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每天都是上班下班,来回这样度过30岁前的每一天天,没朋友,没家,一直在社会上流浪打拼,快过年了,他们会

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的现在和将来的作为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许自己一个未来(一)&
漫漫人生路,波折和坎坷在所难免,跌倒过,失败过,不该影响我们对未来成功的希冀和坚定。对于已经成为过去式的经历,我们除了叹息或悔恨外,则无力去改变。而对于未来,谁敢肯定,它就一定会比你的过去更糟,它就一定是你失败经历的延续?
在美国小女孩芳娜的记忆中,她童年的天空似乎永远是灰色的。不幸身为私生女的她,在周围人们的眼中总是那么卑微与耻辱。老师和同学冰冷、鄙夷的目光,小镇上居民在她和妈妈背后的指指戳戳与窃窃私语,让年幼的她变得越来越自卑,开始主动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不愿与周围的人接触。
在她13岁那年,小镇上新来了一个牧师。每到礼拜天,镇上的居民便扶老携幼纷纷走进教堂,听这个有修养的牧师讲经。从教堂出来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芳娜每次只是静静地躲在远处,去想象教堂里的美好,却从不敢走进去。因为她懦弱、胆怯、自卑,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
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偷偷地溜进了教堂,躲在最后一排听牧师的讲经。牧师正讲道:“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你成功了,并不代表未来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就要失败,因为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是代表过去,未来是靠现在的行为去决定的。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未来是什么!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的结果。它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因此,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芳娜的心灵犹如流过一股暖流,封闭的心开始慢慢融化。
以后的每个周末,她总会溜进去听讲,却总是在结束前悄悄离开——她不想让别人看到。
直到一天,听得入迷的她忘记了提前离开,在散场的人群中,牧师的一双手突然搭在她的肩上,他和蔼地问芳娜:“你是谁家的孩子?”人们都愣住了,芳娜也完全惊呆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眼里含着泪水。
这个时候,牧师脸上浮起慈祥的笑容,可亲地说:“噢——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你是上帝的孩子。”他抚摸着芳娜的头发说:“这里所有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现在就做出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就会充满力量。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在人们的掌声中,芳娜终于抑制不住激动,眼泪夺眶而出。
从此,芳娜的人生彻底改变了,她不再自卑,不再在意自己的身世,在40岁那年,她担任了田纳西州的州长,后弃政从商,做了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公司总裁。67岁时,在她的回忆录《攀越巅峰》一书的扉页上,她写下了神父的话:“过去不等于未来,从现在起就理直气壮地做一个你想做的人!”
无论是辉煌的过去还是不忍回首的昨天,都已经是逝去的过往,光荣不可重现,失败不会持续,明天才是应该追求的。球王贝利在回答记者关于哪一个进球是他最值得骄傲时,他平静地说:“下一个。”是的,过去的成功,代表的只是过去,未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昨天的成功与失败,都随着“现在”这个分水岭,被留在了生命的过往旅途中。未来,意味着无限可能。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许自己一个未来(二)
回顾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格利雅的过去,也是一段误入歧途的日子。年轻的他,曾经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学生,从学校里出来后,整日闲逛,到处寻欢作乐,是一个十足的浪荡公子。一天,21岁的格利雅去参加一个盛大的舞会,对自己对面坐着的一位秀丽端庄的女郎产生了好感,于是走到她面前,礼貌地说了声“小姐,我想请您跳舞。”没想到,那位女郎好像没有听见他的邀请似的,仍绷着脸不予理睬。格利雅再次躬身并大声说:“尊敬的小姐,我请您跳舞!”女郎冷面相对,说了一句令格利雅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话:“我最讨厌您这样的花花公子!”
这句话犹如惊雷,震醒了格利雅。他突然感到,自己在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游玩中浪费了过去青春岁月。悔恨交加之后,他给家人留下一个“你们不要来找我”的条子,便奔里昂城求学而去。
经过两年的努力,格利雅不但补上了荒废了的学业,而且作为插班生考入了里昂大学化学系。如同重生的浪子回头,格利雅变得异常勤奋,而且常有精辟的见解。在名师指导下,他于1901年完成了金属镁有机化合物制备论文,获得里昂大学博士学位。
后来,他又发明了格氏试剂,成为对有机化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的发明。为此,瑞典科学院于1912年授予格利雅诺贝尔化学奖。从格利雅受到那位女郎的冷落,到他获得诺贝尔奖,中间经过了整整20年。当家乡父老知道他获得诺贝尔奖时,还专门召开大会庆祝这位昔日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居然在短短8年时间内成为出类拔萃的博士。在庆祝大会上,格利雅热泪盈眶地表示:“过去的纨绔子弟格利雅已经死了,今天的格利雅要更加奋发,取得更大的成就来报答家乡父老对我的期望。”正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有了向过去的自己告别的勇气与决心,才能换来自己的新生。
在职场上,也只有懦弱者才总是生活在追悔之中,他们常常满怀懊悔地说:“如果早……,就好了”,却没有想过要从过去的懒惰中吸取教训,鼓起勇气从头开始。他们把光阴消耗在无止境的痛悔中,最终面临一事无成的绝望。
昨天的你,或许在工作、事业上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因为长期积累的懒惰和懈怠,只收获到了一个暗淡无光的职业生涯,这些都没关系。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给自己许一个未来,让自己从今天开始改变。你的明天依旧可以很灿烂。
不把灰暗的过去交给死神去埋葬,美好的未来就无法属于自己。错过了朝霞的绮丽,难道我们还要错过月光的清辉?所以,从现在开始,许自己一个新的未来。
告别昨天,做全新的自己 (一)
过去的生活,不管如何辉煌或者暗淡,都随着时光如流水般远去,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除此以外,它能影响你的又有什么呢?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整日哀叹过去的痛苦或者咀嚼并满足于曾经的辉煌,似乎生活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是过去式。殊不知,羁绊于过去之中,是很难洒脱地走向美好的明天的。
如果昨天是坎坷,是失败,是泪水,是忧患,我们不应该让昨天的身躯陷入今天的泥潭,否则昨天的伤感,会腐蚀我们今天的情绪,昨天的沉重、会羁绊今天的步伐。
如果昨天是鲜花,是辉煌,是荣誉,是快乐,是欢笑,我们也不能永驻昨天的辉煌,昨天的荣誉,这会阻碍我们今天的进取。昨天的成功,会羁绊我们今天的启程,使我们丧失继续奋斗的激情和壮志。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昨天已属于过去,我们就应该告别昨天,向着今天、明天积极进取,让新的黎明抹去昨天的哀愁与喜悦,重筑一片湛蓝的天空。让新的太阳再次普照充满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前程,让新的行动重新谱写比昨天更灿烂、更辉煌的篇章。
很多人往往以为向过去告别很难,其实只要你真正想改变,过去的你是丝毫不会影响你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特殊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里一件很不起眼的教室里。他们都是一些曾经失足的孩子,有的吸过毒,有的进过少管所,家长、老师及学校对他们非常失望,甚至想放弃他们。学校里有一位叫菲拉的女教师主动要求接手了这个班。菲拉的第一节课,并不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整顿纪律,而是在黑板上给大家出了一道选择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人。
有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纪录;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大家都选择了c。菲拉公布答案:a是弗兰克林&罗斯福,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
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恶魔。大家都惊呆了。
此时,菲拉说:“孩子们,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这一番话改变了这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其中就有今天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罗伯特&哈里森!
告别昨天,做全新的自己 (二)
过去的一切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张白纸,如何书写,还得看我们自己。人生就是如此,在痛苦的时候也要潇洒地整理好衣襟,抬头向前。这是人学会告别的一个方法,如果你老是停留在原来的位置,过去的烦恼就会一直困扰你,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西方谚语说得好:“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被重新装回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这就如同人生: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无法改变的事,忘掉它;有可能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
我们应该平静地面对今天或昨天的成功和失意,因为那都终究将成为过去,只要还有生命,就还有明天,也就还有希望!我们怎么能为了过去的东西而放弃希望,蹉跎岁月,辜负珍贵的人生时光呢?
所以,无论昨天你经历了多么痛苦不幸的事情,又或者今天正承受怎样的磨难,都要坚强一些。用最短的时间总结,然后潇洒地迈出昨天的门槛,坚定自信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一个女职员早上去上班,却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后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职员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现在不正像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看笑话,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女职员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职员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告别过去而走向明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地摆脱行为的惯性而创造崭新的生活。只有告别痛苦,才会有快乐的到来;只有告别失败,才会有成功的出现;只有告别过去,才会走向明天。
& & 告别昨天,不是放弃和逃避。
& & 告别昨天,是对生命的珍惜和重新诠释。
时钟的每一次嘀嗒,生命中旧的一秒已从你身边溜走。每一秒都是新的一秒,每一刻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天你都可以做全新的自己。何不洒脱一点,跟过去大声说:“Good
活在当下,把握好今天 (一)
& & 西方谚语里有这样一句话:“Yes terday is a
his tory. Tomorrow is mys tery. Today is a
gift!”意思是,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神秘不可测,只有今天才是弥足珍贵的。这反映在人生哲学中就是“活在当下”。
汤尼&布朗是个著名的专业摄影师,作品经常出现在国家的报纸和许多杂志上。他这样回忆道:“那件事情发生在20年前。我的工作不顺利,家庭也有问题。有一天下午4点左右,我走在市中心的街上,要去一个客户那儿做简报。突然,我听见一长声喇叭和一个女人的尖叫声,我抬起头看见一辆车正往我面前冲过来。”
“一切仿佛像是慢动作一般,我呆呆地站在那儿,充满恐惧地望着冲向我的车,我脑子快速闪过……完了!我死定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感觉有人抓住我把我往后猛拉。几乎就只差几厘米了,我甚至还感觉到车子擦过我的外套。差一厘米我就会被撞到了,那肯定必死无疑。我转过身,惊魂未定地看着那个救了我一命的人,是一个矮小的中国老人!”
“我真是被那个意外吓倒了,全身发抖地坐在路旁的椅子上。”布朗先生继续说:“那个中国老人也走过来坐在我旁边,还关心地问我伤着没有,我说我还好。‘好险!’他说。我说:‘我知道,谢谢你救了我一命!’我解释说我过马路时有点心不在焉,他说:‘在我的国度里有一个说法:安身立命,活在当下!’”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了我发现了生活的秘密。秘密不是那一刹那,而是‘活在那一刹那’。快乐不是花几年、几个月、几个礼拜,甚至几天去找来的,它是从活在当下里面找到的。”
活在当下,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的时候,许多人都没有领会到它的真正含义,而把“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样的颓废理论等同于“活在当下”。他们以未来不可知为借口,大放厥词:“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认为一切都是命运,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是老天安排好的。于是,不思进取,消极处世,在尚可掌握的今天里,积极享受,沉溺娱乐,每天一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完今天,不想明天”的状态,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其实这样是大错特错的。
正是因为明天的不可预测,才更加彰显出今天的弥足珍贵。如果在可以把握的今天里,不知道努力奋斗,好好生活,让生命在今天的每一秒里都活得充实而有意义,那以后的每一天,都会被你在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低质量生存中白白浪费掉。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即使现在按每个人平均寿命80岁算起,每个人的一生不过两万九千天,减去你已经生活过的日子,算算你还剩下多少个“今天”或者“明天”?明天是不可预测的,谁知道哪天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充实地过一天,生命只会减少一天;而你不努力的一天,则会影响以后生命的很多天!
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在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还会浪费自己每一天的生命吗?如果你珍视自己的每一天,好好生活,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事实上,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我们或许常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时常感觉儿时的梦想越走越远,未来茫然不可知。看着今天一点一点过去,却不知该如何去做来迎接明天。来看看三只小钟表之间的一段对话吧,或许会有所启示。
活在当下,把握好今天 (二)
钟表店里,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看着两只旧钟安静地“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小钟不知如何是好。
其中一只旧钟对新来的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会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一听这个数字,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啊。”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管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什么都会做到的。”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于是,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已经摆了3200万次。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一个月甚至一年之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该做些什么,要认真做好什么事情,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小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慢慢地积累,好好地珍惜每一天,明天的成功就会顺理成章地到来。
一天天地过,日子可能不好过,可是一分一秒地过,日子可就轻而易举了。当我们把每件事都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时,所有的事都会变得很容易。如果你真正地活在每一刻,你就没有时间后悔,没有时间担忧,而只专注在眼前的时光中。
如果我们要快乐,就必须学会感激我们所拥有的——此时此刻所拥有的。今天的抉择是明天的事实,我们必须学会当事情来的时候抓住它们,当它们走时就该放手。就像苏格兰的散文及历史学家汤玛士&喀莱尔所写的:“我们该做的不是看着远在天边的东西,而是做已经在手上的事。”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远方的未来,就可能会变得患得患失。许多人成天都在担忧那些还没有发生,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事,常常为此忧愁,用个传统成语来形容就是“杞人忧天”。
不能预测明天,但可把握今天,把握现在,请活在当下。一次只专注于一刻,这是克服忧虑和恐惧的最好方法。基督徒在饭前会这么说:“感谢主赐给我今天的面包和食物。”注意!不是明天的面包或上个礼拜的面包,而是今天的面包。千年的社会历史证明,人们想要从悲剧中活下来的方法就是,每次只过一天的生活。这样的古老哲学思想可以让我们度过人生最艰苦的时刻,从而怀着希望去面对未知的明天。
从今天起,把你心思的焦点放在眼前,而不要放在你已经做了或将要做的事上。只有活在当下,才有可能创造出我们想要的未来。每个时刻都提供我们许多选择,而这些选择则形成了我们的结局。思想是行为的种子,行为创造了习惯,习惯形成了性格,而我们的性格则创造了我们的结局。
如果你不是活在当下,你会失去许多和你擦身而过的机会。虽然事先的行动计划是我们做所有行动的要素,但是,当你做这件事时,别计划着另一件事,而当你计划着这件事时,也别做着别的事。不管你想或做什么,就应该好好地把焦点放在你所想或所做的事情上。当你和人谈话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地谈话;当你工作的时候,就把心思放在手上的工作上。
想要一个完美的人生,只要好好地度过每一刻就行了。回忆是由许多特别的时刻所组成的……尽可能去收集更多的特别时刻。活在当下可以避免悔恨,让你克服焦虑,减少压力。
每一天都是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生活。学会活在美好的今日中,而不是永远活在对明天的空想和对过去的留恋中。活在当下,把握现在,把握今天!
改变,就从今天开始 (一)
习惯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习惯使人成功,坏的习惯让人颓废。心理咨询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3个人完成同样一件事,其结果却因为每个人工作习惯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很大的结果。在我们身边,这种事例不胜枚举。好习惯让我们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而坏习惯使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然而,面对生活中的坏习惯,习惯固守常态的力量对我们的控制大过了追求改变的力量。
仔细看看,我们的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过去的自己,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如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然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请记住,拥有了成功的习惯,我们就拥有了享受终生的财富。行动起来,改变就从今天开始……
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平静地告诉乌鸦:“那我劝你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你若不想做,会找到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自己找到一个方法!”
歌德有句话说得好:“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生的时候即投入行动。”改变要趁早,不能只是在嘴上说说,迟迟不行动,到头来,白白浪费了一生,无所成就。
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富裕起来。
教授每天跷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在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能,并且开始依着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实现。
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位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改变,就从今天开始 (二)
有人会说,我是很想立即改变现状,但周围的大环境就这样,不允许,没办法呀!他必定是忘了:一个人在面临无法改变的环境的时候,他要学会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环境也会随着改变。西方有句谚语:“生存决定于改变的能力。”不少人往往是一方面既想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又害怕承受痛苦,结果把自己弄得既矛盾又挣扎,折腾了一大圈又绕回到起点。改变是痛苦的,但是,如果不改变,那将是更大的痛苦。
“奶酪的故事”随着《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畅销已经深入人心。看过的人都知道书中反映的道理是:世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而且,改变必须从今天开始,马上开始,从自己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开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寻求的“奶酪”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如何面对已经拥有的而且随时可能失去的奶酪。变化始终存在,不管这变化是好是坏,我们必须接受,而变化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人的适应能力,也就是你准备的充分与否。当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不管我们怎样选择,都应是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每天都在变化,都在顺应着潮流变化。
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说过:“一切的改变都是可以马上办到的。”人们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所保持的态度,经常是“应当”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心里保持迫切感:不能不快点去做。如何让自己愿意主动去改变呢?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痛苦的临界点,让自己觉得不马上改变是不成的。改变要能成功,不是知道得改变便算了事,而是得打从心知道自己必须改变才行。如果你多次曾试图改变而未见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令你改变的痛苦还未达到令你无法忍受的程度,而唯有当你达到那样的痛苦临界点时,这时能令你改变的杠杆才会出现。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请从今天开始改变,你可以参考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四种良好工作习惯,从这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拿掉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
& & 2. 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做事;
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做事要学会如何组织、分层负责和监督,尽可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工作。
在以下“阻碍成功的十大不良习惯”中,如果你有任何一种或几种,请你务必马上着手,从今天开始予以改变:①经常性迟到;②没有时间概念;③注意力分散;④抵触情绪;⑤说话、做事比较紧张,健忘;⑥做事毛手毛脚;⑦打电话时吃东西、大嗓门;⑧不恰当的肢体语言;⑨字迹潦草、语法错误;⑩违反职业习惯。这些改变,虽然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但是如果你从今天就开始行动,强迫自己改变这些不良习惯,长期坚持下去,既可养成成功必备的好习惯,又能给自己以“我能行,我能做到”的自信。在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它的益处将逐渐显现。
不要再怯懦、犹豫了,行动起来,改变就从今天开始……
为未来谋划,目标铺就成功路(一)
社会学家曾发出过看似危言耸听的调查报告:当职场上的个人到65岁时,超过90%的人,不是去世,就是财政状况不佳!只有9%的男人和2%的女人能够财力独立,而不到1%的人是真正拥有财富的。为什么?那1%的人到底比其他人多知道些什么?他们比较聪明吗?受较高的教育吗?工作比较努力吗?还是他们只是比较幸运,被命运之神所特别眷顾?
答案是,这些人都是有目标的人,为自己的人生提前做好了规划的人。
其实,我们现在的选择决定了将来的生活,你现在的行为必须为自己将来的生活负责。没有对未来的忧虑与对策,注定要面临困境。
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答应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爱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汽车!”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三个人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他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也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所以,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提前为自己三年后的人生做好计划,充分考虑到三年后自己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你
有没有见过有人上了出租车后,司机问他:“要去哪里?”他却回答:“我不知道。”假如有的话,当然会觉得非常可笑。
然而现在突然让你问问自己:“你有什么人生目标?”你能马上清晰地回答出来吗?
不为自己设定人生目标的人,就像上了出租车后却不知去哪里一样。生命就像出租车的司机,它不会管你去哪里,对它而言都无所谓,会到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你觉得这样是不是很可怕?如果你坐的是这样的车,那肯定在迷路,因为它没有目标。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三条公路向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进发。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他们只被告知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再往下去走不久,就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这时有经验的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距离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会感觉一阵子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为未来谋划,目标铺就成功路(二)
可见,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没有奋斗的方向,就活得混混沌沌;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然而,生活中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已经迷路时,才发觉自己要有一个目标,但为时已晚,因为你连身在何处都不知道。与其这样,为何不在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要去哪里,然后手拿一张地图,弄清能够到达目的的几条路。这样的人生有着一个接一个的目标,有着详细的计划与时间表,今天的所作所为都在为将来做准备,遇到大的困难时就不会束手无策。而没有目标、没有远虑的人,经常会面对自己所处的状态茫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很多人说:“有啊!我有目标呀!我的目标就是要还清欠债,还要养活一家大小,才不会饿死!”这样的目标,你觉得如何呢?会让你提得起劲吗?是你要的人生吗?
你知道如何训练跳蚤吗?训练跳蚤时,把它们放在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当你注视它们跳起并撞到盖子的时候,你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跳蚤会继续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然后你拿掉盖子,虽然跳蚤在继续跳,但不会跳出广口瓶以外。
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这种情况,不再改变。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要有充满干劲的人生,就要有一个令你心动的、充满吸引力的长期目标,才会让你拿出行动来设法实现它,才会有一个快乐的生命。
要得到一个真正想要的人生,就要设定你真正想要的目标,而不是把那些令你心烦又提不起劲的痛苦的事当目标。比如,你想成为行业中的顶尖人物,做一些不平凡的成就,实现你儿时的梦想,或是赚取多少财富,去哪个国家游玩,与什么人交友,学到什么新技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都可以当作你的目标。
最好现在就拿起笔来,仔细考虑考虑未来20年你到底想实现什么目标,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车子,交什么朋友,拥有什么事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将你一生所有的目标全部想象一下,并立即把它写在纸上,然后执行它。
换句话说,人的一生必须有一个要长期去努力的目标和帮助我们成功的计划,这也是每一个人现在就应该开始做的事情。虽然有时候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按照你的计划去执行,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你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做事的架构、方向和优先顺序。
有计划跟没有计划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做计划都是在计划成功,每一个人照他的计划去做,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取得想要的结果。而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就是在计划失败;有计划有目标,就是在朝成功的目标铺路。
所以,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未来而谋划吧!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小鹰问老鹰:“怎么才能飞得高呢?”老鹰望了望天空回答道:“孩子,你只管往高处飞,别去看地平线在哪里。”对于职场上的我们来说,过去所达到的工作能力和职位水平,就如同我们的“地平线”,想要有更大的发展,想要真正达到成功,就不能把眼光和目标放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上,那样只会牵绊住你往更高的境界迈进的双脚。只有目光远大,不满足于过去的水平,积极面对更大挑战的人才能在职场上平步青云。
升职或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实并不难。人们觉得困难,往往不是因为自己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认为以自己的经验来看,没有这么大的能力,结果,就导致职业生涯停滞不前。
一位企业家的朋友南下求职,这位企业家认为以他这个朋友的能力和才华,负责一个部门的运作不成问题,于是,就给南方一家电信公司的余总工程师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自己的这个朋友过去面试。
没想到这个朋友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职业目标并不高,认为自己以前从未在那么大的电信公司做过主管,恐怕面试不能通过,或者做不好工作,影响企业家的面子,于是,选择去其他单位找一些低级别的工作。
然而,她先后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而始终毫无音讯,最后,迫不得已,她还是打电话给电信公司的那个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的秘书接过电话问道:“请问您找哪一位”?她回答说:“请找余总”。秘书说:“对不起,余总正在开会,可以请您留下口信吗?”她又不好意思留口信。
这位企业家知道了,给她讲了一个“跳蚤的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玻璃杯,发现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如果再增加一些高度,跳蚤就跳不出来了。但是当你把一盏酒精灯拿到杯底,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地一下,跳了出去。正像兵法上所说的“置于死地而后生”。
朋友很快领悟,第二天一上班,她就给余总打电话,又是秘书接的电话,但她直呼余总的名字,秘书不敢怠慢,很快接通了电话……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这位朋友已成为了该公司的设计室主管。
看到了吧,如果你都不去想你自己会达到这个高度,你将永远也做不到那个高度。
你的目标越高,你的眼界就越宽阔,你的世界就越大,你的思想也就越积极。更高的目标,才能催人奋进。不管过去如何,把眼光放高一点,胆子放大一点,未来的高度不可限量。
林肯有句名言:“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登山家巴拉德总是对他的孩子们说:“假如你攀登一个300米高的山峰,你掉下来了,你很可能会摔断自己的脖子。因此你可能会选择攀登矮一点的山峰,但是如果你摔下来,一样也会摔断脖子。因此把目标定得高一些也没什么不好,攀登一座更高的山峰并不会增加更多的危险。但是攀登高峰的好处是,当你到达山顶,那些小的山峰就可以一览无余,你也可以眺望其他的山峰。”人生的目标不妨定得高远些,如果经过全力打拼,没有实现,那么至少也要比目标定得太低的人实现得多。
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一定要做到的决心,最终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注定是微乎其微的。
几年前,一支国际性的探险队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记者们前去采访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队队员。一位记者问这群队员中的一个:“你是不是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呢?”那人回答说:“我会为它付出一切。”另一位记者也以同样的问题问第二位队员,这位队员说:“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第三位队员也被这样问了,他回答说:“我很高兴,而且会好好努力。”最后,记者问一位年轻的美国人:“你是不是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呢?”这位美国人朝他看了一下,然后说:“我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最后只有一个人登上了北麓。他就是那位说出“我要”的人。因为只有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我要登上梅特隆山”。这也就是我们所指的远大目标的力量。
没有人能阻止你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不管你的目标有多大,不管未来有多远,不要顾虑自己的过去,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jus t do
it!(去做吧!)。要想飞得高,就得把地平线忘掉!
不要亦步亦趋跟随,走自己的路(一)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你不能控制别人走什么样的路,但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做什么样的人。选择不同,结果各异。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尊重别人,然后走自己的路,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轨迹。人,放弃自我的本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去模仿别人,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把别人的特色误以为是自己应该追逐的东西,多半都是不能成就大事者,即使有一点成绩者,也是没有什么特色的。这一点,对成就大事者来说,是一大忌讳。
一个人要穿过一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只能试探着走。虽然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过了很久,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彼端。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世上的路并不是走的人越多了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跌进陷阱。故事中的行路人看似可笑且愚笨,其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老路,而执迷不悔呢。别人说,你这样做不对,便不敢去做;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一定要亦步亦趋地去追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跟在别人的脚印后面,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道路。试想,如果当你年老时,回首你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脚印都不过是对前人的重复,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做你自己!这也是美国作曲家欧文&柏林给当时年轻的作曲家乔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与格希文第一次会面时,已声誉卓越,而格希文却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当时薪水的三倍请他做音乐秘书。可是柏林也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个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格希文接受了忠告,并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代极有贡献的美国作曲家。
20世纪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开始拍片时,导演要他模仿当时的著名影星,结果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直到他开始改变,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演他自己,这才渐渐成功,成为一代电影大师。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不要亦步亦趋跟随,走自己的路(二)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沃尔多&爱默生正在进行一番演讲:“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美国大文豪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一位年轻人,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文学大师惠特曼激动不已,他浑身升腾起一股无比坚定的力量和信念,决心深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生活,去倾听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创作出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对于这位美国人期待已久的国内诗人的诞生,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爱默生的赞扬使惠特曼的诗歌知名度骤然提高。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不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草叶集》的第二版卖得并不好。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自信和勇气。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为市场销量考虑,竭力建议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么?”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惠特曼最后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做任何删改。最终,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播到世界各地。
别人的否定意见常常会扼杀自己很有创意的想法,所以,只要看准了,就要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否则,很容易在别人的议论中迷失方向,从而失去自己的本色。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立足点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走自己的路。
走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个性,我们的人生才会是独特的,才会是精彩的。
消除为别人打拼的念头,为自己而工作(一)
职场中经常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等待下一个月的薪水的到来……他们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在为谁而工作?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为自己的前途、为自己的人生发展而工作。
为金钱工作,工作只能索然无味,但为自己工作,工作能给你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且人们也会更加重视你,仰慕你。因为你的付出带给别人快乐,使别人从中获得利益,也实现了你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老木匠做了十几年的木匠活,他因敬业和勤奋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天长日久,老木匠渐渐厌烦了自己的工作,想要自己单干。他对老板说,自己想辞职做一些其他的生意。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自己盖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无法推辞,只好答应下来。
这时的他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全不在工作上。做工不那么精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全无往日的水准,只想赶时间把房子建完。老板看在眼里,却什么也没说。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将钥匙交给了老木匠,并对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我临别送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他为别人盖了那么多质量上乘的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屋。他以为工作只是为别人,却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也是为了自己。
其实,从表面上看,你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为公司招揽业务,赢取利润而忙碌。实际上,身处在公司这个系统中,公司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则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历练。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工作是你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舞台,你的表演越出色,鲜花和掌声就会越多。所以,尽快放弃那种为了薪水而工作的念头吧,它是你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你不只在为公司工作,你更是在为自己工作。
工作中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学习经验、锻炼能力、获得成长的机会。眼睛只盯着钱,斤斤计较,生怕吃一点儿亏,这样的人看起来目标明确,显得很精明,事实上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金钱为导向,往往会被短期利益蒙蔽住心智,使他们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结果就是即便日后努力振作、奋起直追,也无法超越那些眼光高远的人。如果一个人抱着工作是为获得薪水这样的想法不放,那么他终其一生也无法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工作所给予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个你需要获得实践经验的机会,那么,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许多这样的机会。
确立自己长远的事业目标,使你不论是一般员工还是当领导,都有为自己工作的感觉。当你确信目前的工作对你实现长远的事业目标有积极作用时,你才能全心投入,才可能产生成就感。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低着头为了薪水匆匆忙忙地工作,在琐碎的事情中消磨了生命,不曾想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正等着他们。洛克菲勒说过:我们努力工作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也就是说,努力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如果你能不为薪水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芸芸众生,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对于薪水常常更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其实,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更应该珍惜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报酬。譬如,困难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公司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与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薪水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应该被看得过分重要。公司支付给你的是金钱,而你的努力所赋予你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能力。
消除为别人打拼的念头,为自己而工作(二)
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许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攀上顶峰的风光,也有坠落谷底的失意,但最终重返事业的巅峰,俯瞰人生,原因何在?是因为有一种东西永远伴随着他们,那就是能力。他们所拥有的能力,无论是创造能力、决策能力还是敏锐的洞察力,既非一开始就拥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
也许你的老板可以控制你的工资,可是他却无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学习。换句话说,他无法阻止你为将来所做的努力,也无法剥夺你因此而得到的回报。因为,我们不仅是为了目前的薪水而工作,我们还要为将来的薪水而工作,为自己的未来而工作。
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你所在的公司不只是别人的一艘船,也是你自己人生的一艘船,它行驶的方向、它运行的状况,怎么会跟你毫无关系呢?即使在工作中受到挫折,即使目前的工资很低,也不要气馁,因为谁都抢不走你拥有的无形资产——你的技能、你的经验、你的决心、你的信心。坚持下去,这一切最终都会给你回报。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三年后,齐瓦勃终于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齐瓦勃的经历清楚地表明,工作中最应该持的态度不是消极怠工,得过且过,而是怀揣梦想,怀揣为自己远大前途奋斗的认识,在工作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追求无极限,做最好的自己(一)
习惯总是在控制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生活,让我们缺少从日常琐事中超脱出来、认真审视反省自己的机会,总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是本来的自己,生活、事业就是这个样子。
其实,你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过:你现在的状态,真的就是自己应该的状态吗?你现在的生活,就是你必须得到的生活吗?你现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那个自己吗?
科学家曾经证明:一般人的一生对自己潜能的使用率只有2%左右,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像爱因斯坦也才利用了自己10%的潜能。大部分人并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些什么才能。其实,与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还有绝大部分的能力是处在沉睡状态而未被开发出来的。
那么,现在请你想想,你对现在的自己就应该满意了吗?既然你我都有这么多未加开发的潜能,为何我们不能做得更好呢?是满足于现状的安逸,还是缺乏进取的信心?不管何种理由,不去争取自己的发展,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都是懦弱和愚蠢的表现。
“你以为我做了司机就满足了吗?我的目标是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当青年弗里兰怒气冲冲地对铁路老工人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在一辆三等火车上做加煤炭的初级工人,月薪只有40美元。老工人之前对他这样说:“你现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为自己是发财了吗?但是我老实告诉你吧!你在现在这个位置要做上四五年以后,才会升为月薪100美元左右的铁路司机;如果你幸运地不被开除的话,就可以安然地做一生司机!”当听说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安稳的工作、终其一生的时候,他并没有满足,反而觉得是对自己能力的低估,觉得最好的自己不止是如此。后来,他真的做到了。一步步地努力,最终让弗里兰成为后来美国大都会电车公司的总经理。
不满足于已有生活的安稳和平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成功的大门只向永不满足的人敞开!
在你的生活中,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不断地把它向前推进,不断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你自己的发展和对自己能力的期望是不应该有界限的。即使能力是有限的,不断向前,“向上爬”,做更好的自己的信念才是最关键的。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求索目标。比如你要求自己今天多对人微笑一次,工作少出一次差错,改进一点人际关系,多认识一个客户,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等,这些都可以视为自己进步的表现和激励。
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没有什么比进取心更重要的了,这种态度影响着你对自己的评价和你对未来的期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而狭隘的,那么,与这对应的就是平庸的人生。你必须以高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否则,你只是一个小职员。你必须坚信自己能拥有更高的职位,以督促自己努力得到它;否则,你永远也得不到。不要怀疑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否则,就会削弱自己的决心。只要你在憧憬着未来,其实就是在向着目标前进。
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我是不会帮助那些缺乏成为企业领袖的盛装的年轻人的。”要敢于树立这样的目标:我要成为主管、经理和老总。不管你目前的职位有多低,仍然应该勇敢地告诉自己:“我不仅仅是这个水平,我的职位应在更高处。”要敢于梦想,要下定决心——得到那个让人羡慕的职位,并且发誓一定要为之竭尽全力,绝不半途而废。
追求无极限,做最好的自己(二)
做最好的自己,憧憬更高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空想,也需要有对自己坚定的信心做后盾。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最棒的,是有能力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的。
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并且不断鞭策自己能够做得更好。不仅能激起自己不断进取的精神,而且对自己的成功也有很大心理的暗示作用。
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非常痴迷雕塑。有一段时间,在他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女子的形象,美若天仙,令他夜不能寐。于是,他决定把脑海中的美女塑成雕像。他躲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废寝忘食地创作了好一段时间,终于成功塑造出了这个美女的雕塑形象。他爱不释手,每天都以深情的眼光许久地凝视着这个美女雕像。最后,看着看着,美女雕像竟然活了。
无独有偶,在另外一个真实的科学实验中,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只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就像皮格马利翁的角色一样。学生则因为外界的肯定,因此变得非常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其实,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充分说明了自信的力量,说明了我们每个人不是没有潜能去做得更好、更优秀,而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缺乏对自己的激励和肯定,缺乏鞭策自己努力进取的态度。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人生苦短,何不抓紧时间,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别人,让自己在世间留下别人最好的评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你也应该有一个新的开始。挥挥手,向昨天的自己潇洒地告别,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
人生的目标就像沙漠中的地图,只要你愿意,那么你自己就可以画,毕竟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远大的目标能激发人的潜能。人们常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才能发展得越大。”
清晨,一个很喜欢跳舞的农家女孩,在四周白雪皑皑的村子里翩翩起舞,她梦想着有机会能够在真正的大舞台上尽情地表演,旋转她那优美的舞姿。于是,她一直跳着,不断地努力着,终于,她从农家小院跳到了大众舞台,从孤身一人跳到万人共舞……
这就是那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央视公益广告,和那句经典的广告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生活就是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大舞台,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对自己生命的规划与定位。如果你首先就把自己的生活目标定得那么卑微,那么平凡,那你也很难获得向更开阔的事业和人生奋进的可能。
目标只要不是高得成了海市蜃楼,那么就尽可能远大一些。目标越远大,越能充分挖掘你的潜能。一个目标远大的人,即使实际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可他达到的目标往往比设定小目标时大。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确定只走十公里路程,走到七八公里处就会因松懈而感到困乏,因为目标马上要达到了;但是,如果要走二十公里,在七八公里处,正是斗志昂扬之时。目标高远给我们留下了较大的奋斗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第二章空间,我们才不会因自我设限而窒息,不会因达到较低目标后偃旗息鼓,才能积极地追求更大的成功。因此,伟大的歌德说:“就最高目标本身来说,即使没有达到,也比那完全达到了的较低目标,更有价值。”
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因为自己有一颗“要想当元帅”的野心而最后如愿以偿的,这种野心其实就是雄心。如果一个人有较高层次的需求,他的欲望就会高涨,而在行动中就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姿态。反之,长期在低层次需求的环境中生活是不会有什么满足感的,欲望也会随之降低,而无奈感则会与日俱增。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目标决定了他能够达到的高度。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你的事业、人生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果。
有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展翅高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所以,即使原本是鹰,如果它以鸡的眼光和能力来要求自己,时间长了就会真的失去想飞的冲动和能力。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二)
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你只把目标停留在完成每天的工作、按时上下班、领到每个月的薪水、养家糊口上,那么你将很难得到在职业生涯的更大空间展示与成就自己的机会。一位商界精英指出:如果你是一个学员,只为分数而学习,那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多的知识。如果你为做生意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而且你还能得到自我满足和同事的尊重。你对公司所做的贡献越大,就意味着你个人所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多。
只有拥有远大目标的人才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功。只追求低目标的人,所得亦不过如此。如果自己设定了远大的目标,那么,面对这个目标就能集中精力,聚精会神,而这,乃是成功的关键。
所以我们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时,不妨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些,眼光和气魄放得长远一些。比如你现在是个小职员,不要把目标仅仅定在当上部门主管上,为何不敢于要求自己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经理的位子呢?如果你已经是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为什么不敢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开创自己的大公司,自己当老板呢?只要你的理想和气魄足够大,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呢?现在看来仿佛觉得无论如何也难以达成的远大目标,只要你敢想,并且去努力,就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得以实现。
1949年,一位24岁的年轻人充满自信地走进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应聘做会计工作。这位年轻人来通用应聘只是因为父亲告诉他,通用汽车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同时,父亲建议他可以去看看。于是,这位年轻人就来了。
在面试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自信给面试他的助理会计检察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通用公司只有一个会计的名额,面试官告诉这个年轻人,竞争这个职位的人非常多,而且,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可能很难立即胜任这个职位的工作。但是,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困难,相反,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自我激励、自我规划的人,他说自己来应聘的目的就是想成为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
正是由于年轻人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规划的能力,他被录用了!录用这位年轻人的面试官这样对秘书说:“我刚刚雇用了一个想成为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的人!”
这位年轻人就是罗杰&史密斯,1981年1月,出任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
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凡有大成就者必先有吞天吐月的野心和远大目标。放长一段目光,你会扩大一片人生舞台。短浅的目标与狭小的视野,只会限制你的生活向更大空间的延伸。
鹰击长空,是因为志在蓝天;志存高远,人生才会灿烂辉煌!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好的每一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