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江油市青林口古镇油沙分离实验项目都办理了什么手续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绵阳灾后重建网
江油青林口 倾力打造“国字号”名镇&
  投资1500万元、历经两年精心打造的江油古镇青林口,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八方来客。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这座古镇,亲眼目睹了“修旧如旧”后,古镇既古朴,又美丽的容颜。
时空交错 彰显古镇魅力
  经过施工人员700个日日夜夜的精心修缮和抢救性维护,青林口古镇换新颜。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时,只见青石铺筑的路面、路沿石代替了原来的水泥路和水泥桩,吊角楼、铺板房代替了原来的卷帘门和“火柴盒”,一大批不可复制的红军石刻、墨写标语、红军桥、大戏台、古祠堂、火神庙、文昌殿等文物古迹都得到了合理妥善的修复和加固……
  为尽可能避免古镇遭到人为破坏,目前,施工方用条石将机动车阻拦于古镇之外,只允许游人步行观光。走进古镇,街面上,一盏盏大红灯笼格外抢眼;门楣上,则贴着相配的大红对联;一些老人和孩子围坐在街边,欢声笑语不时在带有桐油味的青瓦房间飘散。
  今年62岁的邓金朝老人谈到古镇的变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现在的青林口可谓脱胎换骨,既让人感受到曾经的沧桑和红军文化,而环境面貌又得到极大改善,再不见以前的脏乱差了。”
红军文化 成为宝贵财富
  青林口是江油最北边的一个古镇,紧邻梓潼和剑阁,距绵广高速厚坝站约5公里,距绵阳城区80余公里。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庙堂四布,舟楫穿梭,十分繁华,其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名录。
  然而,古镇上,最令村民引以为豪的却是当地的“红军文化”。这里用石头镌刻和墨书在墙壁上的红军标语随处可见,尤其是写在黄家大院白墙上的“红军是中国民族和劳苦民众的救星!”的大幅榜书标语最为醒目。整幅标语占据了半个墙面,长达25米,每个字高2米、宽1.5米,历经75年的风雨仍如刚刚写上去的一样。据说,这幅红军标语,是全国仅存的最大一幅墨写榜书标语。
  说起“红军文化”,另一处有名的地方当数“红军桥”。据当地老人说,1935年,红军进入青林口古镇,并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40余天后,红军奉命向西挺进,期间,一位姓刘的女战士因重伤不能随队撤离,被安置在场镇上养伤。后来女红军不幸被国民党“清共团”查出,英勇就义于合益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位英勇不屈的女红军,“合益桥”经维修后正式更名为“红军桥”。
整合资源 打造“国保”名镇
  “5?12”特大地震期间,青林口古建筑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灾后重建中,国家和地方累计投入1500万元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镇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抢救性修复。
  据镇上一位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虽已结束,但景区的后续工作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仍在进行中。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具有传统韵味的青林口高抬戏和桃花节曾名播四方。2007年,高抬戏还荣获国家颁发的“山花奖”,两位民间艺人被列为爰壹斗俏镏饰幕挪腥恕!拔颐墙绦嵘嗔挚诠耪蚓扒肮燮分剩φ亚嗔挚诖蛟斐晌ㄎ鞅钡谝幻颉汀壹段奈锉;さノ弧!彼担忍炱钡兀担埃埃坝嗄短一ㄊ⒖保腔菇匦掳炱鹜A耍茨甑奶一诤透咛罚焓保栈鹆⒋缜逡簟⒈淞场⑼禄鸬染式谀拷灰恢匦铝料唷
  (绵阳日报 李方贵)求到青林口路线_江油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2,789贴子:
求到青林口路线收藏
求江油城到青林口路线!!!!
往双河口,二郎庙,马角
做云集班车那趟,直接到青林口
沿着中雁公路一直走,过了厚坝大概8分钟,有个桥,叫大涧槽大桥,走桥上过去,最多5分钟(一般2-3分钟)就有个下坡的岔路,现在下面挡住的,上不了街,你在路边上找个地方把车停好就可以直接步行下坡就到街上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油青林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