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课本上册数学课本91业的3.2的第一题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_舟山学大教育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
很多同学对于暑假过后的初中生活有期待也有所恐惧,恐惧的就是数学方面。因为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不好数学,初中就更害怕了,其实没们先来看下初一上册数学课本。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 (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从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
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等式性质2
⑶注意事项:①分子打上括号
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3.1.2点、线、面、体
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以上就是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的内容。同学们你们可以发现我们学习的都是全新的内容,不用害怕之前的基础不好。
最后阅读完本文()之后,学大教育的小编将为大家推荐更多的相关文章,内容相当精彩,一定不要错过。
学大辅导热线:400-059-4662
明星学员辅导科目:英语辅导前:100.0分 辅导后:120.0分 辅导科目:物理辅导前:60.0分 辅导后:91.0分 辅导科目:数学辅导前:75.0分 辅导后:85.0分
为什么选择学大教育 关于学大教育 客服中心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师606914.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4页1下载券 4页1下载券4页1下载券3页免费5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31页1下载券3页免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初一上册数学习题2.7答案P42页 有课本的自己看,第一道是(-1/3)+15.5+(-2/3),后边的就不说了,太多了_百度知道
初一上册数学习题2.7答案P42页 有课本的自己看,第一道是(-1/3)+15.5+(-2/3),后边的就不说了,太多了
自看若答另外赏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太多了,算了吧
你会不会算数啊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共用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部分资料需要金币下载的目的主要是为维持网站正常运作,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找资料请进)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七年级上册数学书112页和113页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112页和113页答案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父亲和女儿的年龄之和是91,当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现在年龄的2倍的时候,女儿的年龄是父亲现在年龄的3分之2,求女儿现在的年龄
小明买了3块面包和1盒1.8元的奶牛,付出10元,找回4元求1块面包的价格。
112页5、6、7、8、题怎么做
(5)解:设要x天可以追上慢马&240x=150(x+12)  240x=150x+00 x=20 (6)解:设第一次相遇为X分钟 第一次 350X+250X=400  600x=400 x=2/3 第二次 :2/3*2=4/3 (7) 解:设x个鸽笼  6x+3+5=8x  x=4  6x+3=27只  一共4只鸽笼,27只鸽子(8)&解:设女儿现在x岁,父亲现在91-x岁 年龄差是不变的,根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2x-(91-x)/3=(91-x)-x&6x-91+x=273-6x 13x=364&x=28&女儿现在28岁 选我吧选我吧~
FFGHFGHDFHFGNH
113页14题怎么写啊
去书店买本书不就行了吗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112页10题
解:设女儿现在的年龄是x岁,父亲现在的年龄是(91-x)岁。 当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2倍是,父亲需经过2x-(91-x)=3x-91(年); 这时女儿的年龄是:x+(3x-91)=4x-91(岁) 4x-91=(1/3)×(91-x) x=28
113页10到18题
我要的是答案
113页12题怎么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数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