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怎样郑均使用零花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文

任务书开题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任务书开题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推荐精品】.DOC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推荐精品】.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8:33: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医学毕业论文开题
官方公共微信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I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摘 要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而体重又 是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用一台体重计定期测量自己的体重是很必要 的。传统的体重秤是仪表形式的,不仅测量的误差比较大,而且读数很不方便,体积上 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因此一款便
携,易操作,测量精度高的体重秤就很能满足人们的需 求。 本文以松翰 SN8P1937 单片机为核心,基于 Auto-Run 功能,当待测重量达到体重 秤的开机重量时便开始称重,不像以前的体重秤要用脚踩脚踏开关才能开始称重。该单 片机内部集成了 16 位的 AD 转换功能,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液晶驱动等丰富的片内资 源。该系统只有在称重的时候在正常模式工作,此时会打开硬件资源,其他时间都工作 在绿色模式,绿色模式芯片的电流只有几个微安,因此,该款体重秤非常省电,有很好 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该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硬件设计部分分为:LCD 显示部分, 压力信号采集与转变, EEPROM,低电压检测模块和部分按键。由于压力传感器的输 出信号是非线性的,所以如果利用线性的处理方法有很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不准。因此 采用分段线性的方法完成 AD 转换部分和放大电路部分的设计。 软件部分先完成各个模 块的底层驱动,然后完成应用层的设计,最终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结果。 关键词:体重秤,SN8P1937,Auto-Run 功能,压力传感器 IIThe Design of Weighing Scale Based on SN8P19 Series MCU Auto-Run FeaturesAbstractModern society, 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d,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ir health, as weigh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ether healthy or not .It is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use a scales to measure their weight.The traditional form of instrument scales are not only relatively large measurement errors, but also not easy reading, and volume of the scales will take up more space.So a portable, easy operating, high precision scales, clear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In this paper, Sonix SN8P1937 MCU core, based on Auto-Run feature, it works when weight tested reaches the minimum of the weighing scales,unlike the previous of weighing scales use foot pedal to begin counting. The MCU integrates a 16-bit AD conversion,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s, LCD driver rich on-chip resources and so on. The system only weighing when in normal mode, open the hardware resources, the other time working in the green mode, green mode only cost a few microamps of current,so this kind of weighing scales is very power savings and have a good pract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part of hardwar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LCD display part, the pressure signal acquisition and change, EEPROM, low voltage detection module and some buttons. As the pressure sensor output signal is nonlinear, so if the linear approach will cause error. The method used piecewise linear to complete the part of AD conversion part and the design of amplifier circuit. At first,software part complete the bottom driver of each module, and then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pplication layer, eventually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KEYWORDS:Weighing Scale,SN8P1973,Auto-Run Function, Pressure Sensor III目 录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 1 1.1 引言 .............................................................................................................................. 1 1.2 称重技术和衡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 1.3 体重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 1.4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3 1.5 课题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安排 .............................................................................. 3 2 体重秤功能与操作方法 ........................................................................................................ 5 2.1 体重秤的功能 .............................................................................................................. 5 2.1.1 称重 .................................................................................................................... 5 2.1.2 零点校正 ............................................................................................................ 5 2.1.3 分段校正 ............................................................................................................ 5 2.1.4 增益设置 ............................................................................................................ 5 2.1.5 AD 采样速率设置 .............................................................................................. 6 2.1.6 AD 参考电压设置 .............................................................................................. 6 2.1.7 LCD 参数设置 .................................................................................................... 6 2.2 体重秤的操作 .............................................................................................................. 6 2.3 本章小结 ...................................................................................................................... 6 3 系统总体设计 ........................................................................................................................ 7 3.1 系统方案选择 .............................................................................................................. 7 3.2 单片机选择 .................................................................................................................. 8 3.3 传感器选择 ................................................................................................................ 12 3.4 显示器件选择 ............................................................................................................ 13 3.5 本章小结 .................................................................................................................... 14 4 系统硬件设计 ...................................................................................................................... 15 4.1 单片机外围硬件电路设计 ........................................................................................ 15 4.2 传感器电路 ................................................................................................................ 16 4.3 液晶驱动电路设计 .................................................................................................... 17 4.4 键盘电路设计 ............................................................................................................ 18 4.5 EEPROM 外围电路设计 ............................................................................................ 19 4.6 通道转换和自动增益电路 ........................................................................................ 20 IV4.7 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 ................................................................................................ 21 4.8 AD 外围电路设计 ...................................................................................................... 23 4.9 系统总体电路图 ........................................................................................................ 25 4.10 本章小结 ................................................................................................................... 25 5 系统软件设计 ...................................................................................................................... 26 5.1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26 5.1.1 底层驱动层 ...................................................................................................... 26 5.1.2 介面层 .............................................................................................................. 26 5.1.3 应用层 .............................................................................................................. 27 5.2 单片机模式切换 ........................................................................................................ 27 5.3 系统主程序设计 ........................................................................................................ 27 5.4 LCD 驱动子程序的设计 ............................................................................................ 28 5.5 电池低电压检测程序设计 ......................................................................................... 29 5.6 AD 子程序的设计 ...................................................................................................... 30 5.7 键盘扫描子程序的设计 ............................................................................................ 30 5.8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31 5.9 初始化找平衡程序 .................................................................................................... 33 5.10 校准子程序 ............................................................................................................... 34 5.11 快速称重子程序 ....................................................................................................... 34 5.12 本章小结 ................................................................................................................... 36 6 总 结 .................................................................................................................................... 37 致谢 .......................................................................................................................................... 38 参考文献 .................................................................................................................................. 39 附录 总体硬件电路图 ............................................................................................................ 40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11 绪论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 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 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 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 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作为体重测量仪器,电子体重秤以其测量的准确性 和高速性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仪表体重秤,成为测量体重领域的主流产品。1.1 引言重量是测量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公元前, 人们为了对货物交换量进行估计,起初采用木材或陶土制作的容器对交换货物进行计 量。以后,又采用简单的秤来测定质量。据考证,世界上最古老的计量器具出土于中东 和埃及,最古老的衡器和砝码出自于埃及。秤是最普遍、最普及的计量设备,电子秤取 代机械秤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低成本、高智能化的电子秤无疑具有极其广阔的 市场前景。现在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节能问题越来越被别人关注,功耗越低就越受欢 迎。 现在电子产品越来也多,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多方便,体重秤作为电子秤的一个分 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体积小,易操作,易读数,测量 精度高,耗电低的体重秤肯定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设计就是满足上面需求的一种体重秤,采用 16 位的 AD 转换,使得测量精度更 高;整个秤体积很小,方便携带;采用液晶显示方便使用者读数;通过按键可以切换单 位;系统上电后就运行在绿色模式下,内部的高速时钟关闭,所有的硬件资源也关闭, 这样电流只有 5uA 左右,非常省电。系统每隔 1s 从绿色模式唤醒一次,当系统检测到 重物的重量达到开机重量后便开始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工作, 这样不仅很省电而且其自动 开机功能让操作简化。1.2 称重技术和衡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衡器是通过作用于被测量物体的重力来确定该物体质量的计量器具。 在整个衡器的 发展过程中,先后主要出现了六种类型的衡器:架盘天平、不等臂平台秤、吊车秤、倾 斜象限杆秤、弹簧秤和自动秤。其中,不等臂平台秤(“十进秤”)是当今动态轨道衡的 鼻祖,至今它仍是最通用的一种秤。 50 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60 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 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 40 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 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 到国际 90 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 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 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但就总体而言,我 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 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 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电子衡器总的发展 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 性高、 可靠性高; 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 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我国的电子衡器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执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制 定的国际建议并要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与装备、有国际水平的质量。这就要求企业以技术 为先导、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努力提高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稳定产品 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1.3 体重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体重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人们对体重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的 杠杆式到现在的高精度,易操作体重秤,体重秤正在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更新。现在我 们可以见到的体重秤有指针式的,和用 LCD 显示的。随着人们对精度和测量速度的要 求,电子体重秤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市面上的体重秤做到了占用空间少,操作方便,测 量精度高等基本的测量功能,但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体重秤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 势。 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是体重秤发展的主要方向。各种新技术、新器件、新理论的出现 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必将给体重秤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目前应用比较 广泛、 技术比较成熟的智能化电子秤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系统已经能够集体重测量, 身高测量,与 PC 机通信及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 随着今后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普及以及系统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体重秤一定会有 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前景。 可以通过更多的传感器测量人体的血压,脂肪, 体重,身高等。 并通过串口通信与 PC 机进行通信,通过 PC 机将接收到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 结合一些医学常识可以做一个专家系统。将你自身的数据进行分析,经过专家系统分析 后反馈给用户他自身的状况,提醒他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就可以自己在家里对自己的 身体进行实施监控。随时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特别是对有老人的家庭,这样的系统更是 必不可少。 在我国,集多能于一体的体重秤还并没大量普及。可以预见,多功能,智能化体重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3秤技术必将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成熟,广泛地使用在家庭生活中,将 会为提高我国的人民的身体素质及延长平均寿命做出巨大贡献。[1]1.4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在欧洲国家,人们很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体重秤成了每家必备的工具,人们可以 搭配自己的饮食结构,使其更加的合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也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质量, 我国市场对各种各样的电子秤的需求也越 来越旺盛,但是我国体重秤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产品 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针对如此强 大的市场需求,对体重秤的深入研究成了一种发展趋势。而目前市场上的体重秤采用的 是指针式的显示方式,测量不准确,精度不够高,只能给出模糊的测量结果,系统的稳 定性和抗干扰性能也很差而且系统的功耗高,不利于节能环保。当然也有一些高档的体 重秤,采用 LCD 显示,转换精度也很高,系统的各项性能和功能也很优越,但是价格 又很高, 所以就需要设计一款高精度低成本, 高性价比的体重秤, 本文就是基于此目的, 以普通称重系统为例,设计出了一款最大称重 150KG,最小起秤重量 2KG,低功耗, 高可靠性的体重秤。1.5 课题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安排体重秤主要从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选择和各模块的软硬件实现来说明。在系统的 整体设计和方案选择中对系统选用的各种芯片进行了说明,主控芯片选用的是 SONIX 公司的 SN8P1937 芯片,该芯片带有一个内部的 16bitAD 转换器、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 器、一个多路开关、内置的温度检测电路和低电压检测电路,所以硬件的设计变的非常 的简单,EEPROM 选用的是 ATMEL 公司的 AT24C02。在各个模块电路的实现中,软 件设计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课题的背景,分析了体重秤的意义和需求,体重秤的发展 现状,并依此总结了提出本课题的必要性和以后的工作安排。 第二章对体重秤功能进行讲解, 主要对它具有的功能和它的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 描述。 第三章为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它主要从系统方案选择,单片机选择以及传感器的 选择对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确定。 第四章为系统的硬件设计部分, 首先讲述了 SN8P1937 的外部电路, 由于 SN8P1937 具有强大的片内外设, 所以在硬件设计的时候只需要按着该芯片的外部电路的要求进行 设计即可,其次对各外设电路进行了设计,如键盘电路、EEPROM 电路。 第五章为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 这部分是整个系统的重点, 由于主控芯片 SN8P1937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4的选择使得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变的简单同时它的软件设计就变的复杂, 这部分主要分 为 LCD 驱动程序的设计、键盘子程序的设计、AD 子程序的设计、电池低压检测子程 序的设计、校机子程序,初始化找平衡子程序和数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第六章为总结。对全文做了总结,讲述了该系统最终实现的功能。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52 体重秤功能描述与操作方法2.1 体重秤的功能本系统是基于松翰 1937 单片机设计的,该单片机有丰富的片内资源,在下一章中 将会详细介绍。该单片机有四种工作模式:正常模式,绿色模式,低速模式,睡眠模式。 绿色模式是一个低功耗模式。在绿色模式下,只有定时器可以继续工作,其他的硬件资 源都已经停止工作,外部高速/内部低速振荡器仍在工作,芯片工作电流降低至 5uA (3V) ,可通过设定 T0 来确定系统的唤醒时间,也可以由 P0/P1 的电平触发信号立即 唤醒。在本系统中,采用 T0 来唤醒,唤醒的时间间隔为 1s。 系统上电之后便工作在绿色模式下,每 1s 唤醒一次,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检测待 测重物的重量是否达到开机重量(5kg) ,如果没有到则继续进入绿色模式。当重物的重 量达到 5kg 的时候,系统进入到正常工作模式,此时硬件资源可以正常工作。该体重秤 系统具有自动开机功能,而且功耗低很低。可测量的最大重量为 150kg,最小测量重量 为 2kg。当电池电压低于单片机工作电压或待测物体重量超量程的时候系统会报警,提 醒用户。在本次设计中,体重秤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部分说明。 2.1.1 称重 体重秤在检测到有压力信号的时候自动开机, 在应变片上将重物产生的压力转换成 电压信号,送到 AD 转换器进行转换,最后将人体的体重显示在液晶屏上。 2.1.2 零点校正 体重秤在每次开机的时候,会读取当前状态的 AD 转换的值,并同时将该值记录为 零点的 AD 值,本次开机的测量均是以此为基准。 2.1.3 分段校正 由于传感器的传输曲线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抛物线的特性,为了保证称重的精 度要求, 就需要对该传输曲线进行分段线性, 使其与传感器的传输曲线达到更好的拟合。 2.1.4 增益设置 在称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待测物的重量,改变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来达 到准确测量。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62.1.5 AD 采样速率设置 根据采样定理,为了消除混叠干扰,采样速率最小为 2 倍的信号的速率,以不同的 速率采样信号,可以滤除不同频率的杂波,所以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采 样速率,使信号更加准确的被转换。 2.1.6 AD 参考电压设置 不同的传感器需要不同的参考电压,为了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使系统适应不同的 传感器,可以设置 AD 的参考电压的值。 2.1.7 LCD 参数设置 LCD 的偏压选择、驱动的输出时钟速率和时钟源也是可以控制的,对不同的 LCD 可以选择相应的偏压和驱动时钟速率,使得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 LCD 屏,增强了系统 的可扩展性。2.2 体重秤的操作以上介绍了体重秤的基本功能,下面介绍体重秤的操作过程,为以后的软件提供参 考: (a) 当有负载时体重秤会自动开机,开机即可称重。 (b) 当称重数据稳定后,重量会闪烁 3 次后锁定,此时数据为有效读数。 (c) 称重稳定后不会自动解锁,重量保持显示 6 秒后关机,要重复称重必须在约 6 秒内离秤后在继续,每次称重结束会抓取零点。 (d) 系统上电显示零点的内码值。 (e) 切换单位的 I/O 口,电平变化,抓取稳定的零点,然后进入 50KG 校正点。显 示 50KG 闪烁。 (f) 当内码较零点内码超出 3000 后,则显示由 50KG 闪烁切换到内码显示。稳定后 进入 100KG 校正点。显示 100KG 闪烁。 (g) 当内码较 50KG 稳定点的内码超出 3000 后,则显示由 100KG 闪烁切换到内码 显示。稳定后进入 150KG 校正点。显示 150KG 闪烁。 (h) 当内码较 100KG 稳定点的内码超出 3000 后, 则显示由 150KG 闪烁切换到内码 显示。稳定后写入 EEPROM,然后提示 PASS 后进入正常称重模式。2.3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体重秤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软件操作将上述功能通过软件的方式描 述出来,再加上一些外围电路便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73 系统总体设计3.1 系统方案选择体重秤的应用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硬件是指单片机、扩展的存储器、输入 输出设备等;软件部分是各种工作程序的总称。硬件和软件只有紧密结合、协调一致才 能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设计硬件的时候应该考虑软件的设计方法,而软件的设计方 法是根据硬件原理和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的。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系统可分为三大模 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 号的前级处理和 AD 转换部分组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由控制器完成 对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和键盘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 在系统设计时,针对各个模块的功能来设计体重秤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此方案是最简单的设计方案,将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通过模数转换送入 单片机,单片机对信号处理后送去显示。结构原理图为:压 力 传 感 器 模 数 转 换 显 示 模 块单 片 机图 3-1 方案一的结构原理图此方案就是最基本的数据采集,简单可行。可以利用单片机内部自带的 AD 转换功 能进行数据的转换。该方案的硬件简单,软件在编写上也不复杂。但是功能单一,只能 显示,没有输入接口。该系统的电路可扩展性不好,体重秤的功能过于单一,采集到的 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不强,所以达不到设计的标准。 方案二:由于上一个方案存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不强的缺点,所以本方 案中在前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键盘输入装置,并在电路的前段加上信号调理电路。 结构原理图为:压 力 传 感 器 信 号 调 理 模 数 转 换 键盘模块单 片 机显示模块图 3-2 方案二的结构原理图此方案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按键进行单位的转换, 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人们习惯用的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8测量单位,这样的设计就更加人性化。因为采集到的信号一般都很微弱,如果在遇到干 扰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错误, 因此采集到电信号后, 对电信号进行放大, 滤波。 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系统的稳定性会有所提高,让显示的数据也更加准确。此方案 的缺点是电路较复杂,系统的硬件成本会增加。 方案三:第二种方案已经实现了体重秤的基本功能,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例如当 电池用完时应该提示用户及时更换电池,保存体重秤系统自身的一些信息等。这样就需 要一个低电池检测电路和 EEPROM 模块。结构原理图为:压 力 传 感 器信 号 放 大模 数 转 换EEPROM单 片 机低电压检测 按键 显示图 3-3 方案三的结构原理图此方案的优点是功能完善,而且操作方案,在上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更加 人性化的设计,当电池的电量低于目以设定的值时,系统会报警提醒用户更换电池。此 外,加上 EEPROM 后系统的可扩展性大大提高。此方案的缺点是硬件电路复杂,硬件 成本较高。但是该系统在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做得很好,因此该方案可以达到设计的 要求。3.2 单片机选择当前市场上的单片机有 51 系列,PIC 的单片机,考虑到设计要求,就需要找到一 款内部带高精度的 AD 转换器, 最好还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电源电压是有电池提供的, 所以这款单片机最好还要有电池低压检测功能,显示的时候一般用的都是液晶显示,也 希望将液晶显示的驱动也带有,而这些功能全部是集成在芯片内部的,这样整个系统的 稳定性和可靠选择性将大大的提高,同时系统的整个设计的规模也将大大减少。 基于以上考虑,我选择了 SONIX 公司的 SN8P1937 作为主控芯片,该芯片能够在 低电压下以超低功耗状态工作;其控制器具有丰富的片内外设,图 3-3 给出了该单片机 的引脚图,该单片机的特点如下: (a) 存储器配置 OTP ROM:2K*16bits、RAM:128*8bits(bank0)、8 层堆栈缓存器 LCD RAM:4*12bits。 (b) I/O 引脚配置 单向输入引脚:P0;双向输入输出引脚:P1、P2、P5;具有唤醒功能的引脚: P0、P1;内置上拉电阻:P0、P1、P2、P5;外部中断:P0。 (c) 功能强大的指令集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9一个指令周期为 4 个时钟周期、所有的指令均为一个字长、大部分指令只有一 个周期、指令的最长周期为 2 个指令周期、JMP 指令可在整个 ROM 区执行、 查表功能(MOVC)可寻址整个 ROM 区。 (d)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增益可选选项:1x/16x/32x/64x/128x (e) 16-bit Delta-SigmaADC,具有 14 位精度 ADC 的增益可选项:1x/2x/4x 2 个 ADC 信道配置:1 个全差分通道、2 个单端输入通道。 (f) 两个中断源 两个内部中断:T0、TC0,一个外部中断:INT0。 (g) 单电源输入:2.4V—5.5V。 (h) 内置看门狗定时器 (i) regulator 内置 regulator 有 2.4V 输出电压, 10MA 驱动电流、 内置参考电压 1.2V 的 Bandgap 用来监控电池电压、 内置电压比较器、 内置 ADC 参考电压 V(R+,R-)=0.3V/0.6V. (j) 内置 0.5S 的 RTC 模式 (k) LCD 驱动: 1/3 或 1/2 偏压、4common*12segment。 (l) 双重时钟提供 4 种操作模式 外部高速时钟:晶体,最大 8MHz 内部高速时钟:16MRC 正常模式:高低速时钟均可运行 低速模式:仅低速时钟运行 睡眠模式:高低速时钟均停止运行。 MCU 的内部结构图,如图 3-4 所示:图 3-4 SN8P1937 的总体架构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0由图 3-4 可以看出,SN8P1937 包括 CPU、RAM、ROM、Chargr pump、Regulator、 PGIA、16bit 的 ADC 等各种片内外设。CPU 即为中央处理单元,是整个单片机的中枢。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和装用寄存器组 3 部分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 ALU 是一个极强的运算器,不但可以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 算,还具有数据传送、移位、判断和程序转移等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了精简的指令系统 和极快的指令执行速度,大部分指令执行只需要 1 个时钟周期。 控制单元起着控制器的作用,由时序发生器、指令寄存器和振荡器等电路组成。指 令寄存器用于存放从程序寄存器中取出的指令码,经过定时控制逻辑进行译码,并在时 钟脉冲的配合下产生执行指令的时序脉冲,以完成相应的指令的执行。 时钟发生器是控制器的心脏,能为控制器提供时钟脉冲。在 SN8P1937 芯片中,时 钟可以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片内 RC 电路产生;另一种是外接晶振或 RC 振荡器。 振荡脉冲经过分频后, 产生时钟脉冲。 其频率是单片机的重要指标之一, 时钟频率越高, 单片机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单片机的稳定性也就越差。 专用寄存器组是与 CPU 密切相关的一组寄存器,主要用来指示要执行的指令的内 存地址、存放操作数和指示指令执行后的状态等。图 3-5 SN8P1937 的引脚图引脚说明如表 3-1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11表3-1 SN8P1937引脚说明 引脚名称 VDD,VSS,AVSS VLCD V2,V3 V1 AVDDR AVE+ ACM R+ RX+ XAI+ AICL+ CL类型 P P P P P P P AI AI AI AI AI AI A A 数字/模拟电路电源输入端 LCD 电源输入端 LCD 偏置电压 LCD 偏置电流激活/无效控制端 Regulator 电源输出引脚,V=2.4V, 传感器的 Regulator 输出=1.5V,最大输出电流为 10mA BandGap 电源输出为 0.4V ADC 参考源输入的正极 ADC 参考源输入的负极 ADC 差分输入的正极,和 X-引脚之间连接一个 0.01uF 的电容 ADC 差分输入的负极 模拟输入通道的正极 模拟输入通道的负极 chargepumpregulator 电极电容的正极 charge pump regulator 电极电容的负极 OTP ROM 编程引脚系统复位输入端,施密特结构,低电平有效, VPP/RST P,I 通常保持高电平 外部高速时钟振荡器引脚(4M)/外部低速时钟 32768HZ 晶振引脚/与 XIN/LXIN/P20 I,O P20 共用 IO 口 外部高速时钟振荡器引脚(4M)/外部低速时钟 32768HZ 晶振引脚/与 XOUT/LXOUT/P21 P0.0/INT0 P1[3:0] P2[1:0] P5[2:0] LBTIN1/2 COM[3:0] SEG0~SEG11 I,O I I/O I/O O I O O P21 共用 IO 口 P0.0 和 INT0 引脚共用(施密特结构)/内置上拉电阻 P1.0~P1.3 双向输入输出引脚/具有唤醒功能/内置上拉电阻 P2.0~P2.1 双向输入输出引脚/内置上拉电阻和 XIN/XOUT 引脚共用 P5.0~P5.2 单向输出引脚 电池低电压检测输入引脚,和 P5.1、P5.2 引脚共用 COM0~COM3LCD 驱动 COM 端 LCD 驱动 segment 引脚 说明由 SN8P1937 的特点可以看出,它丰富的片内外设将大大简化我的设计,所以基于 SN8P1937 单片机的体重秤的结构框图,就可以简化为图 3-6。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2压力传感器EEPROMSN8P1937键盘输入 LCD显示图 3-6 基于 SN8P1937 单片机的体重秤的结构框图3.3 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 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 置。通常传感器有敏感元件很热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 测量的部分, 转换部分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用于传出和测量的电信 号部分。对于体重秤系统来说,传感器的选择尤为重要。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方案一:压电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又称自发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默写 材料受理后在其相应的特定表面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 压电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适用于动态力学亮的测量,不 适合测量频率太低的被测量,更不能测静态量。目前多用于加速度和动态力或压力的测 量。压电器件的弱点是:高内阻、小功率。功率小,输出的能量微弱,电缆的分布电容 及噪声干扰影像输出特性,这对电路要求很高。 方案二: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它有结构简 单、灵敏度高、动态响应好、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等优点。电容传感器可 用来检测压力、力、位移以及振动学非电参量。 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员立刻用最普通的平行极板电容来说明。 两块相互平行的金 属极板, 当不考虑器件边缘效应 (两个极板边缘处的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引起电容量变化) 时,其电容量为C=ε 1ε 2A/d (3-1)在式(3.1)中: d---两极板间的距离; A---两平行极板相互覆盖的有效面积; ε 1---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ε 2---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虽然电容式传感器有结构简单和良好的动态特性等诸多优点,但也有不利因素: (a) 功率小,阻抗高。受几何尺寸限制,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都很小,一般为几皮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13法至几十皮法。因为 C 太小,故容抗很大,为高阻抗元件,负载能力差。由于 C 很小, 功率也很小,因此容易受外界干扰,信号须经放大,并采取抗干扰措施。 (b) 初始电容很小,电缆电容、线路的杂散电路所构成的寄生电容影响很大。 方案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阻应变效应, 将各种力学量转化为电信号的结构性 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应 变效应,电阻应变片既可单独作为传感器使用后,又能作为敏感元件结合弹性元件构成 力学量传感器。 导体的电阻随着机械形变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电阻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片把机械 应变先转换为△R/R 后, 由于应变量及相应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微小, 难以直接精确测量, 且不便处理。因此,要采用转换电路吧应变片的△R/R 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其 转换电路常用测量电桥。 直流电桥的特点是信号不会受各元件和导线的分布电感及电容的影响,抗干扰 能力强,但因机械应变的输出信号小,要求采用高增益和高稳定性的放大器放大。 应变片式传感器有如下特点: 应用和测量范围广,应变片可制成各种机械量传感器。 (b)分辨力和灵敏度高,精度较高。 (c)结构轻小,对试件影响小,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强,可在高温、高压、强磁场等特 殊环境中使用,频率响应好。 (d)商品化,使用方便,便于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测量。 通过以上对传感器的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案。考虑到要测量的体重的量 程,精度和避免超重损坏传感器等因素。传感器的量程必须大于体重秤的额定量程。电 阻应变式传感器完全满足本系统的精度要求。3.4 显示器件选择方案一: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直观易懂, 但是只能显示数据, 不能显示文字或图像。 数码管比较廉价, 驱动电路简单,寿命较长,且不易出现故障,但在背景光较强的时候显示不清晰,耗电 比较高。不符合本系统低功耗的设计原则。 方案二:液晶显示 液晶显示显示功能比较强大,除可以显示数字外,还可以显示文字和图像。液晶显 示的价格也不贵,但是功耗很低,抗干扰能力强,并且所选芯片自带液晶驱动能力,因 此,本设计中采用液晶显示。 液晶的显示是由于在显示象素上施加了电场, 这个电场由显示像素前后两电极上的 电位信号合成产生。在显示像素上建立直流电场相对容易,单相的直流电场会导致液晶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4材料的化学反应以及电极老化,降低液晶的显示寿命,因此必须建立交流驱动电场。一 般地,由于采用了数字电路驱动,这种交流电场是通过脉冲电压信号来建立的。3.5 本章小结本章对系统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对系统的主控制器芯片、传感器的类型及显示器件 进行了选择,最终确立以 SONIX 公司的 SN8P1937 作为主控制芯片,以电阻应变式传 感器为信号采集的器件,以液晶作为显示器件,设计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这对以后的 各模块化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154 系统硬件设计上一章中对系统的整体方案进行了阐述, 本章将详细说明各个模块电路的原理及设 计方法。系统的自动开机功能是在指将系统从绿色模式唤醒后,在正常模式下进行重量 的测量和显示。绿色模式是通过寄存器设置的,具体将会在软件部分介绍。4.1 单片机外围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振荡电路两部分。 典型的外部复位电路有一下几种:(a) 基本 RC 复位电路(b) 二极管&RC 复位电路 图 4-1 典型的外部复位电路图 4-1 中(a)图为一个基本的由电阻 R1 和电容 C1 组成的 RC 复位电路, 它在系统上 电的过程中能够为复位引脚提供一个缓慢上升的复位信号。 这个复位信号的上升速度低 于 VDD 的上电速度,为系统提供合理的复位时间,当复位引脚达到高电平时,系统复 位结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图 4-1 中(b)图 R1 和 C1 同样是为复位引脚提供输入信号。二极管的作用是当电源 掉电的时候,电容上的电荷可以通过电阻 R 快速放电,从而保证系统再次上电时的正 常复位。 对于不同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分压电阻。MCU 复位引脚上电压的变化与 VDD 电压变化之间的差值为 0.7V。如果 VDD 跌落并低于复位引脚复位检测值,那么系统将 被复位。如果希望提升电路复位电平,可将分压电阻设置为 R2&R1,并选择 VDD 与集 电极 C 之间的结电压高于 0.7V。分压电阻 R1 和 R2 的电流稳定,在功耗电路如直流电 源系统中,此处的功耗必须计入整个系统的功耗中。 本系统的复位电路较为简单,采用普通的电阻电容式电路即可,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为: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6图 4-2 复位电路SN8P1937 是一个双时钟系统:高速时钟和低速时钟。高速时钟由外部振荡电路或 内置 16MHz 高速 RC 振荡电路产生。低速时钟则由内置低速 RC 振荡电路产生,高低 速时钟都可以作为系统时钟,当系统工作在低速模式下时,时钟信号 4 分频之后作为系 统指令周期 Fcpu。 本设计中采用内部时钟提供振荡。正常模式下是内部高速时钟提供 振荡,绿色模式下是由内部低速时钟提供振荡的。4.2 传感器电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可根据具 体测量要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弹性敏感元件受到所测量的力而产生变形,并使附着 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一起变形。电阻应变计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 力、压力、扭矩、位移、加速度和温度等多种物理量。常用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有应变 式测力传感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应变式扭矩传感器(转矩传感器) 、应变式位移传 感器(位移传感器)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和测温应变计等。电阻应变式 传感器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寿命长,结构简单,频响特性好,能在恶劣条件下 工作,易于实现小型化、整体化和品种多样化等。它的缺点是对于大应变有较大的非线 性、输出信号较弱,但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因此它广泛应用于自动测试和控制技术 中。图 4-3 传感器接口电路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174.3 液晶驱动电路设计SN8P1937 作为一种新型的 8 位微控制器,其内置 4*12(48 点)LCD 驱动器,可 直接驱动段位式液晶显示屏,而不用添加专用芯片,接口电路简单。本系统使用 SN8P1937 内部的 LCD 驱动器来驱动面板上的液晶显示屏, 硬件电路将在本节中详细介 绍。 由于 SN8P1937 有内置的 LCD 驱动器, 驱动包括 4 个 common 引脚和 12 个 segment 引脚,LCD 扫描的时序占用 1/4 占空比,1/2 或者 1/3 偏压,共有 48 点驱动。相关寄存 器只有 LCDM1 寄存器。如表 4-1 所示:表 4-1 LCD 寄存器 089H LCDM1 Bit7 复位后 Bit6 Bit5 LCDBNK R/W 0 Bit4 Bit3 LCDENB R/W 0 Bit2 LCDBIAS R/W 0 Bit1 LCDRATE R/W 1 Bit0 LCDCLK R/W 1Bit5:LCDBNK:LCD 显示控制位0 = 正常显示 1 = 关闭 LCD. Bit3: LCDENB:LCD 驱动使能寄存器 0 = 禁止 1 = 使能 Bit2: LCDBIAS:LCD 偏压选择位 0 = LCD 的偏压是 1/3 1 = LCD 的偏压是 1/2 Bit1: LCDRATE:LCD 时钟速率控制位(LCD CLK = 1) 0 = LCD 时钟 = 内部 RC/ 64 1 = LCD 时钟 = 内部 RC/ 32 Bit0: LCDCLK:LCD 时钟源选择控制位. 高速时钟 = 4M,LCD 时钟 = 244.14 Hz,帧比率 = 244.14/4=61.03 高速时钟 = 3.58M,LCD 时钟 = 218.51 Hz,帧比率 = 218.51/4=54.62 1 = LCD 时钟 = 内部 RC /32(LCDRATE=1)或者内部 RC = 64 (LCDRATE=0) 根据硬件需求设置相应的功能,显示部分对应的原理图为: 0 = LCD 时钟 = 外部时钟/2^14,帧比率 = LCD 时钟/ 4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8图 4-4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4.4 键盘电路设计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是一个关键的部件,它能实现向单片机输入数据,传送命 令等功能,是人工干预单片机的主要手段。 键盘分两大类: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编码键盘:由硬件逻辑电路完成必要的键 识别工作与可靠性措施。每按一次键,键盘自动提供被按键的读数,同时产生一个选通 脉冲通知微处理器,一般还具有反弹跳和同时按键保护功能。这种键盘易于使用,但硬 件比较复杂,对于主机任务繁重的情况,采用可编程键盘管理接口芯片构成编码式键盘 系统。非编码键盘:只简单地提供键盘的行列与矩阵,其他操作例如键的识别,决定按 键的读数等仅靠软件完成,故硬件较为简单,但占用 CPU 较多时间。常见的有:独立 式按键结构、矩阵式按键结构。 非编码式键盘可分独立式键盘和行列式键盘两种:独立式键盘中,每个键占用一根 I/O 口线,每根 I/O 口线上的按键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它 I/O 口线上的状态。独立式按 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 I/O 口线,在按键数量较多 时,I/O 口线浪费较大,且电路结构显得繁杂。故这种形式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少的场合; 行列式键盘又称矩阵式键盘,设计 4 行 4 列 16 个键,只占用 8 根 I/O 口线,所以键数 目较多时,可节省 I/O 口线。这种结构的软件较繁琐。 由于本次设计中需要的按键操作很少,MCU 的资源很丰富,所以在设计中用了独 立式按键,S1 接在了 P11 口,用于单位转换。接口电路如图 4-5 所示: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19图4-5 按键电路图4.5 EEPROM 外围电路设计EEPROM 作为片外数据存储设备,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就是将系统中一些比较重 要的数据在掉电的情况下存储起来,例如线性校正的数据。 下面对系统中用到的 AT24C02(Atmel)作为分析对象,其他型号类似。24C02 容 量为 128*8Bit,由于系统需要存储的数据很少,这个正好满足系统的要求。施密特触发 输入,允许页写入,功能性地址线不允许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通常标准的是引脚 (PDIP、SOIC、TSSOP)封装。以 PDIP/SOIC 封装为例,各引脚功能如下图所述:图4-6 AT24C02引脚图A0、A1、A2:器件选择输入脚,部分器件可扩展,这三个引脚配置可寻址同一串 行总线上的8个EEPROM,如24XX32/64/128/256/512;某些24XX器件是不能扩展的,如 24XX00/01/02/04/08/16 的这三个引脚无效。 Vss:接地。 SDA:双向引脚,用以串行数据输入/输出,漏极开路,需接上拉电阻(通常频率 为100kHz时,阻值为10K,频率为400kHz和1MHz时,阻值为2K) 。 SCL:串行时钟,用以数据传输同步。 W P:写保护输入脚。连接到Vss,写操作使能;连接到Vcc,写操作禁止。 Vcc:电源输入。 很明显,从上面引脚我们可以看出SCL和SDA就是I2C(TM)协议中对应的那两条信 号线,数据传输的系列动作:起始、数据确认、数据改变、停止条件如下: 起始条件: 起始操作必须先于所有命令产生。在SCL高电平期间,SDA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表示要开始传输数据了。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0传输条件: 起始条件之后,在SCL高电平期间,SDA保持稳定的高电平(或低电平) ,要改变 SDA的状态,必须在SCL低电平时。一个数据位对应一个时钟脉冲。 停止条件: 所有操作以停止条件为结束。在SCL高电平期间,SDA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表示 停止条件发生。 EEPROM 的接口电路如图 4-7 所示:图 4-7 EEPROM 接口电路4.6 通道转换和自动增益电路如图4-10所示AI+和AI-输入的模拟信号,经过一个多路开关进入PGIA(可编程增 益放大器) ,将信号放大一定的倍数,然后再经过一个RC的滤波电路,滤除信号中的杂 信,最后进入AD转换器的内部,这些部分全部是在MCU内部集成的,不需要进行专门 的设计,只是设置相关寄存器即可。 表4-1是PGIA的相关寄存器,各位的功能如下所示:表 4-2 PGIA 相关寄存器 090H AMPM R/W 复位后 Bit7 0 Bit6 BGRENB R/W 0 Bit5 FDS1 R/W 0 Bit4 FDS0 R/W 0 Bit3 GS2 R/W 1 Bit2 GS1 R/W 1 Bit1 GS0 R/W 1 Bit0 AMPENB R/W 0Bit0:AMPENB:PGIA 功能允许控制位0 = 禁止 PGIA 功能 1 = 使能 PGIA 功能 Bit[3:1]: GS [2:0]:PGIA 增益选择控制位,增益如图 4-2 所示表 4-3 增益控制寄存器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21GS[2:0] 000 001 010 011 100,101,110 111PGIA 增益 16 32 64 128 保留 1PGIA的时钟选择寄存器如下图所示:表 4-4 PGIA 时钟选择寄存器 092H AMPCKS R/W 复位后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AMPCKS2 W 0 Bit1 AMPCKS1 W 0 Bit0 AMPCKS0 W 0Bit[2:0]AMPCKS[2:0]寄存器设置PGIAChopper的工作时钟,建议Chopper的时钟选择为:31.25KHZ@4MHZ。 PGIA时钟=Fcpu/32/(2^AMPCKS) 在不同的Fosc频率下,AMPCKS[2:0]寄存器的值参阅下表:表 4-5 时钟频率参考 高速时钟 AMPCKS2 0 0 0 0 1 1 1 1 AMPCKS1 0 0 1 1 0 0 1 1 AMPCKS0 0 1 0 1 0 1 0 1 2M 15.62K 7.81K 3.90K 1.95K 967HZ 488HZ 244HZ 122HZ 3.58M 27.96K 13.98K 6.99K 3.49K 1.75K 874HZ 437HZ 218HZ 4M/IHRC 31.25K 15.62K 7.81K 3.91K 1.95K 976HZ 488HZ 244HZ 8M 62.5K 31.25K 15.62K 7.81K 3.90K 1.95K 976HZ 488HZ4.7 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SN8P1937提供2种方式检测电源电压:一种是通过16bit的ADC,这种方法比较精确 但是比较费时且比较复杂;另外一种是通过内置的电压比较器,电源电压经过外部分压 电路连接到P5.2,与ACM(1.2V)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在LBTO位。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2下图是LBT应用的两种电路连接方式:一种使用P5.2和P5.1,这样在睡眠模式下不 会产生漏电流,图4-8中的(a)图;另外一种只使用P5.2,这种方式会在省电模式下产生 一些漏电流,但是可以把P5.1作为输入口用,图4-8中的(b)图。在本电路中采用的是第 一种接法,P5.1的功能是低电压检测,不能再作为IO口。(a)P5.1 为 LBT 功能,在睡眠模式无漏电流(b)P5.1 为输入模式,在睡眠模式有漏电流图 4-8 电池低压检测内部电路图低电压检测功能相关寄存器功能为:表 4-6 低压检测寄存器 09AH LBTM R/W 复位后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LBTO R 0 Bit1 P51IO R/W 0 Bit0 LBTENB R/W 0Bit0:LBTENB:电池低电压检测模式控制位0 = 禁止电池低电压检测功能 1 = 允许电池低电压检查功能 Bit1: P51IO:P5.1 输入/LBT功能控制位 0 = P51为输入口 1 = P51为 LBT 功能 Bit2: LBTO:电池低电压检测输出位 0 = P5.2/LBT电压高于 ACM(1.2V) 1 = P5.2/LBT电压低于 ACM(1.2V) 表4-7中的电阻值对应的是在不同的检测电压。表 4-7 低压检测电阻对应表 电池低电压 2.4V 3.6V 4.8V R1 1M 1.33M 1.5M R2 1M 0.66M 0.5M LBT0=1 VDD&2.4V VDD&3.6V VDD&4.8V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23图4-9是本次设计中的实际电路图,有图中参数可以看出,检测的电池低电压为 2.4V,所以当电池电压低于2.4V时,系统就会报警,这也是SN8P1937的最低工作电压。图 4-9 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4.8 AD 外围电路设计AD转换部分是体重秤的核心部分,压力传感器选用的是桥式的,当没有压力的时 候桥臂是平衡的,一旦有压力两边的桥臂会产生压力差,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变成电流信 号通过芯片的AI+,AI-脚输入。输入的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后进入AD转换。X+,X-之间 的电感和芯片内部的电阻组成了RC滤波电路,PGIA是对电信号进行放大的。为了保证 转换过程的基准电压一致,所以AD转换与压力传感器接在同一个电压上,这样也可以 减少由于两者电压不一致所带来的误差。 AD转换的模块电路图为:X+X-R+AMPCKS AI+ PGIA AIAMPMADCKSADC MODULEADCDEADCMR-图 4-10 ADC 模块的结构原理图AD 转换采用的是 16 位的精度,转换结果的高八位保存在寄存器 ADCDH 中,低 八位保存在寄存器 ADCDL 中。相关寄存器如下:表 4-8 ADC 高八位数据寄存器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4098H ADCDLBit7 ADCB7 RBit6 ADCB6 R 0Bit5 ADCB5 R 0Bit4 ADCB4 R 0Bit3 ADCB3 R 0Bit2 ADCB2 R 0Bit1 ADCB1 R 0Bit0 ADCB0 R 0复位后0表 4-9 ADC 低八位数据寄存器 099H ADCDH Bit7 ADCB15 R 复位后 0 Bit6 ADCB14 R 0 Bit5 ADCB13 R 0 Bit4 ADCB12 R 0 Bit3 ADCB11 R 0 Bit2 ADCB10 R 0 Bit1 ADCB9 R 0 Bit0 ADCB8 R 0ADCDL [7:0]:输出 ADC 数据的低字节。 ADCDH [7:0]:输出 ADC 数据的高字节。 ADCB15 位是 ADC 数据的符号位。 ADCB15 = 0 表示数据为正值,ADCB15 = 1 表示数据为负值。表 4-10 ADC 输出控制寄存器 097H DFM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WRS0 Bit1 Bit0 DRDYBit0:DRDY:ADC 数据就绪位1 = ADC 输出新的转换数据到 ADCDH 和 ADCDL 0 = ADCDH 和 ADCDL 的转换数据还未就绪 Bit2: WRS0:ADC 输出频率选择位 图 4-11 是在设计中的实际的电路图。图 4-11 ADC 外围电路设计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254.9 系统总体电路图以上分别介绍了系统的各个模块电路组成,整体电路图见附图。4.10 本章小结本章从传感器、液晶显示、键盘功能、EEPROM、AD 外围电路、低电压检测电路 等几个模块对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图。对 SN8P1937 单片机的工作电路和它的外围电路(相关模块)以及整体电路进行了说明。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65 系统软件设计5.1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在系统软件的设计中,按照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方法,整个系统软件可划分为三层, 即:应用层,界面层,底层驱动层。图 5-1 中给出了高精度体重秤系统软件的层次结构 图。应用层 (application)体重秤系统应用层程序介面层 (interface)Key bufferLcd bufferEEPRO M bufferADC bufferF_vcc_lo wIntgnd底层驱动层 (drivers)KEYLCDI2CADCINITISR图 5-1 系统软件层次结构图5.1.1 底层驱动层 底层驱动层主要包含直接和硬件相关的驱动程序, 对于体重秤而言, 主要包括 LCD 刷新程序 mn_lcd、按键扫描程序 mn_key、EEPROM 读写子程序、AD 转换子程序等这 些程序主要是面向硬件的,作为硬件驱动程序,它们处于最底层。这些程序编写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也对整个系统的软件上层各部分的设计的便利性也有很大 的影响。原则上应该保持底层的各个模块间的独立性,尽量降低它们之间的耦合度,不 产生直接的数据交互,也不允许它们之间的相互调用,底层也不直接访问应用层,如果 需要与应用程序或者其它模块之间通信,都要通过界面层进行数据交互,并接受应用层 的调度。 5.1.2 介面层 介面层主要是由各种寄存器、标志位和缓冲区组成的,它的功能是用于提供数据交 互,可以看出各个底层模块都有自己相应的变量及标志,这些变量是底层与应用层或是 底层与其它底层模块对话的接口,也可以将它们理解为程序模块间通讯的管道。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275.1.3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完成体重秤具体功能的实现, 通过对界面层各个变量及标志位的操作控 制底层驱动层各模块来完成所需功能,而并不越过介面层直接访问底层驱动层。关于应 用层的具体编写方法将在后面的系统应用层软件设计中详细介绍。[5]5.2 单片机模式切换松翰 1937 单片机有四种工作模式:绿色模式,正常模式,低速模式,睡眠模式。 四种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睡眠模式CPUM1,CPUM0=01CLKMD=1正常模式CLKMD=0低速模式 绿色模式CPUM1,CPUM0=10图 5-2 主程序流程图当设置系统模式寄存器 OSCM 中的 CPUM0 位清零,CPUM1 位置一,系统就进入 到绿色模式了,绿色模式下系统会将所有的硬件资源关闭,只有定时器可以计数,其他 资源都不可以运行。P0 口和 P1 口有外部唤醒功能,当 P0 或 P1 有电平变化时,系统会 从绿色模式唤醒,T0 定时器也有唤醒功能,当 T0 定时器溢出的时候系统也会从绿色模 式唤醒, 唤醒之后进入正常模式。 由于在绿色模式下, 系统的所有硬件资源全部都关闭, 所以整个系统非常省电。 本系统中用到了绿色模式和正常模式两种,系统上电后便进入绿色模式,每隔一秒 被唤醒一次,唤醒后进入正常模式,系统启动快速称重,检测是否到达开机重量,如果 没有到则进入到绿色模式, 如果达到开机重量体重秤系统时钟从低速模式转换到高速时 钟,打开硬件资源,进入正常称重。5.3 系统主程序设计系统主程序主要实现各个模块化程序的组合,是整个程序设计中最主要的部分,总 体流程图如下所示: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8开始 上电初始化 设置快速称重 读取ADC值作为第 一次上电零点 进Green Mode之前 的省电设置 关掉硬件资源 设置T0唤醒时间 进入Slow Mode 关掉高速时钟 进入Green ModeN开始 清看门狗定时器 系统时基 电池低电压检测 键盘扫描 系统应用程序T0唤醒,打开高速时钟 进入正常模式 设置快速称重,读 取AD转换值LCD显示程序是否到达开机 重量?YAD转换程序开机,进入普通称 重模式绿色模式下 图 5-3 主程序流程图正常模式下由主程序的电路图可以看出底层驱动程序分为键盘扫描程序,显示程序,低电压检 测程序,时间处理程序,AD 转换程序,快速称重子程序,校准子程序。5.4 LCD 驱动子程序的设计根据前面硬件电路接口设计部分中 SN8P1937 与段位式 LCD 的电路连接方法,其 显示内容为 6 位。因为每一个 LCD RAM 空间只有低 4 位是有效的,为了减少表格占用 的空间,所以将两 bit 的数据存放在一个表格中的位置,在查表的过程中,读出显示数 据的高位和地位分别送到对应的显示缓冲区中,同时将刷新标志置高,在刷新程序通过 检测刷新标志来决定是否进行刷新操作, 如果有刷新标志则将显示缓冲区的数据转换成 显示码,并送入 LCD RAM 中,否则直接退出刷新程序。刷新子程序应置于主程序中并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29定时调用, 当显示缓冲区内容改变时必须置刷新请求标志, 以保证显示内容的及时更新。 图 5-4 为刷新子程序的流程图。开始有LCD刷新请求?Y清LCD刷新请求将显示缓冲区的值查表N将查表结果显示RET图 5-4 LCD 子程序流程图5.5 电池低电压检测程序设计在体重秤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防止由于电池电压过低 而造成的测量数据不准确,而 SN8P1937 系列单片机带有低压检测功能,如 4.7 节中介 绍的只要开启低压检测功能,然后再判断 LBTO 位即可。程序如下:bat_test: xb0bts1 flbto jmp b0bts0 jmp incms mov cmprs jmp b0bset mov b0mov b0mov b0bset bat_test20 F_vcc_low bat_test90 R_low_count a,R_low_count a,#C_LOW_TIME bat_test90 F_vcc_low a,#15 dis_mode_buf,a dis_mode_back,a f_update_disp //lo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0mov mov CLR bat_test20: clr bat_test90: reta,#AUTO_SLEEP_2S ;2s auto_off_cnt,a time_1s_cntR_low_count5.6 AD 子程序的设计在 AD 转换的程序中,每次只要检测 DRDY 位,判断 ADC 数据是否准备就绪,准 备就绪后,在 ADCDL,ADCDH 中读取 AD 转换的数据即可,输出的 AD 的数据是有正 负之分的,为了减少在程序中对有符号数的操作的难度,在读到 AD 转换的数据后,全 部将它转换为正数进行处理,AD 程序的流程图如图 5-5 所示:开始AD转换数据是否 准备就绪?Y读AD转换数据N处理AD转换数据存储AD转换数据RET图 5-5 AD 转换子程序流程图5.7 键盘扫描子程序的设计体重秤的控制面板中有 1 个独立式按键,在按键扫描的过程中,为了增强系统的实 时性,减少按键的误判,在键的消抖动的过程中不是采用原来的 delay 的做法,而是采 用了 debounce 的处理方法。但按键按下的时候就开始计时消抖,消抖完成以后表示按 键真的按下, 然后判断是哪个按键按下, 对相应的按键进行处理。 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31开始 键值读入到keyinbuf中Nkeyinbuf与keychkbuf 是否相等?Y将keyinbuf值写入keychkbuf 装消抖时间值消抖时间是否到?Y将keychkbuf值写到 keycvtbuf中keycvtbuf与keyoldbuf 是否相等?NY将keycvtbuf值付给 keyoldbufY Y最低位按下?NKey_command=1 F-key-on=1RET图 5-6 按键程序流程图5.8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在微机控制系统的模拟输入信号中,一般均含有各种噪声和干扰,他们来自被测信 号源本身、传感器、外界干扰等。为了进行准确测量和控制,必须消除被测信号中的噪 声和干扰。噪声有 2 大类:一类为周期性的,其典型代表为 50 Hz 的工频干扰,对于这 类信号,采用积分时间等于 20 ms 整倍数的双积分 A/D 转换器,可有效地消除其影响; 另一类为非周期的不规则随机信号,对于随机干扰,可以用数字滤波方法予以削弱或滤 除。 所谓数字滤波, 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信号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 因此他实际上是一个程序滤波。 数字滤波器克服了模拟滤波器的许多不足,他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有以下优点: (a)数字滤波器是用软件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设备,因而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不 存在阻抗匹配问题。 (b)模拟滤波器通常是各通道专用,而数字滤波器则可多通道共享,从而降低了成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2本。 (c)数字滤波器可以对频率很低(如 0.01 Hz)的信号进行滤波,而模拟滤波器由于受 电容容量的限制,频率不可能太低。 (d)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具有灵活、 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在本设计中用到了算术平均值滤波,算术平均值滤波是要寻找一个 Y,使该值与各 采样值 X(K)(K=1~N)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即:2 E ? min[? ek ] ? min[? (Y ? X ( K )) 2 ] K ?1 K ?1 n n(5-1)由一元函数求极限原理得:Y ? 1 N? X ?K ?K ?1N(5-2)这时,可满足式(5-3)。式(5-4)便是算术平均值滤波的算法。 设第二次测量的测量值包含信号成分 Si 和噪声成分 Ci,则进行 N 次测量的信号成 分之和为:?S度之和为:i? N ?S(5-3)噪声的强度是用均方根来衡量的,当噪声为随机信号时,进行 N 次测量的噪声强?Ci ?1n2 i?N ?C(5-4)式(5-3)和式(5-4)中,S、C 分别表示进行 N 次测量后信号和噪声的平均幅度。这样对 N 次测量进行算术平均后的信噪比为:N *S N *C ? N* S C(5-5)其中,S/C 是求算术平均值前的信噪比。因此采用算术平均值后,使信噪比提高了N 倍。算术平均值法适用于对一般具有随机干扰的信号进行滤波, 这种信号的特点是有一 个平均值,信号在某一数值范围附近作上下波动,此时仅取一个采样值作依据显然是不 准确的,如压力、流量、液平面等信号的测量。但对脉冲性干扰的平滑作用尚不理想, 因此他不适用于脉冲性干扰比较严重的场合。 算术平均值法对信号的平滑滤波程度完全 取决于 N。当 N 较大时,平滑度高,但灵敏度低,即外界信号的变化对测量计算结果 Y 的影响小;当 N 较小时,平滑度低,但灵敏度高。应视具体情况选取 N,以便既少占 用计算时间,又达到最好的效果,如对一般流量测量,可取 N=8~16,对压力等测量, 可取 N=4。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33开始 相应缓冲区中的值 累加求和 取平均值RET图 5-7 滤波子程序流程图5.9 初始化找平衡程序在系统开机的时候,传感器在无重物的情况下,AD 采样出来的数据可能不是 0,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 在多次读取 AD 数据后发现 AD 的值保持在一个很小 的范围内,这个时候就可以认为传感器处于零点位置,此时的 AD 的值就可以作为校正 后的零点的值。其实这也是一个动态找平衡的过程。程序如下:seek_zero10: @RSTWDT call b0bts1 jmp b0bclr call b0mov b0mov b0mov b0mov call read_adc_data f_adcend seek_zero10 f_adcend adc_data_output:wk03,wk02autoon_span0_h,wk03 autoon_span0_l,wk02 wk01,raw_data_h wk00,raw_data_l sub_hex2(FC)(wk01wk00)=(wk03wk02)-(wk01wk00) 1:POS 0:NEGHEX2B_CJBE wk01,wk00,#00,#08,seek_zero11 b0mov b0mov b0mov seek_zero11: djnz seek_zero90: wk11,seek_zero10 raw_data_h,autoon_span0_h raw_data_l,autoon_span0_l wk11,#08h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4ret5.10 校准子程序仪器出厂之前都需要进行校准,由于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为了让测量结 果更好的拟合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所以采用分段线性的方法进行校准。将整个量程分为 三段:0kg—50kg,50kg—100kg,100kg—150kg,每一段都有不同的修正系数。校正时 将 50kg,100kg,150kg 对应的内码值存入 EEPROM 中,算出每一段的斜率,在实际测 量中比较采集到的数据与三个分段点的大小,判断属于那一段,乘以相应的系数便可。 校验子程序流程图为:开始判断待测数据是那一段的0-50kg50kg-100kg100kg-150kgADC内码是否 大于3000?YADC内码是否 大于3000?YADC内码是否 大于3000?Y当前ADC内码 值认为是50kgN当前ADC内码 值认为是100kg当前ADC内码 值认为是150kgNNRET图 5-8 校验子程序流程图5.11 快速称重子程序快速称重模式下 AD 转换的输出速率为 1.95KHZ, 而正常模式下 AD 转换的输出速 率却只有 3HZ, 这样快速称重模式的转换速度是正常模式的 600 倍, 但是快速称重模式 的 AD 转换的分辨率不高,只有 10 位,而正常称重模式的 AD 转换的分辨率有 16 位。 快速转换程序用于检测系统要不要开机,因为一旦有负载在体重秤上的时候,就要检测 负载的重量有没有到达开机重量,没有达到的话就立即进入绿色模式,达到的话就要立 即开机,称重负载,这样用户看来才不会有延时。快速称重程序为:fast_adc_test: fast_adc_test10: bts1 jmp bclr fdrdy fast_adc_test10 fdrdy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35fast_adc_test20: bts1 jmp bclr mov mov clr clr clr fdrdy fast_adc_test20 fdrdy a,#04 zero_count,a wk03 wk04 wk05fast_adc_test30: bts1 jmp bclr fdrdy fast_adc_test30 fdrdyxb0mov a,adcdh mov wk01,hxb0mov a,adcdl mov mov add mov adc mov add mov adc mov adc mov_ mov_ call decms jmp rrcm rrcm rrcm wk00,a a,#12h wk00,a a,#7ah wk01,a a,wk00 wk03,a a,wk01 wk04,a a,#00h wk05,a raw_data_h,wk00 raw_data_l,wk01 write_adc_buf zero_count fast_adc_test30 wk05 wk04 wk03 ;;后四次数据累加求和 ;l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6rrcm rrcm rrcm mov_ mov_ retwk05 wk04 wk03 raw_data_h,wk04 raw_data_l,wk035.12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讲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分九个部分:LCD 驱动程序设计、键盘扫描子 程序的设计、AD 子程序的设计、电池低电压检测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和初始化找平衡 程序,校准子程序,快速称重子程序。这一章的软件设计使系统真正实现了数据的测量 和低压检测功能。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376 总 结该设计最终实现的功能是:可测量 150kg 的最大量程,系统从绿色模式进入到正常 模式显示时,所测重量不能少于 5kg;在正常模式期间只要是大于 2kg 便可以显示。按 键是对测量单位进行转换,默认的单位是 kg,当按下开关的时候就切换为磅。该体重 秤是由 3V 直流电源供电,当电压小于 2.4V 的时候在第二个和第三个 LCD 上显示 “LO”, 提醒用户更换电池。 当超过量程的时候会在第一到三个 LCD 上显示“ERR”。 待测重量稳定后,显示的数据会闪烁三次后稳定,重量维持六秒后关机,要重复称重要 在六秒内离秤,然后重新测量。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不仅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查找资料的过郑重了解 了许多课外知识,开阔了视野,使自己不论在专业方面还是专业以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 进步。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将是我以 后研究的方向。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8致 谢为期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已接近尾声了,我的四年大学生活也即将圈上一个句号。 此刻心中感慨万千,值得高兴的是大学四年自己成熟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伤心的是要 和与自己同窗了四年的老师和同学道别,心中确实有很多不舍和伤感。在此,对四年来 给与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给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条 件,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及默默地支持是我学习上的无限动力。 衷心感谢论文导师张玉杰教授的谆谆教导。导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平易近人, 生性随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敏锐开阔的科研思路,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愿借此机 会,谨向衷心感谢陕西科技大学电信系的各位老师,谢谢他们这四年来给我的关心与帮 助。向张玉杰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与我帮助的各位同学,感谢我的舍友,是你们的鼓励和帮助 让我有更多的自信,让我学会宽容与忍让,学会团结互助,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 松翰公司资助的实验室,松翰实验室是动手实践的重要场所,在此,谨向松翰科技(深 圳)有限公司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大家前途似锦,一路平安。 基于 SN8P19 系列单片机 Auto-Run 功能体重秤的设计39参 考 文 献[1] /a/wz0914.htm. [2] /hqzs9.htm. [3] 张玉杰.松翰 SN8P2700 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社,2007. [4] 魏立峰, 王宝兴.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94-106, 124-125. [5] 单成祥.传感器理论设计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6]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李名兆.低成本低功耗电子秤的设计电子技术[J].1997(9):40-41. [8]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9] 沙占友,王彦朋.智能传感器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07-230. [10] 廉晓霞.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及故障分析[J].工业计量2003,5. [11] 宗伟林.电容传感器的数字化测量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3-26. [12] 郭三明,郑均忠.便携式电子秤的研制[J].焦作工学院学报). [13] 金篆芷,王明时.现代传感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14] 郭江宇.一种商用电子秤称重传感器[J].计量技术,1990(3):30-34. [15] 阎宝珠, 施昌彦. 一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M]. 北京: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7. [16] 李群芳.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7] 刘君华.智能传感器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 [18] 凌志浩.智能仪表原理与设计技术[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9] 杨宝清.现代传感器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0]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234LCD DISPLAYD R1 1M GND C8 104 R3 100K R4 100K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VDD 3V DP52 R2 1M C7 10463 62 61 6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P52C9 104 U1CO M 0 CO M 1 CO M 2 CO M 3 SE G0 SE G1 SE G2 SE G3 SE G4 SE G5 SE G6 SE G7 SE G8 SE G9 SE G1 0 SE G1 1R5 100KP51P51GNDGNDC P52 P51 P13 P12C2 104CJ1AVE+ C3 104 GNDR9 100KSN8 P193 7AI+ C12 R10 100K1031 2 3 4AVSSAI-C1 103LOAD CELLR12 1MR11VD D VD D P1 0 P1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I+ 12 AI13 14 15 AI 16 V3 V2 V1 VLCD CL+ CLR+ RX+ XAI+ AIAVSS ACM AVDDR AVE+NC LX OUT /X OUT /P 21 LX NC IN /X IN /P 20 NC NC NC NC NC VS S VP P/ RST P0 0/ INT0VSS P55 P54/BZ0/PWM0 P53 P5.2/LBT2 P5.1/LBT1 NC P13 P12 NC NC NC NC NC NC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GND C4 104 GND VDD GND GND P12 R8 10K P13 C10 104 C5 104 C6 104100K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S1UINT GND B R7 VDD 47K R6 100 C11 104 GND附录 总体硬件电路图BC11 104U2A0 A1 A2 GNDVCC WP SDL SDAGND24C02A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VD D 28 29 30 31 32Title体重秤原理图Size A4 Date: File: 7-Jun-2010 Sheet of H:\惠 乐毕 设 完 12\惠 乐毕 设 完 \体 秤原 图体 秤原 图 洒 业 计 整 洒 业 计 整 Drawn By: \ 重 理 .ddb 重 理 Number RevisionA体重秤电路图惠洒401234
电子称毕业设计报告——为大家提供各种日常写作指导,同时提供范文参考。主要栏目有:范文大全、个人简历、教案下载、课件中心、 优秀作文、考试辅导、试题库、诗词鉴赏。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