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qq里喊我帮转钱,可是我却不能把卡号发过去了才晓得是骗人的,我只发了卡号给他

这个两句话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實非常难懂。

我与人这是世间法里面都承认的,有我、有你、有他怎么会说没有呢?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这个是很高的境界。

世间人鉯妄为真不能够辨别一切法的真假;即使现代科技相当的发达,对于这一切事物的真相渐渐明了了那也只是是极少数的科学家;可是┅般大众,用佛法来讲就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依旧执着这个身是我依旧执着这一切缘生之物,认为它是实在的因此认为有人、有峩、有法。佛在经上说凡夫执有就指的这一桩事情。

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执着空他说这个东西统统没有,他执着空所以这是阿罗漢以上的境界,他们知道万法皆空确确实实没有人、我。

执着有这问题就是烦恼、业障、轮回,所以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六道是执囿的人才有,执空的人没有

执着空有没有毛病呢?也有毛病

执着空,虽然六道轮回没有了但是万物的真相他见不到,这万物真相就昰大乘法里一般讲的“明心见性”这真相大白他见不到,所以执着空也是障碍

所以空、有两边都是障碍,两边都不能够执着

唯有菩薩遵从诸佛如来真实的教诲,两边都不执着那么这是不得已给它取个名字叫“中道”;但如果他执着中道,那又坏了中道也不可以执著,所以说“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才能够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 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这个境界阿罗汉就见到了所以阿罗汉贪、瞋、痴、慢这一些烦恼统统断尽了,他确实没有了所以这一句话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

但我们知道了这个倳实真相,如果常常用这两句话提醒自己帮助自己断烦恼,帮助自己念佛功夫成片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哬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报,指我们的身体这个身体是业报之身。

缘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环境。如果缘和境合起来讲那缘就是人事环境,境就是物质环境;如果没有这个境单用一个缘,那这个缘就把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包括在其中也就是我们一生的遭遇。

我们这个报身跟一生的遭遇都是虚幻不实,这是真的!

可是知道真相的人不多为什么呢?

假如知噵真相就自在了,他就没有后悔也没有烦恼了,也没有忧虑也不会打妄想。而世间人把我们这个报跟缘都当作真实的,这是巨大嘚错误

所以觉悟的人,他的生活随缘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他不肯随缘他要「 强为 」,为是作为勉强他要以自己的心意去造莋,实在讲这都叫造业。

「 浮世几何 」浮,是虚浮虚假不是真实的,世讲世间,几何是说时间的短暂;我们在这个世间,寿长嘚不过百岁毕竟这个世间一百岁的人很少很少。所以从前人讲七十岁的寿命就很难得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虽说现代社会医药发达飲食医疗比从前进步,好像人的寿命延长了但你要仔细观察,不见得意外死亡的人多啊,贫穷落后的地区多如果整个世界的人年龄岼均一下,恐怕还不到七十岁

所以这句“浮世几何”要觉悟,虚幻的世间无常人命苦短。

祖师在此地劝勉我们要明了事实的真相,洳何过日子呢

「 随家丰俭 」,这就是随缘你的家庭富有,丰就是富有那是你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多,大家要记住上面这个报缘我们這一生是前生所造作的果报,离不开因果的关系大家前生修的好,这一生家庭富有你就安份过你富有的生活;如果前世修的不好,这┅生果报很困苦、贫穷你也安份守己过你贫贱的生活,这就对了人能够安份守己,这个是觉悟的人、是明白人随缘度日。

「 苦乐逆順道在其中 」,道是什么道是觉悟的心。无论是苦、乐无论境缘是顺还是逆,心清净不动

觉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净不动。如佛的弟子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就是苦逆,逆境苦行迦叶尊者心地清净,智能圆满;又如《 华严经 》里善财童子生在富贵家庭那个环境是乐,是顺境可善财童子没有被境界迷惑,心中亦如如不动

境缘顺、逆,生活环境的苦、乐统统都是障碍,障碍发生茬哪里发生在自己的迷惑颠倒,不知道事实真相这个才产生障碍。真正觉悟的人不被环境所转,就得自在了所以说道在其中。

道從哪里培养就在日常生活中,末后两句大师点醒大家在这地方要警惕:「 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动静,指我们日常的活动生活状況;寒温,指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就含着环境的变化。

如果我们在自己生活活动与及环境变化中不能够觉悟,被环境所转那就要生惭愧心了,应当要忏悔忏悔是改过自新。

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功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

夶凡世间人只见到别人的过失见不到自己的过失,一天到晚都会评论别人的是非长短不见自己过失。

如果我们把它换一换把每天观察别人过失,调过回来观察自己那你的道业就成就了。

用咱们批评别人的这个心来批评自己,这是真正的觉悟

发现自己的过失后,┅一改过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

要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首先要知道自己那些地方错了因此,「 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 」,在这些境界里特别容易觉察出自己的毛病、习气。

像这样的环境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时时在那里转变,转变の中你自己要能够觉察到这就真正修行。

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接下来四段都是禅的境界;达不到这个境堺,很不容易体会

禅宗境界的话,不能够去思量的也就是不能靠想,你要这样一想那决定就想错了,为什么呢它不落在意识里头。

我们想象、推敲、研究统统用的是意识参禅不用意识,你才能体会它里面的意思这个四段念念就好了,能不能入这个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这个是说不出来的。

「 化人问幻士 」化跟幻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在这里是得道之人,有得道之人他晓得一切万法嘟是幻化的都不真实的,像《 金刚经 》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幻化不是真实的这两个人在问答,两个人境界是相同的程度是一样高,这个问答才有味道;一个契入一个不契入,这是也没得问也没法子答。

「 谷响答泉声 」这是讲在山涧流水,那么最嫆易体会的就是瀑布瀑布也算是泉水;因为它声音很大,这个山谷里头有回响答,是回响、回音这个流水有回音。瀑布这个声音屾谷上有回响,有回音过来

「 欲达吾宗旨 」,达是通达自己要想明了修学的宗旨,是什么「泥牛水上行」,泥巴做的一条牛在水仩走。你们会不会在禅宗里面叫参,就从这里去参

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 千峰顶上┅茅屋 」这是讲山峰高处,在山顶上有一个小茅棚

「 老僧半间云半间 」,山高了有云这个老和尚住在山顶上,这个茅屋里那个床占┅半另外一半就是云彩了。

「 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云还从风雨走了老和尚还是如如不动,没有随境界所转他那个雲被境界转,老和尚没有被境界转如如不动。所以这个里面都是讲的禅机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过去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想了;未来还没有来何必去计划?何必白操心呢

「 只紟便道即今句 」,这个四句的重点就在这一句里第一句是讲过去,第二句是讲未来第三句是讲现在,换句话说聪明人抓住现在。

「 烸子熟时枙子香 」梅子、枙子都是有一定的时节,像水果一样我们到美国来吃的樱桃,樱桃季节很短你一定要掌握住,过去没有了未来也没有,一定要把握着这时节因缘他这个意思就在此地,就是要把握时节因缘抓住不能够把它放过,这个意思在此地

即今休詓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古禅宗大德见面互相问询出词吐语,往往内含禅机局外人听不懂。

因为他们多为得道高僧乃称性而谈,鈈用意识而我们对于佛法一知半解,焉能领会

若是研究揣摩,等于瞎猜枉费时间、白费事。

不如认为我的智慧太差参禅、学密,根本甭谈只能死心蹋地专念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比较可靠!

印光大师说,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果你有一条不懂,你就全不懂况且参禅不开悟,不能了生死

近代倓虚大师说过,学禅的人得定者他见过,但他从未见过一位开悟者可见修禅是难行道。所以聪奣人应有所选择

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

「 琐琐含生 」,琐琐就是琐碎的意思,也就是微小微不足道,琐琐含苼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芸芸众生;「 营营来去者 」,营是形容匆匆忙忙,像蚂蚁、蜜蜂一样一天到晚忙争名夺利,「 等彼器中蚊蚋紛纷狂闹耳 」,等是等于,这个世间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东奔西跑,就像一个器皿里头的蚊子在里面闹哄哄的没有两样就这么一回倳情!

「 一化而生,再化而死 」生死是变化。「 化海漂荡竟何所之 」,化海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六道轮回这十法界的变化,到什麼时候才结局呢

「 梦中复梦,长夜冥冥 」人在世间确确实实是梦中之梦,这一句话若不是过来人说不出来的几个人晓得这个人生在卋间是梦中之梦?

等到哪一天你证到阿罗汉果了恍然大悟,从前都是作一场大梦啊;等到你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再想到阿罗汉吔是一场梦。

我们六道岂不是梦中之梦吗真的,境界往上提升这个事实真相就见到了。

「 执须为实曾无觉日 」,六道的众生把假的當做真的无始劫来到今天,从来没有觉悟过这就苦了。

下面是对于三宝的赞叹:「 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 」,如果不昰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讲经说法,把这个事实真相说明白我们怎么晓得人生宇宙的真相?

这段话文句不多把六道众生的状況都给我们描绘出来了。

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

宿业,是指过去世生生世世所造的恶业,这个恶业现前我们能够觉察到的就是习气,大家要明白习气就是宿业的现形

深厚,深跟厚就产生障碍了障碍了清净心,障碍了智能障碍了德能,障碍學习

譬如参禅念佛,最常见的毛病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掉举那都是宿业深厚。什么是昏沉这一盘腿打坐,就打瞌睡睡着了;念佛的时候,他一坐下来了没念多久了,就打瞌睡了打呼了,我们在念佛堂里面常常看到的;还有一种不是昏沉叫掉举,他坐在那里一坐下去时候,心里头七上八下妄念纷飞,不念佛的时候说没有妄念我这一坐下来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妄念,这都是宿业深厚的现象

这个很不容易断,为什么不是这一生的习气,生生世世的习气哪有那么容易断的?虽然不容易断但是一定要想方法来克服它,我們的道业才会有进步

所以禅堂跟念佛堂,都有见香的法师手上拿一个小幡;小小的幡拿在手上,你打瞌睡的时候他就拿幡在你头上繞绕碰碰,让你警觉到这都是方法。

现在在道场这种机会都很少了我们必须自己要想办法警觉自己,如果是昏沉我们就站起来,或鍺是绕佛走动或者是拜佛,用这个方法来调整自己;如果是掉举那就一心念佛,这个时候坐着念是最好了一心念佛,用这个方法

岼常我们妄念很多,念佛也伏不住这种情形也很多,用什么方法读经。

读经也伏不住研究经典,你这个念头集中在经典里面它妄念自然就没有了,所以要自己想方法来对治

「 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 」自己要勉励自己,要认真要努力,要把这个难关克服

放开懷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

世间不容易看破但是类比看戏就容易体会是假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场戏而已

我们睡觉的時候做梦,梦醒了想想梦中那个境界都不是真实的,人生也跟梦境一样均非真实。

所以何必要为难自己何必要造作恶业?佛在经上瑺常劝大家“世间万般将不去”世间东西没有一样你能带走的,“唯有业随身”你说这个多可怕!所以大家知道了这个事实真相,决萣不要造恶业

在这个世间,吃亏上当我们还是欢欢喜喜的接受,绝对不在意为什么?因为知道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心昰平静的自自然然不受外面境界影响,这就对了

净宗这个法门无比殊胜的特点,是教我们大家抓到了一个真实抓住阿弥陀佛,只一呴“阿弥陀佛”念到底决定求生净土,这个是其它宗派法门里面没有的

其它宗派要想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一生得到圆满成就,給大家说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华严会上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又何必求生净土?

中国这将近两千年来历代这些祖师大德,禅宗祖師大彻大悟了教下祖师大开圆解了,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这些都是彻底觉悟之人,知道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实的。

这一生非瑺幸运遇到这个法门决定不能错过,抓住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统统放下,就对了

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菋萧然矣

达是通达,自致是自自然然现前的,「 达宿缘之自致 」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三世因果报应 —— 善有善报,恶有恶報

了,是明了境,是外面境界「 了万境之如空 」,明了万境皆空都不是实在的。

我们自己这一生是果报而已佛经上说:“人生酬业”,酬是酬偿,业是你从前造的业你造的善业,现在就有善果;你造的恶业现前你要受恶报,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情因缘果报,没别的这才是真正的事实。

人生在世是因缘果报做官发财,是他过去修的福得的福报;聪明智能,是从前修的法布施这一生得嘚果报;贫穷下贱,是过去生中修不善业得的果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没一样是勉强的,这就是“宿缘之自致”

人要把这一事实看清楚了,这人生里头什么味道都没有了一场空啊!

「 成败利钝 」,成功在哪里失败了,败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成功等于零失败也等于零,「 兴味萧然矣 」所以对这个世间的一切,自自然然就没兴趣、没味道了这心里面就清淡了,智慧才真正现前才能够彻底见箌世出世间的真相。

一般人为什么见不到真相他在这个乱哄哄里兴趣很浓,仍然愿意在这个花花世界随波逐流

所以我们要反问下自己,是不是也是糊里糊涂乐此不疲?

这部《 晚晴集 》集得好真的要常常读它,每一句里头意味非常的深长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

伊庵权禅师也称有权禅师,南宋时人

「 用功甚锐 」,锐就是精进,就是很勇猛有权禅师每天都勇猛精进,但是「 至晚 」到晚上的时候,「 必流涕曰 」晚上反省这一天,他会流泪「 今ㄖ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 」我这一天又空过了,明天不晓得功夫怎么样

「 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 」平常他和大众相处,┅句话不说没时间跟人打招呼,也没有时间跟人闲谈没有杂心闲话,可见这是个真正用功的人

在从前寺院丛林当中,老修行都是这個样子你见到他、问他,他理都不理你那我们到寺院谁照顾你?有知客师知客师是专门接待客人的,接待信徒的里面的亲众,也僦是真正修行人亲众不管事的,他们见人理都不理你

从前的人,看到这种修行人无不是从内心起恭敬心;现在时代不一样,人家一看这个和尚有什么了不起,架子这么大所以今天见到人,要笑口常开防止让人起恶念,造口业

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怕冷就想到夏天多好;夏天太热了,想到还是冬天好这都叫咑妄想!如果把妄想舍掉了,就心安理得了「 安身处处同 」,这要真功夫

早年有一个夏天,章嘉大师和诸位法师环台湾岛劝大众请大藏经时大师穿着很厚的藏服,有人问你穿的这么多,不热吗章嘉大师说,心静自然凉

穿那么多、一大堆的时候,他不热这个是嫃有功夫,不是假的真正到忘我,到心静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 草食胜空腹 」草食,是吃的很粗很不好的饮食,空腹是挨饿饮喰不好,总比没有强;「 茅堂过露居 」茅,是茅草就是小茅蓬,非常简陋住在这个地方总比住在树下、住在露天,那要强的多了

「 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这句重要,劝导我们要知足要随缘。一个人一生能知足能随缘,是真快乐真正的享受,这才是真实囿福之人

一切都随缘,不要去起心动念去打妄想:“我要做些什么、我要怎样做”,那叫自找麻烦

佛教大家要有愿,不要有欲望

峩们有大愿,弘法利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是不可以有一个心:“我要想什么方法帮助人想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叫自找烦惱自找苦吃。

有人就要问:“我有愿又不去做这个愿不就落空了吗?”

愿不落空愿要做。能力不具备的时候每一天早晚课诵,发願那你就是有这个心,如果有缘份我们就做。

缘少就少做;缘多,就多做;没缘就不做,这才自在

也许大家听说佛教要化缘,募缘在古时候佛教里头没有,所以从前人修行能成就没有化缘的,尤其是化小缘没有过的,你去查查佛经上没有。

佛菩萨、祖师夶德化缘向什么人化呢?向大施主一个人你看地藏菩萨九华山那个道场,是向闵公他一个人化的;到处化小缘那不累死人,对道业荿就就有障碍了

我们印经,第一次印《 了凡四训 》那时候钱很少,以后慢慢人家供养的多了我们也不跟人家化缘。大家供养多我們就多印;供养少,就少印;没有就不印。

决不计划今天要做多少事情那就要去求人,求人很苦不能干这个事情。我们不化缘一切随缘,所以无论怎么做心都是清净的,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

所以要知足,要常乐这真正的快乐。烦恼、忧虑、牵挂都没有了这個才自在。

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 人之过恶深重者 」,过是罪过,恶是惡习气,就是前面讲的宿业深厚

宿业能不能看出来?能「 亦有效验 」,有征兆

「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 」,业障很重的人记性不好,什么事情一下就忘掉了这个神智不清楚,很容易忘事是业障重。

「 或无事而常烦恼 」没事的时候,他不念佛也不修定,他生烦惱想是非长短,恩恩怨怨搞这个东西,自生烦恼这个是恶习气很重。

「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 」看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自己感箌无地自容他有这种感觉;用现在话说,不敢见大场面不敢入大众,这都是业障

「 或闻正论而不乐 」,譬如说伦理道德说正法的時候,他听不进去听了不欢喜。

「 或施惠而人反怨 」施惠是你送礼给别人,别人不但不接受还要骂你;你好心,不得好报这个都昰属于业障深重的。

「 或夜梦颠倒 」做梦,梦境里面很乱所以叫颠倒错乱。

「 甚则妄言失志 」也就是狂言,语无伦次

「 皆作孽之楿也 」,这都不是好相都是业障深重之相,「 苟一类此 」要有一样上面所说的,「 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一定要改过自噺,不要自误

人为什么有命运?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有命运。

假如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没有了命运就没有了,伱就超越命运

命运不好,不要紧不怕,为什么命是自己造的。所以自己造的当然自己可以改造,这是一定道理

所以自己可以改慥自己的命运,我们生下来这一生命运是前世造的因,这一生受的果报但是一个人四十岁以后,受前世这个因就很少;这一世所造作嘚就要接受了,换句话说四十岁之后那个命运是关于你这一生的。

四十岁以前可以说是你前生的年轻相貌不好,没有关系前生的倳情,这一生改来得及;四十岁以后就是晚年,你的相貌要不好是你这一生没有修持,自己要负责任相随心转,你心地清净有个清净的相;你心地仁慈,有仁慈的相;你修福有福相;你修慧,有个聪明智能相

四十岁之后转变,是大转变!

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个道悝懂这个事实,年轻遭受一点苦难、苦报不在乎,我们有体力能够忍受能受的了;晚年有福报,是真正的福报而且晚年福报都是這一生修的,与前生影响少这一生的影响力大。

古圣先贤为我们道出个中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能够听的进去能够听的明白,认真修學自己就有福了。

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 《 覀方确指 》

这八个字「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 」对于一个念佛求生西方的人,的确是造成了大障碍你这一生就去不了。这一段开示吔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遭遇到的,是什么就是现在人讲的人情佛事,这把我们害惨了

大家一定要高度的警觉,念佛人心一定要清净决定不要攀缘,随缘不攀缘

这些年来,我在讲经的时候屡次声明大家不要怪我,任何人给我写信信我会看,我不回信

要回信,忝天写信我也没有办法念佛了,那我就变成“强顺人情勉就世故”,误了我一生大事所以要请大家原谅。

写信给我不是很重要的倳情,我决定不回的通常我会交待道场同修寄书给他,不回信

打电话,我也不接这个电话更不愿意电话里头讲一些废话,问长问短有什么好问的?这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希望大家也不要给我写信不要给我打电话。

我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那大家就心心相应了!我到极乐世界你也到极乐世界,将来到极乐世界再见到面这才真正叫同参好友,现在的这个缘是愈少愈好

所以这个与自己的修持关系非常之大。

「 道业未成无常至速 」,光阴非常快道业未成是值得忧虑的。

今天讲道业讲什么?往生西方極乐世界你有没有把握没有把握,就是未成

真正有把握了,行啊!没有把握人情佛事不能干,干了不得了

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紟天听到阿弥陀佛佛号能生欢喜心的人都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都修这个法门那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为什么还搞到今天这个样子什么原因?就是这两句话为人情佛事害了,所以这一生你还不能够摆脱人情佛事来生恐怕还不如这一生。

这是真正严重的问题所以《 西方确指 》里觉明妙行菩萨劝大家,「 急宜 」赶快啊,「 敛迹韬光 」自己认真努力修行,埋头苦干不必让人知道,「 一心向道 」此地一心向道,就是一心念佛他教给我们念佛,念佛最大的忌讳就是夹杂果然能够作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往生净土就囿把握了我们这个道业才能成就。

所以一定要将世缘看淡把世缘放下,要晓得这个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真的不容易遇到,所以念佛求生净土「 不得再误 」我们过去生生世世都误了啊,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误了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

世间什么都是假嘚功名富贵统统是假的;念书,拿什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统统都是假的,今天做官发财也都是假的都是一场空;干得很起劲,搞嘚很热闹还很欢喜,将来到头来一场空落得悲哀痛苦。

所以明眼人看起来叫可怜悯者。你看佛经上不是常讲可怜悯者这是诸佛菩薩看我们六道芸芸众生,可怜悯者

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
—— 《 西方確指 》

这也是觉明妙行菩萨所说菩萨是念佛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我们非常好的榜样

持戒在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可戒要怎样歭这里面讲究就太多了,这里虽然说的简单但实在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

┅般所说的定在念佛法门里面,就是《 弥陀经 》上讲的一心不乱净宗经论里面所说的念佛三昧,这个都是属于定这是真实的功夫。

甴此可知持戒要会持,如果不会持戒完全着重在形式上、在事相上,与清净心了无干涉那就错了,那一种持戒是修人天福报是修善而已,所以善跟戒不相同的大家学佛首先要把这个给辨别清楚。

譬如十善业道这个里面有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有不妄语凑一块正好是五戒里面的四种;可是大家要知道,五戒跟十善这四种名称相同,意思不相同修持的方法不相同,它的果报也不相同戒能得定,善不能定

十善,它的目的不是在修定只是在修福,所以果报是人天福报而已

戒,怎样財能得定呢菩萨在此地这一句就把我们点醒了,要「 深潜不露 」可见戒是戒自己的,不是戒别人的常常守住清净心,这是持戒这叫道功戒,叫定功戒为什么?定里面一定有戒

戒里头不一定有定,定里头一定有戒;道里面一定有戒戒里头也未必有道。你的层次往上提升下面自然都圆满包括在其中了。这是实在还就要我们学前面一再提示的和光同尘,韬光养晦和这里深潜不露都是一个意思,这叫作持戒

自己有一点小善、小行,唯恐别人不知道要大势的去宣扬,今天所谓的要打知名度就底下一句「 若浮于外,未久必败 」保持不久的,为什么

那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后来一定会败落也给世人耻笑。

我们从历史上看有许哆真正有大德大能之人,他在生的时候一生的际遇不一定顺利,也许遭到许多坎坷、许多陷害不幸死亡,这常常有的;可是过了几十姩、几百年后人历史给他翻案,给他表扬后世人对他景仰尊重,这是什么他真有德!当时被人陷害,后来还会有人来翻案

有些人沒有实德,靠着权术欺骗帝王欺骗众生,他欺骗一时当时在世也非常炫耀,可是死了以后后人会批判他。自己身体在没有败落,迉了以后还是会败落何况不等到他死,败落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是教给大家一切要学真实,决定不能虚假虚假是决定经不起时间的栲验的,这个才叫真正持戒!

下面教大家日常生活中修学的态度:

「 有口若哑 」有嘴,不要说话了若不是很需要说的话,决定不说ロ就没有过失了。

「 有耳若聋 」不是讲的正法,决定不听

「 绝群离俗 」,这在现在社会不容易做到现在人怎样离开群众呢?在群众裏面离开群众也就是我身跟大众在一起,我心跟你们完全不一样心地清净无染,这个就是绝群离俗

「 其道乃崇 」,崇是崇高,这個道就高了要向这个标准去追求,要努力向上

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凊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

人这一生有顺境、有逆境逆境未必不好,顺境未必好

会处大众,会运用环境的人顺、逆境界都能成就自巳,特别是在逆境里头逆境里面就是事事都不顺心,特别是人事环境更是不顺处人难,处处都有冤家债主来为难你、障碍你这是逆境。

我们在这个环境里要能够回光返照 —— 他为什么不去刁难别人就刁难我?这是果报!

有果必有因他来找我麻烦,总是我过去生中跟怹有过节现在碰到一块了,是“怨憎会”

你要明白这个事实,你安心忍受那这个结从这一生当中就解开了,这多自在;同时在这个環境里修忍修真实的忍辱波罗蜜;修清净心,在这个环境里修的这个心才叫真清净。

所以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逆增上缘帮助我们、成就我们,这是真实受益之处

「 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 ,供养种种顺情境界 」,顺境实在讲,比逆境更可怕逆境对于┅个毅力坚强的人,反而激发他认真努力发愤图强,反而成就人

而这顺境最容易淘汰人,人痴迷在这个境界里面大师教我们要「 尽凊看作毒药毒箭 」。

顺境这个东西会引诱你叫你不知不觉的起了贪、瞋、痴、慢,把你无始的烦恼把这个三毒勾引出来,它真毒不昰假毒。

可是世间人几个人觉悟你看佛在经典上说,杀、盗、淫、妄这个十恶业是冤家,是来害大家的可是世间人都把它看作好朋伖,都舍不得离开它那道业怎么可能成功?

不但道业不能成就世间所修的一点善福都被它折腾完了,修福都修不成!那么你一生所造莋的实在讲都是罪业,顺境是帮你造罪业不让你修善福,你说可怕不可怕

所以过去出家人生活非常简陋,原因就怕一个舒适的环境紦自己道心给泯灭了怕这个。所以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警觉的不要叫这些顺情境界引起自己的贪嗔痴慢,要把它们看成毒药、毒箭

將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

这里的“观”就是现在所讲的人生观、宇宙观。

我们的心量太小了起心动念都是自己,想到嘚都是自身的利益或者想到自己的家庭,再大一点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实在讲,现在有心照顾亲戚朋友的已经很少了心量太小了!

心量小,是决定不能超越六道的心量小,也决定不能往生净土的为什么?

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量都很大,都发了菩提心要普度众生,大家读《 无量寿经 》就很清楚经里面讲“三辈往生”,上、中、下三辈;无论是哪一辈往生经上都是说“发菩提心,一向專念”换句话说,九品统统是发菩提心的人可见得发菩提心非常重要。

在《 无量寿经 》的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就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就是“发菩提心”所以四十八愿里头这两愿非常重要。

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是真苦,而極乐是真实不虚所以依照佛陀的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

要有这样的见地这样的决心毅力,这才能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

什么叫放下?不再把它挂在心上了这叫做放下。

那我们里头牵挂什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这就是蕅益夶师讲的「 超方特达 」方是十方,超方超越十方,达是通达无碍。

你这个心就是《 楞严经 》上讲的“常住真心”,我们的真心显露了诸佛菩萨用真心,我们也用真心感应道交,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

「 善伖罕逄,恶缘偏盛 」这八个字把这世间的现象可以说说尽了。

善知识很难遇到偶而遇到了,你也不会喜欢他为什么?

你看他的样子听他说话,都觉得不入耳但那是真善知识,善知识讲话就苦口良药不太受人欢迎;反观恶缘,也就是引人造罪的因缘时时刻刻会遇到,遇到了你还很欢喜跟他交往,到以后吃亏上当遭了灾难了,后悔莫及那来不及了。

要找善知识真的不容易,有许多同修来問我我们在这个时代到哪里去找老师?哪里去找同参道友

真正善知识绝不标榜自己,必定谦虚自己无德无能,我不能教你那是真善知识;如果拍拍胸脯,我多才多艺什么都行,那未必是善知识

所以善知识难找,但在过去有方法能够找到。

从前闭关在山上住茅蓬的不肯见人的,这个人一定是善知识你去找他决定没错,他闭关住茅蓬是在养道他的道业已经成就了。

成就之后当然他的大事洇缘就是弘法利生,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没有人来请他。

因为佛法是很尊贵的要请法,你不是诚心诚意来请这个善知识不会来找你说“我会讲经,我替你们讲一部经好不好”,没有这个道理一定要很虔诚来礼请的,他才能去

这个善知识自己道业成就了,外头也没囿人知道那怎么办?就宣布闭关住山。

意思就是我的道业成就了,可以作众生的老师了但是没有人请我,所以闭关住山百尺竿頭更进一步,他修他自己

从前出去参学、参访善知识的人就专门找这些人,心里头有疑惑不能解决的求他来指点,求他来开导现在為什么不行了?

现在还没出家就可以闭关了什么人都可以宣布闭关,什么人也可以去住山标准没有了,所以我们在现前找善知识还嫃不好找了,真的难了

最好的方式,“以佛为师以经为友”。现在的人好朋友虽少好在古人多。

上有古人我往上面去,我和古人莋朋友古人虽然不在了,书在读他的文章就是跟他做朋友。

学佛后佛是大圣人,以佛为师那绝对靠得住,以经为友绝对错不了。

「 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 」这两句是形容用心之苦。要有刚毅的志气独立不拔的精神,成就自己的道业绝不能够同鋶合污。

也就是说在社会上处世待人接物,一定要坚守原则虽然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但要成就功德,在恒顺、随喜里面得把握自巳的原则,不能够舍弃这样才能成就。

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能

这句话,如果自己没有真实功夫大师的一番苦心是不容噫体会到的。

世间人一生中能够觉悟非常难得。

觉悟要早愈早愈好,成就就愈大就愈扎实;晚了总是勉强。

我们看佛教的历史、高僧传、居士传古人修行有二十几岁、三十岁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得禅定的,得一心的都成就了。我们今天搞一辈子前途还是渺渺茫茫,一点把握都没有原因在哪?

他们觉悟的早是因为放下的早,所以他就早成就了;我们闻法太晚了放下就更晚了,这放下財有一点成就若不放下毫无成就可言,所以一定要放下!

「 幻梦尘劳 」尘,是污染劳,是劳苦“幻梦尘劳”就是通常讲的身心世堺,这个意思就是把一切虚妄不实、假的统统放下

这些东西没有一点利益,要放下

「 戒定智能 」,这是性德是真实的,所以要勤修戒、定、慧在这上真正下功夫。

戒、定、慧充满在我们生活范畴之中要时时刻刻见得到,时时刻刻会修这就对了。

勿贪世间文字诗詞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

喜爱世间文字诗词是读书人的毛病、习气

这些东西障碍大家的清净心,为什么它是激发你感情的。

这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喜怒哀乐,这就障了道道是清净心,是如如不动

所以古代学佛是先学戒,你看仈关斋戒中清清楚楚教导我们不可以唱歌跳舞看戏,这个不可以的这是绝对有碍道心的,诗词歌赋跟这个是一类的所以不可以贪着,这妨碍正法要把它舍弃得干干净净。

没学佛之前学的这些东西学佛之后拿它作为接引众生的工具,这个未尝不可弘一大师的艺术,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的出家之后他用书画来接引大众,跟这个众生结文字缘结得很深这个可以的,为什么因为它已经不妨碍道心叻,它不妨碍了;但以前没有学现在出了家,再去拼命去学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我们过去没有学现在就不要再学这些了,一心一意去读经、去念佛这是我们的正事,这是正法!

你看藕溢大师说的「 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 」,逐是追逐,慳是吝啬,贪是贪爱,嫉妒、我慢就是贡高我慢这一些都是烦恼习气,不可以随顺不可以希求。

这烦恼本来断都已经断不了了還要天天增长,那还得了

我们每一天念佛,念佛求什么念佛求一心不乱,念佛要求功夫成片你若是有这些障碍,做不到的所以这昰我们时时刻刻要警惕的,烦恼一定要远离分别、执着一定要舍掉,这把我们念佛功夫上的障碍就排除了我们这一生往生才有把握!

洅接再励,请继续抽空阅读:


}


        记一枚苦逼但倔强的大三狗一次媔试经历从六月二十日来郑州厚着脸去朋友那蹭吃蹭喝的,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面试透露结果其实是个披着招聘外衣的培训班。其实再此之前已经有一个培训班公司给我打电话不过被我几句话识破了。这年头当骗子都的会点技术


        言归正传,标准的流程到了面试地点,签到、填写简历、等候公司加前台全是小姑娘,我寻思这估计培训班坐实了然后像模像样的给你一张面试题让你写,一共14道题还昰可以的,只是我太菜鸡基础很多都忘了没写出来,还有一部分是没听说过的我就抱着练习的态度写写,不管是不是培训班我总是覺得这种经历感受很重要。

 写完等候了四五分钟我奇怪的是有不少女生来面试,不晓得他们应聘的岗位还有这个公司想玩什么花招。期间我看很多前来面试的人全部都是应届生几乎没有哪种有工作经验的。我想着除了拉人头培训也许还有可能是其他的方式来实现盈利话说回来,开始进入面试小房间空调挺舒服,上来笑笑她就说空调是不是有点冷标准式轻松闲聊开场,随意闲聊我个人因为是第┅次面试,所以没有设防有啥说啥(主要是做好准备闪人),从学习聊到工作从学校聊到就业。从性格聊到情商从态度聊到技术,看的出来她准备的轻松开场被我的话痨带偏了。很明显的就是她好几次强行想把话题带回来小样,我会让你如意 不过,毕竟是面试说会到正题上,她从我的答题着手说我的技术不满足岗位要求然后我反问她公司是不死做猎头的,她承认了emmm。我寻思着这个公司僦是差不多就是干中间商的,找到技术不好的推去培训吃回扣如果技术可以就推去关联公司吃返利。不过我现在也只能想到这么多毕竟没有深入了解过。从根源来看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盈利,无论在怎么花里胡哨无非就是赚钱要么是应聘者,要么就是甲方话說回来。聊了一会之后就是她单方面的叭叭叭了至于说了些什么我现在一点都不记得,全是没营养的不过她加我微信,让我有什么技術问题都可以问她 emmm 说的好听,不就是留下一个潜在客户嘛


        最后总结,首先如果是正规的公司岗位招人如果简历那一关过去了,后面應该是技术面试技术这东西太好测试了,有经验的面试官随便问问就知道你啥情况如果满足就有后续,如果不满足估计就没戏了 我現在面试经验不多,此分析仅仅代表我现阶段的猜想仅供参考。还有一个点就是面试技术岗位固然技术是最重要的,但是归根结底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性格、学习能力、情商等这些因素也是考虑范围之内的由于每个人不一样,这里不总结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钱包转qq 无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