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朗读提取观点

《指南录后序》习题与答案_高一_中学数学网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指南录后序》习题与答案
&&&&&&&&&&★★★
《指南录后序》习题与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2:03:32
、《指南录后序》习题
德v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萃:会集
C.会使辙交驰&&&&&& 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估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有为也&&&&&&&&&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 而不知其所止
C.而余不得归矣&&&&&&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 溪虽莫利于世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次,然而隐忍以行――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造成“国事不可收拾”的一组是(&&& )
& ①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②战、守、迁皆不及施& ③北邀当国者相见 ④吕师孟构恶于前& ⑤予羁縻不得还&& ⑥辞相印不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德v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试题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没有了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生物一站到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字体: 】 【】 【】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10-16 ]
没有相关内容
& & & & & & &语文高考300个常见文言实词2
语文高考300个常见文言实词
①第二次
&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苏武传》)
②两次
& 已为墙,凡再变矣(《项脊轩志》)
③事情或行为的重复,继续
& 用讫再令火药熔(《活板》)
附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拜两次。
&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促织》)
& 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①到……去,拜访
& 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
②到达某一境界
&况欲深造道德者邪(曾巩《墨池记》)
③制作,建造
&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
④制定
& 法令者,先帝所造也(《汉书·东方朔传》)
⑤建立
&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⑥时代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①害,危害
&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秋声赋》)
②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
&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伶官传序》)
&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黄潜桐见(《左忠毅公逸事》)
& 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指南录后序》)
③强盗
& 贼二人者得我,我幸杀之矣(《童区寄传》)
①举起
&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②通“震”,威吓,震动
&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书》)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黄州快哉亭记》)
③振作,奋起
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④拂拭
&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左忠毅公逸事》)
⑤通“赈”,救济
&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①作标记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②心意,志向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③记事或人物的文章、著作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④记载,记述
& 亭以雨名,记喜也(《喜雨亭记》)
⑤标记,标志
①治理,管理
&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左忠毅公逸事》)
②整理
& 即刻治装(《聊斋志异·黄英》)
③修筑
&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训俭示康》)
④惩罚,处置
&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⑤医治
&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⑥研究,如“治学”
& 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上枢密韩太尉书》)
⑦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
&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 正善治(《诸子喻山水》)
①安放,安置
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促织》)
&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摆,设
&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
&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③放弃,丢下
&其置也若弃(《种树郭橐驼传》)&&&&&&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④购置,添置
&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
①作代词兼介词用,相当于“之于”,用于句中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 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宋人有得玉者》)
穆公访诸蹇叔(《秦晋殽之战》)
②作代词兼语气助词用,相当于“之乎”,用于句尾
③众,各个
&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指南录&后序》)
&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黄州快哉亭记》)
④代词,指第三人称她、他、它(们)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附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
①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
②众,一般的
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③丛聚,集结之处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
④灭族,使……灭族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①方位词,与“右”相对,左边
&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秦晋殽之战》)
②较低的地位,与“右”为尊贵相对。“左迁”即降职
&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③不正,邪僻
执左道以乱政(《礼记·王制》)
①在旁侍候的近侍近臣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周围,附近
余立侍左右(《送东阳马生序》)
③帮助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④称对方的客气语,多用于书信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报任安书》)
①抬起,仰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核舟记》)
②抬高,上升
& 昂其直,居为奇货
③振奋,情绪高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①傲视,轻视,瞧不起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②骄傲,傲慢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③急躁
&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劝学》)
①包容,包含
皆包再诸谷中(《雁荡山》)
附包举:全部占有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
①并列,靠近,挨着
&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②比较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③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较量,比试
&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促织》)
⑤限额
& 宰严限追比(《促织》)
⑥联合,合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逍遥游》)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秋水》)
①边远的地方
&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庸俗,浅陋,鄙俗,鄙陋
&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宋人有得玉者》)
&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训俭示康》)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③轻视,看不起
&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④自称的谦词,如“鄙人”
&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①兵器,军械
& 收天下之兵(《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秦晋殽之战》)
②士兵,军队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秋声赋》)
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左忠毅公逸事》)
③用兵策略,战略
&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④军事,武力,战争
& 兵无常势(《诸子喻山水》)
①疾病,生病
&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蔺列传》)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丁零孤苦(《陈情表》)
②困苦,困乏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毛病,缺点
&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④担心,忧虑
& 将何往而非病(《黄州快哉亭记》)
①仔细看,观察
&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②考虑
&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③了解,弄清楚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④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①透过,深透,透彻
&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通达,贯通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①驾(车),坐(车),骑(马)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②趁着,凭借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③冒着
& 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登,升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⑤追逐,交错出现
&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⑥(sh&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秦晋殽之战》)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①跟随,跟从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蒹葭》)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②听从,顺从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③向……学习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④依傍
&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⑤由,自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 巫从旁望空代祝(《促织》)
⑥(z&ng)次于最亲的亲属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⑦(z&ng)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特指合纵,即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策略
&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⑧参加,从事
&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①对着,面对
& 王披襟当之(《黄州快哉亭记》)
& 当其南北分者(《登泰山记》)
②阻挡,抵挡
& 料大王士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
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
③掌握,主持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 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
④承担,引申为判罪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
⑤相当于“值”、“在”,正当
& 当是时也(《过秦论》)
⑥应当,应该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 居第当传子孙(《训俭示康》)
⑦(d&ng)恰当;适合,合宜
& 恐不当意(《促织》)
& 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 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⑨对等,相当
匈奴来使,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①路,道路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 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②取道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指南录&后序》)
③方法
& 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④道理,规律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
& 上下交朴,以道为舍(《诸子喻山水》)
⑤主张,思想,学说
& 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
&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种树郭橐驼传》)
⑥说,讲
& 即道人心中事(《促织》)
①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②心得,收获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 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③得以,能够
虽家仆不得近(《左忠毅公逸事》)
&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必须,应该
&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⑤得意,满足
使其中不自得(《黄州快哉亭记》)
⑥通“德”,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⑦表示完成
十三学得琵琶(《琵琶行(并序)》)
附得无:莫非、岂不是
&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①安定,平定
&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 天下已定(《伶官传序》)
&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过秦论》)
②决定,确定
&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规定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
④停止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⑤固定
千岩万转路不定(《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必定,一定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窦娥冤》)
①讨伐,进攻,声讨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晋崤之战》)
②砍伐
& 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谏太宗十思疏》)
③夸耀,炫耀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④功业,功劳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①触犯,冒犯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②冒着
& 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说》)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①四方型的,与“圆”相对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登泰山记》)
& 新城之上,有池窑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 磐石方且后,可以卒千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正直的
&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③方圆,见方(指面积)
&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方向,方位,方面,地方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⑤方法,办法
客多方为之营求(《聊斋志异·黄英》)
⑥方才,始
& 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
⑦规律,道理
&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⑧正,正在,正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
&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秋水》)
①背,以背载物
& 肉袒负荆(《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苍山负血,明烛南天(《登泰山记》)
&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②担负,承担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依仗,凭借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违背,背弃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失败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⑥蒙受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冤》)
⑦抱有,具有
⑧对不起,辜负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赋税
&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②吟诵,创作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③体裁名,一种韵文,盛行于汉魏六朝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④征收赋税
& 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①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②改变,更换
&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前赤壁赋》)
③交替,轮流
&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左忠毅公逸事》)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④互相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周处》)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陈情表》)
⑤(g&ng)另,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石壕吏》)
更能消几番风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⑥(g&ng)更加,愈发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予更欲一觇北(《指南录后序》)
⑦还,还是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①事,事故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孟子·尽心上》)
②旧,原来的与“新”相对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过秦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③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④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⑤原因,缘故
靡家靡室,玁狁之故(《诗经·小雅·采薇》)
&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原来,仍然
&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⑦故意,特意
&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⑧所以,因此
& 故乡人号之驼(《种树郭橐驼传》)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附故老:年老而有声望的人,也泛指年老的人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
①回头看,回头
& 瞻前而顾后兮(《离骚》)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③探问,拜访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④顾惜,顾念,考虑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苏武传》)
⑤但,只是
&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训俭示康》)
顾吾念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反而,却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附顾反:还反,回来
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新序&二则》)
①观看,看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②景象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游褒禅山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观赏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诸子喻山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④(gu&n)高大的楼台
&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回,返回
使归就戮于秦(《秦晋崤之战》)
②归还,送回
&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
③归属,归依
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④归聚
&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秋水》)
⑤女子出嫁
&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附归尽:指到死
聊尽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附归宁:已嫁的女子回娘家
& 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①友好
&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容貌美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③好,美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④可以,能够
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⑤用再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
怎么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好冷风也(《窦娥冤》)
⑥好好地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⑦(h&o)爱好,喜欢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 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①称呼,宣称,号称
& 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种树郭橐驼传》)
号物之数谓之万(《秋水》)
②名称,称号
&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③别号,指在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名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④号令,命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屈原列传》)
⑤传令,号召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⑥(h&o)大声哭,大声叫喊
&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 因大号,一虚皆惊(《童区寄传》)
⑦(h&o)呼啸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返回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②交还,归还,偿还
&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③环绕,围绕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④却,反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⑤仍然,仍旧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
&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⑥(x&an)通“旋”,旋转,回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①聚合,会合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②盟会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会盟而弱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见面,会见
&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适逢,恰巧
& 会宾客大宴(《口技》)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促织》)
⑤应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⑥领会,懂得
美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⑦时机,机会
& 适逢其会
⑧集会
& 乃罢会(《赤壁之战》)
①恩惠,好处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
&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唐雎不辱使命》)
②温顺,柔顺,柔和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③通“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①追上,赶上,来得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登泰山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秦晋崤之战》)
②等到
& 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
&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③到达,至
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秦晋崤之战》)
&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秋声赋》)
④涉及,牵连
事如此,此必及我(《苏武传》)
一人升天,仙及鸡犬(《促织》)
⑤比得上
& 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⑥和,与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种树郭橐驼传》)
⑦趁着,乘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
②到达极点、尽头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③最,非常
& 始出,状极俊健(《促织》)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④屋顶
屋极有窗以达气(《狱中杂记》)
⑤尽头,顶点,最高处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附极天:天边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①成功,完成
& 靡计不施,迄天济(《促织》)
②渡,渡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①计算,结算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②打算,谋划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计谋,策略
&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
①放上,加上
& 樊哙覆其盾于地(《鸿门宴》)
&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视康》)
②施加,施以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唐雎不辱使命》)
③增加,增益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④夸大,虚夸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⑤更,更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
②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③宽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④假,不真,与“真”相对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⑤如果,假如
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⑥(ji&)请假,假期
&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①在一定的空间或时间内
& 两涘渚崖之间(《秋水》)
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琵琶行(并序)》)
②泛指中间,期间
&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④指房屋的间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ji&n)间隙,空隙,引申为隔阂
&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⑥(ji&n)隔离
不复出焉,随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⑦(ji&n)间或,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ji&n)离间
& 谗人间之(《屈原列传》)
⑨(ji&n)秘密地,悄悄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林中(《陈涉世家》)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⑩(ji&n)参与,夹杂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11(ji&n)更迭,交替
&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山中与裴秀才书》)
12(ji&n)道路,小路
&【从小路】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小路】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间关:形容鸟声婉转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琵琶行(并序)》)
①选拔,挑选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②简单,简略
&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①看见,看见的(东西)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 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②拜见,会见,谒见
&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③召见,接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
④表示被动,被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召(《咏史》)
⑤放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等于前置的“我”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⑥同“现”,出现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⑦理解,懂得
& 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①季节,时节,节日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②节操,气节,贞节
&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礼仪
&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节拍
&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
⑤符节,古代用来作为凭证的东西
&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苏武传》)
⑥节制
&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俭示康》)
①竭尽,用完
勇者竭其力(《谏太宗十思疏》)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前赤壁赋》)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①完,没有了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②竭尽
智者尽其谋(《谏太宗十思疏》)
竭吾力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
③全部,都
& 须发尽白(《苏武传》)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 惟思自尽(《促织》)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①前进,与“退”相对
& 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
& 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诸子喻山水》)
②超过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③到朝廷(做官),晋升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④推荐,进用
提拔隐逸,以进贤良(《自表后主》)
⑤进献,进奉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新序&二则》)
于是相如前进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进谏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附进退:前进与后退,引申为举止、行动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附进止:进退举止
& 事事循公婆,进止敢自专(《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①坐,坐下
佛印居左,鲁直居右(《核舟记》)
②处于,位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
③囤积,积蓄
& 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④居住
&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
⑤平时
& 居侧曰:“不吾知也!”
⑥停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⑦当,任
任职任事之日久(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⑧占有,占据
愬入居元济外宅(《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居第:住宅
&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训俭示康》)
①举起,抬起
&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黄州快哉亭记》)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并序)》)
举匏樽以相属(《前赤壁赋》)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提出
& 聊举数人以训汝(《训俭示康》)
③发动,兴起
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④推荐,举荐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⑤攻拔,占领
&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 西举巴、蜀(《过秦论》)
& 约以连兵大举(《&指南录&后序》)
⑥参加科举考试
董生举进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⑦言行,举动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⑧全,皆
&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训俭示康》)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
⑨成功
&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⑩纵,跳
举身赴清池(《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附包举:并吞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
①具备,具有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②器具,器物
&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③通“俱”,都,全部,详细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④准备,备办
& 成妻具资诣问(《促织》)
⑤人才,才能
①副词,一起
& 遂与之俱出(《游褒禅山记》)
&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蔺相如列传》)
&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苏武传》)
②全,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琵琶行(并序)》)
③动词,偕同,在一起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①征收,征集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②聚集,会合
& 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训俭示康》)
&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种树郭橐驼传》)
③储备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
①分辨,判断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辩日》)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②必定,一定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判决,处死
止主谋一二人立决(《狱中杂记》)
④较量,决战
&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壁之战》)
&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苏武传》)
⑤决定,决断
& 使决人死生(《苏武传》)
⑥通“诀”,诀别,离别
辞诀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xu&)快速,一下子
& 我决起而飞(《逍遥游》)
①种类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②事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③类似,像
& 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大抵,大都
& 走卒类士服(《训俭示康》)
①从高处往低处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
②到,临近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③面对,碰上
未尝不临文嗟悼(《兰亭集序》)
&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前赤壁赋》)
&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④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⑤将要,将近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①担心,忧虑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 必虑人逼取(《黄生借书说》)
②思虑,心思
&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③考虑,谋划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①评定,判定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②讨论,议论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③陈述,诉说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④古代文体的一种
& 六国论、过秦论
①模糊不可辨认
&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②弥漫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
③随便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①消灭,消除
& 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②磨灭
&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
③隐没,暗淡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熄灭
& 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①明亮,灿烂
苍山负雪,明烛南天(《登泰山记》)
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并序)》)
& 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前赤壁赋》)
②清楚,明白,明达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③发亮,照亮
& 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④公开
&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
⑤次,下一个
& 今日存,明日去(《黄生借书说》)
⑥坚守,恪守
&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明智,英明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附明灭:忽明忽暗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①名字,名称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种树郭橐驼传》)
②命名
& 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 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
③名义
& 二贵酋名曰馆伴(《&指南录&后序》)
④名声,名望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 伯夷辞之以为名(《秋水》)
&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诸子喻山水》)
⑤著名的,闻名
故虽有名马(《马说》)
⑥说明,说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①生命,性命
&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织》)
②命运,运气
&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③题名,命名
&&命日《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④命令
& 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⑤用,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琵琶行(并序)》)
①谋划,商量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 涕泣谋于禁卒(《左忠毅公逸事》)
②计谋,计策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图谋,营求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思虑
& 陛下亦宜自谋(《出师表》)
①困难,难以,不容易
&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②(n&n)灾难,危难
&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①平坦,平均
&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种树郭橐驼传》)
& 则字平如砥(《活板》)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
②平时
即夕行步如平常(《狱中杂记》)
③平定,平息
& 今北土未平(《赤壁之战》)
④安定,太平
& 时天下承平日久(《张衡传》)
附平明:公正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附平生:平素,一向
&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训俭示康》)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并序)》)
①伤心,忧虑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②亲属
&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开,打开
&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②陈述,禀告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附启处:指安居休息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诗经·小雅·采薇》)
①健壮,有力
& 筋骨之强(《劝学》)
②强大,强盛
&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有余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④(qiǎng)勉强,强迫
&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黄生借书说》)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织》)
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促织》)
附强近:勉强接近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①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赢请三帅(《秦晋崤之战》)
②请求(请允许我、请让我)
璧有暇,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请以剑舞(《鸿门宴》)
&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地(《苏武传》)
③邀请,宴请
& 乃置酒请之(《汉书·孝宣许皇后传》)
④谒见,谒问
公子闻之,往请(《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请教,问,请示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①困窘,处境困难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③贫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 今多穷困(《训俭示康》)
④穷尽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黄州快哉亭记》)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⑤寻求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①寻找,找到
&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探求,寻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要求,追求,谋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训俭示康》)
④请求,乞求,索求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从中提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攻下,夺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③拿来,与“舍”相对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下》)
④通“娶”
&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①离开
& 去不复顾(《种树郭橐驼传》)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志》)
& 则有去国还乡(《岳阳楼记》)
②过去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并序)》)
③除去,失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 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
④距,距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⑤表示动作的趋势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琵琶行(并序)》)
⑥(jǔ)通“弆”,藏
&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①保全
&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②整个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③完整,齐全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④通“痊”,病愈
&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
①责任,职责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委任,任职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③听凭,任凭
&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信任
& 王甚任之(《屈原列传》)
⑤任性
&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①进入
& 入其舍(《促织》)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②收入
&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③交纳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④纳入,送给
城入赵而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进入朝廷,在家内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屈原列传》)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①堵塞,阻塞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塞满,充满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③(s&)搪塞,应付
& 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④(s&i)边界险要之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
①好,好的
& 不亦善夫(《种树郭橐驼传》)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②好好地
&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③与……友好,亲善
&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与先君子善(《左忠毅公逸事》)
④擅长,善于
& 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促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欢喜,羡慕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⑥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
& 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⑦表示同意的答词
& 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数量小,不多
& 道少半,越中岭(登泰山记))
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②轻视,看不起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秋水》)
③不足,缺少
④稍微
或劝以少休(《左忠毅公逸事》)
& 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
& 宾客意少舒(《口技》)
⑤一会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前赤壁赋》)
⑥(sh&o)少年,青年;年轻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琵琶行(并序)》)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⑦(sh&o)通“小”
吾闻二世少子也(《陈涉世家》)
①(shě)放弃,放下,舍弃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种树郭橐驼传》)
②安置住宿,筑屋居住
& 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秦晋崤之战》)
③房屋,住所
&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黄州快哉亭记》)
& 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促织》)
&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 上下交朴以道为舍(《诸子喻山水》)
④客舍,旅舍
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徒步渡水,引申为渡过
&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以小舟涉鲸波出(《&指南录&后序》)
②进入,走到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③经历
& 涉寒暑不溃(《卖柑者言》)
①生长
& 生石罅(《登泰山记》)
& 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秋水》)
②天生,生来,出生,生育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秋声赋》)
③产生,发生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④活着,生存
& 存者且偷生(《石壕吏》)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
&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⑤生活,生命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 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⑥生的,与“熟”相对
&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⑦生气,生机
& 遏其生气(《病梅馆记》)
⑧生平,一生
穷予一生之光阴以疗病梅也哉(《病梅馆记》)
& 庑下一生伏案卧(《左忠毅公逸事》)
⑨对读书人的称呼,有时也指弟子或门徒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⑩通“性”,本性,天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附生小:幼年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①胜利,战胜,取胜
& 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诸子喻山水》)
②胜过,超过
&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③优美的,好的;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以览观江流之胜(《黄州快哉亭记》)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黄州快哉亭记》)
④(shēng)能承受,禁得起
&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鸿门宴》)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黄州快哉亭记》)
⑤(shēng)尽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⑥通“盛”,兴盛,旺盛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
①军队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加之以师旅(《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老师,师长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③学习,效法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④对有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的称呼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①摆放,陈设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
③实行,施行,执行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秦晋崤之战》)
& 然后施行(《出师表》)
④加,施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⑤给予,施舍
&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⑥散布
& 云行雨施(《周易乾卦》)
⑦设置
& 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附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结果实
& 且硕茂,早实以蕃(《种树郭橐驼传》)
②确实,的确
& 理实如兄言(《孔雀东南飞》)
& 儿实无罪过(《孔雀东南飞》)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③事实的真相
& 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④事实,实际
&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指南录&后序》)
& 问其所来,以实对(《训俭示康》)
⑤真诚,忠实
此皆良实,志虑忠诚(《出师表》)
⑥实在
&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⑦充满,充实,与“虚”相对
& 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诸子喻山水》)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采草药》)
⑧成果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⑨果实,种子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食物,粮食
&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训俭示康》)
& 嗟来之食
③同“饲”,喂养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①派遣,命令
&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使人遗赵王书(《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使,让
诏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出使
使于晋,顾反(《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使唤
&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⑤使者,受命出使的人
& 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训俭示康》)
&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
&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不在使者之目(《&指南录&后序》)
⑥使命,命令
初,奉使而来(《&指南录&后序》)
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⑦主使,指使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
⑧假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⑨官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①放开,放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
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
②释放
&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③消融,消释
& 涣兮,若冰之将释(《老子》)
④放弃
& 故释先王之成法(《察今》)
①依靠,凭借,倚赖,依仗
& 子何恃而往?(《为学》)
& 九州生气恃风雷(《已亥杂诗》)
②母亲的代称
& 六岁失怙恃,不为兄嫂所容(《聊斋志异·珠儿》)
①讲,讲明,叙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
&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桃花源记》)
②言论,说法,主张
&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③文体的一种
&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④通“悦”,高兴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学记》)
⑤(shu&)说服,劝说
& 鲰生说我曰(《鸿门宴》)
①沿着,与……同一方向
& 顺风而呼(《劝学》)
&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前赤壁赋》)
②顺从,顺应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③依顺
&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病梅馆记》)
④合理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①白色的生绢,没有染色的丝绸
& 鱼传尺素(《踏莎行·郴州旅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②白色的
秦伯素服【白色的丧服】郊次(《秦晋崤之战》)
③朴素,质朴,未加修饰的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 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
④白白地,空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⑤向来,本来,平时
&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狱中上母书》)
&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①热水,开水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
②药汤,中药用水煎煮取汁服用的称“汤剂”
& 臣待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
附汤汤(shāng shāng):大水急流的样子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①就温泉砌成的浴池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徐霞客《游黄山记》)
②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 汤池百步(《轮贵粟疏》)
①通行,通过,通达
庭中通南北为一(《项脊轩志》)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②沟通,疏通
& 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
③通畅,顺利
& 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 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并序)》)
④通晓,精晓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⑤普遍,整个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⑥量词,遍
&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附通籍:进士处及第,出仕
& 通籍后,俸去书来(《黄生借书说》)
附通计:总计
& 通计一舟,为人五(《核舟记》)
附通悟:透彻了解
&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地(《伤仲永》)
①痛恨,恨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②尽情地,彻底地
& 近放榜时,痛饮大醉(蒲松龄《王子安》)
& 痛改前非
③疼通
& 居五日,桓侯体通(《扁鹊见蔡桓公》)
④悲痛,痛心
&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苏武传》)
①退却,后退,与“进”相对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飞》)
②返回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③减退,衰退
&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李渔《芙蕖》)
④辞去官职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①逃跑,逃亡,特指逃亡到国外
& 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
&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 【逃走的败兵】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②失去,丢失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③死亡,死
&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训俭示康》)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④灭亡,使……灭亡
&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引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灭亡
&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⑤通“无”,没有
&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
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苏武传》)
①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给,替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左忠毅公逸事》)
②介词,引进动作的原因,因为,为了
& 何为其然也(《前赤壁赋》)
&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③介词,引进动作的目的,为了,为着,因为
&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垓下之围》)
④介词,引进动作旁及的对象,向,对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⑤(w&i)介词,引出施动者,表示被动
& 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⑥(w&i)语气助词,可构成焉……为、何……为、奚……为
⑦(w&i)是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核舟记》)
⑧(w&i)做,干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⑨(w&i)担任
&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阿房宫赋》)
⑩(w&i)治理
为国以理,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1(w&i)变成,成为,凝结成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 冰,水为之(《劝学》)
12(w&i)演奏,弹奏
寡人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并序)》)
13(w&i)撰写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14(w&i)叫做,称为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白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w&i)算作,算是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16(w&i)心情
&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17(w&i)进行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8(w&i)使用
& 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19(w&i)当作
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①致力于, 从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②事情,事务
& 必用此为务(《货殖列序》)
①迁移
&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种树郭橐驼传》)
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被征发的人】也(《过秦论》)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并序)》)
②调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①狭窄,不宽阔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②指见识、胸怀不宽广
& 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①鲜艳,明亮,鲜亮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②(xiǎn)少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训俭示康》)
①如果,假使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②从前,原先
&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秋水》)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并序)》)
③朝向,向着
& 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促织》)
④接近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趋向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 我独向黄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①献出,贡献
&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
&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
②效果
&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③效验,证明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采草药》)
④模仿,效法
&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种树郭橐驼传》)
①诚信的,讲信用,诚实不欺
&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
& 弗敢专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②相信,信任
& 成述其异,宰不信(《促织》)
& 始吾弗信(《秋水》)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原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③凭证,信物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④确实,实在,的确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⑤随意,随便
&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
⑥通“伸”,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⑦使者,送信的人
自可段来信,徐徐更谓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⑧可靠的
&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①道路
遵彼微行(《诗经·豳风·七月》)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③去,离开;前往
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畅行,传布
道德之行,难已(韩愈《原毁》)
⑤实行,做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
&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训俭示康》)
&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诸子喻山水》)
⑥行为,品行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⑦将,将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⑧古诗的一种体裁
⑨(h&ng)行列,队伍
& 凌余阵兮躐余行(《国殇》)
⑩(h&ng)量词
& 项王泣数行下(《垓下之围》)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附行路:路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
附行伍:指古代军队
& 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
附行李:使者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①形体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日星隐曜,山岳潜行(《登泰山记》)
②形状,样子
& 视之,形若土狗(《促织》)
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表现,流露,显露
& 归而形诸梦(《黄生借书说》)
④对照,比较
& 是非苟相形(《饮酒》)
& 相形见绌
⑤形势
& 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⑥身体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秋声赋》)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①起来,兴起,发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赤壁赋》)
②发动
& 遂发命,遽兴姜戎(《秦晋崤之战》)
& 朝廷兴师问罪(《梦溪笔谈》)
③兴盛,复兴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④(x&ng)兴致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腾王阁序》)
①修饰,装饰
【修饰,增进,加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每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②治理,整治,修理
&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③修建,修造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④修订,撰写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⑤学习,求进步
& 一善易修也(《原毁》)
⑥长,高,引申为年龄的长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成视之,庞然修伟(《促织》)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①缓慢,慢慢地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赤壁赋》)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石钟山记》)
自可段来信,徐徐更谓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①答应,允许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项伯许诺(《鸿门宴》)
②赞许,赞同
&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表示大约的数量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④这样,这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处所,地方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⑥许配
&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⑦期盼,许愿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附许许:拟声词。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
& 曳屋许许声(《口技》)
①不久,随即
&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②寻找
&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①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
& 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②普通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①事业,功业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②职业
& 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③学业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东阳马生序》)
④已经
若业为吾所有(《黄生借书说》)
附业根:祸根
& 业根,死期至矣(《促织》)
①丢失,遗失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②送给,给予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苏武传》)
留待做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遗弃,舍弃,脱离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前赤壁赋》)
④遗留的,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⑤排泄(大小便)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遗踪:遗迹,旧址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
附遗迹:旧迹,陈迹
&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项脊轩志》)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黄州快哉亭记》)
附遗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附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附遗策:前代的策略,前人留下的策略
& 因遗策(《过秦论》)
①赠给,送给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②遗留
我之怀矣,自贻伊戚(《左传·宣公二年》引)
& 贻害无穷
①平坦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②古代对我国东部民族的称呼,后泛指我国的少数民族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秋声赋》)&&&&&&
&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
③通“怡”,和悦,情绪平和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④削除,铲除
今操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
&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①分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
②不同
& 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 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过秦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③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④奇特的,怪异的,特殊的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 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⑤感到奇怪
&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 父异焉(《伤仲永》)
①换,换取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②改变,更改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
③容易,平易
&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训俭示康》)
④(地势)平坦,平易
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矣(《李愬雪夜入蔡州》)
①拜访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②到,往,到达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织》)&
&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指南录后序》)
①增加,增多,增长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
②更,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黄州快哉亭记》)
③逐渐,渐渐
&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黔之驴》)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④利益,好处
满招损,谦受益(《伶官传序》)
⑤通“溢”,涨水
①与“阳”相对,阴阳,本指日光的向北,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也以阴阳的变化指早晚寒暑的变化
&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秋声赋》)
②山之北,水之南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③阴天,没有阳光
& 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④阴影,树荫
&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醉翁亭记》)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⑤暗中,暗地里
&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苏武传》)
⑥阴冷,寒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⑦光阴,时间
&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①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②伸,伸长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
③牵引,拉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拿,举
&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 引佩刀自刺(《苏武传》)
⑤引用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⑥招引,招来
必亲引问委曲(《李愬雪夜如蔡州》)
⑦牵连;攀供
& 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
⑧引导
&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⑨带领
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长安雪下望月记》)
& 为除不洁者,引入(《左忠毅公逸事》)
⑩退避,避开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王》)
& 属引凄异(《三峡》)
12夺(掉),失去
& 是谓乱军引胜(《孟子谋攻》)
13诗文的序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14延请,引见
& 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引决:自杀
&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①满,充满
&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诸子喻山水》)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
②增长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龟虽寿》)
①仪态美好的样子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元夕》)
②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②遗留的,遗存的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前赤壁赋》)
& 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黄州快哉亭记》)
& 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
& 余韵徐歇(《石钟山记》
③多余的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④其他的,其余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⑤整数后表示不定的零数
& 旬余,杖至百(《促织》)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阿房宫赋》)
①越过,经过
&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项脊轩志》)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孟论学》)
②超过,胜过
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①沿着,顺着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②因缘,缘分
&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③因为,由于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④攀援
&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①远离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训俭示康》)
②差距大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深远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④距离远,遥远
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 而见者远(《劝学》)
⑤时间久,久远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②助词,无实意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 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 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
③天上的云彩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
④像云一样,比喻多
& 旌蔽日兮敌若云(《国殇》)
&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附云霄:高空
& 磔磔云霄间(《石钟山记》)
附云霞:彩霞
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①要求,索取
& 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②责备,责问
&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
&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促织》)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出师表》)
③责任,差使
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①花纹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印章
&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③乐曲的一章
&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前赤壁赋》)
④奏章
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附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①知道,懂得
&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
&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
②了解,理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
& 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
③要好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④通“智”,智慧
& 知者乐,仁者寿(《诸子喻山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⑤知识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⑥主持,掌管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①停止
&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促织》)
& 枹止响腾(《石钟山记》)
②劝阻,阻止,禁止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
③仅,只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 技止此耳(《黔之驴》)
④助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①送达,送来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②表达,表示
&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③达到,到达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④取得,得到
&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黄生借书说》)
⑤招致,招引,引来
&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训俭示康》)
⑥招纳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⑦致使,使
女行吾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⑧情趣,兴致
&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
⑨极,尽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①抵押品,作为保证的人或物。也指抵押
& 燕太子丹质于秦(《战国策·燕策》)
②资质,质地
&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秋声赋》)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朴实,缺乏文采,与“文”相对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
④通“锧”,刑具,铁砧
&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质询,问
余立侍在右,援疑致理(《送东阳马生序》)
⑥通“贽”,见面礼
& 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附质明:天刚亮的时候
&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①多,众多
&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褒禅山记》)
②普通,一般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列传》)
③众人,许多人
& 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
④军队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过秦论》)
①单独占有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②独断专行,专断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
③专一,专心
&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④专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①环绕
&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②全,遍及
&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③周密,完备
& 覆盖周密无际(《张衡传》)
附周星:一年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①跑,逃跑
&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促织》)
&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秋声赋》)
②走向,趋向
&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附走卒:隶卒,差役
&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康》)
& 非利足也(《劝学》)
&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②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③满足
&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十思疏》)
③足够
& 当是时也,余之力尚足以入(《游褒禅山记》)
&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黄州快哉亭记》)
①步兵,士兵
&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伶官传序》)
②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③泛指差役
&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康》)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典沃(《秦晋崤之战》)
⑤终于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 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⑥(cu&)通“萃“,聚集
&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秋水》)
⑦(z&)通“猝“,突然,仓猝
& 卒起不意(《荆轲刺秦王》)
①振作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②劳动,劳作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 采薇采蔽,该亦作止(《采薇》)
&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③起,起立
& 作而言曰(《狱中杂记》)
④充当,充任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⑤兴建,建造
&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书》)
⑥制造,写
&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⑦发出
& 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①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也指臀部着物而坐
&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②通“座“,座位
&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 满坐寂然(《口技》)
③因,由于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④定罪,因……而获罪,犯罪
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⑤空,徒然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江淹《望荆山》)
⑥坐守
&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徐珂《冯婉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南录后序知识点整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