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查询基本养老保险怎么查

当前位置:&|&&|&&|&
天津完善社保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增至十档
作者:郭晓莹&&
责任编辑:魏巍
  讯& 每日新报记者 郭晓莹& 近日,市政府下发文件,调整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范围和覆盖险种,细化缴费层次和享受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让广大人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
  扩大保障范围
  一是调整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年龄界限,下限由18周岁调整为16周岁。二是完善了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将进入托管中心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依法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将工伤职工和医疗(康复)服务机构的就医诊疗情况纳入医疗保险网上实时监控系统,加强监督管理。三是建立了城乡居民统一的生育保险制度,将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的产前检查费、生育医疗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纳入保障范围,享受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的50%。
  提高补贴标准
  一是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调整到200元,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二是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标准,在参保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政府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300元统一调整为420元,保障城乡居民在享有医疗保险的同时,享受生育保险各项待遇。三是在给予进入托管中心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缴费补贴的同时,以工伤保险二类风险行业基准费率为缴费费率,增加工伤保险补贴,保障特殊人群享有工伤保险。
  增强缴费弹性
  增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由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10%、20%、30%四个档次,调整为每人每年6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2100元、2400元、2700元、3000元、3300元十个档次,方便城乡居民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参保;同时,政府对应缴费档次给予每人每年30元、40元、50元、60元、70元、80元、90元、100元、110元、120元的缴费补贴。此外,增加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凡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讨论提出,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备案后,缴费标准可由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0%降低至35%或30%。
更多关于&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档次;个人缴费;补贴标准&的新闻:
支付就是支付,支付机构不能“银行化”、“银联化”。
8月1日,广州妈妈们参加“哺乳快闪”活动。天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2015年起施行-医疗保险-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天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2015年起施行
来源:渤海早报编辑:
摘要: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记者昨日获悉,本市最新出台的《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于日起施行。
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记者昨日获悉,本市最新出台的《天津市城乡居民实施办法》将于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满60周岁,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不属于城镇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参保人可自主选择10个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本市城乡居民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缴费标准设定为每年6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2100元、2400元、2700元、3000元、3300元10个档次。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个人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在参保人个人缴费的同时,政府对应参保人缴费档次给予缴费补贴,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担。补贴标准设定为每年60元、70元、80元、90元、100元、110元、120元、130元、140元、150元10个档次。参保人多缴多补。
经办机构为每位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城乡居民养老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包括个人缴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按月发放,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220元。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发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个人账户养老金由参保人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完毕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由市和区县财政全额补贴。
参保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日起,距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应当逐年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领取待遇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应当一次性补足所差年限养老保险费;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参保人,应当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15年。参保人达到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死亡的,从死亡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依法继承。同时,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发给丧葬补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意外保障/火车意外: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火车(含轻轨、地铁)期间(自持有有效车票并双脚进入火车车厢起至抵达目的地双脚走出火车车厢时止,但中途双脚离开火车车厢期间除外),遭受的意外伤害事故;
意外保障/飞机意外伤害: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合法商业运营的客运飞机,并遵守承运人关于安全乘坐的规定,自持有效机票检票并进入所乘客运飞机客舱时起至抵达机票载明的终点离开所乘客运飞机客舱的期间内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直接给付保额,导致残疾则按比例给付。
重疾给付:5万-50万可选
身故保险金:10万元-50万元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伤害死亡/残疾/烧伤:保障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及残疾、烧伤。
意外保障/意外医疗门诊/急诊/住院:赔偿被保险人因意外导致门诊、住院费用。
意外保障/主险一般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残疾的,保险公司按约定保额给付。
意外保障/主险特定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境外旅行期间以乘客身份特定交通工具时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伤残,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补偿。(本保障可与意外身故、伤残保险金累计赔付)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
1、“基础计划”在扣除200元免赔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按以下规定分级累进、比例给付住院医疗保险金或特定门诊诊疗保险金。
人民币200元以上至1,000元部分,给付比例50%;
人民币1,000元以上至2,000元部分,给付比例60%;
人民币2,000元以上至3,000元部分,给付比例70%;
人民币3,000元以上至4,000元部分,给付比例80%;
人民币4,000元以上部分,给付比例90%;
2、计划一、计划二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保险顾问在线
问:咨询一下中英人寿的吉..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Q: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发生意外事故,现在合作医疗还没有报下来,如果距事故发生超过180天还没理赔,意外险还能报吗?谢谢!
Q:你好:麻烦问一下,我的保险已经交了,怎样才能在网上查到?
Q:什么是安贷宝
Q:我的户口已经落户在现在所在城市&但是身份证信息还是以前老家的&。现在单位要解除合同要失业证&,办理失业证身份证信息是以前老家的可以办理吗
Q:您好,小孩10岁买国寿福禄鑫尊适合吗
Q:新农合最长多长多少时间能去办理报销,跨年呢?
Q:我要出国两年,车子就放在家里不开了。然后我这个车子的保险不办可以吗?
Q:你好。怎么查理赔
猜你感兴趣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津政发〔2014〕19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
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日
     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推动与居民自愿参加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措施相配套,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第三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形式。  第四条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满
60周岁,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不属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二章 基金筹集
  第五条 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
政府补贴构成。  第六条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
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定为每年600
元、9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2100元、2400元、2700元、3000元、33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第七条 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
资助金额不超过个人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第八条 在参保人个人缴费的同时,政府对应参保人缴费档次给予缴费补贴,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负担。补贴标准设定为每年60元、70元、80元、90元、100元、110元、120元、130元、140元、150元10个档次。参保人多缴多补。  第九条 对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自愿参保残疾人,按照个人缴费900元标准,政府为其代缴全部或者部分养老保险费。其中:对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残疾人,为其代缴全部养老保险费;对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残疾人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重度残疾人,为其代缴50%养老保险费。  第十条 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的调整,由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财政局依据本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章 个人账户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位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十二条 个人账户包括个人缴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  第十三条 个人账户储存额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规定计息。  第十四条 参保人死亡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依法继承。参保人出国(境)定居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返还给本人。
         第四章 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五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按月发放,支付终身。  第十六条 基础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220元。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发4元。
基础养老金由市和区县财政全额补贴。  第十七条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个人账户养老金由参保人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完毕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由市和区县财政全额补贴。  第十八条 建立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市人力社保局和市财政局依据本市经济发展及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提出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五章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第十九条 参保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条 日起,距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应当逐年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领取待遇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应当一次性补足所差年限养老保险费;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参保人,应当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15年。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达到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
取资格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 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死亡的,从死亡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依法继承。同时,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发给丧葬补贴。  第二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积极会同市公安、民政、
卫生等部门,对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
核对,并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
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第六章 被征地农民参保
  第二十四条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被依法批准征收的被征地农民,应当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二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人数由国土部门按照被征用耕地面积和单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确定。被征地农民具体参保人员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讨论提出,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以本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被征收土地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可以按照
40%、35%、30%的比例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具体缴费
比例由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讨论提出,
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被征地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申请用
地单位在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以外另行支付。  第二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为征地补贴计入个人账户。  第二十八条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预存制度。申请用地单位在办理征地手续前,应当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存入市财政局开设的预存专户。不预存养老保险费的,不予批准征地。  第二十九条 被征地农民具体参保人员不能确定的,经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决议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预存费用可用于特殊困难人员按照被征地农民缴费标准优先参保,也可用于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人员集体参保。  第三十条 不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
由申请用地单位在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以外另行支付一次性补助。
具体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章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第三十一条 参保人缴费期间户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迁移的,
不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在户籍迁
入地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三十二条 参保人缴费期间户籍跨省市迁移的,应当在户籍迁入地申请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并按照户籍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三十三条 已经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待遇期间户籍跨省市迁移的,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移,仍由户籍迁出地按规定继续发放养老保险待遇。
      第八章 基金管理、运营和监督
  第三十四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管理。基础养老金和政府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市财政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市和区县财政负担比例。  第三十五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
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相关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
理。  第三十六条 市人力社保局和市财政局应当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和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七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第三十八条 全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按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九条 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等情况实施监督。  第四十条 积极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参加的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水平。
      第九章 经办管理服务与能力建设
  第四十一条 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结合本辖区实际,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认真记录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规定妥善保存。  第四十三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基层财政确有困难的,市
和区县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十四条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市、区县、街乡镇、社区实时联网,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到行政村;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津政发〔2009〕22号)实施后至日前年满60周岁,且按照该文件规定领取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的人员,自日起继续领取老年人生活补助,所需费用仍按原资金渠道由市和区县财政全额补贴。日后年满60周岁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七条 日前按照《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津政发〔号)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征地参保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范围;征地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2009
年4月17日印发的《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同时废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