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乐视电视touch it宣传片中英文歌曲

停牌逾一月&樂視今復牌
&&&&來源:&&&&
&&&&&&字號
原標題:停牌逾一月 樂視今復牌
  停牌逾一月的樂視網今起復牌。上周末,樂視網發布公告,擬在未來一年內,將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樂視網。
  據了解,樂視網自10月27日起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而停牌。停牌期間,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深陷“不歸門”事件。11月末,賈躍亭在香港完成胸腺瘤一期治療,隨后其又發微博稱已回北京,並表示樂視將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上周末樂視網發布公告,披露“重大事項”進展。根據公告,樂視網原本打算收購資產,但由於重組雙方在估值方面存在分歧,最終該重大重組事項宣告終止籌劃。
  樂視網同時還發布公告稱,其接到控股股東賈躍亭的通知,“為了進一步發揮樂視生態的協同效應,從根本上消除公司與關聯方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簡稱‘樂視影業’)的關聯交易,擬在未來一年內的合適時機,以合理的方式,按照中國証監會有關規定,啟動將關聯方樂視影業的控股權轉讓給公司。”
  據悉,樂視影業是樂視網的兄弟公司,其實際控制人均為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今年9月,樂視影業宣布完成B輪3.4億融資,樂視影業估值達4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此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樂視影業均表示要獨立上市。但在業界看來,由於監管層更青睞讓國內企業“集團上市”,且樂視影業與樂視網關聯交易太多,樂視影業不一定能夠通過上市審核,由樂視網定向增發收購樂視影業或將是最后選擇。
  深創投作為樂視影業資方之一就曾公開表示,其團隊將全力推動樂視影業獨立上市,如果不能獨立上市,即使是合並到樂視網中,也將帶來可觀回報。在外界看來,將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不僅能解決內容上同業競爭的問題,也能讓樂視網估值大幅跨越,對上市公司未來的生態系統布局形成重大利好。
(責編:胡曉、陳健)
善意回帖,理性發言!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恭喜你,發表成功!
請牢記你的用戶名:,密碼:,立即進入修改密碼。
s后自動返回
5s后自動返回
恭喜你,發表成功!
5s后自動返回
最新評論熱門評論
數碼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時排行&|&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盘点代言中国企业的足球明星&C罗携手乐视网
王荆阳&于南&杨萌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盘点代言中国企业的足球明星 C罗携手乐视网
编者按:巴西世界杯激战正酣,一位位绿茵场上的巨星,身披国家队战袍,为夺得冠军和荣誉奋力厮杀。男人看球技,女人看帅哥,在世界杯期间人们总会找到自己爱看的。在欣赏球星的矫健身姿的同时,国内众商家看准了球星的商业价值,梅西、C罗等足球明星纷纷淘金中国企业。
可以“输球”但不能“输钱”
谁说世界杯与中国无关?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在全球瞩目中疯狂开场,各国球迷进入到喝着啤酒相互嘶喊的节奏。虽然,里约热内卢依然看不到中国队的英姿,这并不妨碍中国企业淘金世界杯的热情。
国外知名品牌对代言人的选择早已不再局限明星、名模的范畴,贝克汉姆曾几百万英镑代言CK内衣,健硕性感的身材、英俊的面庞,其海报几乎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海报不一定能尽情展现品牌服装本身的特色,但那些令男性羡慕、令女性血脉贲张的肌肉好身材就已经是足够的卖点了!
国内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杀出一条道路,借助世界杯的影响力搞代言和营销已经熟门熟路。例如早在2002年,“神奇教练”米卢率领中国男足冲进韩日世界杯。奥克斯嗅到商机,火速聘请米卢出任空调形象代言人。2006年德国世界杯,奥克斯再接再厉,请贝克汉姆、罗纳尔多、齐达内、劳尔、卡洛斯五位国际球星代言,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
看准球星效应的不止奥克斯一家,在今年巴西世界杯上,乐视体育更是利用“互联网思维”,玩了把众筹C罗的新招。阿根廷队10号球员梅西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于是奇瑞、腾讯以及苏宁云商等中国品牌纷纷向其抛出橄榄枝,各大商场、网站及地铁里随处可见梅西做代言的广告。
世界范围的知名度无疑是国内各大企业愿意花高价请球星代言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些企业搭上世界杯的“顺风车”,打着球星代言的幌子,忽悠球迷和消费者,红星美凯龙就是其中的例子。根据4月下旬红星美凯龙的海报宣传,很多球迷以为著名意大利球星皮耶罗将亲临深圳红星美凯龙参加其“大牌巨惠世界杯”活动。然而,很快皮耶罗戳破了这一谎言,他在其个人推特上解释称:“请忽略网络上流传我在4月份将至中国参加活动的谣言,那完全不是真的。”诚信是商家的根本,连营销手段都造假,也难怪消费者和球迷都表现出愤怒了。
在这场代言盛宴中,不得不提一下中国足球队的队员们。我们几乎在每座大城市都有职业队,但近几年中国足球运动员几乎不存在为知名企业广告代言的情况。说到底,真正有商业价值的球星除了要“长得帅”,还得“踢得好”。
C罗成足坛吸金“第一人”
追风少年的成长救赎路
今年3月8日,乐视网与国内众筹平台众筹网在京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协商,通过乐视网推出以众筹的形式签约乐视体育代言人C罗。双方商定,如果该项目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成功筹集到1万人支持(每人1元钱,目标金额为1万元),项目即告成功。届时,乐视将签约国际足坛明星C罗作为世界杯代言人,所有参与这次“我签C罗你做主”众筹项目的成员均能享受乐视体育在世界杯期间的专享会员服务。
而随后C罗在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的表现以及他的明星效应可以看出乐视此次的举措堪称超值,在与伊布领衔瑞典队的两场比赛中,C罗几乎凭一己之力独进四球把葡萄牙带进巴西世界杯。这位新科金球奖得主,争议极大却在全球拥有1.1亿粉丝,足坛财富榜第一位的超级球星。
进军中国市场
作为足球界吸金第一位的超级球星,C罗在中国的代言其实还没有真正开拓出来。而此次C罗与乐视合作的敲定也能看出其可能会继续发展国内代言的苗头,毕竟以中国的市场潜力理应不该被C罗这样的巨星所遗漏。在最新的2014年足坛财富榜中,C罗以200万欧元的微弱优势领先梅西成为全球第一人。
这份榜单虽然名义上是2014年财富榜,但统计的是球员在2013年的财富总额,C罗的数据为1.48亿欧元。C罗在2013年与皇马签署了五年长约,他税后年薪为1700万欧元。在率领葡萄牙获得世界杯门票之后,C罗的耐克赞助费由每年500万欧元上涨到了600万欧元。自身的健康形象,还使得C罗成为阿玛尼、嘉士伯、KFC等大品牌的赞助对象。
而此次C罗代言乐视,可谓是国内电视厂商为此次世界杯量身打造的商业战略。在世界杯即将到来之际,众多电视厂商无不使尽浑身解数,抓住世界杯所带来的商机,将世界杯打造成为“视”界杯。毕竟作为国内互联网电视领航者,乐视也是不遗余力的追求最亮眼的巨星,而C罗此次助阵乐视,无疑大大增加乐视的竞争砝码。
其实从曼联开始,C罗足球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大家好像都不太喜欢这个踢球花销,个性张扬,喜欢耍帅摆弄发型的坏小子,觉得他踢球不实用,华而不实,而且由于C罗喜欢戏耍式过人的原因,防守他的球员一般对他都是不留情面,而就在此时,弗爵爷选择继续信任这个还不成熟的少年,让他坚持自己的风格,因为他相信,这是一个不世出之奇才,只有经历这些磨难和非议才能让他成长,“他好像是球迷心中的一位新的英雄人物,我不得不仔细地使用他,因为你要清楚,他现在只有18岁,我必须小心地照看和保护他。”弗格森毫不掩饰对C罗的喜爱之情。
在红魔的六年生涯中,C罗逐渐成长为一位世界级巨星,他给曼联带来了一次欧冠冠军,三次联赛冠军,一次世俱杯冠军,两次英格兰联赛杯冠军,还有两次英格兰社区盾杯冠军,出场292场,进球118球,助攻61此,可以说C罗也用胜利和进球回报了老爵爷对他的信任,C罗也把红魔曼联再一次带到了顶级俱乐部的巅峰。
欧冠封神再战世界杯
当C罗以创造足球历史转会费记录的9600万欧元的天价数字来到伯纳乌球场时,巨大的光环就注定要如影随形的笼罩在他的头顶,这时候,人们不仅仅关注C罗的个人数据有多么的耀眼,更多的是他能否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俱乐部之一,带来能匹配它地位的荣誉,从此,他与梅西所在的巴塞罗那俱乐部之间的明争暗斗被世人无限的扩大,而这对初来西甲联赛的C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压力,这个压力,足以把他压垮。在巴塞罗那拿到创纪录的六冠王,梅西连续四次问鼎金球奖的时候,皇马的拥护者们无疑把全部的目光都投向他们的最大希望――C罗。即使他在皇马的前四个赛季145场比赛里拿到了进球146,助攻39这样前无古人的数据,因为对皇马球迷来说,欧洲冠军杯,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而巴西世界杯的到来,C罗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带伤出战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此次世界杯首站葡萄牙惨败在德国战车的车轮之下,C罗赛后被世界各大媒体批评的体无完肤。对于葡萄牙队发出的警告,人们都在怀疑以C罗的伤病是否还会继续在世界杯赛场上征战,对此C罗的回应是:“由我自己来决定是踢还是不踢。”
很多人批评他,批评他性格狂妄和炫耀的行为,曾有一篇文章这么介绍过他:他不喝酒,因为酒精让他想起他父亲因酗酒而去世。不纹身,只为能够每年献血两次。出巨资在巴基斯坦建学校,并向非洲饱受饥饿的国家捐款3百万欧元。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受争议的巨星,但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从未放弃,尽管被人称作自私鬼,傲慢自大狂,但这个理应得到更丰满认识的人值得你去尊重。他就是C罗,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一定要尊重这个28岁的男人。这个带点悲情色彩的球星,总有感动你的片刻。
“你可以不爱我,但你至少要怕我。”C罗对那些批评他的人曾经这样说道。
(责编:杨波、王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播报:
《小时代3》预告片首发乐视网 24小时破千万流量
5月7日晚9时,《小时代3:刺金时代》先导预告片乐视网四屏同步全网首发,预告片中周崇光“死亡”事件成为影片情节重要线索,杨幂、郭采洁痛哭反目闺蜜情陷入危机,而杨幂的多次悲痛情绪特写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该片上线24小时流量突破1000万,创下电影预告片首发流量的最高潮。
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自开机至今,其内容始终保持低调神秘。在经历5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当晚20:58分,导演郭敬明在微博中首度曝光《小时代3》影片内容,解密惊心动魄的人物命运。
郭敬明在微博中写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你会忘记这个时代,但你,会永远记住我们。”又是一年盛夏了,期待与你们的#小时代717重逢之期# 。一条微博,引爆网络。而与此同时,乐视网凭借多屏运营能力PK掉所有竞争对手,全网首发《小时代3》首次先导预告片。
88分钟,郭敬明微博荣登24小时热门微博之首,成为微博关注最高点。预告片上线24小时,乐视网流量突破1000万,创下电影预告片流量的最高潮。据了解,乐视网移动端流量超过PC端,再创继《我是歌手2》后的传奇。由此,也可以看出,网友的观看习惯也开始转移到移动端、TV端。
作为小时代三部曲的完结篇《小时代3》,在第一、二部里交错铺设下的伏笔,将在最后一部的故事里密集引爆。从先导预告来看,影片除了延续精美的画面风格,更显故事构架曲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片中新增多场“撕裂”式剧情,姐妹的再次反目、爱人的生离死别,冲突性极强的故事与人物纠葛逐渐浮出水面。
目前,改编自郭敬明小说并由他亲自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已确定7月17日全国公映,影片汇集了杨幂、柯震东、郭采洁、陈学冬、郭碧婷、谢依霖等群星加盟演出。有评论说,《小时代》的画面是属于柴智屏的,内容和台词才属于郭敬明,所以这是一部像极了女版《流星花园》的F4,但内容却又有点《杜拉拉》的味道。
对于《小时代》系列电影多为90后粉丝群体的说法,著名媒体人肖明超说,他在90后群体中进行过调查,如何看现在对他们的热议,得到的答案是,哪个群体都有极端分子,不能因为某些人而放大到整个代际。文化就应该多元存在的。
据悉,《小时代3》与神话题材的《诺亚方舟》、安吉丽娜·茱莉主演的《沉睡魔咒》等电影,同时入选英国BBC电视台今年八大必看电影。BBC的文章中认为,《小时代3》上映可能是中国电影2014年夏天发生的大事之一。《小时代3》是《小时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该片记录了一群热衷时尚的少女的经历,被描述为是《欲望都市》和《时尚女魔头》的中国混合版,该系列的前两部电影在票房上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第07版:产业经济|公司
国际金融报
往期回顾 &
乐视网再现涨停(IT 风云)
或因超级电视受热捧
本报记者 史燕君 发自上海
国际金融报
  乐视电视的价格,靠硬件本身赚钱基本很难。如想在内容方面赚钱,中国乃至全球,做到很大规模的例子仍未出现。因此,乐视TV盈利模式的效果究竟几何,还有待观察    7月3日12时,乐视TV·超级电视X60在乐视商城开售,仅49分钟后,1万台现货即被抢购一空。受此利好因素影响,昨日午市开盘后,乐视网股价一路高歌,以涨停封盘,报收于31.93元/股。  国内家电市场60寸大屏实际上还处于市场培育期。奥维咨询(AVC)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60寸大屏液晶电视销量为25万台,平均月销量2万台;2013年前4个月,60寸大屏液晶电视的总销量为12.8万台,平均每月销量3.2万台。因此,此次乐视网仅49分钟便销售1万台电视的成绩,创下了大尺寸电视瞬时销量第一的纪录。  据本报了解,两款X60、S40产品售价分别为元,1999元+490元(前者是电视机价格,后者是乐视网TV版12个月服务费)。  “保守估计,乐视TV现金回流超7500万元。”乐视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预计,“如加上即将在7月17日中午12点开售的40寸电视S40,首批2万台超级电视将为乐视TV带来过亿元的现金收入。”  但市场不乏质疑声。7月2日,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直言“对超级电视的物流、售后服务表示担忧”。杨东文透露,为亲自体验乐视TV的服务和应用,创维预订了一台乐视TV,“但目前还没有到货”。  对此,乐视TV副总裁张志伟随即反驳称,“乐视TV已建立起一套供应体系,仅用3个月时间,便建立起直达全国100多个主要城市的配送网点。这一体系还将在磨合中,将会进一步完善”。  对于外界质疑的售后服务,张志伟称,乐视TV将体现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更多采用互联网思维为客户服务”。  业内人士则认为,硬件销售良好只是起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持续向用户收取每年489元的服务费。乐视创始人、CEO贾跃亭此前表示,乐视的模式是硬件不赚钱,靠软件赚钱。  市场信息显示,除苹果外,提供增值服务的公司利润要远高于硬件是IT行业的特有现象。乐视的TV版图也是看中了这点。有媒体计算,以首批购买的2万用户计算,乐视从这批用户身上每年就可以赚取980万元的收入。  易观分析师张颿也分析,网络视频市场由于用户、广告主预算固定等原因导致空间是有限的,电视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并未饱和。他认为,乐视TV这种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但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认为,乐视推出的价格,靠硬件本身赚钱基本很难。如想在内容方面赚钱,中国乃至全球,做到很大规模的例子仍未出现。因此,乐视TV盈利模式的效果究竟几何,还有待观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同洲电子巨亏&“挑战乐视小米”被指忽悠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同洲电子巨亏 “挑战乐视小米”被指忽悠
  ●志在成为中国乔布斯
  ●坚决不做跟随者、抄袭者
  ●一定是做精品
  ●续写乔布斯四屏合一的梦想
  ●我的使命就是三网融合
  ――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
  去年9月,老牌机顶盒制造商同洲电子直接向乐视和小米宣战,喊出将让它们的盒子产品过“最后一个中秋节”。但一年过去,同洲电子推出的飞看盒子的用户规模,与喊出的“一年5000万用户”相去甚远。同时,其推出的电视产品,也仅在一轮销售后“偃旗息鼓”。而意欲发力的手机业务,仅在半年内就迅速被边缘化。
  最近两年,同洲电子的战略主题,一直是“转型”。甚至为展示转型决心,同洲电子还打算更名为同洲互联。不过在业内看来,同洲电子转型并不顺畅,“变革不能一蹴而就,转型阵痛在所难免”一家券商的研报这样表示。
  10月10日,同洲电子的非公开发行方案,被证监会审核通过。根据方案,同洲电子拟募资7.93亿元,投向“辽宁省DVB+OTT电视互联网业务投资项目”。
  传统机顶盒业务日薄西山的情况下,在同洲电子看来,该项目的实施,将快速推进其向电视互联网行业的转型。
  不过面对多项战略无法达到预期,部分投资者斥责同洲电子是在“忽悠”。转型的阵痛及战略摇摆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同洲电子巨亏1.56亿元。
  发起挑战一年未见成效
  一年之前的9月24日,同洲电子在北京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的前期宣传极为高调。发布会的前一周内,同洲电子两次在全国30多家报纸同时投放大幅广告。一条广告语是这样的,“没有苹果,手机只是手机;没有同洲,电视还是电视”。另一条广告,更是直接指向了当时风头正劲的乐视和小米,“某米某视机顶盒,明天可能是你们最后一个中秋节”。
  在新品发布会上,同洲电子推出了“飞看盒子”。这款盒子的一个使命,即是引爆“盒战争”。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曾宣称,飞看盒子的推广目标,是两年内发展1亿用户,“第一年5000万,第二年5000万”。
  不过“折腾一年”下来,同洲电子发起的挑战未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没有披露飞看盒子的销售数据。记者点击同洲电子官网内两款机顶盒――飞看盒子2代和飞看小优的购买页面,直接跳转至京东商城。京东商城没有显示这两款机顶盒的销售数据。但购买页面上,10人评价了飞看小优盒子,49人评价了飞看盒子2代。
  可供对比的数据是,同样是在京东,一个新小米盒子的购买页面,有5.5万人对商品进行了评分;一款乐视盒子,也有400多人评价。乐视网今年7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上市至今年6月底,乐视机顶盒的累计销量(含机顶盒)约为175万台。
  即便假设飞看盒子1年销量可以接近乐视过去两年半的累计销量,飞看盒子的用户规模也不会超过200万户。同洲电子在给新京报记者的回复函中称,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发文规范OTT业务,而这让OTT业务的市场格局不断调整,“关注到市场变化的情况下,OTT盒子暂未规模销售。”这与“两年发展1亿用户”相去甚远。同洲电子回应称,袁明说的用户数,“是表达了一种愿景”。
  此外,去年9月26日,同洲电子的股价为12.75元;今年10月17日,同洲电子的收盘价为10.37元。当前同洲电子总市值约70.82亿元。目前,乐视网的市值,已经突破300亿元;而小米的估值,早前就超过了100亿美元。可以说,同洲电子与其两个“假想敌”不是一个“重量级”。
  净利长期低迷逼迫转型
  去年至今,同洲电子这家机顶盒制造商,被持续地打上浓重的“转型”色彩:其官网在百度搜索页,显示出的名字为“同洲电子,为电视互联网而生”;网站内一幅海报的主题就是“转型、重生”。
  甚至,“同洲电子”这个企业名称,也极可能成为转型的牺牲品。半年报透露,未来同洲电子将更名为“同洲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确切体现公司进军电视互联网的战略发展布局”。
  如此紧迫的转型脚步的背后,是其固有生存土壤的日渐薄弱。在转型前,电视卫星接收器和传统电视机机顶盒,是同洲电子的两大主营业务。
  2007年,受益于国内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全面推进,同洲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21亿元、净利润超过1亿元。但此后多年间,同洲电子的净利润陷入长期的低迷。
  2010年,在营收取得23亿元的情况下,同洲电子竟亏损了1.3亿元。如此业绩明显与董事长袁明的预测背离。据媒体报道,2006年同洲电子上市时,袁明曾放言,到2010年,同洲电子实现100亿元的收入。
  “广电行业需求爆发性增长的时期已过,市场总体容量逐步进入稳定增长,导致竞争压力增加;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视频服务的快速发展,广电运营商有线电视业务的成长空间受到很大影响。”同洲电子曾介绍机顶盒市场的现状称。
  众所周知的情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运营商、以乐视、小米为代表的IT公司纷纷推出了OTT盒子(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
  “现在国内生产盒子的企业,接近200家。”市场资深人士支国平称,与2006年前后市场高峰时期相比,机顶盒的单价“下滑了接近一半”,“原来每个三四百元的机顶盒,现在也就200元。”
  从其2013年年报来看,去年,同洲电子通过有线电视接入设备所取得的收入,较之此前一年下降4.26%;同期产品毛利率为25.78%,下降1.12%。同洲电子的转型是不得已而为之。
  飞看盒子推广缓慢拖累财报
  “对于广电来说,要保证既有客户不流失,肯定是需要拥抱互联网的。”同洲电子曾如此判断。
  同洲电子提出的转型思路为:“与广电网络紧密合作,一起建立建设完善云端平台,使其可以与最好的互联网平台媲美”;“并以电视机为核心,与其他终端建立一对多的完整生态圈”。
  从同洲的表述来看,“生态圈”的核心部件之一,便是去年9月新品发布会推出的“飞看盒子”。
  同洲电子深耕的广电行业,是计划目标1亿用户的主要来源。同洲电子所设计的商业模式为,向普通用户免费推广飞看盒子――用户只需缴纳99元押金和8元的月租,即可免费领取售价499元的盒子。
  今年1月,袁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通过硬件的免费,可以迅速扩大用户规模,为后续的应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袁明认为,传统的硬件赚钱模式已遇到瓶颈,“提供高附加值的内容和应用是将来的大趋势”。根据半年报,这些增值业务包括视频、在线教育和电视游戏等。
  今年1月,在接待机构调研时,同洲电子称,未来五年内计划发展170万“DVB+OTT”(有线电视直播+电视互联网,即广电版三网融合)用户,2014年的计划为25万户,其余四年分别为40万、35万、35万和35万。
  据媒体报道,DVB+OTT市场推广缓慢,今年上半年同洲电子刚刚完成在甘肃、贵州、湖南、辽宁等省份的布局,并开始试点。
  今年上半年,同洲电子营收、净利出现双双大幅下滑。上半年同洲电子营收7.5亿元,同比下滑2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608.11万元,同比下滑1068.4%。
  电视、手机业务“偃旗息鼓”
  过去一年,同洲电子还相继推出了电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款硬件产品。
  去年9月,飞看盒子发布的同时,号称“史上性价比最高电视”的同洲“飞TV”也见诸世人。根据介绍,飞TV融合了电视、广电和互联网,“一键集成DVB+OTT,无需机顶盒”。
  官网显示,55英寸的飞TV,售价为3999元。“这是一款能承载同洲梦想的电视机。”去年9月的发布会上,袁明说道。而据媒体报道,袁明曾视飞TV为向其偶像乔布斯致敬的产品。
  官网显示,去年9月发布至今,飞TV只进行过一轮销售。公开报道检索,第一轮共销售飞TV的数量为1088台。目前,同洲电子官网的飞商城上,飞TV仍处于预约登记的状态,开售时间未知。
  一位电视厂商的高层则称,最近几年国内不少公司纷纷跨界推出电视机,新进者要想持续地受到消费者认可,绝非易事,并且“同洲电视机,也没有明显超出老牌厂家的优势”。对此,同洲电子回应称,不认可上述说法。据其披露,由于目前OTT市场格局调整,未来同洲的电视产品将更多地向“广电一体机”的方向推广,“即与广电运营商进行业务套餐捆绑来推广一体机”。
  谋求实现“四屏合一”的同洲电子,还进军了手机和平板市场。早在2009年,同洲电子就曾推出过一款商务手机。2012年底,同洲电子再次发布了一款名为“飞Phone”的手机。当时报道称,这款售价1799元的手机,首批开售的1000台,5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今年4月,同洲电子又推出一款主打信息安全的960手机。官网宣称,这款手机经过9年研发。“手机业务是公司2014年全力开拓的新业务。”同洲电子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今年8月公布的半年报显示,960手机尚未进行规模销售,市场占有率很小。几乎同时,飞Phone改名换姓为“北斗小苹果6”,售价从2年前的1799元降至499元。
  “消费者的潜在认识中,同洲就是一家广电行业的公司。它去做手机,很难实现品牌溢价。”一位观察人士称。
  8月29日,在半年业绩说明会中,同洲电子公布了手机等移动端产品的最新定位――是作为在DVB+OTT业务覆盖后可以发力的产品。也就是说,仅在不到5个月时间内,手机业务的地位就从“全力开拓的新业务”降格到了公司战略的边缘。对此,同洲电子的回应是,配搭960手机的操作系统,“在审批、市场拓展等方面需要战略时间和空间”。
  同洲官网的“爱摸客”社区里,飞看机顶盒、飞TV、飞Phone的总发帖数为1万条、1万条、7869条。10月13日,上述板块的全天新增发帖量不足10条。“了无人烟。”一位投资者形容说。
  同洲电子的“假想敌”小米和乐视的论坛,则是另一番景象。其中,小米社区的日发帖量超过10万条、总发帖量逾2.1亿条;乐迷论坛的乐视盒子板块,总帖数为49万条。
  投资者指责公司“忽悠”
  为了促进960手机的市场推广,今年2月,同洲电子与拥有中超联赛商务开发权利的华视传媒签约,意欲以3年3000万的价格赞助中超。
  但半年报显示,这笔赞助最终“黄了”。因华视传媒无法落实“同洲960?4G”成为中超官方供应商等权益,双方解约。截至半年报公布,华视传媒还欠同洲电子680万元。
  对同洲电子多项举措无法达到预期,投资者多有不满。同洲电子的互动易平台上,尽是来自投资者的指责与牢骚。诸如“吹牛皮”、“忽悠”等词语,屡有出现。
  一揽子的“转型”举措,还没能起到“拯救作用”。相反,转型期间,同洲电子的生存处境,愈加恶劣。
  “行业竞争超白热化,公司营收面临巨大压力。”今年8月,宏源证券发布研报,赞许了同洲电子的转型,“唯有变革方能自救”。但研报同时称,“变革不能一蹴而就,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同洲电子也在多个场合告诉投资者,公司正处于转型期,会面临各种问题,但“公司及管理层都充满热情信心努力推进转型”。
  但9月底,董事长袁明一纸减持公告,却被部分投资者质疑“是否对公司未来没有了信心”。根据公告,袁明于9月25日以9.5元/股的价格,减持1500万股,合计套现1.425亿元。
  按照早前发布的提示性公告,未来6个月内,袁明仍有可能继续减持3971万股。
  对袁明的减持动机,同洲电子的解释为,“是其个人财务的安排”。
  董事长减持或铺路定增
  有分析认为,袁明此次减持意在为同洲电子的定向增发筹资。10月10日,同洲电子宣布,证监会通过了其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
  今年8月同洲电子提出的《非公开发行预案(修订稿)》显示,同洲电子拟向袁明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300万股。袁明承诺,将认购其中不低于35%的股票数量。
  依此计算,袁明的认购数量可能在2205万股以上。而本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不低于7.97元/股。由此,此次定增中,袁明或需要资金1.75亿元。
  袁明于9月25日减持的1500万股,即可满足本次认购所需资金的80%以上。而袁明可能累计减持5471万股的举动,有媒体猜测称,结合同洲电子年内亏损的业绩预期,袁明不排除是在高位套现。
  根据非公开发行预案,此次发行募集的7.93亿元,将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投入至“辽宁省DVB+OTT电视互联网业务投资项目”。该项目由同洲电子与辽宁当地的北方广电合作。同洲电子采取“押金加月租”的形式,帮助广电运营商进行DVB+OTT智能机顶盒的推广。此后,双方将基于OTT基本套餐业务、影视点播、广告、商城和游戏等业务合作。
  “DVB+OTT业务的全面推进,将快速推进同洲电子向电视互联网行业的转型。”非公开发行预案称。
  8月27日,同洲电子向机构解释称,它与广电的合作将采取分成的模式,“就收益按比例分成,具体比例看每个运营商的合作情况”。宏源证券在研报中称,随着今年6月广电总局连续发文,加强对智能电视和智能盒子的监管,“作为广电系的干将,同洲电子有望从中受益”。
  两名受访对象对这一模式表达了担忧。“广电向来强势,以后不排除合作中要求更高的分成比例。”
  “合作是基于与广电运营商互利互惠、风险共担的情况下展开。”同洲电子回应称,公司与运营商一起以终端补贴、业务分成、增值业务拓展等形式运营“DVB+OTT业务”,“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
  ■ 人物
  袁明:广电系“乔布斯”
  创业成富豪
  51岁的袁明,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安徽淮北发电厂的工程师。1993年,怀揣500块钱,30岁的袁明南下深圳创业。
  袁明曾对媒体回忆当时的心境,“我很快乐地来了深圳”,“这是一种向往”。
  靠着做LED显示屏,袁明所创立的同洲电子掘得第一桶金。1997年,同洲电子开始转型做数字电视。依靠多次中标广电系统的工程,同洲电子的有线电视机顶盒业务发展迅速。
  2005年,同洲电子实现营收9亿元,利润7000万元。次年,同洲电子登陆中小板。上市首日,袁明的身家达到了13亿元。
  创业的成功,使得袁明经常登上各类富豪榜。2011年,在其家乡江西的一份富豪榜中,袁明位居21位。
  “东方乔布斯”
  公开的报道里,51岁的袁明,总与“乔布斯”联系在一起。与雷军撇清“不想做中国乔布斯”不同,“乔布斯”的标签,是袁明主动给自己打上的。
  2012年,袁明出席论坛时,公开喊出“志在成为中国乔布斯”的口号。有些报道里,这个称号又成了“东方乔布斯”。
  最近两年,“乔布斯因素”与袁明如影随形。比如,发布会上,袁明穿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袁明曾自称,他的性格“跟乔布斯很像”,“坚决不做跟随者、抄袭者”,“一定是做精品”。
  发布飞TV时,袁明说,他要“续写乔布斯四屏合一的梦想”――公开报道说,袁明把乔布斯比作曹雪芹,把自己比作高鹗,而他要续写科技版的《红楼梦》。
  坚守广电还是奔向互联网
  不可否认,袁明自诩“乔布斯”后继者的做法,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讥讪。在一位观察人士看来,袁明的思维过于活跃,“今天抛出一个战略,明天又换了一个方向。”
  欣赏袁明者,亦不在少数。曾有资本方公开称,他欣赏袁明“十几年如一日对于技术、对于创新的热情”。
  同洲电子提出的转型方向是电视互联网。去年底,袁明提出,同洲电子要强化互联网基因,“真正做一个互联网公司”。
  但在有些场合,袁明又称同洲电子是广电系统的龙头企业。“我的使命就是三网融合”,这位“东方乔布斯”去年说。(尹聪)
(责编:闫璐、李洪涛)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视盒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