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调濒刚才播放的白族大本曲下载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行政代码:532930
行政级别:县
车牌号码:云L
人口:约32万人
邮政编码:671200
隶属政区:大理
办事处地址:洱源县
洱源县介绍
   Eryuan County    洱源县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国土面积2875平方公里,是白、彝、回、傣、傈僳等23个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1999年末总人口32.04万人。洱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人们赞誉为“鱼米之乡”、“梅子之乡”、“乳牛之乡”、“温泉之乡”、“兰花之乡”,是富饶美丽的地方,还以其灿烂的文化、古朴神奇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  概况    洱源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是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藏公路、大丽公路穿境而过,县境内旅游景点集中连片,形成地上地下,热水冷水,湖泊山川,名胜古迹、民族风情全方位立体开发的格局。这里地热资源丰富,年产38-78℃温水308万立方米。建材资源质地优良,尤以品质一流的米黄、桃红大理石为人所赞。洱源县探索和总结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烤烟、林果、乳畜、水产、大蒜、生物资源、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子,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成旅游文化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的总目标,扩大开放。  建置沿革    洱源,西汉至隋朝均属叶榆县地。唐麟德元年(664)设治,境内置浪穹、邓备、舍利等州,六诏中境内有浪穹、邓赕、施浪,南诏时为浪穹州。大理国时设宁北赕、邓赕、凤羽郡。元宪宗七年(1257)置浪穹、德源两个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至元十一年(1274)云南行省建立,置邓川州,领浪穹、凤羽两县,隶大理路。明裁凤羽县,并归浪穹,设邓川州,领浪穹县,隶大理府。    清沿明建置。民国元年(1912),浪穹县改称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两县先属迤西道,后属大理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洱源、邓川两县同属大理专区。1956年起同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洱源、邓川、剑川三县合并,成立剑川大县。1961年10月,撤销剑川大县,原洱源、邓川两县合并称为洱源县。2003年12月,区划调整,双廊、江尾两镇划归大理市,江尾镇改称上关镇;2005年1月,茈碧乡和玉湖镇合并后称为茈碧湖镇。2006年末,洱源县辖茈碧湖、邓川、右所、三营、凤羽、乔后等6镇和牛街、炼铁、西山等3乡,共2个社区、88个村委会。  自然地理    洱源县是洱海的发源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与鹤庆县相连,南与大理市、漾濞县接壤,西与云龙县分疆,北与剑川县相毗邻。全县总面积2533平方千米。县城驻地茈碧湖镇,海拔2060米,距省会昆明471千米,距州府下关73千米。洱源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明显等特点。年平均降水732毫米,50多年来年降雨量最多的是1966年,达1140.5毫米,最少的是1958年,仅为469.7毫米。年平均日照39.4小时,日照百分率55~57%。    洱源坝区(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3.9℃,50多年来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日,达32.0℃,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日,为-8.1℃。2月尾“回头霜”,4月初“倒春寒”,5~6月干旱,7~9月连续降雨的洪涝,8月底9月初低温,“一冬干”、“一春干”,以及局部地区的冰雹是境内间有发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2006年,洱源地区总降雨量547.8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171.4毫米,比上年偏少25.6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5.3℃,较历年偏高1.1℃;年日照总时数为2477.3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多49.4小时,比上年偏多149.5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29.5℃,最低气温为-2.6℃。洱源县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境内山岭纵横,层峦叠嶂,盆地、河谷错落其间,湖泊库塘星罗棋布,山溪河流如织。    全县海拔从1645米至3958.4米,地形垂直变化明显,地貌复杂多样。县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马鞍山、中部罗坪山、西部西罗坪山三支主山脉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形成东南部落漏河峡谷、西部黑潓江峡谷,以及中部三营、玉湖、凤羽、右所、江尾等五个高原盆地。境内水文也呈多样性特征,主要河流有黑潓江、凤羽河、弥茨河、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天然湖泊有海西海、茈碧湖、西湖和东湖,共汇入较大的支流100条、山溪436条。河流、湖泊随山势分为黑潓江、弥苴河、落漏河三大水系,分属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流域。东北部马鞍山支系南无山为境内最高点,海拔3958.4米;西部黑潓江南出县境处的乌梢箐口为最低点,海拔1645米。  民族宗教    洱源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白、汉、彝、回、傈僳、纳西、傣、藏等族为世居民族,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境内共有27个民族成分。2006年底,全县人口27584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7270人,占总人口的67.9%。白族人口169759人,占总人口的61.5%。汉族88574人,占总人口的32.1%;彝族9338人,回族6211人,傈僳族1080人,藏族208人,纳西族404人,傣族120人。洱源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又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县内的8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境内存在的宗教有本土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从本土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族本主崇拜等。宗教中除伊斯兰教外,每一种宗教几乎都是几个民族共同信仰,7个世居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本土宗教。  旅游名胜    洱源县地处丽江、大理、迪庆三大风景区的枢纽地带,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风格多样的旅游资源。境内风景区名胜众多,多达200余处,可分为西湖、茈碧湖、海西海、鸟吊山景区。茈碧湖清如碧玉,它不仅盛产“巳时开放而未时收”的珍稀植物“茈碧花”而著名,而且还因湖中奇异的“水花树”和罴谷山麓宛若世外桃源的梨园景色而令人神往;西湖水乡湖中有村,村中有湖,柳岸芦湾,烟渚渔歌,“翛翛然有江南风景”;海西海青山环抱,漪澜静谧;鸟吊山松涛窸窣,杜鹃灿烂,更有百鸟朝凤的奇观。境内还有许多奇峰幽洞、1甘泉,以及雾蒸霞霭的温泉、如雪花撒落的梅园。    洱源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全县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项,其中省级2项、州级4项、县级13项。唐初浪穹诏主丰时设治颍州巷、筑凤凰台、凿白沙井,南诏统一六诏时白洁夫人率兵抗敌,明大将傅友德与元右丞普颜笃大战佛光寨,明建文帝避难眠龙洞、躬耕石龙寺等等,都留下许许多多传说和遗迹。洱源是清华园最早的0员施滉的故乡,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县。洱源各族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洱源是“神话王国”、“天女撒歌的地方”,是著名的“白族唢呐之乡”。湖光与山色,冷水与热水,众多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旅游投资的理想之地,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纷至沓来。2006年,全县有星级宾馆2家,全年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2.93亿元。  物产资源    洱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点突出。境内高山、亚高山与河谷、盆地相间,具备亚热带至高山寒温带的各种自然环境。现存厥类以上高等植物700多种,种子植物的15个地理成分齐全,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11种(一类1种,二类10种)。在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针叶林地域分布最广,常见树种分属43科、95属、249种。鸟类有上百种。    罗坪山至点苍山一线及西部广大山区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其中久负盛名的鸟吊山,候鸟南迁时节,百鸟翔集,蔚为壮观。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2种,其中一类的有金钱豹和黑鹿两种。随着山林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覆盖率不断回升,一些曾绝迹多年的野生动物种群活动也相继出现。中草药材品种多、蕴藏量大,植物类达860多种,动物类也有10余种。花卉资源中,兰科植物约有16属、120余种,分别占全国的10%和12%。洱源,家养兰花历史悠久,名品层出,是全国闻名的“兰花之乡”。洱源坝区沃野平畴,分布着广阔的水域,主产稻谷、蚕豆、烤烟、油菜、大蒜及各种水产品。早熟大蒜个头大、色泽好、食味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倍受中外客商青睐,大蒜种植已发展成产值超亿元的农村产业。得灌溉之利,享渔田之饶,洱源向为“鱼米之乡”。且水草丰茂,饲料充足,乳牛饲养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乳牛之乡”。山区土地广袤,牧草丰盛,主产玉米、薯类和杂粮,林果和畜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境内适宜梅子生长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渥,所产鲜梅个大肉厚质优,种植、加工、销售相连接的梅子产业已经崛起,洱源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梅果之乡”。    传统名特产品邓川乳扇、凤羽砚台等享誉省内外,“蝶泉”甜奶粉、“洱宝”雕梅和青梅爽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洱源素有“高原水乡”之称,水资源极为丰富。西部黑潓江水系是澜沧江的主要源流之一,多年平均径流量6.38亿立方米;干流最大洪水达每秒1120立方米,境内落差达375米,平均坡降6.4‰,极具水电开发价值。东部氵弥苴河水系由弥茨河、凤羽河、海尾河、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等6条河流,以及与之连通的海西海、茈碧湖、西湖、东湖4个湖泊组成,水流南注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4.82亿立方米,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8.13亿立方米的60%,洱源因之被称为洱海之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0.7万千瓦,水电开发极具潜力。洱源地处滇西高温热水区,地热资源得天独厚,是闻名遐迩的“温泉之乡”。境内分布有九台——玉湖、牛街——三营、下山口——城西——温水等地热主显示区,共有30余处自然出1,水温在30~90℃,矿物质含量均达医疗热矿水标准。    近年来,以大理地热国和下山口温泉度假村为主的温泉休闲旅游不断升温,开发力度正在加大。洱源境内已发现矿种25个,已知矿产地50余处。金属矿有金、银、铅、锑、铜、锌、钨、锰、铁、钛、镁、铝等。非金属矿主要有岩盐、硅藻土、大理石、石灰石、褐煤、泥炭(草煤),尤以建筑石材储量大、品质优。茈碧米黄大理石、焦石墨色大理石石质细润,色泽明丽,商品价值高,颇具开采价值。  教育卫生    2006年,洱源县大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学生达31790人,年内减免费用和发放补助资金共计604万元。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77所,其中普通中学20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06所,幼儿园49所。全县小学教职工1170人,初中教职工645人,高中教职工273人,职业高中教职工50人,县机关幼儿园教职工14人。县教师进修学校职工9人,教育行政10人,教育局事业人员和中心学校人员77人。2006年,洱源县普通高考报考1056人,上线人数959人,上线率90.63%,其中本科上线率达63.1%。全县普通高考上线人数跃居全州第四位,再次刷新了全县的高考的历史成绩。洱源二中和洱源职中上线率首次进入全州前10名。中考报考3076人,平均分455.14分,总分在600分以上的有201人。其中县属高中录取1348人,省州重点高中录取95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2%和95.85%。    截止2006年底,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6个(不含诊所),床位511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6人。其中执业医师189人,执业助理医师65人,护士133人。全县每千人拥有卫生医技人员1.6人、床位1.9张。初级卫生保健工作1997年全面完成达标,1所医院达一级乙等医院标准,2所医院达国家二级乙等医院标准,中医试点县建设工作经省卫生厅验收达标,并被授予“云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农林牧业    2006年,洱源县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减免农业税等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年内,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958万元,比2005增长14.4%。其中:农业产值66967万元,林业产值4594万元,畜牧业产值46473万元。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8.46万亩,粮食总产量13.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量1586.12万千克;种植烤烟3万亩,收购烟叶8.9万担;种植早熟大蒜4.3万亩,总产量7933.29万千克,产值达2.7亿元;梅子种植面积8.3万亩,产量1万吨;新种泡核桃3.2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15.3万亩。2006年,林业生产继续发展,重点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核桃基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资源林政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稳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各项林业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年内全县完成人工造林(含人工模拟飞播)总面积170394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0000亩,全民义务植树82.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9.91%。2006年,畜牧业继续呈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大了畜种的改良力度,做好防疫工作。全县年末大牲畜存栏127380头,其中乳牛存栏为51420头,鲜奶产量9万吨,奶农收入13964万元。  水利建设    洱源县十分重视水利建设,贯彻“山、水、田、林、路、电结合,蓄、引、提、排并举”的方针,对江河湖泊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不懈地修建防洪、防涝设施,建成了蓄水、引水、提水、防洪、水土保持等众多水利设施。2006年,洱源县加大对水利项目的建设投资,完成了投资300万元的血防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小型水利建设项目7件和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50件,全面完成总投资2205万元的茈碧湖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年末全县水库总数为15座,总库容量为15892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2座,库容量15507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97.6%。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6.4千公顷。  人民生活    2006年,农村经营体制进一步创新,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04955万元,比2005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2126元,比2005年增加230元,增长12.1%;人均占有粮479千克。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7424元,比2005年净增2 115元,增长12.1%。    社会保障覆盖面由城镇扩大到农村,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43.6万元,城镇居民低保金348.1万元,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18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5632人,城镇失业率为2.05%。实施8个扶贫村建设项目,解决了2900人的温饱和2600人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  文化体育    洱源,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洱源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和生产生活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洱源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洱源,不仅拥有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民族歌舞,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凤羽砚台、白族刺绣等民族工艺巧夺天工、琳琅满目,还有邓川渔潭会、三营庄稼会、洱源民族火把节、茈碧湖海灯会、海西海歌会等传统节日异彩纷呈。这里有大理地区最早的白文碑——石窦香泉碑,以及被誉为白族舞蹈“活化石”的“里格高”;民族文化方面有保存完好的白族民间音乐、吹吹腔、大本曲、本子曲、说唱艺术、方言评书故事等等。    2006年,洱源县的第二轮县志编修全面启动,《洱源县民族宗教志》出版发行。县委、政府以州庆为主题,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的文体活动、文化“三下乡”活动、庆祝建州50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碧水欢歌”文艺汇演,成功承办了大理州“体彩杯”男子篮球比赛。年底,全县有文化事业机构3个,各镇乡均建有文化站,图书馆藏书量达5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为70.9%,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4.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  
大理邮编网站内导航
热门城市查询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万顷洱海扬清波
日08:31&&来源:
初秋时节,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与洱海的碧水清波,在蓝天下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靓丽风景。
“一定要保护好洱海。”洱海边,绿树旁,青石上镌刻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倍感幸福和自豪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人民,永远铭记着那一幕幕美好的情景: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理考察,并在洱海边留影,希望洱海水更干净清澈,殷切叮嘱干部群众一定要保护好洱海;总书记在农家小院与村民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讲环保、话乡愁……
“总书记的话鼓舞人心,激励着大家砥砺奋进,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回访, 大理市湾桥镇党委书记张辉的一席话,道出的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古生村里道恩情
村民李德昌家的小院,紧邻环海西路。大门正中,悬挂着木刻金字的横匾“习习春风”。左右两边是木刻金字的楹联:“近水白家春光好,平凡绿野故事多。”小院内宽敞明亮,苗木葱翠,鸟语花香。
“总书记迈进小院时,我心里非常惊喜,非常幸福!”今年50岁的李德昌深情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先看了厨房又看堂屋,还关切地询问家里人的情况,他对白族民居建筑和白族文化很赞赏,在院子里和李德昌全家人、当地干部和村民30多人围成一圈座谈。“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每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感觉特别温暖。”
“两年多时间里,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客人,最多一天有4000多人。”李德昌介绍,家里基本保持当年的原貌。惟一的变化,就是去年三月街时,他精心挑选了一块大青石立在院内,镌刻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子里说的一段话:“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至今,已有30多万人次到小院参观。有的外国游客非常好奇:“习近平总书记是你家亲戚吗?”他爽快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心连心,大家都是亲戚。”
“我这个‘小家’的庭院,如今成了‘大家’的乡愁小院。我的责任就是当好宣传员,守望好这个珍贵的乡愁样本。”李德昌不无自豪地说。
古生村已有2000多年历史,总面积2.5平方公里,现在居住着439户、1842人。漫步村内,大青树郁郁葱葱,古桥、古庙、古戏台古色古香,新石板路、中心广场、文化长廊赏心悦目。
“春风万里百二山河舒锦绣,大爱无疆千年古邑焕新颜”。在古生村村民活动中心,专门开设了一个“习总书记到古生”展室,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生动记录和展示了全村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金花”讲解员杜彦乐介绍,“古生村全体村民合议建纪念室,就是要永远铭记那光辉的历史时刻,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
“你们看,核桃沟的水清着呢!”湾桥镇镇长怀福春指着河沿悬挂的钢管告诉记者,村民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到户已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实现“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日产日清。村内的每条河流沟渠、每条大街小巷及所有农田,都实现了责任“网格化”,不留盲点。近年来,村里新建成1个蓝藻应急净化池、7个多塘净化系统、19个沟渠拦污闸,有效净化农田尾水,提升了入湖水质。古生村境内长1.2公里的环湖截污PPP工程,目前已经建设完成。
古生村滩地管理员严丙前今年61岁,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坚持与3个同伴划船入海,打捞湖湾的枯死水草和漂浮物。每天清理垃圾少时一二吨,多时四五吨。他说,“只要洱海水质变好,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们时刻牢记习总书记教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生态环境。”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介绍,两年多来,全村突出洱海保护,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突显美丽乡愁,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突出改善民生福祉,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0680元,增加到去年的12710元。“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古生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他说。
保护洱海大行动
感受到洱海保护的喜人变化,当然不只是李德昌一家,也不止一个古生村。几年来,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洱海的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
今年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围绕改善和提升洱海水质的目标,实施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开展洱海流域“两违”整治行动,目前拆除违章建筑9.38万平方米,关停餐饮客栈等经营户2498家,有力遏制了违章建房、违规经营等无序发展势头;开展村镇“两污”治理行动,奠定了洱海流域污水收集处置全覆盖的基础,洱海流域日均800吨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置,有效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开展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调整了大理市、洱源县以绿色生态为方向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开展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洱海流域健康水生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开展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完成投资77.51亿元,进一步完善洱海流域截污体系和补齐洱海治理短板;开展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形成了打击和震慑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开展全民保护洱海行动,“保护洱海,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走进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千年古渔村双廊,昔日游客川流不息的街道,变成了截污治污的建设大工地。今年4月10日以来,629家客栈、饭店全部暂行关停,对187个在建户进行边复核边整改,针对不同情况予以拆除或整改建筑风貌。镇党委书记娄增辉说:“不让一滴污水入洱海,今天的阵痛正是为了明天的可持续发展。”
洱海源头的洱源县,近年来,新建东湖万亩湿地,有效遏制污染物进入洱海;新建万亩生态水稻田,大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新建万亩生态隔离栏,实现截污环保与经济增收双赢。洱源县副县长段孔明说:“我们要树立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确保县内3条入湖河流水质持续向好,为洱海输送更多更清的水源。”
在洱海保护治理过程中,大理州前几年就在洱海流域探索“河长制”。如今,各县市“河长制”已全面实施,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大理州水务局局长、州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邵漾华介绍,全州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目标,突出“洱海流域治理”一个重点,抓住“水质断面监测、河长考核考评”两个关键,全面建立“五级河长制、技术管理与支撑、考核管理与社会监督”3大体系,抓实“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4项重点工作,切实做到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人员编制和项目资金保障“五个到位”,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率先建立州、县市、乡镇、村、组五级河长体系,率先实行了河长制全覆盖。
目前,大理州有“五级河长”8783人,专管员1730人,做到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在洱海流域,设置了330个“监测点”,并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实行水质监测一月一报告。邵漾华说:“我们以水质目标倒逼机制,促进和检验河长制推行成效。”
今年1至5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为Ⅱ类;6至8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为Ⅲ类。Ⅱ类水质比去年同期多一个月。目前,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水质向好稳定,近岸水体感观明显好于往年同期,全湖水生植被恢复良好。
洱海清,大理兴!就在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43.63万人次,同比增长9.42%;旅游业总收入21.56亿元,同比增长15.97%。
浓浓乡愁驻心头
洱海保护,永远在路上。面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大理州干部群众没有陶醉,而是更加“坐不住”,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保持定力攻难关,必须找准短板、直面问题、解决问题。”9月11日,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工作推进会反复强调,要盯住“蓝藻防控”和“稳定水质”,花最大力气,下最硬功夫,确保实现全年洱海水质6个月以上达到Ⅱ类、不发生大规模蓝藻暴发的目标。
新学期伊始,大理市、洱源县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保护洱海、从我做起。大理市下鸡邑完小校长张丽莉介绍:“每个学期我们都开展绘画比赛、征文比赛、校外实践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保护洱海意识。今年又引入白族大本曲,希望通过传唱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洱海保护行列中。”
“世人都夸大理美,美就美在洱海水。保护洱海责任大,人人要从我做起……洱海水清大理兴,水泛银波柳成荫,鱼儿成群野鸟唱,如人间仙境。”在洱海东岸,白族大本曲“海东腔”传人李丽和同伴们,在海东镇名庄村一个白族四合院里演唱着《保护洱海从我做起》。她们今年在海东镇内外已经演出28场,乡情、乡音、乡愁,大家听得格外入心。
大理大张旗鼓开展的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清洁”行动,得到城乡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今年洱海流域“三清洁”行动累计参加人数120.24万人次,清理沟渠3935.46公里,清理垃圾和淤泥38.69万吨,大理市、洱源县分别日清日处理垃圾约850吨、200吨。日常生活中不让垃圾入洱海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哪里最脏,哪里就是我的工作岗位。”今年60岁的滩地管理小组长赵光明,家在洱海边的石岭村,自家的房子租给别人开客栈后有百万元租金,两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他却不愿“享清福”,当上了栉风沐雨的“洱海卫士”。
“村子的村容村貌变化太大了,特别是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强了。”李德昌深有感触,过去有的村民在海边乱扔乱倒垃圾,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我5岁半的小孙子,都会将纸屑丢进垃圾桶,他也知道要保护好洱海呢。”
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李德昌感到特别高兴。“我有一个心愿,请习总书记再来大理,再到我家小院与村民话乡愁。”他想告诉总书记,去年5月,他们家荣获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今年7月,他光荣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今天的古生村乡愁更浓了,洱海更美丽了。
“古生村的全体村民期盼着总书记再到大理来,再到古生村来。”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习总书记的古生村之行,是全村乡亲,也是大理百姓、云南各族人民永远的骄傲。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用实际行动呵护绿水青山,把古生村真正建设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中国最美乡村。
“请习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让大理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村更美!让浓浓乡愁永留心间!”在大理采访过程中,干部群众希望记者务必在稿件中写上这句话。(记者 徐体义 庄俊华 乐志伟)
(责编:朱红霞、徐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理白族大本曲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