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走川藏公路自驾游视频

请把问题和建议告诉我们
搜狐视频需要您的支持与呵护,请在此写下您的宝贵建议和联系方式,会随机送出小心意哦!当前位置: &
& 什么样的车可以走川藏线?
什么样的车可以走川藏线?
更新时间:&&来源:&&作者:admin&&点击:1次
& & 尽管很多游客定下了川藏线的旅行计划,有时候,他们对于用哪款车型还存有疑惑。这毕竟是一场旅行,所以对安全的考虑必须放在首位,况且川藏线的艰险不仅是对游客身体素质的历练,也是对车辆本身的一次考验。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车可以走川藏线呢?
& & 如今,川藏线的大部分路段都已经达到了国道标准,且为柏油马路。所以这些路段的安全性较高,对车辆也没有太大的要求,大多数车辆都能较轻松通过。而在地质比较疏松的路段,不光会出现落石等意外状况,在雨季还伴随有不能预知的泥石流和塌方等自然地质灾害。所以,这部分道路无法修建成普通的柏油马路,而采用的是泥石混合的单行公路。即便是这样的路面,还会因为泥石流和塌方而摧毁。&&&【】
& & 相比普通的国道,这样的路段虽少,却是川藏线上真正危险的所在。因而,对车辆的要求就要高很多。路面出现的坑洞,是不容普通轿车通过的,如果没有较高的底盘,几乎会被卡在坑洞之间。
& & 有经验的游客都知道,行走川藏线最适合的还是。在高海拔地区,没有了动力不足而无法爬上坡度较大的路段的忧虑,也省去了因为路面凹凸不平而深陷其中的困扰。除此之外,越野车车轮的防滑度也比一般的车辆好很多,这样就能降低因为降雨或降雪导致车辆打滑的程度,从而避免导致更危险的情况发生。
& & 最后在这里推荐几款进藏的常用车型,丰田陆地巡洋舰、和、都是比较优越的车型,而相对经济一点的有和北汽路霸。如果团队人数较多,也可以考虑丰田考斯特、福特全顺。走川藏线小编建议游客最好选择越野车。&&&更多车型【】
1、请在下面输入您对该信息的看法
2、请您输入验证码
联系电话:028-客服在线QQ: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天下分社 "蜀ICP备号"全球首次拖挂房车穿越川藏线活动成都启动-凤凰视频-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骑着单车走川藏--张绪雷单车骑行川藏线记
发布者: |来自: 党委宣传部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或身体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记&&&&&&
&&& 张绪雷,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专业08级学生。
&&& 川藏线,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惊险的景观大道。”
&&& 2011年暑假,张绪雷与川藏线,由一辆单车联系着,融在了一起。
&&& 记者走过川藏线,虽然不是单车骑行,却也是步步惊艳,叹为观止。
&&& 于是,记者与张绪雷的交流,便有了志同道合的默契……
&&& 梦想起航,独自放单飞
&&& 在许多人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地方。那里有阳光蓝天的纯粹,雪山湖泊的圣洁,高原草场的广袤,牦牛成群的散漫,民族风情的奔放,原始生态的神韵,藏传佛教的神秘,以及高原反应的神奇……
&&& 这个地方,在张绪雷心里埋藏了很久,成了他在大学期间最想完成的一件事--骑行川藏线,用自行车轮去亲吻雪域高原的高山峻岭、感受世界第三极的无限魅力,体验天地任我驰骋的天马行空,同时也在磨难中考验自己的意志,历练自己的毅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从而坦然面对毕业后的社会生活。
&&& 2011年6月30号,从未有过“驴行”体验的张绪雷,瞒着父母,怀揣着平日节省下来的四千元钱,独自踏上了从合肥开往成都的列车。这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在成都买了一辆二手的捷安特660山地车,添置了点简易的装备,带着些许的忐忑与不安,孤身一人,开始了梦想的启航。
&&& 张绪雷日记摘录:
&&& 第一次骑行山地车,第一次独自远行,有点胆怯。在成都青年旅社没有约到同行的伙伴,只好一个人上路。
&&& 骑行第一天,从成都到雅安155公里,骑得屁股僵硬,麻痹,失去了感觉。刚出邛崃不久,一个很陡的坡让我几乎崩溃。在离坡顶只有十多米的时候,我停了下来,筋疲力尽,头晕,但决不能推着车走。因为我害怕一旦懈怠,就会给自己找偷懒的借口。
&&& 喝了半瓶水,使劲全力,终于骑到了坡顶。只要精神不滑坡,就没有上不去的坡!
&&& 终于有了伴,眼睛湿了
&&& 开始的几天,张绪雷没有找到骑伴,行程很是孤单。但无与伦比的川藏线上从来都不缺伴:自驾的、骑行的、徒步的、甚至三步一叩首的朝圣者……只要你需要,总能找到伴。果然,折多山前,张绪雷路遇了来自安徽淮南的老乡:爸爸级的老王和哥哥级的土豆。有了伴的小张,骑得更踏实了。
&&& 路过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欣赏了“蜀山之王”贡嘎雪山,翻过了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越过了“世界第一高城”理塘。川藏线的魅力交织在绝色美景与惊险路况的起起伏伏中:惊艳、崩溃、刺激、痛苦……
&折多山上的张绪雷
&&& 张绪雷日记摘录:
&&& 今天的路程很艰苦,要从海拔2395米的康定直接上升到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山顶。不停地爬坡,一步步蠕动,呼吸开始加重,胸闷,头痛。喝了罐红牛补充体力,咬牙拼命骑,终于到山顶了,激动啊!毕竟第一次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登上了新高度。回望山下那曲曲折折的路,眼睛湿了。
&&& 下山比上山还痛苦,全是碎石路,颠簸到崩溃了:头痛、肚子痛,烈日当空,体虚无力。我被这破路打败了,刹车失灵,前胎有点漏气,不得已推车,打破了我不推着车走的记录。在老王、土豆的帮助下换了内胎,一路有伴,真好。
&&& 理塘毛娅大草原几百万亩的花海啊!让人感到了生命的蓬勃!紫色、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聚在一起,如同一幅编制细腻的巨大地毯。我躺在这一望无际的花海中,把身子在花海中摆出个“大”字,真想一觉不再醒来。
&&& 行程第九天,出川入藏
&&& 雅安、雅江,康定、泸定,理塘、巴塘……第九天,张绪雷跨过了金沙江,出川入藏。
&&& 西藏境内的路况更差,行程更难,但也因此更惊险刺激。横断山脉怒江段,怒吼的江水,狰狞的山崖,断岩碎石的不时落下,雨季的318国道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车轮陷在泥泞中耗得人筋疲力尽。
&&& 而一路伴随的怒江,从怒江桥声如雷电的咆哮到安久拉山垭口涓涓细流的温顺,让张绪雷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莫测。
&&& 记者还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从川藏线上下来时,在青年旅社的涂鸦墙上看到的一句话:“狗日的川藏线”!对川藏线的爱恨交加跃然墙上。
&&& 在翻看张绪雷的骑行日记时,记者同样清楚地记得,他在开篇豪迈地写着:“征服川藏线,征服第三极!”,但此时,在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面前,他不再狂妄,不敢言称“征服”。
&&& 川藏线尚未过半,它的未知与神奇已让张绪雷臣服。
&&& 张绪雷日记摘录:
&&& 今天雨水和汗水交杂流下。雨大,天冷,路况超差。投宿不知名的藏村,很多骑友挤在一间屋子里,吃着夹生的大锅饭,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悲苦!饭毕,我第一时间躲进了被窝,太冷了。想想在家那些朋友和同学们,正值酷暑,他们肯定都在空调房或电风扇旁。再瞧瞧我,冷啊!
&&& 穿过云雾看到了著名的怒江72拐真面目,额滴神啊!荡气回肠啊!太壮观了啊!一个个跟鸡肠子一样的拐弯生生扼杀我对接下来路程的遐想。双手不敢离刹把,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掉进万丈深渊。
&&& 沿着怒江溯源而上,它竟是那样的“判若两人”。我无论如何想像不到,原来安久拉山顶的一片草掩湿地竟是涛涛怒江的发源处。
&&& 西藏的江南,美得让人垂涎
&&& 然乌--波密--通麦--鲁朗--八一, 张绪雷似乎行走在一卷逐渐展开的无边画卷中。湖水平静得让人遐思,蓝天纯净得让人窒息,云朵轻盈得让人亲近,村落安静得让人发呆……
&&& 骑行至此,之前所有的艰辛与磨难瞬间化为乌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世间的美景,怎能让人轻意抵达?无限风光总是在无限风险之后闪亮登场!
&&& 青山绿水之上,蓝天白云之下,张绪雷终于有力气激动了!
&&& 张绪雷日记摘录:
&&& 102塌方群安全通过了!通麦天险安全通过了!!色季拉山垭口安全通过了!!!
&&& 看到八一镇的瞬间,我们全都疯掉了!--大楼!红绿灯!!双车道!!!我们像第一次进城的乡下汉一样,在山里的时间呆得太长了,真的没见过4层以上的高楼!我们齐声狂喊:洗澡!吃肉!喝酒!睡觉!文明世界,我来了啊!
&&& 拉萨!拉萨!布达拉!
&&& 从八一出来,离拉萨还有400多公里。20多天一直期待的地方就快要到了,张绪雷发现自己失去了出发前的冲动。他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在松多附近的一处天然温泉,张绪雷和他的骑友们三下五除二地扒光了衣服跳进温泉。泉水亲吻着身上的每一寸肌肤,一股热流从脚跟摧枯拉朽般地直闯到头顶。张绪雷说,顷刻之间,他开窍了!为自己出发前幼稚地要“征服川藏线”感到羞愧不已。
&&& 是的,骑行在川藏线上,奇峰异景看得多了,酸甜苦辣体验遍了,人极容易沉淀下来,有着波澜不惊地沉稳,和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恭喜张绪雷,在许多同龄人还浮躁狂妄的年纪,他在川藏线上学会了从容淡定。这种心境上的深深体验,是从学校、家庭中永远无法领悟的。
&张绪雷骑行到米拉山口
&张绪雷在布达拉宫广场
&&& 张绪雷日记摘录:
&&& 7月26日,起了个大早。天还黑着呢,高原夜空星星点点。骑行的最后一天了,要到拉萨了。真的要结束了吗?
&&& 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考验是:肚子疼痛难忍。一路上我咬牙坚持着,老王和土豆给了我一些药,好像作用不大。我让他们先走,我不想抑止他们对拉萨的渴望。我一定要骑到拉萨。一定要!
&&& 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还有一百二十公里就到拉萨了。 我与队友的距离渐渐拉大。坚持到距拉萨30多公里时,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我在路旁停下休息。一位开着私家车的藏族大哥要搭我到拉萨,我谢绝了。我一定要向朝圣者一样,用车轮亲吻通往拉萨的每一寸土地!
&&& 傍晚8点多,我终于站在了布达拉宫广场。拉萨!拉萨!布达拉!张绪雷我来了!
&&& 在记者策划这篇稿件的采访提纲时,有人善意提醒:会不会误导大学生们群起而效仿之?记者一时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决定写一写张绪雷骑行川藏线。
&&& 记者相信,人们会透过张绪雷的“冒险”,看到一颗年轻、张扬、飞奔、向上的心。年轻的心,总要狂荡一回,才会逐渐归于平静,从而走向成熟,走向深邃。
&&& 骑行川藏线,带给张绪雷的何止是“冒险”?还有永不磨灭的记忆,更是一次生命的洗礼、一次灵魂的净化、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下一篇:上一篇:最新播报:
随成都军区某汽车团行走川藏公路纪实
  车队行驶在觉巴山。戴成华摄
  川藏线公路图。资料图片
  上线!上线!在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战士们习惯把由川藏公路执行进藏运输任务叫做“上线”。
  10月14日,四川夹江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驻地,执行今年第六趟进藏实战运输任务的车队即将出发。操场上,出征仪式正在举行。800多名官兵列成整齐的方队,上百辆标着“奇路铁骑团”的卡车静候使命。“这次共有400台车、800多名官兵上线,主要运输主副食和油料等物资到西藏昌都、林芝两个方向。”团长黄晓强介绍。
  今年,恰是川藏公路建成60周年。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修建,川藏公路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南线也于1969年修成通车,并成为国道318线的一部分。
  一条神奇壮观的天路,一群英雄的高原汽车兵。震天的鼓声中,人们目送着车队缓缓地驶出营区。跟随着这支汽车团部队,我们也一同踏上了西进之路。
  中国最美丽的公路,也是最危险的路——
  川藏线,西南交通生命线
  就在我们的队伍从成都至拉萨的前行过程中,川藏公路然乌沟段发生了山体坍塌,我们不得不改走另一条便道,原本2公里的路程因此绕行了30多公里。“这次塌方体积共19000多方,我们上了一个中队,出动了100多人次和30多台次机械车辆,争取三天内清理完毕、恢复通车,下一步还要进行勘察设计,统一修复走廊。”常年负责川藏公路该路段养护工作的武警交通二支队副支队长陈新虹告诉我们。
  川藏公路,分南北两线,总长度3179公里,经过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五大水系,以及十多条江河,翻越二郎山、折多山、海子山、东达山、色季拉山等20多座高山,其中大多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途经过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峡谷等多种自然风貌,因此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公路”。
  最美丽,却也最危险。“九十九道拐”“迫龙天险”……光是听到这些名字,就让人心惊胆寒。“川藏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险字,山高,路窄,弯急,谷深,几乎集中了世界公路史上所有灾害,包括泥石流、山崩、雪灾、冰害等。”陈新虹说。
  千百年里,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这片西南大地的山川峡谷、草原丘陵之间,山川连绵、江河纵横,进出极为不便,惟有古老的茶马古道穿梭其间。60年前,川藏公路建成,成都和拉萨之间终于有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从此,各类物资由这条公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沿线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迅速发展。
  60年来,川藏公路的路况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年在这条路上行驶的汽车团老兵对此感触最深。川藏兵站部部长庞阔,1978年12月入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兵,他向我们讲述了几十年来川藏线上路况及兵站的变化。在入伍17年的某汽车团运油营三级军士长李小刚记忆里,“刚来时柏油路不到20%,路的斜面很大,很陡,现在90%以上是柏油路。”提起现在,李小刚说:“路况越来越好了,危险却依然存在。最怕的是每年第一趟和最后一趟上线,遇到冰天雪地的气候情况,心里真的没底。”
  有兵站,就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川藏线,军事国防大动脉
  60年前,一条川藏公路连通了内地和西藏,60年后,随着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普及,“进藏”似乎已不再是难题。今天,川藏公路还那么重要吗?川藏线的意义又在哪里?
  “上级赋予我们川藏兵站部的任务是,平时保障西藏方面的战备和生活,战时保障沿线通畅。”川藏兵站部副部长王玉庆说。
  60年来,几代高原汽车兵常年往来于这条道路上,西进,东返,将内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向西藏。据统计,共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运送各类物资500多万吨、人员100多万人次,行驶36亿车公里。“我们的汽车部队常年在这条线上往返,本身就是一个军事意义大于运输意义的举动。”在川藏兵站部札木大站站长李江看来。“绝不能把汽车部队看成是拉货队或者是地方的运输公司。”王玉庆说。一旦有需要,与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的飞机相比,公路运输的机动能力更强,是坚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力量。
  沿着川藏公路,分布着泸定、康定、巴塘、邦达、札木等20多个兵站。这些兵站,有的在县城和中小城镇,有的在偏远的大山深处,主要负责进藏汽车部队以及过往部队的吃住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今年8月,某部3000名官兵前往某地参加演习,在位于川藏线西段墨竹工卡县内的格桑兵站食宿。兵站的官兵人数只有20多人,而这次保障任务已超过了兵站最大接待量的7倍。面对这般艰难,兵站官兵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上等兵肖义忠烧了300多壶开水,炊事班长高朋炒了2000多斤菜,列兵吴海斌清洗了200多副碗筷,下士李跃飞切了500多斤卷心菜……
  去年国庆节期间,因为下大雪,一辆成都过来的地方车辆行驶到理塘时滑到了沟里,对方跑到理塘兵站寻求帮助,兵站立即组织人员过去救助。“为什么老百姓会找到你们?”我们问兵站站长张晓兵。“因为我们的旗杆在理塘县城最高、最醒目,老远就可以看到国旗飘扬。”说到这里,张晓兵不自觉地提高了声调。理塘兵站位于被称为“世界高城”的川西理塘县城,海拔达4187米,地处“生命禁区”,是川藏线上的“生命接力站”。
  团结路,幸福路,离不开“金珠玛米”——
  川藏线,通向藏族同胞心里的路
  这天下午,四川巴塘县团结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他们喜爱的解放军叔叔来看他们了,还给他们送来了学习用品及过冬的生活物品。该所学校一共有340多名学生,以藏族孩子为主,来自巴塘县以及附近的理塘县、西藏芒康县等。
  近几年来,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一直在资助该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向学校捐赠了电脑、电视、体育用品等。学校还与巴塘军油库开展多种多样的共建活动,如邀请军油库官兵来指导寄宿制学生整理内务,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开展篮球友谊赛,组织师生到军油库参观学习等。巴塘大站也为学校师生专门开展计算机操作培训,兵站医疗所为学校教职工进行体检等。
  川藏公路经过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沿线地区主要为藏族群众聚居地。这条路,将藏族同胞的心与解放军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亲切地称呼解放军为“金珠玛米”。
  “汽车团长期在藏区跑,兵站也都基本是在藏区,可以说,这条线上的群众认识我们党,是从解放军开始的。这对于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团结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川藏兵站部副政委杨彬说。
  到达中坝兵站时,几名藏族小伙和兵站战士正围坐在苹果树下读书,年龄相仿的他们聊起天来笑语连连。中坝兵站,因地处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玉普乡中坝村而得名。往兵站里面走,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屋子,屋内,一块黑板,一方讲台,十多张桌凳,讲台上放的是《蔬菜反季节栽种新技术》一书和一本《光明夜校学生花名册》,屋子门口挂着“军民共建光明夜校”的牌子。中坝兵站站长唐毅对我们说,别小看这个简陋的“学校”,它大有历史。
  2004年,“光明夜校”正式挂牌。据中坝村党支部书记贡曲江村介绍,村里共300多人,几乎都是藏族。今年41岁的他就在兵站的夜校学习过文化知识,两个孩子也在这里上过课。“因为有了基础,孩子到乡里的小学上学后,拼音不用学了。”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藏公路自驾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