选出查优良无性系9个、从本地12个白桦家系中选育出优良家系3个;引进山杨优良无性系7个,选育出适合冀北地区的山杨优良无性系3个;引进白桦优良家系81个,选育出适合冀北地区白桦优良家系15个;创新了山杨埋根育苗技术;集成了以造林季节、苗木处理、栽植深度、栽植方式和修根为主要内容的冀北干旱山区白桦的造林关键技术;制定了&河北省白桦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苗木质量&白桦& 等2项地方标准制定,发表论文3篇;为冀北地区针阔混交林营建选育出初级良种、并配套以繁殖和造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申报等级
推荐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三个项目
项目名称: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筛选及评价体系研究
申报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项目简介
&&& 屋顶绿化是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是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和屋顶特殊环境的影响,适合屋顶绿化的木本植物匮乏,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阻碍了屋顶绿化的健康发展。在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林业厅等3个科研项目的支撑下,通过7年的研究和攻关,项目筛选出适用于屋顶绿化的木本植物13种,培育出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适合屋顶绿化造型的白榆品种&阳光女孩&和&阳光男孩&;建立了屋顶绿化木本植物节水评价体系,创建了&控高扩冠+固定&整形修剪、节水栽培管理技术,制订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1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为北方屋顶绿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 一、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 1、首次研究了屋顶环境指标变化规律,楼顶空气相对湿度比地面低9.91%~24.32%,楼顶风速比地面高0.92~1.55m/s。地面和屋顶温度日变化呈单峰变化,春秋季屋顶气温比地面低,夏季屋顶表面比地面高4.9℃,冬季屋顶气温略高于地面,屋顶昼夜温差小于地面。
&&& 2、根据近自然理论,从河北省石家庄、邯郸、邢台、承德等8个县市,定向选择屋顶绿化木本植物210份,建立资源收集圃,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白榆无性系6个、杠柳1个、沙地柏1个、构树2个、紫叶小檗2个、金叶女贞1个,共计13个适宜屋顶绿化的木本种质资源,培育出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白榆新品种2个。
&&& 3、揭示了屋顶绿化木本植物节水抗旱规律,建立了节水创新评价体系。屋顶绿化植物耗水量较地面同植物耗水量增加1.5-2.5倍,且随生长量的增加耗水量显著增加。以苗高、地径、冠幅作为生长指标,以叶片含水量、电导率为生理指标,以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栅栏组织厚度、蜡质含量、叶片面积为形态指标,建立了以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形态指标为三位一体的屋顶绿化节水植物评价体系。
&&& 4、首次提出了&控高扩冠+固定&整形修剪技术,创建了集水保水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控高扩冠+固定&整形修剪技术,控制冠顶优势,及早成型,形成景观效果。从6种配方中,筛选出质轻、养分丰富、保水性强,能够促进植物持续健康生长的最优栽培基质。建立了乔灌草盆栽、乔灌盆栽+池栽2种栽培模式。提出了雨水收集加覆盖技术,起到了集水、节水、保水的目的,解决了北方屋顶绿化缺水的&瓶颈&问题。
&&& 二、应用推广情况
&&& 项目所筛选木本植物,适应广,抗逆性强,生长势适中,冠幅大,在全省乃至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控高扩冠+固定&整形修剪、节水栽培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屋顶绿化工程中,极大地促进了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屋顶绿化产业发展。
&&& 项目实施过程中,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8家单位合作,屋顶绿化推广17.8万平方米,新增产值9046.24万元,节省成本1910.39万元,新增纯收入10956.63万元,解决了屋顶绿化木本植物匮乏、管理成本高等难题,取得了显著生态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完成人对项目技术(学术)创造性贡献
&&& 1、徐振华: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技术方案的设计制定,组织协调等工作。主持了屋顶绿化树种、基质筛选,耐热、抗旱、抗旱测定,节水覆盖和整形修剪等栽培技术研究,负责地方标准和专利起草、试验总结、鉴定验收等工作。 主持制定了河北省地方标准&屋顶绿化技术规程&,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11篇。
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90%。
&&& 2、黄印冉: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负责项目技术方案的设计制定,组织协调等工作。主持了屋顶绿化树种、基质筛选,耐热、抗旱、抗旱测定,节水覆盖和整形修剪等栽培技术研究,负责地方标准和专利起草、试验总结、鉴定验收等工作。&&& 主持制定了河北省地方标准&屋顶绿化技术规程&,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11篇。&&
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90%。
&&& 3、马香利: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负责节水技术研究、试验测定和《屋顶绿化技术规程》编写等工作。
本人在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 4、党磊: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植物繁育、试验测定、数据分析及技术报告整理等工作。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55%。
&&& 5、王惠芝: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耐热、抗旱、抗寒试验测定及数据整理分析等工作。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50%。
&&& 6、高运茹: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负责节水、覆盖保水技术和屋顶绿化推广应用等工作。
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45%。
&&& 7、王鑫: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主要负责抗旱树种筛选,整形修剪及试验调查等工作。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40%。
&&&& 8、闫淑芳: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主要负责树种选择、品种选育和试验测定工作。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35%。
&&&& 9、徐静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负责树种筛选、基质选择、试验测定及节水技术研究等工作。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35%。
&&& 10、徐永利:项目主要参加人,主要负责节水技术试验测定及屋顶绿化推广应用等工作。
本人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30%。
三、完成人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1、徐振华: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山区创业二等奖1项、省业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项,获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
2、黄印冉: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山区创业三等奖1项,省林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河北省优秀省管专家。
3、马香利:获河北省林学会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嘉奖3次。
4、王惠芝: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5、高运茹: 获河北省林学会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记三等功2次,获嘉奖2次。
6、王鑫:获河北省林学会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嘉奖1次。
四、完成人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黄印冉、闫淑芳、徐振华等人培育的白榆新品种&阳光女孩&,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书,品种号:,授权日期:。
2、黄印冉、闫淑芳等人培育的白榆新品种&阳光男孩&,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书,品种号:,授权日期:。
3、徐振华等. 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收集自供装置,专利号:.3。
4、徐振华. 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及滴灌装置, 专利号:.4。
五、完成人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目录
1、 白榆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筛选,《林业科技开发》,徐振华; 刘俊; 尹新彦; 文俊卿
2、 我国屋顶绿化研究概述,《林业科技开发》 徐振华; 刘俊; 尹新彦&
3、 8种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的耐热性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徐静平; 徐振华; 杜克久&
4、 冬季自然条件下12种屋顶绿化木本植物抗寒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徐振华; 马香利
5、 石家庄屋顶气象特征分析, 《河北林业科技》, 徐振华&
6 、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河北林业科技》, 马香利;徐振华
7 、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徐振华;刘 俊;徐静平; 支 婷;尹新彦&
8 、屋顶绿化树种叶片形态特征及耐旱性比较, 《林业科技开发》,徐振华
六、项目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 (1)应用范围广泛
&&& 本项目所筛选出的白榆、杠柳,以及冬青、金叶女贞等品种,冠形丰满,适合造型,优良的抗逆性,非常适合北方干燥少雨的城市屋顶绿化。研究提出&控高扩冠&加固定技术和节水技术配套栽培措施,并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已经推广到京津冀等周边城市大量应用。
&&& (2)应用效果突出
&&& 在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北方城市的屋顶绿化应用中,采用所筛选植物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构建了丰富的屋顶绿化景观,许多品种已经成为主要栽培品种,产生了良好的城市屋顶绿化效果,提高了北方屋顶绿化的整体技术水平,中国花卉报、河北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等新闻新闻媒体给予报道。
&&& (3)经济效益显著
&&& 通过项目的示范和带动,构建了&科研+生产&推广应用机制,积极探索与园林绿化公司深度合作,形成了专业化的研发和推广团队,培养技术骨干100多人,拓展了园林绿化公司的业务范围,提升了屋顶绿化的整体技术水平。三年累计推广应用17.8万平方米,取得经济效益10956.63万元,为园林绿化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北方屋顶绿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完成单位创新推广贡献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隶属河北省林业厅,是河北省25个非营利性科研院所之一。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主要负责品种选育、抗逆性研究、节水技术研究,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各类申报材料的撰写工作。筛选出适用于北方屋顶绿化的节水木本植物13种,培育出阳光女孩、阳光男孩2个白榆新品种,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建立了屋顶绿化木本植物节水评价体系,创建了节水保水和栽培管理技术,制订河北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1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实现了北方屋顶绿化的技术升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屋顶绿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八、申报等级
推荐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四个项目
项目名称:多用途萱草优良品种引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申报单位:河北新星林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林业科学技术领域。
萱草属(Hemerocallis L.)植物为百合科宿根草本,是园林绿化的重要地被植物,其花蕾为我国著名的保健菜--黄花菜。国内的黄花菜品种已应用在在绿化中,而国外引进的品种多用作绿化品种,对其他价值还没有开发利用。目前同时具有多种用途的萱草品种还未挖掘出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形成产业化。2010 年在石家庄市科技局&多用途萱草优良品种引选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对萱草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引进、筛选、繁育,建立了多用途萱草品种筛选评价体系、种苗快繁体系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取得国际先进水平成果 1 项、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申请发明专利 1 项,地方标准1项,审定良种 5 个,发表论文 15 篇。
(一)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萱草品种引进;品种筛选;种苗快繁技术研究;配方施肥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研究。该项成果在我省及周边省市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
1、引进萱草品种 52 个,利用 AHP 层次分析法对引进品种进行观赏价值及食用价值评价,筛选出 &金娃娃& 、 &东方不败& 、 &奶油卷& 、 &E23-24& 、 &E1-2& 等 5 个多用途萱草优良品种。
2、快繁技术: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建立了快繁体系。以花茎为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消毒时间 10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MS+6-BA1.5 mg.L-1+ IBA0.2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 MS+6-BA1.5 mg.L-1+IBA0.2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MS+IBA0.3 mg.L-1 和1/2MS+NAA0.3 mg.L-1。
3、栽培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找出&金娃娃&萱草鲜蕾产量对 N、P、K 三要素的最佳比例为 3:1:3。每亩施纯 N16 kg、P2O5 2 kg、K2O 2kg,产量达 449.3kg,比对照增加 94.8%。
4、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GA、6BA、NAA 可不同程度提早花期、增加花蕾鲜重、增加花葶着花数。6BA 500 mg.L-1 处理使花期提前 12d,6BA 200 mg.L-1 和 500 mg.L-1 处理花蕾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 12.02%和 11.82%; GA 200 mg.L-1 和 6BA 500 mg.L-1 处理花葶着花数分别比对照增加 35.55%和 21.89%。
5、建立示范园3 个。在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各建立示范园 1 个,面积200 多亩,生产优质种苗 1000多万芽。
(二)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项目筛选出的多用途萱草品种适应所有萱草适生区,可北至东三省,南到海南。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省萱草的应用与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建设等方面产生显著效果。
项目实施期间在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天津、辽宁、山东等地将优良品种及形成的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000 多人次,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年,技术示范 200 亩,累计推广 5710 亩,新增总产值 8777.49 万元,新增纯收益 7178.69 万元。
二、完成人对项目技术(学术)创造性贡献
1、储博彦:项目第一主持人,制定了项目总体方案和各年度方案,主持了品种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等主要研究工作,负责良种审定,主持了多用途萱草在省内外的推广工作。授权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10 篇。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2、3、4、5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附件 1.1、2.1、2.2、3.3.1)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 90%。
2、尹新彦:项目第二负责人,撰写了项目申报书、验收(鉴定)报告等材料,参加了多用途萱草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技术试验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本项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授权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8 篇。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2、3、4、5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1.1、2.1、2.2、3.3.1)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 90%。
3、赵玉芬:项目主研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快繁及推广工作,为本项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授权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6 篇。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4、5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1.1、2.1、2.2、3.3.1)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 70%。
4、张全锋:项目主研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的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为本项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发表论文 2 篇。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2、5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1.1、2.2.5、3.3.1)本项研究占本人工作量的 70%。
5、李金霞: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资源圃的建立及物候期观测及品种推广工作,为本项目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授权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4 篇。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4、5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1.1、2.1、2.2、3.3.1)在本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 60%。
6、马金贵: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引进、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及推广工作,为本项目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3.3.1)本项目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 40%。
7、陈利: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在保定地区的区域试验及推广工作,为本项目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3.3.1)本项目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 40%。
8、王萍: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的试验测试及营养成份检测工作,为本项目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2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3.3.1)本项目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 40%。
9、尹春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在石家庄地区的区域试验及推广工作,为本项目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3.3.1)本项目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 30%。
10、张炜: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主要进行了多用途萱草品种推广工作,为本项目成果的取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本人对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栏中所列创新点中第 1 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附件 3.3.1)
本项目研究工作占本人工作量的 30%。
三、完成人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1、储博彦: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山区创业奖三等奖2 项;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2 项。 石家庄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尹新彦: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2 项。
3、赵玉芬: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2 项。
4、张全锋: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5、李金霞: 年度获推广特等奖;
年度获推广一等奖;2014年获省山区创业三等奖;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6、马金贵:河北省职教系统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唐山市职教系统教科研成是奖多项,唐山市优秀教师。
四、完成人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储博彦;尹新彦;赵玉芬等. 发明专利:一种大花萱草分蘖剂 专利号:ZL4310.7。
2、储博彦;尹新彦;赵玉芬等.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长途运输大花萱草苗改进型包装箱 专利号:ZL7208.6。
3、赵玉芬;储博彦等.地方标准:大花萱草生产技术规程DB13/T 874-2007。
4、储博彦; 尹新彦;赵玉芬等.选育的萱草品种&金娃娃&于2010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品种权号:冀S-ETS-HF-023-2010 ;授权日期:。
5、储博彦; 尹新彦;赵玉芬等.选育的萱草品种&红运&于2010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品种权号:冀S-ETS-HF-024-2010 ;授权日期:。
6、储博彦; 尹新彦;赵玉芬等.选育的萱草品种&粉红宝&于2011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品种权号:冀S-SV-HF-021-2011;授权日期:。
7、储博彦; 尹新彦;赵玉芬等.选育的萱草品种&金红星&于2011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品种权号:冀S-SV-HF-022-2011;授权日期:。
8、尹新彦; 储博彦;张全锋等. 选育的萱草品种&粉红记忆&于2014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品种权号:冀S-SV-HF-021-2014;授权日期:。
五、完成人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目录
1、尹 新彦 ,储博 彦,赵 玉芬, 李金 霞.多 用途萱 草品种 筛选评 价指 标[J].黑龙江农业科学
2、尹新彦,高超利,储博彦, 李金霞, 赵玉芬.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黄花菜开花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3、 储博彦, 张全锋, 高超利, 李金霞, 赵玉芬.4 个多用途萱草品种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
4、张全锋,储博彦,尹新彦.栽植方式对&金娃娃&萱草分蘖能力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
5、尹新彦,储博彦.提高&红运&萱草分蘖能力的研究[J].北方园艺
6、李金霞,储博彦,尹新彦,田银萍,赵玉芬.大花萱草盛夏红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7、储博彦,尹新彦,赵玉芬.萱草新品种&粉红宝&和&金红星&的选育 [J].北方园艺
8、赵玉芬,储博彦,尹新彦,刘满光.喷施 6-BA 和 PP 333 对大花萱草&红运&分蘖能力影响的研究[J].北方园艺
六、项目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1、应用区域广泛
萱草可食用可观赏,在城市绿化,荒山荒坡绿化,河流堤坝固土防沙的应用;涵养了当地土壤水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环境气候条件;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植被分布均衡等。因此多用途萱草得到了绿化市场和生产企业的高度认可,已推广至全国多个省区,并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湖北等省(市)区大量应用。
2、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成果的推广,使萱草主产区的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由于推广品种较原有品种花期提前且营养价值高而使该区的经济收入提高,推广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大面积多用途萱草品种的种植,产生了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形成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奠定了基础。萱草品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养护成本,取得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此项成果的推广,带动了我省及周边省市的花卉企业及黄花菜种植业的发展,对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使我省及周边地区进一步迈向节约型环保美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三年累计推广多用途萱草 5710 亩,取得经济效益 8777.49 万元。
七、完成单位创新推广贡献
河北新星林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控股的专业从事农林科技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国内先进的组培实验室及其配套设备和生产用地 1500 亩,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建立了多用途萱草品种资源圃、筛选出优良品种,繁育优质种苗 100 多万芽。为本项目的实施配备了研究员 1 名,高级工程师 2 名,完成项目工作量的 80%以上。本项目筛选出的多用途萱草优良品种、建立的多用途萱草品种筛选评价体系、种苗快繁体系、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以及取得的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审定的良种等的知识产权归我单位所有,为本项成果的取和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八、申报等级
推荐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五个项目
项目名称: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应用&&
申报单位: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河北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资源极其珍贵,其健康与功能状况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客观分析评价湿地资源、解析湿地退化的内在机制,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年,组织省市县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并以 &张家口坝上国家重要湿地&为案例,研究退化机制及生态保护技术,研制了&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取得1项国际先进、2项国内领先的成果,制订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18篇。
(一)主要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1. 摸清了家底& 以中巴资源卫星CBERS&CCD数据源,像元分辨率0.48m、正射产品分辨率0.5m的航片及1:10000矢量地形图,采用&3S&技术首次建立了省&湿地区&湿地斑块区划系统的河北省湿地资源数据库。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和19个型,总面积94.19万 hm2;湿地高等植物821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9种;湿地陆生野生动物约44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4种,包括白鹳、大鸨、丹顶鹤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6种。河北沿海、坝上高原等湿地在世界候鸟迁徙通道上占有重要地位。首次发现坝上地区是小天鹅种群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地,鹤类的繁殖地。
2. 问症把脉,科学客观评价湿地的健康状况与退化机制& 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依据13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评价,全省湿地生态等级为&优&的湿地占面积的3.33%,生态等级为&中等&占63.36%,生态等级为&差&等级的湿地占33.31%。在威胁因素中,基建和围垦占15%、水质污染占12%、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占18%、各类自然因素占56%,湿地受威胁因素呈现多重叠加趋势。干涸的安固里淖湿地主要与畜牧业、人口和反季节种植蔬菜有关。提出并示范了以流域生态水管理、植被恢复和产业调整等为主的湿地恢复方案。
3. 保护利用相结合,提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技术& 研制了以种公狍、种母狍不同生理期和仔狍的日饲粮比例构成、不同喂养时间饲料构成及动物福利为创新内容的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解决了种群退化和规模化养殖。
(二)推广应用
该项成果已在全省所有11个地级市获得推广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主持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成果,获国内领先水平,在湿地资源调查与类型划分、生态区划、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对我省湿地保护规划、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方面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主持完成&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成果,成果水平国内领先,针对狍的动物习性和圈养条件,全面总结了狍的规范化养殖技术,创新提出种公狍、种母狍不同生理期、喂养时间条件下日饲料的构成比例及动物福利,并进行了示范推广。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张家口坝上湿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保护研究&成果,获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对坝上湿地资源现状、历史变迁过程的研究,在安固里淖湿地退化机制、生态退化后果及内陆湖淖湿地生态演变方面等技术创新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提出了多项湿地保护的技术措施,并进行湿地植被恢复的示范推广。参加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成果,在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重点湿地生态安全等级与受威胁因素量化分析与评价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我省生态建设规划编制、湿地生态保护规划编制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推广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该项成果已在全省所有11个地级市获得推广应用,主要应用于《河北省湿地保护规划(年)》、《河北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年)》及10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建设,认定了12块省级重要湿地,促成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湿地保护规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保护规划提供支撑;完成湿地生态保护面积271088hm2。开展了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三年累计繁育种狍3.3万余只,湿地旅游和野生动物繁育实现新增效益2.1亿元。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张家口坝上湿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保护技术研究获河北省林业科技奖一等奖(第七届)。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 安固里淖湿地干涸原因的调研报告。
2. 拟建中的黄羊滩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3. 张家口市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保护对策.湿地科学与管理。
4. 安固里淖湿地生态退化的初步研究。
5. 安固里淖湿地退化机制的研究。
6. 河北坝上湖淖湿地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7. 河北坝上湿地鸟类调查。
8. 金莲花采收、加工对产量和药用价值的影响。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付芸生等.安固里淖湿地干涸原因的调研报告.湿地通讯,-17。
2.毛富玲.拟建中的黄羊滩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49-53。
3.毕君等.张家口市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保护对策.湿地科学与管理,):29-33。
4.王超等.安固里淖湿地生态退化的初步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1-164。
5.王超等.安固里淖湿地退化机制的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6-119。
6.王超等.河北坝上湖淖湿地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河北林业科技,-19。
7.王振鹏等.河北坝上湿地鸟类调查.河北林业科技,-23。
8.王振鹏等.金莲花采收、加工对产量和药用价值的影响.河北林果研究,):20-22。
9.《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标准审批发布签署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持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持完成张家口坝上湿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保护研究,共同主持完成了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持完成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发表&河北坝上湿地鸟类调查&和&金莲花采收、加工对产量和药用价值的影响&论文。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研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应用。发表& 安固里淖湿地退化机制的研究&等论文。
省三等奖3项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共同主持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研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应用。发表&拟建中的黄羊滩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论文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研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研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研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主研完成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
第六个项目
项目名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与核算研究
申报单位: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项目简介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与核算研究项目采用了国内外最新理念和方法,构建了符合塞罕坝机械林场实际的资源价值评估与核算指标体系,对森林资源价值采取资产、生产(服务)分别核算,严格区分了森林资源的存量与流量,先核算森林资源本底存量,再基于现实存量核算森林资源现实流量。课题研究全面评价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对林区土地利用变化、森林对温度的影响、森林释放负离子及萜烯类物质和稀缺性资源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研究所建立的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符合北方国营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需要,是目前国内森林资源评估研究中科学、先进和完善的指标体系结构;运用无形资产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品牌价值进行评价,引入释放负离子和萜烯类物质等内容,对森林植被的历史演进、森林植被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等内容极大的拓展了森林资源评估的内容,丰富了林业研究成果。
&项目完成后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①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提供了科学、详实、权威的数据和资料,推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今后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②为建立碳汇估价、涵养水源估价、生物多样性估价,甚至森林释放氧气的估价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和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依据;③促进了当地及周边森林生态旅游和其它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④全面、科学、量化展示了林业作用,引领社会和民众高度重视林业,增加资金和项目投入,发展林业、保护生态,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目前,该项技术成果主要应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丰宁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总场等周边区域。
首先,研究项目成果直接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提供了科学、详实、权威的数据和资料,使人们能够以量化的方式直观感受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自建场以来所做的巨大贡献,促进塞罕坝作为全国林业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其次,项目结题后,河北省林业局召开了塞罕坝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与核算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新华通讯社等10家中央媒体,河北日报等15家省内媒体,香港文汇报等2家香港媒体派记者出席发布会。由此,塞罕坝森林资源价值引起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数十家媒体以不同形式进行相关报道和转载。
第三,课题研究重点揭示了林区的多方面生态功能和巨大生态价值,让人们充分认识了林业所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及其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尤其在生活逐渐富足而更加关注生命与健康的今天,人们认识到森林富含的负氧离子、萜烯类物质对人类健康的积极贡献,塞罕坝林区以及周边的森林公园入园人数较往年大增30%左右,直接促进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
第四,课题研究让各级政府、领导与民众认识到了森林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全面贡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和丰宁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总场借课题研究成果大力宣传林业生态作用,大幅提升林业建设财政投入,增加地方及周边社会就业,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已公开发表代表性论文、专著证明目录
申报等级:拟申报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七个项目
项目名称:枣优质抗裂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申报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
枣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河北省枣树栽培范围很广,仅两大集中产区太行山区和沧州市枣面积达400余万亩。枣在我省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是我省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树种。&&&
裂果浆烂和枣缩果病是枣上两大主要病害,是限制我省乃至我国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一般年份因裂果浆烂,损失率30%左右,严重年份在60%-80%以上,河北省太行山大枣产区每年因缩果病造成30%&-60%以上的损失,部分地方出现绝收。
本项目通过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和优中选优等途径开展了抗裂果抗缩果病新品种选育研究。首次在枣上采用&空间隔离法&进行杂交育种及分子辅助育种,创建了&冬枣&&&临猗梨枣&和&冬枣&&&金丝小枣&2个枣杂交群体。建立了枣全同胞和半同胞杂交群体,获得了枣实生后代2万余株,对枣实生后代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抗病性、抗寒性等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筛选出大量抗裂果、抗缩果病的优良类型。通过优中选优,培育出了抗裂果抗缩果病能力极强的制干新品种&紫圆&、&紫珠&和&紫玲&三个优良枣新品种,这三个优良品种果个大、丰产性强,裂果率&0.1%,不发生缩果病。同时研究探索出一套&紫圆&、&紫珠&和&紫玲&丰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多年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河北农业大学,项目主持
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情况
在河北省枣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15余万亩,累计获得经济效益3.2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
代表性论文专著:
1. Mao Y M, Shen L Y and Wang X L, Studie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ea on the growth and absorption of phosphorus and zinc form the soil for Wild Jujube (Zizyphus spinosus Hu.) seedlings. Acta Hort. ISHS ):375-380.
2.Li Y H, Shen L Y, Mao Y M, et al. Study on Thirteen Agronomic Trails of Dongzao & Linyilizao Hybrid Progeny, Acta Hort. ISHS ):167-173
3.Qi J, Shen L Y, Mao Y M, et al Analysis of QTLs for Four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Jujube, Acta Hort. ISHS ):127-133
4.齐靖;董祯;申连英;毛永民;李艳辉;刘杰;王晓玲. 枣针刺长度的数量性状位点定位与分析,园艺学报,2009,06.
5.齐靖;董祯;毛永民;申连英;张玉星;刘杰;王晓玲. 枣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与树干直径的QTL分析,林业科学,2009,08.
6.鹿金颖,毛永民,申连英,彭士琪,刘敏.用AFLP分子标记鉴定冬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杂种的研究,园艺学报,2005,04.
7.申连英,毛永民,鹿金颖,彭士琪,李晓林,张福锁.丛枝菌根对酸枣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土壤学报,2004,03.
8.鹿金颖,毛永民,申连英,彭士琪,李晓林.VA菌根真菌对酸枣实生苗抗旱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003,01.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枣新品种&紫圆&
2. 枣新品种&紫珠&
3. 枣新品种&紫玲&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所有完成人):
1.姓名:毛永民&&&&&&&&&&& 排名:1&&&&&&&&& 技术职称: 研究员
工作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作为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统筹规划、具体实施、人员分工、资金使用等,主持了杂交育种、实生选种、优中选优、品种审定、项目鉴定到报奖材料准备的全面工作,在&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中做出最主要贡献。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1997年&中国果树志&枣卷&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1997年&枣果铁皮病发病机理及防治途径研究&获河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年&酸枣优种化选育与示范研究&获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2.姓名: 申连英&&&&&&&&&& 排名: 2&&&&&&&& 技术职称: 研究员
工作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负责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杂交苗田间管理、杂交后代鉴定等工作,参与&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2005年&三倍体枣品种&赞晶&&赞宝&&赞玉&的选育&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3.姓名: 王晓玲&&&&&&&&&& 排名: 3&&&&&&&&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负责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参加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杂交苗田间管理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2013年&酸枣优种化选育与示范研究&获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4.姓名:&刘宏权&&&&&&&&& 排名: 4&&&&&&&&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5.姓名:&贺永汉&&&&&&&&& 排名: 5&&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广宗县珠圆枣业合作社&& 完成单位:广宗县珠圆枣业合作社&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6.姓名:戎俊青&&&&&&&&&& 排名:6&&&&&&&&& 技术职称: 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行唐县林业局&&&&&&&&&&&&&& 完成单位:行唐县林业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7.姓名: 赵海明&&&&&& &&&&排名: 7&&&&&&&& 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8.姓名: 陈绍敏&&&&&&&&&& 排名:8&&&&&&&&& 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 阜平县林业局&&&&&&&&&&&&& 完成单位:阜平县林业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9.姓名:&任俊英&&&&&&&&& 排名:9&&&&&&&&& 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 唐县林业局&&&&&&&&&&&&& 完成单位:唐县林业局&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10.姓名:袁媛&&&&&&&&&&& 排名: 10&&&&&&&&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河北省林业宣传中心&&&&&&&&& 完成单位:河北省林业宣传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加&紫圆&、&紫珠&和&紫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申报等级:拟申报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八个项目
项目名称:药林兼用型连翘种质创新及关键栽培技术
申报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
连翘是一个药林兼用型的生态经济树种,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我省的连翘产业化生产基地已具一定规模,并有栽培面积急剧扩增的趋势。但连翘生产中存在种类单一、栽培技术薄弱、管理粗放、产量低等问题。本项目在河北省林业厅等科技项目资助下,组织1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12年,成功培育出一个连翘四倍体新种质,并建立了其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测定了连翘的光合作用特性和低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了连翘的耐荫、耐寒和耐旱等能力;集成了药林兼用型连翘栽培的以整形修剪为核心的&1231&技术体系。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开发出连翘花茶、连翘叶茶2个产品,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培养研究生6名,本科生12名,该项目成果已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4个市的7个县进行推广应用,近3年取得经济效益5039.87万元,推动了我省连翘产业、区域经济和生态绿化的发展。
& &&主要技术内容和经济指标:
1. 培育出一个连翘四倍体新种质。通过秋水仙素诱导连翘实生苗,得到了连翘多倍体。经过形态特征、细胞染色体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确定该变异植株为四倍体连翘。
2. 建立了4套连翘繁育技术体系。适于山区造林的连翘容器育苗技术体系,适于四倍体连翘快速繁育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及连翘的实生育苗、扦插繁育技术体系。
3. 研究了连翘的光合作用特性以及耐荫、抗旱、抗寒等能力和逆境生理,评价了其生态适应性,为连翘生产的区域化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4. 集成了药林兼用型连翘的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了以连翘整形修剪为核心的&1231&技术方案,即连翘容器育苗技术、以集雨槽和拦水坝为主的山区集雨技术、以整形修剪+精确化施肥+无公害病虫害防控技术为核心的高效栽培技术、以连翘采收机为主的省力化收获技术。该技术的集成推广,为连翘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5. 研制开发出连翘相关产品4个并申报了国家专利。研制的&一种便携式连翘果实快速采收机&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7),&一种适宜四倍体连翘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一种连翘花茶的制作工艺&、&一种有机连翘叶茶的加工方法& 均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开发的连翘花茶、连翘叶茶产品试生产,受到欢迎和好评。
6.在我省4个市的7个县建立了连翘繁育和推广基地,近3年推广应用4.99万亩,取得经济效益5039.87万元。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该项目已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4个市的7个县建立了连翘繁育和推广基地,通过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人员1410人,带动我省2万农民致富,形成了特色种植产业。近三年来,推广应用4.99万亩,新增纯效益5039.87万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山区绿化和生态景观水平,为太行山区的生态恢复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新例证。该项目培养了硕士6名,本科毕业生12名,发表论文13篇,丰富了连翘的栽培生理和技术内容,促进了林学学科的发展。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本项目由河北农业大学承担,成果内容主要在河北农业大学完成。河北农业大学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实验室、实验设备和试验场地支持,并保证项目各成员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时间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科研政策、服务和管理。
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情况
本项目通过连翘育苗、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加工等技术研究,建立了连翘关键栽培技术体系,集成的主要技术通过典型示范、技术咨询、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已经在我省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市的7个县推广应用,举办培训班28次,培训技术人员1410人次。近三年推广应用面积达4.99万亩,取得经济效益5039.87万元。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
代表性论文专著:
1 论著(8篇)
1.1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
1.1.1遮荫对连翘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
1.1.2热胁迫对连翘离体叶圆片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15&&&&&&&&
1.1.3连翘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1.1.4多倍体连翘外植体初代培养. 林业科技开发.& 2014&&&&&&&&&&&&&
1.1.5连翘多倍体诱导与鉴定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1.6连翘和美国金钟连翘的抗寒性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1.7:连翘光合特性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1.8 连翘二倍体与四倍体叶片特征比较. 河北林果研究&&& . 2011&&&&&&&&&..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一种便携式连翘果实快速采收机(ZL.7)&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
(2)&一种适宜四倍体连翘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的培养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4
(3)&一种连翘花茶的制作工艺&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5
(4)&一种有机连翘叶茶的加工方法&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9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申报等级:拟申报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九个项目
项目名称:桃小食心虫的监测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申报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简称桃小)是我国主要经济林害虫,以幼虫侵入苹果、梨、枣等寄主的嫩枝和果实,寄主范围广、隐蔽性强、生活史短,成虫没有趋光性和趋化性,防治极为困难。一旦侵入成功,果实即失去经济价值,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主要依靠大剂量化学农药防治,但造成的&3R&现象和对土壤、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亟需一种绿色、高效的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体系。本研究攻克了桃小隐蔽性强的技术难题,针对桃小不同虫态的生物学特性,综合计算机技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集成创建了一套&一预报二干扰三管控&的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体系: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多类型、多尺度、多功能的桃小食心虫预测预报模型系统;将昆虫捕捉技术和性诱剂技术结合,建立了新型成虫交配干扰配套技术体系;筛选出多种生物源防治材料,对桃小不同虫态分别板块化管控。该体系简便、安全、高效,田间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通过田间和实验室虫态发生动态规律研究,结合多年积累桃小生物学特性资料,首次利用发育进度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法、期距法和数理统计法,将气象监测数据、桃小生物学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进行集成,创建了基于Web技术的桃小食心虫预测模型库系统,实现了准确、简便、高效的桃小数据采集、统计、预测、决策分析、信息实时发布等功能,扩展性和灵活性良好、可操作性强,5天短期预测误差为1天,10天中长期预测误差为3天。
&& &2、针对桃小成虫寄主选择和产卵定位特性,首次筛选到对桃小成虫具有强杀虫、忌避、杀卵作用的食源性植物材料八角,鉴定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反式茴香脑,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对成虫触杀、熏蒸的LC50为1396.06、717.13倍液。经过田间应用,蛀果率由95%下降到5%。
&&& 3、本研究从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样中分离出的8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测定了其抗干燥能力、繁殖能力、致病性等指标,筛选出最佳线虫品系,经过田间应用,蛀果率由95%下降到8%。
&&& 4、本研究对传统的性诱剂的使用方法进行重要改进,将引诱剂和粘虫板进行结合,明确了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及使用方法,利用&性诱剂+粘虫板&模式的诱捕效果达到平均332.8头/天,显著高于&水盆+性诱剂&(平均59.2头/天)和市售性诱剂诱捕器的诱捕量(平均57.2头/天)。&&&&&&&&
发表文章4篇,出版专著1部,制订河北省地方标准1项,软件授权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4名。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 1. 主要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2. 创新推广贡献
&制定试验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整理资料,撰写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以PHP脚本语言建立果树食心虫预测预报系统,对多年积累的气象数据与果树食心虫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与检索查询,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果树食心虫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预测预报模型形成果树食心虫测报知识库,有效地进行果树食心虫的预测预报。
利用桃小食心虫成虫生物学特点,筛选出对桃小食心虫有熏蒸、触杀、忌避作用的非寄主植物。明确了反式茴香脑的熏蒸、触杀、忌避效果。针对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化蛹,筛选出强致病力、抗逆性强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明确了线虫使用的最佳浓度,发挥了其具有致死时间短、使用安全、不产生抗性等优点,对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等隐蔽性害虫有很大优势。
发表论文4篇,获得专利1项,参与软件编写3部。
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情况
本成果在保定、石家庄、沧州、唐山和邢台等地累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7.5万亩,近三年累计实现经济效益31800万元。
在社会生态效益方面,这些措施可以保证在防治害虫过程中,真正做到防治准确,对环境没有影响,为果树无公害生产保驾护航,其生态效益十分巨大。同时预测预报系统将为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农药使用量,并为无公害果品生产保驾护航,其综合经济效益巨大。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
代表性论文专著:
1.& 发表论文
李晓颖,王志刚,毕拥国.桃小食心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4-406
李晓颖,王志刚,毕拥国等. 7 种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桃小食心虫繁殖与发育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73-77
李宁,王志刚,阎爱华等.《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及其对食心虫致死能力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90-93
汪辰,高灵旺,毕拥国等.基于Web的果树食心虫预测模型库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植保导刊.):41-44
&&&& 《北方果树食心虫百问》;主编:高灵旺,副主编:毕拥国;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12。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粘虫板与性诱剂组合的害虫诱捕器;专利证书号:ZL4693.9;发明人:高灵旺、毕拥国、陈义兰;授权公告日:日。
2. 软件授权
&软件名称:基于PDA+GPS+GPRS食心虫出蛰期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登记号:2010SRBJ5642;发布时间:;
&软件名称:北方果树食心虫科学研究网络平台; 软件登记号:2010SRBJ5643;发布时间:;
&软件名称:基于WEB的果树食心虫预测系统; 软件登记号:2013SRBJ0533; 发布时间:。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所有完成人):
1.姓名: 毕拥国&&& &&&&&&&排名:1 &&&&&技术职称: 讲师
工作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全面工作,选定题目,制定试验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整理资料,撰写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对第1、2、3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参与发表论文4篇,作为专利发明人获得专利1项。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80%。
&&&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2014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六);2014年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排名第一);
2.姓名:高灵旺&&&&&&&&&&&排名:2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2、3、4有贡献。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3.姓名:阎爱华&& &&&&&&&&&排名: 3&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2、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5%。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4.姓名:王志刚&&&&&&&&&&&排名:4 &&&&&技术职称:教授 &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1、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3%。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
5.姓名: 刘永清&&&&&& &&&&排名:5& &&&&&&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
工作单位: 石家庄市森防站&&&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2、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5%。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6.姓名:赵恒刚&&&& &&&&&&&排名:6&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河北省检疫站 &&&&&&&&&&&&&&&&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2、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5%。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7.姓名:袁媛&&&& &&&&&&&排名:7&&&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河北省林业宣传中心&& &&&&&&&&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2、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5%。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8.姓名:张淑敏&&&& &&&&&&&排名:8 &&&&&&&&&技术职称:中职&
工作单位:河北沧州黄骅市林业局&&&&&&&&&&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2、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5%。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9.姓名:尹万民&& &&&&&&&&&排名:9&&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承德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3%。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10.&&&& 姓名:吕飞 &&&&&&&&&&&排名:10&&&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与制定实施方案,布设试验,调查数据,完成生物学测试及田间应用工作,整理资料等。对创新点3有贡献。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73%。
曾获科学技术奖励情况:无
申报等级:拟申报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孩名字大全2015属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