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档出现乱码怎么办问题了你会怎么办

(2005o潍坊)(A题)某市经济开发区建有B、C、D三个食品加工厂,这三个工厂和开发区A处的自来水厂正好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它们之间有公路相通,且AB=CD=900米,AD=BC=1700米.自来水公司已经修好一条自来水主管道AN,BC两厂之间的公路与自来水管道交于E处,EC=500米.若自来水主管道到各工厂的自来水管道由各厂负担,每米造价800元.
(1)要使修建自来水管道的造价最低,这三个工厂的自来水管道路线应怎样设计并在图形中画出;
(2)求出各厂所修建的自来水管道的最低的造价各是多少元?
(1题)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1CD及四边形外一直线l,四个顶点A、1、C、D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a、1、c、d.
(1)观察图形,猜想得出a、b、c、d满足怎样的关系式?证明你的结论.
(2)现将l向上平移,你得到的结论还一定成立吗?请分情况写出你的结论.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1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海尔名牌发展战略,发展中有没有出现问题?   
  解析之一:海尔对名牌战略认识得最早,实施得最认真最持续       研究海尔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早在1985年,也就是海尔还刚刚起步,还处在困难阶段,就明确地提出了创造名牌的目标。       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发生在1985年,也是发生在海尔的起步阶段。谈论这个事件,许多人佩服张瑞敏抓质量的决心,但没有充分意识到他抓牌子的聪明。单纯地从物质效应来看,也许是可以不砸的,因为那些冰箱还可以修理。但张瑞敏要的是向全国消费者表态:我海尔就是对质量一丝不苟!76台冰箱的经济损失和造就了一丝不苟的名声,两者之间的得失是不成比例的。       想想看,那个时候,许多企业连商标意识都还没有树立起来,更何谈名牌意识?而海尔就明确了这个目标,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目前仍然有许多企业认为,自己的企业很小,企业还没有更多的富裕资金,所以没有能力实施名牌战略,他们不明白,企业不是等大了再搞名牌战略,而是应该利用名牌战略搞大,海尔就树立了最现实的榜样。       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名牌战略是企业从小变大的催化剂,是从小成长到大的重要桥梁,而不是等到大了之后才能收获的成果。       是否把名牌战略放在重要的地位,现在仍然是我国企业和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制造基地,这一点几乎已经没有人怀疑,但是成为怎样的制造基地,仍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粹的加工基地;一种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的制造基地,这两种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解析之二:海尔的名牌培育遵循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       海尔品牌发展到今天,大约经历了这样的几个阶段:       1984年到1991年为确立名牌阶段。       发生在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1991年获得驰名商标是这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海尔不仅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局面,而且逐步成长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和驰名的品牌。       1992年到1998年为迅速扩张阶段。       这个期间先后以“吃休克鱼”为理论根据,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使海尔企业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而且这个时期大力开展了多元化经营,使海尔从一个冰箱企业变成了生产各类家电产品的企业,这个阶段是海尔扩展实力的阶段。由于实力的扩展,海尔品牌的名声进一步提高,海尔集团成了本行业的主导企业之一。       1999年到现在为国际化提升阶段。       在国内坐稳了位子之后,海尔不失时机地进入新的国际化经营的新阶段。用张瑞敏的说法是“国内无名牌”。对自己品牌的要求,也由“品牌国际化”到“国际化品牌”。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不仅把自己的产品打到世界市场上去,而且要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经销和生产机构,海尔提出的目标是“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国外生产国外销售。海尔初步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通过这样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海尔品牌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适合当时情况的恰当的目标和战略方针。       ——目前有些企业在认识到名牌的重要性之后,又犯了急性病,企图在一个早晨就把自己打造成名牌。他们或者迷信广告,认为只要把广告做得震天响,甚至发明了“地毯轰炸式”的广告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成为名牌;或者过分迷信策划和点子,认为只要有哪个指点,来一个什么绝招,就可以在几天之内成为名牌;或者花钱买荣誉,对这个奖牌、那个奖杯过分感兴趣,过分迷信,认为这些东西一到手、名牌也就到手了……。事实证明,这些办法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出现一些流星式的所谓“名牌企业”,更多的则是花钱打了水飘。       即使有了名气,成了名牌。它的成长也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名牌阶段。       消费者看见你的牌子,确信你的产品好。       第二阶段:企业名牌阶段。       消费者看了你的牌子不仅确信产品好,而且确信企业好。(于是他们确信,在这个牌子下面的所有产品都是好的。)       第三阶段:社会名牌阶段。       名牌已经不仅仅是和某一个具体企业相联系、相对应,它可以和许多企业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麦当劳之所以能够进行连锁经营就是如此。中国的“全聚德”,创造它的原始企业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在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仍然活着。它们成了社会的财富。       这些清楚地告诉我们,名牌像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是逐步生长起来的。而不是按照主观意愿随便捏造出来的。所有真心搞名牌战略的人,必须踏下心来,准备并实际做持续的努力。      解析之三:海尔在实际操作中深刻地把握了名牌的实质       名牌的实质是什么?这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看看海尔的三名话:       第一句话,“真诚到永远”。       对谁真诚到永远?对消费者。对消费者真诚到永远换取的是什么?换取的是消费者对海尔的信任和喜爱。不是一时的喜爱和信任,而是永远的喜爱和信任。这就抓住了名牌是最基本的实质,那就是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以心换心的关系,是由于企业对消费者永远不变的真诚,换来消费者对企业真诚的、持久的、广泛的信任和喜爱的关系。       ——许多人不明白,以为名牌就是知名度,以为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提高了知名度,就可以成为名牌。不错,确实有相当一些企业用一些绝招在很短的时间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但后来又怎样呢?不是很快又下去了吗。       企业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是靠三个度来建立和维系的。第一个度是信任度,消费者认为你真诚,你可靠。第二个度是美誉度,不仅认为你可靠,而且认为你干得好。第三个度才是知名度,这是在前两个深度基础上的广度的概念。       就是说,不是少数人知道你可靠、干得好,而是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你可靠、干得好。不首先建立信誉,而单一地抓知名度,即使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也会是像空中楼阁一样,稍有风吹草动,就化为乌有。       第二句话,“追求卓越”。       对“追求卓越”海尔有一个简明的解释:要干就要争第一。后面这句话可能是借鉴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韦尔奇的观点。他认为GE在选择产业的时候,必须选择可以做到第一第二的产业,否则就不要做。这话是不错的。但我考虑到中国的特色和目前市场竞争的特点,曾经建议海尔把这句话改为“要干就是一流”。因为根据市场竞争的原理,最好是多赢或双赢。“第一”有排他性,而“一流”则没有排他性。现在把“要干就是第一”改为“要干就要争第一”,加了个“争”字,也很好。       这句话包含了名牌包含的第二个关系,那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同行企业之间的关系。名牌企业在各个企业之中不是普通的一员,而必须是佼佼者、领先者、出类拔萃者。       当然,所谓的领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什么范围领先,在什么方面领先,在什么时间领先,一切都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过去曾经有过的自行车的八大名牌,碳酸饮料的八大名牌,那是在对外封闭的条件下认定的,但改革开放之后,外国的品牌进入了,我国原来的这些名牌就在技术和经营等方面失去了领先性,也就很快衰落了。所以,在竞争对手中间领先是很重要的,即使不是各方面都领先,但至少有一个或几个重要方面领先。不然,你最多叫一个运行着的企业,但不能叫名牌企业。       ——目前,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误区是还没有做到领先的企业,就企图成为最有名的企业。他们不是靠把企业做成佼佼者,而是靠炒作,甚至靠不正当竞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另一种误区是把“第一”变成了“唯一”,“老子天下第一”还不行,还要“老子天下唯一”,不分青红皂白,妄想消灭一切竞争者。结果闹得众败俱伤,自己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第三句话,“先造势,后谋利”。       这是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什么是“势”?很难解释得很清楚。自身的状态,自身的位置,会形成一种势;外界的名声,外界的评价,会形成一种势。势,在张瑞敏的眼中是那个可以生成“有”的“无”。所谓“无”在这里不是不存在,而是看不见——它是存在的,只是看不见。       我们综合海尔的做法和经验,集中到一点,那就是名牌必须具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良性循环的关系。既善于用有形造无形,又善于用无形造有形。这个关系是实施名牌战略在操作层面上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没有这个关系的正确处理,前两个关系都很难处理好。名实关系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核心所在。       海尔非常注意用有形造无形,又非常注意用无形造有形。1985年砸冰箱,最奥妙之处并不在于一般理解的严格要求。这当然是严格要求。它的奥妙在于用有形造无形。造两个方面的无形:一个方面是职工的质量意识,这是无形的。另一个方面在消费者中间造自己的信誉——海尔是一丝不苟、毫不凑合的!       这种用实造就的名,不是靠说教,也不是靠言辞和形象俱佳的广告,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实际行动造就的名,一旦形成,就是结实的,不容易被破坏的。到了90年代中期,海尔的大发展阶段,用“吃休克鱼”的办法搞低成本扩张,就是另一个侧面,那就是把无形变有形。休克鱼虽然好吃,但是没有名牌还是吃不到的。而海尔正是抓住时机把品牌的扩张力由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对照海尔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两种偏颇:一种是孤立地造名,用空洞的言辞造名;一种是造了名,有了名不会用,不会转化为有形。       综上所述,海尔实际上抓住了名牌的实质,抓住了名牌包含的三大关系,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和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并相应地提出了通俗易懂的对策理念。所以,它总是敲到了点子上。      解析之四:海尔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实至名归”的方针       打造名牌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反过来套用——“失败的企业大体是相同的,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道路”。       那么海尔的成功之路是什么呢?纵观海尔打造名牌的做法、策略和进程,我们发现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始终坚持“实至名归”的方针。       “实至名归”的第一层含义是“实”字领先。       首先是要实实在在地做,并且做出成绩来,用做出来的成绩去获得名声。而且必须是名实相符,不能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海尔不是不要名,而是不图虚名,更避免图虚名得实祸。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他们花多大的力气抓企业内部管理就可以明白了。       “实至名归”的第二层含义是“实”要转化为名。       “实”可以转化为“名”,“实”必须转化为“名”。但“实”转化为“名”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自觉的,两者结果大不相同。这里的关系是要有正确而全面的品牌意识。有人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把埋头苦干、不事张扬这样一种个人的作风直接搬到企业的经营中来,这是混淆了概念。海尔从一开始就注意自己形象的塑造,并把它集中到自己的品牌中来。       “实至名归”的第三层含义是“名”应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甚至是最终的归宿。       这一点是许多人没有认识到的。他们之所以重视品牌,是因为品牌可以帮助他们卖产品,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润,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从名牌战略的角度看,就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如果一些举措对品牌的成长和塑造有利而对于眼前的利润并无多大意义,究竟要不要做呢?企业的经营最终是要把自己的钱存入银行,还是最终把自己的业绩存入品牌呢?       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明海尔的思维。       一个是研制能够洗红薯的洗衣机。仅从销售的角度看,这种研制是不必要的。因为不会有多少人买洗衣机去洗红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但为了表示海尔对消费者意见的重视——哪怕是看来不合理的意见也会得到重视,他们还是研制了这样的洗衣机。其实更主要的目的倒不是为了从这种洗衣机上赚多少钱回来,而是为了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海尔可以造出你需要的一切产品,包括“无理要求”产品。       再一个事例就是进入国际市场采取了先难后易的方针。其目的也是为了造名(海尔说“造势”)。德国市场即使准入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卖很多冰箱。但海尔的冰箱能够进入德国,而且有那样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这就增添了海尔品牌的名,进入其他国家也就是不在话下的事情。       在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在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今天,在文化力已经深深介入经济活动的今天,企业的最终业绩的表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方面,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       第一阶段,明确企业必须获取利润。       第二阶段,与获取眼前利润相比,更重要的是占领市场。因为谁占有了市场,谁就能够永久地获得利润。       第三阶段,企业的根本发展表现在资本增殖上。       第四阶段,资本中的无形资本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才能占领市场,才能低成本扩张。于是人们懂得了,利润是财产,资本是财产,品牌是更重要的财产。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家的经营业绩最终体现在品牌的成长上。他赚多少钱都可能很快流失,但如果真正地树立了品牌,那它将会长期起作用,甚至永不消亡。       “实至名归”的方针与海尔的媒介宣传策略       回顾海尔的成长历程,海尔名气的形成,主要不是靠广告,它从没有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也不是靠类似价格大战之类的大策划和大动作;更多地是靠新闻宣传。有人说,这是因为海尔重视公关活动,和新闻单位的关系搞得比较好。       确实,海尔是重视和各种媒体搞好关系的——这是现代大企业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但为什么能够搞好关系呢?搞好关系为什么就能够发挥作用呢?其中有一个关键所在是人们没有充分意识到的,那就是海尔出新闻。如果海尔没有新闻事实发生,想宣传报道也是困难的。       所以,在海尔,“实至名归”的这个“实”,除了上述的各层含义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往往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新闻媒体所需要的,当然媒体就会对海尔感兴趣了。       海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比较多,主要是因为:       一、海尔这个大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引起人们对它的特别关注。       二、海尔的创新意识比较强,一些具有导向意义的事情往往首先从这里做起来。张瑞敏到哈佛讲课,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一般不会引起什么特别的关注,但对中国来讲,这是“第一个到哈佛讲学的中国企业家”,代表着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面貌和水平,为中国企业家争光,这就是新闻了。       三、海尔的一些具体操作往往具有新闻色彩。有人说,海尔善于“编故事”(这话带有一些贬义)。我想,它的故事并不是编的,而首先是做出来的。进入德国市场的故事,难道是编出来的吗?但海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总能找到比较恰当的表现方式。这不是缺点,这是市场经济意识的表现,是优点。       四、张瑞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企业家,所以在海尔发生的故事中往往具有比较深刻的内涵。       五、海尔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善于捕捉这样的故事,并把它们及时总结出来提供给新闻界。他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错。       我认为,企业和新闻界的这种关系是非常宝贵的,它能够把企业的内涵及时地宣传出来,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本身的思考,借鉴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       说穿了,能够做到海尔这样,无非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本身有新闻;二是本身善于发现新闻;三是和新闻界的良好关系可以及时传播这些新闻。       ——就中国而言,一些大企业建立起健全的“舆论联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的题材,可以通过这个体系及时准确地宣传出去。遇到了风险,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及时把自己的意见传播出去。信息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和过去一般所认为的吹牛和张扬并不是一回事。      解析之五:海尔非常重视品牌管理,并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体系       品牌既覆盖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又是一个专门的领域。因此必须掌握品牌管理的本领。海尔在以下几点上有很成功的经验。       1、借用世界名牌起步,但到一定的时期摆脱“拐棍”,自己独立行走,独立发展。       海尔最初的品牌叫做“琴岛——利勃海尔”。“利勃海尔”是它老师的名字。这是借名起步的策略。因为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中国消费者不相信中国的企业可以自己造出好冰箱,利用外国品牌是为了有利于开拓市场。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它的品牌逐渐缩短:“琴岛海尔”,最后是“海尔”,就成为完全独立的品牌了。       这个品牌的特点是简单,而且具有广泛的涵盖力。       我们提出,要有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是就最终的追求目标说的,并不是排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       2、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品牌的内涵。       海尔不断向自己的品牌注入新的内涵,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他们实际上是按照前面说的品牌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工作的。       首先把自己的品牌铸造成“产品品牌”。这是从冰箱开始的。“海尔冰箱”——“名牌产品”,做冰箱的海尔——产品品牌。这个阶段要解决的是让消费者知道和记住“海尔的冰箱好”。       第二步把它铸造成“企业名牌”。产品的多元化,海尔不只是冰箱,而是生产家电产品的企业。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让消费者知道和记住海尔这个企业好,因为这个企业好,所以它生产的东西都好。       第三步把它铸造成国际品牌。他们先提的是“品牌国际化”,后来又提出“国际化品牌”,这就是在向着社会名牌——世界名牌进军。       3、与经营发展战略相配套,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品牌体系。       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品牌体系是许多企业忽略的问题。而海尔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以说是目前中国企业当中做得最好的为数极少的企业之一。       海尔的品牌体系可以称为“家族式的品牌体系”。海尔这个总商标是家长,下面有各个分商标,如同各个子子孙孙。冰箱是王子系列,洗衣机是神童和丽我系列,空调器是英才系列等等。这样的品牌体系和海尔的多元化经营比较好地衔接起来了。总品牌起到了总领全局的作用,分品牌起到了体现新扩展的作用。       一个好的品牌体系,其主要作用仍然在于和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       什么样的关系是最好的呢?老朋友的关系是最好的。总是在各种产品上出现的“海尔”就是消费者的老朋友。但老朋友如果没有新的话题,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分品牌就是新话题。所以,海尔的品牌体系既有老朋友的意思,又有新话题的意思。不断加强着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通过海尔的品牌体系,我们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海尔这个大家庭的兴旺和发达,因为它不断添人进口,不断有新的家族成员显示风采。       解析之六:海尔用名牌战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那么中国怎样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呢?江泽民同志去年10月22日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非常清楚地阐述了我们的基本战略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三个三:把外国企业的三个优势和中国的三个优势结合起来,建立起符合三个要求的世界制造基地。       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三个优势是: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中国的三个优势是:产业基础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本土市场优势。三个要求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当然要考虑某一个方面的要素的情况,例如劳动力成本低的要素,但更重要的是靠“结合”,靠“综合”形成。       结合和综合的途径是多样的。有各种依托而形成的综合。依托本土市场,依托劳动力成本,依托资源的垄断,等等。       例如我调查过的中集集团,集装箱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7%,相当于世界第二名到第六名的总和。它主要靠了两个优势的综合,本土市场优势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又靠着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国际化经营综合形成的优势。       例如我们的中药,本来具有资源、人才等优势,但是没有综合进现代手段,因此没有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如果把现代化手段综合进来,就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海尔创造了一种发挥品牌优势实现结合和综合进而造就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海尔的战略其实可以称为“名牌综合优势战略”。       开始的阶段,海尔并不具备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但它具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本土市场优势。于是它引进技术,把德国利勃海尔的冰箱技术引进来,并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这就造成了技术、成本、本土以及管理的四个优势的综合,并首先在本土市场和外国企业竞争。事实证明获得了成功。整个中国家电业其实也是用以上办法获得成功的。       在这个过程中,海尔利用这种综合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并利用品牌扩展提升了这种综合,品牌、信誉和企业的实力同步增长。       尤其可贵的是,在本土市场和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它找到了自己的强项,并尽情地发挥了这个强项——那就是以“星级服务”为口号建立起来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个网络更提高了海尔品牌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现在,在国际竞争中,海尔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利用品牌形成的综合优势,进行新的综合,并造就新的优势。       张瑞敏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记者的回答是一个典型的说明。他说,同跨国公司比,我们没有资本优势,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国际市场优势,我们惟一高于他们的是我们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我不是用这个网络去封杀外国企业,而是利用这个优势与他们合作, 我允许他们利用我们的网络卖他们的东西,以此来换取在国外我们利用他们的网络来卖我们的东西。很快海尔就和日本的三洋签定了类似的合作协议。       在美国等地方设厂,这是另一种品牌优势下的综合。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了。       我想,需要把名牌综合优势战略的内涵再稍微详细地说一下。       第一点,现实的市场竞争力都不是某一个单独的孤立的要素可以形成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虽然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如果管理不好,效率很低,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也会很高。所以,不仅要注意形成竞争力的某些“必要条件”,还必须注意形成竞争力的“充分条件”。这就是要对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平常我们说“整合”。       第二点,要进行整合、综合,必须首先发现和发挥自己已有的优势,以此为立足点和人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       第三点,这种综合和整合是有方向的,关键是谁主导综合和整合?综合和整合之后谁成为主导?       第四点,能够成为主导的依托是多种要素,资本、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等等,但最重要的、最有发展潜力的、最有主动性的依托是品牌——自己的品牌。       中国的汽车工业,其实就是由于失去了品牌成为外国的附庸。我认为,最有前途的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是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当然还需要恰当的策略。       第五点,自己的品牌只能靠自己创造,一定情况下,品牌是可以引进的,但最终品牌是“引而不进”——用别人的品牌,用一百年,品牌还是人家的。一切有志气的中国企业家,应该着力于创造自己的名牌。       第六点,中国具有的三大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本土市场优势,为中国企业创造自己的名牌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条件,如果加上强烈的名牌意识、恰当的名牌战略操作,自己的品牌是完全可以在世界上树立起来的。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综合和整合,把外国企业许多好的要素综合进来,既能做到“吃羊肉而不变成羊”,也能做到“与狼共舞而变成狼”。海尔就是成功的一例。       总之,企业家是整合资源的能手,善于用品牌整合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是最高明的企业家。张瑞敏就是这样的企业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好长 顶
  说得不错  也给了我一个了解海尔的机会  顶!!!!!!!
  那是当然~~  
  诸位聪明,在下愚钝,请问海尔为何只报销售收入,而不报净盈利?其盈利能力到底如何?海尔不断扩张,资金从何而来?海尔在美国市场一直都是亏损,谁来埋单?为何一直亏损却还能大肆扩张?
  此文作者没有回复斑竹调查,尚未确定是否原创.
  相比国内企业,Haier不错,对于国外,差距很大.  但是,这不代表我们有权利把HAIER每个地方都放大一百倍.  希望我们能有宽容心,要不然,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只是空话.  国人都需努力!!!  奋进!
  在中国企业家中,我只佩服张瑞敏一人,还有几个不错,但称不上“佩服”二字
  我向了解海尔目前面对国际大环境地竞争,面排发展战略有何调整?有没有愿意帮忙地,小弟正在做一偏论文,谢了!  
  同意自由与法治的帖子。    我对海尔的盈利能力非常怀疑。  政府免费给的土地就算了。但其他的,我很想知道海尔负债,纯利,手上现金等到底是多少。      
  海尔在国际上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要有爱,要有包容!
  作者:tsong 回复日期: 18:00:53 
    我很想知道海尔负债,纯利,手上现金等到底是多少。    --------------------------------    你是商业间谍?
    请问哪个企业会把自己有多少现金告诉陌生人?  
  海尔,中国大小众泡沫中的又一个
  纯粹路过 我就是海尔滴~~~
  作者:yangfan001 回复日期: 10:50:00 
    纯粹路过 我就是海尔滴~~~  ~~~~~~~~~~~~~~~~~~~~~~~~~  我一年前也是,彩电的。
  楼主的文章对海尔的战略——特别是品牌战略还有发展中的意识大加赞扬,但为什么不说说海尔负面的一些东西呢。  我看楼主的文章不够客观
  在中国企业家中,我只佩服张瑞敏一人;因为中国只有他才能将下三烂的产品以天价卖出;  海尔--疯子一个。
  高人!
  海尔是海,进去了你的价值会消失的无影无终!围城外的想进去,围城内的人想出来。海尔就是怎么回事。只报销售收入只是因为世界五百强的标准就是看销售收入。
  楼主有大打广告之嫌!    不过话说回来,海尔是我在日本看到的唯一的中国牌子的电器,价廉物美,口碑还不错,偶在国内的时候尽用西门子了,汗~,身在国外,看到自己国家的牌子倍感亲切,偶现在家电就买海尔。记得海尔有一款单门冰箱居然是人气NO1,外型相当漂亮,很有现代感,可能更接近欧洲的设计,反正放在一大堆日产冰箱中格外显眼,内部布局也很独到,不过为什么不放在国内卖呢?偶怎么老觉得海尔在国内卖的都挺老土的?
  现在正在上述公司服役,公司状况当局者迷,迷茫中
  海尔欠中国银行三、四百个亿,到现在都未还,这些楼主知道么?我觉得现在的海尔越来越浮,好比一个婴儿,他刚学会了走路,走的不会很远,但他现在又想尝试跑、跳、甚至飞,海尔就像现在这样,现在联想也在走这条路,海尔神话迟早会终结。
  作者:david8576 回复日期: 14:06:37          海尔1998年以前搞得还挺好的,是多元化成功战略的中国之经典.到了现在好象渐渐出现一些问题. 一个是产权问题.企业不知道是什么性质的, 海尔集团和青岛海尔还有什么海尔投资, 总之名目很多, 搞不清楚.连职工会都有自己的公司和投资, 和法律规定相违背.现在海尔的股价不高, 和她的较高的每股盈余相差也太远了, 投资者不太敢买海尔的股票, 不放心啊.第二是, 作为企业, 我觉得首先要赚钱, 没有现金流动, 企业马上有问题, 你看看象巨人, 像爱多, 开始发展的多快, 后来就不行了, 搞多元化太泛了, 太盲目了.海尔现在也出现这种病态.你看看1999年到2000年间, 海尔上马了多少非主业的项目, 现在有多少是在赚钱的??        在国外,海尔基本是在做亏本买卖,价钱卖得很低,而靠国内的高价格维持自己的利润,返哺国外市场,说白了就是那咱中国人的钱去添外国人的帐,想想都觉得做了冤大头.现在国内那么多品牌都在降价, 喂有海尔一枝独绣, 但是现在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下降.我看这样迟不出问题.要是国内市场没有利润支持, 海尔的国际战略和投资就血本乌龟, 这样搞企业是很危险, 尽管国家每年都有2000万的财政支持,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拉, 那可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啊! 在国外还没有听说过有国家直接拿钱支持企业的.        虽然说,企业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反映,但我觉得国家拿钱喂企业的做法实在有点过分.企业不是国家机器, 如果说这也算一种投资, 国家好歹也要算算成本啊, 包括机会成本.看看我们现在, 中国还有多少人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咖, 中国还有不知道多少少年儿童因为没有钱读书而缀学呢!        搞企业首先要有长期发展战略,但首先要讲利润,你搞这么多经济园,难道不需要投资啊,那么大规模的投入,产能是上去了,产出却少到可怜,这也是一种浪费.        海尔走到今天不容易,说真的一句,我希望中国能有多一些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好壮我国威,扬我民气,但是希望代价少一些.办企业讲的是实干, 形象固然重要, 但是把企业搞成形象工程就太过分拉,起码偏离了轨道.    作者:lcxml 回复日期: 9:15:28     得了,我是海尔98年进公司的早期员工,作产品开发的,海尔里面牛得不得了的职位。两年就跳巢了。      张瑞敏这个人,鄙视他。管理搞得像日本人,每天写工作总结,工作汇报,上班前立正,要搞领导训话,表扬昨天的先进,批评昨天的后进。走个过场而以。想一想,每天都表扬批评,有那么多事批评吗?      一旦内部出现了问题,能压在内部处理的就压住,暴露给社会得永远是光辉嘴脸。      当时实行什么6个西格马管理,他指望生产车间工人搞懂洋鬼子得理论呢。      他这个人只有一项本事,就是调动无头脑人的盲目崇拜。       本人后来也到世界顶级外企做过两年产品开发。海尔的东西跟国外的设计简直不是一个档次。海尔是追求速度的,剥削我们开发部的员工,晚上10点,11点下班有的是。就是把人当牛使。 如果拆开海尔电器,里面的电路板电器元件布局就是一团,走线东倒西歪,造成安全隐患和使用寿命的缩短。扳金件也是能哄得过去就哄。      制冷系统不到位就虚报能力和制冷能效比(这点中国家制冷电企业都存在)      总之就是能骗就骗了。口号越响约好。       以上都是亲身经历。            余世维先生在中国人寿的《成功经理人》讲座实录节选:        ...你不要看海尔,海尔是中国10大企业之一,你不要看这个张瑞敏像神一样的,我提醒你两件事情,第一是海尔那个负担,超过他的资产,因为海尔的资产是不值钱的,堆积如山的电视、冰箱、冰柜,是没有人要的,那些空调是没有人要的,你会买一个去年生产的洗衣机吗?所以他们堆积如山的存货是不值钱的。以我这个学财务的观点来讲,我认为那个东西不值钱的,但统统在他的资产里面,列为他的资产。可是海尔欠17家银行的钱,你知道吗?通通都不给,不想还,就是不还,你敢逼海尔,你敢把他弄倒,你敢把张瑞敏逼死? 我就不相信。中国政府袒护张瑞敏,在中国哪个敢搞海尔,哪个能从海尔身上把钱挖出来?把海尔告倒,你告告看?海尔是个不准告倒的公司。所以没有办法,他欠国家银行的钱。我讲得更难听点,他还欠我的钱,结果我们跟他去要钱的时候,他除以2,要就要,不要就算了,我们只好除以2。这招厉害吧!所以我们张总讲得,除以2,你要还是不要,去告,去告好了。后来才知道,是不能告的公司!上面写着不准告。所以告不倒的,海尔是告不倒的,所以这样我何必要跟他们硬着干呢?下次就不要跟他做生意就是了。所以宝钢也欠我们的钱,你能把宝钢告倒吗?但还好,宝钢没有除以2,但是我用了很多关系,慢慢把他们的钱拿回来了,这就是他们的习惯,一动就不给。        其实讲穿了,在浪费国家的资源。我那句话伟大的共产党在养活他们,如果今天你叫张瑞敏自己掏腰包,你看他敢不敢搞海尔手机,敢不敢玩海尔电脑?在中国搞电脑会马上想到谁?中国联想市场占有率39%,我不知道海尔那根脑筋不对劲,现在要搞中国电脑。搞吧!跟中国联想打打看?又开始搞手机,好吗?搞?跟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大家拼吧?还有菲利浦,还有阿尔卡特,大家拼吧!其实海尔是不能搞手机的,不能玩电脑的,你就搞你的冰柜,弄你的冰箱吗?唉,现在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开始搞电脑了。电脑你不要忘了,还有两个美国公司,一个IBM,一个是戴尔,通通都在中国,大家打吧!还有那个可怕的康柏跟惠浦,对不对?市场如果打到这个样子,我就怀疑海尔会不会赚钱?有一天如果海尔垮了,我当然不是幸灾乐祸,一定是这方面出了差错,他的多元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公司搞多元化,一定要自己在行,做生意要让住三句话,不内行的不要做,没有远景的不要做,没有利润的不要做。这句话如果你记住,你就不会随便的多元化,不内行的不要做,没有远景的不要做。结果他做的事情都犯这个毛病。我不是故意要去讲他,我们就是就事论事,用他做例子......             《南方人物周刊》今年第七期刊发该刊记者任田发自香港的对热点人物郎咸平的独家采访---节选      人物周刊:可有观点认为某些国企老总最终是由于盘活了国资而建立了财富,你这是煽动仇富心理。       郎咸平:(迟疑片刻)我反问你一句:“你干吗这么努力跑来采访我?写那么多用功的题目,让我觉得你的题目写得很好,接受你的采访。可是这周刊又不是你的,你们单位会为此给你股份吗?”       人物周刊:这是职业道德。       郎咸平:对。那么那些国企老板有没有点职业道德啊?我给你这个摊子,你盘活它是应该的,结果盘活了就变成自己的!那些国企老板和你一样,做好是应该的,因为这是雇用人给他的信托责任,但我从来不知道他们的信托责任在哪里!盘活有什么好神气的?褚时健,你有什么资格贪污啊?企业凭你个人功劳吗?我呸!要不是国家不准民营企业做烟草,你以为你会活得那么风光吗?切。如果民营企业可以做烟草,红塔还能这么风光吗?另外,还有海尔,要不是国家对你政策偏袒,以及无底洞的贷款资源,你能做得好吗?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神气了。我告诉你,中国起码有十分之一的人口能当这批人。我再问一句话,你们哪一个国企老板认为自己能比韦尔奇伟大的?你们举手。没有一个敢举手的。韦尔奇做了20年的保姆,每年拿1000万美金的薪水,从来就没有当过股东,他的股权是通过激励机制按市价买回来的,仅此而已。就连韦尔奇这么伟大,都当不了大股东哎,通用不是他的。他把通用从10块钱搞到84块钱/股(最高位),赚了那么多倍的钱,然后下台了。最后通用是谁的?还是中小股民的。因为当初这个机会是中小股民给你的,你做好是应该的。同样,国企老总,哪一个机会不是国家给你的?如果不在1985年给你张瑞敏青岛海尔冰箱总厂,你将会干什么知道吗?你将会在贸易公司退休。现在国家给了你机会,你做不好反而是应该的,做得好倒变成自己的了,你们这些家伙有没有一点良心哎!跟韦尔奇相比,你们不感觉惭愧吗?这点小功劳,就觉得自己不得了了,切。我告诉你,民营企业如果都像海尔一样享有这些资源,都能做得像海尔一样。家电嘛,有什么难做,又不是做集成电路、人造卫星,告诉你,我都会去做。(越说越激动)我们神话了他了。             『经济论坛』我所见到的最无耻的企业文化(一)      作者:我要改变1970 提交日期: 14:42:00       ??我很讨厌“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这个集团位于中国北部的某个海滨城市,在中国大大的有名,同样他们还大喊自己有企业文化,我因为在那里呆过5个月,对他们的文化算是有些了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越了解越讨厌:怎么会有这么一批人弄出些这么古怪的方法来给集团的职工洗脑啊?        以下是他们企业文化的一些外在表现,当然,集团的领导层肯定会说我只见到了皮毛,但是皮毛如此可怕,瓤之腐朽也就可知了,而且,5个月的时间和海尔集团的人一起工作,我是觉得闻到了企业文化内瓤的臭味了的。他们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有:        一、俩人以上在园区走动,必须成一纵列,而不能同步;这个倒是没有获得最忠实的执行,路上并排走的人倒不算少,但是一听这规矩我就难受。        二、上班前高喊口号,一个小部门,每天都一个人领头,先提示道:“海尔精神”,下面的几位就猛喊“快速反应、马上行动”,诸如此类。        三、为了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企业美誉度,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我亲眼看到的一件龌龊事就是在某年的电脑节上,整个部门填十大电脑品牌的选票就填了3-4天,用的身份证号码是从外省买来的,就它在中国电脑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的地位而言,居然通过填选票填成了第三名,我只能faint了。年底我就不再这家企业干了,第二年,它们在电脑节上又升了一名,成为仅次于联想集团的第二名。        之后,我就把这家企业定位为无耻企业之一了。他们天天宣扬的文化在我眼里就基本成为了给新员工洗脑的无耻帮凶和工具了。最近的时间,我又听说这家企业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上了什么国际排行榜的企业了,当时的感觉是,外国的选票他们也去买啊,真不容易。        此外,把什么总裁的话刻在碑上等方法也应该是所谓的企业文化手段之一吧。我看总裁那篇就刻在门口的散文时只觉得胃里一片翻腾,想起了臧克家先生写的《有的人》: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        应该是对这类人极尽讽刺之能事了。      -------------------------      作者:失眠的刀 回复日期: 14:34:16          我的前任女友在成都海尔工贸,海尔的正式工。很惨,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每个月1470元,加点奖金1500多点,年终几乎什么红包都没有的。做为海尔员工,她很自豪,这和海尔的洗脑有关,在她眼里,张瑞敏不是人,是神。她长时间的工作和没有休息让我很烦恼,而且,一旦结婚想要孩子,必须辞职,因为这么大的工作量只会让你生个怪胎,那么一点产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海尔的女员工要生孩子都得辞职,至少在成都是这样的,可怜啊可怜。我最终和她分了手,因为我想找一个下班能和我一块吃饭的,我做都行,虽然我的厨艺只配喂狗。      --------------       作者:lofa 回复日期: 21:30:04          原来是海尔啊,我还去海尔参观过,在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速度不够快表现不够好的话就在他的脚下画一个圈,个人不能随便出这个圈,用这个来管理工人,我一看就烦的不行,压制我的意志的行为是绝对不会被我接受的。      -------------------       作者:ln00tj 回复日期: 21:22:48       各位要记住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企业的目标就是要追求利润        压缩成本        通过一些网友说的“洗脑”和“企业文化”等手段        可以有效地缩减管理成本,其实也是一种管理手段        毕竟有的人到企业来并不是全为且也工作,而带有个人目的,如增加经验等,一旦目的达到就拍屁股走人。而企业要作的就是尽可能的榨取员工的价值        如果各位是企业的老总,你们回用这种“洗脑”的方式把员工都变成顺民,死心塌地为你干活,还是通过发奖金来鼓励他们?你会选哪个?      一个企业其实就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个体        在企业里没有什么“民主”讲        各个部门,按照上级的意思按部就班        所谓“企业文化”不过是一些软约束罢了        尤其在家电行业这种竞争激烈的行列,靠这种软约束来降低成本更显得重要。        至于员工,重要的责任就是做好螺丝钉,为企业这个大机器的运行贡献自己而已。        况且中国现在的企业里没有真正代表员工利益的工会组织,员工根本不可能和企业叫板,你不干,拿到!外面大把人等着。
  大家多说说  我不久就要到海儿工作
  海尔,价高质差。
  TCL又怎样  联想又怎样  这三个叫得最凶的企业每一分钱上都沾海了鲜血  
  我家用海尔的空调,感觉还行,我用海尔的手机,质量差,很令人失望。
  公正的说,孩儿是被神话和偏袒了。我记得两年前,有个新加坡的周卫国博士过来作报告,在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会场上大声急呼,不要神话我门的企业领导人。当然,我就生存在这个孩儿的城市里,我所接触的公众报道几乎都是正面的。但是,我也知道孩儿一年的纳税,只有不及颐中的一半。孩儿欠着他娘大量的贷款(据说有上千亿)。多角化战略在国际上几乎没有成功的,可是孩儿似乎是成功的。但是,孩儿医药是陪前的,孩儿电脑是陪前的,孩儿收集是陪前的,孩儿房地产是赚前的,因为有政府支持。
  偶刚刚搬到新家,家电几乎也是用的海儿,在这里要严重地曝光海儿的煤气灶,当时买的时候&国美&的小姐强烈给我推荐这款,买回来才知道上当了.延时5秒打火,简直是TMD猪!在你急着炒菜的时候,就拼命打不着火,还浪费煤气,晕!当时真相砸了它!可是又是新买的实在心痛我900块钱啊!感情咱老百姓的钱真是好蒙啊???
  2004年中国百强电子信息企业主要指标排名 单位(万元)    公司 [销售收入 ]     1海尔集团公司 8,064,840     2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4,033,096     3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820,434     4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3,068,636     5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2,632,697     6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211,327     7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166,990     8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1,812,026     9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50,000     1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745,705        公司 [利润]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381,031     2海尔集团公司 145,714     3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2,340     4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134,906     5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123,730     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21,914     7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98,094     8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88,208     9夏新电子有限公司 84,284     10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82,746    公司 税收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81,399    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21,543    3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0,267    4海尔集团公司 176,850    5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88,356    6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1,546    7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75,433    8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61,428    9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0,000    10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46,166    看看有800亿销售额之巨的HAIER在利润上只比380亿的TCL多了一点,而税收却不入TCL,所以别拿TCL和它做比较,丢人啊!      详细情况请查阅:  /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708746&Key=&strItem=develop&idArticle=48953&flag=1  
  为什么还这么高利润???
  都是中国人,问题是应该说出来,但是也不要太过苛刻,毕竟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牌子。有没有影响力也不能一概否定,至少可以在外边看见海尔的东西在卖,虽然肯定还是个小小的份额,但总归是好的。看过“丑陋的中国人”,在现时来看有些偏颇,就像对海尔的否定,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而不是闪现出那点“丑陋”。
  作者:迪南街的兰姆酒吧 回复日期: 14:57:39 
    都是中国人,问题是应该说出来,但是也不要太过苛刻,毕竟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牌子。有没有影响力也不能一概否定,至少可以在外边看见海尔的东西在卖,虽然肯定还是个小小的份额,但总归是好的。看过“丑陋的中国人”,在现时来看有些偏颇,就像对海尔的否定,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而不是闪现出那点“丑陋”。  ---------------------------------------   凡事都有弄一点爱国主义在里面,这样的借口让人害怕。作为一个企业,应该不是举什么爱国牌子来积聚企业的人气,那种电视里找个名人晃着红旗说高举民族主义大旗,为国争光什么的实在让人觉的可笑。  
  其实“得david8576”也是恨铁不成刚。也反映了海尔一些目前的问题,只是比较激进,显有些夸大了。我们应该看到它所具有的潜力,和发展态势。任何一个企业的成长都是由弱到强,不断修正,不断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大家关起门,什么话都可以说,相互讨论。
  HAIER凭什么每年都要拿国家几千万的资金,拿来之后又干了些什么?  HAIER也就是冰洗强点,论电视机强不过TCL,创维;论手机也比过BIRD吧,华为中兴做手机肯定不比你HAIER差。    讲到海外销售,TCL去年的彩电销售已经达到800多万台,和国内几乎齐头并进了,华为的海外销售也节节攀高,你HAIER真的就那么强吗???你强怎么你的利润率就那么可怜的1%!!!  你的老总怎么没被评为CCTV经济年度人物奖???(/push/--hai-I_HE0B-5u9Q.html  著名营销专家薛而思(主流营销创始人),最近在一次营销界集会中说:2004年,CCTV的年度经济人物没有海尔的事。-----2004年,走出跨国发展的风头被TCL抢走。------“2004年,影响中国营销思维的十大事件”没有海尔的份。)
  作者:Hades 回复日期: 14:52:26 
    为什么还这么高利润???  -----------------------------------------------------  800亿才创造了区14亿RMB,这还叫高啊!!!!????    人家三星电子的利润是100亿美圆!!!!
  海尔的欺诈之术,内幕大爆光 ----必读!!! &m  度分析报告 内幕大爆光 大骗指导小骗+!5I8}    ——海尔的欺诈之术巡礼及改进的建议B    &中国家电网-家电论坛 -- 中国家电网-家电论坛,家电人的网络之家  _8.6&    要论中国企业谁最“厚、黑、邪”,当推海尔。海尔这几年依靠骗诈之术,骗取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其宣传部门可谓功不可没。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通过笔者这几年对海尔的观察、分析,海尔的骗术足以写成一本“厚、黑、邪”新著。下面是部分纲要,希望引起海尔及广大消费者和网友的重视,并读新篇。}    &中国家电网-家电论坛 -- 中国家电网-家电论坛,家电人的网络之家  f%4@gm  
一、 臆造新概念,提高企业形象。-*‘    最典型的例子是洗地瓜用的洗衣机。起源是张瑞敏听说四川的农民用海尔洗衣机洗地瓜,于是“为消费者设想,推出了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个宣传给人以海尔为消费者着想的美称。但仔细推敲,马脚却就露出来了:地瓜比重大于水,不能浮在水上,如果硬洗,地瓜会不会搅烂?一般洗衣机洗衣量最大5公斤,几块地瓜就有5公斤,农民的地瓜动不动几千斤,何时能洗完?5公斤地瓜就几块,是手洗省时省钱还是用洗衣机洗?农村多数地方一度电2块多,可以买多少地瓜了!农村没有足够的电和自来水,即使用,成本合算吗?\[.su    全媒体、全数字彩电。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敢说他的彩电是“全”的,但海尔敢说。其理由就是“这种电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外都没有,更何况国内。国内有了,因为海尔是中国最知名的最厉害的品牌,当然就是海尔出的!”。瞧瞧,什么逻辑。其实这台“全媒体、全数字”彩电只是一台模拟电视加上一些不中用的接口。因为那种的彩电清晰度最多只有400线,接上文字信号显示文本文字时根本看不清楚。C&b    抗菌冰箱。只是在内壁的材料上一些防菌剂,且不说食品与之接触对人体有否坏处,只论有否作用,大家可以不驳自明。GRUS&    光触媒空调。据说是在过滤器上加装了含有“活性炭的过滤网”,当活性炭潮湿起不到过滤作用时,拿出来晒晒太阳,晒干了,就恢复过滤作用。因为有太阳光照射,就称“光触媒”,多么深奥的字眼,多么高明的骗术。8fZ    环形立体风空调。说是空调风向只吹一个方向,人们会被吹得头疼,所以要环形立体风。无非是风叶可以定时左右上下变换。所有的空调都有这个功能,只是别人想不到要臆造这个概念。1IMM    手机质量好坏是靠“摔”出来的。从三楼高的地方摔下海尔手机,能“照打不误”,就说明是最好的,于是立马有10万台出口订单,“今年预计出口100万台”等等。手机质量是什么?我看海尔技术人员也未必说得出来。o;%uaU    实在没有话题吹了,海尔又宣称推出一种最新彩电,采取数码景深电路,可以改变电子束的方向和强弱。电子束不能改变方向和强弱,如何实现图像扫描?电视又何谓电视?不知道海尔的策划人员不懂常识,还是有意行骗。;g    但是,你也不得不佩服佩服人家。海尔有二、三十人天天琢磨骗消费者,还对驻外销售人员编故事。君是否知道,海尔在98年宣传包机到北京安装空调,但据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的知情人消息,其实是到北京处理批量质量事故。通过这么一包装宣传,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还激动得热泪盈眶,到处为其立牌颂歌。海尔的那笔包机费总算赚回来了。yJFZ    &中国家电网-家电论坛 -- 中国家电网-家电论坛,家电人的网络之家  QvB&    二、 乱编数据,骗取荣誉。C/Ozt    海尔是国外**杂志评出的全世界最成功的10大企业。%&z\    张瑞敏是全世界最受推崇的20名企业家(某杂志评比)。)\olbX    海尔是世界家电十强企业,排名第九,比日立要靠前。海尔自己 编的销售额是400亿人民币(约50亿美元),日立是400多亿美元(从日立网站或有关新闻媒体资料都可以查到),海尔怎么可能排第九,除非1元人民币等于20元美元。n.?M+u    经常看到海尔的报道,说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百,几倍等等。但从来没有看到海尔的基数是多少?这种格调的宣传总让人不禁回想起大跃进的那种情景。[ZHgiT    最近海尔报道,今年一季度对美国市场的彩电出口是去年的800%,而去年这个时候,海尔报道说2000年这个时候比1999年增长了400%。曾经看到海尔报道说99年对美国出口10万台彩电,这样算起来,2000年增长400%,应该是40万台,今年增长800%,就应该是320万台。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彩电也不到200万台,海尔一家独吞还不够。显然是“灵机一动、现想现编”。不过,这几天又看到海尔说,今年1月份出口美国1.5万台,这样倒算回去,2000年1月份应该是(=约2000台,1999年1月份应是2000台除外,约400台,怎么可能全年10万台呢?不知海尔敢不敢对此作出解释。`LH‘    还有海尔的报道说,海尔在全世界建立36000个销售网点。但又据海尔的另外报道,2000年出口金额是2亿多美元。这样算起来,每个网点的年销售收入不到1万美元。这1万美元连一个人的工资都不够,岂不是荒唐吗?另据海尔报道,海尔已向50多个出口其产品。如此算来,每个国家平均有720个销售网点,网点如此之密,有必要吗?恐怕IBM、HP、东芝都没有这么厉害吧。M2Z    这几年,海尔都有报道,参加科隆博览会,获得了100多万台冰箱的订单。过几个月又报道另一展览会,拿到了全年的订单。又有报道说,欧洲客商包断了几条空调(冰箱)生产线。如果细心统计一下,就会发现,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的订单至少每年各1000万台以上(把各次报道地数目加在一起),这样说来,海尔应该是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一。不知道“世界500强评选委员会”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好的一个苗苗居然没有发现!Ojo.g    又有海尔报道,出口占据半壁江山。那么应该是50%左右吧?海尔报道去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50%应该是200亿元。换算成美元应该是24亿美元,但海尔自己报道是2亿美元,怎么差这么大?eFHYsZ    以上看来,海尔的宣传人员工作态度还不够认真,没有把前后数据统一。正确的做法是要预先设立今年宣传口径准备报道销售收入多少亿,然后,切块分次报道,以免贻笑大方。比如,假设2001年准备进入中国电子行业百强第一名,目标销售收入是800亿元(管他是否做得到),增长100%。那么,应该这样切块:C^    内销500亿元,占60%,分4次报道,每次得到订单120亿元左右。\    外销300亿,约占36亿美元,分6次切块报道:t&M(&,    第一次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类电子展,得到订单5亿美元,其中冰箱50万台(每台200USD)约1亿美元,空调100万台(每台300USD)约3亿美元,彩电50万台,(每台约200USD,要29寸以上才有200USD,记住!),约1亿美元,洗衣机再加一点。l3r    第二次,德国科隆博览会得到订单10亿美元,其中冰箱100万台,约2亿美元;空调100万台,约3亿美元;彩电50万台,约1亿美元;洗衣机100万台,(每台150美元)约1.5亿美元;手机10万台(每台100美元)约1000万美元,(记住一定要写,不然已经报道英国人看到摔手机后已当即定了10万台)。这样相加差不多是6.6亿美元,还差3.4亿美元,还要加上其他东西,比如厨具卫浴、微波炉(刚生产,可以加大,比如300万台,每台50美元,共1.5亿美元),还有药品,可以算2亿美元嘛。不过,有一点要提醒海尔,彩电欧洲目前还是对中国反倾销。所以要写成海尔在欧洲办了年产50万台以上的彩电厂,不然怎可能出口。但是,有产地原则,显像管如果从中国运过去,也要受到反倾销。不过,中国读者不知道那么多,可以糊过去。{`?S    第三次,正在召开的广交会,得到订单5亿美元(具体同第一次)。#    第四次,9月份的香港电子展,得到订单10亿美元(具体同第二次,但手机数量要改成90万台,因为已经报道今年出口将达100万台)。D    第五次,10月份的广交会的秋交会,得到订单为5亿美元(具体同第一次)。Qu7iv    第六次,随便编一下,比如莫斯科展览会、澳大利亚展览会等等,基本订单是1亿美元,具体分布就用第一次的数量除以5就行了。或者是某某国的客商来到海尔,一次下了1亿美元的订单。QSHm    只有这样,全年36亿美元的出口数量的宣传计划才能完成。不过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此6次订货36亿美元,总数为:冰箱350万台,空调500万台,彩电100万台,手机100万台,洗衣机200万台,如上国内销售的60%计500亿人民币。这样海尔今年产品总量就是冰箱800万台,空调1200万台,彩电300万台,手机300万台,还有厨具、卫浴、微波炉、药品等等。不然达不到800亿。但问题还有,这么大的量,怎么生产的出来,于是,要选择在5月底、7月底左右,第一次宣布海尔扩大产量,在青岛建成全世界最大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生产线。其中空调新的生产线达年产600万台(因为海尔已报道的产能是600万台),每天可产出18750台(注:全年工作320天),每小时出空调780台(每天工作24小时不休息)这样才能“全世界最快”。至于有人会追究5月份才建成生产线怎么今年产600万台,那就在9月份报道:由于采取新工艺、日产翻了一翻,达到36000台。第二次,宣布在某个国家建成了合资或独资的冰箱或彩电生产基地。总之,把得到订单和产能的缺口补上,两者吻合,以免那些刁民者老是找“茬子”。&15    此外,为了配合销售800亿元成为第一,在宣传上还要再补充的是:立体仓库、物流系统再建1-2个,不然不够用。这次海尔关于物流的报道有些落后,因为目前最先进的方式是“第三方物流”,而不是自己搞什么物流(太土了)所以要补一下。[p    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这些出口36亿美元的报道,尽量不要给青岛海关和外汇管理局看到,不然他们要么向海尔收取/核销外汇;要么,会反感你们骗太过份了。比较好的办法,是截留这些单位当天的报纸,或者向国内有的地方那样,为了应付检查,专门印一些同样日期的报道,只是把有关内容换掉就行了。60年前戈培尔也这样干过效果不错。xZ]V    以上建议,实属肺腑之言,仅为海尔的可持续发展着想,别无他意。现在海尔的某某宣传人员热情是满高的,但造假还不够炉火纯青。张总如果愿意聘我,月薪2万元就够了,我一定会干得更出色。.?S    三、虚构事实,三人成虎hAO‘B    美国纽约的希尔顿先生在商场看到海尔“美高美”彩电,为其所震惊、折服,立即乘飞机到青岛,下了10万台的彩电订单。哪个商场?哪个希尔顿先生?希尔顿的公司叫什么?这些数据从来无从查证。这样的宣传再拿到国内商场去传播,就会形成美国人都“震惊”“折服”,中国人更要对“美高美”五体投地了。{q M`    欧洲某商看到海尔冰箱,当下跑到海尔,包断2条生产线,而且据报道,包断的不是一年,而是好几年。D0Y2    海尔获得10项全能冠军,谁评的?海尔含糊其词。?K.    海尔空调省电百分之六十?谁检测的?和哪家产的空调相比还是和海尔的哪个型号的相比省电60%?海尔不说。]|-6Q    在国内商场上做“托”,骗买骗卖。星期六、星期天,海尔的柜台前,总会围着几十个“顾客”(大都是海尔的员工家属和圈内人),导购员介绍海尔怎么怎么好,“顾客”大声赞扬海尔“怎么怎么好”,于是毫不犹豫订购、付款、提货。但是不要开箱、不需送货。因为货从柜台出,下电梯又送回仓库。不明真相的顾客见到这么多人相信海尔,当然就跟着买了。难怪在北京的许多商场,海尔每日统计的彩电销量都比创维多,但月底结款都比创维少得多。如果海尔彩电真的好卖,那么为什么在青岛市内商场,海信的占有率高达70%,海尔只有10%左右?因为海尔在青岛造不了假。因为青岛人不会去买安徽黄山厂生产的海尔彩电。YOa    海尔150升以下电冰箱占美国市场的20%。多么高的市场占有率!谁去查证?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h[    海尔每天申请1.5个专利,据说,有一帮人专门在看别人的产品(主要是国外产品)有什么先进的地方,然后模仿,抢注“实用新型专利”。要知道,“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是不严格的,外国公司也不知道被抢注了。严格地说,已经公开和面市的产品和设计,已失去申请专利的权利,更何况是抄袭模仿别人的?此外,每天1.5个,谁去查证?X6    海尔向欧洲出口技术,创造中国先驱之举。向谁出口?什么具体内容?海尔可以说是企业机密,不能说。欧洲企业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海尔给他们中间的谁输出了技术,当然也无从查证。e`=DV&    我倒有一个很好的建议:最近厦华推出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海尔应抢时间报道海尔3万台HDTV已出口美国。或者写一篇文章,据专家(只写专家,不必写名字,这样无处查证)评比,海尔“美高美”彩电是真正的HDTV,质量性能最优,让人一看就明白“美高美”好于厦华的HDTV。U    还有很多。这些都是海尔惯用的手段,虚构一个无从查证的“事实”,加以大肆宣传,然后“出口”转“内销”,恶意欺骗中国善良的消费者。如果海尔这样也能成功,那真是中国企业、中国消费者的悲哀。un    最后考验一下海尔:你们敢将2001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人民币的报告,以审计报告的方式原件扫描公布于网上吗?0Ow GN    你们敢将青岛海关盖章证明的2001年出口金额以原件扫描公布于网上吗?Ie{VY-    你们敢将所申请的专利之专利号及索引方法以英文的形式公布于国际互联网(如雅虎网站)以接受外国公司的查证吗?V[r    你们敢将“10项全能”的评比原件扫描公布于网上吗?;.U82F    还有一条要求,请快付还我们的广告费!9Z^y&^  
  为民族品牌担心
  楼上楼上的超级强啊!开眼界了。
  海尔除了服务好,没别的什么了
    第一,海尔的企业精髓是什么?管理还是技术还是服务还是其他?    第二,海尔的利润核心是什么?    第三,海尔的发展模式到底是否正确?    第四,海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出现坏道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