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找到关于中国海外并购流程的数据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_41-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_41-2
20;(2007)发现,由于代理成本问题,企业现金流越;5.中国并购方的资质状况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的战略部署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走出去”企业的资;系来决定支持什么样的公司开展海外并购,从政府角度;在公司规模、营运杠杆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中,许多;①西方的研究;者支持“价值公司”的业绩好于“成长型公司”的说法;②Chanetal(1991)和Fama&Fre
20(2007)发现,由于代理成本问题,企业现金流越充足,管理者越倾向于通过并购等活动把现金浪费在低效的投资项目上;专业咨询机构能为并购双方提供更完全的并购信息和并购后的整合建议。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大笔交易的并购是非常需要聘请合适的专业咨询机构的。但是Lowinskietal(2004)指出,并购方需要为他们所提供的指导支付一大笔费用。如果咨询公司选择不当,也会产生专业咨询机构指导下并购失败的例子。综上所述,我们拟用上述变量考量企业高管决策理性和海外并购绩效的相关关系。5.中国并购方的资质状况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的战略部署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走出去”企业的资质与绩效之间的关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系来决定支持什么样的公司开展海外并购,从政府角度分析海外并购的最佳支持路径,包括企业规模、营运杠杆比率和是否跨国上市企业。在公司规模、营运杠杆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发现小公司之间的并购产生规模经2002;FamaandFrench,1992);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从而提高公司效率(Gugleretal,①西方的研究者支持“价值公司”的业绩好于“成长型公司”的说法。所谓“价值公司”是指公司BM比率高的公②Chanetal(1991)和Fama&French()分司,而“成长型公司”是指BM比率低的公司。别运用在日本和美国的数据,验证了市场账面价值与市值的比率跟期望收益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境上市可以使公司在国外资本市场融资,有利于扩大公司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跨境上市对来自资本市场监管要求较弱国家的公司更有利,因为通过跨境上市,企业需要遵守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更透明的信息环境增加了国内和国际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使2004;沈红波,2007)。综上所述,企业获得更多的增长机会(Doidgeetal,本论文拟通过对以上三个变量考察公司资质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三、样本数据和研究方法1.数据本文的研究样本囊括1994年1月到日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数据来自汤姆逊SDCPlatinum全球并购数据库。样本选择的标准如下:并购宣布时间介于1994年1月到日期间;本样本只包括已完成的并购交易;中国并购方和非中国目标企业;④方是在中国内地或香港、美国上市的公司;目标企业为非金融公司。③并购股票价格和股指数据来自DataStream,采用调整股价。短期绩效采用日数据,中长期绩效采用月数据。上证综指、恒生指数以及标准普尔500分别为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三地上市公司的市场回报计算依据。原样本包括280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但是其中51个事件因为没有评估期股票回报数据⑤30个事件因并购方在内地、而被剔除。香港、美国三地以外的证券市场上市而被剔除。还有42⑥最终样本包括106家中国企个事件因137天的日股票回报中包含50%以上的零回报而被剔除。业的157个海外并购事件。①②③④⑤⑥以上研究成果中都是用企业市值指标作为公司规模的数据。BM指Book-to-MarketRatio,即账面价值与市值之比。因为香港地区的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本文中国的目标企业包括香港企业。因为金融公司的特殊会计准则要求和监管要求使它们很难和一般的非金融公司作比较。这51个事件的并购方都是在并购事件发生之后才上市的公司。事件研究方法中的时间序列数据,评估期126天加上事件窗口21天,共137天。121Robert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顾露露、由于部分中国企业仅在海外上市或者是先在海外上市,然后在内地市场上市,因此本文样本中包括了在香港和美国跨境多地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事件。在事件研究方法中,考虑到同一我们仅取其一地上市的股票,得157个样本数据。如果公司多国上市的股票价格之间的高相关性,①因此最一家公司跨三地上市,我们的选择原则是选择其市值最高、市场流动性最好的上市股票。62家香港上市公司和31家美国上市公司。终样本包括了64家内地上市公司、中国企业中长期海外并购绩效考察的样本数据为122个。因为29件2009年的海外并购目前另外6个并购事件中的并购企业市值和BM比率数据缺失。没有连续3年的月股价数据而被剔除,2.研究方法及结果(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短期绩效测量我们运用事件时间方法(event-timeapproach)评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公告日绩效。以市场模型为基准模型,我们收集21天的事件窗口以及评估期126天的日股票回报数据(评估期为事件窗口21天之前的126天)。个股的超常回报(AR)是实际回报(Rit)和预期回报E(Rit)的差额:ARit=Rit-E(Rit)运用市场模型计算评估期股票回报:^it=α^i+β^iRmtE(Rit)=R这样一来,个股的超常回报计算公式为:^i+β^iRmt]ARit=Rit-[α运用Patell(1976)的Z值检验方法来检测21天事件窗口超常回报为零的命题假设的显著性。标准均超常回报(ASAR)、标准累积均超常回报(ASCAR)以及Z值的计算公式见Dunne&Ndubizu(1995)。(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公告日绩效结果表3报告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公告日绩效。我们发现从并购公告日的前一天到公告日后一为0.2%,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取得了明显的公告日财天的三日累计标准超常收益显著为正,富效应。我们也对三地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绩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内地上市公司的并购公告日超常收益显著为正,而且市场有明显的信息泄露和内部交易迹象,表现在并购反应有明显的1);由于时区的差异,提前;香港市场的显著并购超常收益出现在事件窗口(-1,美国上市的中国②公司反应滞后,显著正超常收益出现在公告日1天以后。(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长期绩效测量日历时间研究法(Calendar-timeApproach)和FF3FM是中长期并购绩效研究惯用的研究方法③Fama&French(1993)发现当市场超额回报是时间序列回归模型中超额收益的唯和基准模型。模型中的截距包含了公司规模和BM杠杆比率两方面的效应。因此Fama和French一解释变量时,的CAPM模型中加入了两个因素,即公司规模和BM杠杆比率,建立了FF3FM三因素模型。在绩④另2004)。有的研究者将模型中的截距看做投资组合的超常收益(Eberhart等,效研究的文献中,①②③交易量和市值是本文中市场流动性的代表性指标。因此,当公司股票市值较大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交易量最高的上市股具体数据可向作者索取。另一个采用日历时间研究法的原因是笔者在采用市场模型和事件时间研究方法(Event-timeApproach)时遇到了数据缺票;在多国上市的情况下,如果交易量相比不是最大,但市值是其他市场的两倍或两倍以上,就选择市值最大的上市地点股票。失的困难。因为市场模型需要评估期,也就是并购事件有效期之前的至少3-5年月股票数据,而且为保证数据的质量,股票收益不能有50%以上的零收益。因此,数据遴选的结果导致大部分的并购样本不合格而被剔除。④Jensen’salpha:一般的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模型中的截距为零。但是Jensen(1973)认为实际上基金经理们能够通过预测股票价格而提高组合收益。换句话说,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截距可以不为零。12220外一些研究者应用日历时间超常收益CTAR(Calendar-timeAbnormalReturn)作为超常回2000;SavorandLu,报(MitchellandStafford,2009)。和事件时间研究法不同的是,日历时间研究法进行绩效评估时,没有评估期的要求,我们假设公司股票的贝塔值是恒定的,而且观测期从并购生效之日算起。在弱势有效市场假定下,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历史上一系列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中所隐含的信息。从长期上来看,并购事件不应该影响市场股票回报,形成超常回报。许多实证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个体公司之间的并购绩效差异应该是存在的。笔者的理解是,虽然从统计角度总体的长期并购绩效但是由于企业本身资质的差异应趋近为零,和国际投资环境的作用,个体公司的并购绩效差异是明显的。(i)基准模型FF3FM模型如下:表3区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公告日绩效ACAR0...-0.-0..-0.0017ASCAR0..1183*0.2050*ZInterval0.9..8-0.-1...1189p-value0.......9054(-10,-5)(-10,-1)(-5,-1)(-1,1)-10(1,5)(5,10)(1,10)(-5,5)(-10,10)(-2,2)(-3,3)0.-0.-0...0095ASCAR和ZInterval的计算公式请见Dunneand注:有关ACAR、Ndubizu(1995)。公告日被定义为第(0)日,样本包括157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表示Z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在5%,表示Z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达到1%。Rit-Rft=αi+βiM(Rmt-Rft)+βisSMBt+βihHMLt(1)其中Rit是i公司在t月的回报;Rft是t月的无风险回报率;Rmt是t月的市场回报;SMBt等于在t月小公司组合减去大公司组合的回报,是公司规模因素;HMLt是在t月,低BM杠杆比率公司组合收益减去高BM杠杆比率公司组合收益,是一个账面价值比市值的因素。我们将样本中所有公司按照市值分为两组,按照BM比率分为三组,这样产生6个组合。公司规模(SMB)和BM杠杆比率(HML)的数据计算参照Fama&French(1992)的方法获得。由于内地和香港缺失1个月或3个月国债的时间序列数据,我们选择中国内地1年期央行基准利率、香港1年期固定存款利率以及美国联邦基金年利率分别除以12为模型中无风险利率的月数据依据。(ii)日历时间超常收益(CTAR)si和hi值,我们利用最小二乘估计估算出公式(1)中的αi、βi、然后通过公式(2)和(3)计算日历时间超常收益:CTARit=Rit-E(Rit)^i+β^i(Rmt-Rft)-^^iHMLtE(Rit)=αsiSMBt-h年公司规模和BM比率的变化进行调整。在观测年中因各种原因退市的公司也被剔除。(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1―3年中长期绩效结果1993)的方法,将中国并购公司按公司规模和BM杠杆比率分我们参照Fama&French(1992,成16个组合。表4的结果显示16个组合中有9个组合的超常收益(Alpha)显著为正值,有三个组合的超常收益为负,但是统计值不显著。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3年期的总体绩效为非负,这意味着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没有以牺牲中长期股东利益为代价。从总体上说,中国企业123(2)(3)由于本文的研究中跟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效后的连续三年的绩效,因此组合中的公司因每Robert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顾露露、①的海外并购开局良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还测算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各行业1―3年期绩效情况。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的并购取得了3年期0.09%的超常回报。与此相反,批发与零售贸易行业的海②但是这种负面绩效在第三年逐渐减少,而且变得不显著。外并购1―2年的负绩效非常显著,表4规模低中国并购公司16个组合三年期超常收益情况③BM杠杆比率2Alpha小23大0.10[0.09]0.06[0.46]**0.33*[0.00]**0.20*[0.00]BM杠杆比率高低2Beta④**0.38*[0.00]**0.33*[0.00]**0.09*[0.00]33高0.12[0.06]-0.06[0.46]**0.42*[0.00]**0.12*[0.00]1.11[0.24]1.09[0.70]1.42[0.06]1.10[0.50]1.05[0.68]0.97[0.86]**1.40*[0.00]1.34[0.10]1.38[0.24]*1.15*[0.01]1.22[0.23]1.11[0.25]1.02[0.85]0.88[0.24]0.09[0.08]**0.26*[0.00]**0.18*[0.00]-0.03[0.57]S-0.01[0.62]0.79[0.13]H1.09[0.10]小23大*0.86*[0.05]0.24[0.08]-0.13[0.40]0.05[0.73]**-0.85*[0.00]-0.06[0.89]0.14[0.84]0.38[0.12]-0.01[0.91]0.29[0.47]0.10[0.11]0.10[0.73]*-0.33*[0.02]-0.72[0.23]*-0.20*[0.05]*0.24*[0.04]0.02[0.91]-0.01[0.92]-0.03[0.76]-0.13[0.67]-0.11[0.66]-0.02[0.93]-0.04[0.83]*0.12*[0.02]*0.88*[0.02]0.02[0.86]-0.40[0.06]-0.11[0.21]0.13[0.55]0.04[0.67]-0.16[0.21]-0.02[0.84]*****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是基于并购生效后41个月的股票回报月数据。表示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在5%,表示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达到1%。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决定因素本节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将并购绩效的解释变量归纳为政府支持、区位选择、经理人理性和并购方资质4组,并用它们来解释不同的中国并购企业3年期日历时间超常收益的决定机理。由于从横向上看中国并购企业之间的部分行业绩效差异存在,所以我们将行业因素作为回归中的控制变量,采用Fix-to-fi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解释变量的统计描述见表5。因为香港和中国大陆具有类似的文化特质,我们通过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时发现THK和文化差距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达到了-73.94%。而且THK和发达国家目标企业虚拟变量以及自然资源行业虚拟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因此,我们在模型中剔除了THK变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多重线性问题。①②③④我们也检验了1―3年的日历时间超常收益的均值和统计显著性,结果与以上说法一致。具体数据可向作者索取。具体数据可向作者索取。方框中是t检验的p值。16个组该假设命题是(H10):Beta=1。我们也检验过(H20):Beta=0的命题假设,发现显著性水平达到1%的情况下,合的贝塔值都明显不等于零。12420表5变量Y3CTAR政策支持变量POLICYGOVTOWNNATRESITIN区位选择变量CULDISFEXDEVDCTHK经理人理性变量INDRELCASHADVISORTRAVALUELNTRAVALUE并购方资质变量MV24ALNMV24AY2BMHKMUSM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决定因素分析变量的统计描述样本383均值-0.010.740.500.250.341.290.020.750.400.500.540.标准差0.230.440.500.440.471.390.060.430.490.500.500.最小值-1.230.000.000.000.000.14-0.020.000.000.000.000.000.6-0.51最大值0.401.001.001.001.004.590.161.001.001.001.001.变量描述3年日历时间超常收益并购生效在2002年之后为1,其他为0并购方为国有企业为1,其他为0①自然资源行业目标企业为1,其他为0高新科技行业目标企业为1,其他为0中国和目标国文化差距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水平②发达国家地区目标企业为1,其他为0目标企业在香港为1,其他为0行业相关为1,其他为0全现金收购为1,其他为0并购方雇佣咨询公司为1,其他为0交易金额(百万美元)交易金额(百万美元)的自然对数值并购企业规模(并购生效两年后市值)并购企业规模(自然对数)并购生效两年后账面价值与市值比香港上市为1,其他为0美国上市为1,其他为01220.550.420.190.910.500.3916.032.770.000.000.008.171.001.008个不同的回归模型检验中笔者以并购目标行业为控制组变量,通过对四组解释变量的分析,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决定因素。表6A和表6B分别就8个模型的统计回归结果进行了展示。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低于民营企业,显著性水平达到5%。模型1的结果显示,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国有企业的中长期并购绩效(Y3CTAR)比非国有企业平均低17.37%,暗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没有能够在海外并购领域获得延续。市场更倾向于有民营资本参与的海外并购,可能的原因是:(1)民营资本的参与减少股东和政府在利益导向不一的情况下的利益受损;(2)体现了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疑虑;(3)冷战思维下目标企业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国企并购可能隐含的政治目的的防范心理和抵触情绪的影响。在两个战略行业的并购绩效比较中,相对于其他行业,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的并购绩效明显占优,高新技术行业的并购绩效不明显。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的汇率水平因素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显著性水平达到1%。模型1显示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每并购有利,升值一个百分点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大约上升3.45倍。而在海外并购的区位选择问题上,是否发达国家目标企业以及文化差距的大小并没有明显影响并购绩效。①②国有企业是指汤姆逊SDC全球并购数据库中定义最终母公司为政府所有的公司。汇率数据为美元与人民币的中间汇率。数据来源为汤姆逊路透DataStream数据库。125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_41等内容。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一览字体大小:大中小
16:17:04 来源:一大把网站 2005 年,中海油以 185 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大汇总_工作总结/汇报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中企海外并购 成功案例 联想:并购 IBMPC 业务 2004 年 12 月 8 日,联想用 12.5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二) 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案例案例 1: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1.1 中海油公司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  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原因及建议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原因及建议 摘要 : 有关机构研究表明 ,21 世纪后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海外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大汇总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中企海外并购 成功案例 联想:并购 IBMPC 业务 2004 年 12 月 8...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验(成功与失败)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验(成功与失败)所以近几年来,新闻媒体上常常出现某某企业收购了某某著名企业的消息 (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  但是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来说,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失败与成功交织。据统计,我国近年来企业海外并购的整体成功 率不足三成,中铝与力拓收购交易失败案、...  这些均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 的道路上面临着很多障碍与不确定性, 应该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 研究,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以规避。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原因0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征、动因及...才能有效评估并购 风险及并购后整合难度, 从而避免因法律因素导致整合失败的悲剧...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前景如何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点热评
商务进行时
声音?voices
&&&&&&&&&&&&&&&&&&&&资讯源 财富源
分享到新浪微博
麦肯锡数据海外并购成效低 中企不可盲目求大
&&&& 23:29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交易数量逐年上升,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的加快,一些问题也开始集中凸显。在日前于浙江宁波举行的2012中国开放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盲目求大的心态表示担忧。他们指出,充裕的资金并不是出境并购成功的唯一要素,出境并购的成功,还需要充分调研标的企业所在地区的法律及政策,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另外,并购交易法律程序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始,交易完成后“1+1&2”的经济效应才是并购交易成功的重要标志。
  成效不尽如人意
  评估跨国并购成败得失的关键并不在于并购案例金额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并购的协同效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间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马光远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企业目前交出的成绩单显然有些不尽如人意”。
  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例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体到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据了解,2008年中铝收购力拓、平安收购富通、国开行收购巴克莱、中投投资黑石等特大型案例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交易额达到了20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额的一半以上。然而,上述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却高达2000亿元。
  投中集团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出境并购依然面对成功率较低的困境。如光明集团除2011年成功并购澳大利亚食品企业ManassenFoods、2010年成功并购新西兰乳业公司Synlait51%股权外,其他并购交易均以失败告终;而中海油参股50%的Bridas公司在收购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股份时,也出于法律原因最终终止了交易。
  盲目求大心态不可取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少企业简单地认为,购买了一家大公司,自己的等级就能得到提升;购买了一个品牌,自己的产品就能变成国际品牌。对此,日本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日中管理学院院长李克教授指出,“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我们特别要警惕这种傍大款的心态”。
  马光远也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率低,与一些企业的心态有很大关系,要么是“炫耀性”的,要么抱着“抄底”心态,“总以为海外遍地是黄金,对海外并购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马光远说,当年一家中方企业想并购三大汽车厂商中的一家,企业认为这个并购对于它们来讲很重要,因为一旦并购成功,企业就可以直接进入全球500强。但是并购以后是否赚钱,并购以后怎么整合,并购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企业考虑得并不充分。
  在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变化越来越快,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此时企业仅仅关注规模的扩张,早晚要出问题。
  并购策略须有针对性
  马光远认为,海外并购涉及到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在并购交易过程中充满了陷阱,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企业须对收购对象所在地的法律环境、劳工制度等有充分的了解。
  在商业风险方面,吉利控股董事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沃尔沃汽车全球董事李东辉认为,最好充分调查欲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业务报告等。在整个交易安排中,不论交易时机、价格谈判,还是对未来的风险预判,都要有相关的机制,在合同谈判中进行相应的规避。
  马光远也认为,不熟悉跨国并购的游戏规则、过于高调以及缺乏长远的规划都是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亟须避免的问题。
  除了需要注意的风险外,有哪些策略保证并购成效,也成为众多想要“走出去”企业关注的焦点。李东辉表示,并购过程中首先在对并购对象的选择上,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原则,不要仅仅为了做大而并购。“业务相关性、战略符合性、市场价值,包括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否需要通过并购来补足自己的能力等都需重点考虑。”
  当然,海外并购中,融资策略也非常关键。李东辉表示,公司的现金流、盈利,通过上市公司股票融资,或者美元债券、人民币债券等各种工具,都可以作为出让方出让公司的卖方,也可以提供分期付款等手段。
  谈判中有很多策略,李东辉将其总结为“五个满意”的原则,客户满意、目标公司满意、政府满意、最终自己公司的投资者满意、尤其要注意的是公司的员工也要满意,这是未来公司的核心动力来源。
  海外并购一直被视为勇敢者的游戏,尽管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过去的20年里,在海外收购上教训多多,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经历了青春期冲动的代价之后,对跨国并购的敬畏,做足并购的功课,低调地进行并购,也许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行为准则,相信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会越来越顺畅。”马光远表示。
作者:王晓
编辑:刘一震清科数据:7月中国并购交易数量上升 金融行业海外并购活跃
摘要具体来看,2013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2起并购交易,案例数环比大幅增加,本月并购数目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顺风光电并购青海及新疆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顺风光电本月共并购16个公司之多。
根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2013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2起并购交易,环比上升59.4%。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6起,交易总金额约为30.50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资金规模约3,546.23万美元。与6月相比,7月中国市场并购交易总金额增加13.0%;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8.4%。
  具体来看,2013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2起并购交易,案例数环比大幅增加,本月并购数目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并购青海及新疆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本月共并购16个公司之多。其中,国内并购91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9.2%,披露金额案例81起,披露金额17.59亿美元,占比57.7%;海外并购8起,个数占比7.8%,4起案例披露金额,披露金额9.35亿美元,占比30.6%;外资并购3起,个数占比3.0%,1起案例披露金额,披露金额约3.56亿美元。本月交易金额最大的案例是以8.42亿美元再次收购里昂80.1%股权,收购完成后,里昂成为全资子公司,但由于因监管原因,本次收购不包括台湾业务,该部分业务将在法国东方汇理旗下继续经营。
  7月并购数量继续领先 行业规模取胜
  从行业来看,7月完成的并购案例主要分布在、、、、、、等20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量上看,能源及矿产行业名列第一,共完成14起案例,占案例总数的13.7%,其中顺风在新疆、青海并购16个太阳能发电公司,对行业数目贡献很大。、并列第二,完成11起案例,分别占比10.7%;排第四位,完成10起案例,占比9.8%。
  从披露的并购案例总额来看,金融行业居首,披露金额的案例6起,披露金额为9.59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31.5%。中信证券以8.42亿美元再次收购里昂证券80.1%股权是本月交易金额最大的案例,拉高了本月金融行业的整体水平。食品饮料行业因位居第二,披露金额的案例2起,披露金额为5.37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17.6%。帝亚吉欧收购是本月食品饮料行业交易规模最大的案例,具体来看,7月23日,帝亚吉欧以2.33亿英镑(约3.56亿美元)通过收购四川成都全兴集团有限公司(随后改名为“四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水井坊集团”)”)47%股权成功受让上市公司(下称“水井坊”)18.7%股权,进而间接持有水井坊39.7%股权。收购完成后,帝亚吉欧全资持有水井坊集团,成为水井坊集团实际掌权人,使白酒品牌水井坊变身成为外国品牌;此次收购的原因在于,帝亚吉欧看中中国白酒行业的未来长期发展趋势,为了强化在中国的布局,也是为了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行业位居第三,披露金额的案例是7起,披露金额为3.67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12.0%。
  从并购案例平均金额来看,食品饮料行业最高,平均每起案例并购金额2.69亿美元,食品饮料行业的两笔并购交易,规模均超十亿人民币;排在第二位的是金融行业,平均规模为1.60亿美元,主要来自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的贡献;排在第三位的是行业,平均规模为0.67亿美元。
  跨国并购11起案例 交易金额12.91亿美元
  根据私募通统计,2013年7月共完成11起跨国并购,其中海外并购8起,外资并购3起。7月跨国并购共有5起案例披露金额,披露总金额为12.91亿美元。其中,金融行业有2起跨国并购,披露交易金额最大的是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80.1%股权,中信证券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海外拥有广泛网络的券商,有望通过里昂证券的研究及全球网络开展投行业务,真正实现了中资券商国际化。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收购MCW期货100%股权,MCW期货拥有伦敦金属交易所等多个期货交易所的结算会员资格,通过此次收购,广发证券获得了战略性的机遇和成熟的国际化期货经营平台,快速取得英国主要交易所的结算会员资格,并快速开展受英国金属行为监管局监管的各种业务。
  VC/PE支持并购案例55起 3起并购退出
  7月有VC/PE支持的并购案例共计55起,主要分布于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清洁技术、、、等15个一级行业。本月共发生3起并购退出,7月3日,利诺伊工具公司成功受让持有的斯特(广州)设备有限公司(下称“英联斯特”)100%股权,英联退出英联斯特。7月30日,(下称“”)成功受让了宁波普诺生物有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圣泰(莆田)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目前主要业务为疫苗及血液制品研发、生产及营销,此次并购的公司与沃森生物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由于标的公司为该地区具有优势的生物制品专业经营企业,且生物行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分别为研发和营销,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掌控优质渠道资源,提高公司营销体系核心能力,同时,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将进入生物制品代理销售领域,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
  数据研究:
  电话:400-600-9460 &邮件:.cn
  更多采访请联系:
  姚婷婷 Jewel Yao
  电话:+6-6206
  邮箱:pr@.cn
  关于清科研究中心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1年创立,是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专业权威的研究机构之一。研究范围涉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新股上市、兼并收购以及TMT、传统行业、、生技健康等行业市场研究。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产品品牌包括:研究报告、私募通、私募管家、排名榜单,并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 & 关于私募通
& & 私募通()是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一款覆盖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专业数据库。私募通分为PC终端和移动终端,能够为众多的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便捷的数据信息。
  关于清科集团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及投资机构,旗下包括:清科研究、清科互动、投资界()、清科资本、、清科投资、清科财富七大板块,主要业务涉及领域内的研究、会议平台、信息、投行、直接投资、母基金管理以及财富管理。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访问.cn/。
30808゜12254゜22022゜31570゜4956゜5907゜6820゜7771゜8750゜9731゜10
30808゜112852゜26514゜36469゜44875゜54576゜63586゜73442゜83365゜92683゜10
线上又爆猛料,今年4月刚刚营业的优衣库京东旗舰店停止营业了!段子手可能会说:线下试衣间这么火,还要那么...
迅雷看看是迅雷的在线视频流媒体平台。迅雷今年4月宣布,将以1.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
一般来说,硕士平均是一年涨一次,而本科生是三年涨一次,这个区别是巨大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外并购基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