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摩根盛通 金融投资资都面临关门吗

宁阳政府工作报告
宁阳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池锝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篇一:2012宁阳政府工作报告 2012宁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宁阳县代县长黄正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入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为主要任务,始终坚持抓发展、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2011攻坚计划”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3亿元,分别为2007年的1.9倍、2.2倍、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66元,均为2007年的1.8倍。 ——“双带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全新模式,全力推进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一城一园”聚集了全县80%以上的投资额和工业总量,成为跨越发展的巨大引擎。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强势崛起。坚持突出抓项目、全力搞配套、重点建社区,大项目、好项目持续落地,路网框架基本建成,社区、商务区等配套设施同步跟进。目前,产业城规模企业达到101家,在建过亿元项目43个,汽车零部件、矿用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发展框架日渐成型,被纳入泰安市区域带动战略。环城科技产业园发展迅速。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主攻“一高两现代”产业,产业园框架不断拉大,设施日益完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目前,产业园规模企业达到130家,在建过亿元项目34个。文化旅游产业蓄势突破。围绕培植“山”、“水”特色旅游板块,神童山风景区、禹王古镇等文化旅游项目强力推进,中华孔子文化城顺利启动,鹤山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列入省水利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成功举办山东宁阳梨花节,中华宁阳大枣文化节、蟋蟀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转方式调结构扎实推进。2011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95家,比2007年增加87家;预计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为2007年的3.3倍、3.5倍;民营经济增加值、税金均为2007年的2倍;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4:46.7:36.9,一产降低2.9个百分点,三产提高3.2个百分点。以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支撑、具有宁阳特色的产业体系初步确立。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煤炭、轻纺、建材等产业健康发展;新兴产业日益壮大,矿用机械、输变电设备、新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特色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蟋蟀、大枣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我县荣获“中国十字绣之乡”、“中国钢球之乡”称号。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粮食连年丰产丰收;高值田、设施农业、有机蔬菜、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新“三农”事业示范区土地流转、龙头项目、农业政策、社区建设“四个支撑”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全国推广。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1.5亿元,为2007年的2.1倍。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省以上名牌产品达到21个(本文来自: 池 锝 网:宁阳政府工作报告);成功争取省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并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被市政府评为“十一五”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全县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6%。 ——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统筹编制城市建设、村镇建设、社区建设等各项规划,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县城建设加快推进。2008年以来,累计投资60多亿元,开工城市重点建设项目50余项,宁阳公园、北关路商业街改造、城区干道亮化、城市垃圾处理场等一批精品工程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5万人,城区道路长度、绿化面积、住宅面积、集中供热面积分别是2007年的1.3倍、1.5倍、1.4倍、3.4倍。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成功争创国家园林县城。村镇建设扎实开展。乡镇建设完成投资50多亿元,华丰镇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葛石镇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4个新农村试点社区全面启动,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完成投资31.5亿元,建成2.8万余户。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61公里,比2007年底增加31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率达到97%;供热供气、邮政通讯、电气化等设施建设实现新进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四年来,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7.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890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43.4%、12.1%;对上争取资金34.7亿元,年均增长18.4%;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56亿美元,年均增长1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6亿元,年均增长26%。山能机械、国能生物发电、振挺活塞二期、超威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过亿元项目相继落地,成功争取到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省财政直管县、省基本财力保障县。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撤销宁阳镇设立文庙、八仙桥两个街道,东庄撤乡改镇,华丰镇被确定为全省十个扩权强镇试点之一;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启动,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财税、国资、金融、投融资、行政审批等配套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完成;“大统计”体制推行的成效进一步凸显。 ——民生民计持续改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突出抓好“三保一提升”及各项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四年累计实施民生实事64项,落实支农惠农直补资金4.4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完成,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成功创建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一刻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健康医卡通”在全省率先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国推广。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四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长效机制,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困难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爱国卫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食品药品监管、审计、物价、应急、体育、工商、史志、档案、气象、人防、老龄、残疾人、机关事务等事业进一步发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新时期宁阳精神,全县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力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有线电视村村通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推进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倾力打造经济发展环境,“平安宁阳”建设成效显著。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积极践行“三六久”群众工作法,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安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连续11年受到省、市表彰。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深化廉政教育,落实行政问责、决策咨询、政府采购、重点项目建设招投标等制度,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等违法违纪行为,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政府施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四年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各级众志成城,锐意创新,攻坚克难,政府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业绩。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县、省双拥模范县、省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县等10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篇二:宁阳县政府报告 宁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宁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尹晓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宁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争先进位,励精图治跨越发展,克服了金融危机、产业转型、节能环保等一系列的挑战和约束,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园林城市等10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农民合作组织、土地流转“四大模式”全国推广。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6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2倍、 2.4倍,年均增长15.4%、1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4亿元,是倍,年均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1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1.8倍,年均增长17.8%、12.8%。 (一)“双带动”战略强力实施,跨越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深入推进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强力打造东部工业经济增长极和西部城市经济增长极,培植“山水相宜”的特色旅游经济增长点,抓好全民增收的经济增长面,“两极”带动、点面结合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取得可喜成绩。 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建设顺利推进。按照“现代工业聚集区、宁阳城市副中心、泰安经济增长极、山东发展新亮点”的发展定位,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分线负责,协同作战,强力推进产业城开发建设。目前,产业城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5家,新落地开工过亿元重点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121亿元,2010年已竣工投产项目12个;104国道标准化绿化改造基本完成,金水湖中心商务区、道路网络、水电气讯基础设施、新型社区等重点工程全面铺开,金彩山、贤士湖风景区规划建设成效明显。产业城初步发展成为宁阳最具活力、最有发展潜力和对外吸引力的复合型新兴产业聚集区。 城市经济增长极建设格局基本形成。五年来,七贤路、河滨公园、海力大道等81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85%;县城规划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15万人,分别比“十五”末增加53.2平方公里、7.1平方公里、4.62万人。2009年以来,按照“一老一新一园区”的城市发展布局,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及30余项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新城区建设全面拉开,清风路、金阳大街东延、欣街路东延基本完工,民生园、客运中心、新型社区等工程顺利实施;老城区优化提升深入推进,北关路商业街改造工程投入运行,郦水花园、富通太阳城等生态宜居小区相继开工,9个村(居)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环城科技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规划编制全部完成,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园内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9家,在建过亿元项目21个,城市经济的产业支撑更加坚实。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按照“一区一带一圈”文化旅游发展框架,着力培植“山水相宜”的特色旅游经济增长点。神童山景区、鹤山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蟋蟀文化主题园等旅游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成功举办“梨花节”、“蟋蟀文化节”、“大枣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文化旅游业的影响和效益进一步凸显。 (二)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发展质量显著改善。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7.5∶46.8∶35.7,与“十五”末相比,一产下降4.6个百分点,三产提升4.5个百分点。以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59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实缴税金过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90家、18家,比“十五”末分别增加117家、73家、7家;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金达到364亿元、1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1倍、3.2倍;特色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蟋蟀、大枣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我县荣获“中国十字绣之乡”称号。科技创新及应用步伐加快。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比2005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省以上名牌产品达到20个。成功争取山东省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并列入省“十二五”规划,为泰安市唯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总产连续8年保持增长;高值田、设施农业、有机蔬菜、苗木花卉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11.7万亩、4.1万亩、1.5万亩、1.5万亩,奶牛存栏增加2.1万头;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完成。“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比2005年分别增加120个、266个、35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项目相继落户宁阳。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2010年,实现增加值75.3亿元,为2005年的3.4倍。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1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5.2%、3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2.68亿美元,其中出口2.27亿美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10年实现增加值143.7亿元、税金9.4亿元,均比2005年增长3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亿元,为“十五”期间的3.7倍。合浩通电缆一期、国能生物发电、山能机械、力博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兴纺织集团海斯摩尔项目,为全市唯一列入山东省首批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撤销宁阳镇,设立文庙、八仙桥两个街道,东庄撤乡改镇,华丰镇被确定为全省十个扩权强镇试点之一;省财政直管县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高度重视企业解困和职工权益维护,飞达重组全面完成,海化魁星破产重组基本结束,华阳解困进展顺利,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五年来,财政累计为企业借支2.53亿元,用于困难企业脱困、职工权益兑付资金达到18641万元;财税、金融、投资、行政审批等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大统计”体制初步建立。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支付各项直补资金3.47亿元。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五年来,乡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倍。2009年以来,全县农村住房与危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9129户、建成8977户,完成投资10.99亿元。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县规划农村社区139个,17个试点社区全部启动;新三农事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种养加龙头项目、循环农业政策、社区建设“四个”支撑的格局初步形成。交通道路建设成绩显著,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9.9公里,比2005年底增加380公里;蒙馆公路磁窑至宁阳城区段改建工程顺利通过省发改委评审立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村村通柏油路率达到99%,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电气化乡镇、电气化村比率分别达到100%、70%。邮政通讯、供热供气、互联网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群众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大幅改观。 (五)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三保一提升”工作成效明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完成,免费义务篇三:2014年宁阳县广播电视台工作总结与2015年工作打算 2014年宁阳广播电视台工作总结与下步打算 2014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提高宣传质量是我们当好喉舌,赢得受众的根本。没有质量就没有收听收视率,就没有广告收益,也没有宣传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导向正确是提高舆论宣传质量的首要前提。对于广电来说,节目导向正确,并且做精做优,宣传质量就有了根本保证。二要贯彻落实“三贴近”。首先是贴近商贸经济发达的实际,利用现有频道资源,开设商贸频道。设置一档经济新闻、一档经济生活类栏目;其次是贴近群众,继续办好《今晚九点》电视栏目和《百姓关注》广播栏目,为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三要创新宣传方式,新闻宣传出新彩。要研究受众心理,以提高视听率为目标,加强节目栏目质量考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视听宣传效果。四是增强品牌意识,打造频道品牌和栏目品牌。2014年将在人才、技术、标识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广播电视频道的品牌含量,进一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2、提高经营效益 经营创收是广电事业拓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广电发展的经济基础。一要夯实主业,保持广告创收持续稳步较快增长。明年?创收计划达到400xxxx元;二要开拓新业,形成多元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数字电视开通二年来,已从20套电视节目增加到现在的80套电视节目和5套广播节目,并且完成了阳光政务与宁阳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明年?要继续大力推广数字电视,完善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计划新增用户300xxxx以上,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三要加强成本核算,增强效益观念。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要有效控制非生产性和消费性开支,加强和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 3、加强技术装备改进 广播电视作为一个高科技的行业,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自己,才能抓住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加快技术装备建设,一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水平。加快广播电视节目从采编、制播、发射、传输到储存的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应用,认真组织实施广播数字化直播车购置和演播室的数字化改造等重点项目,构建节目、传输、服务等数字平台,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水平。二要加强技术培训。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后,要对采编、制播、传输等各类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出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节目采制能力、安全播出能力和设备运行维护能力。 4、强化管理运作 加强内部管理是当前宁阳广电加快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一要理顺部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二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程序。积极借鉴吸收兄弟台先进管理经验,加强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管理,加强宣传、技术、经营、财务和行政后勤管理。要分门别类,修订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确保管理有效。三要细化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效能。加强统筹协调,做到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四要出台广播电视十年发展规划,为广播电视今后发展制订目标。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要加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动态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引进高学历、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为广电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战略储备,二要打造人才队伍品牌,重点培养一批名主持人,名记者,名编辑,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对优秀的人才特别是播音主持人才实行高薪重聘。三要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在职培训和岗位考核,鼓励终身学习教育。建立职责分明,层次合理的员工自然晋升通道和激励制度,使广大员工能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从制度上保证干实事,出实绩的人能充分施展才华和抱负,使各类人才有地位、有成就感和荣誉感。通过事业、待遇、感情和制度等多种途径,激励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当前,针对宁阳广播电视发展中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要集中精力、集中财力、集中人力,重点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突破:一是打造强势媒体,做好电视频道包装。电视新闻频道、商贸频道根据频道定位和频道内各栏目定位,做好频道包装和栏目包装,力求精美、大气、贴切,展现宁阳电视的全新形象。二是培育商贸频道,打响品牌。宁阳最大的特色在于商贸业发达,宁阳广播电视也应根据这一地域特色,重点培育商贸频道。目前商贸频道的筹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我们将在人员、设备配置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保证,力争商贸频道成为宁阳广电一大亮点。 三是实施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为数字电视的进一步拓展创造条件。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采用硬盘播出系统,实现两个频道播出数字化。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广电中心工程尽早上马。新广电中心的选址问题明确之后,我们将尽快开始实质性的工作,争取广电中心尽早开工建设。 2012年,我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集中精力谋大事,团结协作抓落实,紧紧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合力拼搏,务实争先,使广播电视各项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篇四:宁阳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文件
政协第七届宁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
(日在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第七届宁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七届县政协工作回顾
七届县政协任期的四年,是宁阳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的四年,是县政协工作取得新进步、新成果的四年。四年来,七届县政协肩负着历史重任和人民嘱托,和时代同步,与宁阳同行,在中共宁阳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动员和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全体委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争创一流的干劲,竭智尽力谋发展,团结各界促和谐,创新举措增活力,扎实履职树形象,为促进 —1—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做出了新贡献、谱写了新篇章。 (一)统一思想,把握方向,常抓学习促履职 加强学习是关系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四年来,七届县政协以创建学习型政协组织为抓手,健全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建立考核机制,通过下发学习资料、举办培训班、召开学习交流会和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委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共十七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政协章程》、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及统战政协理论和业务,学习县委“双带动”发展战略、“强基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系统学习,提高了委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了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筑牢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把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县级政协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推进政协工作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使政协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生机活力。 (二)突出主题,注重实效,议政建言献良策 —2—县政协坚持把推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县委“双带动”发展战略和“强基工程”的实施,想科学发展之策、建科学发展之言、举科学发展之措,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充分运用政协例会,开展多层次政治协商。四年来,共召开全体会议4次,常委会议18次,主席会议27次,形成了全体会议广泛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的良好格局。在每年的全体会议上,委员们就政府等进行广泛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选择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大会发言、提案、专题讨论等形式积极议政建言。充分运用常委会进行专题协商,先后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编制县“十二五”规划、大力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协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对大汶河综合治理、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返乡农民工就业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多篇。创新调研方式,组织广大委员开展“调研宁阳”活动,形成“大调研”格局,全方位、多视角为宁阳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广大委员先后提报调研报告40余篇。各类调研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所提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方面的 —3—高度重视和采纳。如《关于加快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破解资金土地难题、编制完善规划、建立以党组织为主导的组织体系等6个方面的建议,明确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推进措施。县委展书记阅后作出重要批示:“这个调研报告很好,内容翔实,问题找的较准,提出的建议也十分可行,请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采纳政协建议,制定出台《关于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手续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线建功出实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县政协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立足实际,创新实施“一线工作法”,重心下移,力解难题,助推发展。县政协各位主席积极参与对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城市和公路建设等全县重点工作的领导,特别是2009年以来,分别担任农业、工业、文化旅游、民生、城建五大重点项目指挥部的指挥、副指挥或顾问,按照分工,深入一线,包保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4月,县委成立五大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委员会,由县政协主席担任推进委员会主任,负责大枣、种子、蟋蟀、钢球和十字绣产业的发展推进工作。县政协积极担当,各委室全员参与,各部门、各乡 —4—镇(街道)通力合作,通过建基地、培龙头、树品牌、抓服务,以打“组合拳”的方式强力推进,五大特色产业由“散”到“聚”,形成竞相发展、亮点频现格局,就像“五朵金花”盛开在宁阳大地上。宁阳蟋蟀、宁阳大枣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评审,钢球产业被列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我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十字绣之乡”、“中国钢球之乡”,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成为推动宁阳经济发展的一张张靓丽名片。县委作出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和“强基工程”的重大部署后,县政协及时召开常委会议,制定下发《关于服务“双带动”发展战略和“强基工程”,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广大委员中开展“2011委员一线攻坚建功”活动,引导广大委员认真履职、奋发有为,在经济文化强县建设实践中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深入开展“政协委员服务在基层包村大行动”。78名县乡机关委员深入78个行政村,察民情、理思路,解难题、办实事,保民生、促和谐,两年多来共办实事180余件,协调争取各类资金400多万元,谋划启动“惠民工程”100多项,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0多家。发挥渠道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投资4.2亿元的宝力威丝制品、1.2亿元的钢球物流、1.5亿元的太空食用菌等项目,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反映社情,体现民意,民主监督促民生 —5—篇五:泰安2015发展总结 泰安2015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总结
2014年泰安市国民经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2.2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04:48.22:42.74,三产提高1.07个百分点。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亿元,增长11%,其中税收占比达到72.2%,提高2个百分点,主体税收比重达到5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9亿元,增长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1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715元、12913元,增长8.9%和11.8%。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458.4亿元、1591.6亿元,比年初增长8.7%和12.4%。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达到281.7万吨,实现“十二连增”,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市新增茶园7000亩、高档苗木花卉2.8万亩、奶牛2万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4万亩、绿色食品8.2万亩、有机食品1.2万亩;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11件。新增农民合作社1327家、家庭农场943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4家。澳亚牧场、益客食品、东方园林、滕头园林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泰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肥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天泽农业科技园、泰茶“良心谷”生态示范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发展较好,带动作用明显。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岱岳区、东平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10余项,引进、示范新品种50多个。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060 项,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5万亩,解决了1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7.5公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得到加强,新泰市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 工业转型成效明显,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15.1亿元、利税768.3亿元、利润464.4亿元,分别增长12.7%、6.9%和3.6%。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3家、利税过亿元企业26家。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636.3亿元,增长10.5 %。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5%和2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泰安高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加快建设。我市被确定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新泰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100余项,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5%,技改投资增长17.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2家。康平纳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商标战略深入实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4件。泰安高新区突出高端项目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智能机器人和激光器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先后签约入区。 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作用逐步增强。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3.5%,服务业税收占比达到46.1%。旅游业初步改善了“山热城冷、昼热夜冷、夏热冬冷”局面,“三日游”影响力持续增强,游客满意度指数保持全省前列。全市共接待游客53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5亿元,分别增长10%和13.3%,泰山游客量首次突破500万人次。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中国物流泰安国际物流园、泺亨(泰安)现代物流中心、速恒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和园区正在建设,新矿物流中心进入全国物流企业百强;泰山钢网、三星物流、杞农云商、泰山义乌购等本土电商企业快速成长。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1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120个,完成投资428.6亿元;100个前期推进项目开工65个。泰安如意科技时尚产业园、泰山玻纤产业园、国电热电联产、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华新现代服务城等项目顺利建设。借助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助推山东转调创投资洽谈会,面向民营企业大力开展招商活动,引进8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企业和114家省外知名民营企业。成功举办了中国泰安投资合作洽谈会、(深圳)泰安经济合作洽谈会、中国(泰山)国际矿山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等重大活动,签约了一批新项目。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境内招商引资项目350个,同比增加69个;新开工外商投资项目79个,同比增加22个。 重点改革积极推进,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实施了市、县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4项,取消40项,下放20项。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公开了市级和6个县市区本级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总额,以及67个市直部门和281个县直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加强了财政审计监督,全市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6.4%;积极开展“营改增”试点扩围,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得到落实。创新国资监管体制,完善了监管机构、投资运营公司和实体企业“三位一体”改革架构,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增长71.8%。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各类市场主体新登记数量增长60.9%。全市81.1%的村庄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东平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徂徕山林场被评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启动了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市利用外资7.8亿美元,实际到账4.1亿美元,分别增长49%和34.6%。实现进出口总额29.7亿美元,其中出口17.3亿美元、进口12.4亿美元,分别增长19.5%、26.7%和10.8%。完成境外投资1.6亿美元,增长53.4%。泰安高新区海关综合监管区、青岛保税港区泰安(新泰)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有新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泰城规划实施了104国道改建、徂徕山汶河景区开发,分别拓展发展空间100多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坚持实施片区开发、组团建设,万达城市广场、天房美郡、财源街中央商务区、中国五矿、雨润国际广场5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和高铁新区、新华片区、万官片区、碧霞国际社区等10个城市片区加快推进。泰山会展中心建成运营。万官大街、花园路、温泉路南段、双龙路等顺利建设。引水入城工程全线贯通。西区“汽改水”全面完成。奈河景观提升工程效果显现。龙潭路地下停车场、6处农贸市场建成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泰城新增139辆公交车,实行了“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肥城市被确定为全国主体功能区工作试点县,新泰市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13个全国重点镇和10个省级示范镇建设加快。全市建成农村新型社区266个,完成农房集中建设4.7万户、危房改造1.17万户。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行动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69个乡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3386个村(居)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58个、省级生态村18个;新泰市、肥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验收。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成片造林2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1%,汶河、康王河两处湿地被批建为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空气质量在全省内陆城市保持领先。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民生支出达到168.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9%。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除泰安一中新城校区正积极推进外,其他9件全面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万人。收缴社会保险费133.7亿元,发放社会保险金114.2亿元;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5元提高到75元;城市月低保、农村年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50元、625元和1000元。全市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处、农村幸福院506处,新增养老床位13230张,山东泰山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顺利。开工保障性住房10514套,基本建成7700套。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1.6亿元。 学前教育更加普惠,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达到81.5%;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肥城市、宁阳县、新泰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提高到35元;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新泰市、肥城市被确定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主体完工,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落户泰安。“群众文化艺术年”活动深入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泰山区、肥城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东平戴村坝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试点,我市连续13次获得全省人口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相关热词搜索:
[宁阳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工作报告】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池锝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