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区别回顾引用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区别和研究假说引用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区别的区别

论文献综述与研究性论文的异同区别,研究,和,论文的区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文献综述与研究性论文的异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研究性论文要求
《中国农学通报》主要刊载农、林、水、畜、草、资环等大农业学科领域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方面未经公开发表、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要求来稿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明确、论证合理,有创新、有突破、有新意。
研究性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为: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单位全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论文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讨论、参考文献、致谢。
论文标题上方书写项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一般不接受无项目资助的论文,除非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Tel:区号-********,E-mail:***@*****,qq:****。
通讯作者简介(若没有通讯作者或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为同一人,不需要此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Tel:区号-********,E-mail:***@*****,qq:****。
收稿日期:201*-**-**,修回日期:201*-**-**。
上述项目置于论文标题上方(即可),不必设为脚注
标题是论文的&眼&,论文的中心论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连接论文和读者的桥梁。应简明确切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至3级标题。
二、作者与单位
署名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贡献大小或实际参与分量排列名次。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姓名之间不留空格。
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省会城市可略去省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邮编和省市之间空一格;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三、中文摘要
须采用报道性摘要编写形式,要求:完整,概括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简洁,排除常识内容,避免重复题目;独立,不得引用文中参考文献号、图号和公式号;具体,尽量用具体数字来说明该项工作取得的进展或成效,例如某项性能指标提高了百分之多少,避免&效果很好&这类的含糊其辞。
【研究目的】为什么做?一般可以表述为&为了什么...,针对什么...&。做了些什么?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做了些什么工作。
【方法】怎么做的?告诉读者&您是如何做的&。做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试验方案等,不仅决定结果的可信程度,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果】(核心部分)做的结果是什么?结果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实实在在的&试验结果&&分析结果&,比如具体如何来做(一般方法性),如何构建的?验证后的条件、参数和得到的效果?
这是大多数摘要所缺少的,也许是不愿意与正文重复,但更多的时候是&文章没有什么&新意,没有得到什么新的结果,是判断论文水平的一个要点。
【结论】结果证明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价值?
①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在描述结果和结论时要使用具体数据和科学术语,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空洞自评;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或化学式;
②不要出现&文章&&本文&或&我们&等主语,宜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就&&进行了调查(或统计分析)&等写法。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
③摘要中的缩略语、代号等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
④字数:300~400字。
四、英文摘要
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按&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内容须尽可能详细,字数不少于500字为宜,800-1000字最好。
通常由开头(主题句)、展开(展开句)和结尾(结果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四要素。
目的(O句)&&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M句)&&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R句)&&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结论(C句)&&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I&,&we&作摘要陈述的主语,常用it引出句子,或使用被动态;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是辅助从句开头;
避免使用缩略语,特别是非通用的、生僻的缩略语,不使用图表、公式及读者难以理解的简称、代号。如确有必要,必须在首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不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语气平铺直述;
不加任何评论和补充解释。
摘要简述的是一项科学研究的时空过程,涉及到现在、过去、未来。
O句(主要活动)&&常用一般现在时,也可用一般过去时;
M句(方法)&&常用过去时;
R句(结果)&&常用过去时;
C句(结论)&&常用现在时/情态助动词。
五、关键词
从论文中提取的,表示论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词组或术语,一般为3~8个。第1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或主要研究对象;第2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第3个关键词为得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第4~8个关键词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六、中图分类号
由论文的内容确定的,分为22个大类。可到图书馆或在网上查询。
七、文献标志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八、引言(是什么问题)
可按&研究意义(学术价值或经济意义)、前人研究进展(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作者的最主要进展,应尽可能高度概括地列出)、本研究切入点(前人研究的空白点或薄弱环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展开。阐述前人研究进展时须有文献支持,国外文献不可忽略。不能与摘要雷同。一般不接受没有进行国际检索、没有引用国际文献的论文。
应注意的问题:
(1)引述科学进展时,不要逐条罗列文献的作者姓名、试验方法和结果结论;应围绕关键词,分别或综合叙述该学科的发展和现状。
(2)阐述研究目的时,不写所用的方法、不预见结果,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一般以&本研究旨在&&&做简短结束。
(3)主要引用近5年的重要参考文献,引用本文直接摘引和提取信息的文献,不要同时标出多篇同类文献例如[2-8];主要引用研究论文,建议占引用篇数的80%以上,减少书籍文献和研究生论文的引用。
九、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应写清楚实验时间、地点、材料与条件的代表性及具体名称、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设计方法、重复次数、试验仪器、药品及规格、统计方法,等等。
1.实验材料要标明来源,试剂要标出厂商和纯度以及一些重要指标(浓度,活性等),药品及化学试剂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确需使用商品名时,例如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应在其通用名称后的括号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以药材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应注明药材的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工作单位。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需描述工作原理。
2.测定方法,实验方法参考他人的,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需详述。创新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实验应设置重复,重复次数至少应为3次。
3.应明确描述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调查设计应阐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描述设计的具体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应阐明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描述统计学方法及依据,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
4.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时,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十、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先写重要的结果再写次要的,变化要明确写出变化趋势和特点,没有影响的因素也要简要说明。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
十一、结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是全文的归结,是试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
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2.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那些检验,那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那些不一致,作者做了那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
容易出现的问题:结论混同为结果,以结论代替结果,结论和结果不分或分不清。
十二、讨论
对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相近甚至相反的结论进行评论,与有关文献进行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说明验证了什么,否定了什么,对能够阐述清楚的道理或机制加以阐述,对不明确的原因或不一致之处要进一步分析、解释。如是开创性的工作,则应该对试验中的得与失,重要的体会与感悟,存在的问题与失误加以阐释,给读者以启发或思考。
1.论述本研究的理论含义、应用意义。提出结果中证明了的原理、相互关系,并做归纳性的解释。
2.指出本论文所研究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往文献论著的异同点及取得的进展和创新点。(如果作者对前人研究结果有异议甚至予以否定,则须用数据和实证加以有条理的多角度的阐释,应充分说明可能的原因,应经得起推敲、商榷。)
3.指出本研究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对结果结论的影响及讨论。
4.指出本研究结论尤其是新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可能出现的情况,存在的不足、启示、改进设想、建议、展望等,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今后探索的方向。
5.应就整体研究的结论及过程进行说明,不要重复结果和结论中的内容,不要过多引用基础原理。
请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讨论的开始部分,中间讨论和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创新性、重要性。目前还不能解释的要进行推论和假说,不能以结论代替假说。不足不宜说的太多,以免推翻自己的研究,让研究更严谨即可。
十三、参考文献
遵循&最新、关键、必要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般只引正式出版过的文献;列出与文章切实相关的国内外资料,特别要吸收国内外最近5年文献。研究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数量不应低于20篇,综述不应低于40篇。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宜引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号。不使用尾注、脚注、题注、域等方式标注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1 连续出版物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 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2 专著(或译著)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 论文集 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 学位论文 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
5 专利文献 申请者.专利[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6 技术标准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起止页码.
7 技术报告 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8 报纸文章 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 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10 光盘文献(数据库) 作者.文题[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11 其他文献 作者.文题[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十四、致谢
根据实际情况对给予自己帮助、指点并因此受到启迪的人表示感谢。
十五、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用Word文件写作,通栏排版。
论文中文题目小二宋体,作者五号宋体,单位小五号宋体,摘要、关键词五号宋体,作者简介、参考文献六号宋体。正文、文中所有标题均为五号宋体,图题、图注五号宋体,图表中文字六号宋体。
英文字体全部用Times New Roman, pb;英文题目、作者五号宋体、单位小五号宋体。
2.图表随文
当正文出现诸如&如图(表)&所示&、&参见图(表)&&等语句时,图(表)就应跟随在这些语句的相应位置之后。只有一个表(或一个图)均不加表(图)序。
①一个表格只表达一个主题,不要试图把性质不同的结果糅合在同一个表格内;
②内容简单且可用文字叙述代替的不采用表格形式表达;
③已用文字或插图表达过的内容不能再用表格重复表达。
④表名和表序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的左右边框线应去掉;表格中的文字结束时不加标点。&表注&排在表下,左起空二字,末尾加标点。
⑤表内主要容纳数字、文字、符号等,应注意:a.表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必须写清楚,并核对无误。表内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下各组数字的小数位数应一致。表内不同的指标所取数据位数可以不同,但同一指标必须统一。如果计算或实验测得的结果就是&零&,应填写为&0&而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b.重复出现的文字或计数、计量单位等,应移入项目栏内。c.表中上、下栏或左、右栏内容相同时应逐项重复填写,不能用&&&代之,也不能使用&同上&、&同左&等字样。d.表内有空位的栏格代表未测或无此项,应空缺,而不应加一字(&&)补齐,因一字线代表未发现。
①图要精选,避免与文字或表格的描述重复。
②图的设计要合理,符合统计学与规范化要求。根据表述对象的性质、论述的目的与内容,选取适宜的图类别及表述图形。图形要直观、简明,能完整清晰地表述欲显示的主题内容。
③图的表述项目要齐全,线型、线距、计量单位、符号、坐标、名词术语等应符合制图要求和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④为保持图中的文字说明简明扼要,对图中注释较长的部分最好是借助于代号或数码表示,并在图下辅以图注说明。
⑤照片图要清晰真实,重点突出,最好是反差适中的黑白照片。
⑥图序、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个字。&图注&在图的下面,各条说明可连排,中间加分号,末尾一条不加标点。
公式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尾不必加标点符号。
对一个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随页脚注&,按①、②&&排序。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为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即未公开文献),具体包括:
(1)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2)档案资料
(3)内部资料
(5)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6)待发表文献
(7)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请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d);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如mg/kg/min)应采用m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中余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10 kPa(75mmHg),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数值。单位符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如&每天&不写作&每d&。数字与单位之间须留一空格。
执行GB/T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写成4&3&5cm。
以下情况应当使用汉字: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语句时;邻近的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时候应当使用汉字,连用的2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6.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M表示(中位数仍用M)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3)标准误用&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
(6)卡方检验用西文小写&2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8)样本数用n表示
(9)概率用英文大写P表示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词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一般不编排单独的符号表,对于公式中的变量含义需要说明的,请在公式后的段落中,采用&式中:A为某某,B为某某&的方式加以说明。变量使用斜体。
综述性论文要求
《中国农学通报》主要刊载农、林、水、畜、草、资环等大农业学科领域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方面未经公开发表、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要求来稿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明确、论证合理,有创新、有突破、有新意。综述性文章应是农业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自己对学科领域的理解、贡献,须对学科发展有独到见解,有指导意义。
综述性论文书写顺序为: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城市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主体部分、总结部分、参考文献、致谢。
标题上方书写项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一般不接受无项目资助的论文,除非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Tel:区号-********,E-mail:***@*****,qq:****。
通讯作者简介(若没有通讯作者或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为同一人,不需要此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Tel:区号-********,E-mail:***@*****,qq:****。
收稿日期:201*-**-**,修回日期:201*-**-**。
上述项目置于论文标题上方(即可),不必设为脚注
标题是论文的&眼&,论文的中心论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连接论文和读者的桥梁。应简明确切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至3级标题。
二、作者与单位
署名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贡献大小或实际参与分量排列名次。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姓名之间不留空格。
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省会城市可略去省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邮编和省市之间空一格;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三、中文摘要
1.请采用报道性摘要编写
要求:完整,概括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简洁,排除常识内容,避免重复题目;独立,不得引用文中参考文献号、图号和公式号;具体,要能明确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1)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在描述结果和结论时要使用具体数据和科学术语,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空洞自评;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或化学式;
(2)不出现&文章&&本文&或&我们&等主语,宜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就&&进行了调查(或统计分析)&等写法。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
(3)摘要中的缩略语、代号等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
(4)字数:300~400字。
四、英文摘要
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按&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内容须尽可能详细,字数不少于500字为宜,800~1000字最好。
通常由开头(主题句)、展开(展开句)和结尾(结果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用第三人称写作,不用&I&,&we&作摘要陈述的主语,常用it引出句子,或使用被动态;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是辅助从句开头;
避免使用缩略语,特别是非通用的、生僻的缩略语,不使用图表、公式及读者难以理解的简称、代号。如确有必要,必须在首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不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语气平铺直述;
不加任何评论和补充解释。
五、关键词
从论文中提取的,表示论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词组或术语,一般为3~8个。第1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或主要研究对象;第2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第3个关键词为得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第4~8个关键词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六、中图分类号
由论文的内容确定的,分为22个大类。可在网上或到图书馆查询。
七、文献标志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
主要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说明研究综述的理由、意义,即为什么要撰写本篇选题,介绍该选题的国内外或时代背景,或理论或实际意义。要求:简洁。
(2)提出问题。关于这个课题,根据确定的选题层面与级别,介绍将要展开的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谁做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作者论证这一问题将要使用的方法。
九、主体部分
提出一个论点之后,一步步深入,一层层展开论述。论点,由一点到另一点,循着一个逻辑线索直线移动。或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下依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一个分别加以论述。或把两者结合起来。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1)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切忌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适用于成就性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
3.论述时应考虑
&&每个具体专题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某专题最早开始于什么时间?哪个国家或组织或哪位专家首先开始进行奠基性研究;
&&随后(具体年代)哪些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该专家学者采用哪些方法、技术、手段;
&&取得了哪些成果;该专家学者认为:&&
&&取得成果的学术和经济意义何在;
&&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研究者都有什么结果,有什么异同;
&&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呈现一种什么趋势和特点,呈什么样的发展轨迹;
&&有什么经验;
&&出现过哪些失误;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从宏观上分析,本选题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总体上处于一种什么水平;
&&本选题中某具体专题研究哪些国家或组织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的总体水平如何,处于什么地位;
&&如果处于落后状态,其成因或制约因素何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应该采取何种战略与对策;
&&对未来发展动态或趋势的展望;
&&下一步研究应如何进行的设想、建议。
十、总结部分
论证得到的结果。对本论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使读者能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结论必须是序论中提出的,本论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果。
可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十一、参考文献
1.引用文献不少于40条
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4、5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引用的文献应是:
(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
(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
(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
2.文献引用应做到:
(1)系统、完整地通过数据库(例如CNKI,万方,维普,CABI,CA,等等)、网站检索相关学科、专业、领域自该数据系统创建以来的全部文献;
(2)通过与专业学会、协会和一些专家建立联系,获取文献中没有的信息、数据;
(3)对科研、推广、生产、贸易以及宏观政策、环境体制等各有关领域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工作实践当中的信息与动态;
(4)作者本人对相关选题应有基本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5)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大胆设问,谨慎求证。
3.文献格式要求
按下面格式规范,逐条检测文中的参考文献书写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半角标点符号,其中空格、标点照写),将尾注、脚注、题注、域等方式标注的参考文献改为文中直接上角标标注方式:
(1) 连续出版物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2) 专著(或译著)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3) 论文集 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 学位论文 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
(5) 专利文献 申请者.专利[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6) 技术标准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7) 技术报告 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8) 报纸文章 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 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10) 光盘文献(数据库) 作者.文题[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11) 其他文献 作者.文题[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十二、&三要素&和&四性&应突出
一定时空范围、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
(1)是否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
(2)是否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
(3)能否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1)综合性: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炼、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既以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的研究进展;又对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进而把握发展规律,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3)先进性: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学术性:论文应是学术层面上的关于某方面研究进展以及问题的综述,应包含上述的&三要素&,而非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文体。
3.撰写要求
(1)有理有据。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2)层次清晰。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3)语言专业。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应避免语不达义、晦涩坳口。
(4)校者把关。写成后是否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十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用Word文件写作,通栏排版。
论文中文题目小二宋体,作者五号宋体,单位小五号宋体,摘要、关键词五号宋体,作者简介、参考文献六号宋体。正文、文中所有标题均为五号宋体,图题、图注五号宋体,图表中文字六号宋体。
英文字体全部用;英文题目、作者五号宋体、单位小五号宋体。
2.图表随文
当正文出现诸如&如图(表)&所示&、&参见图(表)&&等语句时,图(表)就应跟随在这些语句的相应位置之后。只有一个表(或一个图)均不加表(图)序。
①一个表格只表达一个主题,不要试图把性质不同的结果糅合在同一个表格内;
②内容简单且可用文字叙述代替的不采用表格形式表达;
③已用文字或插图表达过的内容不能再用表格重复表达。
④表名和表序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的左右边框线应去掉;表格中的文字结束时不加标点。&表注&排在表下,左起空二字,末尾加标点。
⑤表内主要容纳数字、文字、符号等,应注意:a.表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必须写清楚,并核对无误。表内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下各组数字的小数位数应一致。表内不同的指标所取数据位数可以不同,但同一指标必须统一。如果计算或实验测得的结果就是&零&,应填写为&0&而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b.重复出现的文字或计数、计量单位等,应移入项目栏内。c.表中上、下栏或左、右栏内容相同时应逐项重复填写,不能用&&&代之,也不能使用&同上&、&同左&等字样。d.表内有空位的栏格代表未测或无此项,应空缺,而不应加一字(&&)补齐,因一字线代表未发现。
①图要精选,避免与文字或表格的描述重复。
②图的设计要合理,符合统计学与规范化要求。根据表述对象的性质、论述的目的与内容,选取适宜的图类别及表述图形。图形要直观、简明,能完整清晰地表述欲显示的主题内容。
③图的表述项目要齐全,线型、线距、计量单位、符号、坐标、名词术语等应符合制图要求和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④为保持图中的文字说明简明扼要,对图中注释较长的部分最好是借助于代号或数码表示,并在图下辅以图注说明。
⑤照片图要清晰真实,重点突出,最好是反差适中的黑白照片。
⑥图序、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个字。&图注&在图的下面,各条说明可连排,中间加分号,末尾一条不加标点。
公式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尾不必加标点符号。
对一个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随页脚注&,按①、②&&排序。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为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即未公开文献),具体包括:
(1)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2)档案资料
(3)内部资料
(5)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6)待发表文献
(7)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请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d);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如mg/kg/min)应采用m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中余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10 kPa (75 mmHg),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数值。单位符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如&每天&不写作&每d&。数字与单位之间须留一空格。
执行GB/T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cm。
以下情况应当使用汉字: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语句时;邻近的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时候应当使用汉字,连用的2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6.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M表示(中位数仍用M)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3)标准误用&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
(6)卡方检验用西文小写&2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8)样本数用n表示
(9)概率用英文大写P表示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词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一般不编排单独的符号表,对于公式中的变量含义需要说明的,请在公式后的段落中,采用&式中:A为某某,B为某某&的方式加以说明。变量使用斜体。
2006BAK02A21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1976450002 1Tel6E-mail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具体地址、单位(需是能确保您收到编辑部将寄给您发票、期刊等信函的地址),Tel:区号-000000,E-mail:***@*****。1960,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动物免疫学和兽药残留研究。E-mail.cn通讯作者(若没有通讯作者或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为同一人,则不需要此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具体地址、单位(需是能确保您收到编辑部将寄给您发票、期刊等信函的地址),Tel:区号-000000,E-mail:***@*****。(以上内容写于题目前即可,不必设为脚注(六号宋体)。)&(小二宋居中)&1& 21(宋体五号居中,人名间用逗号隔开,单名的姓和名之间空2格,作者单位序号右上标格式,英文同)1
4500022 450002(宋体小五号居中,单位序号左上标,单位所在城市若为省会城市不必要写出省份,如不是,必须写出省份。如:河北保定。英文同)&& ]CIPBALB/cCIPmAb[]EDCBSAOVACiprofloxacinCIP (UV Scan)SDS-PAGEBSA-CIPBALB/c3ELISAELISACIPCIP mAbCIP mAb[]BSA-CIP310-42CIPIC5048.59 &g/LZ3G12B3Z2H8C101:5121:2.56&105Z3G12B3CIPIC502.47 &g/L0.03%[]CIP mAbCIPELISA(宋体五号) (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字样必须写,便于审查是否遗漏写作要素,排版时会删除。作者必须使删除后行文通顺,流畅。)&(用实词3~8个,勿用虚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查询网址:)S859.84&&&&&&&&&&&& A&&&& Generation and Immunological Trait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Ciprofloxacin&Zhi Aimin1, Zhang Jie2, Zhang Gaiping1(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1Key Laboratory for Animal Immu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2Henan Huahuaniu Dairy Co. Ltd., Xinxiang Henan 450002) (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居中)Abstract: [Objective][Method]The Ciprofloxacin (Ciprofloxacin, CIP) was conjugated to carrier protein BSA and OVA by EDC to obtain the artificial and coating antigen. The ultraviolet scanning and SDS-PAGE were used to identify Ciprofloxacin artificial antigen.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BSA-CIP. The titer of polyclonal antibody (pAb) was detected by indirect ELISA and blocking ELISA after three times immunization. The high titer,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ouse was selected for cell fusing. [Result]The hybridoma lines that secrete CIP mAb were established with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hybridoma technology and the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it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mAb were characterized. SDS-PAGE results showed that CIP artificial antigen 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Three BALB/c mice indirect ELISA titer against CIP were all above 10-4 and the IC50 of No. 2 mice was 48.59 &g/L. Two hybridoma cell lines of Z3G12B3 and Z2H8C10 were screened for specificity to CIP after cell fusing, the indirect ELISA titer of the mAb were 1:512 in supernatant, 1:2.56&105 in ascites, the mAb of Z3G12B3 showed good sensitivity with an IC50 of 2.47 &g/L to CIP, had less than 0.03% cross-reactivity with sarafloxacin and difloxacin, and no cross-reactivity to other compounds. [Conclusion]The high-titer, sensitive and specific CIP mAb has been generated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IP ELISA kit and strip. ((Objective),(Method),(Result),(Conclusion)等字样必须有)Key words: Ciprofloxacin; immunological traits(Times New Roman五号,分号隔开,首字母小写,专用名词除外)&正文不分栏,小标题及其内容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字间距为标准间距,英文、数字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变量符号要用斜体,大小写全文要一致;图表内容只需中文即可,图表采用嵌入式格式。文中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三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HI、EcoRI、MspI、Sau3AI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基因符号用小写斜体,蛋白质符号首字母大写,用正体。)&0& &1& 1.1& &1.2& 550Bio-RadDU-600BECKMAN 3K-18SIGMASyngeneAE260METTLERHI9321HANNAJM-250SZ-9393-31.3& 1.3.1& & EDCBSA-CIP10 mg CIP15 mg BSA1 mL PBS1 hAEDC 30 mg 1 mL PBSBBA24 hPBS38 h1-20 OVA-CIP1.3.2& 1UV& PBSCIPBSABSA-CIPPBSBrafordBSA-CIPBSABSA200~400 nm2SDS-PAGE& [12]5%W/V10%W/V80 V40 V10 &L5~6 h1.4& pAb1.4.2& & ELISApAbELISACIPTijssen[13]OVA-CIPpH9.61 &g/mL50 &L/4 PBST35%200 &L/37 1 h31 000mAb50 &L/NCBC37 15 min3GaMIgG-HRP1:100050 &L/37 15 min6TMB50 &L/10 minOD450OD450NC OD4502.1P/N2.11.5& 1.5.1& & ELISA1.5.2& & 1640NS021450% PEG-1500NS096HAT37
5% CO21.5.3& & 10HTELISAELISA1.5.4& mAb& mAb[14]1106/mLELISABALB/c0.5 mL/103~6106/15mAb1.6 &mAb1.6.1& & ELISA1.6.2& & ELISAmAbCIPB/B0BCIPOD450B0CIP 0OD450CIPmAbCIPIC501.6.3& & CIPELISAIC50mAbCIPIC50IC50CR%[15]1.6.4& & ELISA2& 2.1& &1.Marker2.BSA3.BSA-CIP(图注放在图名上方)2& BSA-CIPSDS-PAGE(图表名用小五号宋体)2.2& ELISA1IC5031310-42IC501 &15ELISA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12.3971.9271.2820.9860.7860.4040.2310.0700.06522.6231.8241.0040.8760.6120.3890.2670.0690.06132.2101.8760.9980.8540.6040.3840.2310.0710.059&3& 1pAbCIPELISA2.3& 10428674.5%ELISA196.6%32IC50Z3G12B3Z2H8C102.4 &mAb2.4.1& & 2CIP mAb2Z3G12B3Z2H8C101:5.12&1021:2.56&1052& CIP mAbELISAZ3G12B31:5.12&1021:&105Z2H8C101:5.12&1021:2.56&1052.4.2& & 4Z3G12B3 mAby-37.043x85.918Z3G12B3 mAbCIPIC502.52 &g/LmAbCIP4& ELISACIP IC502.4.3& & 33CIPIC502.47 &g/LCIP mAb0.027%0.02%对其他抑制物无交叉反应。3& CIP mAb/&g/L/%2.47100&9.0&1030.027&1.2&1030.02&3.2&0.01&3.2&103&0.01&3.2&103&0.01&3.2&103&0.01&3.2&103&0.012.4.4& & SigmaELISAZ3G12B3 Z2H8C10IgG1IgG2a3& 结论是全文的归结,是试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可以是中心思想的重申和主要观点的归纳,可以是具有启发性的解释,或是在研究结果基础上的预测。应单独成段,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概况为基本结论,以便他人引用。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2.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那些检验,那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那些不一致,作者做了那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容易出现的问题:结论混同为结果,以结论代替结果,结论和结果不分或分不清。4& CIPCIPEDCEDCCIP-BSAEDCBALB/c106122CIPCIP mAbCIP&[1]&&&&& Campoli-Richards D M, Monk J P, Price A, et al. Ciprofloxacin. A review of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use[J]. Drugs,):373-447.[2]&&&&& Anad& A, Mart&ez-Larra&ga M R, Iturbe J,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residues of ciprofloxaci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broiler chickens[J]. 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101-109.[3]&&&&& Samanidou V F, Demetriou C E P, Apadoyannis I N.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four fluoroquinolones, enoxacin, norfloxacin, ofloxacin, and ciprofloxacin, in pharmaceuticals and blood serum by HPLC[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623-629.[4]&&&&& Gorla N, Chiostri E, Ugnia L, et al. HPLC residues of enrofloxacin and ciprofloxacin in eggs of laying he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53-256.[5]&&&&& Espinosa-Mansilla A, Pe a A M, G&mez D G, et al. HPLC determination of enoxacin, ciprofloxacin, norfloxacin and ofloxacin with photoinduced fluorimetric (PIF) detection and multiemission scanning Application to urine and serum[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185-193.[6]&&&&& Lolo M, Pedreira S, Fente C, et al. Study of enrofloxacin depletion in the eggs of laying hens using diphasic dialysis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ve HPLC-MS analysis[J]. J. Agric. Food Chem,):.[7]&&&&& Burhenne J, Ludwig MSpiteller M. Polar photodegradation products of quinolones determined by HPLC/MS/MS[J]. Chemosphere,):.[8]&&&&& Feng Y L, Dong C.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ofloxacin, ciprofloxacin, and sparfloxacin by micelle TLC-fluorimetr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474-477.[9]&&&&& Zhao Y, Zhang G, Liu Q,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ateral flow 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 strip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enrofloxacin residues[J]. J Agric Food Chem,):.[10]&&& Zhang G, Wang X, Zhi 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strip for screening of sulfamonomethoxine residues[J]. Food Addit Contam Part A Chem Anal Control Expo Risk Assess,):413-423.[11]&&& ,,,.[J].,5-179.[12]&&& .[M].:,[13]&&& Tijssen P. Practice and theory of enzyme immunoassay[M]. Amsterdam:Elsever,.[14]&&& Qing L, Wu J, Qi Y, et al. 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broad bean wilt virus and application in virus detection[J]. Wei Sheng Wu Xue Bao, ):166-173.[15]&&& Shelver W L, Smith D J. Development of an Immunoassay for the &-Adrenergic Agonist Ractopamine[J]. Journal of Immunoassay and Immunochemistry,):1-23.&参考文献格式模板[1]& 期刊[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 ,,,.[J].,):22-25.[2]& 书籍[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起止页码.:[2] &.[M].:,.[3]& 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Fox R L, Willmert K D..:..:,.[4]&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4] &.:[D].:,.[5]& 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5]&&&&&&& .[EB/OL]. Http://www.cajcd.edu./cn/ pub/wl.txt/.html,/.[6]& 报纸[序号]& 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6] &.[N].,(10).[7]& 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7] &,,,.GB5667&85,[S].:,1986:32.[8]& 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8] &.[P].,,.[9]& 书籍(专著)析出的文献[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原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起始或起止页码.:[9] &..:.[M].:,.&&&&
论文同行评议标准与规范
一、量化评分(总分10分,1分最差,10分最好)
创新性(3分)
□1分&&□1.25分&&□1.5分&&□1.75分&&□2.0分&□2.25分&&□2.5分&&□2.75分&&□3.0分
【考察点:1.选题创新。是否属于所在学科领域的前沿或关键问题?是否比较满意地回答了现实世界中的重大问题?或指出了某种理论观点的问题、局限?2.材料创新。是否是以新的或未被发现、末被利用的材料为主要依据,并在材料分析基础上做了有深度的理论归纳?3.视角创新。是否是从一个新的、独特的角度去研究一种现象或问题,从而得出一个全新的、独到的结论?4.方法创新。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证方法是否具有原创性?或以新方式(法)说明老问题?5.成果创新。结论或成果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新结果,在领域内具有开创性或突破性?或所报告的结果或理论具有普遍性,能激发一批后续研究?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可应用性?6.观点创新。是否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观点,或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既有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7.体系创新。是否在内容上建构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或逻辑体系?或是否构思新异,在理论上具有原创性?8.其他创新。符合任意一条均可打3分】
科学性(2分)
□0.5分&&□1.0分&□1.5分&□1.75分&□2.0分
【考察点:1.假定是否较好地简化了现实问题,满足了推导的需要?2.是否是重复研究?3.用所用方法、条件、实施步骤,能否给出相应的结果及得出相应的结论?4.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判断是否恰当?推理是否符合逻辑吗?;5.结论是否客观、可靠?】
学术性(2分)
□0.5分&&□1.0分&□1.5分&□1.75分&□2.0分
【考察点:1.表述对象是学术成果?核心是学术见解?基础是否是科学实验(或试验)、文献分析?目的是否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探索科技领域中的客观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参考文献引用是否时间新、数量多、原始文献多、转引(或译文)少、权威?有无漏引、误引或非相关引用文献?3.文献综述是否涵盖了本领域内的重要论文?】
严谨性(1分)
□0.25分&&□0.5分&□0.75分&□1.0分
【考察点:1.是否较好地回答了开篇提出的问题?2.观察、记录是否真实、客观?数据、图片是否准确、可靠?3.概念、判断、文献引用是否规范、准确?4.实验过程、结果是否能被他人再现和印证,是否是否充分支持结论?是否以简明方式综合了新的研究数据?】
规范性(1分)
□0.25分&&□0.5分&□0.75分&□1.0分
【考察点:1.研究工作是否完整?有无明确的研究图式、思路或者实验(或实践)操作?2.首次用到的术语、缩略语、符号等有无出处、注解、全称?3.论文结构等是否严密、简洁、完整,环环相扣?写作是否严格符合学术规范?】
可读性(1分)
□0.25分&&□0.5分&□0.75分&□1.0分
【考察点:1.题名是否统领全文?关键词是否确切反映文章精要之点,并能为检索提供引导?2.摘要能否说明研究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否突出了创新点?引言能否清晰勾勒本研究工作的背景,提供了完整的研究脉络?3.行文是否流畅达意,用词是否精炼准确?】
二、论文写作
1.是否完整表达了研究目的、意义?
2.摘要是否清晰、明了?
3.每一个部分是否都对论文论点给予了支持?
4.段落间是否使用了有效的转换方式?是否做好了各部分间的连接?
5.总结是否足够清晰明了?是否说明了我是如何得到最终结果的?
6.字词的选择、句子的结构、语法、标点是否都正确无误?
三、综合评判
1.立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
2.对本学科、本领域科学研究进展的了解和引用;
3.方法或其应用的创新性;
4.方法的科学性;
5.论证的逻辑性;
6.结果及其分析的合理性;
7.结论的科学性及可参考性/推广应用前景;
8.信息量与写作质量。&
1《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由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担任主编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通报》是(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多年来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国际农业和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并向海外10多个国家的有关数据库和图书馆赠阅。《通报》还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2《通报》特点:以农业科研院、校副高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重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见刊周期短(4-6个月左右),载文量大(大16开328页/期)。
3栏目设置:设有畜牧兽医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科学、食品科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科学、农艺科学、植物生理科学、土壤肥 料科学、园艺园林科学、植物保护科学、生态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热带农业科学、农业信息科学、农业工程科学、水产渔业科学、农业史学、农业传媒 科学、农村能源科学等栏目;还有农业、农村、农民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社科栏目&&三农问题研究。
4.1欢迎国内外农业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论文投稿。论文应论点明确,材料翔实,数据可靠,语言精练,层次分明。凡发现作者有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买卖论文、一稿多刊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通报》有权向作者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院校管理部门发函。
4.2稿件格式须符合《通报》论文写作要求,包含: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报道性摘要)、关键词(3~8个)和英文文题、作者、单位全称、摘要、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正文一般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同时,文稿应附带论文所属基金项目和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主要学术成就及详细通信地址,E-mail地址等)。文稿设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序号为1,二级标题为1.1,三级标题为1.1.1,均靠左侧顶格书写。
4.3《通报》实行网上投稿。投稿请登录http://www.,点击&在线投稿&,按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即可。投稿前需实名注册。投稿中遇到问题,电话或邮件联系编辑部。
4.4文稿word文档请用通栏版式:正文5号宋体,外文字母及符号5号Times NewRoman;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数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须书写清楚,拉丁文生物学名的属、种名为斜体,定名人为正体,拉丁学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不能缩写。
4.5文稿插图中文字、符号、数字须标注清楚,并注明图号、图题。表格一律排成word生成的电子表,由数据生成的图(或表)请附带上数据源。照片须提供电子版,并保证所描述特征清晰。
4.6文稿中所用度量衡单位一律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27日发布的GB3100~3102-93号标准《量和单位》中规定的外文字母书写,不再使用以下括号内的汉字写法。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m(微米),不再用公尺、丈、尺、寸;重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不再用丈2、尺2,亩一律换算成公顷;体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容量用l或L(升)、ml(毫升);时间用h(时)、min(分)、s(秒);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l/L或mg/kg。组合单位中不能附加其他信息,例如光合速率(CO2)为27.5~31.3&mol/(m2&s),不能写成光合速率为27.5~31.3&molCO2/(m2&s)。
4.7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发表的主要参考文献,以顺序编码制著录,即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正文引用处加注上角标(如:&&&[1]&[2-3]&[4-6]),文后按引用顺序依次列出。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4.8来稿文责自负。
5费用。通过编辑部初审的论文,需付200元审稿费才能进行责编审稿和专家审稿。审稿录用的稿件,汇缴版面费后才会进入组版待选库等待确定刊期。汇款地址:100125,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622室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期刊处。论文一经发表,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期刊2本,并按约定酌付稿酬。
6基金论文优先。《通报》优先录用省部级和国家级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科研项目的论文。请在文稿首页题目前注明基金项目下达单位、名称及编号。
7投稿回复。投稿成功后的3个工作日内,投稿作者的邮箱中会收到编辑部的正式回复,告知稿件能否进入责编、专家审稿流程。3个工作日未收到正式回复者,请联系编辑部查询。
8数据库收录。《通报》为&CNKI、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全文收录期刊,凡向《通报》投稿者,均视为同意论文在相关网站或数据库上公开;不同意者请提前书面告知责编老师和编辑部并获得编辑部的书面同意。
9联系编辑部。有关《中国农学通报》的论文投稿、修改录用,审稿费、版面费与发票查询等事宜,您可以在每个工作日的8:30&11:00、13:30&16:00,通过下述任何一种方式与编辑部联系。
E-mail:edit@
电话:,转9
其它时间您请通过发邮件、QQ留言等方式联系编辑部。
&论文结构/写作&& &&&& &&)&& && && &&&& &&字词规范&& &&&& && 标点符号&& &&&&&& &&
&&文献检索PubMed() &&影响因子查询SCIJournalImpactFactor() &&免费杂志() &&SCI论文写作宝典() &&杂志检索Journalseek() &&SCI收录杂志查询MasterJournalList() &&影响因子查询SCI(Impactfactor)&&& &&&
&&论文引用查询SCIcitation&&& &&&
&&医学生物学SCI论文写作论坛: &&SCI论文投稿:(搜索杂志名称即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