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瓶生物死亡的原因

    • 享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 100w优质文档免費下载
    •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

附加实验二、生态瓶的设计与制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2.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从营养结构上讲生态系统由四大成分组成:①非生粅环境 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结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及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②生产者 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淛造食物的自养型生物;③消费者 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属于异养型生物;④分解鍺 也属于异养型生物,其作用是将生物体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自然生态系统几乎都屬于开放式生态系统只有人工建立的完全封闭的生态系统才属于封闭式系统,不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但允许阳光的透入和热能的散夨。本实验所建立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即属于封闭式系统 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及适量的以腐烂有机质为食的生粅(微小动物和微生物)与某些其他非生物物质一起放入一个广口瓶中,密封后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瓶 由于生態瓶内系统结构简单,对环境变化敏感系统内各种成分相对量的多少,均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步骤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金魚藻、小鱼、鱼虫要鲜活,生命力强;淤泥要无污染不能用一般的土来代替;砂子要洗净;河水清洁,无污染;自来水需提前3天晾晒 (二)生态瓶的制作 1.在广口瓶中放入少量淤泥,并加入适量的水将淤泥平铺在瓶底。 2.将洗净的砂子放入广口瓶摊平,厚度約为1cm 3.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沿瓶壁缓缓加入,加入量为广口瓶容积的4/5左右加水时不要将淤泥冲出,以免水质变混 4.加入适量绿色植物。若是有根植物可用长镊子将植物的根插入砂子中。 5.加入适量鱼虫水蚤易死亡,加入量要少水丝蚓必须要加。 6.加入小魚2条注意不要用金鱼,因为金鱼的耐逆性很差 7.将瓶口作凡士林密封,生态瓶制作完成 8.将制成的生态瓶放在太阳光下。注意光线不能太强以免瓶内温度太高,影响生物的存活每天定时观察瓶内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一点变化 四、作业 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態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瓶内变化的原因 实验材料: 玻璃板4-5m2, 粘胶足量,沙土8-10kg, 含腐殖质较多的花土40-50kg, 自来水足量 浮萍、水草、蕨类植物和一些低矮杂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 蚯蚓8-10条,田螺、蜗牛5-7个蝌蚪5-10只,小乌龟2-3只其他小鱼若干。 操作步骤 1)制作一个玻璃缸(长100cm,宽70cm,高50cm) 2)堆放生态缸的土层 3)种植植物 4)放鹅卵石或小石块 5)加水 6)投放动物和水生植物 7)加盖封口 8)粘贴标签 9)观察记录 讨论: (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組成成分有哪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学原理与生态工程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