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note和魅族mx4proo看电影看一半会自动暂停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国货比拼华为Mate7对比魅族MX4 Pro谁好
关键字:华为Mate7 魅族MX4 Pro
  说起当下国内市场最火热的机型是哪一部,相比稍有了解的朋友们都会提起魅族刚刚发布不久的MX4 Pro,要说它现在最大的特点嘛,不是,不是Hi-Fi音质,不是发烧的性能,而是,买不着!刚刚好,现在国产手机中还有一款有着"一机难求"的光环,当然不是已经推出很久的小米4啦,而是横空出世的Mate 7,话说这款手机刚刚推出时笔者只是惊异于其优异的指纹识别体验,现在受追捧到这个程度确实出乎意料之外。
  这两款相似程度很高而且都不怎么买的着的手机对比起来究竟如何呢?一起来它们谁更对得起如此的购买难度吧!
  主要参数对比如下:
  外观篇
  外观看去MX4 Pro要更加圆润一些,可能是还不太习惯过窄的屏幕上下边,笔者总感觉Mate 7的前面板非常生硬。当然屏占比大看电影玩游还是非常给力的。
  Mate 7并没有黑色前面板的配色,对黑色爱好者而言不得不说是个遗憾。白色自有白色的大气,更加亮眼,适合女性朋友们使用。
  虽然并不觉得虚拟功能键是堆高屏占比的小伎俩,但笔者认为这样一来并不适合操作。隐藏起来的话需要随时调出,一直显示的话又没有融入其中的必要,非常纠结的设定。
  Mate 7采用了和HTC One M8类似的三段式背壳设计,但并没有做到One M8一样上下塑料和金属一致,吹毛求疵的讲,这一点多少是个缺憾。魅族MX4 Pro的塑料背板自然不如Mate 7,不过视觉上更讨喜。
  MX4 Pro依然将电源键安排在机身顶部这一点着实让人不爽,虽然实体Home键足以完成解锁的操作,但偶尔想按一下电源键,手握手机往上蹭啊蹭,终于成功按下。
  身为一个轻度强迫症患者,不管是说起MX4还是MX4 Pro笔者都要纠结于它后壳的缝隙,虽然魅族已经改进了工艺 ,但多开上几次还是会扣合不严而且一旦失手伤及背壳,伤痕会非常明显。
  品牌,价格到了这两款机型的度上,在外观方面实际上只看喜好,要说谁的工艺强过谁也不现实。握持上Mate 7稍有些硌手,主要是因为,六英尺太大了。牺牲一定的手感换来的是更大的电池容量和更好的影音体验,要看用户如何权衡了。
  总结:MX4 Pro握感更佳,黑色前面板一体性更高,但是背壳材质略显下乘且缝隙很成问题另外电源键设置反人类
  Mate 7背壳材质加分,屏幕大且屏占比高有利于娱乐活动,但是单手握持稍显费力且背部塑料不佳
  屏幕篇
  屏幕方面,MX4 Pro搭载了新近流行起来的2K屏幕,所谓无2K不旗舰。Mate 7则还是使用了中规中矩的1080p屏幕,在屏幕更大的情况下,屏幕像素密度要比MX4 Pro低了很多,为367ppi,MX4 Pro则是543ppi。关于分辨率的问题,虽然笔者感觉MX4 Pro是要更惊喜一些,但正常使用距离下,这一点绝对是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一点不在此次测试的范围之内。主要还是来看一下两款手机屏幕的色彩还原能力。下图均为Mate 7在上,MX4 Pro在下。
  两款手机对于三原色的还原能力均属上乘,精确浓郁而不刺眼。不过MX4 Pro的屏幕看起来稍稍有些泛白的迹象,这一点与它的发色稍冷有关。
  黑白两色的显示效果,黑色中可以看出Mate 7的屏幕上有一处很明显的漏光,MX4 pro也有两处,但并没有那么明显。白色则是可以看到Mate 7的发色偏暖,这一点倒也没有好换之分,要看个人喜好。不过如果你更喜欢冷色调却拿到了暖屏的手机,只能说运气不好。
  色彩过渡方面,两款手机表现的非常接近,过渡都非常自然,没有生硬之感。
  对比度方面两款手机依然是表现相同,黑色都是勉强看清3档;白色则都是253档。
  接下来的样张对比方面,区别依然只在于冷暖屏。选边站的时候到了,你究竟是冷屏党还是暖屏党?
  系统篇
  MX4 Pro所使用的是最新的Flyme 4.1系统,Mate 7截止到笔者测试完毕,依然是EMUI 3.0版本。下面主要挑选两款系统的要点来阐述。
  Mate 7在锁屏界面可以直接调用四个快捷应用这一点要比MX4 Pro要强;为了保证足够的简介,上划解锁,左滑开启相机,右滑开启自定义应用,这就是Flyme 4.1能够在锁屏进行的所有操作。
  正式进入桌面,Flyme 4.1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iOS中很相似的悬浮球,但是具体操作却截然不同。单点是返回,双击是半屏下滑,下滑是下拉统通知中心是左右滑动是快速切换应用,基本上解决了多数大屏操作的难题,实用度很高。EMUI 3.0在这一点上就差了一些,功能键栏只提供了一个一键下拉通知栏的案件,另外,这一栏可以自定义键位顺序。
  下拉通知栏可说的不多,实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Mate 7像大部分安卓系统手机一样通过长按快捷按钮来进入详细设置而MX4 Pro则是通过点击下头的小角标。
  MX4 Pro有一个Mate 7怎么都赶不上的优势:Hi-Fi级别的音质。多一颗独立解码这一点是软件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的差距。不过,这一点仅针对能够听得出差别的朋友们,所以如果你是"木耳朵",仅仅只为Hi-Fi去购买MX4 Pro是相当不明智的。
  最后关于两者都拥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可以跳转此文来详细了解,本文中就不再赘述。
  总结:Flyme 4.1单手操作更加人性化,全面超越EMUI 3.0。另外Hi-Fi音质也是MX4 Pro不可忽视的优点。指纹识别方面,两款手机的体验都非常好,差距在于MX4 Pro能够在其中集成更多的使用方法。
  性能篇
  MX4 Pro使用Exynos 5430,Mate 7高配版则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925,都是真八核处理器,在主频有0.2GHz差距的情况下,这两款手机的性能表现如何呢?一起来通过跑分数据了解一下。
  三星处理器在纸面上的性能是要强于麒麟925的,但在安兔兔跑分中最终分数却比925低了一些,关于这一点,多跑几次两款手机是各有胜负,而跑分中的处理器项目部分Exynos确实要比麒麟高一些,总值的高高低低是由于其他项目的不稳定性以及最主要的,渲染分数更低一些。而实际上两款手机均在40000+的分数已经足以傲视群雄。
  vellamo中的测试是MX4 Pro稍强,但在主测CPU运算能力的METAL测试中MX4 Pro却落了下乘,关于这一点,笔者猜测是因为MX4 Pro在进行跑分时并没有满负荷运行。
  MX4 Pro
  Mate 7
  接下来是GPU渲染能力nenamark 2,在多次运行后分数没有太大变数的情况下,Mate 7成功战败了MX4 Pro,可见屏幕分辨率大对GPU的负担的确很明显。虽说如此,MX4 Pro在应对大型3D游戏时还是无压力的。
  最后的安兔兔视频兼容性测试,MX4 Pro以怪物一般的644分轻松取胜,2k,4k视频轻松应对是它分数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会看Mate 7,虽然应对高分辨率视频的能力不及MX4 Pro,但应对一般用户下载的片源毫无压力。
  总结:两款手机在性能方面均无短板,主要区别在于尽管Mate 7已经做得很不错,但MX4 Pro对各类视频的兼容性更好。
  拍照篇、续航及总结
  像素值上的差距实际上在日常使用中根本无法差距,成像算法才是最终出片良否的关键。下面样张均为上MX4 Pro,下Mate 7.
  左为MX4 Pro 右为Mate 7
  此样张中MX4 Pro的白平衡明显跑偏,偏红非常明显。Mate 7则自然了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植株的绿色并没有画面中显示的那么艳丽。
  测光点都在中间那个花盆的情况下,MX4 Pro选择了更高的亮度,付出的代价自然是更高的早点,不过要说在手机屏幕上亮一点的画面显然更加诱人,噪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MX4 Pro的样张颜色看似诡异,但当时帝都的天确实是这副模样,MX4 Pro的纪实属性满点。反观Mate 7,能把天空拍到如此"通透"也算为难了它。笔者更偏爱Mate 7稍加调整后的出片效果。
  此样张可以明显看出MX4 Pro的控噪能力由于Mate 7,Pro最终成像的是1600而Mate 7是1250,差距非常明显。魅族对于降噪算法的调试非常成功。
  微距上Mate7成功击败MX4 Pro,光圈较大背景虚化更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Mate 7能够对焦的最短距离要比MX4 Pro更短,拍摄微距效果更好。
  成像解析度方面MX4 Pro的2000万像素较之Mate 7的1300万更有优势,放大到同样大小可以明显的看到MX4 pro的成像更加锐利。
  总结:MX4 Pro还原真实能力强于Mate 7,但Mate 7出片效果往往强于MX4 Pro
  MX4 Pro降噪明显强于Mate 7,Mate 7则在微距拍摄方面胜过MX4 Pro
  续航小测过后,发现Mate 7的大容量电池实在是异常给力。测试项目共有在线视频,本地视频和3D游戏各20分钟,两款手机的耗电情况如下:
  MX4 Pro分别为9%,10%和16%,Mate 7则是3%,6%和10%,推算一下,Mate 7总的续航时间可以达到MX4 Pro的1.5倍。
  总的来说两款手机的素质在同一水准,Mate 7高配版的价格较之MX4 Pro虽说高出不少,但Mate 7有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双卡双待,这一点对许多人来说可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大屏和超强的续航也是Mate 7备受喜爱的重要因素。MX4 Pro的厉害之处在于:成像素质非常之强,其他各方面也无短板,而且不贵!可谓性价比手机中的典范。最后,预祝大家成功抢到MX4 Pro。
[ 责任编辑:高冉 ]
为更好推动开放架构发展,打造开…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关于魅族MX4 Pro九问九答|魅族|MX4|Pro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关于魅族MX4 Pro九问九答
  作为魅族年度的压轴之作,人们对MX4 Pro的期待值甚至比MX4要更高。今天发布会之后,新浪手机编辑在现场简单体验了一会这款产品,时间不长,暂时无法对它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评价。
  所以,就多数网友最关注的几个问题,写下这篇文章。
  1)MX4 Pro够漂亮吗?
  看跟谁比,也看你所谓“美”的标准。这部手机轮廓上基本就是MX4的放大版,如果你能接受MX4那种简单不张扬的手机,MX4 Pro会深得你心,反之亦然。
  对那些没见过MX4的用户来说,我们认为它的外观足够好了,并且是在2499这个价格段上。
  2)硬件配置如何?
  2K屏幕,主频为2GHz的三星Exynos 5430八核处理器,Exynos 5430是一款基于20纳米芯片,内置四个高性能2.0GHz的Cortex-A15核心和四个低功耗1.5GHz的Cortex-A7核心,支持八核同时开启,GPU为Mali-T628MP6。
  与这颗处理器相配的是3GB运行内存,机身存储则是16/32/64GB三档可选,2070万像素摄像头和双色温闪光灯、802.11ac WiFi、蓝牙4.0、NFC、中国移动和联通双4G网络这些该有的都有。
  现场跑分大概45000,但注意那只是样机,跑分也说明不了什么。打了这么多单词,其实我们只是想表达,这配置对95%的用户都足够了。
  3)指纹解锁体验?
  现场试用,解锁很快,基本跟iPhone 6是一个水准,连先按home键点亮、再解锁这点细节也一样。
  至于指纹放前面好还是放后面好,也不能只看厂商宣传,解锁的时候,跟机身大小有关,Mate那体量放前面解锁会“向后仰”,MX4 Pro机身比Mate7小,放前面体验正好。但若涉及移动支付,放前面会比后面理想,想想食指按着后面指纹去刷卡的样子?
  4)5.5寸,单手拿得住吗?
  单手握持,没问题,号称5.5寸,它其实没比MX4大出多少,长度多出6.1毫米,宽度多出1.8毫米,厚度基本一致。158克的重量相比同级别竞争对手算是轻的。
  但单手操作,仍然不行,即便界面对单手有优化,手指够不到整个屏幕仍是试试,这是目前所有大屏手机的问题。
  5)屏幕如何?
  在屏幕这事上,魅族有着不一般的执拗,具体表现在无论是N年前的M8还是现在MX4 Pro都要跟人不太一样,常规2K屏幕都是,魅族对出一点像素,做成,号称2K+屏幕。我们私自揣测,这是JW仍固执的认为15:9我家独有,买16:9请到别家。
  至于显示效果,2K屏肯定是看不见像素点了,整体现场看是不错的,颜色饱和度和准确度都很好,但具体结果,因为时间有限,无法评估。
  6)音效是不是真的好?
  MX4 Pro内置ESS ES9018K2M 和TI OPA1612 运放,音频解析力更好,并且在手机上首次支持全对称无源滤波,从而让MX4 Pro拥有Hi-Fi级的音质,魅族称之为Retina Sound。
  如果从硬件上分析,有一枚专门的芯片做解码器肯定会比没有好,vivo在自己的X系列手机上也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手机听音乐的环境,大多是公交地铁,这会把芯片的努力折损一大半,加上耳机的不给力……
  所以,把音质当成选购手机的理由不理智,真正音乐发烧友还是会掏出兜里的耳放。
  还有个事,真打算用MX4 Pro欣赏无损音乐,不要买小容量的,它没有插存储卡的地方。
  7)有没有不好的地方?
  从MX4就想吐槽的是后背,灰色版显得很普通,没有机身正面的华丽感,金属边框与塑料后背的接缝有点破坏美感,在银翼版上双拼色还好,因为人们会意识到两种颜色之间就该有条线,金色和灰色实在明显,原本该是一体化的感觉被破坏了。
  另外,魅族毫不掩饰对苹果崇拜,外观和Flyme系统上都向
  乔纳森?艾维爵士“致敬”,所以我们看见了mPay、mTouch和RetinaSound这些具有魅族特色的词。
  8)是否值得买?
  在没有做真机评测之前,我们只能以参数对比和上手20分钟的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只要你认可魅族这个品牌,就值得,核心硬件配置、2K屏幕手机、摄像头都不输于其他对手,谈到价格,目前IUNNI U3比它便宜,但其他方面,尤其系统,魅族会更好一点。
  9)何时开售?
  MX4 Pro已经在今天下午5点在魅族官网开始接受预订,12月6日正式上市。
  整体性价比还不错,但它面对的问题很可能将和MX4一样――产能问题,手机不是你想买就能买。(杨肃观)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魅族mx4pro看电影看一半会自动暂停_百度知道
魅族mx4pro看电影看一半会自动暂停
您好,你好,建议你清理一下手机后台运行程序,清除一下手机缓存垃圾,关机重启一下试试,还是不好用的话,建议你重刷一遍固件或者刷其他版本固件尝试一下
已回答189897
响应时间&124小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那继续播放不就好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图片: 一、先来说说音乐手机这个概念
应当说采用独立解码芯片+专用耳机放大线路的VIVO X1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使得音乐手机真正在硬件上接近便携音乐播放器。而在ESS公司专为移动设备开发的ES9018k2m解码芯片问世后,大大降低了对电压的要求,同时具备很低的功耗,配合简化的外围电路即可在空间有限的手机内部增加一套完整的独立音频解决方案。
VIVO X3 是第一个采用ES9018k2m芯片的音乐手机,之后陆续还有一些小品牌出过类似手机,而同样使用这个芯片的魅族MX4PRO的问世,引起的轰动效应却明显超过了VIVO,特别是魅族在发布上夸张的宣传,把高端便携音乐播放器HM901作为参照,单独用一个动态数据“4倍”做卖点,引发众人吐槽。而把ES9018k2m直接简写成ES9018更是这些音乐手机宣传里的“通用”做法。ES9018k2m与台式设备用的ES9018差别详见科普贴: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742541。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音频产品并不是用一个解码芯片或者一个运放芯片就可以万事大吉了。相对来说DAC之后的模拟放大电路直接影响设备的声音风格特性,也是电路设计里的最重要的部分。例如使用真正ES9018芯片的解码器,从几千到几万的都有,声音千差万别,价格也可以差了几十倍。 二、MX4PRO与X5MAX播放设置问题。
X5MAX在音乐播放界面里有一个“HIFI模式”开关,插入耳机然后点击后“HIFI模式”,就会开启独立解码耳放线路,对于耗电要限制很严的手机而言,这个设置是必须的。毕竟独立解码耳放线路耗电还是很大,那怕是低电压版。
而MX4PRO的音频设置有个严重的BUG:在手机的声音设置选项里有:自动、低增益、高增益、线路输出4个选项,但即使是设置在“高增益”,如果插入的是低阻抗的耳塞,手机也会自动改为“低增益”模式,而且这个“低增益”应当是关闭独立解码耳放线路的普通模式,(另一种可能性是大幅度降低部分芯片的电压,使这个HIFI线路无法工作在正常状态)声音水平直接降低到和普通手机差不多。这点从音频分析仪上也可以直接看出来。
这个BUG和极具迷惑性的“低增益”的名称,欺骗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包括早期进行的一些媒体评测。本人拿到MX4PRO后立即就对比了飞傲X1,当时用的是RE400,应当也是上了这个当,感觉MX4PRO声音很烂,最主要的缺点是声音极其平淡,味同嚼蜡,是很低级的声音水平。
经过广大网友的经验总结,MX4PRO要绕过这个BUG听真正HIFI模式下的低阻耳塞,需要在插入插头的时候放慢速度来回折腾两下,再听音量大小,确定是否进入高增益模式。实际测试结果:16欧的RE600耳塞直接插入,不管前期后期如何设置全部在低增益模式工作,必须用来回慢插的方式”欺骗“手机才能进入高增益模式。30欧的飞利浦X2耳机,设置高增益正常进入高增益模式,使用自动识别进入低增益模式,但插入耳机后可随意调整高低增益模式。300欧的HD650,可自动识别进入高增益模式,进入后调整高低增益正常。
于是在本次测试中,使用的RE600/K3003两个耳塞每次插入MX4PRO都是小心翼翼,而且每次插拔耳塞播放器会自动暂停,插完还得按播放键,一听不行,这套手续再来一遍,每次都要折腾2-3遍,每次折腾心里忍不住都要大骂一通:怎么会有这么脑残的设计?难道魅族只打算让购机者买他那个100多欧的耳塞?三、同“芯”的较量:MX4PRO与DX90音乐播放器对比。
为什么先拿2000多的播放器去对比?因为某些人看了MX4PRO的广告宣传拿了HM901去比,“估计”应该和同样用ES9018k2m的DX90差不多,又有人高喊有了MX4PRO,2000元的“国砖”可以洗洗睡了。因此专门先验证一下。
DX90应当是第一个采用ES9018k2m芯片的便携播放器,用了两片,每个声道一片。近期也有国外品牌的便携播放器、便携解码耳放使用这个芯片。
首先使用的是RE600耳塞,MX4PRO与DX90的差别应当说是非常明显,都不需要反复对比。这个差距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中高频的解析力、声音的透明度、低频的下潜和控制力等。无论是听小提琴,还是邓丽君、蔡琴等人声都会觉得MX4PRO声音比较闷,这个“闷”并非是那种温暖细腻的音乐性,而是欠缺了较多细节的模糊,换到DX90直接感觉是去掉了一层纱,器乐人声清晰在眼前。而在低频上MX4PRO控制力不足,低频有点混,低频下潜也不深。
考虑到风格上的问题,可能RE600不适合MX4PRO,于是换上K3003i,这组合一听完全是个悲剧,低频被明显压缩,中高频单薄刺激,换到DX90,虽然不能说是绝配,起码各频段均衡性正常,中低频密度、动态和齿音控制也都不错。(目前为止听过的最适合K3003的是HM901+IEM卡)。用飞利浦X2耳机,MX4PRO的推力还是偏小了一点,整体控制力上有点问题,中高频有一些毛刺感,低频动态有一定压缩, 器乐人声一多就显得乱,而DX90则从容得多,中高频顺滑自然,低频动态和控制力都很好。
这个对比不过是再次验证音频器材真的不是单单靠一个芯片或者某个运放就可以决定的。便携音乐播放器内部空间、用电、线路布置、原件选择范围都要比手机宽松太多了,音乐手机去和中高端音乐播放器对比毫无意义。这和手机摄影取代不了专业单反一样的道理。四、MX4PRO与X5MAX、飞傲X1音质对比
耳塞:RE600。K3003在这几个播放器上表现都不理想,因此以RE600为主。
先对比中频人声部分,这三个播放器表现比较接近,MX4PRO人声稍偏向低频一些,韵味稍好一点,X5MAX中频通透感稍好一点,飞傲X1则比较中庸。单单从中频表现来说,这三个都只能算是入门级产品的水平,总体都比较平淡,和2000多的飞傲X5、DX90等有明显差距。
高频部分MX4PRO的问题比较大,高频延伸和解析力明显不足,如果是听弦乐MX4PRO会显得过于昏暗,完全找不到任何晶莹剔透的感觉。X5MAX高频表现较好,细节也要稍好于X1,飞傲X1高频解析也不算出色,听着比较柔和,但不至于像MX4PRO那样明显偏暗。飞傲X1和自家的X3比起来最大差距也就是在高频解析力上。
低频下潜和控制力则明显是飞傲X1胜出,不仅下潜更深,而且控制力很好,大动态低频收放自如。这两个手机的低频下潜和控制力都显得有些不足,相对来说MX4PRO低频氛围感比X5MAX还是要好一点。整体上来说飞傲X1表现比较均衡。MX4PRO中频较出色,高频偏暗。X5MAX高频解析力较好。两台手机低频都有欠缺。可以说MX4PRO和X5MAX这两个音乐手机基本能达到入门级音乐播放器的水平,从物理条件的限制来说能有这样的表现是正常的。单从声音上来说确实可以替代入门级播放器。至于一些夸大的宣传大家可以一笑了之了。------------------------------------------------------------音乐手机对便携音乐播放器的影响:
对于入门级播放器而言,这些音乐手机在声音上已经是相当接近,而且ESS公司最近又推出了SABRE9018AQ2M(解码芯片)、SABRE9602(耳放芯片)以及SABRE9018AQ2C(解码耳放一体芯片)。特别是SABRE9602可输出49mW/32欧(让那些几毫瓦的国外播放器情何以堪)。而9018AQ2C集成解码和耳放芯片,会极大简化模拟电路设计(不过估计出来基本都是一个味了),让音乐手机设计更加简单,可以预见未来会出现大量国内外品牌的音乐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好熟悉的台词),音乐手机是否可以“消灭”低端入门音乐播放器?在我看来这个影响其实并不大。
主要是两方面因素:第一是价格影响:加上了独立音频线路的手机成本有所增加,目前卖价都在2000以上,对比主流的千元以下的手机而言,市场范围要窄很多。千元手机+几百元的国内播放器组合除了多带一件小体积物品,其它如电池续航、扩展容量等都比单独的音乐手机强得多。第二是使用习惯的影响,苹果至今仍在大量销售shuffle 、nano等廉价MP3,在手机早就横扫MP3市场的年代,这块消费群体依旧存在。
真正可能受到影响的应该是元的国外品牌中低端播放器,和音乐手机声音的差距拉不开,而价格并不便宜。另外,以后也可能会出现很多直接采用ESS公司一体解决方案的同质化廉价入门音乐播放器。如果能在外观上做到较高的水准,可能会逐步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对中高端便携播放器市场而言,则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主要挑战是要具备更好的声音,进一步拉开与入门播放器、音乐手机之间的差距。同时要做好产品外观和操控性(被手机惯坏的人是难以接受困难操作的)。
机遇是:有了更广泛的、对更好音质“正确”理解的群体,而不是当年IPOD横行时代数码味一统天下。未来这个群体升级音频设备的潜力还是有的。五、测试数据说明:dscope serise III音频分析仪,负载实测为32.2欧。由于这个音频分析仪只有一个自带的MP3测试应用,测试数据精度较低。所以测试输出功率以及THD使用AP提供的测试原文件16bit/48khz,1Khz,测试数据与AP测试的有少量差别。这个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绝对值。MX4PRO和X5MAX的测试数据基本一样,输出功率是亮点,已经达到国外某些品牌的播放器10倍了,比飞傲X1都要高。这些手机厂商居然不会拿来做宣传,还去搞什么抽象的“动态”数据,实在是失策。 MX4PRO高低增益失真数据差别明显,特别是整个失真曲线差别巨大,这不像是一个音频电路出来的结果。以DX90为例,真正的&增益&调整后,再把音量大小调到一致,THD失真在仪器上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另外一个奇特的数据:MX4PRO不加负载的通道分离度要比加负载差很多,这和其它器材完全相反,包括测试的THD数据不加负载也差很多。 X5MAX不加负载的通道分离度要比加负载高出很多,这是正常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不谈技术,亦无听感,如此提及飞傲X5K的文字,恐怕只会曲高和寡吧,但我依然想为它写上几行,无关风多单元的设计,不管是音箱还是耳机,理想化的结果都是多单元能够相互完美配合,但这种情况基本只存在于设计师的脑海Sennheiser 森海塞尔 HD650 头戴式耳机-驱动器特写 Logitech 罗技 UE 900 入据外媒AppleInsider报道,苹果提交的一项耳机专利显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的设计中整合压力感应技术,可英国著名Hi-End品牌Bowers&Wilkins(B&W)在诞生5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宣布推出全新80前言  飞朵这牌子虽然近几年才出耳塞,但是刚出的a83圈铁耳塞素质不错,以前试听过,解析很棒,最近又出了很多不管是音箱还是耳机扬声器,其性能总是与其口径或者体积有关。大口径的低频响应更好,而小口径的高频占优,这种物理感谢【耳机巡回吧】提供本次的凯音Cayin
N5试听活动曾几何时,我的心里对国产音频播放器的认识还停留在‘TASCAM是TEAC Audio旗下的专业音频品牌,在数码录音机的录音功能方面的口碑优于SONY.DR-4本帖最后由 翰逗逗 于
20:26 编辑前言:达音科在今年年初推出顶级纳米钛晶振膜耳机T一些老烧嘴里常常挂着一个叫“平板”的词汇,指的是平板扬声器或者平板耳机。其实平板又分为几类,最受老烧喜爱的静上海天气晴,又是一个约会的好日子。有这样一群颜值高的年轻人,他们衣着时尚,纷纷从上海各地赶往兴义路99号。是这个系列很久没有更新了,其实没有完,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内容等着发布,今天我们接着说耳机。Apple 苹果 Ea目前智能手机的强势发展让数字播放器的市场越小,但在影音试听领域依然不乏发烧友的存在。市场中普通MP3数码播放日至20日,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Hi-Fi show将于北京昆泰酒店盛大开幕。Hif 日至9月20日,第22届北京国际音响展在北京昆泰酒店举办。北京国际音响展由北京音乐广播创由于缺乏先进的监控手段,很难观察到扬声器分割振动时的情形,因此也很难用图片的方式来展示什么是分割振动。在得知好久没来参加耳机巡回吧的活动了,这次厚着脸皮直接要来了两款重量级产品。铁菊花这款产品最大优势在于小巧、声音好Creative 创新 Aurvana air 耳挂式耳机-佩戴效果Dunu 达音科 DN-C60II 耳挂*外观&做工&佩戴开箱帖子已经提过外观设计了,还是很赞的!/foru在历经长达三年有余的开发和改进后,采用beyerdynamic独家TESLA技术的入耳式耳塞AK T8iE正近年来,耳机与数字音频行业发展颇为迅速,以此为专题的展会也在逐步增加。而作为国内首个以耳机和数字音频为专题的首先感谢为我们这群有着“特殊爱好”
的烧友们提供诸多试听机会,让我们能零距离接触到最新、最热在前面的部分,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讲解音箱用的电动扬声器的技术特点[缺点和优点],在扬声器的发声原理上,耳机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于乂度这个品牌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的,仅有的兴趣也是停留在“乂”字究竟应该念什么的层面上。早在2012年,Parrot就推出了旗下第一款Zik耳机,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持续不断推出新品.今年也不例外耳机的功率、使用方法等等都不同于音箱,因此它们对制造材料的要求也有一些区别,这篇就说说耳机的制造材料[不包括在前面的部分,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讲解音箱用的电动扬声器的技术特点[缺点和优点],在扬声器的发声原理上,耳机
近段时间,我随身和台式算是双修的,虽然也不算是高烧,比如最近出门基本上都是飞傲X3(老版)+AUNE
2015广州国际高级音响展(第十九届)定于日至13日在广州市白云大道南:广州白云国每年的九月都会向科技圈里里挂进一阵新风,无论是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览会(IFA),还是苹果等厂家集中在这个时间耳机的功率、使用方法等等都不同于音箱,因此它们对制造材料的要求也有一些区别,这篇就说说耳机的制造材料[不包括在本届IFA展会已于昨日落下帷幕,会上SONY(索尼)隆重介绍了主打炫彩时尚风格的h.ear系列三款耳机,其无论是AKG的耳机还是耳塞一般型号都会以字母K开头,比如K314、K450、K701,这已成为一项传统。但近耳机与音箱一样,需要扬声器、声学腔体,在最基本的结构上,两者差异性并不大。但由于耳机的体积以及佩戴方式的限制谈到V-MODA这个耳机品牌,国内很多消费者都会对其感到陌生。但其实V-MODA在国外用户中享有非常不错的口对于耳挂式耳机,第一印象是帅,在林林总总的耳机中,外形设计得好看的耳机不少,但是,一直觉得“戴起来最帅”的耳关于音 箱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音 箱这个词,主要用于大陆地区,在港台地区,被称为喇叭,例如有源音 箱被叫做一年一度的IFA国际消费类电子展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次会展可谓是看点十足,各品类的重量级产品相继推出,直叫人眼- 写在前面 -接着上篇的内容。(上篇地址:/thread-2583在IFA 2015上,索尼还推出新的Walkman系列:NW-A20,该系列包括两款型号分别NW-A25HN什么情况下会烧喇叭?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开太大声了,喇叭承受不了才会烧坏,其实不尽然,现在就分别列举几个可能的情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特意去校门口前那我习惯买宵夜的炒粉店买宵夜。阿姨说,卖完了,明天早点再来吧。突然感到失落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音箱出现杂音了。这对我们听音乐是很受影响的,那么音响有杂音怎么办?该如何清除音国货的崛起是显而易见的,从日化到电子,从手机到耳机……在评测了各大洋品牌耳机后,本站也决定将国内音频产品作为A20系列分别为16G的NW-A25HN(售价280欧元)和64G的NW-A27HN(售价400欧元),外观非常有幸能试听到AUNE X1S解码耳放一体机在我们这个鸟不拉屎的“省会”城市,想听什么HIFI设备基本是没Pingfenbang123让您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耳机、耳放、声卡、音箱等hifi音频产品资讯、评测等信息。热门文章最新文章Pingfenbang123让您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耳机、耳放、声卡、音箱等hifi音频产品资讯、评测等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mx4pro刷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