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像素高的手机,因为平时要上课要拍密密麻麻的笔记 。iphone5像素已经有了。

当前位置: &
苹果iPhone 5c评测
10:29:08 &帘梦溪之笔 & &
&&&&【PConline 评测】苹果公司在今年9月20日首次同时上市了两款新iPhone,分别是旗舰级的iPhone 5s,以及多彩绚丽的iPhone 5c。全新设计的iPhone 5c采用聚碳酸酯塑料外壳,配备4英寸视网膜显示屏,搭载A6双核处理器,1GB内存,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有白、粉、绿、蓝、黄五种配色可选,中国市场16GB版本合约价为4488元。iPhone 5s评测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大家,下面带来蓝色电信版iPhone 5c的详细评测。
苹果iPhone 5c电信版 16GB&&&&●iPhone 5c的塑料情结&&&&就目前来说,与火热的金色iPhone 5s不同,无论哪种颜色的iPhone 5c都不太招中国用户所待见。事实上,这是一款为了取代iPhone 5而推出的新iPhone,在iPhone 4与iPhone 5的革命性设计之后,iPhone 5c以全新的塑料外观和斑斓绚丽的色彩,成为iPhone历史上首款价格稍低的亲民智能手机,它所承载的是苹果设计团队带来的又一个新企盼。&&&&很多用户一听到塑料二字,可能会对iPhone 5c报以鄙夷的态度,认为苹果为了利润而忽略一直保持的良好体验。虽然苹果的工程师一再强调这个设计融入了他们的天才创意,工艺也高过其他制造商,并且能和最新的iOS 7系统界面相得益彰,但消费者可能会产生与此不同的想法。以中国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用户似乎更喜欢金属,而iPhone 5c的塑料之道,会有怎样的惊喜之处呢?下面就是见证真相的时刻了。&&&&●与iPhone 5一致的硬件配置&&&&苹果 iPhone 5c详细参数对比iPhone 5机型iPhone 5ciPhone 5CPUApple A6双核Apple A6双核内存1GB(非官方数据)1GB(非官方数据)ROM16GB/32GB16GB/32GB/64GB屏幕IPS 4.0英寸 分辨率 326PPIIPS 4.0英寸 分辨率 326PPI摄像头800万像素背照式、蓝宝石水晶玻璃前置120万像素背照式,单像素尺寸1.9um800万像素背照式、蓝宝石水晶玻璃前置120万像素背照式,单像素尺寸1.75um系统iOS 7iOS 6机身尺寸124.4x59.2x8.97mm <span style="color: #ffg123.8x58.6x7.6mm 112g网络支持GSM/WCDMA/CDMA/4G,国行暂仅支持联通和电信3G支持GSM/WCDMA/CDMA/4G,国行暂仅支持联通和电信3G特色功能提供白、粉、绿、蓝、黄五种颜色黑色/白色价格国行4488元,港版约3699元(16GB)国行5288元(16GB,官方已停止供应)&&&&●时尚而不失稳重的外观&&&&iPhone 5c圆润的包装盒借鉴了类似iPod touch包装盒的设计,透过透明塑料盖就可以看到iPhone 5c的真机,屏幕上面还有一层iOS 7界面的标签贴在上面,本次评测机型为蓝色中国电信版,其他版本的包装也是一样的。&&&&与以往一样,除了适配器、Earpod耳机、Lightig数据线、说明书之外,国行版还会附赠一个Micro-USB转Lighting小接口,这个小接口不仅具备充电功能,甚至与原装Lighting数据线一样支持数据传输,如果你习惯身上带一部苹果加一部安卓手机,有了这个小部件你只需要带一根通用的Micro-USB数据线即可,旅行时非常方便。&&&&虽然是塑料机身,但iPhone 5c整机拿在手上,可以明显感觉到他比iPhone 5(5s)更加重一些,因为他比iPhone 5(5s)足足多出了20克的净重。&&&&iPhone 5c的设计似乎来自于iPod touch 5,因为两者的外观实在太像了。除了比iPod touch 5厚一点,背面的圆润造型的很容易让人混淆。另外,首先我们要声明一点的是,当我们摸到iPhone 5c真机的时候,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他居然不像塑料,其质感要比我们想象之中好上至少十倍。&&&&不妨先从背面看起,这是一颗与iPhone 5规格一致的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配备蓝玻璃镜片和单LED闪光灯,他们均被完美地嵌入在了后壳上,没有凸出来,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重点来了,iPhone 5c的塑料背面给人的触摸感受非常亲切,宛如一件光滑瓷器的腰身,而且还有点像马卡龙,好吧,有人说像肥皂。总之,摸过就会知道的,像陶瓷一样,我希望这样形容会更准确一些。至于塑料耐不耐刮,笔者建议戴一个官方保护套,以防不测。&&&&机身底部是3.5mm耳机接口、扬声器、话筒和Lighting数据充电接口,与iPhone 5一致,其中Lighting接口正反面是通用的,非常方便。&&&&手机侧面配备Nano-SIM卡槽,与一般的大卡和Micro-SIM卡不兼容。另外,iPhone 5s的静音模式键和音量调节键都是独立分布的,这些都与iPhone 5一致。&&&&最无聊的当属iPhone 5c的正面了,完全跟iPhone 5和iPod touch 5一样,还是那块大猩猩保护玻璃、4英寸像素分辨率IPS视网膜显示屏、前置摄像头、感应区。说一句实话,虽然看上去不会觉得审美疲劳,但这块小得有点可怜的&前脸&,辨识度依然是相当高的,就像不会有人把宝马认成比亚迪吧。&&&&还有这个类似铜钱形状的物理HOME键,自从乔布斯发布iPhone以来很多年都没有换过,不换就先不换吧,其实这样也挺好,这就是血淋淋的成本啊。另外,由于产品定位的原因,iPhone 5c没有配备生物指纹识别技术,莫非这就是与iPhone 5s差价1000元人民币的代价?接下来,继续来看一组iPhone 5c与iPhone 5的简单外观对比。&&&&相关阅读:&&&&引领科技本色 苹果iPhone 5s抢先评测&&&&.cn/349/3493936.html&&&&●机身细节对比iPhone 5&&&&iPhone 5c是iPhone 5的取代机型,目前官方已经停止出售iPhone 5,只保留5c、5s、4S三条产品线。iPhone 5c的全新设计虽然谈不上革命性变化,但确实明显区别于iPhone 5和iPhone 5s,iPhone 5我想我们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5c和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iPhone 5c与iPhone 5异同点一览相同点不同点1、内部硬件规格一致2、系统均可升级为iOS 71、机身设计、材料、工艺不同2、iPhone 5c终于不会掉漆了&&&&上面已经说过,正面是没什么不一样的。尽管我们拿黑色iPhone 5和蓝色iPhone 5c相对比,如果遮住边框,并且都是iOS 7界面的话,几乎难以辨认出来。&&&&从这个角度可以明显看出,iPhone 5c比iPhone 5厚一些,并且,四段式天线也看不到了,它应该隐藏在了塑料壳内部的金属框架中。&&&&底部也有一些不同,iPhone 5c扬声器只有四个孔位,话筒一个孔位,而iPhone 5则密密麻麻分别布满了16个孔位和10个孔位,足见在这方面,金属的可塑性比塑料高一些。&&&&最大的不同依然集中在背面,iPhone 5c的后盖是一体成型的,而且塑料的材质不用担心信号的问题 。弱弱的问一下,读者朋友们会觉得5c酷似iPod touch 5么?摄像头的位置依然位于机身左上方,背部主体为经典的苹果LOGO和iPhone标志。&&&&两者的摄像头规格是一致的,同为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蓝玻璃镜片,配备单LED闪光灯。摄像头拍照样张可以参看本篇文章最后一页的详细内容。&&&&以上就是iPhone 5c和iPhone 5的简单对比,其实对于iPhone这样随处可见的机型来说,不用对比也应该可以分辨,虽然iPhone 5c刚上市,但是笔者已经看到不少消费者已经在使用了,呵呵,应该说是iPhone 5c的颜色出卖了他们。&&&&●与iPhone 5c相得益彰的iOS 7系统&&&&自苹果发布iPhone以来,iOS的升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iOS是第一个可以被称为成熟好用的移动智能操作系统。在iOS 7之前,iPhone一直以谨慎、沉稳的界面出现,而iOS 7的出现,标志着这款操作系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之所以说iOS 7与iPhone 5c相得益彰,其实不仅仅体现在桌面背景上,这种融为一体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一起来体验一下。锁屏界面、主页&&&&首先是点亮屏幕的效果,整体渐变出现,而关屏的时候整个屏幕也是伴随着渐变效果消失。这是一个瞬间的过渡,平滑而自然,让人感觉到手机是慢慢唤醒和睡去。可能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在那么一瞬间,能够令用户微微地感觉到手机似乎多了一些灵性。搜索页面、天气iCloud、主页&&&&苹果在今年六月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iOS 7,其界面的最大变化就是采用了色泽鲜艳的扁平化风格,令这款拥有几年历史的操作系统瞬间变得时尚和年轻起来。通知中心、上划菜单&&&&通知中心和上划菜单均附带毛玻璃效果,而在这之前需要通过越狱才能实现,可以看出iOS系统变得更加人性化。另外,iOS 7的许多应用界面都经过重新设计,例如指南针。股票、指南针&&&&在之前的iOS中点开一个应用,应用会在屏幕中间通过一个展开的效果打开。而在iOS 7中,应用不是在屏幕中间展开,而是在应用图标在屏幕所处的位置那展开。反之亦然,退出的时候也收缩到图标位置。当然这也没有多少不一样,看上去更直观一点而已。另外,iOS 7终于加入了中国用户非常喜欢的九宫格输入法。应用商店、照片相册&&&&其次,iOS 7依然保留了许多非常好用的应用,例如Passbook,它可以把登机牌随时存储在你的手机中,这样你就知道具体的登机口和时间,甚至直接以此为登机凭证。笔者有幸参加小米手机3发布会时曾经体验过,全程利用手机登机的感觉真是妙极了。据说QQ电影票也支持Passbook,有兴趣的果粉快去试试吧。Passbook、设置界面&&&&iOS 7系统的设置界面除了跟随扁平化风格之外,并无太大变化,这与iOS本身是一脉相传的。经过以上介绍,加上我们之前对iOS 7的七个测试版的详细报道,相信大家都以已经非常熟悉,可以这么说,是苹果的iOS 7,再一次引领了2013年的扁平化大潮。几乎没有其他手机能与iPhone 5c那样,做到自适应手机背景等一系列功能,带来硬件和软件完全融为一体的体验。&&&&●硬件性能跑分结果&&&&我们从不拿iPhone手机进行跑分测试,这次我们破例来测试一下,为了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我们采用iOS版3DMark进行跑分,并且拿iPhone 5c和iPhone 5做一个直接的跑分对比。&&&&最新版本的3DMark跑分软件为V1.2,分为三个层级的测试:普通测试、极限测试、无限测试,下面请看测试跑分结果。iPhone 5c(左)与iPhone 5跑分&&&&左边为iPhone 5c的跑分截图,右边为iPhone 5,由于两者采用的硬件规格一致,所以跑分结果也相当接近。在普通和极限测试中,iPhone 5c略落后于iPhone 5,部分相差可以认为是误差也不为过,无限测试中iPhone 5c则略高一些。读者也许注意到了iPhone 5的OS版本依然为iOS 6,如果想知道iPhone 5在iOS 7下的跑分结果,敬请期待接下来的iPhone 5与iPhone 5c专项购机对比文章,笔者将带你全面介绍这两款手机的性价比和购机要点。&&&&●800万像素背照式iSight摄像头&&&&iPhone 5c的摄像头沿用的是iPhone 5的配置,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先拿四个字总结一下:简单好用。国产手机厂商魅族在其新旗舰手机MX3上继续使用800万像素摄像头,没想到苹果也偏爱800万像素,而且与iPhone 5一样,除了界面什么都没改,没有像iPhone 5s那样增大感光原件尺寸,增大光圈来改善一下,看来,还是成本在作祟。iPhone 5c拍照界面&&&&苹果手机一直以快速简单而备受推崇,iOS 7的拍照界面则变得更加简洁直观,照片分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规格,支持一键全景拍摄,并且还加入了9宫格实时滤镜。除了传感器和镜头,iPhone 5c依然使用单颗LED灯作为照片拍摄和视频拍摄的补光设备,氙气闪光灯就更无缘了。大家应该比较关心iPhone 5c的实际样张如何,下面就来看看笔者拍的几张样张,所有样张可点击图片查看原图。&&&&iPhone 5c用来拍拍风景和静物,可以检测相机的光圈是否能应变及时,事实证明没有问题,大场景保证了一定的锐度,而且最大F2.4的光圈虚化能力也表示还能用。&&&&来一张刚切开的西红柿特写,看上去也表现不错。对果肉色彩的准确识别,加上水润润的环境光,iPhone 5c还是挺适合用来&饭前验毒&。&&&&上面这张布娃娃是在高速行驶中的车上拍下的,手一直在抖动,有点超出安全快门的的感觉,正好检测一下iPhone 5c的快门速度是否跟得上。原谅笔者再一次败了,原来iPhone 5c应付一般的高速连拍也相当不错,大多数读者朋友应该没有100%放大查看像素点的习惯吧,不妨点击下载图片试一下?&&&&笔者不是强迫症患者,所以本次评测没有真正的弱光测试环节,只好拿上面这张象征性的表现一下。记住你拿的是手机,手机,不是专业相机,而且就算专业相机,低光下的拍摄依然不能够令人满意,咱们还是不黑苹果了。实在要黑一下的话,还是留到和iPhone 5对比的时候。&&&&iPhone 5c拍照素质尚可,遗憾的是没有iPhone 5s上的电子防抖功能,不然会有更多人喜欢的,听上去好像没有太大意义,不过使用的时候就效果明显了,只是通常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好的体验总是这么来的。&&&&总体来说,iPhone 5c在成像质量方面还是值得赞扬的,没有过多花哨的选项,白平衡正常,成像也没什么瑕疵,旅游的时候大可不必再买数码卡片相机了,还挑剔什么呢?&&&&●总结与评语&&&&苹果iPhone 5c是iPhone 5的取代机型,在硬件配置上都与iPhone 5齐平,主要以外观和颜色取得消费者关注,甚至定了一个比较厚道的价格(不含税)。综合来讲,iPhone 5c没有惊喜,也不至于失望,全新设计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提供白、粉、绿、蓝、黄五种配色可选,搭配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iOS 7移动智能操作系统,简单好用,这或许就是iPhone 5c所承载的使命。考虑到目前iPhone 5c在国内的销量备受金色iPhone 5s挤压,不过对于首次使用它的用户来说,这样的体验足矣,港版已经跌至3500元左右,而大陆合约版则有相应的话费返还,可以考虑购买。让更多的人认识苹果产品,iPhone 5c是一个均衡的选择。(来源:pconline)
(责任编辑:CT008)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又到了每年例行的回望过去,展望将来的时候了,从下周开始,威锋游戏频道会陆续对 201...
库克并不喜欢出风头,他可能还没有获得像乔布斯那样的地位,也没有乔布斯那样受人敬仰...
智能手机革命的速度与规模一直令人难以置信,地球上每个人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并不是梦...
双背部摄像头从何说起?
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平台并不多,Android 和 iOS 加起来的市场份额超...
iTunes是内容也能退货?仅限欧盟区。
圣诞节最热销的是啥?当然是苹果啦。。。。是苹果设备,不是吃的苹果哦。。。
既然没用 AMOLED 面板,敢不敢来一次真正的低价?!
想必很多玩家看到《动物园 Zoo turn》这一个名字和看到标题画面后会以为本作是一款模...
《黑手党车——Omerta》是一款以二三十年代横行于美国街头的黑手党为题材的模拟驾驶...
《巴里和布鲁斯》( Barry & Bruce )是由开发商 Keitai Co., Ltd.所推出的一款以一对...
“一到中国节日就开饭”并不是国人的专利,对老外来说节日里吃点好东西那是必须的,Pl...
正当小编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老外正舒舒服服地过圣诞呢,这时候如果有哪个老外推出新...
TEAM SIGNAL 新作《蚯蚓炼金术(Earthworm Alchemy)》看名字给人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
一直以来,益智类休闲游戏都拥有着许多的忠实拥趸,这种类型的游戏当中一直没有什么太...
要说手机周边配件哪家强,那么 11 区一定当仁不让,在这个无创意不成活的年代,手机支...
Kini K10 移动电源容量 10000mAh,不仅体积小巧,外观还颇为简约时尚。
最新出现了一款 PWR Case 充电保护壳,可以帮助解决 iPhone 的续航问题。
智能穿戴装备有很多种,大家都喜欢往上半身发展,比如手环、臂环、眼镜、头盔之类的,...
在iPad上使用DJ软件时,用户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玩着玩着,突然没有控制好一个触屏...
不管过多少年,怀旧的心情总是不会被浇灭。
近日有一个来自加州的设计团队就为用户打造出这样一个双重体验的背夹式扬声器移动电源...
对于 2.5D 屏幕带来的诸多贴膜问题,Zupool OC初色系列 9H 原色全贴合防爆玻璃膜都可...
手机外形及尺寸进化历程,觉得挺好,值得看看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4253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纯洁的人,高尚的人,
  回顾十几年来的手机产业发展的历史,外形始终是终端产品的重要卖点之一。例如从摩托罗拉的StarTac系列到RAZR系列,或者是苹果的iPhone,直到现在以高清显示屏为卖点的各款手机产品,各式各样的外观造型让手机产品更年轻更具个性化特色。
手机进化论:关于外形以及尺寸的故事  人们往往以“古”为美,但在我们看来,移动电话似乎对它的“祖先”毫不尊重,技术飞速发展,性能突飞猛进,外观推陈出新……每天都在颠覆着传统,也在颠覆着你们的固有观念。你会发现这些年来,手机产品的“身材”、重量和屏幕尺寸虽然上下波动,但是却总是在沿着一个规律在前行。虽然我们在书写着历史,但我们更希望“预判”未来。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从这一堆“数据”得到的,也许就是未来数年的手机产品的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  首先,此组数据来自于国外某网站的数据库。该数据库里包含了自2000年以来所有的GSM手机型号,累计有数十亿次网页点击次数以确保它的准确。  其次,此组数据记录的是手机的发售日期而不是发布日期,大家可能在图表中注意到偏差。例如,许多2003年的机型在2004年普及,因为它那时才能应用。这不应该是个问题,因为信息仍然存在。
  另外,此组原始数据分为的两种平均数。每一个机型的“绝对平均值”说明其市场份额,第二类“加权平均值”则说明机型受欢迎程度(由用户点击衡量)。
  简单来说,例如2008年触摸屏在所有手机中“绝对平均值”占20%,但“加权平均值”占有35%。这个“绝对平均值”告诉我们,在所有5个手机中有一个是触摸手机,这是一个正常的份额。但是,这一年关注触摸手机上的点击量却是三分之一,因此它们是最流行和潜在的最高端的机型。
第2页:下翻盖手机之诞生
  翻盖手机是最早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外观造型,它分为下翻盖和贝壳机两大类,虽说今天它们看起来像一种垂死的“外观”,但是当年却赢得了无数粉丝的青睐。为什么当年的“热门设计”如今却不再吃香?体形厚重是一大主因,使得它们实在不适合当前市场的形势,我们也很难看到这种趋势在短期内扭转,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大屏幕和超薄设计的天下,下翻盖机在先天方面就存在劣势。
下翻盖手机市场份额  难道下翻盖机逃脱不了“绝版”的命运?下翻盖手机自有移动电话之时就已经面世,并好长时间都作为高端机型的“标配”,徘徊在移动电话顶端。从爱立信T10s的下翻盖式键盘到触摸屏——索尼爱立信P990i,下翻盖式手机始终占领着这块市场的顶端。
Ericsson T10s,Sony Ericsson P990  首先是爱立信T系列,然后如索尼爱立信P1的加入,只是外形设计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之后的下翻盖手机,索尼爱立信W350有过短暂的表现,但没有让世界为之一亮,留下的仅仅是一阵青烟而不是一声巨响。
Sony Ericsson P1,Sony Ericsson W350下翻盖经典机型:索尼爱立信P990  索尼爱立信P990的身材尺寸为114×57×25mm,整体风格比较硬朗,同前辈P910一样,P990也是采用下翻盖的结构设计吗,在打开正常的数字按键翻盖之后便能看到Qwerty键盘,使用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这款采用下翻盖设计,搭载Symbian 9.1 UIQ3.0平台的智能手机在当时获得了一片好评。
索尼爱立信P990  编辑点评:2.8英寸QVGA级别分辨率、Symbian 9.1 UIQ3.0智能平台、200万像素摄像头……采用这些配置的索尼爱立信P990性能方面在当时是出类拔萃的,也深受很多手机玩家的喜爱。从索尼爱立信P990身上我们便能看到下翻盖手机走向没落的源头:机器也高端,性能也强大,但是这种下翻盖设计就决定了机身很难做到纤薄,而纤薄的机身是永恒的趋势。
第3页:贝壳类翻盖由盛到衰
  有段时间,贝壳类翻盖手机数量占据了整个手机的一半(例如在2004年这个数据在一半以上),然而自从摩托罗拉StarTAC不负当日之勇,它们就很难回到高端地位了。就如图表中显示的,加权平均总是不如绝对平均,表明入门级、中端手机总是不如高端手机受欢迎。当然革命性的摩托罗拉RAZR V3和相应的系列帮助贝壳类翻盖手机赢回一些阵地,在一些像松下VS3和VS6其他传奇型号的促进下,摩托罗拉的RAZR在2005年销量翻了三倍。
Motorola RAZR V3,Panasonic VS3,Panasonic VS6  摩托罗拉一度认为他们可以每几个月更新RAZA系列中的一款,而让它永远存活下去,但实际情况是从那以后一直是走下坡路。
Samsung G400 Soul  三星G400是最后一个难以忘却的贝壳类翻盖手机,但是即使其优质和强大功能也不能改变贝壳类翻盖已经永远成为中端手机的事实。
贝壳类翻盖机经典机型:摩托罗拉V3
  谈起贝壳类翻盖手机就一定不能不说摩托罗拉V3,有着“刀锋战士”美誉的它在当时的手机市场攻城略地可谓如砍瓜切菜般容易,据说它的销量达到了1亿台之多。2.2英寸26万色176×220分辨率的显示屏,30万像素的摄像头,这样的配置在当时比较出色,但是它最大的卖点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纤薄设计。
摩托罗拉经典贝壳类翻盖手机V3  编辑点评:必须承认如今的市场上仍有不少贝壳类翻盖机型,但是贝壳类翻盖手机所占的比率,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所占的比率已经越来越少。贝壳类翻盖这种设计将显示屏安置在翻盖上,有的手机还在上翻盖外面安置一个小的显示屏,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能合理利用机身的空间,不足是采用这种设计的机型往往都比较厚重。想想看,采用贝壳类翻盖设计的摩托罗拉为什么能所向披靡?不是因为翻盖设计多么受欢迎,而是因它是第一个把贝壳类翻盖做成了13.9mm的厚度,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贝壳类翻盖走向没落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能够做到摩托罗拉V3这么纤薄的型号太少了,而且采用贝壳类翻盖设计的机型很难有所突破。
第4页:滑盖手机开始流行
  一度有人认为滑盖手机可以解决翻盖手机所遇到的问题:大屏幕和键盘可以契合在一个相对小的平面上,还可防止您按下意外的按键。但不幸的是,跟翻盖手机一样,这样的设计导致了滑盖手机“腰围”增加了数毫米。
滑盖手机市场份额  滑盖手机发展很慢,在2004年才获得一些关注。但在之后滑盖外形征服了世界,在滑盖手机的历史里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型号。通过图片很容易证实,2010年前加权平均绝对超过历年绝对平均。实际上,我们数据库显示6款最流行的手机中有4款是滑盖。N95作为第一款双向滑盖智能手机得到了偶像般的地位,其他还有N96、诺基亚第一款触摸旗舰N97、XPERIA X1(索尼爱立信第一款Windows Mobile系统智能手机)。
Nokia N95 o Nokia N96 o Nokia N97 o Sony Ericsson XPERIA X1  对于贝壳类翻盖式手机来说,一旦厚度降到了不到10毫米的历史低点,它们就要重新开始增加重量从而使其在竞争中不失去优势。而翻盖式设计则不一样,滑轨构造是可以留下来的,至少它们有可能持续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滑盖也在不断地进步,例如演变到侧滑QWERTY全键盘样式。这种设计开始时期也有困难(HTC TyTNs就是黑暗时代),但现在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却是最引人注目的机型,特别是全通用型——特别适合在线社交和移动电邮。
HTC TyTN o HTC TyTN II  并非所有用户都需要一个QWERTY实体键盘,所以这一系列需求让滑盖手机占有一席之地,但它们只限于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其受欢迎程度可能会保持相对高,但在绝对数量上来说,它们还没有达到20%以上的市场份额,即使它们在年曾经有机会获得这么高的市场份额。
  从图表来看,有些人认为当2010年滑盖造型手机产品加权份额仅占到13.4%,它们的欢迎程度会受到重创,然而到年中时我们还未见到重大下滑的公告。
  传闻中的诺基亚N9和E7都是为“滑盖”而生,而它们采用的都是第三大(已经发布的手机)、第二受欢迎手机外观样式,更不用说让我们充满期待并年底上市的Windows Phone 7手机,从目前来说这些手机也可能采用侧滑QWERTY键盘。配备QWERTY键盘的手机有许多可说,所以我们为他们准备了一个专门的图表,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讲解。
滑盖设计经典机型:诺基亚N95
  诺基亚N95绝对是诺基亚卖得最好的滑盖手机之一,2.6英寸1600万色QVGA分辨率显示屏,500万像素摄像头,双扬声器,塞班S60 V3版智能平台,双向滑盖设计……在当时配备50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并不多见,像诺基亚N95这样拥有500万像素摄像头的集大成者更不多见,所以N95持续畅销。直到今天,大街小巷里仍能看到不少诺基亚N95的身影。
诺基亚经典滑盖机型N95   编辑点评:诺基亚N95之所以广受好评,在当时堪称顶级的整合性能是一大原因,当时绝无仅有的双向滑盖设计是另一个制胜法宝。双向滑盖设计让N95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但是因此带来的厚重机身没能止住后来滑盖手机的颓势。
第5页:最古机种直板手机
  直板手机是我们统计中的最古老也是最受欢迎的手机样式,它们几乎占据了手机总量的一半。在年间所有发布的手机之中,有超过一半是直板机,直板手机的份额轻松超过了黄金时期的翻盖手机,在2006年达到份额的顶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那段时间内,常规的直板手机非常受欢迎,然而对于古典和怀旧的直板手机粉丝来说不幸的是,同翻盖和滑盖手机一样,它最终还是被历史的大浪所冲走。革命性的触控屏手机诞生了,它大大减少了传统直板、翻盖和滑盖手机的影响力。
直板手机市场份额  大屏触控是现在的大势所趋,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大屏触控手机最终接管
市场,即便是全能的诺基亚E系列也将搭载触控屏,所以对于那些不支持触控的传统直板手机而言,它们无法接近真正的高端。这样的状况对于玩机老鸟来说不免有点可惜,但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因为技术革新是在不断发展的,而这也正是它的美妙之处。
Nokia E61 o Nokia E50 o Nokia E71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从统计的数据来看非触控屏手机的占有率在逐步下降,但是全球范围内非触控屏手机的出货量依旧非常庞大。除非触控屏变得足够便宜,而且就连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都能占领,否则这种状况还将延续下去。
Nokia 6300 o Nokia 6500 classic o Nokia 6700 classic o Nokia N73直板设计经典机型:诺基亚7610  说起经典的直板手机,你一定还记得那款俗称“大刀”的诺基亚7610吧(与之对应的是“小刀”诺基亚7260)。诺基亚虽说采用传统的直板造型,但是数字键盘部分采用类似漩涡式的设计风格,手机右上角和左下角均采用圆角设计,整体来看非常个性。65K色176×208分辨率的TFT显示屏,Symbian S60第二版智能平台,除此之外,诺基亚7610还是当时鲜有的配备百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产品。
诺基亚直板经典7610  编辑点评:即使是现在,直板手机仍然占据着相当份额的市场,如今大行其道苹果iPhone 4和黑莓9700说白了最初原型还是直板手机,只不过iPhone因为采用了触控屏而取消了传统直板手机的数字键盘,黑莓9700采用了横向显示的屏幕和Qwerty键盘。因为主板手机有着结构简单,便捷实用而又不易损坏等特点,所以它在触控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
第6页:触控手机开始诞生
  一张图片就胜过说“一千道一万”的废话,例如下面这张图就能讲述整个故事。触控屏手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其取得重要的市场份额却是在07或08年之后。
触控手机市场份额  2004年诞生的第一批触控手机是不成功的,因为整个手机行业乃至全世界都没有做好触控屏手机井喷式发展的准备。但是那个时代还是诞生了一些体面的手机型号,像索尼爱立信P系列和摩托罗拉A1000等,但是这些不错的型号看起来更像是意外和偶然,因为它们没有树立起手机行业发展的标杆。
Sony Ericsson P800 o Sony Ericsson P900 o Motorola A1000  虽然触控屏手机的第一个热潮是在2004年,但是早在十年之前,第一款触控输入手机设备便迎来了曙光,这款设备就是阿尔卡特OT COM。虽说是这样,但真正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款触控屏手机却是索尼爱立信P800,因为在阿尔卡特OT COM便发布了。
Alcatel OT COM  第二次的触控屏浪潮迎来了巨大的成功,目前触控屏手机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触控屏手机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了惊人的80%。以前从没有哪种设备对市场有如此的把控能力,而且我们将看到更多这样的现象。
第7页:触控屏手机变流行
  两个重要的原因促成了触控屏手机的繁荣,第一便是硬件方面的提升:尺寸更大、更灵敏的触控屏,屏幕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另一个原因就是手机的处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样以来通过触控屏输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此时滑动UI和触控体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移动通信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苹果iPhone是一定要提一提的,这台在2007年诞生的划时代触控手机制定了以后触控屏手机的标准。优美的弧线,丰富而又易用的功能,苹果iPhone是革命性的,它制造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Apple iPhone  当然触控屏的普及也惠及到了苹果的竞争对手,看看摩托罗拉就知道了,搭载谷歌Android系统的触控屏手机成功地将摩托罗拉从火坑中拉了出来。
Motorola DEXT MB220 o Motorola MILESTONE o Motorola BACKFLIP  另一方面,虽然仍是市场的绝对老大,但是诺基亚显然没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秩序,稍显欣慰的是芬兰人正在努力追赶触控标准的制定者——苹果iPhone。
  随着触控屏的不断发展,触控手机也开始在中低端细分市场,像LG Cookie和Corby就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这些手机大多数没有高易用性的UI界面,也没有能够使触控界面流行开来的平台。虽说这样,但是我们还是期望这些品牌的下一代产品能够做得更好。
触控手机经典型号:苹果iPhone
  请注意,这里说的苹果iPhone不是指iPhone系列机型,而是说苹果在07年上市的iPhone第一代。乔布斯那句“我们重新发明了手机”绝非自卖自夸,相反这句话正好是苹果iPhone革命性的真实写照。3.5英寸1600万色480×320分辨率电容式触控屏、一体式极简金属外壳、iPhone OS(现称iOS)智能系统,苹果iPhone带来的不是硬件上的革新,而是颠覆性的操控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原来手机还可以这样使啊?”就是第一次接触iPhone时所发出的感叹。
苹果第一代iPhone  编辑点评:苹果第一代iPhone不是第一台大品牌触控手机,却是第一台引起大屏触控浪潮的触控手机。第一代iPhone并不是因为硬件规格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而是其几乎没有实体按键的极简外观、前所未有的操控方式、极佳的使用体验成就了这款手机的传奇。从iPhone之后,几乎没有实体按键的外观设计、超大尺寸的电容式触控屏变成了触控手机的发展趋势。
第8页:旋屏手机引领风骚
  最开始旋屏手机多少带点小作坊打造的意思,在国内最早见到的是三星的SCH-P308,从旋屏手机身上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新奇的因素,但它们没能在市场上普及开来。大家平时看到的旋屏手机比较少,因为它们基本处于边缘的状态,但是它们其中也不乏一些“明智”和“务实”的机型,像采用折叠式QWERTY键盘的诺基亚E70,采用双铰链独特设计的诺基亚N93等。
  必须承认旋屏手机可能是小众手机中最受欢迎的设计样式,而且像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都敢于在高端市场采用这样设计。但是低可靠性和高成本让这种设计没有普及开来,采用这种设计的手机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旋屏手机也曾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曾几何时一个拍照爱好者是多么想拥有一台索尼爱立信S700,索尼爱立信S600和主打音乐卖点的索尼爱立信W600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Sony Ericsson S700 o Sony Ericsson S600 o Sony Ericsson W600  当时诺基亚认为“时尚”与“精明”是最能阐释旋屏设计的,因此红极一时的诺基亚便在这种理念下诞生了。
诺基亚7373o 诺基亚7370  摩托罗拉同样也曾出过几款时尚的旋屏手机,V70是这几款产品的鼻祖,然而昂贵的Aura则是摩托罗拉垂死挣扎的最后代表。所幸的是在搭上Android这辆快车之后,摩托罗拉成功地摆脱了困境,但是似乎这家美国公司始终无法忘却那种别样的情愫,于是乎“后空翻”ME600和“侧空翻”ME511便诞生了。
  三星是这里提到的最后一个公司,它曾生产过4款旋屏手机,似乎韩国人认为旋屏设计天生不适合高端手机,所以他们仅仅生产了F200、F210和X830等几款而已。
第9页:不错之选:顶部旋转
  对旋屏设计感兴趣的还有另外一家韩国电子巨头——LG,采用旋屏设计的KU950和V9000能使手机轻松实现横屏和纵屏的自由侧换。
LG U960 o KU950 o LG V9000  但是好景不长,重力传感器诞生了,重力传感器的诞生使得屏幕旋转更加容易和自然,自此旋屏手机开始显得过时了。
旋屏手机经典型号:索尼爱立信S700
  即使是在索爱手机的发展历史中,S700都是不得不提的,这是一款让很多人为止倾倒的手机(包括笔者在内)。配备2.3英寸26万色QVGA艳丽屏幕的索爱S700有两大杀手锏:1、在当时秒杀一片的百万像素CCD摄像头,其成像质量非常优秀,2、双面旋转造型设计,在当时真正诠释了什么是时尚和新潮。
索尼爱立信一代经典S700  编辑点评:说旋屏手机是小众机型是没有太大过错的,因为纵观手机发展历程,诞生并造成一定影响力的机型不算太多。由于这设计的低稳定性和高成本,敢于尝试这种设计的手机厂商并不太多,采用这种设计的高端机型更是少见,所以这种外观设计风格有点独木难支、成不了气候的感觉,尤其是后来重力感应器的诞生加剧了这种消亡。虽说采用这种设计的手机里面有不少型号给大家留下过极其美好的回忆,但旋屏设计最后也没能形成大的手机发展趋势。翻盖旋屏
  翻盖旋屏手机是翻盖和旋屏结合的产物,当诺基亚N90、N93和N93i诞生之后,这种结合翻盖和旋屏的设计开始走红,但这种设计似乎继承了翻盖和旋屏二者更多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所以这种设计没有流行太长时间。
  在当时作为一款时尚设备的诺基亚6260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喜爱,但是它同N90、N93和N93i一样,体积较大,因此在日常使用中显得不是很方便。尽管这样,这种设计的手机在拍照和录制视频时却显得非常好用,所以后来的三洋Xacti同样采用了这种设计。
Nokia 6260 o Nokia N90 o Nokia N93 o Nokia N93i  LG和三星后来还是投入了一些精力在翻盖旋屏手机上面,例如G7100,G7120,G7200和P900这些型号,只是再此之后它们就放弃了这种设计。
LG G7100 o LG G7120 o LG G7200 o Samsung P900翻盖选屏手机经典型号:诺基亚N93i  诺基亚N93i被冠以“诺基亚史上最时尚手机”的美誉,独特双铰链设计、酷炫镜面外屏、320W像素3倍光变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塞班S60智能平台……其实这款手机的综合性能不及同时期的N95,但是它凭借罕见的双铰链设计+酷炫镜面俘获了N多年轻男女的青睐,当时320W像素3倍光变卡尔蔡司认证镜头也是它的一大卖点。
诺基亚N93i,我承认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被征服了  编辑点评:似乎采用翻盖旋屏设计的手机都无法低端,而且像N93i这样的机型也曾形成过一机难求的火爆局面,但这种设计最终还是成为历史。想想翻盖和旋屏手机没落的原因便能明白,翻盖旋屏手机不过是将翻盖和旋屏合二为一嘛,另外,这种设计往往有着更低的可靠性和更高的成本。
第10页:扭腰设计开始出现
  诺基亚的“音乐二人组”则为我们介绍了另外一种旋屏设计——扭腰设计。这两位XpressMusic家族的首批成员能够围绕“腰部”的中心轴旋转,因此它们在旋转之后能呈现不同的设计,旋转之后能让用户在打字键盘和音乐快捷键间自由选择。
Nokia 3250 o Nokia 5700  采用扭腰设计的经典机型印象中就只有诺基亚两款,都很经典,都很畅销。这两款机器体现了诺基亚设计方面少有的突破,由于采用扭腰设计,用户能非常方便地在常用电话功能与音乐播放间自由切换,体现了这两款手机主打音乐的初衷。这种设计没能普及的原因跟旋屏设计差不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双屏双键盘设计
  双屏双键盘手机一直是诺基亚的特色,这种设计的产品从外面看是一款传统的大块头手机,从里面看又像是一个小型的笔记本电脑,这种设计导致了它们的用户群始终有限。虽说它们本身是非常不错的设备,但是它们的存在时间之短却令人惊讶,可能因为无法顺应“更轻更薄”的发展趋势,它们最终消失在手机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Nokia E90 o Nokia 9210i Communicator o Nokia 9110i Communicator o Nokia 9000 Communicator  手机制造商LG也曾生产过类似的产品:LG KT610。说实话KT610不是一款特别烂的产品,但是这款产品一旦没有广告的推广马上就会死掉,所以LG并没有对它作大力推广。
LG KT610双屏双键盘设计经典机型:诺基亚E90  但看外观就知道这款手机的目标消费者是些什么人了,这款07年诞生的巨无霸曾经获得了众多商务人士的青睐。Qwerty键盘+传统数字键盘,1600万色4英寸800×352分辨率内屏+2英寸240×320分辨率外屏,256MB ROM+128MB RAM,Symbian 9.2 S60 3.1智能平台……,可以说这台手机就是为性能和商务人士而生。
诺基亚商务经典E90  编辑点评:双屏双键盘手机以诺基亚推出的居多,而诺基亚推出的这些产品基本都是定位于商务人士,设计的初衷是商务应用,性能和稳定是首要考虑因素。本来就是小众机型,再加上不考虑时尚因素,无法做到小巧轻薄,因此这种手机的命运可想而知。
第11页:折叠全键盘受青睐
  早在2003年,诺基亚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计:用一个相对紧凑的尺寸将QWERTY键盘和全通数字键盘结合在一款手机上面。从诺基亚6800开始,折叠式QWERTY键盘被保留在高端智能手机上面,自6800以后,芬兰人推出了一系列这种设计的后续机型,如、6822等。
Nokia 6810 o Nokia 6820 o Nokia 6822 o Nokia E70  采用这种设计的绝唱之作是诺基亚E70,诺基亚E70之后,这种导致手机体积较大的设计便开始一蹶不振。
经典机型:诺基亚E70
  独特的设计是诺基亚E70的一个卖点,喜欢的人赞不绝口,不喜欢的人认为画蛇添足,但不管你喜欢与否,你都会承认它很有个性很有特点。诺基亚E70基本配置:26万色352×416像素TFT显示屏,200万像素摄像头,Symbian 9.1 S60 3.0智能平台。
诺基亚E70  编辑点评:在笔者看来诺基亚E70这种设计多少有点非主流的感觉,如果说E90的双屏双键盘设计是为商务应用而生,那E70的这种折叠设计是出于什么的考虑呢?不管怎样,从诺基亚E70之后这种设计的手机就绝种了。灵光一现的尝试
  有些手机就是与众不同,它们因出名而被广为流传,现在它们已经被归结为“近乎辉煌的绝唱”。
  就像不经意间一样,这些产品的设计师将它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就像某位政府议员说过的一样:叛乱分子是没有事业的。所以纵观手机发展史,这些被奉为“绝唱”的经典手机型号就如同叛乱分子,它们是如何出现的?看起来没有一点线索。几乎每一个手机厂商都曾生产过这样的手机产品,但是却没有一个手机厂商能将这种产品转化成一种持续性的成功。
  由于不够普及,也没有足够的粉丝支持,所以一旦这种手机设备没有呈现足够的创造性或者有新的模式出现时,这样的产品就无法度过这场危机。
  西门子希望用自己的Xelibri系列来完成“翻身一击”,而且认为值得一搏。当时西门子希望有所作为,而且为了带来一些新的,非常不一样的东西到手机市场,它们冒了这样的风险,只是最后事与愿违,而这也促使了西门子的加速破产和倒闭。
Siemens Xelibri 1 o Siemens Xelibri 4 o Siemens Xelibri 5 o Siemens Xelibri 6
第12页:其他灵光一现的尝试
  另外两款采用独特外观设计的手机产品是三星的Serene和Serenata,三Serenata上面甚至都有Bang&Olufsen的授权logo, 这款产品近乎天价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一般。
Samsung Serene o Samsung Serenata (Bang&Olufsen)  作为一个凭借常规外观手机来巩固领先市场份额的手机厂商,诺基亚有时因为“突然的,戏剧性而又创造性”的爆发而在业界闻名。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诺基亚制造的第一台N-Gage手机、笔形的或者方块状的7600?啊,能让我想起来的实在太多。
Nokia N-gage o Nokia 7600 o Nokia 7280 o Nokia 7380  现如今,摩托罗拉也拿出了奢华而又夸张的设计,“后空翻”ME600和“侧空翻”ME511的设计灵感也许来源于Aura和RIZR Z8。这两款机器的后续机型还有Motocubo和Charm,虽说摩托罗拉并没有公开发布,但是你经得住它们的诱惑吗?
Motorola BACKFLIP o Motorola FLIPOUT  然而到了最后,人们发现他们喜欢的还是简单而又实用的设计,而且手机制造商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以上这些机型基本是各大厂商制造宣传的一些噱头而已,因为这些手机无法为他们带来想要的巨额利润。
  每年总会有那么几次涌现出独特设计的手机产品,人们大多也只是看个新鲜,当炒作过后大家还是会发现好用的还是简单而又实用的常规设计。
第13页:腕表手机不可思议
  几乎所有的间谍电影里面都会有腕表一样的手机装备,007里面的詹姆斯邦德便是如此。曾经多少代人都有一个对着自己手腕打电话的梦想,所以当某某厂商发布这种腕表手机时,大家都是激动不已而又觉得不可思议。
  当一个大的手机制造商说要推出这种手机时总是给人很大的希望,而且它也肯定能做出来,如果它没有做,那只能说明它不想做而已。但可惜的是,即便是近乎天价的LG GD910和超薄诱人的三星S9110都不是足够的优秀,它们的功能取代不了一块手表,也取代不了一款手机。
Samsung WatchPhone o Samsung S9110 o LG GD910双面手机
  三星曾经推出过两款双面手机,这是一种在纤薄机身上“合二为一”的设计方式。手机的一面是较大的屏幕,用于视频播放或者音频欣赏;手机的另一面配备较小屏幕和常规数字键盘,用于日常的通讯功能。但是来回翻面所带来的便利却没有弥补你无法同时使用数字键盘和大屏幕所带来的缺憾,所以这种设计的手机最后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
Samsung F300 o Samsung F500其他设计
  这一次我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东芝G450是一款奢华的手机产品,但只是奢华而已。我们甚至都不能明白它的诞生是为了什么,试图去证明一种设计概念吗?获取较大的销量吗?希望凭借其独特的设计来取得额外的宣传吗?不管是为了哪一种,反正市面上没有出现这样的第二款产品,所以我们认为它肯定是失败的。
Toshiba G450  以上就是我们能想到的所有手机的外观设计,我们发现了在手机演变之路其他的一些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趋势。
  你是否知道2000年手机的平均重量?厚度都是多少?火柴盒大小的手机什么时候最受欢迎?好吧,如果你不知道并且想知道的这些细节的话,休息片刻后请继续往下看。
第14页:手机重量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相当一致的变化图,在过去10年的时间内,移动电话的平均体重几乎没变。但如果你认为这样就没有故事可说,那你就错了。
手机重量发展趋势  现在的手机产品集成度非常高,各种高性能的原件被压缩到了一起。一个5年前相同功能的手机产品的集成度仅为现在手机的一半,但是二者的重量确实一样的。
  但这并不是大众用户真正关心的,在10年手机演变之路的前五年,一些“超级迷你”外观的手机非常流行,最好的手机都有着最多的特色。例如西门子SL55就是当时一款非常优秀的滑盖手机,索尼爱立信凭借T66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松下最早想出了生产比火柴盒还小的手机——GD55,而G50和G51当时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Siemens SL55 o Ericsson T66 o Panasonic GD55 o Panasonic G50  事实上,曾经有不少人特别痴迷于那些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手机,但是现在他们只是因为使用才需要它们。利用一切空间,添加收音机功能,配备更强大的硬件,增添更大的屏幕是大家当时想要的,但是当时手机制造商愚蠢到没有听见这种呼声。
  手机上专用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成本,但是金属材质比起塑料材质更显分量,而且大家都喜欢他们高端智能手机上的钢铁或钢化玻璃,不是吗?
  也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不在一个大的手机上集成所有能用到的功能呢?原因是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从一定角度来说诺基亚是成功的,但是旗下也仅有中等大小的E71能卖上几百万台。
Nokia E71  所以如果你希望将来的手机有什么不变的,那么它肯定是手机的重量。稍重于110克将是最佳的选择,这种重量的手机不会太沉但又有足够的分量,而且该重量的手机能良好地平衡便携性和功能的完备性。而且手机所有未来的性能提升都会驱使手机原件的进一步小型化,例如microSIM的出现。
第15页:纤薄总是受欢迎的
  下图中手机厚度表格所表达的趋势完全不同于手机重量的表格,它显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摩托罗拉RAZR是第一个重视手机纤薄外观的机型,在RAZR之后我们看到手机的厚度在不断减少。图例还显示这种手机厚度减小的趋势不分手机的档次和价格,无论是高端手机还是低端手机,无论是热卖机型还是小众型号,统统呈现出了这一规律。
Motorola RAZR V3  我们还发现高端手机型号和主流手机型号之间的厚度差距在不断地扩大,你可能觉得图表显示的信息绝对有问题,但是想想我们前文所说的内容吧,其实这其中有更多的故事。
手机厚度发展趋势  因为高端手机往往采用更大的显示屏,这些手机往往有着更大的横截面,因此这种手机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所有元件,没有必要把手机做得更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手机产品是越来越纤薄,但是我们怀疑这种手机变得更薄的趋势有一天会停止。也许将来的手机还会薄上一到二毫米,但是它还能变得更薄吗?
  当手机薄到能装进你钱包里的信用卡插槽时,它的续航能力很可能成为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摩托罗拉的RAZR系列和三星Ultra系列都是不错的产品,因为它们比同时代的机型要更加轻薄。
  现在人气如日中天的苹果iPhone 4和三星i9000的厚度都在10毫米以内,而且十有八九的用户不需要它们更薄了,因此高端手机的竞争力或许体现在重量之上。
Apple iPhone 4 o Samsung Galaxy S
第16页:显示屏尺寸的趋势
  当这款手机是高端的触控手机时,其配备的显示屏当然是越大越好了。诚恳地说,你真的希望手机在显示屏尺寸上有什么天壤之别吗?我们是没有的。
手机显示屏尺寸发展趋势  在手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一点,分辨率较低的手机增加屏幕尺寸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一问题将来就不复存在,因为我们现在正使用的4英寸显示屏它看起来就已经足够清晰了。
  当然,乔布斯会告诉你iPhone 4采用Retina显示技术,它在3.5英寸的屏幕上显示了更多的像素,所以iPhone 4的显示效果比其他手机好很多。也许他是对的,但在大多数使用情况下,它们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如果iPhone 4有一个更大屏幕应该会更好。只是更大的显示屏又会导致iPhone 4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问题,所以采用更大屏幕的好与不好这个没有定论。
  配备触控屏,屏幕不断提升,对于手机行业来说这一发展趋势还有问题有待解决,所以这一发展趋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Dell Streak 5-inch tablet/phone  我们不知道手机屏幕将来的发展不是不有一个瓶颈,HTC HD2屏幕尺寸达到4.3寸,而且5寸的平板手机也已上市,我们无法大胆地去预测它,但这确实是发展趋势。
第17页:QWERTY键盘手机趋势
  完整的QWERTY键盘已经出现,设备共享使得它上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随着智能手机变得更好,在许多活动都需要输入的文本(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网络浏览等),打字速度更快,功能更强的设备将是必要的。
手机QWERTY键盘发展趋势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喜欢在手机上打字,所以QWERTY全键盘的普及自然会受到阻碍。随着虚拟键盘布局改进和触摸屏敏感性的提升(更不用说不断扩大的显示尺寸),没有使用实体按键的QWERTY键盘,很多人使用时一样觉得不错。
Motorola V.box V100  然而对于那些经常在旅途中,经常用手机收发邮件或者获取信息的人来说,有着良好触感的QWERTY键盘是无可取代的。在2000年推出的摩托罗拉V.box可能是第一款这样的手机,它配备一个完整的QWERTY键盘。
第18页:拍照相机发展趋势
  本文只是为了探索手机的外观及尺寸的发展历程,而不是个别的功能。但是出于好奇,我们从手机拍照功能发展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拍照手机发展趋势  诺基亚在2002年推出了7650,它证明了手机其实也可以拍照,当时很多机友在看一款手机的硬件规格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这款手机有没有摄像头。
Nokia 7650  我们的数据库显示,一年之后拍照手机已占到一半以上,而在拍照手机诞生的第三年,它们已经完全控制了市场。早在六年前人们都希望自己手机的背后能有一枚摄像头,而现在拍照手机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
  不像现在,当时的拍照手机是没有很多的选择,像配备130万像素的诺基亚6630就被认为是当时拍照手机的顶峰。
Nokia 6630  手机摄像头的改善也是手机多年以来众多发展中的一项,成像质量提升,画面噪点减少,手机的图像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19页:广角镜头成另一趋势
  广角镜头可以说是手机摄像头发展的一大趋势,而且已经有一些旗舰拍照手机采用了这类镜头。例如像素值高达800万的诺基亚N86,其摄像头就有一个28mm的视角,而三星Pixon12还有着一个30mm的镜头。
Nokia N86 8MP o Nokia N8 o Samsung Pixon12  虽说有一些工作环境是禁止相机和拍照手机的,但是在过去的两年之中,拍照手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7%,目前没有摄像头的手机基本都是一些很低端的型号,有没有摄像头对它们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一个厚度在10mm以内、大屏幕全触控的手机可能是未来的趋势,而且现在已经有了不少这样的手机产品。那么完善系统软件,增加应用程序和提升处理能力将是手机发展的另一个转折吗?回首手机行业在过去十年中走过的路,我们期待这样的转折。
  10年的时间不算太长,所以你可能还记得单色屏幕上显示一行行文字的场景,但是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你可能就是通过高清屏手机无线联网的方式来实现的。手机未来的十年会是怎么回事?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你说了?
<p id="rate_67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不错!&人气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64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看完&&不错&&给分&人气 + 3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26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手机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学到的经验,这篇专题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人气 + 5
" class="mtn mbn">
看完&&不错&&给分
手机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学到的经验,这篇专题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文能提笔控萝莉,武能床上定人妻,进可欺身压正太,退能提臀迎众基。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51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不接受异性勾引。看头
红苹果, 积分 4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真带劲,长知识了。沙发,慢慢看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768 小时 UID
帖子 精华4
主题帖子人气
赢球一起狂?输球一起扛
这么长………………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142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然后呢?他们叫我做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讥笑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自己是个黑人!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53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这贴进一次客服端爆一次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4325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苹果发明了新手机~~~~~~~~~~~~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2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再见,青春.
[fly]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ay__b863b8109b6c.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fly][/glow]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4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慢慢看。。。。
告诉我你的方向,想你的时候心应该朝着哪里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878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子太多,客户端有鸭梨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209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世人只看到了我外表的放荡,有谁懂得我内心的忧伤
看完了,其实尽管很长还是挺不错的,了解了不少~
水区要努力!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沪ICP备号-1 丨 深公安网监备案号 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4s摄像头像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