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民币对美元 人民币为什么不能突破5.9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人民币对美元突破6.56 升值有望延续
  【财新网】(记者 陈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6.56,达到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位,对此,经济学家认为,在既定政策下,将继续攀高。
  3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601,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回落9个基点。3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592,创汇改以来新高。
  近期,由于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国际油价再度攀升,这引来人们对中国通胀形势的担忧,加快升值的预期随即出现。
  实际上,本周已经快速下滑。3月22日,在欧元区加息预期及市场避险情绪减退等影响下,美元指数跌至近一年多以来的低点,盘中低及75.25。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3月23日向财新记者表示,“汇率并不是通胀工具”,就目前的进口价格过快上涨以及严峻的通胀形势而言,人民币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其升值的幅度远远不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左小蕾认为,美国方面压力、美元走势疲软和当前汇改的“既定方针”是人民币升值的三个因素,其中“既定方针”起主要作用,在汇改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将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升值下去。
  从外贸角度而言,她认为中国必须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而不应一味地压低国内生产成本,否则人民币升值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就目前的全球经济而言,外需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的经济增长需求,拉动国内消费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策略。
  左小蕾不认同人民币的过快升值。她指出,双边贸易应当“适度”均衡,而绝对均衡根本达不到。基于中国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理由可以证明完全浮动的汇率是适合中国发展的。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固然重要,但一个国家的真正经济实力还是人均。
  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11日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汇率变动的确会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影响,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内经济规模非常大的情况下,真正管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还不是汇率。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再度强调,中国将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动摇,实现渐进的人民币升值过程。■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朱张锁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Chinaecon
微信号:wuyang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首度突破7.87关口再创新高
||||||||||||
||?||||||||
&&&&仅仅经过两个交易日的小幅调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走高,不但中间价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交易过程中更是首度突破7.87关口。
中新社发 绍常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仅仅经过两个交易日的小幅调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走高,不但中间价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交易过程中更是首度突破7.87关口。
  11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8719元,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大涨110个基点,这一涨幅同时也是汇改以来人民币单日升值幅度之最。7.8719的中间价也是人民币汇率继上周二的7.8720后再度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中间价创新高只是人民币升值的起点,真正的强势表演出现在此后的交易过程中。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询价交易中,人民币汇率只是在早盘短暂下探到7.8730,在此后的交易过程中,人民币始终保持强势,最终以7.8661报收,这既是8日人民币汇率的盘中最高价,同时也是汇改以来的最高价。在竞价交易中,人民币对美元的强势更为明显,人民币汇率全天都运行在中间价之上,最低也仅到7.8715,最后同样以全天最高价同样也是汇改以来的最高价7.8660报收。
  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走弱依然是触发人民币汇率创出新高的直接诱因。受美国中期选举不确定性的影响,周二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普遍下滑,尤其是隔夜美元对日元走低更是直接导致了美元对人民币的疲软走势。也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单日升值幅度如此之大,显然不能只用国际汇市上美元疲软解释。
  按照8日的汇率中间价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3.02%,尤其是近两个月,人民币升值更显示出“加速度”的趋势。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面临的中长期升值压力仍然难以避免。不过也有机构认为,目前的人民币汇率策略不会因为压力的增大而改变。(徐建华)
【编辑:席梦婷】
关 报 道:::
-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font color="#CC*768分辨率人民币:不能随美元一起沉沦_商业频道
··············
人民币:不能随美元一起沉沦
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2004年众人关注的焦点。据说,国际上有万亿美元在狙击人民币,又说,美国人在抢中国人的钱。果真如此吗?我个人更愿意把“万亿美元狙击人民币”之类的说法,看成一种商业噱头。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采取的是“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幅度汇率制”,因此,如果美元汇率相对平稳的话,那么中国一直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直到出现更好的汇率制度安排为止。遗憾的是,美元正在跌入危机,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正在抛弃美元,以静制动已经不太现实,或者说,人民币钉住美元,是不可能和不必要完成的任务。一味地“钉住”只会使得人民币无谓地跟随陷入危机的美元一起沉沦。
东亚给美国“送钱”
对“万亿美元热炒人民币”的说法,我们需得看清楚哪些是境外炒家们之间的相互豪赌,哪些是混迹中国境内,有可能对中国金融稳定造成损伤的热钱。
尽管目前中国官方储备高达5400亿美元,企业和个人持汇1600亿美元,但这些并不能理解为热钱。根据经验统计,近年来每年少增的企业和居民持汇,加之外商直接投资中约1/3有可能被混入到经常项目中结汇、外资企业已经实现而未汇出的利润,相信中国境内有“热钱”嫌疑的资金规模不会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中国2000多亿美元的外债中,大致有47%是短期外债,假定这些短期外债全部都是“热钱”,规模也大致为千亿美元。观察去年和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错误与遗漏”项的余额,两年累计额大致可反映“热钱”流入中国的可能规模。通过几种方式估算,总体而言,超过千亿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所谓万亿美元热钱狙击中国,如果真的存在,其中绝大部分是境外的老外之间的赌博,通过各种渠道迂回曲折地流入中国境内的“热钱”决计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规模。尽管境内外热炒人民币升值都是令人不快的事情,但我们能防范的不过是危害较大的境内热钱。至于境外热钱对人民币的赌注,尽管中国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也只能苦笑旁观了。
关于美国人抢中国人的钱之类说法,更禁不住推敲。目前全球百元面值美钞中,每10张就有7张是在美国境外流通的,美国通过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享受着向全球经济体征收“铸币税”的特权。或者说,全球债权人至少拥有对美国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债权,如果美元急剧贬值,的确意味着全球债权人的美元资产大大缩水,也意味着美国通过贬值“自我豁免”了其天文数字的美元债务。
东亚地区囤积了将近3万亿美元,美元若变本加厉地贬值,东亚(尤其日本和中国)是承受损失的重灾区。但这与其说是美国人“抢钱”,不如说是东亚在向美国人“送钱”来得更直观和合理。毕竟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诸国,是主动采取钉住美元为主的汇率制度安排,这种“钉住美元”不是美国人的强迫,而是东亚主动的选择,并且在美元遥遥无期的下跌中,甚至还不愿意调整难以维持的汇率形成机制!
钉住美元:不可能
和不必要的任务
之所以说人民币不可能钉住美元,是因为我固执地认为美元深陷“第三次危机”中不能自拔。我在2003年初曾以《人民币:在冰面上燃烧》为题在《南风窗》上撰文指出了美元的危机状况,如果说将近两年来我对美元走势的看法有什么改变的话,无非是当年的相对悲观已经变成了今天的近乎绝望。在未来两年,美元难以摆脱脆弱不堪的命运。
回顾百年来的美元汇率史,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爆发于年间,美元从20世纪50年代的美元短缺成为70年代时的美元泛滥,危机的爆发标志是美元和黄金的彻底脱钩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二次危机爆发于年间,美国经济的滞胀之苦,以及当时日本、欧洲经济的崛起迫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危机爆发标志是《广场协议》的签署和美国股市的股灾,美国此后从净债权国沦落为净债务国。
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爆发或许可从美元持续对欧元和日元开始贬值为起点,大约是2001年的4~5月,其标志是美国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以及美国经济一度接近衰退边缘,并拖累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增长性衰退”的困境中。
笔者对美元的态度从悲观转向绝望的理由在于,美国的贸易逆差日渐庞大,目前美国贸易赤字差不多占其GDP的5%,局势比爆发美元第二次危机时还要严重。美国财政情况不佳,财政盈余已经是克林顿时期的旧梦,财政赤字大约每年在4000多亿美元,每年至少需要吸收1万亿美元以上的净资本流入,才能维持国际收支和政府赤字。
美国勉强靠大量吸纳国际资本、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勉强维持贸易和财政赤字。埃及经济学家阿明曾将美国金融体系形容为“吸血鬼”,因为它吸取了全球最多的净储蓄,而美国人自己并不喜欢储蓄,喜欢寅吃卯粮。源源不断流向美国的巨额国际资本,使得美国能用资本项目顺差来弥补贸易赤字。但美元及美元资产的魅力不断褪色,使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平衡其国际收支的信心严重动摇,纷纷将国际资本撤离美国。
由此看来,美联储连续加息,其用意并不完全在于美国经济已经强劲复苏,也不在于防范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将其目的视作挽救美元颓势,振作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短暂热情,刺激国际资本向美国回流等等,或许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回顾一下20世纪80年代时,第二次美元危机的调整过程整整花费了6年,而今美元所陷入的危机,较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残酷的现实是:美元正在跌入危机,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正在抛弃美元。作为强势中国经济代表的人民币,在美元继续崩溃的背景下,怎么可能完成“钉住美元”的任务?如果今后两年,美元对欧元突破1.6,美元对日元突破90,那么人民币有什么必要跟随沉沦的美元而沉沦?作为逐步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又有什么必要去坚持“刚性钉住美元”的教条?
在1998年之前,人民币汇率还是可以变动的,而此后日渐僵化,以至于到现在几乎静止不变了。现在离亚洲金融危机已有7年,离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已10年,中国经济的基调从防治通缩变为防范通胀,国力民情都今非昔比,又有什么必要对人民币刚性钉住美元的“东亚危机后遗症”恋恋不舍?
一个壕沟,无法分两次跨越
两年前,国内赞成关于“第三次美元危机”的学者甚少;今天,赞成顺势而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学者仍然遮遮掩掩。在我看来,对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与其拖延不决,不如速战速决;与其单纯对人民币汇率重新定值,不如增强其汇率弹性;与其让目前的外汇交易市场得过且过,不如大刀阔斧进行重整,毕竟我们不能分两次跨越一个壕沟。
目前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所不可或缺的一系列战略物资,例如石油、铁矿石等都将越来越倚重国际市场,因此中国应摆脱重外汇储备轻实物储备的思路。
人民币的重新定值是治标,增强汇率的灵活性是治本。重新定值可以暂时奏效,但只有汇率形成机制灵活了,人民币汇率才能随着市场之水有涨有落。这需要多方面的改革,相对比较艰苦。作为短期措施,至少可以使人民币和美元“适度合理”脱钩,例如从单一钉住美元改钉“货币篮子”。尽管后者中美元仍可能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毕竟人民币和美元不再亦步亦趋。一国货币在升值预期下适度放弃钉住,较之在贬值预期下要有利得多。
目前,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是“双层滤波”的,第一层滤波是企业对外汇专业银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不管企业是否情愿,通过外贸得来的超出外汇账户限额以上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第二层滤波是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外汇资金转移,不管银行是否情愿,超出银行结售汇周转限额以上的外汇,都必须卖给中央银行。这样的双层滤波,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缺陷,也就是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被掩盖,而升值压力被虚夸。
现在中国每天的外汇交易额连7亿美元都不到,连泰国、印度这样的国家每日外汇交易额都在几十亿美元,因此目前的外汇市场的效率,和目前1万亿美元的外贸规模不相称,和央行灵活调整基础货币供应不相称,也使得人民币汇率弹性缺乏基础。
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尽管不如重新定值那样更容易得到媒体的关注,但却是对人民币升值之火釜底抽薪的做法。此外,增加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也是值得考虑的。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永不停歇的改变本身。美元危机使其已经不可能再成为人民币的航标,摆脱弱势心态,摆脱“升值有害无益”之类的莫名其妙的思维定势,从市场预期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钟 伟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网易通行证:
您的发表的评论将在5分钟内被审核,请耐心等待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即时新闻:
人民币对美元破6.54关口 人民币升值重入快车道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肖君秀 3月份稍作休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步伐重入快车道。&
4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369,首次冲破6.54关口,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这是继4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冲破6.55整数关口之后再“破关”,不到半月连续冲破“两关口”。4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496,连续三个交易日创汇改以来的新高。&
进入4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相对3月份节奏明显加快,期间仅仅在4月12日稍作喘息,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5440,较前一交易日下行了39个基点。而12日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连续7个交易日创下汇改新高,升值势头相当强势。&
为何4月再提速?&
相对于3月来说,4月份的升值“紧迫性”更强,升值的步子明显加快。&
不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人民币升值或调整都属于正常的波动,不能叫升值“快速”或“缓慢”,“人民币升值这么多年了,已经走到了它的边界上,所以每一次升值,都是突破过去的新高。站在波段的角度,任何市场在一段快速的上涨之后,会缓一缓,缓了一段之后它会继续向上。所以我觉得对于它的速度是不是过快,或者单纯地说进入快速升值不一定完全准确。”&
对于3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入舒缓期的原因,鲁政委认为,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或调整期均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出口影响了市场预期,特别是2月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外贸逆差,而1月份还是贸易“小顺差”,所以3月份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是那么强烈,市场推动力量来说不如过去强大;另一方面3月份基于欧美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资本出现了一波回流的潮流,当国际资本往回撤的时候,人民币再升值则与市场不一致。&
2月份的贸易出现较大的逆差,3月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明显放缓。海关统计显示,今年2月份,我国出口9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进口1040.4亿美元,增长19.4%;贸易逆差高达73亿美元,成为7年来单月逆差数目最大的一个月。&
不过,3月份出口迅速恢复,当月出口总值为3042.6亿美元,增长31.4%;出口1522亿美元,增长35.8%;进口1520.6亿美元,再次刷新今年1月创下的1443.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增长27.3%。而当月贸易顺差达1.4亿美元。&
3月份的贸易数据为4月份人民币升值增加了底气,招商银行资金交易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2月份的贸易逆差是阶段性的,因为2月份是春节长假,同时今年沿海地区出现招工难,很多企业开工比较晚,产能闲置的时间会较长,导致出口减少。但3月份随着开工又恢复了顺差,不过总的来说今年的顺差会比去年小,但像2月份长期维持逆差是不太可能。”&
刘东亮也认为此波人民币的涨势不能称之为升值“加速”,而应该称之为“恢复”升值步伐,其认为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人民币升值都处于较快速度,“一季度后半段阶段性地放慢了升值的速度,当时主要是针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利比亚等中东地区带来不明朗的前景使升值会放缓,现在来看逐渐地明朗了,应该是恢复了之前的升值速度。”&
日本地震或有影响&
刘东亮仍坚持之前的预估,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至少应该能达到5%”。&
不过,鲁政委对今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预估有所调整,由原来的“5%-6%”调整为“4%-5%”。其仔细分析了日本地震给带来的影响,“日本地震后已清楚地看到日本地震对中国的影响,因为中国出口超过50%是机电产品,不少种类的机电产品关键零配件来自日本,故会造成整机生产受影响,从而影响出口量。”&
大成基金亦认为,人民币的升值舒缓,但原因却不苟同,其描述目前整个经济的形势“与2006年中期很相似,外需强劲,内需受压”,从中期看,顺差仍是下降的趋势,故人民币汇率虽然在未来抑制通胀中可望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基于对顺差将下降的判断,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逐渐舒缓;加之中国的通胀在较长时间里将高于美国的通胀,因此人民币的升值空间有限。&
同时,一些国际机构认为中国的经济2011年、2012年增速将在之前的超高增长的状态下有所放缓,而且通胀不容乐观。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今明两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其中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9.6%和9.5%。4月6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2011年、2012年经济增长分别为9.6%、9.2%。1月份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则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8.7%。&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一些通货膨胀压力,所以货币政策必须从扩张转为中性。其近日称,通货膨胀加速上升可能会导致中国政府放慢人民币升值速度,因为中国关注的是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 | &&&&   &&&&| &&&&  &&&& | &&&&  &&&& | &&&&  &&&& | &&&& 
&&&& | &&&& 
经济观察网 .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邮编:100013 电话:
传真:86-10-
备案序号:鲁ICP备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元兑换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