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币,是真的吗?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吗

新浪微币首页截图(站长之家配图)
站长之家()7月19日消息:今日,新浪微币()低调上线,一元人民币可兑换一个微币。
据官方介绍,微币由微博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可用于在线支付。微币可用于购买微博提供的各种虚拟商品和增值服务。
登陆微币首页可看到,微币提供充值服务,可给自己和他人充值,1元人民币可充值1个微币。充值方式有工行等多家网站,第三方支付仅提供支付宝充值。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曾阐述新浪微博六种可能的盈利方式,其中社交游戏、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及数字内容收费等四项主要面向用户,需要通过付费实现,而&微币&计划就是实现付费的可靠途径。
目前,新浪微博已有逾1.4亿用户,中金公司7月11日发布的报告预计,新浪微博每名用户价值将介于人人网和腾讯网之间,这意味着新浪微博市值为40亿-50亿美元。
高盛则预计,新浪微博将主要从广告及应用两方面业务获得收入,预计2012年新浪微博的营收将达2100万美元。(郭郭)
编辑:novel
猜你喜欢:
最新图文资讯
合作媒体专栏
1254万专栏热度
8448评论数
作者相关文章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号 - 北京公安局网监中心备案号: 95号 -
(C)CopyRight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之家 版权所有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是什么意思
不要用一大堆专业术语,听不懂。
09-10-18 & 发布
虽然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的试点,将为人民币自由兑换打开了一个“小口子”,但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可兑换定义进行衡量,中国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只是最低层次的可兑换。      所谓货币的自由兑换,是指一种货币的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把该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而政府不对这种兑换设置任何限制。它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通常情况下,货币自由兑换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可兑换;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单方面转移等)可兑换;三是完全可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国家之间发生的资本流出与流入)下均可自由兑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官员向记者表示,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员,中国必须最终实现和服从该组织对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规定的要求。而纵观中国近10多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始终在稳步向前进。      早在1996年,人民币已实现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实施,消除了对经常项目的非贸易、非经常性贸易的汇兑限制;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内居民因私兑换外汇办法》,解除了因私用汇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央行颁布《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制,消除了人民币走向经常项目完全自由兑换的障碍。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进一步催化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截至2007年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冲过万亿美元大关。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庞大的外汇储备,缓解外汇储备数量的压力,央行提出了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的思路,这几乎等于宣布人民币正走在完全自由兑换的道路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人民币为什么是不完全可兑换货币
&搜狐财经讯 3月26日到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29日&对话思想者:亚洲互联新模式&分论坛上,围绕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世界原副行长林毅夫、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高盛私人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
  林毅夫认为&如果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的一揽子货币之中,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的信号。这是不是说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好了?不一定&。
  哈继铭则认为&把人民币放到特别提款权中,要满足一些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得到自由使用的货币,我认为人民币是用得非常广泛的,因此中国完全够格被接纳进去。&但他同时认为这个前提是中国的资本项下应该进一步开放。
  樊纲则用数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所有的交易和贸易中,人民币只占2%,虽然在增加,但是比例仍然比较低,这还不足以把它包括在特别提款权的一揽子的货币里。&他说&如果你让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完全有可流动性,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
  以下是现场的发言实录:
  主持人杨锐: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不光要讨论亚投行,亚投行不是我们唯一的话题,大家在批评美国,美国在这场讨论中挺可怜的。我们要谈谈IMF在2008年危机爆发之后,人行行长周小川说我们必须要有一套国际储备货币,是超越各个国家主权利益的,是能够为全球经济合作服务的。现在有什么样的选择,除了亚投行之外,中国也在大力推动SDR特别提款权的改革,是不是将来能把人民币放到特别提款权的一揽子货币里面?
  林毅夫:如果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的一揽子货币之中,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的信号。这是不是说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好了?不一定,因为特别提款权SDR仍然是国内货币国际化的一个反应,今天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各个国家的货币利益和它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要满足国际需求这两套需求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写的书中提到我们要有一个超国家货币来作为我们的国际储备货币,可能有一些中期的步骤,但是这种中期的步骤,过渡性的步骤。
  主持人杨锐:谈到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要想引领亚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人民币又没有可兑换性,中国是不是已经做好准备发挥这样的领导力了,继铭?
  哈继铭:中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在主要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不足,无论是投票权,还是货币接纳方面,比如中国在世行和IMF中的配额只有3%-4%,而中国经济的体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经济的12.3%。从贸易角度来说,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大贸易大国了,所以中国的代表性不足。
  人民币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虽然有一些标准要把人民币放到特别提款权中,要满足一些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得到自由使用的货币,而且人民币我认为是用得非常广泛的,因此中国完全够格被接纳进去。但是有一个问题,中国的资本项下应该进一步开放,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中国政府也知道,樊纲,你认为中国在资本帐户下的开放是如何的?为了让我们的货币能够更加广泛的得到使用,你必须有一个更加开放的资本帐户。
  主持人杨锐:现在人民币的自由流动是不是说明现在人民币想国际化,但是又不开放,这是不是一个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樊纲:在所有的交易和贸易中,人民币只占2%,虽然在增加,但是比例仍然比较低,这还不足以把它包括在特别提款权的一揽子的货币里。另外,就是它的可转换性,我现在还是属于比较保守的一派,我认为中国现在没有做好准备,马上大幅度地开放,让资本流入流出更加开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很多国内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是我们的储备让你有这么一种感觉,你感觉有安全感,你可以把它作为危机中的补救。但是还有投资者的关注,还有用户流动性和可转换性,这个问题你解决不了。
  因此我想说,如果你让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完全有可流动性,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尽管如此,这也是一个国际组织改革的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他们能不能被允许获得某种程度的保护,保护自己的资本,控制自己的资本,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应对一些市场的运动。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白银投资那么火,还不开个户?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均由网络转载收集,与可可黄金网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某些 新闻影响到事件本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或者修改。字号选择:小大超大
人民币动态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2020年或实现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
对此,原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陈炳才(左)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阶段性推进,2020年可基本实现。今年制定的方案将明确近期和长期目标,具体操作方案不会一成不变,未来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大致节奏是先长期后短期、先风险小后风险大。
采取分阶段推进方案 2020年可基本实现
中国证券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具体时间表应怎样制定?
宗良:毫无疑问,我国应该采取一种分阶段、渐进式的推进改革方案。在今后的3至5年内,按照风险或实际需求等因素,通过试点或者其他方式,基本实现90%左右的项目可自由兑换。然后在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因此,今年一定要提出总体目标,然后分阶段推进实施,同时把控制风险底线放到重要位置。这对于改革有一定压力,但是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我国是比较有利的。一方面,这表明将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方向;另一方面,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目标,才能让市场产生稳定的预期。
陈炳才:今年至少会提出一个5年内的总体规划,并提出一些操作方向和思路原则,但是操作方案不会一成不变,未来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我预计会提出一个长期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而且,五年规划提出之后,接下来分别就近期和远期的操作方案作进一步规划。必须注意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有区别的,这个操作方案只是针对人民币项下的方案,而不是储备货币项下的方案。
根据IMF的资本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七大类43项),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的项目为17项,基本可兑换8项,完全可兑换5项,粗略算来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而这和我国的具体国情还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细分,资本账户的项目可以有70至80项,在这些项目中,有很多项目我国已经完全实行可兑换,但也有很多不可兑换,这需要选择项目逐步进行突破。而现在明确的是,未来的操作方案一定是基于先长期后短期、先风险小后风险大等原则。
中国证券报: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公开场合称,人民币可兑换是一个有一定模糊性的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宗良:现在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进入攻坚期,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并加速前进。实际上,我国很多经常项目下的项目已经开放,很多资本项目也是开放的。
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是我国未来金融改革的一个方面。资本项目开放,虽然不能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但是资本项目下的开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作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实现后,境内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就不再发愁,这会增加市场及其他国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信心。
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自由兑换,这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几种货币,比如欧元、美元、英镑、日元等,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完全可自由兑换,尤其是美元的可自由兑换程度比较高。另外,包括一些能为全球央行统一储存的几种货币,比如瑞郎、澳元、加元,也基本可以算是可兑换货币。人民币若干年后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
陈炳才:目前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是百分之百的可自由兑换,最多只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各个国家仍然有管制。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在2020年基本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另外,目前已经放开的部分也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路线图有望明确
资本项目可兑换2020年或实现路线图
先长期后短期 多点寻求突破
中国证券报:央行课题组日前发布的一份题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报告,为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您认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应该是什么?
宗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发展思路,按照与实体经济的相关程度和风险状况来进行逐步放开。先放开风险小、复杂程度不高的项目,到最后再放开风险较高、比较复杂的项目,比如衍生产品的投资、股票市场的投资。债券市场的放开可能会略早。
中国式的改革开放有一个关键点,即只要是真实合理的需求都去满足,但炒作的需求就必须控制。主要是防止炒作或投机,尤其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比较强的某些领域,可能会放开得较慢一些。
但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比较复杂的背景下,金融开放仍然需要稳妥推进。资本大进大出,常常会成为金融风险的导火索。一旦我国出现问题,即使有国家愿意出手援救,也会附加很多条件,这个条件比稳步开放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另外,我国一旦出现风险,所需资金量将非常大,其他国家很难救援。我们需要在IMF的规则范围之内,适度保留IMF认可的手段。
陈炳才:我认为,目前应该首先从人民币项下的信用证、保函和对外担保以及相应的账户管理开始放开,从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债券并以人民币出境为突破,逐步推进双边、多边和区域性资本账户开放或资本项目可兑换。当然,还可以选择银行间的人民币和非主权货币的借贷进行突破。
如果本国资本账户开放不涉及储备货币,只涉及其他货币,或者就是本币的跨境流动,就不必担心开放风险。允许人民币自由流出,也允许人民币自由流入,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开设人民币账户。流出的本币相对国内来说,规模和比重都较小,不会产生投机冲击,只会有正常的市场波动风险。因此,在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过程中,可以逐步放开人民币证券、债券市场,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直接开立人民币账户,进行债券、证券和理财投资。
中国证券报: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操作方案将从哪些方面率先提出改革或者试点?
宗良:我认为,与个人有关的境外投资有可能先放开,而这次国务院会议上也提出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此前市场期待的港股直通车,如果能变为现实,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投资领域。此前已通过QDII、QFII放开很多投资渠道,但都是针对机构,未来也应考虑针对个人投资者进行开放。但是,个人投资者也必须清楚认识到,这其中意味着机会与风险共生。在与国际市场联系后,承担的风险也会有较大变化。建议个人投资者不要配置太多资金,尽量以多余的资金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只是将其作为分散投资风险的渠道。
而对于企业而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又回到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上。预计企业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将增加,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规避风险,把潜在的既有风险降低。
陈炳才:此前有观点认为应先机构后个人,但是我认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放开个人境外投资的风险和问题不大,可以同时放开机构和个人的投资。实际上,此前相关部门一直在尝试个人境外投资。
目前,在居民个人境外证券投资和银行商业票据发行、外币债券,机构和个人的主权货币债权、债务方面,本币商品和本币金融衍生工具、本币离岸交易等方面,还按照美元制度进行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不允许境外人员参与,在主权货币信用证、担保、保函等方面仍然使用第三方货币,未使用主权货币。这些应该进行战略调整,选择时机和步骤,进行改革和开放。
而对于居民个人境外投资者的风险,需要从政策设计层面进行考虑,尽量帮助个人投资者规避风险。
汇率将趋均衡 浮动区间有望扩大
中国证券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产生哪些影响?
宗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主要是针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当然也会间接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首先,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向市场传递一种更加市场化、开放的信号,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也将更加体现市场的需求变化。国际资本的流进或者流出可能会变成一种市场化、常规化的行为,使得国际资本的跨境流动成为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这反映在汇率上,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会有所扩大,弹性也会增加,而且波动变化更加难以预测。不会像过去单边变化,而是更趋于双向波动,市场化程度也较高。
陈炳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将影响对于跨境资本的流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对人民币汇率的均衡。简言之,国际资本流入增加,则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如果人民币也有渠道流出,则人民币汇率相对贬值,这就会形成一个平衡机制。
而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取决于本外币流动的规模、市场的关注程度、投机炒作程度尤其是境外的外汇交易市场波动等因素。当然,人民币汇率的波幅或者弹性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每天的波动幅度会相对加大,国际资金的跨境流动也会更加频繁。另外,还要关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后,人民币出境的规模能有多大。在境外的人民币资金越多,则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就越理性。(记者陈莹莹 实习记者毛万熙 CFP图片 合成/尹建)
责任编辑:姜楠
文章来源:/a/8063.s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可兑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