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开40万车的老板开房 小品,一般有多少资产

{"subject":"[合集] 关于科研经费老板拿多少的问题","content":"发信人: Podoid (马上答辩了), 信区: LifeScience
标&&题: [合集] 关于科研经费老板拿多少的问题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n 13 00:54:15 2008), 站内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00:09:11 2006)
提到: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严格的高校教师拿不到多少人员费,即使在不严格的学校,人员费由老师自己分配,由于中国单个项目的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拿不到多少钱。但是诚如前面同学说的,老师可以走采买,出差等费用漏洞,报销很多生活花费,不过随着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审计的日趋严格,老师的报销也就跟公务员差不多,只不过是自己偷偷腐败一点,不像公务员是堂而皇之的福利。 && 另外纠正一些同学常识性的错误,大家一传什么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一说什么拿到上千万或者好几百万的,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向973这种大项目,3000万是10几个课题组分,而且还是5年,也就是说除了首席一年能有100万左右,其他课题组也就拿个50多万,而863,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项目也就300-500万左右,3年项目100-200万左右,也是1到3个课题组分,每年好的也就是70到80万。而且规定,参加一个973和1个863,在项目结题之前,是不能再参加973或863的。国内的学霸是控制的资源多,手下小老板多,参与的项目多,这样才有不少钱的。或者就是发改委给批钱,都是上亿批,那都是在政治局上讨论的,个别老板有这忽悠能力,不过也是组织团队分,只不过能多分点。这样算下来你们的老板如果带的研究生多,并且还能发个400-500补助,还是不错了,毕竟没那么多富人。 && 另外就美国来说,一个普通规模的实验室也就5-7个人,中等10人左右,20人以上的算大规模的实验室,这包括博士后,研究生和技术员。如果不是有终身教职(基本是副教授以上的),其工资完全来源于你的科研项目,美国的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主要分两块,一般来说人员费占项目经费的40-60%,一般大学助教授的工资是6-7万美元一年,一个技术员或者博士后的工资从3万-4万美元不等(合同是一年一签),NIH的研究所稍微多一些。这是从体制上说,如果你在几个项目上的投入精力最后完全占满你的时间(100% effort),你就能拿全额工资。如果你一个项目都没有,对不起你走人。所以美国的科研竞争在博士后和助教授期间竞争非常激烈,事关生存阿 && 而且通常管理费比例非常高,这其中包括办公室,实验室水电租赁,垃圾回收处理,文献数据库,电脑和很多相关仪器的使用费。从这点上来说,实际上除了涉及到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美国一般老板的科研经费并不比国内现在比较好的实验室强很多(1年用在试剂上的费用可能20-40万美元),他们之所以一直能出好论文,主要在于他们的项目成果一般都是博士后做出来的(工资有保障,虽然比起优秀学校的IT本科生还要差,计算机本科进微软5-6万刀,Harvard的博士后也就3万刀多一点,要知道美国的平均年收入已经是34000刀了),竞争压力大,科研合作氛围强,基础好(细胞系,质粒,抗体,技术体系。。。),每个老板都基本有比较明确的独立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 另外从生物技术产业角度说,由于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发达,又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基础雄厚,所以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十分发达,大量为科研服务的技术公司不仅创造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还提高了科研的分工和效率,缩短了他们产出的时间。同时大量资本的注入也方便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 不过由于生物技术和生物研究的特点,行业细分特点明显,不同研究领域壁垒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美国也和中国80年代初类似,处于生育高峰,因此这几年在美国生物领域找工作也不是很容易。 && 从科研角度讲,好的研究基础,实验室条件,好的研究氛围,较为充分的生活保障,比较Nice的导师,有挑战意义的课题和时机是科研职业生涯取得成功的保证。而这些在你选择读研究生时就应该仔细考虑。实际上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在本科期间相当刻苦,而他们选择实验室和研究方向时又能获得比较透明的信息和优势,因此生物学界主流的科学家华人还是很少。 && 写这么多,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谣传,这样才能在研究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走好,正在酝酿一篇文章,揭露现在很多导师、教材、媒体上对生物科学和职业分析夸大的谣传,让大家能够对生物研究这条道路有更为具体的了解,今天这篇先介绍这些吧。 &&&& ☆─────────────────────────────────────☆ &&
ankyrin (aaa) 于
(Mon Apr 10 00:25:08 2006)
提到: && re
太牛了,写这么多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
: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严格的高校教师拿不到多少人员费,即使在不严格的学校,人员费由老师自己分配,由于中国单个项目的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拿不到多少钱。但是诚如前面同学说的,老师可以走采买,出差等费用漏洞,报销很多生活花费,不过随着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审计
: 另外纠正一些同学常识性的错误,大家一传什么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一说什么拿到上千万或者好几百万的,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向973这种大项目,3000万是10几个课题组分,而且还是5年,也就是说除了首席一年能有100万左右,其他课题组也就拿个50多万,而863,国
: ...................
&&&&&& ☆─────────────────────────────────────☆ &&
Stephenine (脱胎换骨) 于
(Mon Apr 10 02:20:19 2006)
提到: && 写得太好了
首席科学家一年只那么一点钱吗? 100W?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contingency (故国烟花想已残) 于
(Mon Apr 10 05:56:45 2006)
提到: &&&&&& 一看就是根本没去过美国,对美国的科研经费制度毫无了解,信口胡扯的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arm (侠之大者) 于
(Mon Apr 10 06:43:48 2006)
提到: && 那你说说吧
【 在 contingency (故国烟花想已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看就是根本没去过美国,对美国的科研经费制度毫无了解,信口胡扯的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youyoucao (看朱成碧) 于
(Mon Apr 10 09:04:35 2006)
提到: && 太长了,没看完,看了前两段
学校有个863的首席科学家
过一会去问问他的弟子他每年拿多少钱
听说他有好几套房子,还有别墅。。。。
他的实验室也是所有实验室中条件最好的。。。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cccccbbbbb (氨水) 于
(Mon Apr 10 09:11:33 2006)
提到: && 现在科学院很多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工资都是从自己的经费里出。经费到手先给所里交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才是自己支配,然后还要买设备,还要给学生发钱。不过搞科研有一个好处,可以吃老本。很多新申请的课题都是接着以前的作,所以越往后能省下给自己的钱越多。首席的富不是仅仅靠一个项目的钱,而是自己长期的积累。而且能称为首席的人也不会是新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显得首席很富
【 在 youyoucao (看朱成碧)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长了,没看完,看了前两段
: 学校有个863的首席科学家
: 过一会去问问他的弟子他每年拿多少钱
: ...................
&&&&&&&&&& ☆─────────────────────────────────────☆ &&
xinchill (浮石烟村) 于
(Mon Apr 10 09:34:46 2006)
提到: && 科学院归科技部管辖?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09:38:41 2006)
提到: && 老师的项目不是只有一个的,他可以同时有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甚至一些其他部委的专项,所以加起来还是不少的,如果一个长江教授,他的项目精力完全被占满的话,从概念上说他的工资就相当于翻了一辈。至于生物口的科研经费问题,由于近年来211,985等计划的实施,基本上国家对设备购买的控制日趋严格,多数实验室的硬件配置都不是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的,多数是学校或院所提供的配套经费,单个项目购买昂贵的大型设备已经很少了,所以说不是特别忽悠的课题,没有特别突出的内容,首席的经费也不见得会突出的多。
至于美国的科研经费分配,虽然我没去过,但还是合作做过NIH的申请,有很充分的了解得,如果你去Duke,Harvard这些学校和NIH主页上研究一下他们的经费管理说明和预算编制指南,就知道我说的基本是对的。当然不是完全覆盖,不过美国科研体系运行的非常长久了,很多教授都是拿到这个项目的经费时,整个项目基本完成了一半,滚动使用经费。积累的比较久的实验室的经费相对来说很充足。
另外我了解得这些情况并不包括企业申请科研经费的管理,如果大家想了解的更多,可以去科技部上查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去NIH查科研经费和预算编报,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有关于经费管理的详细指南,了解这些也是职业道路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家不只是闷头作科学
【 在 Stephenine (脱胎换骨)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得太好了
: 首席科学家一年只那么一点钱吗? 100W?
: 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 ...................
&&&&&&&&&& ☆─────────────────────────────────────☆ &&
youyoucao (看朱成碧) 于
(Mon Apr 10 09:42:39 2006)
提到: && 准确地说扫了前3段,稍微仔细的看了第三段
熬夜看论文是在看不了这么长的文章了
看了回文又回去看第一句
学校应该属于高校系统吧,不是科学院系统 && 【 在 cccccbbbbb (氨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科学院很多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工资都是从自己的经费里出。经费到手先给所里交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才是自己支配,然后还要买设备,还要给学生发钱。不过搞科研有一个好处,可以吃老本。很多新申请的课题都是接着以前的作,所以越往后能省下给自己的钱越多。首席的富不是仅仅靠一个项目的钱,而是自己长期的积累。而且能称为首席的人也不会是新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显得首席很富
&&&&&&&&&& ☆─────────────────────────────────────☆ &&
yongaolin (江左子都) 于
(Mon Apr 10 10:39:42 2006)
提到: && 这哥们没在中科院混过,
说的都是高校的情况,对于中科院的描述,太,,,, && kao,哪有这么少的,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marker (开始的开始) 于
(Mon Apr 10 10:52:19 2006)
提到: && 写得挺长的,辛苦了!
不过老实说,跟现实有出入。看到说中科院归科技部管,对下文就不抱希望了。。。
首席拿100w的也许有,小课题吧?反正上千万的不少。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watson (watson) 于
(Mon Apr 10 11:04:07 2006)
提到: && 科学院是部级,和科技部同级,不归科技部管辖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watson (watson) 于
(Mon Apr 10 11:14:10 2006)
提到: && 呵呵,科研经费的开销各个单位是有很大差别的
所谓的5%的比例,一般是管理费,也就是用于行政辅助之类的开销的
而人员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单位是差别很大的
高校据说有个人承接的项目直接提30%左右的
纵向项目,从国家明文规定来说,不同的项目来源差别也很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or 15%)
地方科技项目(IT类的)30-60%
现在严格限制在5%以下的不多了
横向项目,则是想怎花都可以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xmly (喜马拉雅) 于
(Mon Apr 10 11:15:36 2006)
提到: && 而且关于国外实验室的描述。。
这个这个 && 【 在 yongaolin (江左子都)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哥们没在中科院混过,
: 说的都是高校的情况,对于中科院的描述,太,,,,
: kao,哪有这么少的,
: ...................
&&&&&& ☆─────────────────────────────────────☆ &&
chevalier (burn myself to warm her) 于
(Mon Apr 10 11:53:21 2006)
提到: && 网评员现身lifescience版?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
: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严格的高校教师拿不到多少人员费,即使在不严格的学校,人员费由老师自己分配,由于中国单个项目的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拿不到多少钱。但是诚如前面同学说的,老师可以走采买,出差等费用漏洞,报销很多生活花费,不过随着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审计
: 另外纠正一些同学常识性的错误,大家一传什么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一说什么拿到上千万或者好几百万的,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向973这种大项目,3000万是10几个课题组分,而且还是5年,也就是说除了首席一年能有100万左右,其他课题组也就拿个50多万,而863,国
: ...................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12:01:28 2006)
提到: && 我确实对中科院的管理不太了解,不过大科研项目的审批权都是科技部主管,中科院虽然名义上和科技部平级,但是实际上从山头上来说,中科院系统和科技部靠的非常近。
至于我所说的实验经费的分配情况是以生物这块来说的,不是说所有专业都这样,这是生命科学版。
另外大家可以查询一下863计划和973计划的预算编报指南,基本比例控制如下 &&&& 人员费比例一般在5%-15%之间,不得超出15%。应根据各子课题依托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由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时,人员费比例一般为5%以内;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转制科研机构、国内企业、国外机构或组织时,人员费比例应严格控制在15%以内。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比例一般不超过10%。 &&&& 间接费用比例一般在5%-30%之间,不得超出30%。应根据各子课题依托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由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时,间接费用比例一般为5%以内;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转制科研机构时,间接费用比例一般为15%以内;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国内企业、国外机构或组织时,间接费用比例应严格控制在30%以内。
&& 至于自然基金,刚刚看了一下,这两年是提上来了,所以钱相对多一些,不过自然基金项目资助强度小,所以钱也不是很多
至于说横向项目和一些产业化项目我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多作置评,但是我本身这里说的是偏基础领域的
卫生部,国防科工委,农业部等等都有自己的专项,而且也各自有各自的研究系统,因此管理上必然也有所不同,要是想完全弄明白,得做个全面的调查研究,可以发表论文了,呵呵 && 当然很多单位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不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这在中国也不是什么秘密
【 在 watson (wat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科研经费的开销各个单位是有很大差别的
: 所谓的5%的比例,一般是管理费,也就是用于行政辅助之类的开销的
: 而人员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单位是差别很大的
: ...................
&&&&&&&&&& ☆─────────────────────────────────────☆ &&
lylover (龙五 & 一怒拔剑) 于
(Mon Apr 10 12:03:57 2006)
提到: && 写得好!很赞!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
: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严格的高校教师拿不到多少人员费,即使在不严格的学校,人员费由老师自己分配,由于中国单个项目的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拿不到多少钱。但是诚如前面同学说的,老师可以走采买,出差等费用漏洞,报销很多生活花费,不过随着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审计
: 另外纠正一些同学常识性的错误,大家一传什么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一说什么拿到上千万或者好几百万的,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向973这种大项目,3000万是10几个课题组分,而且还是5年,也就是说除了首席一年能有100万左右,其他课题组也就拿个50多万,而863,国
: ...................
&&&&&& ☆─────────────────────────────────────☆ &&
lylover (龙五 & 一怒拔剑) 于
(Mon Apr 10 12:11:34 2006)
提到: && 其实没那么多。因为常常973会砍,比如,砍到600万,8-10组分,三年,你算算每年一个组
能拿到多少钱?首席主要是名声大,不过压力也够大,其他组的PI也不是等闲的人,文人相轻又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光是协调关系已经足够头痛了。 && 【 在 Stephenine (脱胎换骨)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得太好了
: 首席科学家一年只那么一点钱吗? 100W?
&&&&&&&& ☆─────────────────────────────────────☆ &&
lylover (龙五 & 一怒拔剑) 于
(Mon Apr 10 12:17:52 2006)
提到: && 嗯,同意。哪有多少新人一上来就能拿到973的?就算是所谓的“新人”,那也只是以前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做得很好的。实验室条件好无可厚非啊,条件不好怎么做首席啊?至于富不富,那就看个人本事了。以前大学的班主任,现在在清华了。有次跟他聊天,他就说,他现在缺钱花的时候,会找企业的人来,带着做一周的实验,然后拿点劳务费。这应该不算违规。老师是做化学的,试剂的钱花不了两个,主要卖的是自己的想法,挣两个零花钱而已。 && 【 在 cccccbbbbb (氨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科学院很多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工资都是从自己的经费里出。经费到手先给所里交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才是自己支配,然后还要买设备,还要给学生发钱。不过搞科研有一个好处,可以吃老本。很多新申请的课题都是接着以前的作,所以越往后能省下给自己的钱越多。首席的富不
&&&&&&&& ☆─────────────────────────────────────☆ &&
franken (tennis-l) 于
(Mon Apr 10 12:29:04 2006)
提到: && 那些规定的百分数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写基金的时候多半没有人去真正好好预算,花钱的时候,也不会可着这些百分比花的。至于为迎接上级财政部门检查时候,财务处,以及各个实验室如何进行数据的解释,更不是你从什么明文规定里面可以看得出来的。
澄清这些所谓科研经费老板拿多少,你对问题的解释根本就不在点子上,你列出来的这些都算课题实验室消费而已。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确实对中科院的管理不太了解,不过大科研项目的审批权都是科技部主管,中科院虽然名义上和科技部平级,但是实际上从山头上来说,中科院系统和科技部靠的非常近。
: 至于我所说的实验经费的分配情况是以生物这块来说的,不是说所有专业都这样,这是生命科学版。
: 另外大家可以查询一下863计划和973计划的预算编报指南,基本比例控制如下
: ...................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12:34:24 2006)
提到: && 请注意一个时间跨度的问题,按照国家规划,973项目,A级项目大概3000万左右,5年制,平均每年就600万左右。凡是能拿上千万以上的,你如果看他的计划书,研究团队里得很多副教授,我们俗称的二老板,就是说实际到底下还要进行2次分配,最后直接到单独一个导师手里并没有多少。在生物基础研究领域,不像工程领域,每个实验室的研究课题都比较具体和分散,不会特别大。
当然还有国家发改委立项的(2亿以上的项目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如贺福初的蛋白质组,除了直接给首席的意外,还会分很多钱给地方,那样的项目钱也是层层分配,不是说首席一个人有绝对控制权,只不过分配的会多一些而已,这种情况下上千万还是有很多的 && 另外,对于实验室建设,国家也有专门的计划和专项进行管理,在生物领域,主要的研究经费集中在耗材这一块,所以对于实验条件好的实验室,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耗材,从财政预算审批这块,你想研究个把基因就一年要上千万,很少实现。 && 【 在 marker (开始的开始)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得挺长的,辛苦了!
: 不过老实说,跟现实有出入。看到说中科院归科技部管,对下文就不抱希望了。。。
: 首席拿100w的也许有,小课题吧?反正上千万的不少。
: ...................
&&&&&&&&&& ☆─────────────────────────────────────☆ &&
franken (tennis-l) 于
(Mon Apr 10 12:38:34 2006)
提到: && 973首席确实不是什么好差事,不过做的人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所谓利益各得,没有必要把首席摆在很高的位置,以一个累字一挡百挡。 && 【 在 lylover (龙五 & 一怒拔剑)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同意。哪有多少新人一上来就能拿到973的?就算是所谓的“新人”,那也只是以前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做得很好的。实验室条件好无可厚非啊,条件不好怎么做首席啊?至于富不富,那就看个人本事了。以前大学的班主任,现在在清华了。有次跟他聊天,他就说,他现在缺钱花的时候,会找企业的人来,带着做一周的实验,然后拿点劳
~~~~~~~~~~~~~~~~~~~~~~~~~~~hehe,这话你也明目张胆的写,老板觉得ideas都是自己的,经费都是自己的,培养学生都是自己出知识教育别人,经费也应该是自己的,什么手机,手机费,赠送礼品费,自己家里的消费可以拿到实验室报销解决的都解决了好了。
务费。这应该不算违规。老师是做化学的,试剂的钱花不了两个,主要卖的是自己的想法,挣两个零花钱而已。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12:45:33 2006)
提到: && 这点你就不了解国家的科研经费最终审核权由谁定,是财政部,而不是科技部,你可以不算预算,因为就这么多钱给你,不是明显不合理,预算没有人会准确核实,这点在美国也是一样,科学探索不是工程制造,但是报上去预算,如果不按比例写,科技部你能走通,到了财政部就给你砍掉(这点绝对是真实的,因为科技基金的管理办法实际上是财政部制定的)。当然我说过你要是违规(收受购买时的回扣,报销自己的开销什么的,甚至串通自己的财务部门作假帐,买假发票,这就没法说了,科研领域也有灰色收入,政府审计也有难度),实际收入肯定比数字多,我在这里解释这个问题,不是说告诉大家真实收入是多少,只是让大家有个理论上的认识,真实地收入我没调查过,也没权调查!
【 在 franken (tennis-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规定的百分数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写基金的时候多半没有人去真正好好预算,花钱的时候,也不会可着这些百分比花的。至于为迎接上级财政部门检查时候,财务处,以及各个实验室如何进行数据的解释,更不是你从什么明文规定里面可以看得出来的。
: 澄清这些所谓科研经费老板拿多少,你对问题的解释根本就不在点子上,你列出来的这些都算课题实验室消费而已。
&&&&&&&&&& ☆─────────────────────────────────────☆ &&
Greenzm (黑森林| hopes & risks) 于
(Mon Apr 10 12:51:35 2006)
提到: && 我还真不知道里面的很多东西
这会就了解的多一点了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
: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严格的高校教师拿不到多少人员费,即使在不严格的学校,人员费由老师自己分配,由于中国单个项目的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拿不到多少钱。但是诚如前面同学说的,老师可以走采买,出差等费用漏洞,报销很多生活花费,不过随着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审计
: 另外纠正一些同学常识性的错误,大家一传什么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一说什么拿到上千万或者好几百万的,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向973这种大项目,3000万是10几个课题组分,而且还是5年,也就是说除了首席一年能有100万左右,其他课题组也就拿个50多万,而863,国
: ...................
&&&&&& ☆─────────────────────────────────────☆ &&
franken (tennis-l) 于
(Mon Apr 10 12:54:25 2006)
提到: && 那你题目取得就有问题了
为什么写“关于科研经费老板拿多少的问题”
btw,违规的事情很多,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制度远远比我们的健全,至少灰色收入这块儿没有这么严重。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点你就不了解国家的科研经费最终审核权由谁定,是财政部,而不是科技部,你可以不算预算,因为就这么多钱给你,不是明显不合理,预算没有人会准确核实,这点在美国也是一样,科学探索不是工程制造,但是报上去预算,如果不按比例写,科技部你能走通,到了财政部就给你砍掉(这点绝对是真实的,因为科技基金的管理办法实际上是财政部制定的)。当然我说过你要是违规(收受购买时的回扣,报销自己的开销什么的,甚至串通自己的财务部门作假帐,买假发票,这就没法说了,科研领域也有灰色收入,政府审计也有难度),实际收入肯定比数字多? 以谡饫锝馐驼飧鑫侍猓皇撬蹈嫠叽蠹艺媸凳杖胧嵌嗌伲皇侨么蠹矣懈隼砺凵系娜鲜叮媸档厥杖胛颐坏鞑楣裁蝗ǖ鞑椋?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13:02:23 2006)
提到: && 我不是抱着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或者说媒体所天天夸赞的中流砥柱们还是好同志的想法么,呵呵。至少我不会用灰色方法给自己谋福利,只会为学生谋福利
【 在 franken (tennis-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题目取得就有问题了
: 为什么写“关于科研经费老板拿多少的问题”
: btw,违规的事情很多,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制度远远比我们的健全,至少灰色收入这块儿没有这么严重。
: ...................
&&&&&&&&&& ☆─────────────────────────────────────☆ &&
franken (tennis-l) 于
(Mon Apr 10 13:17:01 2006)
提到: && haha,话好说事难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已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抱着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或者说媒体所天天夸赞的中流砥柱们还是好同志的想法么,呵呵。至少我不会用灰色方法给自己谋福利,只会为学生谋福利
&&&&&&&&&& ☆─────────────────────────────────────☆ &&
cslover (天天向上) 于
(Mon Apr 10 13:38:38 2006)
提到: && 据我所知中国的科技投入在理工科国家层面上有几条途径
一是教育部的985、211的钱,分到各个学校
二是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分到所属研究所
三是科技部的钱,包括863、973,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这个基本上
是高校和中科院把持的
四是国防科工委的钱,分到总装总参各基地以及他们所属的学校,主要是国防科大、
哈工大、北航北理工,航空航天的几个研究员和搞核武器的九院也吃着一块,中科院
和高校的关系户也能拿到一些
五是自然科学基金,钱少但是相对公平,大家都能申请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
: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严格的高校教师拿不到多少人员费,即使在不严格的学校,人员费由老师自己分配,由于中国单个项目的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拿不到多少钱。但是诚如前面同学说的,老师可以走采买,出差等费用漏洞,报销很多生活花费,不过随着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审计
: 另外纠正一些同学常识性的错误,大家一传什么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一说什么拿到上千万或者好几百万的,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向973这种大项目,3000万是10几个课题组分,而且还是5年,也就是说除了首席一年能有100万左右,其他课题组也就拿个50多万,而863,国
: ...................
&&&&&& ☆─────────────────────────────────────☆ &&
youyoucao (看朱成碧) 于
(Mon Apr 10 13:47:47 2006)
提到: && 怎么觉得你不像搞科研的呀
你说的那些资金会砍,帮公司做实验会有报酬,还有什么什么的
只要是申请过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都知道
常在实验室里呆着的人也都知道
至于拿出来当件事儿说吗
我老板审自然基金,实验室的师兄年年都要写标书申请
国情如此,不过分就行了
司空见惯的事情到了您这怎么就成大事了? && 哪位可以看IP的帮忙看看这几位牛人是哪儿的地址
浪费我感情。。。。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抱着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或者说媒体所天天夸赞的中流砥柱们还是好同志的想法么,呵呵。至少我不会用灰色方法给自己谋福利,只会为学生谋福利
&&&&&&&&&& ☆─────────────────────────────────────☆ &&
major724 (不知道) 于
(Mon Apr 10 13:54:23 2006)
提到: && 呵呵,这是给不了解的同学做科普用的,像资金会砍,帮公司做实验会有报酬的事情不是我说的,请对号入座,你很了解得话可以不看,呵呵,这个地方不是学术期刊吧,不是只能发表地球人都不知道的东西吧
【 在 youyoucao (看朱成碧)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觉得你不像搞科研的呀
: 你说的那些资金会砍,帮公司做实验会有报酬,还有什么什么的
: 只要是申请过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都知道
: ...................
&&&&&&&&&& ☆─────────────────────────────────────☆ &&
Greenzm (黑森林| hopes & risks) 于
(Mon Apr 10 13:57:51 2006)
提到: && 大家提供信息和看法而已,无需动情 :)
【 在 youyoucao (看朱成碧)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觉得你不像搞科研的呀
: 你说的那些资金会砍,帮公司做实验会有报酬,还有什么什么的
: 只要是申请过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都知道
: ...................
&&&&&& ☆─────────────────────────────────────☆ &&
youyoucao (看朱成碧) 于
(Mon Apr 10 14:00:24 2006)
提到: && 态度这么好,我想拍都拍不下去了 &&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这是给不了解的同学做科普用的,像资金会砍,帮公司做实验会有报酬的事情不是我说的,请对号入座,你很了解得话可以不看,呵呵,这个地方不是学术期刊吧,不是只能发表地球人都不知道的东西吧
&&&&&&&&&& ☆─────────────────────────────────────☆ &&
youyoucao (看朱成碧) 于
(Mon Apr 10 14:05:25 2006)
提到: && 我这不是看得辛苦吗
本来就很迷糊的一个人
费劲看那堆百分比
更晕了:)))
不看了,你们慢慢科普吧
【 在 Greenzm (黑森林| hopes & risk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提供信息和看法而已,无需动情 :)
&&&&&&&&&& ☆─────────────────────────────────────☆ &&
burrma (爱山的孩子) 于
(Mon Apr 10 18:28:37 2006)
提到: && 这个也许只有老板自己才知道了
我们这边的国家自然基金和一般的省基金,其实在经费使用上面都是混在一起的。
没有什么专款专用,只是最后在论文中提到受什么什么资助
还有就是把项目立项中的东西研究完,提交报告就行了。
因此,只有老板才知道项目经费究竟是怎么使用的。
【 在 major724 (不知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科研系统主要是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校系统,第二个部分是科研院所系统,高校系统主要是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拿科研项目的多数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因为科研实力相对强些),科研院所系统除隶属各个部委的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受科技部管辖。而国内的科研基金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委,各地方科委和地方自然基金委,偶尔有其他部委的专项,最后是教育部,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说由于他们不主管科学技术规划发展这块,所以科研项目很少,钱也不多,主要是管投资各个高校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财政: 处置权,如果抛去老师的人员费,5%还有剩余,会给其他作项目的人分了,一般来说由于中国的项目没多少钱,所以除非特别实诚或者特别Tough的老师,这部分钱会分给学生。而科研院所的工资制度我还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人员费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事业编制的人,可能是自己雇佣的辅助人员,这点我也不太了解,像中科院系统,通过体制保证研究生的月工资。还有一个系统是军科院(这部分就不太了解了,但是据说非常多)。
: ...................
&&&&&&&&&& ☆─────────────────────────────────────☆ &&
masterxiao (master_xiao) 于
(Mon Apr 10 18:39:36 2006)
提到: &&&& 写的很多,lz辛苦了
可是作者好多东西真的缺乏足够的调查,比如经费来源,经费使用具体途径等等,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 ☆─────────────────────────────────────☆ &&
repair (自由者) 于
(Mon Apr 10 19:14:19 2006)
提到: && 谁也不知道各个项目研究经费怎么用的,最后多是通过做帐来平衡的 &&&&&& 【 在 burrma (爱山的孩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也许只有老板自己才知道了
: 我们这边的国家自然基金和一般的省基金,其实在经费使用上面都是混在一起的。
: 没有什么专款专用,只是最后在论文中提到受什么什么资助
: ...................
&&&&&& ☆─────────────────────────────────────☆ &&
contingency (故国烟花想已残) 于
(Tue Apr 11 09:39:01 2006)
提到: &&&&&& 随便说两条, &&&& 1. 美国大学教授的工资可不是全部来自经费,基本上,生物系(biology dept
i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cience)的教授9个月的工资是学校的钱,暑假三个
月才是从grant来的soft money。医学院的职位(basic science dept in medical
school)则soft money 比例更高,但是只要承担一定的教学或者行政工作,就有
相当部分是来自学校的。很少听说100%工资都是soft money的情况。 &&&& 2. 美国实验室的试剂费用,称为chemical expense,对于中等规模,约10个人
的lab,平均大概是一个月5k-8k的量级,绝对不可能是什么10-20万每年,原作者
根本就是信口开河。要知道美国有很多实验室就是靠一个NIH R01运行的,一年也
就20-25万的样子 &&&&&&&& 【 在 arm (侠之大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说吧
:&& 一看就是根本没去过美国,对美国的科研经费制度毫无了解,信口胡扯的
: 建: 设。无论是从哪里来,科研经费都基本是国家财政投入,管理方法类似,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人员费不允许超过项目经费的5%,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人员费不能超过20%-30%(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不是国家全额支付),而且这部分经费是给老师,学生包括博士后的。按照申请时你填写的投入精力来作预算,这里有个单位就是人月,1个人只能1年有12个人月,作为PI,一般大项目不能低于3个人月,比如是4个月,那么导师这个项目这一年挣得人员费就是他的月固定工资*4,管理严格的单位是直接计算和划拨的,老师没有这部分的钱的: ...................
&&&&&&&&&& ","ajax_st":1,"ajax_code":"0005","ajax_msg":"操作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证明怎么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