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区女巫第三季新湾街道创新村全部要诉迁,对农民是不好的,赔偿太少了还有很多项目

反再平衡:以“常态化”大历史观看美国“哪都不去”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图文编辑模式
02:12:21&)
482548字(383/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当前位置: &
昌吉日报元旦特刊:走进2014 梦想点亮生活
&  梦想,最美的风景  什么是梦想?有人认为梦想就是健康平安,有人认为梦想就是明天比今天更好,也有人认为梦想就是远方的风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梦想。  每个人每个民族乃至每个国家都有梦想,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激励人们奋发向前的动力源泉。  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梦想和现实的交替,是奋斗和努力的结果。人们羡慕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于是发明了风筝,发明了飞机。人们向往月亮,曾梦想在月宫行走,“万户飞天”虽落了个粉身碎骨,但人们追梦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下。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成真。  我们在感慨的同时,是否想到现实中的你我,心中也存有梦想?是否用梦想来点亮我们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梦想赋予了我们的生命意义!  “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带来无穷的动力,也能创造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今天我们汇集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梦想,展现给大家。听着人们谈论着各自的梦想时,你的梦想是不是也在内心升腾?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让我们的梦想集合,向“中国梦”集合,向“中国梦”出发。&(陈秀梅)  盼孩子接我回家过年  12月29日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天池社区的荣福老年公寓。在这座老年公寓里,居住着79位老人,最年长的97岁,最小的也有58岁。  “去年春节,这里有32位老人没有回家过年,空巢老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关爱,有的子女经常来看望,有的还常带老人回家住,有的却只是每年来交个钱。”荣福老年公寓院长高玉英说出了自己照顾老人10年来最深切的感受。  83岁的窦玉珍老人有6个孩子,家在呼图壁农村,因为子女忙没人照顾,家人把她送到了老年公寓。午饭后,窦玉珍有些不舒服,觉得头晕,她马上服药,但又不能立即入睡,就在过道里来回走着。  因为同住的老人因气管炎入院治疗,窦玉珍更加寂寞了。“我现在就盼着孩子们接我回家过年了。”她说。  (马晓芳)  [page]  有生之年传递更多爱心  今年38岁的海青春是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新科园社区居民,因在家里排行老三,被朋友们称为“三哥”,他在20多年间坚持助人为乐,受过他帮助的人又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使更多的人得到了帮助。  日,海青春从喀什返回昌吉。29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到了他。“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人从我这得到快乐。同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让我们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当我们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时,我们都可以从帮助他人中内心体验到平静、快乐和满足。””这是海青春的人生信念。&(马晓芳)  [page]  考上航空学校,当飞行员  今年18岁的刘晨伟是昌吉市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说起自己的梦想,刘晨伟的语气中带着坚定,他说:“小时候别人问我梦想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做飞行员,现在也是一样。”如今,实现儿时梦想的机会就近在眼前,梦想将有机会成为现实,需要他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在刘晨伟看来,高三就是人生的转折点,不管怎样,都要努力做到最好。  高三生活忙碌而充实,刘晨伟每天的生活从早上七点就开始了。每天,他要在学校完成10节课的课程和晚自习,晚上放学后,他还要补习3个小时的物理化课程,每晚回到家已是十二点,接着刘晨伟会在家再学习2个小时,每天都学习到深夜才休息。尽管如此忙碌,刘晨伟仍感到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考不上。&(周甜丽)  [page]  做最好的婚庆公司  在日,昌吉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崔鹏举和李爽在昌吉市延安北路与红星西路十字路口州党委旁二楼,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芙丽嘉婚庆策划机构,承接婚庆、模特、微电影、宣传片等系列策划与制作。  从10月18日婚庆策划机构成立到现在,这两位创业的大学生承办了四场婚礼,尽管他们现在还没有达到创业目的,但他们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近期,他们又有新的计划,他们将在每年5月至9月期间推出独特的玫瑰花海浪漫之旅主题婚礼和葡萄园紫色漩涡主题婚礼。  当被问到梦想是否已经实现的时候,崔鹏举羞涩地说道:“现在只是梦想的一个开始,还远远没有达到我所期望中的样子,我们的梦想就是做全疆最好的婚庆公司。”&(马娇娇)  [page]  援疆梦想在昌吉生根  12月28日,福建援疆干部王建宝踏上了返乡的路,眼眶里却含着泪水。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的梦想在这里生根。”  3年前,王建宝从福建来到昌吉,被任命为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重点负责食用菌技术开发。接到这个任务,王建宝心里直打鼓:新疆的环境适合食用菌开发吗?通过实践和努力,从福建引进的大球盖菇和姬松茸试种成功。  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王建宝只需呆够一年半就可以顺利返乡,但是他越干越起劲,他说:“把技术完整交给大家,我才能放心离开。”3年过去,食用菌产业被列入当地重点产业之一,县财政每年拨付70万元用于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年产菌种30万袋。目前,玛纳斯县种植食用菌大棚140个,林地套种200亩。新疆是实现梦想的地方,王建宝说:“援疆一回,无怨无悔,我们种下一粒梦想的种子,它会长成参天大树。”&(杨海军)  [page]  让农民工兄弟安心挣钱  连续数年,一个让农民工心暖的企业出现在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新疆神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连续两年,这家公司高调欢送农民工返乡,并现场结清民工工资。对这一行为,公司董事长夏尚勇说:“我就是要让农民工兄弟在这干得开心,走得舒心,没有后顾之忧。”  夏尚勇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本身就是农民工起家,历经艰辛,饱尝疾苦。一个个老乡、工友教会了他建筑行业里的各样技能,而每到发工钱时,老板拖欠工钱的事情,让大家伙深恶痛觉。夏尚勇在工地上打拼时就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成立自己的公司,让农民工兄弟安心挣钱。2010年,神旗公司成立,他们迅速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赞誉。来公司打工的农民工说:“在这里干活很待遇很好。”一传十十传百,神旗公司成了农民工兄弟心里的标杆。&(杨海军)  [page]  把香酥饼卖到超市  张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她怀着一腔热情和把美味可口的香酥饼带到西北的愿望来到昌吉。如今细细算来是她来昌的第五个年头。在2013年即将翻篇的时刻,她已是一位成功者:一家乌鲁木齐店,两家昌吉店,50多家加盟店。即使这样她仍旧坚持每天清晨六点起床,来到位于昌吉市富民市场的早店和员工们一起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每天晚上忙碌到深夜。今年10月,她在昌吉市第二家连锁店在荣发市场开业了,这个店主打晚市,其香酥饼受到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如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张丽当初来昌创业的梦想已然成功。张丽并没有满足于此,她坚定说:“我要把香酥饼卖进超市,卖入商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它。”&(侯龙)  [page]  更多人加入&“爱心妈妈团”  “我们的梦想就是让‘爱心妈妈’组织办得更好,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日,玛纳斯县“爱心妈妈”慈善组织发起者再依娜甫·马木提满怀信心地说。  现在,许多“爱心妈妈”帮助过的孩子们都已经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了,当这些孩子再见到她们时还会亲切地叫一声“妈妈”。“这声‘妈妈’把我们叫得心里暖暖的,其实我们只是尽了自己微薄的力量,但是他们却很感恩,这也让我们很感动。”再依娜甫欣慰地说。  目前,“爱心妈妈”参与人数已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600余人,筹集和使用“爱心妈妈”救助基金13万余元,累计资助困难弱势群体200余人,先后帮助70余名困难家庭孩子步入了大学校门并完成学业。&(马晓芳)  [page]  城郊农民当上产业工人  时代巨变,让农民从土地里走出来,走进工厂,成了产业工人。这样的故事看似神话,却在昌吉市大西渠镇生动地演绎着。  前不久,记者在笑厨公司见到了大西渠镇幸福村村民马建梅。村里的地征完了,房屋经过置换,马建梅得到了应有的房产和赔偿。在琢磨未来的道路时,笑厨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今年8月份,她应聘成了一名车间工人。这样的生活好不好?马建梅笑答:“在这里打工如同在家门口,方便。而且工作不是很累,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我已经很满足了。”  马建梅告诉记者,有10多个同村人在笑厨公司打工。记者进一步了解,闽昌工业园近邻大西渠,园区内大小企业有79家。该镇党委书记李德忠说:“土地流转到大户手中,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依托闽昌工业园当产业工人,明年会有更农民当上产业工人。”&(杨海军)  [page]  西街旧城改造早日完成  日,天气渐寒,万物尽藏,昌吉市30号小区里却处处萌发着希望的种子。“旧城改造”“安置楼”“回迁”等成为这里的关键词。在这里,老旧房屋基本上都被拆除,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2014年年底这里的居民将拿到新居的钥匙。  54岁的马学义一家已经在西街整整居住和生活了20年了。2012年5月,马学义一家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老房子被拆除后,他们在青岛花园租了一套楼房居住,每年享受6000元的租房补助。“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搬进新居,再把小区建好,我们就非常高兴了,希望未来的生活越过越好。”马学义说。  (马晓芳)  [page]  公交更便利,通行更顺畅  谢玲是昌吉市一名上班族,在州文化馆工作了23年,她是国家级社会指导员,在馆内免费向社会人士教授太极拳、武术等。家住屯河北路翡翠园,每天早上要比往常提前一个半小时左右出门,在屯河北路乘44路到红星路档案局门前,换乘52路到昌吉学院门前,再步行20分钟左右到单位,全程1小时10分钟。  目前,昌吉市城区内公交车辆共有14条线路,其中最老的1路和8路(通往五家渠)始建于1975年;其余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2000年初期。今年,昌吉市区总人口53万人,中心城区面积52平方公里。14条线路显然无法应对迅速增长的城市面积和日益增加的居民出行。  2014年来了,辛苦“奔波”了大半年的谢玲最大的心愿就是昌吉市能加大公共交通建设,让千千万万个上班族的生活节奏不要太过紧张。&(朱明丽)  [page]  担当,拥抱梦想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吃?  因为他们没有担当,感到劳动是责任,是苦楚。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一定是一种奴役。  不过,我们更多的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因为我们有担当,把劳动当作快乐。  世间处处有担当。  担当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之中、历史转折之际。世事危难之秋,思想禁锢之地,人性扭曲之时,平凡工作之中,都需要我们勇于担当。  在不同领域,不同的角度下,担当有不同的诠释。“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对担当率直快意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担当誓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有志者身处困境自我担当意念的坦露;“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致力国际担当的庄严承诺。  没有担当,何来梦想;没有梦想,哪有未来。  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担当。  让我们勇于担当,热情地拥抱梦想,拥抱2014,拥抱美好未来。  [page]  陶刚:一位企业家的担当  过去的一年渐行渐远,新来的一年纷至沓来。梦想可好?生活可好?幸福感的生活,是不是在积年累月中越来越清晰、明朗?梦想的生活,是不是一天天近在眼前?  企业家陶刚在辞旧迎新的年关,一番盘点,几番感叹:企业,事业,基业,长久之计凭什么立足于世?不就是民族大义,社会责任,爱心义举吗?企业家,要有一种重任在肩的社会担当啊!  19岁进入亚中集团,整整20年,他与亚中集团一起成长,2012年担任新疆亚中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13年12月当选亚中集团党委书记。  陶刚对亚中集团的突飞猛进感同身受。企业发展势头向好,离不开昌吉这片热土的养育,离不开庭州父老的支持,作为企业,应该有感恩之心、回报之心。这正是他倾心倾力热衷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动力所在。  与陶刚谈及热心社会公益的话题,他为之一振,情不自禁引用了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陶刚的动议和倡导下,新疆亚中集团以社会责任感的姿态,负起社会担当,树立社会形象,力推公益事业。  亚中集团市场体系昌吉亚中商城、伊犁家具批发市场、喀什市场、亚中机电租赁市场解决就业再就业人员6.8万多人;  为昌吉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亚中商城精品广场黄金地段,解决创业人员1000余人;  亚中家政网络服务中心作为全州唯一一家家政网络规模单位,出台专项政策,制定三年亏损培育扶持计划回报社会,为就业弱势、困难群体提供了就业岗位1800余家;  为昌吉教育及其它社会福利事业捐款,陶刚个人先后拿出116000元捐献于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这些数据彰显了亚中集团和陶刚的社会担当。  集团工会主席张建龄透露,陶刚在关爱民生、解决就业、提高收入等方面还有改革和创新的亮点:  在集团大力倡导植入培训作为一种福利的制度,倡导全员培训;上任首年说服董事会员工薪资普涨29.5%;2013年为员工办20件实事……  昌吉市首家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调解点、昌吉市工资集体协商现场观摩会在亚中成功举办,“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全国荣誉,连续10年昌吉市纳税大户、昌吉州模范纳税企业,这都是社会各界认可亚中集团的见证。陶刚本人也被自治区工会授予“自治区级工会之友。”  2014,陶刚充满期待和信心:他希望在2014年亚中集团20周年之际,在集团总利润里面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成立“亚中关爱互助基金”,为更多的人奉献企业的一份爱心;  他希望亚中集团为老员工提供一个发挥余热的环境,解决老年后顾之忧;他希望成立亚中集团老党员退休告别仪式,为离退休老员工感受到组织的肯定和关怀。  谈及自己新年的梦想,陶刚说,他的职责,主要是让员工的口袋鼓起来,让企业的经营业绩涨上去,积累更多的财富和机会,回馈社会。  是的。“兴企为民、回报社会”的理念,已经牢牢扎根在陶刚的心中。  (刘河山、韩振国)  [page]  戴艳:二十年的情义坚守  冬季招兵入伍,又该给一茬子新兵理发了。理发师戴艳每逢年关,就有这样的念想。  戴艳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雀仁乡的理发师。她这一头是理发店,那一头是8公里外的部队营房。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她走了二十年。  二十年,这条路经历了土路、砂石路、柏油路的变迁。  二十年,戴艳由小姑娘到为人妻、为人母。她热心为部队官兵义务理发的那份执著的情义没有改变。  戴艳和连队结缘是1994年。当时15岁的她,在乡上开了间40平方米的理发店。  店刚开没几天,一位部队干部来了,请她去部队营房为官兵理发。原来,部队因为人员外出管理严格,加之离乡里较远,很多战士的头发都很长了,很影响军容风纪,所以部队干部想出了请理发师上门理发的主意。由于乘车不便,很多理发店都拒绝了。  戴艳刚开业,对自己的技术没信心,本想拒绝,但架不住部队干部的诚恳邀请,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当她精心细致为50多名官兵理完发,望着官兵们一张张笑脸,她自豪地笑了,走的时候她没有收钱,觉得能为部队官兵理发是很自豪的一件事。  这“自豪的一件事”,戴艳一做就是20年。  长期的交往,戴艳和官兵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退伍的老兵们打电话回部队,常问戴艳的近况,就连二十年前退伍的老兵们打电话时还要让部队的战士们代问戴艳好。部队官兵记得,前几年部队的家属房紧张,家属来部队,很多住在戴艳家,有时抽不开身,也是戴艳帮他们接送家属。戴艳每次去部队之前,都要先打电话问问战士们需要什么,来的时候大包小包里面装的都是给战士们捎的毛巾、牙刷、洗发水……  戴艳结婚的时候,得到消息的部队官兵要求戴艳的婚车无论如何也要到部队的营房来一趟,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都是戴姐的娘家人。”  二十年,部队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戴艳热心为官兵服务的忙碌身影,是他们带走的一个美好回忆。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我觉得他们就像我的兄弟一样。只要我能干得动,就一直会给他们理发。”这依然是戴艳在2014年新年的心声。  (杨淑花)  [page]  “贴心大姐”阿依莎: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2013年最后的一场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踏着厚厚的积雪,阜康市水磨沟乡柳城西村的妇女主任阿依莎和平常一样来到村里的广播室。广播室和农家书屋就是她的“办公室”,村民们只要有问题都会去那里找她。她就是村民们的“贴心大姐”。  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在村里办直营店、组织村里的妇女刺绣创业,带动了村里116人年收入过万,走上了致富之路,带动全村人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12月28日一早,阿依莎再次来到沙恒古丽家,想看看她现在的刺绣进度。由于村上大多妇女的刺绣都与收购商签订合同,阿依莎怕她们忘记交货时间,没事就会到各家转转,顺便了解下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为了增加牧民收入,2013年年阿依莎组织村里156名妇女参加刺绣培训班。大家全部接到订单。刺绣技艺不光增加了牧民的收入,还让牧民的生活变得绚丽起来。走进柳城西村牧民家,几乎家家都换上了自己手工绣制的地毯、挂垫,连原来的塑料杯垫都换成精美的手工刺绣。  2012年初,阿依莎在团结西路开了一家58平方米的农畜产品直营店,经销牛奶、驼奶、马奶、奶疙瘩、土鸡、土鸡蛋、土豆等本乡生产的绿色农副产品。实行按股分红政策,把合作社社员利益紧紧连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  沙恒古丽家2013年光土牛奶的收入就在万元以上了。现在乘着冬闲时间做做刺绣和熏马肉,拿到直营店去卖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在大家眼中,带动村民致富时的阿依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强人,生活中却是个温柔细心的“大姐”。谁家有事,她总是热心帮忙,哪家闹矛盾,她耐心去做工作。  阿依莎一年至少要到16户以上的家庭进行调解。柳城西村村民分散,有的住在山上有的住在沙漠里。这给她的工作带来难度,有时候调解中,碰到态度不好的还会把她赶出来。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经她调解的家庭没有一户离婚的,这让她觉得很满足,再累都值得。  阿依莎接手妇女主任以后,经常组织村民编排文艺节目,每逢节日还会给大家送点小礼品,把村里的日子搞得红红火火。柳城西村文化带头人吾子衣对阿依莎特别敬佩,她说:“大家都想跟着她一起干,有干劲。”  外人眼中,阿依莎是个工作尽心尽力,生活热情大方的人。但在孩子眼里,妈妈却不够“称职”。  阿依莎的大儿子上初中,小儿子才上小学。一天阿依莎给孩子收拾书包时,突然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能在礼拜六礼拜天照顾我们,按时给我们做饭,陪陪我们?”这让阿依莎一时有些窘迫,不知道如何回答。  懂事的儿子,无条件支持自己工作的丈夫,阿依莎心里很暖,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她对工作的信心更足了。她希望能够扩大经营,做自己的品牌,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2014年阿依莎想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让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唐姗姗、刘媛、王璐)  [page]  农业技术员龚旭:28年守望金色田野  12月30日,户外白雪皑皑,昌吉市大西渠镇思源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春意盎然。春天仿佛提前来到了这里。  大棚里,大西渠镇农业技术员龚旭正在指导村民育西红柿苗,春节过后,这批西红柿苗便可就地移栽了。  在大西渠镇,龚旭可是个名人。  1985年龚旭农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从那天起就和农业技术推广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28年。1988年,时任镇科技干事的龚旭,首次将甜菜纸筒育苗技术引进了大西渠镇,当年,采用该技术种植的甜菜获得丰产丰收,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自治区丰收计划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急于改变种植业格局的龚旭主动邀请园艺场技术人员到大西渠镇新戽村三片区讲解农作物制种技术,1989年,制种瓜落户大西渠镇。之后,制种瓜种植面积在大西渠镇迅速扩大,制种农作物也由单一的制种瓜扩大到了制种玉米、制种小麦,短短几年时间,全镇仅制种作物面积就达到六、七千亩,当年全镇最早的万元户就产生于种植制种作物的农户中。  1993年,龚旭在大西渠村一片区指导种植的棉花示范田取得了成功。20年时间里,大西渠镇棉花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成为了大西渠镇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1999年,昌吉市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龚旭作为昌吉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被下派到大西渠镇玉堂村从事葡萄产业化技术服务。当时,大西渠镇玉堂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可到了收获季节,各地的收购商却各有各的标准,再加上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压级压价现象严重,种植户丰产却难增收。龚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方面引进推广京亚等葡萄早熟新品种,推广葡萄套袋技术,另一方面开始着手葡萄栽培规程及质量标准的制定。他起草的《葡萄栽培技术规程》、《葡萄贮藏保鲜操作规程》、《葡萄商品质量标准》最终通过了专家审定,并于2005获昌吉州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2008年,思源村刚开始发展大棚蔬菜时,村民们还担心不懂技术种不好,可很快他们就打消了疑虑。种植过程中,无论是品种选定还是温湿调控、病虫害防治,龚旭是随叫随到。2011年,为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龚旭用昌吉市委组织部发给他个人的5000元昌吉市拔尖人才津贴,购买了穴盘、煤和种子,按照无公害栽培技术要求,采用无土育苗技术,育出了第一批无公害蔬菜苗。  2014年是马年,龚旭依然如不知疲倦的骏马奔波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为了那片金色田野的年年丰收,如今两鬓斑白的他无怨无悔。  (祁凤琴)  [page]  农机站长肖占海:33年的无悔选择  雪后的呼图壁县石梯子乡。一派北国风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乡农机管理服务站站长肖占海在这山里服务农牧民已经是33个年头了。建站当初,农机站一无办公室,二无人员,为了摸清全乡农业机械及拖拉机驾驶员的详细情况,他在最短的时间里走遍了全乡。  在每年拖拉机检验的过程中,从发放通知到对每一辆的拖拉机审验,他都一丝不苟,认真把关。由于个别机手家庭困难,几十元的审验费都拿不出来,他就自己拿出钱来借给他们。在2002年拖拉机审验换证时,有农机手给他打电话说很忙,没有时间审验,多年来关系不错,过一段时间把钱带过去。但老肖说,不能乱规矩。对没有前来审验的农户,他走家串户,让他们赶快补审。当年拖拉机审验率为100%。  2003年春耕生产之季,白杨河村有两户牧民生活非常困难,眼看其他农户春耕物资已经到位,而这两户还在为春耕生产发愁。肖占海在自己经济条件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拿出900元为两户牧民购买了化肥、种子。  2005年,肖占海被调整到定居点比较远的霍斯托别克村。这个村的大部分牧民是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新居民,农机具非常少,每年的春耕生产都比较缓慢。他积极与上级农机部门协商并担保为牧民购置农机具四台,解决了农牧民春耕、秋收生产难的问题。2005年12月,由于山区积雪太厚,部分牧民的牲畜过冬困难,急需饲草料。老肖提议党员干部为山区牧民捐款购买饲草料,并率先从自己口袋掏出200元,购买了20吨饲草料,亲自送到了牧民家中。  2010年,东沟村阿达力想购买一台玉米青贮机,可全县七个乡镇只有四个购买名额,为此肖占海天天往农机局跑,终于为石梯子乡争取到一个购买的名额。他多次与农机局协调,为阿达力争取到了补贴款12万元,尽管这样阿达力还是没有钱将剩余的金额补上,肖占海就到银行为他担保贷款,终于在肖占海的努力下,阿达力买到了玉米青贮机。阿达力没有考取驾照,机子只好停于家中,心里万分着急,又找到了肖占海,肖占海二话没说,就答应帮他找个驾驶员先雇着干,又为他联系了培训学校,通过协调以最低的价格为阿达力报了名,为他垫付了学驾照的钱。  霍斯托别村农牧民巴合提要买拖拉机,可算来算去还差1万元,这可急坏了他,再晚就赶不上农耕了。肖占海拿出自家准备装修旧房的钱为巴合提垫付了1万元钱。  肖占海的老伴体弱多病,他一直在山上工作,家里是一点也照顾不上。他把一颗心全扑在了农机站。  肖占海33年无私奉献,体现了一位老同志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因为热爱所以无悔,因为责任所以勇于担当。  (程勇)  [page]  创造,放飞梦想  生活是一杯水,一滴带色液体就能轻易改变其颜色,或红,或绿,或黄,或蓝,万紫千红任其调制,微观世界立马四季变幻,风起云涌。  生活是一张宣纸,干净朴素,有楞有角,廖廖几笔涂抹就有尺幅千里之势,或人,或物,或山,或水,大千世界奔涌笔端,泼墨之处顿显生机。  生活是一条小河,涓涓细流,潺潺流淌,几场暴雨就能轻易改变她的柔弱秉性,或奔,或涌,或嘶,或吼,惊涛拍岸尽显壮烈情怀,浊浪排空挥洒英雄本色。  生活是这,生活是那,生活像这,生活像那。生活沿着这和那的规律运转,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演绎人间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成不变,按步就班,平静如水,生活如同小桥流水般恬静,偶现涟漪;多彩多姿,跌宕起伏,激情四射,生活恰似大江东去般喧嚣,常掀波澜。  生活需要创造,创造点燃激情,放飞梦想,生活因之变得鲜活美丽、精彩绝伦。&(左武银)  [page]  王新寿:我有“奇台人网”  43岁的王新寿是奇台当地一家网站的创办者,在常住人口不到10万的奇台县城,这家名为“奇台人网”的网站创下了日均6000多次的点击量。  王新寿说,“奇台人网”的经营理念就是先做服务,再考虑效益回报。网站设立了资讯、生活、房产、家居等几个提高网站人气的服务栏目。像日访问量最高的求职板块,平均每天登陆的用户就有近千人次。网站近期办了生活服务视频,专门向市民推荐一些未发现的美食餐馆和休闲场所,还推出了一系列浓缩社会现实的微电影,采取群众演员扮演、说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奇台话,这些低成本短片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2013年,“奇台人网”曾做了3件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大事”,相继推出了奇台好声音、趣味运动会、相亲大会等群众互动栏目。这些互动栏目推出后,网站影响力逐步扩大,一些外地的游客甚至点名要在活动现场观看节目。谈到网站新的一年的建设思路,王新寿说,计划推出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参与人群的广场舞大赛,丰富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海映雯)  [page]  陈国春:我有“渔业王国”  从一方池塘出发,昌吉市六工镇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国春依靠科学养殖,不懈努力,缔造了一个“渔业王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国春开始承包鱼塘养鱼。起初,养殖鲤鱼、草鱼等常规鱼种,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他转变经营思路,从2006年开始搞特种鱼养殖,开始养殖乔尔泰鱼。  2008年,陈国春在自家的养殖基地上建立白斑狗鱼鱼苗孵化系统,高薪聘请了鱼苗孵化专家。专家管技术,他管养殖和市场营销,事业就这样红火起来。  2013年,他将目光又盯上了罗非鱼。3月从海南引进罗非鱼种苗,按照专家指导,实行工厂化养殖。目前,每天向市场上供应1到2吨罗非鱼,预计春节期间罗非鱼将达到销售旺季。  如今,陈国春的海威名特优水产良种繁育场,形成了鱼类饲料加工、特种鱼养殖、名优特车间养殖和商品鱼外销的工厂化产业体系。陈国春说:“靠天养鱼你永远不是赢家,技术为王,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杨海军)  [page]  于洋:我有“阿呆慢递”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居然还有慢递?诧异归诧异,“慢递”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昌吉的“阿呆慢递”就是其中之一。  “阿呆慢递”位于昌吉学院旁边的小康村,21岁的于洋是这家慢递公司的老板,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昌吉学院的大三学生。受朋友启发,在2012年4月,于洋创办了“阿呆慢递”。任何人都可以为自己或别人邮寄一封信或是一个包裹,然后加一个邮寄期限,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年,总之,它会在你希望的时间内让自己或他人收到自己当初所寄出的东西。  “阿呆慢递”的收费方式灵活,邮寄信件和包裹保存一年收费15元,如果往上加一年加收5元,如果往上加一月则加收5毛钱。“阿呆慢递”要求邮寄期限最长为两年。于洋说:“这种邮递方式在内地比较常见,慢递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种别样的心情,它可以在一个你希望的时间给别人一个惊喜,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充满乐趣。”  (马娇娇)  [page]  刘孝田:我有“烹饪工作室”  回想起2013这一年,65岁的烹饪大师刘孝田用右手比了一个大大的“八”。“八”有两层意思,既有传承,又有创造。  刘孝田与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56年参加工作至今,精研宫廷菜、鲁菜、川菜、浙菜、湘菜等各大菜系,曾获得“国家特一级烹饪师”、“中国高级美食营养师”、“中国烹饪大师金爵奖”等一些列荣誉称号,在荣誉等身的情况下,刘老师更是桃李满天下,从1980年开始带徒弟,他带过的学生粗略算超过五万人。  2012年,退休在家的刘孝田难以割舍一生为之贡献的餐饮业,开办了“昌吉市美食营养职业培训学校”。2013年,刘孝田培养了800位“中式面点师”、“中式烹调师”。&这是他比划的“八”的一层意思。  刘孝田还组织几个得意门生成立了“刘孝田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新菜品的研发,2013年,他们创造了另外一个“八”,研发了“回味牛肉汤”、“鹰嘴豆黑片羊肉”、“回味羊肉汤”、“葱扒羊肉”等8道独具回族特色的菜品。“昌吉回族的很多美食在色、香、味上都有独到之处,但是没有体系,我希望通过努力能让昌吉回族的美食发扬光大。”&(马晨安)  [page]  王书奎:我的&锅炉我做主  王书奎是位新闻人物,创业故事曾被多家媒体报道,在疆内小有名气。  日,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慕名“而来,专门“拜访”了王书奎的昌吉市苏宇电器有限公司。  王书奎之所以有了如此的礼遇,一切缘于他的发明创造和艰苦创业。王书奎具有发明的天赋,总能根据实践的需要,把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变成发明创造。  从1997年他自主研制双叶轮振动式渔用投饵机起,发明创造便一个接着一个地诞生,如今他已有了七八项专利。在他的厂区里,可以看到他自行设计的渔用吊车、简便轮式吊车、风力发电装备等等。这些都是他的智慧结晶。  2001年他研发了一款全自动锅炉,这款锅炉自动加煤自动除灰。此后的第三年,他又将其改进,研发出了另一种纯粹不冒烟的锅炉,这种锅炉一次加煤最长能连续燃烧2天,而且烟筒一点烟都不冒,比传统锅炉节省15%到20%。  2014年,在昌吉市的大力支持下,他打算迁址建厂,扩大生产规模,将他新发明大型渔用投饵机和一款适合家庭用的能做饭的锅炉推向市场。&(邵舒文)  [page]  创造,改变生活  创造改变生活,创造改变世界。  蒸汽机的诞生,引发了经久不息、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狂澜,创立了以大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社会,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在引燃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之际,地理空间呈几何倍数被压缩,偌大的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南北两极近在咫尺。  航空航天器的产生,使人类的探索领域从陆、海、空拓展到外层空间,九天揽月,星系探索,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一个个计划接连付诸实施,人类社会的梦想、憧憬长出翅膀,飞向遥远而又未知的太空。  大的发明,小的创造,均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深层意义在于启发和激励全社会的聪明才智,改变全民的生活生产和提高物质、精神文明水准,唤起整个社会的潜在活力,推动科技与社会的进步,实现富民强国之梦。  发明创造改变了生活,更重要的是铺就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左武银)  [page]  《别失八里》唯美绽放  唯美的画面,震撼的舞台效果,恢宏的历史场景……2013年,州艺术剧院的演员们不负众望,创造地奉献了一台本土大型音乐剧《别失八里》。  4月20日,恰是新疆的春天,《别失八里》在乌鲁木齐成功首演,唯美绽放。5月20日,音乐剧移师本土,连续开演30天。  “有了爱,生命就有了不灭的期待;有了爱,生命就有了包容和感恩的情怀”,“生命是花,不要用严寒摧毁它,生命是鲜花,每种颜色都一样伟大”,演员们口中的这些台词琅琅上口,回味无限。每当演员谢幕,观众们站起来热烈鼓掌,喝彩声、掌声不绝于耳,观众席上沸腾了,演员们流泪了……  破天荒地演音乐剧,曾经演惯了舞蹈、话剧、小曲子的演员们心里没谱,但是靠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成功了。  “《别失八里》是新疆首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填补了新疆没有大型音乐剧的空白。”昌吉州艺术剧院院长张新恒说。  (杨海军)  [page]  42个民族共创民族团结硕果  昌吉,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生息繁衍和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场所,是“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欧洲、中亚诸国的必经之地。  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有回、汉、维吾尔、哈萨克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8%。  无论身处乱世还是和平年代,这里的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对昌盛、安定、团结和幸福的向往与追求,跨越千年,从未改变。  在校园里……下课铃响起,孩子们涌向大操场,热跳民族舞。“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已经在校园成为常态。  在乡镇里……哈萨克族姑娘们办起了刺绣合作社,从江苏苏州请来刺绣师傅传授苏绣工艺,既生产哈萨克族传统刺绣工艺品,还生产苏州刺绣工艺品,将不同文化完美进行融合。  2013年,昌吉州被列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首批试点,早在2010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政府决定,自2011年起,全州42个民族共创民族团结精神硕果,用3年时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在全疆乃至全国先行先试,以促进昌吉州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明慧天)  [page]  特变电工的优异成绩单  2013年,特变人多次创造了奇迹,交上了一份优异成绩单,令世界叹为观止。  开年之始,特变电工参与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特变电工第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过去的一年,特变电工还荣获多项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沈变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海拔高寒高压直流成套设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和“超、特高压变压器用绝缘纸板、成型件及出线装置的研发制造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  新变厂申报的“4×11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单相42万220kV主变压器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德缆公司申报的“盾构机专用电缆的研制”项目以及新能源公司申报的“500kW高效大功率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二等奖;  衡变公司申报的“220kV特大容量变压器关键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天变公司申报的“SC(B)H15-30~2500/10干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以及鲁缆公司申报的“220kV智能高压交联电缆”荣获三等奖。  岁末,北京再传喜讯,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喜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杨海军)  [page]  “黑头羊”声名鹊起  这两年,一种俗名叫“黑头羊”的萨福克羊在玛纳斯县大面积推广,并在全国叫响了名头。  这种羊全身发白,唯有头部和四肢呈现黑色,很好辨认。  “萨福克”肉羊具有产肉多、抗病强、个体大、所产羔羊成活率高、生长快,6个月的一只小羊就能产肉27公斤,相当于本地同龄土种羊的3倍。3个月以上“萨福克”肉羊每只出售价要比本地土种羊贵300元以上。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养殖效益,玛纳斯县在三年前提出了打造“中国萨福克之乡”的战略决策,坚持“非萨福克肉羊不引、不养、不配、不补”的原则,实施全覆盖推进肉羊工程,通过建立&“一级纯繁、二级扩繁、三级杂交利用”的肉羊生产体系和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推进肉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仅仅是2013年度,玛纳斯县就新购进良繁生产母羊3.8万只,培育萨福克良种公羊2.4万只,完成肉羊经济杂交8.2万只,使全县萨福克品种覆盖率达到68.5%。  2013年,玛纳斯县成功注册了“中萨种羊”、“中萨羊肉”商标,申报了“中国萨福克之乡”。  (唐临江)  [page]  草畜联营全面开花  牛羊是个人的,草地也分到各家各户,每年打几斤草,下几个崽,挣几个钱全靠个人能力和运气。如今,这种传统老套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在昌吉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0年代以来,全州牧区实行了“草场承包到户、牲畜作价归户”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解决了牲畜和草场产权不清,集体资产一大二公的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轮改革建立的生产经营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要按照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对草场、牲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进行优化组合,探索草原畜牧业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科学分离,合理流转,资产入股,按股分红,统一经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方式,草畜联营合作模式应运而生。  2012年,呼图壁县大草原合作社和巴哈提汗合作社作为全州草畜联营模式创建试点并获得成功,当年6月,自治州草原畜牧业转型工程建设推进会议召开,拉开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和草畜联营合作社创建工作的序幕。这一经营模式迅速向全州推广,全面开花。  (唐临江&马新伟)  [page]  “的哥”当选形象大使  今年是彭利从事出租车行业的第十八个年头,也是彭利当选为爱心车队队长的第十年。今年,彭利在昌吉市首届“追寻时代梦想,争做最美昌吉人”城市形象大使评选中被评为昌吉市形象大使。  在当选爱心车队队长的这十年里,重阳节彭利就带着自己的车队去敬老院;儿童节彭利就带着队伍去孤儿院;高考的时候彭利的队伍免费接送考生。十年间,彭利说不清楚他们帮助过多少人,爱心车队也由原先的10个人,发展到现在的99人。  彭利常说:“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我们一定要把这张城市名片打造好。”因此,任何人要想进爱心车队,都要经过精挑细选,不但要品行端正,乐于助人,还要求三年内不能有违章记录。  “这里是我们的故乡,我们不能给故乡抹黑,虽然我们只是小小的出租车司机,但是我们一样可以用我们素质给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今年,彭利所在的“爱心车队”捡到并送还失主的贵重物品达52件,现金42000多元。  (马晨安)  [page]  快乐,与梦想同行  有一首歌唱得好,“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告诉你,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dont&worry&be&happy……”  这里介绍的几个快乐故事,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每个主人公身上的快乐故事,让人心动,让人感触,不论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快乐真是无处不在,只要你有梦想,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一种勤于工作的劲头。  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它是抽象的,亦是具象的;它是无形的,亦是有形的。快乐我们触摸不到,但它却能够表现在我们的脸上。那就是我们的笑脸,有淡淡的,有羞涩的,有灿烂的,那些都诠释了那时我们是快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我们时刻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有梦想,有追求,那么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page]  吾拉尔,最想唱首双语歌  2013年,对于昌吉市阿什里乡普通农家女孩吾拉尔来说,是最快乐的一年。这一年,因为有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关心,她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她的学习越来越努力。  日,见到吾拉尔时,这位小姑娘满面笑容,生活的美好,让她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向记者表达着这一年的快乐心情。说到张春贤爷爷在百忙中专门看了自己写的信,并作出批示,派人转达关心和问候时,11岁的吾拉尔激动极了,红扑扑的小脸上绽放着如花的笑靥,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吾拉尔深情地说:“我心中一直牢记张爷爷的鼓励,努力学习,汉语说得越来越好。以前只会弹冬不拉,现在还能唱双语歌曲。我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张爷爷再来看看我们村上的变化,我会用流利的汉语和他很好的交流,我还会为他弹冬不拉唱双语歌。”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看望慰问了昌吉市阿什里乡中心学校已故教师子女、五年级(2)班学生吾拉尔一家。吾拉尔的父亲2009年去世了,母亲在家里开了一家小商店,每月只有500元收入,家里三个女儿,大女儿在乡卫生院当护士,二女儿正在读初二,吾拉尔最小。因为妈妈不会说汉语,吾拉尔便现场当起了小翻译。当张春贤了解到,小姑娘不仅汉语说得好,学习也非常好,还会弹冬不拉,而且非常懂事,常常帮妈妈干家务时,张春贤殷切地鼓励说:“要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爷爷的话一直萦绕在吾拉尔耳边,激励着她不断进步。在乡政府干部、职工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吾拉尔不再为生活发愁,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还参加了学校的冬不拉兴趣小组,家里还修建了抗震安居房……这些喜人的变化,让吾拉尔一家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7月22日,小姑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给张春贤爷爷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邀请张春贤爷爷在国庆节、古尔邦节来家里做客。张春贤收到信后,专门作出批示,并向吾拉尔表示亲切地问候,希望她以此鞭策自己,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伟大祖国、美好新疆贡献力量。  9月30日,昌吉州教育工委、教育局接到自治区教育厅转来的信函和教育厅领导关于“请昌吉州教育局通过一定方式转达张书记的问候”的批示后,立即安排州、市教育局相关人员在国庆节期间到吾拉尔家进行了慰问并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及生活、学习用品。  10月16日,古尔邦节期间,州教育工委书记、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冯国凡一行5人,专程来到小姑娘吾拉尔家,代表自治区教育厅转达了张春贤书记的亲切关心和问候,并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及学习情况,还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及生活、学习用品。  吾拉尔激动地说:“新年就要到了,我希望张爷爷身体健康,像马一样强壮。我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张爷爷的期望,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喻兰)  [page]  庆祝30年的珍珠婚,李万雄和朱玉娥的新年愿望——  “马上有钱”“马上抱孙子”  从第1年的纸婚到第15年的水晶婚,再到第30年的珍珠婚,2013年对于家住昌吉市锦绣江南小镇的李万雄和朱玉娥来说是最快乐的一年,他们携手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儿子、女儿也相继成家。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最大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就等着抱孙子了!”  朱玉娥告诉记者,她和丈夫的30周年纪念日原本没有打算过,可是孩子们很有心,专门上网查了结婚30周年是珍珠婚,这不,孩子们就偷偷策划了一场结婚纪念日聚会。  10月底,孩子们就在商量怎样给父母举办一场难忘的珍珠婚聚会。经过一番商讨,达成一致意见:邀请家里的亲戚一起为父母庆祝珍珠婚。11月4日,儿子、儿媳妇张罗着给父母买礼物:给妈妈买转运珠,希望妈妈好运连连;给爸爸买双防滑的皮鞋,希望爸爸温暖度过寒冷的冬季。女儿、女婿也不闲着,给爸爸买一件羊毛外套,再买一个大蛋糕,将对父母的祝福写在蛋糕上,希望他们的感情永远甜蜜。  礼物买好后,四个人又开始打电话订了餐厅包厢。原本在成华小馆定好的晚上20时的包厢,可是到了晚上19时,成华小馆的服务员又打来电话告知,餐厅停水停电,没有办法提供晚餐。“怎么在关键时刻出现了这种问题呢?”这可急坏了女儿李晓芳。“没关系,我们再给别的餐厅打电话,肯定会有包厢的。”女婿孙叶文安慰道。  好事多磨,他们在另外一个餐厅订了一个15人的包厢。晚上20时,所有的亲戚们准时来到了餐厅,看到了桌上的蛋糕,又见到了那么多亲戚,这让李万雄和朱玉娥心里乐开了花。“孩子们做的这些事,我根本不知道,我还想着结婚30周年纪念日就悄无声息地过,没有想到孩子们那么有心,还记着我们老两口30周年结婚纪念日。”李万雄激动地告诉记者。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李万雄和朱玉娥度过了他们30周年的珍珠婚。说到他们2013年的最大收获,他们表示,看到孩子们家庭和睦,并且生活的很幸福,这是做父母的最大的快乐。  当然,2014年就要到来了,老两口也有他们的心愿,“马上有钱,马上有健康,马上有幸福都是我们最简单的愿望,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马上有孙子!”说完,李万雄哈哈大笑起来。  (廖冬云)  [page]  喂饭、擦身、翻身、吸痰、清理大小便、监视仪器动态等,这些就是ICU护士每天的工作,昌吉州中医医院ICU护士长王晓鹏——  我的快乐就是患者的健康  “生死转瞬即逝,如果患者能够转危为安,转出ICU,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昌吉州中医医院ICU护士长王晓鹏不假思索地说出她对快乐的解释。  喂饭、擦身、翻身、吸痰、清理大小便、监视仪器动态等等,这些就是ICU护士每天重复的工作。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这里的病人身上往往会插着十几根维持生命的管子,护士要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十几分钟就要记录所有数据。ICU护士们就是通过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一点一滴的将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拖回来。ICU护士们时刻谨记自己手中有一根关乎患者的生命轮回线,工作时一定细心再细心,谨慎再谨慎……  19岁就开始参加急诊急救工作的王晓鹏,掐指一算,已从事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21年。记得刚参加工作,还是小姑娘的王晓鹏每天都要护理因各种原因造成病重的患者。“说实话,起初,我也有过徘徊。那时每天在ICU护理患者,回家却是父母照顾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晓鹏逐渐喜欢上自己的这份工作,因为每天见到患者转出ICU,就是对她工作卓有成效的见证。这个时候,也是她最开心快乐的时候。  “在我们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患者家属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会去辩驳,我们只有通过患者的日渐好转的消息,来打动患者家属的认可和信任。”王晓鹏说。  王晓鹏的父母家在吐鲁番,如驾车去看父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可王晓鹏回家探望父母的时间太少。因为逢年过节,是ICU的患者最多的时候,王晓鹏的工作就更忙累。  “我之所以每天能够开心快乐的工作,女儿算是幕后功臣。女儿自幼独立性强,学习成绩一直不用我这当妈的操心。”对于女儿,王晓鹏很自豪地说。2014年王晓鹏的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王晓鹏告诉记者:“女儿很理解我,别的同学父母都会陪伴孩子左右,又是准备营养餐又是陪着上家教,女儿从来不埋怨、不抱怨我。”心底善良的女儿还经常劝说王晓鹏:“妈妈,你不是说每次看到经过你们护理的病人转危为安后都非常开心快乐,我每天只要看到妈妈开心我就快乐了!”  (许冲)  [page]  文字是他的酷爱,割舍不下、怠慢不了——  韩振国希望:&能出一本书  文字是他的酷爱,割舍不下、怠慢不了……看到它心里就会涌出无限的向往。他说,在键盘上打出跳跃的并有思想的文字,是一种与文字相守的幸福。  他叫韩振国,日出生于甘肃通渭县。前几年,他通过自考考试获得新疆大学新闻系本科文凭。2012年12月,他来到昌吉,现在新疆亚中集团有限公司任行政部部长、宣传委员。他说,日是他来昌吉最快乐的一天,他首次收到昌吉日报社寄来的稿费。  他在甘肃农村长大,小时候日子非常清苦。父亲用朴实的父爱和历史小说滋补喂养大了他。他上学的时候爱上了看书。1995年上初中,他偷偷用交学费剩的钱买了一本《水浒传》,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那时候他家里连辆自行车都没有,他住校每周要回家一次拿吃的米面等。20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俩钟头,他一边走一边看书,到家了,一本书也囫囵吞枣看完了。他说,文字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丰盈的诗意世界。  2002年,19岁的他参军当兵,历任班长、代排长、宣传干事。他写的新闻稿、文字材料不断被军队里师报刊登,有的上了头版头条,这让韩振国一次次兴奋和激动啊!他在2004年参加了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培训并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  他的文字很“口语”,却有诗意。未来有多遥远,他不知道。从13岁在《少年文摘报》发表首篇稿件来,他已陆续有600多篇稿件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和电视台采用。  在31年跌跌撞撞地行走中,他怀揣斑斓的梦,用一行行文字记录行走的脚步。他说,自己宁愿在辛苦中码字爬格子,在文字中取暖,也不愿停留在琐事的守望中,让情绪喋喋不休。  说起未来,他说“飘逸”的文学情结,仍然是他的最爱。惟文字能飞扬心灵,能让思绪驰骋万里……  2014年,他希望自己能出一本书,检阅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的文字岁月。&(刘茜)  [page]  可以撒欢地玩,可以无忧无虑地奔向大自然,昌吉市楚留香户外领队楚留香——  奔向大自然,处处有风景  “2013年末了,回想一下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那一定是每个周末,跟着楚留香户外俱乐部去徒步啦!跟着他们,可以撒欢地玩,可以无忧无虑地奔向大自然!”  当记者抛出自己的问题时,昌吉的一位驴友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他口中的楚留香户外俱乐部是一个成立于昌吉市的户外团体,打开俱乐部的群相册,你能看到的不仅是美丽的风光,更吸引人的是每一位驴友脸上灿烂的笑容、无拘无束的拍照姿势,他们的快乐毫不掩饰,令人羡慕和难忘。  这是周六徒步的一天。凌晨一点,他在家里熬好秘制的养生火锅底料。没睡几个小时他又起床去市场里买菜。九点半,装满驴友的车开动了,他变身奶爸,发放准备好的鲜姜片给晕车的驴友们,发放一些在户外用得上的生活用品。到达徒步地点,他背着装有大锅、食材、帐篷的重达20多公斤的大包在前面带队,叮嘱每一位协作人注意好每一个队友不要掉队。午饭时,他是伙夫,为大家制作秘制的楚留香牌山地火锅,待大家都吃完后,他才开动,没饭了就吃大家带的零食。午饭后,他是主持人,带领大家快乐地做游戏……  这就是他——楚留香户外领队楚留香一天的生活。领队的细心、认真、负责令每一位加入这个团队的驴友都心生震撼和佩服,在楚留香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驴友自愿成为协作,负责每一次徒步活动中的后勤保障,每一位协作分工不同,却都尽职尽责。当记者问领队和协作“这么辛苦,觉得快乐吗?”他们的回答是如此朴实——“每次活动结束时,看到驴友们灿烂的笑容和对我们的道谢,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驴友后来说:“我跟着楚留香徒步也有不短的时间了,正如俱乐部的理念——不是为了徒步而徒步,是为了在户外能够体验城市中无法体验的乐趣,在路上结交具有正能量、志同道合、具有包容心的朋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徒步的快乐,在楚留香户外团队的路上,不仅有风景,更有团队的快乐!”  (郑丽媛)  &
疆外媒体:
疆内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区女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