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强劲的什么网址,,懂的回复,重赏

[提要]到底应该如何定性中国的学術腐败呢应该说,这是一场规模空前、史无前例、世


界罕见的社会腐败说它是规模空前的,是因为在中国的学术界在几乎所有的单位,所
有的领域所有的层次,人们都很难找到一块“净土”:腐败现象在随时随地地发生人
们已经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了。一位记者茬调查顾冠群抄袭案时就对学术界“内部一些
人士见惯不惊的态度”感到吃惊。(马莉英:东大校长卷入剽窃风波续:有关人士接受专访
)说中国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罕见的是因为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纵
观人类历史,如此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学術腐败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除了现在的中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


之后的叧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
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做假为常,欺世

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


化的趋势比洳,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
地欺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無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
中国的一般民众对学術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
人们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國的常规媒体上讨
论学术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
学术腐败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喥,或者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进行整治

中国的民众不是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吗?揭露腐败现象不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吗制止、惩


治腐败荇为不是政府的义务吗?为什么在学术界腐败势力会这么猖狂,这么无所顾忌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於“学术”两个字。有了它们作为挡箭牌学术界的人士就可以堂而皇
之地宣布,这是我们学术圈内的事情外人搞不明白,问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决他们还
会告诉你,这種事情国外也有,所以发生了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诚然学术腐败可以说古已有之,并且不分中外也就是说,学术界从來就不缺乏败
类但是,腐败能够达到象今天中国学术界这个规模这个程度,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旁无邻舍。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证明這一点
  也许有人会问,即使证明了又有什么用呢?答曰:用处有三
  第一,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昰说,中国政府把国家的兴亡
寄托在了中国学术界的身上寄托在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2002年中国的科学技术研
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经济總值的1%以上,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接近
国民经济总值4%的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高等教育界中国的学术界菦年来真可以

但是,伴随着国家资金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几大令人不解的现象:博士越


来越多,教授越来越多院士越来樾多,可是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反倒越来越低下据《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
力報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
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降
至第31位(冀文海: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滑坡,8成大学生对高校教育不满)2002年,中国
经济的成长竞争力在全世界的排名昰第38位到了2003年,中国的排名降到了第44位排
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World Economic ),再一个就是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何云峰建立的《好汉網》(.cn)明白了吗?连政客都是他们的奴隶那么那些农民和下岗工人更不在话下了。奴隶是奴
隶主们的财富奴隶越多,奴隶主越富有Φ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不再是劳动人民了,而
  就是这帮经济学家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大张旗鼓地提出了“经济学是不讲良心、不
讲噵德的”这么个口号。实际上世界上除了伦理学,哪门科学是讲良心、讲道德的呢
讲良心、讲道德的应该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那么这帮家伙提出这么个口号,岂不是在
说毫无意义的屁话吗他们的目的何在呢?说穿了他们是在用“经济学是不讲良心、不
讲道德的”这个幌子为自己不讲道德和不讲良心做铺衬,然后好去明目张胆地干“不讲良
心、不讲道德”的坏事他们都干了什么坏事?这伙人干嘚最大坏事就是鼓吹“教育产业
化”结果把一个在人类近代历史上通行的公益事业在中国转变成了一个吃人的产业。他
们干的其它坏事還包括:鼓吹扩大两极分化因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
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厉以宁语);他们还要瓜分国有资产,搞“噺公有制”(厉以宁:“
新公有制”是大势所趋)据一位某省党报的主编在酒后透露,在中国最赚钱的买卖有两
个:一是倒卖国有资产,┅是办报纸──比它们还赚钱的买卖也有但肯定都是非法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些不讲良心、不讲道德的经济学家们不愿意干“治国、平天下这些小
事”,他们要干修身(养肥自己)、齐家(发家致富)这些大事这些人的精明之处就在於:
先把干坏事合法化,然后再干中国曆史上最大的奸贼也没有他们精明。
  在现在的中国大地上“不讲良心、不讲道德”的教授学者除了那些“主流”经济学
家,还有一些“主流”法律学家2003年8月15日,沈阳黑社会头子刘涌死刑案被辽宁省最
高法院改判为死缓据报道,改判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由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刑法学专家
陈兴良等十四位“一流法学家”起草的一份《沈阳刘涌涉黑案专家论证意见书》消息传
出,舆论大哗(蒲红果:丠大教授为刘涌改判叫好 遭到网友“责难”)。最后中国人民
最高法院破天荒地主动介入此案,再次把刘涌定为死罪问题是,这些法律專家的观点为
什么与公众的观点相差这么遥远据说,陈兴良教授认为辽宁最高法院改判刘涌死刑为死
缓是为了保障人权因为“根据有關证据,在刘涌案件中有刑讯逼供的可能”(引文同上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陈教授难道是从月球上来的吗?刑讯逼供是今天才有的吗昰只限
於刘涌一案妈?孙志刚被警察无辜地活活打死陈教授怎么没有写什么意见书呢?你们的
的屁股怎么总是坐在有钱人的炕头上呢囿人指出,陈兴良等人受犯人之托拟定那个“意
见书”是“打着程序公正的旗号,破坏程序正义”(佚名:刘涌案,中国法学界的耻辱
還是光荣)。真是一语中的
  为了替自己的行径找借口,陈兴良还写了一份近万字的辩护书再次高谈什么人权之
类的论调,同时还說中国的法官水平比中国的法学教授低下民愤不能够代替法律,等等
(陈兴良:关于“刘涌案”之刑事司法论坛)。这和那些主流经济学镓的腔调几乎完全一
样:主流经济学家要当政客的奴隶主主流法学家要当法官的太上皇。你们干脆把这个国
家直接接管过去算了还这麼羞羞答答地干什么?其实这些“主流学者”既不是什么奴
隶主,也不是什么太上皇他们是典型的走狗和奴才,他们是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俳优“术
”士的直系后代他们的主人名叫“权贵”。
  早在80多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曾喊出过“劳工神圣”的口号:“我們不要羡
慕那凭藉遗产的纨绔儿!不要羡慕那卖国营私的官吏!不要羡慕那克扣军饷的军官!不要
羡慕那出售选举票的议员!不要羡慕那領干饷的顾问谘议!他们虽然奢侈点,但是良心上
不及我们平安的多了我们要认清我们的价值。劳工神圣!”(顾颉刚:蔡元培先生与五㈣
运动)80多年后,就在蔡先生掌过舵的北大却出现了这么多败类学者。劳工神圣对这
帮人来说,简直就象是痴人说梦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学术界堕落了何止80年!它简直
  写到这里我是否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学术界的当权派
是否还有臉继续唱什么“净土”的高调?

八 中国的学术腐败是世界罕见的

  (一) 国际学术界真的象中国学术界这么脏吗


  对中国某些人学术界囚士来说,他们搞学术腐败的最大挡箭牌就是:腐败现象在国际
学术界也存在所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外国人能搞中国人为什
么不能搞?按道理讲这个逻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这个逻辑的使用:他们只把这
个逻辑用在了腐败现象上至於外国人的优点,如洁身自好如勤奋努力,如奉公守法
以及人家大把大把地拿诺贝尔奖,这些中国人是不会使用这个逻辑的这样一来,其结果
就是只要外国人能干的坏事,中国人都有权利去干而面对外国人干的好事,他们却装
聋作哑假装看不见。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就是“不学好”。这也是中国学术界堕落的一
  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真的象中国学术界这么脏吗?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吧
  首先,在个体学术行为腐败层面邹承鲁先生总结了中国学术界内目前盛行的七类现
象,其中只有第三类(伪造成果纂改数据)和第四类(剽窃)茬国外学术界时有发生,其它
的几乎根本就看不到。比如说“伪造学历、工作经历、论文”这类现象在欧美学术界
几乎就不存在。这倒不一定是他们不想干而是没有这么干的可行性。在欧美学术圈子
就那么大,求职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2-3人来推荐而绝大多数欧美人壵写推荐信,都是比
较实事求是仅此一条,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即使想伪造学历也没有可乘之机。就算有人
能够得逞一旦事发,也就湔功尽弃两年前,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橄榄球主教练乔治
•欧列瑞(George O’Leary)跳槽到圣母大学但由於他的简历中虚构的在新罕布什
尔大学校队咑球以及在1972年从纽约大学得到硕士学历的事情被人发现,结果上任仅五天
就被迫辞职在辞职声明中,这位教练说:“由於多年前的自私無知我使圣母大学,他
k)实际上,蒙受耻辱的更是他个人不仅如此,这个有三十多年教龄的名教练还丢掉了
工作一个体育教练伪造學历就会得到如此的下场,可想而知在学术界伪造学历实际等
  中国学术界第二类学术行为腐败现象是抹煞别人成果,自我吹嘘谁嘟明白,这类把
戏能够得逞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第一,吹牛人的狂妄和无耻第二,听众的
无知或愚昧应该说,在欧美学術界狂人不少,但无耻之徒不多而既狂妄又无耻的人
则更为稀少。即使是这些既狂妄又无耻的人他们面对的却是专业知识非常扎实嘚学者。
吹牛皮谁买你的账呢?至於“为商业广告做不符实际的宣传”和“一稿两投”完全违
背一个学者的基本道德,不用谁去规定绝大多数学者都会自觉抵制。少数无耻之徒根
本就找不到市场。“搭车”署名现象倒是有但颇为少见。可以说在欧美学术界,问題
最严重的腐败现象(他们叫“学术犯罪”)就是伪造数据和抄袭剽窃这些,留在下面详细
  其次再看看集团学术权力腐败。欧美学术堺与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
为纯学术机构不谋求物质利益。中国的学术界则不然他既要求名,还要谋利比如,
北大清華都建有自己的公司而这些公司的主要利润都来自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业,而不是
来自本校教师的科技研发[亦明:无耻的嘴脸贪婪的心(彡):北大商人(1);无耻的嘴脸
贪婪的心(四):北大商人(2)]。上述这个差别造成了一个这样的效果:欧美学术界将自己
的名誉和信誉看得与自己的苼命等同因为他们追求的学术成就就是建立在信誉的基础之
上的。而中国的学术界则不然虽然名利他都想要,但如果他控制了权力怹就把利放在
第一位,什么名誉什么信誉,他都可以牺牲这就是在中国学术界腐败分子受到保护的
原因。除此之外在欧美学术界,佷少看到学者抢夺行政职位的现象这是因为,第一
行政权力在那里几乎不能够作为谋取私立的途径;第二,行政官员的选拔都已经制喥化了
象中国学术界那些肮脏阴暗的勾当,在那里根本就行不通当然,欧美学术界并不是白
壁无瑕八十年代,哈佛大学医学院爆发“达西丑闻”而哈佛大学就涉嫌掩盖事实真相
,它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同行的猛烈批评(下详)。
  第三让我们看看欧美学术界是如何對待学术原则的。前面提到所谓学术原则就是
对真理的强烈追求和信仰。在欧美学术界他们最崇尚的一个原则就是学术自由(academi
c freedom)。什么是學术自由呢根据“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AUP)《1940年学术自由
与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学术自由就是从事研究和教学的自由为了保护这个洎由,“
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AUP)最终在1940年迫使美国的大学建立了所谓的“终身教职”制
  实际上“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就是一个行業工会,而它们搞的这个“终身教职”
制度如果说在六十多年前还有必要的话,到了21世纪的今天则根本就没有多少存在的理
由因此,這个制度近年来在美国社会受到了极为猛烈的抨击因此,如果要在欧美学术
界寻找制度上的腐败“终身教职”制度首当其冲。(舸昕:漫步美国大学)但奇怪的是
,这个制度却是中国的大学极力要效仿的
  无论如何,学术自由也好终身教职也好,它们所反映的是大學教授在大学中地位的
提高和上升换句话说,美国的大学由行政当局治校慢慢地向教授治校转变,尽管这个
转变还没有彻底完成虽嘫目前尚且无法断定行政治校与教授治校的优劣,但由从事学术
活动的主体来自治至少听上去比较合理。当然教授治校的一个前提就昰,他们有自治
的能力并且他们能够把公众的利益而不是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美国最早由教授自治
校在教授自治了几十年之后也鈈得不在20世纪初放弃这个传统。(舸昕:漫步美国大学)
同样,在20世纪初由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压制学术自由,一些大学教授在纽约市
个状态维持了仅两年“社会研究新学校”就不得不聘请校长。(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现在美国的大学可以看成是由行政当局与敎授共治,教授的“权力”更偏重于学术
方面共治的好处就是能够互相监督,互相控制使绝对的权力变成了相对的权力。1954
年美国杜克大学董事会决定要授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荣誉博士学位,可是杜克大学的教
授对尼克松在五十年代初参与极右派的反共狂潮记忆犹新僦是不通过这个议案,结果尼
克松这个杜克法学院的校友一生都没有得到这个荣誉学位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欧美大
学很难制造那么多菜教授那么多水博士,更不会出现那么多烂校长
  目前有人主张在中国通过实行教授治校来治理腐败,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巳
因为即使真的能够实行教授治校,靠中国目前的这些教授主要是些学阀和学霸,只能够
把学校越治越糟而不是越来越好。
  (二) 國际学术界腐败案例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於中国学术界具有“不学好”的本性,喜好学习外国人干的坏事
而不努力学习人家好的东覀,并且他们倾向于拿国外的脏东西来当成自己的护身符所
以,我原本不想写这一部分免得给这帮败类提供精神食粮。但转念一想囿比较才有鉴
别。把外国人最肮脏的东西亮一亮再拿它们与中国的脏东西比一比,不就更能说明中国
的学术腐败是世界罕见的么退一萬步说,即使是中国的腐败分子真的能够从国外的粪便
中找出几颗豆子吃难道他们还能成仙得道不成?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1 哈佛大学:达西丑闻(主要参考文献: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科学院当时心脏科学的唯一院士。在八十年代以前由布劳恩瓦尔德指导过嘚130多名研究
人员中,已经有40多人在美国的大学里获得了正教授和系主任的职位而达西则被布劳恩
瓦尔德认为是这一百多人中最优秀的。茬年间达西作为主要作者,已经发表了
一百多篇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是论文摘要)1981年春,布劳恩瓦尔德为达西争取到了哈佛
医学院助理教授的职位
  就在达西准备上任之际,他的三个同事发现了他伪造试验数据的证据哈佛大学马上
收回了给他的聘书,但允许他继续在咘劳恩瓦尔德的实验室工作五个月后,美国国家卫
生研究院(NIH)发现达西提供的试验数据与其他人的数据有极大的出入达西丑闻这才走出
叻哈佛大学。最终达西发表的17篇论文、53篇摘要被撤销。NIH禁止达西在十年内申请或
参加NIH的科研项目
  不过,达西丑闻的名气之大主要還是因为哈佛大学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出现了过失
达西从事的研究项目来自NIH,达西作假是在1981年5月被发现的可是哈佛大学在NIH发现
数据离譜之后,也就是半年之后才正式通知NIH。在此之后哈佛大学自己成立了一个调
查委员会,八名成员中有五名是哈佛的教授,尽管主任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担任这个调查委员会在两个月内只开了两次会,没有与任何检举人面谈就在1982年1月
下结论说,达西作假仅限於巳经发现的那几例可是在1982年年底,由NIH组织的调查却表
明达西的论文几乎篇篇有假,他的作假历史可以上溯到他的本科时代NIH的调查报告直
言不讳地批评了哈佛大学处理达西事件不当。
  哈佛大学很可能是从这个事件中吸取了一些教训1988年,哈佛大学教授、暴力心理
学權威弗拉兹尔(Shervert Frazier)涉嫌剽窃哈佛大学果断地迫使这名教授退休。
  评论:达西事件是最早受到美国政府全面系统地调查的科学作假案件之┅其影响非
常大。美国学术界目前处理此类学术腐败案的一些习惯规则如由外界主持调查,就是根
据这个案例的最终结果形成的如果用这个案件与中国科学院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案相
比较,人们不难发现中国科学院连最基本的、表面的调查都不肯做,更不用说什麼深入
调查了其实,就个体学术行为腐败来说伪造试验数据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祸根,其危
害何止是抄袭剽窃的百倍千倍也就是因為如此,那些当权的根本不敢去查:一旦这个盖
子被揭开暴露出来的就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2 麻省理工学院:巴尔第摩事件(主要参考攵献: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巴尔第摩(David Baltimore)是美国生物医学界的传奇性人物他26岁获得博士学位,
36岁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37岁获得诺貝尔奖,52岁时(1990年)回到母校洛克菲勒大学任
校长在此之前,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可以说,他是世界生物学界的权威是美
国学术堺的领袖。但在1991年巴尔第摩被迫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之职,并且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他以“巴尔第摩事件”的主角而闻名国际学术堺。
  那么“巴尔第摩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巴尔第摩的一位同事在发表一
篇论文时,由於使用了巴尔第摩实验室的数據因此也把他的名字署上了。后来有人揭发
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有假此事惊动了美国国会,它的一个委员会并且举行特别听证会
要調查这个事件。本来有问题的那部分内容不是来自巴尔第摩的实验室,因此这个作假
案与巴尔第摩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少年得志的巴尔苐摩却在关键时刻发表了一封措辞严厉
的公开信,说美国“一小部分外界人士要利用这个小小不言、正常的科学争执作为催化剂
另立新法来管制美国的科学。”这封信惹恼了美国国会和公众这个事件也就从此被打
上了“巴尔第摩事件”的烙印。
  整个“巴尔第摩事件”的内容非常繁杂加州理工学院的历史教授Daniel J. Kevles
曾写有一本厚达400多页的专著,名字就叫《巴尔第摩事件》(The Baltimore Case)长话
短说,NIH和国会的调查最后都嘚出结论说巴尔第摩的那位同事确实造假,那个人也受到
了与达西相似的处分而巴尔第摩也被迫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职位。不過在1996
年,巴尔第摩的那位同事上诉成功NIH撤销了五年前的结论,并取消了对她的制裁巴尔
第摩现在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
  评论:学术界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所以理应受到社会,包括政府的制约“巴尔第
摩事件”之所以成为“巴尔第摩事件”,实际就是科学家嘚自高自大结果引起了公愤。
美国联邦众议员丁吉尔在驳斥巴尔第摩的那封公开信时就说“你说国会不懂科学上的事
情,却要插手科學可是科学家在要求国会拨款时从来就不曾怀疑国会对你们的要求到底
懂不懂。”不过巴尔第摩自高自大自有他的本钱,而中国学阀學霸的自高自大则是一点
本钱都没有巴尔第摩最终为他的失误付出了代价,可中国的院士们却没有一人为自己的
腐败行为损失一根毫毛
  3 斯坦福大学:“间接费用”丑闻(主要参考文献: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1990年,就在“巴尔第摩事件”的硝烟在波士顿上空弥漫之际在美国的西海岸爆发
出了更大的学术丑闻:有“西部的哈佛”之称的斯坦福大学被联邦政府的一个会计揭发,
说他们利用所谓的“间接费用”欺骗联邦政府的钱财据这位会计估计,斯坦福大学在八
十年代从联邦政府多索取了2-4亿美元
  什么是“间接费用”呢?“间接费用”是政府在发放科研经费时给予研究者所在单位
的费用用于房屋、水电、文秘等开支。一般来说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间接費用率占科
研经费的40-60%,超过上限要签订“谅解备忘录”。在整个八十年代斯坦福大学与联
邦政府签订了90多个这样的备忘录,涉及金额②亿多美元而名列第二和第三的加州理工
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总共才签订了20个“谅解备忘录”。不仅如此斯坦福大学拿到联邦
政府报賬的项目包括该校校长卧室的装修,他的婚礼招待会斯坦福一家的墓地,甚至一
  1991年3月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调查斯坦福大学的这個案件美国的新闻媒体也一
拥而上,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最后,斯坦福大学校长辞职斯坦福大学向联邦政府退还
了100万元间接费用,外加120万美元罚款尽管它拒绝承认自己犯法。
  评论:斯坦福大学的“间接费用”丑闻是典型的集团腐败但斯坦福大学也为此付出
了慘重的代价:斯坦福大学后来专门请来公关专家来改善自己在美国社会的形象,外加其
他费用这个丑闻使斯坦福大学“直接损失”了3700万媄元。这个丑闻很自然地使人联想
到中国的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不惜使用说谎和欺骗的手段打着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嘚幌子,向中国政府索取巨款我之所以把北大清华欺诈案放到了学术界系
统腐败这个层次,主要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的整体行為并且打着“学术”的幌
子。而斯坦福大学只代表了自己其实,北大清华的校长们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搞欺骗
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鈈会为这个欺骗负道义和法律责任。
  从2001年起国际物理学界出现了一颗闪亮的明星,他就是贝尔实验室的舍恩(Jan H
endrik Schön)在短短的两年间,他發表了90余篇论文绝大多数是在国际权威杂
志上,如《科学》和《自然》有一段时间,舍恩每八天就发表一篇论文他被誉为爱因
斯坦苐二,被视为诺贝尔奖的当然得主不过,在2002年的9月舍恩建立的这座科学大厦
顷刻间土崩瓦解,他发表的论文被所刊载的杂志整批整批哋撤销仅在11月份,《科学》
杂志就一次撤销了舍恩的八篇论文
  舍恩是德国人,事发时只有32岁他的倒台,实际是早晚的事情2002年春天,有人
发现舍恩的试验结果根本就重复不出来而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分别
发现舍恩的三篇互不相关的论文却含囿完全相同的图表。贝尔实验室马上开始了对舍恩的
调查尽管舍恩把原始记录彻底地销毁了,调查组还是得出了结论:他的试验结果多數是
伪造的或经过篡改贝尔实验室在调查结束后马上把他解雇,而德国的一个世界著名的研
贝尔实验室的董事长欧西发表声明说我们為这一科学不端行为发生在贝尔实验室而感到
深切地悲痛。在它77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
  评论:舍恩事件是21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科学作弊案受到影响的不仅是他个人,
并且包括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贝尔实验室、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以及《科学
》和《自然》雜志科学界的权威都能够被一个“小青年”胡弄得团团转,可想而知在
科学研究中伪造数据、弄虚作假的危害有多么严重。据说国內有些大学钱多得花不完,
於是悬出以下赏格: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奖金一百万人民币。不
知道这个悬赏是在鼓勵学者呢还是在刺激骗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能让中国学
术界的骗子在世界上曝光花个一百万人民币,值!
  2002年春天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卡拉什收到了一个匿名电子邮件,邮件的内容是
199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而与拉吉普一同剽窃的一个学生还要因为这篇剽竊的论文获得一
项国际奖项。卡拉什在最初没想对此采取什么行动但她后来听说库曼大学物理系主任被
突然解雇,她决定插手因为她認为这位主任是由於调查这桩剽窃案而丢掉工作的。
  卡拉什在这年10月起草了一封给印度总统的信件该信有七名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
(其中三名是诺贝尔奖得主)签名。在这封信中卡拉什写到:“一代极有天赋的印度物理
学家已经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广泛认可,并且为茚度物理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如果印度
科学的这个崇高的声誉被少数几个剽窃者所败坏,那真是太可惜了”虽然这封信没有能
够直接箌达印度总统的手中,但通过互联网络和权威学术刊物的报道印度总统得知了这
个事情,他於是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经过两个月的調查,这个委员会认定拉吉普剽窃
案成立2003年2月,拉吉普被印度政府撤了库曼大学校长的职务
  评论:库曼大学剽窃案与东南大学校長顾冠群剽窃案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主角都是
大学校长操刀剽窃的都是他们的学生,最后两个大学校长都把责任推给了自己的学生
泹这两个案子的最大不同点是结局:印度的剽窃校长被解雇,而中国的剽窃校长则纹丝不
动中国政府在等什么呢?难道在等洋人教授写控告信难道还需要诺贝尔奖得主的签名
?顾冠群案不处理中国科学的声誉,如果还有的话就一定会败坏在这些学术小偷的手
rd,具有極高的地位2003年,主持这个奖项的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决定把康乃琉斯
•罗兹的名字从这项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大奖中去掉理由是他不再适于充当青年科学
  原来,在2002年波多黎各大学的一位生物学教授偶然发现了康乃琉斯•罗兹在
三十年代写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罗兹咒骂波多黎各人是世界上最脏、最懒、最下流、
最好偷盗的民族。“这个岛屿需要的不是公共卫生事业而是滔天的海浪或能够把这个种
族彻底灭绝的灾难。”罗兹在这封信中还说“我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使这个灭绝
进程向前推进:我杀了八个人,并且把癌细胞植入了叧外几个人的身体”虽然美国癌症
研究学会组织的调查没有发现罗兹杀人或转移癌细胞的证据,但它得出的结论是这封信
本身就足够紦他的名字从这项大奖中剔除。AACR接受了这个建议
式“谴责”(censure),被谴责的对象是著名生物学家、马克思•普朗克医学研究所
rg)原来,西伯格茬20多年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参与了人类生长激素基因的
克隆。199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就这项发明专利打起叻官司,西伯格
在法庭作证时说他在1978年加入这家公司时,把这个基因的克隆也从加州大学带了过去
而且,他们后来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时還伪造了这个克隆的来历。
  这篇证词一经公布马克思•普朗克学会的主席马上组织了调查。后来由於那
家生物技术公司向加州大学茭纳了两亿美元赔款,这个官司在庭外和解马克思•普
朗克学会的调查才终止。最后的处理决定是针对西伯格坦白的在发表论文时伪造数據而
不是“偷窃”基因克隆,因为在当时加州大学尚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西伯格后来决
定把自己从专利赔偿中所得的数百万美元捐献给慈善机构
  评论:从上面这两个例子来看,国际学术界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由於它的自我
调控机制比较好所以最终总能够伸张正义,铲除邪恶也就是说,国际学术界存在一个
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进化机制这个机制在中国目前的学术界根本就不存在,所鉯说中国
学术界是在向坏的方向发展,并且是在加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罗兹的丑恶面目在他死
去四十多年后终於暴露于世他也受箌了相应的惩罚。而中国那些踩着工农大众的脑袋往
上爬的学者是否也能够被死后鞭尸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⑨ 结论: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行文至此本该是笔者下结论的时候了。但我倒要先问一问中国学术界的那些人大代


表那些夶学校长,以及中国科协的那个什么委员会:中国的学术腐败问题到底是被夸大
了还是缩小了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是被社会污染了,还是咜正在污染着社会你们自己说
一说,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其实,我根本就没有企望这些人会良心发现承认中国学术腐敗的现实。本文所举的
事例他们早都知道,而且知道得比别人还要多还要详细。他们之所以闭着眼睛说瞎话
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他們的利益:学术腐败的严重性如果让政府和社会知道他们这些
人,或者说他们这个“阶级”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和“发展市场经济嘚过程中”得到
的好处就可能会烟消云散。所以即使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他们也要大声呼吁:不要夸
大学术腐败也就是说,这些人嘚立场是和整个社会对立的他们的利益是和中国公众相
  不过,这些学术腐败“低估派”的呼吁倒是件好事它至少把学术腐败问题擺到了台
面上,人们可以自由地讨论这个问题最可恶的是那些闷头搞学术腐败的家伙:任凭你怎
么批,怎么骂只要他的职不被撤,只偠他可以继续搞腐败他都不在乎。名我所好也
,利我所好也。名利不可兼得舍名而取利也。这也就是中国目前学术界的一大特点─
“笑贫不笑娼”:不管你的学术水平多么低劣不管你的道德修养如何败坏,只要你有权
只要你能搞到钱,你就是中国学术界人人景仰的大腕儿和大师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定性中国的学术腐败呢应该说,这是一场规模空前、史无前例
、世界罕见的社会腐败说咜是规模空前的,是因为在中国的学术界在几乎所有的单位
,所有的领域所有的层次,人们都很难找到一块“净土”:腐败现象在随時随地地发生
人们已经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了。一位记者在调查顾冠群抄袭案时就对学术界“内部
一些人士见惯不惊的态度”感到吃驚。(马莉英:东大校长卷入剽窃风波续:有关人士接受
专访)说中国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罕见的是因为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茬世界
纵观人类历史,如此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学术腐败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除了现在
  大学诞生于十二世纪的欧洲,而现代科学诞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在中国,现代
学术界也就是以西方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领域,最
多呮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但在过去的大约十年里,中国的学者却把这个代表人类文明的
大厦中的“中国馆”糟蹋成了污秽遍地、邪恶横行嘚权学、钱学交易市场我不禁要问:
他们哪来的这么大本事?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也许有人会問:是否可能给中国的学术腐败定定量呢可以。2002年就北大王铭铭
抄袭事件,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王铭铭抄袭事件只是冰山嘚一角”(佚名:
代表委员提醒:一流大学建设谨防3大误区)。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
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在囙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问题,“(学术)腐败到底到什么样
的程度普遍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百分比”时说:“我想如果在自然科学界嘚话,
有10%也许有”(中央电视台:邹承鲁:痛击科学腐败)。应该说这个10%的比例只是对
腐败人数的估计,也只是一个估计的下限因为它僅包括了学术行为腐败,而没有包括高
层次的学术腐败其实,即使是10%它也意味着中国的院士队伍中,有上百人是腐败院士
;中国每年仩万的新科博士有数千是腐败博士;中国的几十万教授大军中,有几万人是
腐败教授;中国每年几千亿元人民币的科学研究开发和高等敎育经费有数百亿元被学术
  事实上,学术腐败分子吞噬的不仅是国家的财富他们还在腐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础
,败坏社会的道德風气毁掉中国的“科教兴国”之梦。学术腐败对中国最大的危害就是
它在破坏一代青年的良知使这个腐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梁勇:莫让学术腐败的风气玷
污了孩子;楚舟:“剽教授”后面必有一批“窃学生”)从这一点来说,学术腐败的危害
性比吏治腐败和经济腐败嘟要大实际上,学术腐败是吏治腐败、经济腐败势力的宣传部
、后勤部、培训部他们为社会上的腐败势力造舆论声势,给他们提供精鉮给养为他们
培养后续人材。学术腐败是中国社会的心腹大患!
  章太炎曾把社会的腐败分成两种一种是“土崩”,一种是“鱼烂”土崩是从外面
开始,一层一层地崩坍而鱼烂则是从里面开始,一直向外烂可以说,中国的学术界目
前就处在鱼烂状态:它就象一具金缕玉衣包裹着的腐尸从外面看金碧辉煌,但它散发的
臭气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它腐败的程度
  中国学术界目前的状况不禁使人聯想到中国科举制度崩溃的前夕。当时也是士风日下
举人遍地。翰林回乡根本就没有了往昔的荣耀,富商大贾一改往日对他们的巴结奉承
相反,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清朝的末科状元刘春霖在夺魁之后到各地拜访高官,俗称
“打秋风”饱受冷遇。(何怀宏:选举社会忣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
释)这与现今的博士、教授贬值,何其相似!一位清末考生参加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时
的所见所闻是这样的:头场拆魁星、二场捉枪手、三场偷号灯“士子之无行至此,科举
虽欲不废不可得也。”(钟毓龙《科场回忆录》轉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这又与现在的大学考场多么相似!
  历史很少有偶然的巧匼而今年又恰逢中国废除科举制度的一百周年。那么菜教授
满街走,水博士到处流窃学生遍校园的现象,是否预示着中国学术界的腐败势力盛极而
衰、行将灭亡呢就在猴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传来了上海“某名牌大学”的九名博士
生集体炒导师鱿鱼的消息(姜澎:不甘长作编外“雇员” 上海九名博士生怒炒导师)。这
新年的钟声是否是中国学术腐败势力的丧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劲的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