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9岁按延推迟退休年龄龄推迟几年退休

正副处级女干部可60周岁退休|退休|养老金_凤凰资讯
正副处级女干部可60周岁退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六十周岁退休。该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执行。
原标题:正副处级女干部可60周岁退休包括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如本人自愿并提出申请也可年满55岁退休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六十周岁退休。该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执行。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中要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不过《通知》中也称,上述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年满六十周岁的少数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的,仍按照《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不适用该《通知》,不予追溯。另据媒体此前报道,全国很多省份早已实行了“处级女干部60岁退休”政策。□新闻背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目前,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即可退休。但这项退休政策制定时,全国人口平均年龄为50岁,几十年过去了,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超70岁。而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当前,在我国社保体系中,养老保险面临的难题较多,养老金缺口巨大。根据一些专家的估算,养老并轨后,近四千万人未缴部分视同缴纳,单位今后还要负担工资20%,将是一个数万亿元的“缺空”,给已紧绷的养老金总盘子带来巨大压力。如果延迟退休,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拿钱,还要继续缴纳养老金,这样一来,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因此,“晚退”可以说是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的一剂“猛药”。□专家声音延迟退休应统筹兼顾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设计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延迟退休必须有一系列制度红利兜底,不能让延迟者吃亏。想早退休可以找出各种理由,不想退休也能重新就业。真正由政府决定的延迟退休的关键,是个人何时能领取养老金。“我国应在2018年适时开始延迟退休改革。”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伟说,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设计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首先要统筹兼顾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形势,根据社会保障资金平衡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状况努力寻找一个对两者都有利的方案。其次要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最后要统筹兼顾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张车伟认为,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建议进行退休年龄改革后引入弹性机制,具体的弹性幅度还需根据中国养老金制度的相关参数和运行情况进行细致的测算,确保不同年龄退休人员之间的公平,并有利于引导人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退休。本版稿件综合《北京晚报》《新京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905
播放数:1590355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378
48小时点击排行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参考信息
《人口和计划生育参考信息》2014年第24期
发布时间:
省人口与发展统计信息中心&&
字体显示:&&
  人口和计划生育参考信息&
  2014年12月29日&&&&&&&&&&&&&& &第24期(总第148期)&&&&&& &&&吉林省人口与发展统计信息中心&
  齐续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全球最高&
  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20日在“圆梦女孩·圆梦北京”报告会上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程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要实现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自然平衡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为引导全社会关注女孩生存环境,帮助女孩成长成才,倡导社会性别平等,2013年,国家&
  卫生计生委在全国启动开展“圆梦女孩志愿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7个省(区、市)开展了“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良好氛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根本原因是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对男孩的偏好、对女孩的歧视,直接原因是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齐续春说,虽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2013年仍然高达117.60,形势依然严峻,要实现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自然平衡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齐续春表示,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后果十分严重,不仅剥夺女孩的生存权,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导致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婚配困难等问题,不利于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已成为危及人口生态安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齐续春指出,我们要围绕解决女孩升学、女性就业及家庭养老照护等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还要完善整治“两非”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两非”的力度。(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年12月20日)&
  李斌:深化改革 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针对委员关心的降低城乡居民看病负担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医改以来,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大病负担还是比较重。明年将进一步完善医保体系,推进综合改革,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
  李斌表示,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是3.17万亿元,人均费用2300元左右,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5.57%,排在世界第120位左右。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从建立职工医保起步,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民医保制度,经过不到20年的时间,我国的医保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但是人均筹资水平还不够高,保障水平与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和期待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李斌指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群众自付比例从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通过改革,农村居民应该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比10年前下降了近50%,患者应该进行治疗而不进行任何治疗的比例从改革前的14.3%下降到了2.5%,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基本得到缓解。随着医疗消费需求的释放、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成本在上升。目前,以药补医机制还没有完全破除,特别是大多数城市医院还没有全面进行改革,所以群众对看病贵问题的缓解感受还不够明显。&
  李斌说,明年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通过提高保障能力,逐步完善政策,降低群众的自付比例;在全国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着力解决好群众得大病以后负担重的问题,使大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报销之后再提高10个-15个百分点,个人负担降到30%以下,有效地解决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的问题;在所有的县级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同时扩大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范围,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特别要推进临床路径和诊疗的规范管理,对高额医疗费、贵重药品和高值耗材实行监控,监测并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情况,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对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进行监控;努力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推进药品采购机制改革,规范药品集中采购,探索建立创新药品谈判机制,推进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研发创新,逐步降低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来源:《健康报》2014年12月29日)&
  王培安:计生协会在流动人口中的作用突显&
  22日,全国流动人口计生协建设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力争到2020年,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工作覆盖率到90%以上。&
  当天的会议是国家卫生和计生部门机构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流动人口计生会议。目前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已建立起近百万个协会组织,会员达9000多万人,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达2.4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如果不解决好,将导致生育失序、社会失衡”,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在当前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计生协会在流动人口中的作用突显。&
  会议指出,流入地可依托流动人口聚集的集贸市场、工厂、企业、社区等场所,建立本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力争到2020年,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组织工作覆盖率到90%以上,做到那里有流动人口,那里就有协会组织。&
  同时,鼓励流入地、流出地携手共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
  记者了解到,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将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将积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服务方式项目化、产业化、规范化服务发展。&
  此外,向计生协会购买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将纳入卫生计生部门责任目标、定期考核。(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年12月29日)&
  社科院建议:2018年起延退2045年达到65岁退休&
  中国社科院25日发布一份报告,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和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退休年龄延迟是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5%,总数超过2亿,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到2020年,6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将近19%,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近13%。&
  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角度考虑,延迟退休也有必要性。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3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到2030年这个比例将变为2∶1。&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介绍,报告中所设计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并轨前行,二是渐进实施,三是弹性机制。&
  我国如从2018年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延迟退休年龄,第一步要取消工人和干部的区别,然后要逐步取消男女之间的差别。“我们认为女性的延迟退休应该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一岁。到2045年,男女就同时达到了65岁。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男女都是60岁退休,可从2033年开始,也每3年延迟一岁,直到2045年完成和职工退休年龄一样。”张车伟说,“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方案对个人、对劳动力市场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非常有限,比较适合我国。&
  同时,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报告建议中国进行退休年龄改革后也引入弹性机制。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5年退休,也可以高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养老金标准可适当调整:参考其他国家的弹性年龄设计,可以规定每提前1年退休,基础养老金标准相比正常退休下降1%,提前5年则下降5%;每推迟1年退休,养老金比正常标准上升0.8%,推迟5年则上升4%。同时,可以在退休年龄弹性空间设计上,适当向女性倾斜,即女性的提前退休年龄可以略微宽松。(来源:《羊城晚报》2014年12月27日)&
  外埠瞭望&
  辽宁:推八项计生新政&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提高&
  12月16日,省卫生计生委公布了2014年实施的一系列计生惠民政策。辽宁成为全国唯一将救助计生困难家庭、方便群众办理手续等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纳入地方性法规的省份,实现了计划生育便民惠民的制度化。&
  政策一:失独家庭扶助金标准提高&
  内容: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金标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由100元、135元分别提高至270元和340元,并实现城乡一致。2014年增加了1.43亿元扶助金,使全省62669个家庭受益。&
  政策二:481万元救助计生特困家庭&
  内容:开展“生育关怀·甘露计划”行动,对“失独家庭”开展紧急救助,对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实施康复治疗、再生育救助等。2014年省本级支出481万元,有4870户家庭得到救助。&
  政策三:单独再婚家庭可生“感情孩”&
  内容:为回应社会呼声,维系再婚家庭稳定,允许“单独”再婚家庭再生育一个“感情孩”,并取消了以26周岁为准育条件的生育间隔限制。&
  追问:合法生育过两个孩子,子女有死亡的,能否再生育一胎?如果头胎是双胞胎,不幸死亡一个,能否再生育一胎?&
  解答:《条例》规定,“合法生育或者收养的子女不超过两个,其子女有死亡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合法生育是指在生育了第一个子女后,符合条件经审批生育了第二个子女。两次生育行为后“其子女有死亡的”,经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而夫妻初次生育了双胞胎的,是一次生育行为,因而“其中死亡一个的”情况不符合《条例》相关规定,不能再生育第二胎;但如果该对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则可以根据“单独两孩”的政策,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再生育一个子女。&
  政策四:晚育“单独二孩”产假增60天&
  内容: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二孩晚育假、男方护理假。即对符合法定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并且晚育的职工,晚育假增加为60天,男方护理假增加为15天,此举每年直接惠及生育单独两孩的家长2万多人。&
  追问:究竟哪些人可以享受到产假延长的待遇?&
  解答:《条例》规定“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享受本条款规定的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相同待遇”。其中,在2014年9月26日前已经按规定休完产假的,不享受该条规定的待遇;在9月26日当日及此后,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女方已满23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二个子女,尚未休完产假的,应享受本规定的晚育产假,男方享受晚育护理假,并且“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政策五: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提至2000元&
  内容:提高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标准。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年限从截至子女满14周岁延长到18周岁,一次性奖励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
  追问:谁能领到提高后的奖励费?&
  解答:省卫计委回应,该政策以2014年9月26日为实施节点。采取按月发放方式的,在实施日期当日:独生子女未满14周岁的,应继续发放,至独生子女满18周岁止;独生子女超过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应从2014年9月份开始发放(超过14周岁至2014年8月期间不发),至独生子女满18周岁止;独生子女满18周岁的,不发。&
  采取一次性发放方式的,在实施日期前,独生子女已满14周岁的:已经一次性支付1500元的,不再是奖励费的发放对象,因而不需补发;按一次性支付方式尚未支付或一次性支付不足1500元的,应自实施日期起一次性支付2000元或补足2000元。&
  政策六:无单位也能领“退休”独生补贴&
  内容:辽宁省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无工作单位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无法享受独生子女补助费待遇的“老大难”问题,即对无单位的独生子女父母在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后,按有单位人员标准发给退休独生补助费,由当地财政支付。&
  政策七:合法生二孩独生奖励费不用退&
  内容:对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免予退回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为约10万个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节省1.68亿元的开支。&
  政策八:办理生育登记地点可“自选”&
  内容:将过去“到女方户籍地办理生育登记”的限制性规定,调整为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到夫妻任意一方户籍所在地办理,每年直接惠及28万人,使其每年节省往返路费500余万元。&
  追问:夫妻一方户籍为我省,符合我省“单独两孩”政策但不符合另一方户籍地的生育政策,是否可以在我省申请再生育?&
  解答:夫妻双方或一方户籍在本省但在省外居住的,仍可在本省申请再生育;夫妻双方都是非本省户籍但在我省居住的,应该执行户籍所在地的生育政策,不适用我省生育政策;夫妻仅一方户籍为我省,只要符合我省的生育政策规定,就可以在我省申请再生育。(来源:《沈阳晚报》2014年12月17日》&
  山西:计划生育证件网上可以预约申请&
  12月19日,从省卫生计生委传来消息:计划生育证件网上预约申请系统已正式开始使用。&
  凡是符合《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相关规定,初次办理《生育服务证》《山西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可通过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www.),链接到“山西省卫生计生证件办理便民服务大厅”,通过预约申请模块如实填写夫妻与子女信息,并在选择办证机关后提交完成预约。提交预约申请后,办证机关将主动与办证群众进行联系沟通,在有效时间内,群众持预约受理单、办证所需材料到办证机关进行现场审核(也可由村(居)级计生工作人员代办),审核通过即时发证。如为流动人口需要,协查或协作等不能即时发证的,可将申请材料交由工作人员,待信息协查无误后进行发证。&
  此外,系统还提供各种计划生育证件的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地址、表格材料下载等多方面信息内容,并公开各地证件办理咨询与监督信息,方便群众信息咨询,减少办证等候时间,节约群众办证成本。同时,预约证件办理过程全程对办证群众公开,办证群众可通过预约系统进行办理状态查询,实时掌握证件办理动态。&(来源:《山西日报》2014年12月21日)&
  四川:流动人口异地就医月底有望即时结算&
  记者从全国流动人口计生协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四川已全面实现流动人口单独二孩申请电子化,今年年底有望实现流动人口异地就医及时结算,明年,四川还将提高独生子女伤残特扶标准以及失独家庭特扶标准,完善关怀计生特殊家庭的民生政策。&
  户籍人口9100多万,排名全国第三&
  在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文华透露,四川常住人口8107万人,居全国第四,户籍人口9100多万,排名全国第三,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000多万,其中跨省流动人口1000多万。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流动人口大省,四川流出人口主要是去往北京和广东务工的青壮年。&
  目前,四川已全面实现流动人口单独二孩申请电子化,完成流动人口单独二孩网络申请办理3.5万例。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流动人口计生协协助流动人口免费办理电子婚育证明39万份。&
  全省参合率达98%以上,居全国前列&
  四川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平台覆盖,部分地区网络已经延伸至社区、院落。2014年我省通过网络提交协查信息2.8万例,反馈信息10.4万例,接受通报信息46.3万例,信息反馈率、接受率达99%。截至目前,省流动人口数据库个案信息达1793万,跨省流入人口入库率增加6.6%。&
  据悉,为了提高群众健康基本保障,四川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人,全省参合率达98%以上,位居全国前列。新农合异地结算制度正在研究中,我省外地务工、探亲人员患病,自入院次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参合地电话报告,可享受报销。目前正在积极协调人社部门,流动人口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为了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独生子女伤残特扶标准提高到280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扶标准提高到350元。(来源:《天府早报》2014年12月23日)&
  北京:人口倒推发展布局&
  “人多、堵车、污染”,饱受“城市病”困扰已久,北京终于寻到药方。昨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会议提出,北京研究制定了人口控制目标,今后做发展规划、上产业项目,都要由人口布局来倒推发展布局。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北京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控制人口规模将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未来北京发展将以人口为底线,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对症下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全会上指出,北京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由此也使得“城市病”症状日益凸显。&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增速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是目前北京人口规模已经接近环境资源承载极限。按照目前执行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2020年适宜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但这一数字早已被突破。&
  今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研究建立与人口调控挂钩的政府投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明确区县调控责任,实行重点督查考核,切实把常住人口增速降下来。这也是首次把人口控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认为,北京由人口倒推发展布局的提法应该属于全国首次,凸显了北京控制人口规模的决心和迫切性,这就意味着北京未来的发展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以往都是由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增长,未来北京则是以人口为底线,来决定发展方向、方式,有多少人干多少事,此举有利于从增量上控制人口的无序增长。&
  疏解资源&
  郭金龙在会上明确,明年要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继续关停制造、锻造、小家具等领域的污染企业,积极调整疏解动批、大红门、天意等区域性专业市场,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疏解,切实降低中心城区的产业密度和人口密度。&
  根据今年7月25日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除传统的一般制造业之外,京城核心区还将禁止新建和扩建高等学校、大型医院,严格限制酒店、写字楼、展览馆等大型公建。&
  “目前北京人口规模庞大,一部分因为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些低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人口,既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也给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集中了太多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如果说由人口倒推发展布局是从增量段控制人口规模的话,那么积极推动大红门等区域专业市场、教育医疗资源疏解,则是从存量段进一步压缩人口规模,双管齐下效果肯定更加明显。”陈及说。&
  北京产业转移为周边地区也带来了新机遇,白沟玉兔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英在提到大红门服装产业向白沟转移时非常激动,“确定大红门部分商户要迁过来后,我们的销售额增加了7%-10%,可以说大红门的到来带火了白沟,也提振了我们的生意”。(来源:《北京商报》2014年12月25日)&
  河南:人口性别比偏高 帮人查性别要追责&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的实施意见》。&
  背景:我省男多女少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据联合国分析,一般每出生100名女婴,男婴的出生数102-107才算正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2006年,我省出台《河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条例》,明令禁止所有非医学需要的选择胎儿性别行为,但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
  数据:连续两年未完成下降任务&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7,高出正常值上限10.77个点。&
  国家“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年底,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要下降到113.36。&
  《意见》中称,我省2012年、2013年评估数据分别为117.90和116.54,连续两年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目标任务。&
  措施:在全省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
  《意见》中提出要求,要在全省开展打击“两非”行为专项活动。&
  明确省、市、县三级卫生计生部门要组织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对从事B超检查、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等相关人员进行禁止“两非”知识培训。有的夫妇会托关系偷偷检查胎儿是男是女,此次打击“两非”专项活动将对这类行为动真格,让医务人员不敢“顶风作案”。&
  《意见》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与相关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要逐级逐人签订禁止“两非”行为责任书,一旦发现“两非”行为,将追究责任。&
  规定:领二孩生育证得先签责任书&
  此外,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干部,村(居)委会、社区负责人,村(居)委员会、社区计生专干3人联合,与辖区内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夫妻签订孕期禁止“两非”行为责任合同书后,方可审批发放二孩生育证。&
  持二孩生育证孕妇一旦孕情消失,查明原因,属“两非”行为的,要依法追究责任,收回二孩生育证。&
  考核:每年都要对各地治理工作进行评估&
  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别高的地方,领导难脱干系。&
  《意见》要求,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将对各地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督查评估。&
  处理:对负责人约谈、通报或追责&
  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15以上、“两非”案件频发、违法生育严重、计生工作落后的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
  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20以上的县(市、区)实行重点管理;工作不落实、作风不扎实、数据不真实,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居高不下、不降反升的县(市、区)要在全省通报。&
  对有案不查、查而不究,以及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实名登记信息的地方,要依法依纪追究卫生计生部门责任。(来源:《河南商报》2014年12月26日)&
  山东:“单独两孩”办证数占全国25%&
  今年5月30日,山东省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受理“单独两孩”再生育申请22.3万份,办结20.7万份。办证人数占全国的24.8%,将近1/4。&
  120万户符合条件仅22万份申请&&
  5月30日,我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受理“单独两孩”再生育申请22.3万份,办结20.7万份。“根据前期课题研究及调查情况推算,全省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条件的家庭120万户左右,目前申请领证人数占符合条件人群的18.6%。”省卫计委副主任杨心胜昨天表示。&&
  “‘单独两孩’政策的出生效应目前尚未显现。”杨心胜说,从数据来看,我省“单独两孩”政策总体上运行平稳,办证数量在预计范围之内。&&
  尽管我省符合条件的“单独两孩”人群申请比例还不到1/5,但从全国看,截至10月底,全国“单独两孩”再生育申请90万份,办结83.9万份,占目标人群的8.2%;我省办证人数占全国的24.8%,将近1/4。&&
  “一方面,说明我省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得早而好,符合政策的独生子女多;另一方面,说明我省人民的生育观念十分强烈,对卫生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杨心胜说。&&
  出生增加因去年取消生育间隔&&
  今年以来,全省共上报1-9月出生90.80万人,同比增加10.86万人,增幅为13.58%。其中二孩出生38.65万人,同比增加12.01万人,增幅为45.08%。“由于医院上报时并没有区分是‘单独两孩’,还是其他情况的两孩,这个数字就没有区分。”省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杨心胜则告诉记者,我省人口出生增加主要是因为去年取消生育间隔所致。去年6月,我省取消了实行25年的生育间隔,此前我省一直执行二孩生育女方需年满30周岁的政策。&
  政策影响&
  省城月嫂薪水一路飙升,有些档期排到后年&&
  尽管目前“单独两孩”政策的出生效应尚未显现,政策引发的“月嫂热”短时间内还不太明显,但只要涉及和生育有关的行业,大家便不由自主地将其与“两孩”绑定。“月嫂工资真是一天一个价,现在养个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准妈妈”一提到月嫂的行情,都不禁感慨。&&
  再有一个月,“准妈妈”李女士就要生宝宝了,就在上个月,她终于成功签约了一个金牌月嫂,薪水3300元,约期一个月。“从我怀孕四个月时就开始找月嫂,可很多月嫂接单都满了,我是赶在春节前生产,那个时候很多月嫂要返乡过年,所以人手特别紧张。”李女士说。记者在省城某月嫂服务中心了解到,随着生育高峰,尤其是“单独两孩”政策的放开,月嫂薪水一路飙升,8小时工作制的首席金牌技师月薪约在5000多元;金牌技师月薪约在元左右。24小时的就更贵了,四星技师就要5000多元。&&
  即使这样的高昂费用,月嫂市场依旧供不应求,有些月嫂的档期都排到后年了。&&
  “两孩”政策带火助产士&签约数量比往年增加两成&&
  早在今年春季的山东医专校园招聘会上,尽管当时山东“单独两孩”政策还未出台,不少医院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很多医院都特别打出了招聘助产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淄博某妇幼保健院的相关负责人更是现场豪言,“虽然招聘计划上写的是护理专业只招收20人,但只要是毕业生优秀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山东今年放开‘单独两孩’政策,这应该是今年助产士比较吃香的主要原因。”山东医高专(济南校区)副校长葛淑兰告诉记者,前期像莱芜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省内妇产医院专门在医高专设专场招聘会,招聘护理专业及助产专业的毕业生。“我们今年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协议的助产、护理类毕业生数量比往年增加了至少两成。”&&
  生育高峰有医生一天能看200多个孕妇&&
  在很多准妈妈眼里,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今年的产科格外忙碌,她们等待的时间也格外长;即便7:30之前到医院挂号,可能也会排在300号之外。&&
  如今,王女士的儿子已经5个多月大了,上班、给上一年级的女儿辅导作业、夜里照顾儿子,她的生活排得满满的。&&
  今年5月份,记者第一次采访她时,她已怀孕满8个月,她怀的是第二个孩子,正为没有预约上胎儿心脏B超而发愁。彼时,她挺着大肚子已经跑了两家医院,但最终也没有约上胎儿心脏B超。“那段时间有点担心,问问哪家医院都满满的人,只能自我安慰:第一个孩子好好的,这个肯定也没问题。”&&
  从今年3月份起,省城众多医院的产科便忙翻了天。一个医生多的一天能看到200多个孕妇,医院一天多的能接生59个孩子……产科的床位总是不够使,即便已经缩短了产妇的住院时间。&&
  “去年就感觉生孩子挺多的,一天600多人次的门诊量;今年产科一天的门诊量能到900人次。”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赵艺敏告诉记者。院长张运利预计,今年该院会迎接1.4万—1.5万个小宝宝!&&
  月子中心费用高却订单不断&&
  近几年,走在泉城的大街小巷,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月子中心越来越多,有的一幢写字楼里,就有两三家月子中心。&&
  记者在一家月子中心了解到,该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医生和助产士,不但可以提供N对1的服务,还可以1对1的“私人订制”月子套餐。如果生产后只在这里坐月子,一个月的费用大约是4万多,如果住院时间更长,那还有多种套餐可以选择。&&
  尽管费用高昂,但月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咨询电话从上班开始就响个不停,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开始接受这样的专业服务,中心的各种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床位十分紧张。&(来源:《山东商报》2014年12月26日)&
  又讯& 山东费县20万罚单超生户受惊吓死亡报道失实。近日,一段关于《计生办开20万罚单 山东超生户受惊吓死亡》的视频称,费县计生办人员暴力执法,一妇女因受20万元计生社会抚养费所吓而死亡。记者17日晚从费县官方获得回应称,“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通过深入调查,证实该消息是不实消息。”通报称,“费县南张庄乡王某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将所拍视频在腾讯网站发布。”&
  当地通报称,死者郭瑞境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费县薛庄镇黄山村张常贵于2013年2月非法生育双胞胎女孩,2013年5月补办婚姻登记手续,2014年3月违法生育第三个孩子。16日上午9时许,薛庄镇工作人员到其家中调查了解违法生育情况,并说明了违法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程序和标准。当时张常贵本人在家,郭瑞境不在家,未与其见面,因此不存在暴力执法和恐吓行为。16日下午1点30分左右,郭瑞境死亡,死亡原因不明。&
  据通报,目前,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当地官方表示“王某了解事实真相后,承认所发视频失实,已向腾讯网站申请删除此视频。”(来源:齐鲁网2014年12月19日)&
  湖南:省长杜家毫要求努力织好医疗卫生服务网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2月25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深入省卫生计生系统调研,他强调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刘延东副总理在湘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蹄疾步稳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努力编织好全省医疗卫生服务网,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杜家毫省长首先来到省人民医院,亲切看望正在积极治疗的病友,鼓励他们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早日康复出院。在肝胆外科、儿童医学中心,一面面锦旗表达着患者对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真挚感情。杜家毫一边看,一边听取医院工作汇报,对省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得知医院正在筹划新址扩建时,杜家毫叮嘱医院负责人,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找准自身发展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杜家毫叮嘱随行的省卫生计生委和医院负责同志,要本着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多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雪中送炭”。&
  杜家毫还考察了省卫生计生委政务服务中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中心。&
  在随后召开的卫生计生工作汇报会上,杜家毫与省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座谈,向奋战在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感谢,对卫生计生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新常态下,各级党委、政府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蹄疾步稳推进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牢牢兜住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这个“网底”。当前,既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又要有改革的耐心,确保实现改革目标。要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在努力破除“以药补医”的同时,统筹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财政补偿方式、人事薪酬制度、医院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更好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要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地区、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及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要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强化基建、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加强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打造一支水平过硬、医德良好、值得人民信赖和尊敬的医疗队伍。&(来源: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网站2014年12月26日)&
  中国户籍改革应更大胆&
  中国多年来一直都在推动城镇化,在13亿人口中,46%的人仍生活在农村。但当局同时希望通过户籍制度控制这个过程,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户籍制度把医疗、养老等福利与个人的出生地挂钩。&
  北京承诺逐步修改户籍制度,但美国保尔森研究所今天发布的报告说,要防止人口定时炸弹爆炸,必须进行更大胆、更迅速的改革。&
  报告作者、华盛顿大学教授陈金永说,最关键的一步是放开中国所有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的户口,这些城市一直拒绝向进城农民打开大门。&
  报告说:“关键的是,不论城市的大小,在所有城市进行户籍改革,包括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这是因为,特大型城市是中国大部分流动人口(包括大量的非本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聚集地,也是工作机会最多的地方。”&
  户籍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阻碍了迁徙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正式成为城市居民,也因此阻碍了他们享受本地的福利,如医疗和公共教育等。改户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外来人口在城里只能像二等公民一样生活。&
  如今,中国的流动人口约为2.3亿。报告说,未来10年,这个“二等公民”群体的数量可能增长到3亿人,“给中国的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
  今年,中国承诺对户籍制度进行一些改革,首先放开一些小城镇的限制。对于那些想去大城市生活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多苛刻的要求,但对农村人来说,这些大城市通常也更具吸引力。&
  但陈金永认为,这些措施太保守了,意味着取消户籍制度或许需要30到40年。这也与中国真实的人口迁移模式相矛盾,真正的模式是,农村人想向大城市迁徙,找到更好的工作,享受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
  陈金永建议,用15年的时间完成这项改革,首先给外来大学毕业生、专业人才、技术人员和商业经理人办理城市户口。接下来,再把放开户籍扩大到低技术技能的农民工。&
  作者反驳了对户籍改革可能带来财政压力的担忧,这个问题是地方政府迟迟不愿作出实质性改革的原因之一。&
  他说:“在短期内,更全面的户籍改革对公共支出的压力,不会像很多人预测的那么大。尽管必须考虑城镇化的‘成本’,但户籍改革带来的巨大经济红利也同样重要。”&
  他还说:“农民在城里工作产生的价值,远大于因此增加的公共服务成本。这些价值远远超过了城镇化的成本和这些人的工资。”&
  此外,作者建议,首先对受过更好教育的高收入外来人口放开户籍制度,可以让地方政府更轻松地应对因人口增加带来的额外开支。(来源: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4年12月17日)&
  人口流失:为多省敲响警钟&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东三省人口危机越发严重。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以及明显的老龄化,让东三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然而事实上面临同样窘境的不仅东北三省,全国近半数省份正在失去活力。&
  依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净流入地区有l4个,净流出地区相对较多有17个,人口流失数量超过200万的省份则有10个之多。人口流失数量最多的是安徽省。数据显示,安徽省有962.3万人在其他省生活或工作,占到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11.2%,而从外省来到安徽的人仅有71.7万人,净流失人口高达890万,排名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在均为人口输出大省的同时人口流入又严重匮乏,成为中国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几个省份。&
  此外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对于那些有大量年轻人口流出的省份来说,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在上升。例如,人口流出大省(直辖市)四川和重庆的老年抚养比最高,且增长极快。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两地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经为全国最高,分别达到了16.24%和16.04%;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则奔到了24.43%和26.56%。另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其老年抚养比也达到了22.33%。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老年抚养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省份在人口迁移大潮和低生育率的夹击之下不仅人口会渐渐凋零,也将率先成为老人省。&
  人口的迁移本没有什么错,趋利避害固然是人的本性,没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人用脚来投票。而人口快速并大规模地向东部少数地区集中的现象,本质上体现的则是地区间资源配置失衡,同时也使由于低生育率必将带来的老龄化问题在这些地区提前爆发。劳务输出大省的人口危机其实就是空巢村现象的放大版。(来源:《中国财经报》2014年12月18日)&
  社会抚养费取信于民须过“三道坎”&
  因无力缴纳14万元社会抚养费,山东省临沂市村民张永玲连同孩子近日被当地政府非法拘禁7天,引起舆论关注。事实上,拘禁只是地方非法强征社会抚养费手段的一种。近年来,一些地方将社会抚养费与义务教育、户口登记捆绑,甚至出现逼人至绝境的恶例。乱象面前,社会抚养费何去何从再次引发热议。&
  让社会抚养费真正取信于民,必须迈过三道坎。第一道坎,法律基础牢不牢靠?&
  社会抚养费的法律基础一直饱受争议。《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的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条例送审稿则把提倡变成了强制要求。此外,关于社会抚养费征收目的是“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等理由,在社会及学界也不无诟病,有人便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将是资源而非负担。&
  征收如何做到规范使用是社会抚养费必须迈过的第二道坎。由于在基层,计划生育是考核乡镇工作的重要指标,关系“一票否决”。因此,在收费手段上,有的地方采取非法拘禁、限制人身自由,甚至牵牛抢粮,未经人民法院批准强制征收等;有的地方则捆绑义务教育或户口登记等胁迫征收。这些突破法治底线的“执法”行为屡禁难绝。此外,具体征收标准不一导致政策扭曲走样,基层自由裁量权过大,由此带来征收环节滋生腐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收上来的社会抚养费如何依法使用是必须迈过的第三道坎。按照目前的规定,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然而,社会抚养费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基层截留、克扣、跑冒滴漏等问题,让社会抚养费成了一笔糊涂账。&
  例如,广东省卫计委与财政厅公布的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额相差11.57亿元。社会抚养费究竟征收了多少?有多少进了征收执行部门的口袋?多少入了国库?人们不得而知。&
  基层流行一句话:“县级财政靠地皮,乡级财政靠肚皮”。所谓地皮就是经营土地,所谓肚皮就是靠收取社会抚养费。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管,使“社会抚养费到底抚养了谁”的社会质疑不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立法要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法规的制定要避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法规的执行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民心的检验,经得起法治的检验。从这个角度看,社会抚养费想取信于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来源:新华社2014年12月19日)&&
  人口学者激辩全面二孩放开时间:明年或后年&
  在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背景之下,全面二孩政策何时启动为宜?12月19日、20日,五十多位海内外人口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白热化的讨论和辩论。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得全面二孩成为“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上最热的话题。&
  今年初开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遇冷。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止到9月底,全国1100万对单独夫妻仅有70万对提交了再生育申请。考虑到中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叠加超低生育率的人口新常态中,与会的人口学者全都赞同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分歧集中在两点:一是放开生育限制还是全面放开二孩;二是全面二孩政策何时放开更加合适。&
  人口学者梁中堂、黄文政、梁建章等认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非常低,并且整体生育意愿不高,当前应该一步到位放开生育限制,把生育权还给民众。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学者李树茁、北京大学人口所学者乔晓春等学者则认为,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下一步应该是全面放开二孩。&
  在赞成下一步放开全面二孩的学者中,对于何时放开为宜尚有不同意见。乔晓春根据生育意愿、独生子女数量等多个数据所做的测算显示,在单独二孩基础上放开全面二孩,新增出生人口总量不会超过2000万人,峰值总和生育率最高不会超过2.2。鉴于此,乔晓春认为,单独二孩遇冷提示我们,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不能太迟。他建议,应在2015年下半年,最晚在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北京市人口所学者马小红认为,单独二孩政策遇冷是群众低生育意愿的真实反映,政策实施到位滞后或者羊年观望等说法无法解释目前超低的申请率。她建议,应该尽快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最终实现育龄人群自主选择生育。
  李树茁认为,为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挑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宜早不宜晚。他建议,全面二孩政策可在“十三五”初期开始实施。同时可以采取分年龄分区域逐步放开的措施,避免生育高峰过于集中。
  根据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等进行的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追踪调查,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人群仅有30%左右生育了二孩,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此次座谈会上,多位人口学者强调,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过去基于较高生育意愿所做的人口预测已经对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产生误导,有关方面应该加以警醒,尽快做出调整和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顾宝昌认为,单独二孩政策遇冷是一剂清醒剂,提醒各方要充分认识中国人口发展“生育率长期走低、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化不断上升、流动性趋于频繁”的新常态,尽快调整生育政策,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人口挑战。&
  复旦大学人口学者王丰提出,像气候、地震专家预测气候变化和地震一样,人口学者在目前这个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巨大转变的时代更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应以学术良知科学、严谨地预测人口变化前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前两次生育政策研讨会分别于2001年、2008年举行。两次研讨会后都形成《生育政策调整建议书》,递交国家人口计生委及中央相关部门。(来源:一财网2014年12月22日)&
  14名律师联名致信国务院呼吁取消社会抚养费&
  12月20日,《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来自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14位律师联名致信国务院,建议尽快废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澎湃新闻在联名信中看到,律师的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启动程序评估社会抚养费征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公众造成的伤害;二、启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修改法律中有关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条款;三、建议尽快废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取消社会抚养费的征收。&
  14位律师包括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有水、南京志仁律师事务所律师封顶、北京瑞凯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溢智等。其中,吴有水长期关注社会抚养费问题,曾于2013年致信31个省(直辖市),要求公开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数额。其余多位参与联名律师,曾办理过有关社会抚养费的案件。&
  “在政策调整期发出我们的声音,对于政策的走向会起到积极作用。”吴有水告诉澎湃新闻。&
  多名律师表示,有关社会抚养费的合法性问题有可讨论空间,虽然社会抚养费征收愈30年,但其究竟是罚款还是行政性收费,在法律界仍存争议。&
  此外,一些律师还认为,社会抚养费表面上处罚父母,实际上直接侵犯了儿童权利。“拿走家庭多年的收入,婴儿出生后奶粉钱、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权利受到影响,违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长青说。&
  11月20日,国家卫计委官网发布送审稿起草说明称,《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于2002年8月2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实施对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中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对《办法》加以修改和完善。&
  早在2012年7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就意识到社会抚养费的诸多问题,联名15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尽快启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全面修改工作,其中建议之一就是取消社会抚养费。&
  “取消或废除社会抚养费制度,不仅体现了对生育权作为基本人权的保护,还能避免现行社会抚养费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湛中乐当时对媒体表示。&
  据新华社报道,送审稿明确界定征收对象为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多生育的公民;对符合政策规定,但不符合程序规定生育的,不予征收社会抚养费。同时,统一了征收标准,明确了计征基本标准,并规定已生育一个子女,不符合政策规定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计征标准3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多胎的加重征收,具体征收标准授权各省(区、市)制定。&
  此外,送审稿还规范了征收主体,限制委托征收权限。将征收机关可以委托乡镇(街道)作出征收决定修改为委托乡镇(街道)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的调查取证工作,征收决定一律由县级计生部门作出。鉴于县级执法力量有限,可以将调查取证工作授权乡镇(街道)。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由户籍地负责,现居住地做好相关配合工作。(来源:澎湃新闻网2014年12月22日)&
  生育率降寿命延长 全球人口“金字塔”将变圆柱&
  随着全球生育率下降使年轻人口萎缩,“人口金字塔”已开始变型,向圆拱形发展,到2060年甚至会变成圆柱状。&
  上个世纪70年代,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形状如金字塔,生育率高导致底层年轻人口最多,顶层年老人口最少。&
  然而随着医学发展,人均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增多,相反生育率下降使年轻人口萎缩,“人口金字塔”已开始变型,向圆拱形发展。学者预测若当前趋势延续,全球人口结构到2060年会变成圆柱状。&
  专家预测,2015年全球15岁以下人口占整体10%,但15至50岁人口也占9.5%,骤看之下会误以为两者属同一组别。70年代年轻人口不但占绝大多数,亦是增长最快速的人口组别,但在1970至2015年间,相比20至39岁人口增加128%,0至19岁人口仅增长42%。&
  学者认为,在1970至2015年间,生育率下降是引致人口结构改变的最大因素,相反在2015年至2060年间,人口老化将变成最大影响因素。如今小型家庭已成为社会标准,生育率下跌速度放缓,几乎所有人都要较父母更长命,尤其是在发达国家。&
  学者预测,明年至2060年间,全球60至79岁人口会增加131%,增长率是年轻人口的5倍。世界银行估计,2060年全球人口会由72亿人增至95亿人,当中2/3增幅来自40至79岁的年龄层,而非年轻人口,意味年轻人口在结构比例上将不再占优。(来源:香港《文汇报》2014年12月25日)&
  中国低生育水平已定 二孩政策影响不大&
  单独二孩政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启动。今年11月5日,国家卫计委公开表示,目前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请,与此前预计每年约200万对夫妻申请差距较大。舆论预想中的第一波生育小高潮并没有如期到来。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甚至出现计生人员开始“催生”的现象。放开单独二孩,是为了应对老龄化程度加剧和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要不要全面放开二孩?为什么“让生却不生”?没有人口红利做保障,“新常态”下的经济如何保持增长? &
  经济之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按照社科院给出的报告,目前生育率情况不太乐观,低生育率会不会催生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和财经评论员刘艳对此解读。 &
  张车伟:实际上现在放开两孩对国家整体生育水平不会带来特别大的冲击,现在放开两孩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生育水平就很低,现在已经20多年,所以时机现在是没有问题。 &
  经济之声:国家卫计委表示说全面放开二孩还没到时间表,暂时还不能全面放开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
  刘艳:我们制定一个政策需要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的同时,更需要有政策自信心,之所以从计划生育再单独两孩的放开,再到以后全面放开两孩实际上的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70万对和200万如此大的政策预期差距并没有达到我们刺激新增人口的预期目标,这个时候势必要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很明显其中有一条是我们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可能缺乏这样专题性的调查,我们高估了对于单独有一个孩子夫妇的数量,同时也过度担忧放开以后的暴增,需要比如说像社科院这样的一个这么好有前瞻性的报告之上,而不是说像过去那样遇到问题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因为如果全面放开二孩还没有见效,我们后边是不是还可以谁多生孩子我鼓励谁,这就达到我们更加有刺激作用政策。2.1是国际通行人口更替生育率,但是中国目前仅仅是1.4,上海更低,0.83。所以刺激到什么程度,而不是简单遇到问题就全面放开,全面放开依然有棘手的问题存在。 &
  经济之声:单独放开二孩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生育高潮,人们生二胎的意愿并不是很强,那真正的全面放开二孩能不能扭转目前的局面? &
  张车伟:全面放开两孩比现在单独两孩影响要大的多。单独两孩符合政策的人数存在高估,如果全部放开两孩,符合两孩的人就多了,如果全面放开两孩对生育率的回升有显著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全面放开两孩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长期的增长都是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
  经济之声:我们必须还要有所防备,假如我们全面放开二胎之后,仍然出现了二胎的生育率不高,中国生育率总水平仍然下降情况,我们创造新的人口红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了,那这对于咱们正在逐步踏入到人口老龄化的这样一个通道咱们国家而言压力是巨大的,经济增长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应对? &
  刘艳:现在来讲,中国未富先老的社会危机,不比我们过去担忧人口超生给经济带来增长的压力小,未富先老是我们当前要面临的社会危机。韩国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韩国在1996年正式废除了长达近40年的人口控制政策。任何公共政策没有不退市的道理,它都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只不过我们怎么判断政策更迭临界值,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这非常考验政策的智慧。 &
  经济之声:万一出现这样的局面怎么办? &
  张车伟:这种情况概率非常大,而且可能即使全面放开,它的生育率反弹可能也不会比我们预计得那么高。中国的人口增长的趋势基本上已经定了,即使全面放开两孩,老龄化最终有所减缓,但不会得到特别大的改善,劳动力状况也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人口政策是一个长期的政策,现在基本上就是一种低生育的水平。(来源:中国广播网2014年12月16日)&
  梁中堂:一位人口学家的孤独与精彩&
  “生孩子有什么好研究的?”至今梁中堂还不大情愿搞人口研究,也不喜欢被称作人口学家。&
  然而,他“不情愿”的另一面却是长达35年的坚持。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伊始,他是当时唯一提出过不同意见的专家。梁中堂不仅敢言,更长于实践,在他的努力下,山西翼城县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拥有了生育二胎而免于处罚的权利。&
  时光荏苒,在翼城试点平稳推进的同时,舆论和政策环境都趋于宽松。体制内外都在探讨如何完善人口政策,“单独二胎”政策一出台,梁中堂此前屡遭拒绝的著作也可以出版了。10月中旬,《决策》记者拜访梁中堂时,他历经十余年写就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终于得以面世,此前,书中的内容都是以自印本的形式流传于坊间。&
  对于人口研究,梁中堂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早在2004年,梁中堂离开山西省社科院,来到上海,准备新的生活从新的领域开始。然而,过去十年他又开始研究人口政策史。他上海的寓所俨然成为人口学的“民间图书馆”,数千册与人口相关的书籍资料堆满了房间。&
  体制内的逆主流者&
  回望过去的几十年,梁中堂却是出乎意料的平静。时针回拨到1978年,30岁的梁中堂刚调动到山西省委党校担任教员,中央要求党校开设人口理论课,他被安排上这门课。“我是来做学问的,生孩子有什么学问?”梁中堂一肚子不情愿。&
  同年11月,全国第一次人口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虽然组织得有声有色,但他仍然有一个“不搞人口学”的念头,内心有一种抵触情绪,不仅未写论文,而且会上也没有发言。&
  1979年,百废待兴,随着知青大返城带来的就业压力,有关人士提出“本世纪末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的目标和一胎化政策。梁得知后,不经意的测算了一下,实现这个目标,只能在平均每个家庭生一个孩子的基础上,百分之二三十的家庭不生孩子,死亡率再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显然,这很“荒谬”。&
  人口增长率为零的目标是怎样提出来的?怎样的人口政策才切合我国实际?带着疑问,梁中堂有了写论文的冲动。文章写完后,他心里不踏实,他不相信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政府公开宣布的一个目标,竟然连粗略的计算也没有。所以,他希望见到一些权威人士做点解释。&
  他到北京找了刘铮等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刘铮说:“这是一个争取达到的目标,能实现固然好,不能实现也没什么要紧。”刘虽如此说,但为了12亿的目标,计生政策开始越来越严。离京后,论文被修改得更为尖锐,增添了论战的成分。这篇论文正式把他推入人口学研究,改变了人生轨迹。&
  在这篇论文中,梁中堂首次提出“人口老化”等今天被视为常识的概念,他还预计到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将造成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1982年,“十二大”正式提出12亿的人口目标,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当时我还是追求这个12亿的,但是应该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梁中堂坦言。&
  有意思的是,在计划生育成为国策的同年,人口老化等被认为与我国搭不上边的一些概念开始被讨论。1982年,为参加联合国世界老年会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随后,在一大批离退休老干部的推动下,又成立了中国老年学会。&
  “正是在上下互动的推动下,大约到90年代以后,人口老化才不是禁区了,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可以讨论。”梁中堂告诉《决策》。&
  1984年春节前,梁中堂突然萌发了给中央写信的念头。春节时,他完成报告,呈给胡耀邦,提出采取晚婚晚育和延长生育二胎的办法,完全可以实现12亿的目标,从而建议放弃一胎化。&
  “整个80年代我是站在体制内,想实现控制人口的目标。新世纪后,我开始反思,12亿的人口目标实现了怎样,未能实现又能怎样。”他皱着眉头,“人口多、底子薄,是那个时代我们常说的话。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口是负担,非计划生育不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的确是这样吗?”&
  “不该将贫穷的根源归结到老百姓生孩子上。30多年来,政府只是在计划体制的边缘地带些许放松了管制,中国就赢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计划生育“特区”——翼城&
  作为体制内人,梁中堂深知从理论上反对一项国策是无力的,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1984年,他呈送中央的报告得到了胡耀邦的批示。国家计生委同意在山西选一个县做试点,这个县就是临汾市翼城县。自此,生活在翼城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拥有了生育二孩而不受处罚的权利。&
  巧合的是,也就在这一年,中央调整生育政策,各地普遍实行了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孩的政策。然而,农民依然有强烈的生育意愿。有些地方为了完成目标,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少问题。1995年,国家计生委发布“七不准”,规范了一些地方过于严厉的计生措施。&
  “而在翼城,同样是生了两个孩子的农民,就可以不罚款或者少罚款,干群关系自然缓和些,社会当然也相对和谐。”梁中堂告诉记者。&
  不久前,梁中堂刚刚利用最新的普查数据计算出了翼城县和全国、山西省、临汾市的人口增长情况。年,全国增长了34%,山西省增长了38.8%,临汾市增长了42.6%,翼城县增长了24%。而且,翼城县还是一个迁入大于迁出的县份。&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宽松的政策没有多生孩子,严紧的政策没有少生孩子。第二,如果全国实行这样宽松的政策,人口不仅不会爆炸,社会矛盾和管理成本也将减少很多。”&
  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10%,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次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明确规定了“一票否决制”。这两件几乎同时发生的看似矛盾的事让梁中堂有点不理解,他用了一年多时间写了长篇论文,证明全国实际推行比翼城严厉得多的政策,而在人口总量和生育率水平上却高于翼城。&
  在申请搞试点的时候,他就有一个观点,即晚婚晚育和延长生育间隔的办法是在中国农村普遍适用的,试验无须专家参与即可顺利推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过多的介入翼城试验。试验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时至今日一直在平稳地推进。&
  然而,不少人却说翼城试验搞得好是因为专家的指导。“言外之意就是不可能给全国几千个县都委派专家,所以翼城也就没有推广的价值。事实上,翼城县人口现状是客观规律的结果,不是专家功劳。这一点,我自始至终是清醒的。”&
  随着梁中堂对人口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他意识到翼城的人口变动和现状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综合决定的,翼城的政策固然宽松,影响却没有那么大。“老百姓是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既不因政府的政策严紧而少生,也不会因其宽松而多生。”梁中堂认为。&
  翼城试验几年后,临汾想在全地区推广,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果而终。一面是极为严紧的政策却成效甚微,一面是政策宽松下人口并无激增。“为什么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有关部门从不将其研究一下呢?许多年来我都在想,哪怕是打算议论一番也好呢!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彼时的梁中堂十分困惑。&
  他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试点不过是在僵局状态下动的一枚闲棋,我曾幻想它成为支撑国家美好制度的一个支点,却没有想到,这个闲棋一闲就是30年。”&
  探究人口政策的来龙去脉&
  “人口问题,何以在我们国家成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大问题,这就要研究历史。”梁中堂认识到这不是简单的人口本身的问题,要从人口之外去解答。&
  在他看来,现行的计划生育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经济即将结束时送给我们的一枚苦果。他回忆说,1977年到1978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中长期目标不断被拔高。与此同时,人口也开始被当做沉重包袱,控制人口的目标不断被拔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过高的经济目标被压缩了,过高的人口目标却通过越来越强硬的计划生育政策维系着。&
  人口政策的决策机制是梁中堂近几年在探究的一个问题。他发现,不像其他公共事务的决策总是多部门博弈,人口决策最主要还是受计生单个部门的影响。&
  一位基层计生领导曾向梁中堂介绍如何让领导重视本来排不上号的计生工作,秘诀就是“积极而有创造性的工作”。梁中堂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许多计生干部的心态。&
  探究政策历史和决策机制让梁中堂冷静许多,他明白了很多现象是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问题,只要还在点滴进步,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2010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杨支柱因生育二胎被解聘,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据梁中堂回忆,杨支柱还在其博客给他留言。而此时梁中堂正在故纸堆中翻阅政策文件、分析数据,研究人口政策的始末,“早已超越了情绪化的阶段”。&
  同年,深圳和顺德启动大部制改革,人口计生局并入卫生局,直至去年国家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各界纷纷解读为计生系统影响式微。而梁中堂显然更清醒,他认为这是计生部门的一个提升,变得正规了。&
  探究历史才能预见未来。在梁中堂看来,全面放开二胎绝对不会引发所谓“补偿性生育高潮”。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后,有关部门原本预计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但卫计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而目前获批的仅62万对,远远低于官方预期。&
  以前他觉得说多了没意思,现在只要有人愿意听他就讲,利用一切渠道去发声,希望更多的人明白人口问题是怎么回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他的博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访问量,不少文章的点击量达到数万之众,读者评论中各种观点交锋碰撞。&
  “人类社会是个有机体,每个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神经或者器官,你接触到外界一种感知,你把这个感知记录下来,再传播给大脑,就完成了你这个器官的作用,仅仅是这样,很渺小很渺小的。”梁中堂对记者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前几年我的书稿给出版社的时候,我是不抱希望能出版的,所以新出来的书都没有写序。国家和社会毕竟在进步,很多进步都是点点滴滴的。”梁中堂对未来表示乐观。(来源:《决策》2014年12月24日)&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促进社会与人口均衡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陆杰华 张韵&
  2014年是中国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被普遍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的各项改革措施在这一年开始全面启动,其中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单独二孩政策开始具体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界围绕新的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展开了全面的讨论。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也进一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及相关社会保障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广泛讨论单独二孩生育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与完善,开启了我国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事业的新时代。“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刻阐述了当前实行“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内涵及意义,在积极评价新政策有利效果的同时,提出需对可能出现的暂时性负面效应进行客观预判。二是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具体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新政目标人群的定位、新增人口的测算方法以及相配套的社会政策等。三是从历史的向度,详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轨迹,着重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的历程。四是从横向分析的视角,与国外的生育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进行生育政策调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也介绍了国外实施人口政策调整的经验与教训。五是探讨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未来的中国生育政策走向,特别强调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的渐进式之路。&
  深度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依旧是2014年学界关注的重点。此次生育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积极回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其中最受学界关注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预测我国未来不同阶段老龄化的程度和可能到来的高峰时点,并对我国分区域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二是探讨了老龄社会中的养老问题,包括养老模式和照顾成本、老年人健康状况。此外,还关注了弱势的老龄群体如农村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三是研究了我国养老保险的效应、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改革的方向。四是讨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用量化方法预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五是进一步强调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即一方面应提升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质量来应对劳动人口衰减的挑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面对老龄社会带来的可能机遇。&
  更加关注城乡户籍改革和城镇化进程&
  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界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深刻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内涵及意义,积极评价了该政策出台对城镇化的有利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在落实户籍改革政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思考了户籍改革过渡期的人口管理途径。二是研究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城市的集群效应,以及劳动人口的家庭化的迁移模式。三是探讨了城镇化过程中的进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于新的改革政策的思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对政策的落实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以上领域的研究,2014年人口学研究讨论较多的还有人口健康问题,包括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的探讨,对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长期照料需求的分析,对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的研究等。随着我国出生性别比不断攀高,对性别平等的研究也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女性就业水平和就业的稳定度,以及经济收入的性别差异。在对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问题的探讨中,涌现出一些介绍国外成功经验的比较研究,为我国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毋庸置疑,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初衷是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效的事实依据,2014年的人口学研究回应了政策和改革的热点,围绕着单独二孩政策、人口老龄化和户籍制度改革而展开。单独二孩政策的适时实行,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实现人口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户籍制度的改革对推行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作用,反映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人为核心的战略理念,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总的来说,2014年人口学的研究既呈现了多样的研究角度,也突出了对主要人口与社会问题的重点把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6日)&
  越南:人口总数近9050万 男女出生比例失调&
  12月17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越南统计总局公布今年人口和住房调查结果。越南人口总数达到近9050万人,其中男性占49%强,女性占近51%。&
  越南仍属于世界人口众多的国家之列,位于全球第13位。&
  2009年人口普查显示,越南人口接近8600人。从那时起截至今日,越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6%,低于1999至2009年期间的人口增长率1.2%。目前平均每名妇女生育2.09个孩子,这个比率显示越南的生育率正继续降低并趋于稳定。&
  越南统计总局人口和劳动统计司司长阮氏春梅说,越南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12.2比100。据今年统计结果,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农村高于城市。&
  据越南统计总局报告称,越南的家庭规模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越南全国目前有240万个家庭,其中有2至4个孩子的小规模家庭最普遍,约占65%,家庭人口为7个以上的家庭仍很少。单身家庭所占比例低,仅为8%,但5年来有增长趋势。&
  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越南人口的突出成就是,越南人口平均寿命持续增长,达到73.2岁,而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越南人平均寿命为72.8岁。越南仍处于“黄金人口数量”时期,但已经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老龄化人口指数已经上升到44.6%。&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越南代表处负责人表示,越南劳动人口约占总人口2/3,人口红利将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但劳动力素质偏低也将制约经济增长。越南应加大对教育投资力度,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此外,新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来源:《越南每日快讯》《越南经济时报》2014年12月18日)&
  印度:女性识字率提升致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研究发现,由于女性识字率上升,印度人口出生率过去20年出现大幅下降。不过专家也警告,对这个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现在还不能对这一成绩感到自满。&
  印度官方本周公布的数字显示,按照目前趋势,女性的总生育率已经从1991年的3.6减少到去年的2.3。总生育率是指每名女性一生平均可能生育子女的数量。&
  这份《登记抽样调查》报告说,女性识字率的改善正在“对生育率产生直接影响”。&
  印度未来10年可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这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控制人口增长。&
  非盈利宣导和研究组织“印度人口基金会”主任穆特雷杰说:“新的数据显示,印度无须为人口问题而恐慌。因为这些年来国家把重点放在计划生育方面,即使最贫穷和最边缘化的女性都希望最多只生两个孩子。”&
  穆特雷杰说:“我们必须给予女性更多选择,协助她们了解计划生育的各项选择,将有助于防止孕妇和儿童死亡。”&
  他也指出:“只有当我们的青少年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之后,印度才能出现人口稳定和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指的是印度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西方所占的优势;印度总人口有近50%是年龄24岁以下的青年。&
  穆特雷杰说:“我们必须继续专注于推行计划生育,更好地安排生育间隔,以及推迟结婚年龄,我们不能放弃。”(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12月25日)&
  日本:正式制定维持1亿人口的发展战略&
  日本政府27日正式确立了一项促进地方发展和应对人口减少问题的战略,以确保2050年之后人口规模仍能维持在1亿人以上。&
  相关战略将抑制人口、企业过度向首都圈集中作为目标,对向其它地区转移的企业给予税务优惠政策,制定农林水产业增长策略,以发展地方经济,这些措施预计将为地方年轻劳动力创造30万人的工作机会。&
  据推算,如果日本的年轻人们能够按照此前预期结婚生育,特殊出生率将从2013年的1.43上升至1.8。如果2030年至2040年期间出生率能够增至2.07,则日本人口规模在2060年仍能维持在1亿人以上。(来源:人民网2014年12月28日)&&
&&&&&&&&&责任编辑:刘冬&&&&&&&&&&&&&&&&&& &&&&&&&&&&&&&&&&&&&& &&&&&&&&&&&&&&&&&&&&& &&&&&&&&&&&&&&&&&&&&&& 审签:邸政&&&&&&&&&
==友情链接==
吉林省新闻出版(版权)局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吉林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
吉林省卫生科教网
吉林省医改综合管理系统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吉林省科技厅
吉林省公安厅
吉林省民政厅
吉林省财政厅
吉林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地址:长春人民大街1485号省政府2号楼
技术联系电话:5 邮编:130051&&&技术支持: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延迟女性退休年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