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教学视频《网络生活国防军事大家谈谈》提取并选择一个角度分析。

今日推荐:
2007年江苏高考大家谈
作者:江苏教育&&&&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
[考生反映] 不算难,但作文没把握
  语文考试结束后,大部分考生表现比较平静,他们对语文考试的问答比较简短:基本正常,跟模拟卷难度差不多,没有出现特别的异常之类的概括性回答等。
  根据考生的反映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语文试题难度维持在正常水平线上,没有特别的偏题和怪题。但是不少同学反映今年的作文题――《怀想天空》比较难把握。一位刘同学告诉记者,她选择梦想作为自己的主题,自己觉得发挥还不错。但更多同学还是普遍表示了对作文的担忧。大家表示,因为与前几年的话题作文相比,这篇文章的主题显得过于“抽象”,没有一个明确足以讨论的“是非问题”。由于平时训练是多以议论文为主,而《怀想天空》这个标题,看起来更适合作记叙文,这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有位李姓考生回忆曾在扬子晚报上看见何永康教授“恳请大家写记叙文”的呼吁,表示自己有一些后悔对记叙文的训练不够。
  [名师评析] 考题活,但暗藏玄机
  姜堰中学高级教师潘双林:
  今年的高考语文题看似容易,实际暗藏玄机。总体来说,难度与去年相当,但增加了不少人文色彩。
  今年试卷中的基础知识考查部分比较简单,内容没有超纲。而科技文阅读中,有关汉学的内容比较难,有一定思维张力,重点考察考生思维的品质。文言文阅读是一篇清代传记,文本难度适中。现代文阅读比较平稳,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另外,今年的试题反映了新课改的思路,比如其中一道语言应用题,考题为“奥运会的开幕词”,这是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考查。还有一道语言应用题,体现考纲变化点,考查了语言的鲜明、形象、生动的特点。
  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四星级高中语文老师告诉记者,语文今年的考题比较活,单纯考语文知识点的内容比较少,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动能力上要求比较高,题型也比较有新意。比如说出现了给一段文字再要求写一个奥运口号、串写台词等新题。阅读题出现给一段描写文字要求揣摩作者内心的题,这些都比较新。
  地理稳
  [考生反映] 选择题有难度
  昨天下午考完地理,很多考生都不愿意多谈,匆匆离开。南京市一中王同学告诉记者,他个人觉得试题比一模简单,比二模难。所以总体说来有点难。南京市五中的小钱告诉记者,他觉得选择题有些难度,总体上难度正常。基本与预计相符,自己发挥得也还不错。
  二十八中的考生小王表情十分轻松,“感觉和平时考试差不多”。而且据小王介绍,这次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平时复习时基本上都碰到过,出题也比较平稳,所以答题时比较轻松。而中华中学的许同学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地理还是有点难的,选择题的前几题不好把握,还有就是大题, “比如让你分析影响、作用什么的,都很灵活,感觉像是在写作文。”同时,小许还表示,虽然知识点不偏,但就是让人没把握,比起去年的高考题,今年比较难。
  [名师评析] 体现平稳,重分析探究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周幸放:
  今年是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四年,也是延续旧的考试模式最后一年。地理试卷结构总体照旧,选择题70分,其中单选20题,40分,双选10题30分,综合题五大题,70分。试卷难度据考生反映不难,解题过程比较顺手,估计难度不超过去年。
  据考生考后叙述,试卷命题思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说明,考查考生高中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值线、区位问题等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和往年一样没有回避热点,正如考前大多数地理教师复习了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小专题、新能源江苏田湾核电站小专题等,说到底,还是高三地理老师的一句口头禅“挂狗头卖羊肉”,考的还是基本地理知识。
  虽然,07年江苏地理试卷与去年相比体现平稳,存大同,但还是有些差异,一、考区域地理的内容比去年减少,往年大题中一般有一题,如06年集中考查了俄罗斯的区域知识,今年就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二、大题中也没出现往年35题考查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或光照图,今年35题考查的是祁连山弱水经过河西走廊的有关地理知识等,如写出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某种程度降低了全卷的难度;三、综合题中出现了选做题,32题据马可?波罗东行路线图的第四小问就分A、B两个问题,考生可任选答A或答B,这种形式实际在今年江苏各地一模二模试卷中已经出现,某种程度也会提高考生的得分率;四、整卷尤其非选择题与往年相比,比较偏重人文地理,尤其区位条件分析,据考生回忆32题、33题、34题、35题皆涉及区位条件的回答,这实际考查了人文的重点内容,比较能反映考生分析,评价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体现了考生的人文素养;五、整卷比较突出分析社会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识记内容明显不如往年,如05年非选择题31题, 有关红色旅游活动城市间的铁路线名称等,今年试卷中没有出现这样大记忆量的题目,这实际也符合现行的新课程理念,重分析,重探究。相信08年江苏高考试题将会有较大的变化。
  南京一位经验丰富的地理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地理试卷基本没有出现怪题、偏题。 非选择题部分还是对学生读图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另外在综合题中还有一题考江苏地方特色的地理题目,这种题曾经出现过,说明考生复习时要注重贴近性。
  化学难
  [考生反映] 总体感觉不太好做
  下午六点半,考试结束后考生陆陆续续走出考场。在南京中华中学,比起开考前的轻松,绝大多数考生表情凝重。平时化学还不错的小吴告诉记者,试卷发下来后他扫了一眼,感觉知识点和平时复习的差不多。但真正做题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总体感觉不太好做。而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个女生出来后眼睛红红的,经了解才知道,由于这几个学生平时成绩都不错,但由于化学比较难所以都觉得自己考坏了,已经抱着哭过了。在南京下关区十二中考点,理科考生小张表示,“化学考得很难,时间根本来不及,特别是选择题的最后三题,难度很大,再加上有道填空题怎么算都算不出来,光这几道小题就浪费了不少时间”。小张本来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出了考场,在走廊里听到同学议论纷纷,原来大家都拿那道填空题没什么办法。而一位面带愁容的女孩告诉记者,她现在脑子一片空白,感觉很不好,“打铃的时候刚做完,都没来得及检查,还有些题空在那里”。
  [名师评析] 难度大,思维能力要求高
  姜堰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钱勇:
  今天的化学试题学生反映有点难,相当部分学生没有做完。即使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最后也没有多少剩余的时间。试题总体难度介于05年与06年之间,估计今年的省化学平均分可能在及格线以下。
  从试卷结构来看,今年与06年相同,总题量25题,选择题两大题共16小题;主观题分5大题,包括2个实验题,两个无机题,一个应用题,两个有机题,还有2个计算题。
  选择题着重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宽,但与06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送分题很少,所以耗时比较长。主观题的选材则以中学化学主观知识为依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情况能力。第三大题的实验,其中17题为基础实验,考查了“中和滴定”的基础实验操作,以及定量实验结果的计算,以及实验误差分析,题目比较容易。而18题则为探究性实验,题目的开始几问不难,但题目整体有梯度,能够区分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
  与06年相同,第五大题是一道探究性较强的综合性化学问题。以制硫酸工艺尾气的处理为背景,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处理题给信息,形成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题材取自于现行的中学化学课本,但从新的角度进行的深入探讨,真正考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类题对考生来说是公平的,但对死读书的同学来说是很难完成的。同时这类题在客观上也抑制了中学备考中的题海战略。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化学,这类题才有可能做好。这对中学化学的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一个大型计算题。试题以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为背景,从铁矿石炼铁的原料计算到钢样的分析,并以表格数据的形式给出信息,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深刻性。
  整张试卷还有一个特点是有三大题涉及到以表格数据的形式给出信息。学生要从中分析对比,找出规律。总之,0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与06年相比无论是题目信息量、思维容量、难度都要大一些,尤其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要高一些,尤其让学生看到了真实有用的化学。
  中华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蒋老师分析说,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化学试卷比较难,很多考生都没能做完。特别是后面的大题目,每一题每一步都需要考生仔细去想;选择题中关于化学平衡的题目也很不好做;有机题对不少学生来说也比较困难,计算题也不容易得分。“应该保持6门选科的平行性。”
数学前易后难
[考生反映] 大题目有点“绕人”
  上午11点,数学考试结束,考场封闭的大门终于开启,大批考生蜂拥而出。面对家长关切的询问,一些考生表现得很轻松,表示数学最后有点“小麻烦”,但整体感觉不是很难。34中的小李告诉记者,今天的数学考试挺简单,都是比较基础的题目,大题目也还好,没有出现和去年一样的“怪题”,最后几道题目要“动动脑子”。而来自九中的小杨则表示,题目难度一般,但最后3道大题目有点“绕人”,有点担心在这几道题上丢很多分。不过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很多考生觉得数学难度很大,不少的文科考生更是叫苦不迭,表示数学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考试结束后15分钟,两位13中的男生还在考场门口讨论上午的考试情况。
  据其中一位男生介绍,自己是文科考生,感觉今天数学挺难的,小题目只有选择题前7道题和填空题前5道题稍微简单点,其他都不怎么好做,特别是大题目很有难度。“小题目计算量比较大,大题从立体几何那题开始就有点不太容易”。
[名师评析] 难度比去年低 突出能力考查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某四星级中学老师:
  今年试题不偏不怪,学生普遍反映全卷除最后两道解答题外,其他题绝大多数都是平时训练过的重点题型,难度中等。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选择题中,前4题属容易题,第5-8题属中等难度的题,只有9、10两题有点难。填空题中,第11-14题均属于中等偏易的题,第15题不难但易错,只有第16题有些难度。解答题中,第17题是一道概率题,这道题是课本中出现过的有关天气预报准确的概率问题,属容易题;第18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正方体中的线面关系和数量特征,较前两年高考中立体几何题难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第19题是圆锥曲线中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及抛物线的切线等知识的综合题,仍属常规重点题型。只有最后两道解答题难度大。
  2、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分类讨论思考,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在试卷中以各种不同层次融入试题之中。如选择题中,第5、6、10题,填空题中第13、15、16题等,均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填空题第12题、解答题第20题、21题均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
  3、突出能力的考查。试卷坚持以能力之意,选择题的第9、10题,填空第16题,解答题的后三题,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有些试题看似不难,但入口易深入难。
  总体看来,今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难度上较上年有一定的降低。
  金陵中学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宋辉:
  总体比去年容易,但大题目有较强的区分度。根据考生的反馈,数学试卷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对比较好做,大题部分前三题难度不算大,但是今年数学在最后两道题上设了障碍,即使一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入手也不容易。倒数第二道题考的是数列题,学生做起来没有明显思路,第二问一些学生反映根本看不懂;而最后一道是函数题,考查的是用导数来解决问题,对一般考生来说更困难。
  常州高级中学数学备课组组长周健:
  今年数学卷的结构与去年差不多,有10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和5道解答题。总体比去年容易,估计全省的均分比去年高,可能接近90分。
  具体来看,整卷中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1、2两小题比较容易答,考生上手比较快。但后三道解答题有一定难度,这三道题运算量大,书写的内容多,除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解题运算能力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考生可能会觉得后两小问比较难。
  今年解答题的一个特点是每道题有3小题,共有15道小题目,表面上数量没增多,实际上考生回答的问题增多,运算量大。解答题第五题为函数与方程。这道题与新教材有衔接,因为新教材增加了“函数与方程”这一节内容。除了第一问之外,后面两问不太好回答。
[考生反映] 比平时练习容易
  下午两点半,记者来到中华中学考点,当所有考生都进入了考场,考场立刻对外封闭。考点周围不仅有专门的警察维持秩序,而且竖起了“禁鸣”和“禁行”的标志,气氛十分严肃。据了解,这是为下午的英语考试保驾护航,避免外界噪音给考生的听力考试带来影响。不过,当英语考试结束后,很多同学反映,今天的英语考试比较简单,似乎考前那么紧张很没有必要。作文是要求写一份与2008奥运相关的倡议书,主要内容有3点:每天活动1小时,健康50年,幸福1生。不过也有不少考生反映,完型填空题略有难度。文枢中学的小张看到等候在门口的妈妈,就开心地和妈妈报喜:“没想到今天的英语这么简单,比平时复习的卷子要简单多了。”二十七中的小潘表示,今天的英语考出来之后,觉得能给高考画个完满的句号。
  记者在教院附中门口守候发现,这里秩序井然。因为考场专门在门口设置了栅栏阻挡行人和车辆通过,所以预想中家长齐心阻拦车辆通过的状况并没有发生。听力结束后,一部分家长陆续离开考场。“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我们不放心来看的,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一位孩子在二十九中念书的家长放心地告诉记者。考完后,考生都表示今天的考题比较简单,“今天的题目让我考得开心极了。”一位二十七中的考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名师评析] 立意新颖 密切联系生活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程从兵:
  英语试卷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突出语篇,强调语言交际化,注重英语运用的实际语言环境和英语的实际运用”的命题原则。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和新课表的精神和要求。总的来说,考题立意比较新颖,真正突出语言考试的特点,考查学生交际能力,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英语试卷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各个项目平和,信息量大,时代气息浓厚,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听力选材的大部分都接近学生生活,且清晰易懂;基本都是简单性推理题。考查的重点在数字、事件、地点、人物、活动等常见题型;学生反映单选题目没有平时练习难。很好地将“语法和词汇知识”有机地融入语段之中。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语用和词汇知识来完成特定的任务。通过设置情景,将知识的考查与语言意义的考查有机地结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的目标。另外越来越多地考查情景交际、动词词组、固定搭配等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我们在平时学外语、用外语中最经常使用到的内容。所以考查方向再一次告诉学生和老师,重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完型填空是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较往年,难度有所降低, 但个别选项有一定迷惑性。短文介绍一个铺路公司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克服各种困难建成一个停车场,告诉考生要有勇气接受人生挑战,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全文20个小题中有半数需要考生逾越句子层面理解和推断;按词类分,文章设空的词均为实词,其中半数以上涉及对名词与动词的考查。本题能充分反映出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本次阅读理解题选取了5个语篇,内容关于旅游广告,人脑,自行车防盗和母亲的鼓励,现代气息浓厚,话题覆盖面较广,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词汇量没有明显增加。大部分选项能够从文章中获得,个别选项学生难下笔定夺。5篇阅读文章所编的考题,既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更侧重考查考生领会文章旨意的能力;既考查文章,事件的细节,也考查了考生对篇章段意的整体理解,既考查了文章的表层意思,也考查了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都接受了来自不同侧面多层次的考查。
  对话填空难度不大, 在对话中所要填的单词都是一些常见且需要掌握的,但个别单词在一定情景中不容易被学生想出。今年的书面表达时代感强, 和学生生活有密切关系。本次书面表达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演讲稿,内容是关于“阳光体育”,学生有话可说。但是得高分不易, 需要考生很好地谋篇布局,在写作过程中要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复杂句式和使行文连贯的连接词。
  [考生反映] 整张卷子没一题省心
  记者在金陵中学考点采访了刚刚结束物理考试的考生,考生普遍反映试卷偏难。“太难了……”来自田家炳中学的小沈同学一边走着一边向旁边的同学发出慨叹。小沈告诉记者,试卷比南京市二模难了起码一个档次。小沈同学笑着说,整张卷子,就没有一道题是省心的,做起来很累。一位姓王的考生告诉记者卷子非常难,很多题目光理解题意就要耗费很久的事件,像第17题,考查电磁场运动轨迹,很多同学都没有做出来。也有考生表示,题目出得很有新意,对能力考查较高,非常具有选拔性。一位陈同学告诉记者,选择题、实验题和解答题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每道题都需要好好想想,这样一来做整张试卷的时间就显得非常紧张。第一道解答题计算上十分繁琐,他费了好大劲,也不知道最后结果是否正确。
  [名师评析] 明显偏难 立意新颖
  江苏省特级教师、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常州高级中学丁岳林:
  试题的题型、题量结构与06年完全相同。省考试说明上的选做题没有出现。命题选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实际,立意新颖。例如第2题以2006年最新合成的新元素为背景考查核反应知识;第8题以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载体考查电磁波知识;第15题以飞机救灾为背景考查力学知识等。
  整张试卷难度明显偏难。可能是近4年江苏省自主命题最难的试卷之一(与04年相当)。难点比较分散,而不是集中在最后1-2道题。6道计算题只有前2道相对容易一些,后4道都比较难。还有最后两道题的先后排列不是很科学,第19题考生容易上手一些,但排在最后,考生来不及做到。还有第19题是近两年复习资料上的一道陈题,未作变动搬上高考卷也有失公平。今年的物理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试题的综合性强,一道题中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例如第9题(选择题)同时考查4个分组实验的电路设计;第14题以光的折射为载体,同时考查运动学知识;第15、16题都是既考查静力学又考查动力学。第18、19等题都有3个小问题(不同考查方向)。
  二是物理实验的考查比重很大。除了第二大题的全部(22分),还有选择题中的一道4分,共26分。这是历年来比重最大的一次。另外,今年实验题跟过去不同的是,过去两道题中有一道是学生做过的分组实验(比较基本)、一道是创新性实验,而今年的两道实验题均为探究性的创新实验,除了考查物理模型、知识、方法外,特别对描绘物理图线、运用图像处理实验结果以及数据运算的要求都比较高。与往年高考题比较,今年试卷中让考生看一眼就能做的题大大减少,而对阅读、分析、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尽管题目总量没有增加,但考生普遍来不及做完。第三个特点是重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如第16题证明电荷做简谐运动、第17题关于磁谱仪的计算都涉及近似计算,第18题运用微元法求解电磁感应问题对考生来说都是要求很高的。总之,试卷的命题思路对推行新课程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整张试卷非常重视对考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验题,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课堂师生互动探究式的学习要求。
  南京某四星级中学名师:
  物理卷特点如下:
  1、立意新颖、知识覆盖全面。
  2007年高考物理(江苏卷)试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了中学物理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其中的主干部分(力学与电学),同时又涵盖了光、热、原及近代物理内容。其中力学部分53分,占总分的35.3% ;电磁学部分63分,占总分的42% ;热、光、原及近代物理部分34分,占总分的22.7%,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立意新颖,背景与现代科技发展现状结合紧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2、模型常规、题型比较灵活。
  试题中的物理模型还是比较常规,但形式灵活。比如对实验的考查不仅仅放在实验题中,选择题的第9题就十分全面地考查了电路选择问题。图像题涉及较多,共有5处。16题将计算与证明合为一体进行考查,形式灵活。最后一题为多过程力学问题,模型常见,但计算过程复杂。
  3、难度较大、数学要求较高。
  总体而言,今年试卷难度较大,绝大部分属于中档题,梯度不十分明显,相当部分试题都对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出了挑战。选择题第一和第三题选择“错误的”“不能的”,虽说是单选,其实要求考生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多选题中考查近代物理学史实部分,对学生而言,相对冷僻。第18题要求使用微元法后数学求和,最后一题涉及数学递推计算,这些都对数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普遍反映时间不够,来不及完成。
 历史平稳
  [考生反映] 考查内容都是复习重点
  昨天下午3点,在南京一中结束历史考试的学生们反映,今年的历史试卷不太难,因为考查的内容都是之前复习中的重点,但想把题目答好答全也不太容易。一位女同学表示,历史试卷的难度和平时的模拟试题差不多。该考的重点基本涉及到,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她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今年历史试卷中的大题目考得特别活,因为都和一些热点问题联系了起来。比如有一道题目关于中日关系,这要求考生不仅掌握历史书中的知识点,还要了解时政内容。
  一名男生也表示,选择题比较基础,有几道大题目他也不太把握得住,比如考到关于王安石变法、党的八大等内容。其他几名考生也反映,历史考试想拿高分,知识一定得全面,死记硬背照搬课本知识行不通。
  [名师评析] 不偏不怪 稳中求变
  南京一四星级高中资深历史老师:
  今年历史试卷总体平稳。今年的考点比较“热”,平时学生训练过程中经常能碰到。试卷有三大特点:1、题量和分值发生变化,选择题由原来的23题变成了24题,比原来多了一题,所以选择题的总分也从69分变成了72分;2、试卷注意了与新课程的衔接,考题中还出现很多图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3、抓住了热点:一个是传统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二是中日关系;三是大国崛起。而这些内容也是平时学习中的重点,所以不少学生考下来都感觉试卷比较平稳。
  南京历史学科带头人、南京一中郭东辉:
  今年的江苏历史高考卷在继承前几年自主命题特点和长处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尤其是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某些优点和长处,使今年的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整体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从总体看,试卷没有怪题、偏题、也没有特别难的题目,考的都是教材的重点、第二同时注意关注和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六道大题分别考了王安石变法、党的八大及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中日关系、大国崛起。这些内容既是教材重点也大多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注意适度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不是简单的硬凑,而是委婉的联系,寓热点问题于教材历史知识的考查之中。第三,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没有听学生反映有超出江苏省考试说明的内容。第四,注意和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靠拢、衔接,六道大题中王安石变法、党的八大及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都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另外,今年的客观性题目灵活性有所加强,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趋向,这是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的。今年江苏历史试卷新的变化与发展:首先,选择题稳中求变,分值稍有增加(由23题共69分增加到24题72分),进一步体现强化基础知识;同时难度略有上升,提高了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
  其次,题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有好几道选择题,以图表达历史信息,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数量也比以往增加,这增强了试卷的可读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是学习和借鉴了上海试卷的特点。当然,图的数量要有一个适宜的度,不宜太多,卷面色彩和形式太丰富,会给人不够稳定和纷乱的感觉,会干扰学生的正常思考和影响学生的情绪。上海历史试卷有的时候可能就有这样的问题,而江苏历史试卷图的量比较适中。第三,江苏包括南京地方特色内容的题目有所增加,如考到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代表性建筑。第四,综合性加强,跨越古今,贯通中外的题目比以往增加,如中日关系一题涉及的知识就贯通古今中外;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一题就包含了中外历史相关知识。第五,历史学科特色更加凸现,这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中大量采用图表、文物资料图片及文字材料,重视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学科学习能力,有利于深入准确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潜能和素质,我认为,这是今年历史学科试卷的一大亮点!应当在以后保持和发扬。第六,有不少题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出得有新意,或角度独特、或表达方式别致、或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如关于引用一段描述四川天府之国的资料,没有四川一个字,全靠对材料的理解来判断。再如,引用中国近代人物对某位外国历史人物评价的一段话,让学生判断该历史人物是谁等。
  估计今年全省历史考生平均得分可能要比去年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生物适中
  [考生反映] 感觉比模拟试卷还简单
  昨日考生对物理和生物两科考试的态度真可谓冰火两重天,上午物理考试结束后诸多考生失声痛哭,下午的生物考试后考生大多面带喜色。昨天下午6点,在金陵中学,考生们普遍反映试卷难度不大,甚至比模拟试卷简单。几名考生还“大言不惭”,表示可能会拿满分。
  在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考生们同样表现轻松。“感觉蛮简单的,不论选择填空还是后面的大题,难度跟一模、二模差不多。”教院附中的李同学告诉记者。“还可以吧,就是前面的选择题把握不是非常大,不过总的来说比前面的物理简单。”宁海中学的张同学笑着告诉记者。
  一位高挑的女生飞快地冲到母亲身边,高兴地说:“妈妈,今天的生物跟英语差不多简单,又是一小时零十五分钟我就做好了。终于解放喽。”
  [名师评析] 难度适中 得高分不易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吴举宏:
  概括起来讲,对高考生物试题有下列初步反映和印象。
  一、结构稳定 难度适中
  基础较好的考生在开考后一个多小时就基本封笔复查。整个试卷结构与往年比较,基本保持相对稳定,题型没有变化。对于选做题,这种去年出现的新题型,得到一线教师认可,因为这种题型不仅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而且考查了考生自我评价能力,符合新课改的主流方向。试题难度适中,试题命制的角度和特点合乎考生的心理预期和平时的训练风格。考生在平和的心态中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
  二、主干挺立 枝繁叶茂
  整个试卷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倒数第一题的选做题中A题关于微生物代谢与发酵,B题中将抗虫玉米与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种子等知识相结合;通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情景,考查基因突变等知识内容;通过植物的叶色和花色遗传,考查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继2005年高考重点考查过氧化氢酶这一重点知识之后,今年过氧化氢酶再度呈现在考生眼前,这种重点知识不回避的做法,有利于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方向不偏离;同时,植物光合作用、动物呼吸作用、生物膜系统、人体内K+平衡和蛋白质代谢等主干知识均在试卷中“粉墨登场”。同时,上述主干知识的考查并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枝繁叶茂”和“盘根错节”的命题风格,注重的是知识系统化。
  部分考生反映,有少数试题使他们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比如涉及生态学的关于草原中家羊与黄羊的单选题,植物代谢中关于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多选题等,这说明部分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仍存混沌和疑问。
  实验题没考到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而是将实验题这个考生普遍感到头痛的难点加以分解,分散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在多道试题中进行考查,例如“DNA提取与鉴定”在选择题中出现,害鼠种群密度公式书写、标志重捕法、生物富集现象及其画柱形图等读图识图画图等都在非选择题中分散考查,再次对考生进行心理安抚,但对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却是一着不让。
  南京生物学科带头人、 中华中学张鸿亮:
  今年的生物试卷比较平稳,总体感觉没有过难的题目,但是考生想得高分不容易。第一、今年试题看似容易,但入手容易做对难。选择题相对比较好做,考生感觉没有什么怪题,入手比较容易,但做对了、做全了并不容易。今年的试题设置上并不简单,比如说有些题要求考生计算,但是给你的信息有陷阱,需要考生审题审清楚:比如说种子出土前的代谢类型、影响矿脂元素离子的吸收的因素等,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考虑不全面而造成失分;第二、今年的试卷与生产实际、环境污染以及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问题结合比较紧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三、考查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这样的能力比较多,要求学生画柱形图或食物网,这些对能力的考查要求比较高,也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能力的要求;第四、选修教材占有一定比重。
政治感觉有点难
“感觉蛮活的,题型很新,选择题就很活,大题也活,不好做。”中华中学考点门口,一位女生一边笑着一边说政治不怎么好考,但她的表现并不沮丧。她说,比起物理化学组合的考生,感觉这次的文科难度还行。另一位男生表示,考得怎么样心里没数,反正全部都答满了,时间也够用,要是给他张卷子和标准答案估分,他也很难估得准。
  对高考政治试题,学生众说纷纭。就政治试卷来看,总体来说与考纲比较吻合,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新旧课程较好结合
  2007年考试是江苏旧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新课已经在江苏全面推开。在2007年考试说明中指出“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试题命制易中有难
  2007高考政治试卷中,在选择题的命制上,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在哲学选择题中设置了一些相对难度较高的试题,考查学生判断、分析、理解的能力。在选择题中增加了一题漫画题,对学生分析理解漫画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在辨析题中,以公民纳税义务为背景,综合经济学和政治学考查了一道辨析题,难度与以往相比也有所提高。
  3、试题密切联系生活
  2007高考政治试卷的论述题联系了江苏地方特色的“三创”精神,在体现江苏地方特色的同时要求学生关注生活。而探究实践题则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熟悉的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为题材,设置了四个问题,在问题设置上也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对材料的内容仔细分析后作答,生活气息浓厚。
  总的来说,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入手比较容易,试题背景多为学生熟悉的题材,但对想要考高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http://www.ryedu.net/kjwy/gli/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10-17[]07-15[]05-23[]04-20[]04-19[]03-08[]03-05[]03-04[]02-26[]02-26[]02-19[]12-25
145364911169
5476327258496235537878817939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路安全风险大家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