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银行降息跟酒店入住时间怎么算情况分析

银行又降息,对于百姓是利是弊?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登录 | 注册||||
银行又降息,对于百姓是利是弊?
& & 时隔两年多,央行首次降息,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不少老百姓纷纷开始琢磨:降息来了,究竟贷款月供能减多少,存款、理财选哪家,投资又该向哪方?& &&每月贷款少还一顿饭& &&&每月房贷少还一顿南京大排档。朋友们,吃起。&降息消息一出,精明的&房奴&立刻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召唤。& &&根据央行决定,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其他各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调整后,五年期商业贷款利率为6%,五年以上的则为6.15%。& &&&简单估算,相当于之前的利率打了94折。&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小王表示,按照调整后的基准贷款利率计算,以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月供每月将减少约262元。与此同时,降息可以直接降低购房者贷款成本,或推动楼市迎来利好。& &&&购房者贷款成本的降低,对刚需无疑是种刺激。&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按照基准利率,以限期20年还清的100万元房贷(商业贷款)计算,可减少约5.6万元的利息支出。& &&加之此前的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不少人士预计,随着央行降息效应的显现,可能刺激购房者入市,楼市库存消化速度加快、交易量回升、房价逐步企稳。& &&&随着购房者入市积极性提高,楼市特别是一二线楼市,从目前到年底的未来一段时间内,量价回升的可能性非常大。&张大伟说,对于购房人来说,房价逐步企稳的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年内又一个较好的置业时间窗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调整利率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多数银行的房贷调整要等到明年1月份。银行人士建议,在没确定具体的利率前,最好按以前的金额还款,避免因时间差造成拖欠,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存款、理财收益哪家高?& &&降息历来对&贷款一族&是好事,但对于关注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的老百姓来说,则需要三思而行、货比三家。& &&与以往不同,此次利率调整,央行在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也就是说,降息后的存款利率上限仍为3.3%。& &&&考虑到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早已上浮到顶,而大行存款利率也上浮至3.25%,因此,此次降息对于存款利率的影响应该非常小。&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 &&赵庆明认为,对于已经放开的存款利率空间,中小银行&一浮到顶&的可能性更大,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冲动会相对小一些。&在存款争夺战中,中小银行处于劣势,只能靠调高利率来吸引资金,未来很可能引发新一轮利率上浮大战。&& &&事实上,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恒丰银行、包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做出反应,纷纷打出&一浮到顶&的口号。数据显示,恒丰银行决定将存款业务利率全部上浮20%。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二年期为4.02%,三年期为4.8%。& &&此外,由于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大多与市场利率挂钩,因此降息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会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降息周期启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面临长期下滑趋势,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宜购买中长期产品,趁早锁定当前的高收益。&银行人士表示,考虑到各家银行在不同地区情况会有差异,建议老百姓在存款或是选购理财产品时应&货比三家&。& &&楼市、债市投资&春天&在哪里?& &&对于此次两年多来的首次降息,市场普遍感到振奋,认为降息将对A股、债市等带来利好,老百姓有望迎来投资的&春天&。&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近期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出现下行,已经使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有所提高,股市正逐步趋于活跃。而此次央行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可能会使市场利率进一步&跳低&,从而更进一步激活股市人气。& &&&降息将对A股构成实质性利好,预计大盘将再次上攻,冲击前期反弹高点。&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降息将促进资金面宽松,利好的消息也对人们的心理带来正面影响。& &&与此同时,债市也有望迎来利好。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降息有利于后市资金面进一步趋松,直接利好于债市,不过考虑到市场预期充分,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则认为,由于银行存款资金成本变化不大甚至略有上升,就本次降息来看,对利率债的利好将不明显,信用债收益或更为明显。&
12月25日消息,昨日顺丰速运旗下海淘品牌海购丰运在其官…
全国咨询热线:400-6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技术支持:如何评价 2014 年 11 月 22 日的中国央行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按投票排序
谢邀。题目好难,胡说一些自己的感觉吧。1.降息是在用银行的钱反哺地产、政府和基建企业。银行这两年各种不愿意贷款,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符合自己风控条件的企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央行给银行额度也是没有意义的,银行会一直把钱配置到债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等所谓的无风险资产中去。不管再发多少钱,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银行依然会用各种通道走到这些“无风险“的资产中去,而不是放到那些实体经济中去。所以我认为当前情况下的降息并不能改变任何基本面,本质就是让银行让利给政府,为地方政府债务重组改制挣一点时间。2.一场财政部、地方政府、央行的博弈。地方政府政绩的需求导致负债表的扩张,理论上政府是不会倒台的,发出来的各个债券都是AAA。傻子都明白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些负债的抵押物都是看不清未来已经在高位的地产基建,还有各种算也算不清的烂账。经济下行周期中,互联网的发达,人口流动,加剧了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稳增长没有什么其他手段,最后就是投资,表现出来的就是对资金的疯狂渴望。中央自然明白的,所以财政部要推财税改革,要整顿地方债务。未来肯定是要自己举得债自己负责,信用剥离
。央行现在也差不多,就和08年放水一样,你再放水水也流不到真正需要水的地方,央行必须守住自己的底线来遏制这一个资金黑洞的膨胀。这次降息的结果 ,央行没有战胜政治,再为地方政府松一口气。财政部我行我素,10月发文继续整顿政府债务。3.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不一样的。这两年的感受就是,实体经济的分化已经非常严重,优秀的新兴企业,以互联网,新材料,高科技行业为主,那些本身有着良好现金流的企业, 其实通过境外信用证,股市,或者债券,商票或者产业链金融、重组并购都已经找到了一整套全新的融资的玩法。这些企业对银行的利息并没有那么感冒,也不存在救不救的问题,人家自己活得可开心了。而那些需要救的,大多是一些原本没法走到产业链上层的企业,一些产能过剩,产品根本跟不上时代的企业。而我觉得更需要钱的是那些能够代表未来需求的企业,但是偏偏又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些企业可以说是中国新型企业的未来,更需要银行的关照。所以银行的小微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可惜在当前的银行客户经理,绩效风控的体制下面,根本没有太多发展的可能,这块借助互联网的两家民营银行的出现可能会有所改变。本次降息,实质上是继续帮助那些跟不上时代企业,这些企业以国企居多,给他们缓一口气。另一方面降息预期产生就继续加剧那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度,在我看来,这次降息是对实体经济的雪上加霜。4.降息 不意味着央行打开降息通道。这个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境遇与当年的日本并不完全相同。若继续降息,中美息差收窄,外币投机性资本回流,境内资产外流,将加速中国地产与政府债务的崩盘。这次故意一次性降息那么多,或许是央行想封死降息窗口,明确自己的立场,表明自己并不会继续降息,否则完全可以用小碎步逐步降息来引导市场。5.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面临极大压力个人看法,这次习李新政目前还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中国虽然面临经济结构化调整,债务爆炸,地产奔溃的风险,只要不继续放水,中国百姓的高储蓄率和勤劳能够撑起中国未来经济。但是如我所说,短期来看,当前经济基本面没有改观。
不谈宏观经济,谈谈此次降息对投资理财的影响,供参考:此次降息要点:1.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由6%降至5.6%;2.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降至2.75%;3.
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4.
其它各期限利率相应作出调整此次降息对各类主要投资品种的影响及其分析:1.
通胀水平此次降息的一个很大的背景条件是通胀水平走低,为降息打开了空间。下面分别是过去12个月的工业品价格(PPI)和居民价格指数(CPI),反映出通胀压力下降。此次降息反映出央行对当前价格水平的总体态度,意在阻止价格进一步向通缩区间滑落。2.
类现金资产 - 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及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影响负面确定性高因现金类资产的收益仅来源于利息(而没有价格的波动)。尽管此次降息中最短的存款利率为三个月的存款利率水平,从原来的2.6%/年降低至2.35%/年,但基准利率的下降将带动更短期的利率水平下降,因此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会有所下降。3.
国债 – 包括直接购买的国债及债券型基金等影响正面确定性较高市
场利率下跌将推动国债及准国债等利率债品种的价格走高,因此基本判断对国债这一资产类别的影响为正面。且该次降息有较大可能性标志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央行
将维持宽松的政策,甚至进一步降息,因此尽管国债在过去几个月已经有较大幅度的价格上涨,未来仍然具有上涨空间,确定性较高。4. 企业债 – 包括直接购买的企业债,债券型基金等影响正面确定性较高与
国债类似,基准利率的下调对企业债,地方债等信用债的价格也有提升影响;此外,由利率的下行带来的整体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可能对信用债利差也会有所压缩
作用,反映在价格上也是正面影响;第三降息,特别是贷款利率的降低,将有力减轻企业的偿债负担,对企业债这一资产同样利好。5. 可转债 – 包括直接购买的可转债及可转债基金等影响偏负面确定性较高企业债中带有提前偿债条款的在降息的背景下有可能被发行人提前终止,借债人可以重新借贷或发债来降低负债成本。这一点对于可转债来说为负面影响。6. 股票 – 包括股票及股票型基金股票有必要把银行和其它公司分开来讲。银行影响偏负面确定性较高非银行影响偏正面确定性中由于此次降息是非对称的 –
也就是贷款利率将的比存款利率多,对于主要依赖于利息差收入的银行来说意味着利润空间的收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次降息相当于从银行抽税,补贴其它行
业。对于非银行的其他行业,尤其是负债比较重的周期性行业,如房地产、钢铁,降息将显著降低企业的偿债负担,有助于提高盈利。同时降息对于广大供房的家庭
来说相当于每月少缴房贷,可用于其它消费的现金增加,对于消费类行业也有一定利好。但另一方面,央行降息可能反映出决策层对于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的担心加剧,因此在弱势经济的大环境下的降息对于股票的刺激作用有多明显,有待时间检验,总体确定性为中等。7. 大宗商品 – 包括投资于大宗商品的基金大宗商品 如石油,钢铁,贵金属影响偏正面确定性较高对大宗商品的影响较为正面,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人民币降息与美元可能的加息周期叠加,应会降低人民币汇率,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二是降息刺激国内的强周期行业,如建筑,导致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提升。8. 其它下图线条为美国联邦基准利率(Fed Funds Rate) –
可以看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就一直维持在0这一极低水平;除此之外还额外的增加货币(QE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其它发达国家做法大多如此。而我国
的利率水平相对一致保持在高水平,因此这一次降息也可以看作是对全球其它主要经济体防水做法的回应。***补充一点上午跟同行的交流:有经济学家评论这次降息是政府打了自己之前一直说不刺激的嘴巴。说句公道话,我认为降息至少比08年的四万亿进步了点:降息至少更贴近市场化的操作,而四万亿则更多是财政资金放水,在政府部门及央企内打转转。降息至少为不计其数的普通供房家庭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而四万亿更多只是肥了权贵。四万亿一出来,诸多地方政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报了项目把钱弄到再说,也为今天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埋下隐患;降息不会减少债务,只会降低偿债的成本。还好没在双11前降,要不天猫的成交额估计还要多不少 :)
问题重定向,在银行业角度分析下。答案与下面问题一致:纯属路过,抛砖引玉,求专业人士详尽分析!总体来说,银行业利空,资金会从银行流出转向其他战场。首先引用人行官网信息:降完之后的利率表如下(官网截图):总结调整内容:1.定期存款利率降0.25以上,其中二年期存款利率降0.4;2.贷款利率区间档次合并,并向下取整;3.贷款利率降幅比存款利率大,一至三年期降0.15,五年期以上降0.4;4.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1.1倍调整到1.2倍。与通知一同发出的还有“答记者问”,这里面已经有很多信息值得把玩。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1.问:此次政策调整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答:当前,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但实体经济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比较突出。今年7月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后,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缓解趋势。但在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企业经营困难有所加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现状分析:1.经济下滑势头其实挺严重;2.“钱很贵”,实体经济很难拿。一是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此次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从贷款利率角度看,基准利率对于金融产品定价仍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此次较大幅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在政策出台的同时,人民银行已要求金融机构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承担社会责任,牢固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贯彻落实好宏观调控导向,根据基准利率的调整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这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收益,扩大居民消费,提振内需。分析:1.非对称调整,存贷利差减少,中短期内银行利润将下滑。2.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中间业务将迎来发展契机,金融机构盈利方式转型加快。二是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若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与调整前水平相当。同时,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也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分析:1.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是大事,加上10%的调整,存款利率实际上可能比降息前更高,存款业务竞争压力更大。2.企业融资成本总体上降低,但从银行拿到贷款并不会变得容易,“价高者得”趋势会更加明显;银行融资成本相对提高,贷款业务结构面临调整,相对于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总结:央妈的指示很明确,经济形势不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请牺牲小家保大家,为实体经济供血,想赚钱多找找新的路子。银行业的同袍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前两天正好写了一篇文章,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央行本次降息对银行的影响吧。不只是降息——从银行角度谈一谈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降息的消息刷了几天屏,大家普遍比较关心这一举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原因很简单,降息对资本市场影响大、见效快,关乎大家能不能赚到钱。但作为一个银行从业人员,我对于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更加敏感,因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是趋势性的,是不可逆的,是我们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真正关乎银行活不活得好的问题。降息对银行的影响不管怎么说,还是得谈谈降息对银行的影响。非对称降息与央行以往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超常规地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5.6%,相比12年6月、7月的两次分别为0.25和0.31个百分点的降息,此次央行一次到位,并不希望产生连续降息的预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明显的非对称性体现了央行更加注重了保护消费者和储户的意图,而银行受到的直接冲击是很大的,或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挤压银行的存贷利差来补贴实体经济,从这个方面看,降息对银行是一个大利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降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增长,是利好银行的;此外,对于已经在银行贷款且还款压力较大的企业部门,降息能缓解一些资金压力,或许也能降低企业资金断裂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坏账水平。此次央行除了非对称降息以外,还采取了两个措施推动利率市场化:第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相当于调整前水平。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的扩大拓宽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银行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分集团来说吧,五大行各期限利率完全一致,一年期调为3%(原为3.25%);股份制银行有高有低,一年期招行、光大3%,浦发、兴业、民生、广发3.025%,中信、华夏3.3%;城商行也很激进,宁波、南京等上浮到顶3.3%。所以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降息政策对各家银行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大型银行议价能力较强而且有点同盟的意思,存款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平;中小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只能牺牲利差提高存款利率。第二,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将贷款基准利率简并为一年以内(含一年)、一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三个档次。减少利率档次也需要将其影响和冲击控制在一定范围了,在市场化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持一些重要的、关联度高的存款利率档次,而逐步去掉一些存款规模比较小的档次的基准利率。央行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就是走的比较谨慎的一步,因为五年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非常小,很多银行连0.1%的比例都不到,所以即使对其不设置基准利率了,影响也很有限,但可以给银行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是跨出的一小步;可以预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基准利率档次或许会进一步简化,给银行更大的空间。同时央行表示,下一步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利率市场化,先看历史再谈未来扯多了,还是回来谈谈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吧。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利率市场化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先看历史,再谈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概念最早来自于中共十四届三种全会,1993年,当时只是一个设想。到1996年随着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实现联网运行,这一“设想”迈出了第一步,形成了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再到1998年,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放开。这个时期基本可以看成我国金融机构之间利率机制的形成时期。此后,银行存贷利率开始了漫长的市场化之路,分两部分来说。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第一阶段,放开上限:年,央行2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0年放开外汇贷款利率限制;2002年将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限提为30%,2003年提至50%,2004年初再提至70%。最后,日,央行完全取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上限。第二阶段,下限放松:2005年房贷利率下限调至基准的0.9倍;2008年下调至基准的0.7倍;2013年取消下限,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但是由于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住房贷款的利率有所管制)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2005年9月,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存款的计息方式;2012年6月,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至基准利率的1.1倍。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同时央行表示,下一步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目前贷款利率已经放开,银行可以自主决定;存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上限有20%浮动空间。整体看来,要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最关键的就是存款利率完全放开这“最后一跃”。“最后一跃”困难重重完全放开存款利率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这“最后一跃”所牵涉的面实在太广,几乎包含了个人、企业等所有经济主体。即使是在美国等直接融资十分发达的金融体系内,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都是一件风险极大、需要极度小心的事情,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间接融资比重超过了80%的国家。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几个逻辑。第一,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什么?简单来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善、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这句话看来,其目的是宏大的,本身就涉及到了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不难猜想,要达到此目的,其过程必然也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不断创造条件,为利率市场化打下基础;其次等条件具备了就要适时而动,条件上了一个台阶,市场化进程也要随之上一个台阶,这是有效率而稳妥的方式。根据央行对此次调控政策的解释,央行正是意识到我国已经具备了“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条件”才有此行动来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同时央行的推进措施是比较谨慎和巧妙的,降息与扩浮动空间相结合,即使是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也仅与调整前水平相当,而此时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却得到了进一步拓宽。第二,市场化的利率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前提是什么?换句话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关键基础条件有哪些?我认为所谓的基础条件其实很多,但最主要且最需要“创造”的有两个:一是经济主体对利率具有充足的敏感性;二是金融机构掌握必备的风险定价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要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这两个前提都还不成熟。经济主体对利率具有敏感性吗?把经济主体分为个人和企业,个人对利率水平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为了微小的收益差别来精挑细选的储户和理财居民满地都是。而企业则有分化,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预算硬约束,因为钱都是自己的钱,多花一分钱自己就少赚一分,这个账老板算得很清楚。但是国有企业则不同,预算软约束问题被骂了多少年,依然没有多大改观。国有企业承担着政策性负担,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所造成的亏损负有责任。为了让这些国企继续生存,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事前的保护或者补贴,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不知道亏损是由政策性负担造成的还是由企业管理问题或是经理人道德风险造成的,企业经理人会将各类问题造成亏损都归咎于政策性负担,获得补贴,形成预算软约束。所以国企对利率普遍缺乏敏感性,利率成本的高低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反正亏了有政府来补贴;但大部分情况,国企都能享受到较低的贷款利率水平,因为银行看中了国企所拥有的政府信用背书,在盈利压力下将更多的资产以更低的价格配置于向上述部门,而不管其运行效率的低下。这样一来,利率就无法发挥有效配资资金的作用了,由于政府信用的背书,大量资金都涌向国企,以资源错配的方式支持着低效的生产活动,挤占了本应获得融资的大量中小企业。所以,要让利率市场化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关键一点就是培养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利率敏感性。利率市场化虽然能够赋予借贷双方自由选择和自主定价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行使取决于金融主体对交易对手的风险定价能力。对于一个市场化的金融系统来说,定价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你连风险定价都做不好,那又如何针对单个的交易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所以,问题来了,我国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是否具有了必备的风险定价能力呢?应该说还没有完全具备。目前银行的风险计量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监管资本计算需求而建立的,其中的参数与模型主要用来描述历史轨迹,对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几乎不敏感,对风险的把握尚未精细到结构层面,更谈不上业务单元和产品层面。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主要是基于央行基准利率,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简单浮动,因为自主定价的空间很小,所以银行基本上养成了这种“懒”习惯,没有动力去花费巨大的成本构建针对交易对手的风险定价体系;在存款定价上,大部分银行也都仅仅追求存款规模,也没有建立起与自身资产结构、期限和成本相匹配的存款定价机制。那么,在短期内银行能够建立起对风险的定价能力吗?不能。定价能力的建立必须有大量的数据积累,而且依赖于较强的模型构建和量化分析能力。从防范银行系统风险的角度来看,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必须经过一个充分的缓冲期间,过程须充分,但时间很紧迫,银行已经到了需要倾全力建设风险定价体系的关键时期。定性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几何第一,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利润下降,这是最大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来中间业务有所发展,但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的扩张仍然是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相似且同质化程度过高的情况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必然会竞相提高存款的利率水平。事实上银行存款理财化的趋势就是在未放开存款利率情况下,为争夺客户而采取的变相提高利率的行为。存款只是一方面,市场化的利率也会使得银行对于优质企业的贷款争夺更加激烈,这导致优质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议价能力较强,进而导致贷款利率难以明显提升。上面主要谈的是存贷利差率水平,利差总额=存贷利差率*存贷规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居民将会拥有更丰富的投资渠道,企业将会获得更丰富的融资方式,所以预计在未来银行的存贷规模的增长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最终导致利差的收窄,使得银行利润水平降低。“台湾银行业在利率放开管制后,集体亏损了三年,主要由于有限资源下,台湾银行业过多,产生了过度激烈的竞争,使台湾银行业成为艰苦行业。”此外存贷利差收窄对不同银行的冲击存在差别。对于一些大型银行来说,其议价能力较强,贷款端能够争取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而对于很多部分小型银行来说,由于议价能力较低,存贷利差将会收得更窄,甚至直接影响到其生存。第二,利率风险增加,管理难度进一步提升。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以后,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增加,期限结构将会改变。将银行资产、负债根据其对利率的敏感性进行区分,我们知道,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少于利率敏感性资产,银行收益随利率上浮而增加,随利率下浮而减少;反之,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银行收益会随利率下调而增加,随着利率上浮而减少。在市场化情况下,利率波动更加频繁、幅度更大,从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此外,在利率变动频繁的情况下,短期利率比长期利率上升更快,由于“短借长贷”,长期贷款利率却还没有调整,导致利差收窄,即期限错配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是来自于利率更大幅度和更频繁的波动,都加大了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从国际经验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后,不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几乎都出现了整体资金成本的上升,对投资提出更高的收益率要求,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趋于上升。预计商业银行对高收益资产的风险偏好也将上升,资产配置中,低收益高流动性的国债、央票的占比可能下降,相应信用债、股票、抵押贷款证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占比会上升,进而导致资产组合的利率风险和敏感度大幅上升。第三,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方面,居民的储蓄行为对利率变化越来越敏感,与此同时,各类客户的信贷行为对利率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可能出现较为频繁的存取、贷款还款行为,将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头寸管理的难度。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存款结构,促使存款成本上升。随着存款稳定性降低,负债成本提高,银行对于同业融资市场的依赖性增强,系统性风险以及伴生的流动性风险扩大。由于流动性缓冲受到较大的挤压,加大了现金流的预测难度,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变得更加困难,流动性风险管理将面临更大挑战。第四,银行信用风险增加。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存贷利差持续缩小,商业银行依靠中间业务收入仍然难以满足利润增长的需要。在盈利压力的持续刺激下,银行在信贷投放的过程中必然会开始选择一部分高风险的额客户,以期获得更高的利差收入。这就是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导致信贷客户的信用风险增加。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利率完全放开对不同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像工农中建交以及一些股份制大型银行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抗风险能力更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能够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而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自有资金较少、吸收存款的能力不强、信贷业务的议价能力不足、业务模式较为单一,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处于劣势。所以,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随着其出现经营成本上升、不良资产增加,不排除出现破产倒闭等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就造成了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剧烈波动。所以,就我国来看,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最后附我的微信公众号,更多文章请关注:dwlfinance
更新---现在是11/21晚上11点。美股中概已经完全反映了降息的利好,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利好地产,有色,高负债。地产股全面上涨,搜房,易居都已超过10%。以下是原答案-----答案仅从股市角度分析。其实这两天股市的走势已经草蛇灰线地显示了这则利好。原本的法定砸盘日周四,下周一新股发行所以本周五亦是原本不被看好,然而却大涨了1.39%,可见一定是有什么不为大众所知,但被某些人知道的重大利好在周末等着。果然。基准利率的下调利好实体经济(包括但不仅限地产、有色、高负债上市公司),利空银行,应该会带动股市进一步上涨。依据原理:基准利率不对称下调,银行存款吸引力下降,贷款吸引力上升。政策是想引导投资,出来的这部分存款会去哪里呢?目前来看,房市和实业都并不太景气,股市最近开户数明显增多,且门槛不高,所以很大可能是往股市里走。来看今天晚上一起出来的以下新闻:【证监会:不会在年底集中发行新股】财联社21日讯,证监会今日表示,为稳定市场预期,证监会合理安排了新股发行工作,此前证监会提出到今年底新股发行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截至目前已有66家企业新股发行,未来几个月仍将按照前几个月的进度来发行。【证监会:将协商推动A股纳入国际市场基准指数】财联社21日讯,针对沪港通开通后A股纳入MSCI进展问题,张晓军21日回应,近期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QFII、RQFII的税收优惠政策,未来还将与相关部委加强沟通,并与相关指数公司协商推动A股纳入国际市场基准指数。【要闻】财联社21日讯,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配套规则。【重磅:央行降息】自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我觉得要从沪港通说起。沪港通是习大大亲自推过的,但是出来以后反响不佳,成交量萎缩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简直就是扇脸的节奏。加之A股一直以来权重股都是萎靡不振的状态,两千多点在全球视角上看上去有点惨(虽然创业板和中小板已经历牛市)。在房市不景气的时候,股市可能要被拉出来缓冲下,给大众投资一个去处。所以在本周开盘不佳的情况下,频发利好,是有拉一把股市的意味。当然,这条新闻主要还是为了实业啦。因为经济下行的确是被大家看在眼里的,所以出台这种直接对症下药而不是旁敲侧击放水的方式也算是必然。实业方面就不多加分析了。
今晚的社交媒体被同一条消息反复刷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接下来,我们先拿起计算器,演算下面两个算式:3%*1.1=?2.75%*1.2=?咦。是不是很神奇的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居然是相同的耶,都是3.3%。是的,这就是央行短短的通稿蕴藏的真相。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以前的基准利率是3%,允许最高上浮到1.1倍。事实上,截至目前,大部分的银行都已经在相当宽松的条件下将利率一浮到顶,也就是3.3%的年利率。现在基准利率确实下调了,但是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在各大银行的激烈竞争下,真实的市场利率将会由2.75%的基准利率上浮到1.2倍的顶部,也就是,回归3.3%。既然存款利率回到了起点,那本次降息的意义在哪儿呢?意义在于,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这是实打实不惨任何水分的下调。别的且不说,现在已经是年末,央行在年末降息和再等一个月的明年初降息,是全然不同的两件事。因为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房贷利率,是每年初进行调整的,、今天降息,明年开年,百姓的月供金额就会下调。而晚一个月,实际的调整也就晚一年,放在整个银行体系来看,这可是一笔相当庞大的金额。传统意义上的降息,是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对银行来说存贷差是不变的。而此轮降息,是非对称的,银行拿出去的利息没变,收回来的利息变少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丢军保帅,牺牲银行的利益来保全经济大局。在经济学的领域,通常我们认为,降息之后,因为存款的收益下降,百姓会更倾向于将钱取出来消费,有利于刺激经济,但是副作用就是让当前的市场货币供应加大,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等后果。这次的非对称降息给我们的信号就是,央行希望百姓保持目前的储蓄意愿,避免通胀,同时又希望降低贷款利息,进而降低企业经营的负担,盘活经济。应该说,这是一着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棋,虽然效果如何尚待市场最终检验。但现在的央行给市场展现的,是更为具有改革进取意识的姿态。对于银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利空。但是话又说回来,长远来看,实体经济不好,唇亡齿寒,金融业也难以独善其身。现在的银行业让利出来,或许对未来,也是一件好事。刚才我们分别谈到了此轮降息对经济和银行业的影响,接下来才是本文的真正重点。那么,此轮降息,对广大银行职工们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对不起... 工头说休息时间到了,我得继续去搬砖了...今天晚上要搬够5000块砖才能下班呢...哎,活是挺重的,但是没法嘛,毕竟这才第一天过来做兼职打零工,只能听安排了...下次...再聊...
消息来的好突然,应该和总理关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问题讲话有关。出发点应该是为了引导资金走向实体经济,但是我感觉却不那么容易个人判断1.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对个人。房地产目前是高利息高负债行业,银行资金难以满足,大量高成本信托资金流入房地产,现在降息一方面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可谓节流,另一方面贷款利息下降增强买房者意愿属于开源。同样受此利好的还有矿产和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对除大型企业外的借贷市场实际利率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型企业会享受银行更多的优惠,如果没有央行利率下限限制的话,我怀疑不少大央企甚至会“0”利息拿到贷款。而中小企业本来就难以从银行拿到贷款,如今对银行来讲风险等同收益下降,更加不会倾向中小企业,而民间借贷市场则早把央妈的利率限制甩到后边,根本不会受此影像(观察几天那些P2P平台就知道了) 3.银行存款上浮幅度会更大,但是一年以内挂牌利率应该是不会变。因为2.75%上浮1.2倍和3%上浮1.1倍是一样的,主要长期存款成本升高,利差还是会进一步缩小,作为一名苦逼的商业银行从业者,我个人认为——今年存款可是更困难咯降息的消息本来应该是利率市场化的进步,但是这种脱离民间实际借贷利率水平的降息总让人感觉有一种利率逆市场化的气息……
谢邀。我是从这个问题穿越来的。想来题主也是看了我这个的回答所以才邀请我回答降息问题。我是11月20日回答的为什么不降息,21日第一次更新。然后22日央行降息了。好迅速的打脸。T.T。但我坚持我原有的观点。1.央行降息无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也是原来问题当中思考角度。具体内容看原回答,不多说了。2.央行降息谁受益?表面上看最大的受益者是地方政府。第一,央行降息将会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符合中央、地方稳增长的政治诉求。中国在失去房地产的发展引擎后,各地都在震荡调整中,很多地方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在过去几十年里都是没有的。只可惜这只是权宜之计。是中央对于地方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调控手段。只能让数字显得不那么难看,让地方政府留些颜面。可惜治标不治本。第二,央行降息会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有助于地方政府融资偿债。有件事大多数人都是有误解,或者是不够了解的。即地方政府到底有没有钱?根据政府之前几年的情况,四万亿资金投入,还有高额的公款消费,地方政府过了几年好日子,甚至是奢靡的日子。大多数人都觉得政府有钱啊,可现在真实的情况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地方政府没钱了,不但没钱,而且背负了巨额的地方性债务。怎么会这样?首先,财政预算是按年结算,花不完的钱都是要上交的,各地区、各部门不允许有小金库。所以才有几年前很火的年底突击花钱。其次,政府把钱都投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改造了。也就是诸多鬼城、鬼楼里了。现在被套牢的死死的。可债务的本质是什么?是信用。政府理论上拥有无限信用。也就可以无限负债。当然现实是不行的,因为政府也会信用破产。可以参考民国末年的时候。其次受益的就是央企国企等各类大中型企业,因为降息,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贷款了。但央企、国企的问题从来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其政企不分、垄断地位,尾大不掉和僵化死硬的机制体制。这些问题不解决,给央企国企再多的钱也是于事无补。钱打水漂而已。可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也无法通过简单的降息真正解决。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引擎依然找寻不到,前路到底在何方?不过如何评价这个降息行为?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一直以来中央对于地方都是一个巴掌,一个甜枣。张弛有度,有急有缓。体现出了中央的执行能力和控制水平。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都在算经济账。但我想说降息的不是央行而是中央。而中央算的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
太多,不想看小字的,看黑体即好,此次利率下调政策,其实和之前银行首套房政策是一套组合拳,这次下调还是开端,接下来未来两到三个月应该还会出现下调.直至中国经济有所气色。目前中国经济,其实并不容热观。虽然每次季报gdp维持了恒量,但相比早两届领导帮子,推动国家经济相差太远,中国经济主要构成,是需要改革和变,但是经济本身的主体,在过渡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量价都齐涨,恐慌入世而且因为全面降准,银行将增加贷款额度,对于购房者来说,首套房的利率折扣将明显增加。预计一线城市9折将成为主流,甚至有出现85折或者8折的可能性。对于购房者来说,这种直接的信贷刺激影响非常大。另外从心理层面讲,本次降息降准,力度空前,对于购房者来说,叠加之前的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影响,购房者很可能再次恐慌入市。入市的积极性继续提高,房价难以再跌,量价齐涨的可能性非常大。松动的信贷政策使得购房者难以再期待价格下调回归合理。▌二、一二线城市房价不再跌,三四线城市回暖概率小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房价再跌的可能性接近于0。三四线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这种情况下,即使信贷刺激,出现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三、急缺钱的开发商久旱逢甘霖,融资成本降低目前不管是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均依然不乐观,央行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意在刺激整个经济环境,维持平稳上涨,这对大部分开发商来说是利好消息。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依然比较紧张,而贷款利率下调对极缺钱的开发商来说是很好的消息,意味着从银行贷款的利率更低了,融资的成本降低了。▌四、购房者节省真金白银▌五、预示下一次降准降息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央行的非对称降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是稳定经济的重大举措,接下来还会降息。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也表示,央行此举将有助于实体经济的恢复,利率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和必要。民生证券认为,货币宽松空间被打开,未来继续降准降息没有任何心理上的包袱,再考虑到存贷比调整带来的缴准压力,预计下一次降准降息不会太远,一直会持续到社融余额增速拐头向上,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为止。▌六、2015年开年首套按揭可能回落至9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本次降息有助于在明年初存量贷款重定价时系统性下调融资成本,特别是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小微、三农,当然还有房地产。中金公司地产组认为,如果11月底、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能有货币层面动作(比如降准降息),则2015年开年首套按揭将明显回落至9折附近,那么地产目前可以适当配置,在货币信号明确之后坚决超配。▌七、对于存款利率的影响不大存款端利率下调至2.75%,上浮区间扩大至1.2,存款利率上限仍为3.3。考虑到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早已上浮到顶,而大行存款利率也上浮至3.25,因此这一降息对于存款利率的影响应该非常小。▌八、对债市利好:债券牛市延续将大幅缩窄贷款和债券收益率的差距,打开债券类资产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判断未来货币宽松仍将延续,7天回购利率均值有望降至3%以下,3个月目标2.5%。▌九、刺激房地产和基建行业中国房地产投资将显著受益于此次降息,降息将刺激房地产和基建行业,银行利差会缩小。▌十、2015年刚需货量比较足的房企受益最大降息对于何种模式的地产公司最为利好?第一,中期看市场反转的概率开始增大,因此2015年货量比较充足的房地产企业,很明显在2014年增加土地房地产企业将有正面作用。第二,此前的房地产行业政策主要利好改善类需求,而将此无疑会直接刺激刚需,以刚需为主要产品的房地产企业在降息过程中获益最大。第三,从年初至今资本市场地产板块已经有了一轮修复式的上涨。而政策推动行业将进入第二阶段的上涨,在这一阶段杠杆使用更加充分的公司将获益,持有更多资产的公司也将会获益。▌十一、土地价格和成交量再次成为重点关注指标土地价格和成交量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指标,最优的组合是土地价格微幅下降而成交量开始显著回升。当然,土地价格如果出现显著调整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这预示着房地产行业在政策正面的影响下,未来的供给量有所保证,并且这些供给量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此外,新开工指标也需要密切关注,新开工同比转正将说明行业不仅仅政策面出现转机,基本面业同样出现转机。▌十二、提前完成销售业绩的房企可能涨价引发价格调整的根源,在于一系列政策利好引发的市场交易回暖。今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提出首套房购房“认房不认贷”的标准,并重申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优惠政策。10月,三部委又发文降低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门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由于供需关系紧张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从8、9月开始,一线城市被压抑的需求就开始陆续释放。与此同时,政策利好的不断刺激,则使市场预期发生逆转,并进一步促进需求入市。因此,未来楼市成交量将逐渐企稳回升,零星的涨价情况也会继续出现。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距离年末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按照10月以来的销售势头,房企冲击年度销售目标颇有希望。凡是提前完成销售业绩的企业,都可能做出涨价的布局。▌十三、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出现上调据悉,智囊机构已将一份调整楼市政策的整体方案提交至监管层,其中包括对交易环节的税费进行减免,并对限购进行微调等,更好地刺激市场成交。若此类政策建议最终“落地”实施,无疑是又一重大利好。事实上,这种刺激的作用十分明显。11月13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调整本市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调整了该市关于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并将自11月20日起执行。受此利好消息的影响,一些二手房业主骤然提高报价,甚至不惜违约。从数据上看,价格回调的迹象已经出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平均环比下降0.3%。虽已连续6个月下滑,但降幅已连续两个月收窄。同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停止下跌,其中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上海、广州、深圳环比均持平。二手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最为敏感,也往往被看作是先导性指标。多数机构指出,二手房价格出现上调,表明整体房价已有反弹迹象。▌十四、潜在销售弹性大的地产股受青睐根据广发房地产研究小组所做的降息对地产行业及板块影响深度报告,推荐关注潜在销售弹性大的地产股,同时兼顾有息负债率是否处于高位(降息的边际改善影响)。而考虑存货规模超过250亿元的主流地产公司,重点推荐四季度销售弹性较大的招商地产、保利地产、阳光城、中南建设、泰禾集团。这篇文章转于,明德学院 出于分享的原则
谢谢创建于 11:39
毕竟学金融的试着来答一下,有错误的地方还望见谅,专业水平有限。 中国现在经济是差还是好,或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呢?我觉得中国经济情况在政府可控的范围内,并且在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从暑假开始的新闻中,就反复能感觉出政府在国际上的强势,南美之行,习主席在巴西国会发言时直接提网络安全问题,就是在指美国。还有成立金砖开发银行,挑战西方制定的世界金融秩序。还有前一阵中国战机在美国飞机前做杂技动作时的外交表态,不虚!还有蒙古之行达成的各种协议,各种向外推销高铁。政府动作频频,这些动作里有不少是有一定危险的,是有触犯其他国家利益的,而这些事件都较为集中的发生在了近几个月,如果经济很差政府会有底气做这些吗?所以我的判断是经济在可控的情况内,并逐步向好。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 我再梳理一下最近经济方面的动作,首先要讲的是中央强调的新常态,而且这一提法习主席在多次发言中都提到过。所以我认为中央应该在低增长方面达成共识,我认为目前经济增长不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是改革。那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其实已经被提及很多次了,就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市场化。 调整经济结构消化过剩产能,中国开始加大鼓励对外投资,帮助别的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向外推销高铁,这些措施都在起着积极作用。 利率市场化,这个就涉及到此次央行降息了。首先要说前段时间的有关措施,78月份的slf好像是5000亿,还有定向降准,这两项措施是释放流动性的。很多人说这是用来救楼市,或者是保增长的措施,能起到这个作用,但基于我前面三个前提(经济情况可控,中央接受低增长,目前主要目标是改革),这不是主要任务,我认为主要任务是测试市场,看增加适当流动性市场反应。因为其实在改革这个目标之前还有一个任务,要保证稳定。在释放这些流动性之后,房价继续理性回归,没出现暴涨。股市在沪港通之后仍然稳健运行。还有数据上显示的低通胀。此次央行降息主要目的是继续适当增加流动性,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市场决定资产的价格。 懂得不多,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别全盘看去当了真。各位大神,专家,这是小弟第一次这么长的回答,不对的地方求指教。补充:我国外汇储备过多,长期补贴美国的现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前一阵中国减持美债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经济方面的目标,要改变对美国进行补贴的现状。也就是在克鲁格曼三元悖论里选择货币政策独立与资本自由流动,放弃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加速对外投资,前文有讲到,改变长期的顺差。这些举措都连在一起看,央行的这次降息只是其中的一小步。再次补充:非对称降息银行不高兴中国央行(11月21日)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中国政府网上发布的图解称,降息将保护储户不受损失,同时银行让利至少0.15个百分点。中国媒体新华网也在评论中表示,“在这次非对称降息中,银行做出了让利,而贷款企业、储户成为了最终的受益者。”过去30年,正因为存款利息低于通胀率,银行得以将大量低成本资金贷给国企并用于基建投资,推动中国经济以10%速度增长。如今,这种“金融压迫”的持续放松让更多财富流入民众手中,有助于扩大国内消费。(转载)
确实这个不对称降息的意义很大,推动利率市场化,倒逼银行改变盈利模式,继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2014年6月 2014年11月 2014年9月 2014年9月 现在一些新闻标题都是中国央行意外降息,意外么?其实市场也早有降息预期,只是央行之前一直端着,种种论调让人产生以为央行今年只会有小动作,降息恐怕拖到明年的错觉。:虽然符合逻辑,但仍然令市场倍感意外。另外注意还有非对称降息这一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就这将近年关之际,这1.2倍足够让各大银行在揽储大战中头破血流。上一波调整,放开存款利率浮动1.1倍时,一波巨头银行们差不多订立价格同盟,保持在一定上浮比例但不到顶的区间,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在股份制、地方银行的压力下逐步瓦解,最终满大街都是一浮到顶。房贷打折又降息,开发商们又得展开一波宣传了。对于广大按揭的群众来讲,房贷利率一般每年年初调整,11月降息,只要等一个月就能享受利率下浮带来的支出减少,这比拖到明年降息实惠来得多。当然市场预期明年仍有继续降息可能:。接近年底了,接下来就得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了。
这次降息除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最重要的是取消了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原来五年期贷款打七折时,利率低于5年期定存利率,银行没动力打7折放房贷。这次只取消5年期定存利率后,只有三年的4%。低于5年期6.15的7折4.305%,估计下步就是强制性的首套房贷7折了。要买房的朋友准备好银子进场了。
作用不大,钱荒的问题在于贷不到款,而不是贷款利息高。目前中小企业在民间融资的成本实际上是相当高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融资成本不是关键问题,能融到资才是王牌。银行不放款的原因也很简单,风险太高。看看今年多少跑路的企业老板,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烂账一大堆,银行头痛的是这点。中国经济在房地产行业上面陷的太深,企业不搞科技创新,政府不扶持人才,经济疲软了马上印钱,印的钱又投入房地产和基础建设。上届政府留一烂摊子,就靠降息能解决多少?
之前多印的5000亿SLF看来不管用,不是说不降息吗?这种出尔反尔的事应该是经济太差了吧。那些说买房子的很可笑,如果房价还能涨,根本不需要降息。因果关系都搞反了。问题来了,银行怎么办呢,人民币会不会贬值,外资撤离怎么办。
给大家提供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今天螺纹钢高开低走,侧面证明降息对房产影响是很小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周五螺纹已经拉高了几十点,这是巧合????所以市场在21号已经知道22号要降息了~~,好吧,打非所问了~~
李中堂的脸打肿了。
为什么都只看到自己碗里的水,不看看别人碗里的(日本)?
这还是知乎上的第一次答题,今天正好有写一篇关于央行降息的文章。简单来说,我认为央行选择这个时机下调人民币利率,主要是基于前期考量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考虑,这本身需要一个观察期,而从沪港通这个窗口来看,并没有大量热钱外流,人民币的汇率是稳定的,降息不至于引发大量热钱外流。我相信这是令决策层进行降息的最大关键。而此时降息,最终的效果,可能并不在于实际市场利率能下降多少,而在于2014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各地政府必须要完成全年的投资任务,不能令GDP下滑得太离谱,年终债务还有一轮要结清,这都是需要资金的。
对降息举措评价不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次降息的受害者是银行。在目前市场资金依然紧缺,银行存款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本不敢降低存款利率,因为这会导致市场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差距的拉大,使银行存款流失更加严重,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商业银行在2.75%的年利率基础上马上会上浮到顶20%。这就导致了存款利息降了跟没降差不多。但贷款利息的下调却是有利于国有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得到更便宜的贷款,债务成本会降低一些,缓解了他们巨大的债务压力。--------而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中国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房地产问题,而是债务问题,目前中国公司债务已经占GDP的130%以上,是全球第一,而地方政府也累计了超过20万亿的巨大债务,而尤其严重的是201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到期债务将超过3000亿,所以中国的债务危机已经如黑云压城,而最紧迫的就是降低他们的债务成本。所以冒着美元暴涨,国内资本严重外流的压力央行也要降息,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次降息,估计又有专家开始鼓吹房地产,股票要涨了,实际上恰恰相反。房地产由于巨大的风险已经显露化,而且银行资金成本的高昂,导致银行的放贷不会大量投放到这一块,因为收益和风险不成比列。 前两天刚出台的中国制造业PMI已经下跌到50,显示中国经济还在继续下滑,加上中国庞大的债务使得央行被迫降息,而这次降息恰恰显露了巨大的风险开始显性化,潮水开始退去,底裤就要显露出来。 历史上的降息周期,通常都伴随着经济的下滑,资产价格和股市的下滑,因为恰恰是因为经济的不景气,经济增速的螺旋下降才需要降息来缓解,而降息反而加强了这种下降的预期。而美元指数在中国央行的降息声中已经突破88,我曾预测人民币汇率会在10月开始转折继续贬值,但现在走出来的形态显示是在11月才开始贬值。不管怎样,人民币汇率已经转折,随着美元的继续走强,2015年的人民币将是贬值的一年。人民币贬值,美元走强,在中国的资本利差收益就会缩小,资本就会大规模流出中国,这将强化人民币贬值的趋势。而由于资本的流出,国内的债务压力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明年的风险一定是远远大于今年的,已经无法逃脱的金融危机会在明年来临吗?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至于股市,这里就是顶部区域,2536点也许就是无法逾越的天险,如果越过个点位,就真的会到2800点附近了,不过这种可能性太低太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降息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