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社保查询各个团场

新疆自治区各个地市的城市人口
新疆自治区各个地市的城市人口
谁知道新疆自治区各个地市的城市人口?
百度上只能搜到总的城市人口数量 谁知道有各个地市的城市人口数量么?
补充:城市人口是 非农业人口 ·
需要非农业人口的数量
补充:需要的是各个地区.自治州的城市人口也就是非农业人口的数量
不是个民族的人口数量
现将新疆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快速汇总的人口地区分布数据公布如下:
地区 人口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乌鲁木齐市 233.20 9.54 3.91
克拉玛依市 27.13 9.72 3.97
石河子市 66.58 7.19 3.88
昌吉州 159.65 10.34 5.52
吐鲁番地区 59.51 12.60 6.72
哈密地区 55.59 10.43 4.37
博州 47.49 13.26 4.18
阿克苏地区 226.87 20.06 6.46
塔城地区 99.12 10.94 4.51
伊犁州直属县 260.57 13.94 3.76
巴州 117.25 13.16 4.08
阿勒泰地区 64.13 15.05 4.68
克州 47.12 20.98 4.96
喀什地区 365.41 18.34 5.58
和田地区 180.74 19.46 6.35
注:各地、州、市人口数是依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2005年年底常住人口。
其他回答 (2)
新疆政区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我国 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行政区包括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68个县和自治县。22个市:自治区管辖地级的乌鲁木齐市(自治区首府)和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交兵团管理的5个县级市);其余15个县级市交所在的自治州或地区代管:哈密市、吐鲁番市、阿克苏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奎屯市、博乐市、昌吉市、阜康市、库尔勒市、阿图什市、乌苏市。7个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个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68个县中有6个民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满意吧》??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库车和拜城县撤县设市&库车为地区中心&拜城为副中心城市
&&&&&&&&&&&&&&&&&&&&&&&
&&&&&规划范围、期限、依据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阿克苏地区,面积共13.13万平方公里(含阿拉尔市)。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中期为年,远期为年。规划实施重点在近、中期,近期与地区“十二五规划”期限相一致,中期与对口援疆工作期限相一致。&
3.构筑五大区域中心
大力发展城市型经济,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乡生活品质。强化阿克苏的南疆区域中心地位,进一步发挥整体辐射带动能力,力争提升成为全疆副中心。在规划期内,重点打造五大区域性中心:
南疆能源与先进制造业中心:抓住国家对口援疆、国家重化工产业向新疆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依托资源优势,以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为平台,吸纳国内外高品质投资项目,建成南疆地区能源与先进制造业中心。
南疆交通与物流中心:结合大宗矿产品、农副产品、轻工制品存储运输,进一步推进公、铁、空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南北疆交通枢纽和欧亚大陆桥枢纽地位;依托阿克苏、库车二个重点城市与国际口岸(乌什口岸)创建南疆交通、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
南疆科教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在强化现有高等教育学校(如塔里木大学)的规模与影响力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强化产业孵化、技术研发、金融会展等为产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具有辐射南疆功能的文教科研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南疆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心:依托地区优质长绒棉花、特色林果产品、粮食蔬菜生产,加强技术进步和企业培育,形成南疆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心。
南疆旅游及服务中心:加快开发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三大文化品牌”(龟兹文化、刀郎文化、军垦文化)内涵,整合扩展旅游景区、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能力,提升旅游品牌、旅游品质、旅游品位,形成南疆旅游及接待服务中心。
.打造国际知名的丝绸之路重要旅游区
紧紧围绕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特色,以“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以龟兹文化(库车)、刀郎文化(阿克苏)、军垦文化(阿拉尔)为文化品牌,以展现天山、塔河、绿洲、大漠自然风光和维、汉、蒙等多民族融合聚居的人文风情为品质特色,结合长绒棉之乡、红枣之乡、核桃之乡、苹果之乡、煤炭天然气之城(拜城)等地域(城市)名片,全面彰显阿克苏地区及重点旅游城市在全疆“黄金旅游线路”中的特质与地位,全面提升在全国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中的知名度,建设国际知名的丝绸之路重要旅游区。
7.建设宜居宜业生活圈和区域生态屏障
切实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城乡居住环境品质,创建多元包容、开放大气、富裕和谐、安居乐业、现代文明的人居环境,打造南疆“宜居宜业生活圈”,成为南疆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示范区。
树立“生态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保护绿洲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构建天山南坡与塔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1.近期目标(2015年)
至2015年,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跨入工业化中期,与全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成为新疆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成为南疆能源与先进制造业中心、南疆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心;初步完成城市型经济转型和就业结构转型。确立“两主(阿克苏城市、库车城市)、两副(拜城、阿拉尔)”极核发展的城镇体系格局。
2.中期目标(2020年)
至2020年,地区经济发展跨入工业化后期,经济社会与城镇化发展与全疆的差距全面缩小,成为南疆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示范区。建成南疆交通与物流中心、科教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旅游胜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完成城乡结构转型(城镇化水平达到50%)和人才结构转型;实现阿克苏城市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跨越,库车城市从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越,主要县城从小城镇向小城市的跨越。
3.远期目标(2030年)
至2030年,经济社会与城镇发展达到全疆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地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2%左右),形成以阿克苏、库车两个大城市为首,多个小城市和中心镇为骨干、网络化基础设施为支撑,生态宜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表2-1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全口径人均GDP
地方人均GDP
三大产业比例(地方口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地区旅游收入
外贸出口总额
地区总人口
城镇化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初升高升学率
中小学双语教育覆盖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镇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人均文化设施面积
农村供水普及率
千人医院床位数
生态环境建设
地区森林覆盖率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地区比例
GDP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GDP综合水耗
立方米/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
立方米/万元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第7条&城镇化发展目标
1.地区总人口发展预测
2010年地区常住人口为237.07万人,阿拉尔市常住人口为17.9万人。
规划预测地区常住人口如下:
2015年:260万人;2020年:284万人;2030年:335万人。
预测阿拉尔市常住人口如下:&
2015年:18.8万人;2020年:20万人;2030年:23万人。
2.地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0年地区城镇化水平为37.1%,预测地区城镇化水平如下:
2015年城镇化水平45%;
&&&2020年城镇化水平50%;
2030年城镇化水平62%。
2010年阿拉尔市城镇化水平为57.0%。预测阿拉尔市城镇化水平如下:
2015年将达到65%左右, 2020年将达到71%左右, 2030年达到80.2%左右。
3.分县市人口和城镇化发展预测
参考各县市人口历年增长态势,并结合县市城镇发展态势和城镇体系发展构架,预测分县市人口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如下:
表2-2 分县市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发展预测
现状(2010年)
近期(2015年)
中期(2020年)
远期(2030年)
县市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县市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县市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县市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1.布局结构:两群两带,两主两次
规划阿克苏地区未来产业整体布局结构为“两群两带,双主双次”。
1)产业发展区:两群
阿—温产业集群:阿克苏、温宿二县市在商贸物流、中高等教育、房地产(职住通勤)、棉纺织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上,双方已呈融合协作发展态势。未来可形成统一整体,向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城市现代服务业、面向国际贸易的轻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上重点发展。
库—沙—新—拜产业集群: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四县可形成一个以重化工产业为特色的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区域,并进而向“库沙新”组合城市演进。
2)产业发展带:两带
乌—温—拜山前产业带:由乌什、温宿、拜城三县的天山南麓山区构成。这一带形区域蕴藏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形成一条以矿产开发利用为特色的区域性产业带。
阿-塔河两岸产业带:沿阿克苏河、塔里木河,贯穿温宿、阿克苏、阿瓦提、阿拉尔、沙雅五县市形成的一条产业带。本产业带以棉花种植和纺织产业、特色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产业,以及沿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生态旅游业为特色,结合沿河密集分布的城市和城镇其他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一条区域性的产业带。
3)产业发展核:两主两次
①主核:阿—温城市、库车城市
阿克苏—温宿城市:为阿—温产业集群的核心,承担产业集群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地区产业体系中,是轻纺服装、建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发展基地。
库车城市:为库—沙—新—拜产业集群的核心,不仅是产业集群最核心的重化工基地,也是产业集群中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平台,承担着为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和城镇组群提供城市综合服务的职能。
②次核:阿拉尔、拜城
阿拉尔城市:为阿克苏—塔里木河两岸产业带的重要发展极核,也是西部地区仅次于阿克苏的重要的综合性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发展极核。
拜城城市:为乌—温—拜山前产业带的重要发展极核,也是东部地区仅次于库车的重化工产业和城市服务业发展极核。
&.重点产业布局引导
围绕发展都市城郊型现代农业、绿洲平原高效型现代农业、沿边口岸外向型现代农业、山区戈壁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粮、棉、果、畜“四大基地”。
粮食:建成以库车、沙雅、新和、拜城、乌什、阿克苏市、温宿、阿瓦提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温宿、乌什、拜城为主的水稻生产基地;完善乌什、拜城为主的玉米生产结构;强化拜城、乌什特色小杂粮的生产。
棉花:大力发展阿克苏、阿瓦提、温宿、新和、库车、沙雅为主的细绒棉生产基地和阿瓦提、沙雅为主的长绒棉、中长绒棉等多类型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
&林果业:建设以乌什、柯坪、温宿、拜城等县市为主的红枣、核桃等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
畜牧业:农区以肉羊、牛养殖为重点,山区以细毛羊、绒山羊为重点,城郊以奶牛、猪禽、牛羊养殖为重点。以库车、温宿、乌什、阿克苏为重点发展肉羊养殖,以阿克苏、库车、拜城、温宿、沙雅、阿瓦提为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业、以阿克苏、温宿、库车、拜城、新和为重点发展家禽养殖。争创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现代畜牧业养殖示范小区。
&设施农业:重点推进以阿克苏市、库车县为主的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建成以拜城、乌什为主的油料、甜菜生产基地。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继续强化沙雅国家级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基础上,规划期内力争新增2-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8个以上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①油气、采矿与能源业
主要分布于天山南坡矿产富集带(拜城、库车、乌什、温宿)和库车、新和、沙雅平原地区。
②重化工产业
重化产业空间宜布局为“一主两副结构”:“一主”是以库车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库—沙—新—拜),设置为地区最重要的重化产业空间,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万吨级炼油化工基地等重化工产业;“两副”中一个为阿克苏—温宿城市(与阿温一体化发展),另一个为阿拉尔市,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合理发展重化工产业。
③轻纺服装产业
以阿克苏—温宿城市为主,沙雅、阿拉尔为辅形成三大轻纺产业基地,推进轻纺产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其他县市可视产业竞争力水平,适当发展轻纺产业,为前述三大产业基地配套。
④农副产品深加工
立足阿克苏—温宿城市形成辐射南疆的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主基地,各县市可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⑤新兴战略性二产
以阿克苏—温宿、库车城市及重点产业园区为中心,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产业。
三产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地区中心城市——地区副中心城市――县市中心城市――中心城镇。
①金融商贸业
阿克苏—温宿城市应发展成为地区级金融商贸中心,库车城市应向东部城镇组群级金融商贸中心目标努力。
②物流运输业
&&&&重点建设“两大物流基地、四大物流中心”:即阿克苏—温宿城市轻纺及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库车城市石化产品专业物流基地;阿克苏—温宿城市棉花储备、中转物流中心,阿克苏轻纺工业园区新建南疆物流中心,拜城煤化工及特色农产品物流园物流中心,乌什口岸阿克苏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
农产品市场以阿克苏—温宿城市为中心,建成面向全国的果品交易批发市场,其次是以库车城市为中心,建立南疆果品交易集散中心。
③商务办公产业
在阿克苏—温宿、库车等中心城市重点设置。
④教育科研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立足阿克苏—温宿城市,妥善布局企业孵化器、技术研发中心、教育园区(尤其是大学城),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驱动源;阿拉尔市可依托塔里木大学发展教育培训和技术研发产业;库车城市可结合国家级开发区发展为企业服务的技术研发和职工培训等产业。
结合著名的“龟兹丝路文化”、“刀郎文化”、“军垦文化”,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别是在阿克苏、库车等中心城市和阿拉尔市以及重点旅游区,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创新,形成以文艺表演、影视制作、工艺品制造等类型丰富,繁荣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⑤旅游接待服务业
重点建设阿克苏—温宿、库车两大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增设旅游社、建设高档宾馆,并配套城市休闲娱乐、餐饮等旅游服务业,构建综合旅游服务中心。阿拉尔、拜城及重点旅游路线上的各级城镇和重点景区宜设置次级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作为地区打造全国著名旅游胜地的有益补充。
⑥国际贸易(乌什口岸)
尽快建设公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并不失时机地加快铁路建设,使乌什口岸具有便利的公铁交通条件。同时,加快与口岸配套的国际贸易设施建设,可优先考虑在阿克苏市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第13条& 城镇化内涵与途径
阿克苏必须走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超常规发展,加快步入城乡统筹、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道路。具体内涵包括:一是实现各县市间相对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差距;二是充分利用对口援建力量,不断培育自身内生动力;三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四是统筹兼顾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五是实现兵团第一师与地方城镇融合互补发展。
通过新型工业化吸纳剩余农业人口,并以大中城市为主体,小城市和中心镇为补充,大力发展城市型经济,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14条&城镇发展模式
阿克苏地区的城镇发展模式是整体发展模式,即以阿克苏市与库车(市)为双发展极,拜城与阿拉尔市紧随其后带动全地区城镇整体发展。
第15条 城镇化政策分区
规划将阿克苏地区划分为阿(克苏)温(宿)区域、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区域、柯(坪)乌(什)阿(瓦提)区域三大城镇化政策分区,其中阿—温区域为优化提升发展区,库沙&新拜区域为新型跨越发展区,柯乌阿区域为脱贫小康发展区。根据综合条件差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城镇化政策。
第16条&城市经济区划分
阿克苏地区城市经济区划分成西部、东部两大经济区。西部城市经济区由阿克苏市、温宿县、阿瓦提县、乌什县,阿拉尔市组成,以阿克苏市为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东部城市经济区由库车(市)、拜城(市)、新和县、沙雅县组成,以库车(市)为地区的经济中心。西部城镇以轻工业为主,东部城镇以重工业为主。
第17条 城镇化的核心举措一西部极化阿克苏市、东部培育库车龙头
西部极化阿克苏市:阿克苏市是地区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极化阿克苏市是构建西部城市组群的首要任务。极化阿克苏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有利措施,利于吸纳南疆三地州人口,有利转移相邻贫困县剩余劳动力人口。极化阿克苏市的重要措施是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设立阿克苏地级市,温宿县改为阿克苏地级市下辖温宿区。
东部培育库车龙头:库车已成为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库车是近期面向国内市场的龙头城市,培育库车为东部城镇组群的龙头,有利于巩固阿克苏地区的经济腹地,防止阿克苏在南疆地区的地位下降。培育库车龙头的重要措施是撤县改市,在各个方面制定向库车倾斜的政策。
第18条&城镇化的核心举措二---西部阿克苏“连横”周边县、东部库车为首“合纵”城镇组群
西部阿克苏“连横”周边县:一是以阿克苏市为核心组建西部乌什、阿瓦提、柯坪、阿拉尔城镇群;二是由“阿温联盟”走向“阿温一体”,做大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在阿克苏市设立协作开发区,转移贫困县人口,带动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
东部库车为首“合纵”城镇组群:一是以库车为龙头,组建沙雅、新和、拜城东部城镇组群;二是远期或远景组建“库车—沙雅——新和”组合城市;三是在“库车—沙雅—新和”组合城市基础上建设战略发展区。
第19条&城镇化的核心举措三---拜城(市)、阿拉尔市为副中心城市
北部副中心城市:凭借独特的优势资源,拜城(市)已成为南疆地区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拜城(市)作为阿克苏地区副中心城市,规划中远期撤县改市。
南部副中心城市: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担负着“建城戍边”的特殊职责,对于南疆地区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阿拉尔市为阿克苏地区副中心城市。
第20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轴沟通东西”:一轴指依托横贯阿克苏地区南疆铁路、G314国道、G3012高速公路形成的发展轴,向东联系国内13亿人口市场,向西通过喀什口岸联系国外13亿人口市场。此轴是新疆对外开放第二大通道,也是《新疆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主轴:西端连接南疆最贫困的三地州,对阿克苏地区吸纳人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中部是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的库车、库尔勒石化产业基地;东端连接乌鲁木齐都市圈。
&“两极驱动一环”:两极指西部阿克苏市和东部库车市为龙头成为地区经济、城镇发展的引擎,在13万平方公里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双极发展利于地区的均衡发展。“一环”指由S307、S210、S207、G314公路构成交通环,交通环周边几乎集中了地区所有城镇,亦可以理解为“环状城镇带”,这个环状城镇带将依托两极得到良性发展。
“两带抚育多点”:两带指山、河资源带,多点指散布在广袤大地上的点状城镇。“两带”之一是沿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渭干河流域农副产品与水资源带,为全地区人民提供粮食和宝贵的水资源,是抚育阿克苏地区城镇兴起、发展的基础;“两带”之二是沿天山南麓的油气矿产资源带,为阿克苏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是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规划地区城镇等级规模形成五级结构:
第23条& 关于温宿的职能、规模
阿克苏地级市未设立之前,温宿县城的性质为:阿克苏市的后花园,集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宜居城市和水韵之城。主要职能是阿克苏地区西部的旅游中心、物流中心,阿克苏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宜居之地。
温宿规划规模:近期(2015年)5.5万人,远期(2030年)9至10万人。
(2)教育科研
&全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阿克苏、库车各建成一处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各县(市)都要扩建或新建1所面向农村地区、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高中。
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
&阿克苏市、库车市建成一座科技馆、一个综合科技服务中心和至少三处自治区级科普基地;其余县(市)、阿拉尔市建设至少二处自治区级科普基地。
&阿克苏市、库车市、阿拉尔市应有农业科技服务基地,其余县(市)应有一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可以与职业教育机构结合。乡镇、兵团第一师团场应设农业科技服务站。
(3)医疗卫生
阿克苏城市、库车城市应至少配置一所三甲综合医院、一所中医院和一所民族医院的标准,有条件建设和健全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儿科诊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精神卫生医院、职业病医院等专业医院,同时建立和完善远程会诊系统。
&其余各县(市)、阿拉尔市应至少建设和完善一所达到标准化的综合性医院和一个卫生防疫站。
&街道、乡镇、兵团第一师各团场应重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心镇有条件应配置一所含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医院。村庄、中心连队居住区、农牧区居住点应配置卫生服务站。
阿克苏城市、库车城市建设一个综合性体育中心和一个市级体育公园。其余各县(市)、阿拉尔市重点建设一个县(市)级体育中心和一个县(市)级体育公园。街道、乡镇、兵团第一师各团场应配置一个文体活动中心并有室外活动场地,同时加强各类开放性公共广场、街头公园的配套体育设施建设。中心镇有条件应配置400米标准体育场。村庄、中心连队居住区配置体育活动场,有条件可以建设全天候体育活动室。
(5)社会福利
阿克苏和库车城市应建成一所以上大型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其余各县(市)、阿拉尔市建成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街道、乡镇、兵团第一师各团场建设一所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1.功能定位:全疆交通副中心城市,面向南疆,辐射中亚、西亚的客货运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国家战略资源综合运输通道和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
2.基本构架:构筑以区域通道和复合交通走廊为依托平台,铁路、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枢纽为节点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3.交通发展目标:坚持综合交通发展可持续,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与城镇群空间职能发展相协调,创造人性化、集约化、捷运化、信息化、法制化和生态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设施平台。
4.交通时空目标:阿克苏地区2小时交通圈、东部城镇组群半小时交通圈、西部城镇组群1小时交通圈;远景客运专线建成后,形成阿克苏-库车客运1小时交通圈,客运2小时交通圈覆盖库尔勒和喀什,4小时交通至乌鲁木齐。
第27条&规划策略
1.突出区域交通衔接,提升铁路和航空的运输地位,提高运能,扩大公路交通通达率覆盖率,提升等级,构建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顺畅,公、铁、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2.强化国际性运输通道,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连通对外口岸。打造国家战略资源综合运输通道和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在交通需求旺盛的交通线,打造复合型交通廊道。
3.构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衔接的客、货集散枢纽,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扩大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范围,打造南疆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4.建成以高等级公路、干线铁路和民航航线共同构成的区域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强化高等级公路、干线铁路、客运专线构成的天山南坡东西向通道,打通以高等级公路、干线铁路组成的连接天山南北的南北向通道。
5.地区内交通形成以高等级公路、铁路和客运专线为骨架,形成地区2小时交通圈,和以阿克苏、库车为中心的城镇组群1小时交通圈。
6.建成地区内部北侧资源开发通道,公路达到二级以上。大规模资源开发区实现铁路连通。
7.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实现乡镇市之间三级及以上公路连通。
8.交通运输枢纽:建成并完善以阿克苏和库车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提升乡镇客运枢纽,增加农村公路客运站点覆盖率。
第28条&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期末,地区将形成以高速、高等级公路、干线铁路和航空港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框架。
1.区域交通框架
以铁路和航空港布局为核心,协调铁路、高速公路与航空港布局的关系,打通南北向通道,强化提升东西向通道。在区域范围内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区域复合交通走廊。
(1)三横:
北线通道:库尔勒-库车-拜城-温宿-阿克苏-乌什-口岸,主要是公路,局部铁路通道。远期建设库车-拜城-玉尔衮高速公路。
中线通道: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高速公路、G314阿克苏段和南疆铁路复合通道。
南线通道:尉犁-沙雅-阿拉尔-图木舒克-莎车,主要是公路、局部铁路通道。
(2)三纵:
纵向通道:G217阿克苏段-库车-阿拉尔-和田,公路、远期铁路复合通道。
纵向通道:昭苏-阿克苏-阿拉尔-和田,公路、远期铁路复合通道。
纵向通道:乌什口岸-乌什-阿克苏-阿拉尔-塔中-且末,作为地区、口岸出疆公路通道,规划一级、二级公路。
规划阿克苏机场定位为重要支线机场。
规划阿克苏、库车机场的等级为4D级,主要服务于地区客流,增加直达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和自治区内主要城市的航班。
&&&3.铁路中期规划(2020年)
规划2020年铁路线网形成“一主三支”的铁路网格局,形成便捷、通达、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
&&&一主:南疆铁路电气化,东连库尔勒、乌鲁木齐,西接喀什。
&&&三支:库俄铁路、阿克苏-阿拉尔铁路、新和-拜城铁路。
规划2020年铁路枢纽形成“两主三次”的铁路客运枢纽,“两主”为阿克苏铁路枢纽和库车铁路枢纽,“三次”为新和铁路枢纽、阿拉尔铁路枢纽和拜城铁路枢纽。
4.铁路远期规划(2030年)
规划远期,铁路线网形成“一横二纵多支线”的铁路网格局,形成便捷、通达、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
(1)“一横”:南疆铁路,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
(2)“二纵”:分别为库车-巩乃斯-奎屯铁路,国铁Ⅰ级单线,远期双线,可利用库-俄铁路局部段;昭苏-温宿-阿克苏-阿拉尔-和田铁路,国铁Ⅰ级单线,远期双线。
(3)“多支”:分别为阿克苏-乌什-别迭里铁路,国铁Ⅰ级单线,预留远期双线;新和-拜城铁路,国铁Ⅰ级单线;库车-拜城铁路,国铁Ⅱ级单线;库车-俄霍布拉克铁路,国铁Ⅰ级单线;阿艾矿区铁路,国铁Ⅰ级单线;库车-沙雅-阿拉尔铁路,国铁Ⅱ级单线。
(4)地区内多县市化工园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铁路专用线,都为工企Ⅰ级单线铁路。
(5)远期沿南疆铁路规划阿克苏-库车-库尔勒-乌鲁木齐客运专线,东连库尔勒、乌鲁木齐,西接喀什。客运专线在阿克苏和库车设站,服务东西城镇组群。
(6)远期在东西城镇组群内部,设置城市轨道线路,可与普通铁路共轨运行。
(7)规划远期在“阿克苏、库车、新和、沙雅、阿拉尔、阿瓦提、乌什”设置铁路客运、货运站场。
&5.公路网规划
&&&在强化现有公路运输通道的基础上,规划构筑地区范围内“三横三纵”的骨干公路网布局。
& (1)“三横”:
东西向通道――北线沿天山南坡设置,主要功能为矿产资源运输线路,阿艾矿区-拜城矿区-温宿-乌什口岸公路,二级公路。远期建设库车-拜城-玉尔衮高速公路。
东西向通道――中线为现有G3012,G314阿克苏段,一级公路通道。
东西向通道――南线强化尉犁-阿拉尔-图木舒克公路,一级、二级公路
(2)“三纵”:
南北向通道―&#阿克苏段-库车-沙雅-阿拉尔-和田公路,规划一级、二级。
南北向通道――温宿-阿克苏-阿瓦提-阿拉尔公路,规划一级、二级。
南北向通道――乌什口岸-乌什-阿克苏-阿拉尔-塔中-且末,连通乌什口岸、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和且末,连通G315,作为地区、口岸出疆第二通道,规划一级、二级。可以有效降低阿克苏、乌什口岸的出疆距离,促进地区、口岸的发展。
(3)其他公路规划
在中心城市与阿瓦提县区域,实现公路干线网络化。在中心城市与柯坪、乌什和阿拉尔之间,形成点对点双通道、多通道布局。
改造提升S207和S208,作为区域南北向干线骨架。增加阿拉尔-五团场(S215)南北向通道,提升阿克苏-温宿-吐木秀克镇公路等级。
改造提升G314阿克苏段、S306、S309,新建北部资源通道,作为东西向公路干线骨架。打通S309西延伸至图木舒克。增加温宿-阿合亚乡-乌什通道,增加英艾日克乡-喀拉塔勒镇通道,增加阿依库勒镇-六团场-克孜勒乡-佳木乡通道。
东部城镇组群内部干线公路网络化,快速化。提升改造现状S307、S210、S211,新建拜城至新和路公路通道,构成东部城镇组群内部快速路环线系统。
提升玉奇镇-齐满镇-塔里木乡通道等级、提升库车-墩阔坦镇-塔里木乡通道等级。
打通沙雅-塔里木乡-尉犁的区域南部通道,增加塔木拓格拉克-英买力乡-红旗乡-墩阔坦镇的东西向联系通道。
(4)公路枢纽
规划阿克苏-温宿为南疆客运交通枢纽,库车、阿拉尔、拜城为地区客运交通枢纽。其他县乡设置县级公路客运站,完善设施,提升配置。
(5)重点景区连接线
表5-1 重点景区连接线
规划线路等级
拜城克孜尔水库
克孜尔千佛洞
拜城铁热克温泉
拜城-铁热克公路
克孜尔哈尕千佛洞
G314阿克苏段
温宿神秘大峡谷
G314阿克苏段
沙雅沙漠公园
G217阿克苏段
沙雅塔河风光带
G217阿克苏段
(6)口岸衔接
表5-2乌什口岸运量预测表
客运量(万人)
货运量(万吨)
客运量(万人)
货运量(万吨)
注:数据来自《阿克苏地区综合运输体系规划》。规划公路S306延伸线至乌什口岸,规划道路等级二级。
.用地界限控制
(1)铁路用地控制
规划铁路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建议符合下列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外侧轨道中心线以外各50米;
一级铁路正线为外侧轨道中心线以外32米;
二级铁路正线为外侧轨道中心线以外25米;
三、四级铁路为外侧轨道中心线以外15米。
(2)公路用地界限
公路线路应当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引导城乡合理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应当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建设相结合,避让不可移动文物、自然保护区,并与当地景观相协调。&
规划公路红线控制宽度建议符合下列规定:
高速公路为100米;
一级公路、国道干线公路为80米;
一级公路、地区干线公路为60米;
二级公路为40米;
&三级公路为30米;
&四级公路为20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克苏地区教育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