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国际与东方集团股票什么关系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 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北仑港。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系多方投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核心企业为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东方电缆有限公司、宁波东方导线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海缆研究院、舟山大能海缆工程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并参股宁波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地&&&&点宁波市职&&&&能电缆
· 宁波海缆研究院承担:
⑴ 高等级、大长度高压光电复合海底交联电缆和海底交联电缆的工艺技术研发推广和提供对外技术咨询。
⑵ 攻克高压光电复合海底交联电缆的接头技术。
⑶ 研究220kv及以下光电复合海底交联电缆附件。
·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含江西东方和东方导线)承担:
⑴ 220kv及以下大长度、高等级海底电缆制造
① 海底交联电缆
② 光电复合海底交联电缆
③ 海底脐带缆
④ 海底动态缆
⑵ 高中低压电力电缆制造
① 1kv-500kv交联电缆
③ 新能源用电缆(核电、风电、太阳能电缆)
④ 轨道交通用电缆
⑶ 民用电线电缆及综合布线制造
② 通信电缆
· 浙江舟山大能海缆工程有限公司承担:
⑴ 大吨位海底电缆专业装卸
⑵ 海底电缆指定海域敷设
⑶ 海底电缆着陆部分工程施工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年产1500公里220kv以下光电复合海缆,100万公里电线电缆类产品、200万箱数据通信线及二十万件网络产品的生产能力。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级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高阻燃综合布线生产基地。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经贸委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入选企业、信息产业部定点生产企业,企业陆续摘取浙江省科技先导型企业、浙江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中国驰名商标等企业荣誉。
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GB/T28001及3C、UL、VDE认证。其中110kV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获CCS船级认证,填补国内空白,并首家通过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110KV海缆软接头检测,提升了传统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自建立至今,一贯秉承“高瞻远瞩、至诚至信”的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先后从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引进世界一流的电线电缆、综合布线产品专用生产设备及全套检测设备。开发生产的多项具备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内部采用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已成为电线电缆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及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电线电缆通信线缆检测中心和宁波市电线电缆通信线缆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同时海缆研究院将致力于高压电缆、光电复合海缆、深海缆、高压海缆附件、新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等高端电缆及上下游配套产品的研发推广、技术咨询。并正在筹划短期内建立国内首个模拟海底电缆工程运行的动态试验基地和国家软接头实验室。为宁波东方集团“十一五”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研发核电站用1E级K1、K2类电缆和220kV海底电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奋勇当先的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将恪守承诺,继往开来,紧跟电线电缆工业科技发展潮流,向着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电线电缆、综合布线产品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勤奋努力,勇敢创新,弘扬民族产业,争创国际品牌,力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当前国内外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势,我们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一五”期间宁波东方集团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宁波东方集团打造成世界著名电气制造商”。
一、科学地提升企业产业经营规模,又好又快地发展企业。“十一五”期间企业立足发展主导产业,适度培育相关产业为宗旨,到“十一五”末(2010年),集团总经营规模力争达到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主导产业经营规模力争超过30亿元人民币,把主导产业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发、生产基地。
二、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促进科技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之路,着力抓好科技队伍的建设,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好宁波研发园区的优势条件,创建国家级企业电线电缆产品研发中心或实验室,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创建电线电缆研发基地,以高新技术、高端产品引领市场发展。
三、科学投资,持续发展,积极打造企业自己的特色管理。“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探索企业快速发展战略和建设 拥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管理,科学地培育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积极尝试产业链延伸和房地产开发,促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同时,打造企业特色管理,提升资本管控水平,有效规避企业各类风险,使企业资产增值速度明显加快。
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品牌,着力推进市场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企业ERP管理,建立起符合本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操作平台,加快无纸化办公进程。不断提升“东方明珠”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实现由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品牌,从而提高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五、弘扬“创新、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加强企业党群建设,弘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创建文明企业、和谐企业,通过三年的努力集团公司成立党委、团委,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与此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通过ISO14001、GB/T28001认证,实施220kV光电复合海缆工程,该项目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多种产品通过浙江省机械联合会组织的产品鉴定,其中CMP达到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核电站用系列八个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低烟无卤环保型地铁用电力电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6年获世界市场中国(电缆)十大年度名牌;成功开发110kV及以下海底电缆;核电站用耐辐照1E级电缆系列和核电站用通信电缆通过中核集团(原核工业部)的部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5年成功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35kV光电复合海缆、海底交联电缆、核电站用电缆;720/50、630/45钢芯铝绞线通过部级鉴定;
2004年获国家产品质量免检产品;与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组建宁波东方大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3年产品企业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2003年立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所电线电缆通信线缆检测中心和宁波市电线电缆通信线缆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2002年“ORIENT PEARL”商标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2009年 成为110KV海底电缆国家标准牵头制定单位。
2009年 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009年 荣获年度“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年 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863计划。
2008年 轨道交通用电缆服务北京奥运会地铁线。
2008年 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07年 宁波东方集团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运营。集团进入资本市场运作
2007年 整合并全面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合一体系。
2007年 220KV及以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海底交联电缆及生产装备开发技术被成功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年 核电站用1E级电缆系列产品通过部级鉴定。
2006年中国单根截面最大、110kV无接头最长(5.5km)的光电复合海缆投放市场,首创国内四个第一。并且达到了光电复合海缆国内技术与生产的领先水平
2006年 集团总部办公正式进驻宁波高新区浙大科技园。向科技信息流集中的高新区靠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巩固了集团母子公司体系的深入实施
2006年 “东方明珠”获世界市场中国(电缆)十大年度名牌;同年核电站用1E级耐辐照电缆通过部级鉴定
2005年 720/50、630/45钢芯铝绞线通过部级鉴定
2005年 开发光电复合海缆、海底电缆、核电站用电缆
2004年 与日本金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组建宁波东方大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4年 东方明珠牌电线电缆被评为国家质量免检产品
2003年 东方明珠牌系列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2003年 设立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电线电缆通信线缆检测中心和宁波市电线电缆通信线缆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2003年 六类数据电缆的中心骨架获国家专利
2003年 与江西省电力公司、江西省工业投资公司合资组建江西东方电缆有限公司
2002年 东方明珠牌系列产品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年 投入扩大开发综合布线及网络产品
2001年 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01年 通过UL质量体系认证及产品认证
2001年 成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000年 数据电缆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
2000年 高阻燃低烟无卤超五类、六类数据电缆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和中国科技发明奖
1998年 宁波东方集团转制为股份制企业
1996年 通过ISO9002认证
1996年 开发的HYPA物理发泡通信电缆作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1993年 宁波东方集团作为北仑区首家市级企业集团组建成立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网易财经频道-中国第七富豪,东方集团总裁张宏伟
您目前的位置:-->-->
中国第七富豪,东方集团总裁张宏伟
日09:58:23  
  ●1954年,出生于哈尔滨市。
  ●1958年,因父亲被打成右派全家下放到呼兰县。
  ●1978年,带领部分农民到哈尔滨承包建筑工程。
  ●1984年,创建“东方建筑工程公司”。
  ●1988年,组建“东方企业集团”,使“东方”成为股份制国际化大企业。
  ●1992年,“东方”在日本成立“东方产业株式会社”。
  ●1993年,“东方”成功收购美国进出口公司、美国出版社、美国国际联运公司等三家美国公司。同年作为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在上交所上市成功。
  ●1994年,“东方”在西班牙成立欧洲分公司。
  ●1998年,“东方”年营业额达到200亿元。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50富豪第7位。其个人资产为3.5亿美元。
  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报负的人来说,不幸和挫折不仅不是灾难,而且是生活的营养、奋斗的动力、前进的助推器……
  张宏伟的童年是不幸福的…
  他家本来住在哈尔滨,父亲在政府机构工作,他本来会像城市所有青年一样经历上山下乡,回城当工人的过程;如果他具有特别素质,又遇到适合的条件,也许会干别的,也许会经商。但不管这些经历是否成功,都不会有他现在这种辉煌。
  命运让他一开始就走了另一条路。
  他没有上山下乡当知青,而是很小就到了农村。当知青们到来时,他是农民。
  张宏伟4岁时,生活突然发生变化。
  他父亲在“反右运动”中破打成“极右派”,又被判处劳教3年。
  全家失去在城市生活的资格,随父亲离开哈尔滨,下放到呼兰县城。
  不久,连县城也不能呆了,又一次下放,这一次就下放到了农村。
  张宏伟的父亲郁郁寡欢,无处伸冤,终于含冤死去。
  张宏伟从此背着“右派子弟”的黑锅,在白眼中度过童年时代。压抑和歧视伴随他的童年。城市生活对他来说远不可及,甚至在他的记忆之外。但在他小小的心灵里,他知道自己是城市中的一员,他向往城市,想回到城市。
  然而,现实情况是:他是一个农村孩子。
  农村的孩子一般有两条出路:一是升学,二是参军,但若“出身不好”便与此无缘。来自大城市的张宏伟不甘心一辈子留在农村,他的一位长辈是土木建筑工程师,也因“政治历史问题”被遣送到农村,聪颖好学的张宏伟便跟他学习建筑设计。
  张宏伟知道学习永远是必要的。尽管张宏伟的童年不幸福。也看不到出头的希望,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他正好有一位可以向其求教学习的长辈。
  更加幸运的是,这位长辈是土木工程师,专业实用,对张宏伟后来的发展奠定下非常可靠的基础。在张宏伟当时那个年龄,求知欲正旺,抓住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变成什么;就像一块干海绵,遇到红色水就汲取红色水,遇到绿色水就汲取绿色水。生活就是这样。
  而他刚好遇到绿色水。
  他长辈的专业是建筑,这就使张宏伟没有走弯路,直接走上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从长辈那里学到的建筑知识和技能使张宏伟受益匪浅.并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走上了建筑道路。
  先是在农村,然后在县城。边学边干,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他成了一个包工头,组织了十几个农民与他一起干。
  然而,这只是练兵,在农村搞建筑最终也只能给那些在外挣了钱回家的农民盖盖新房而已;即便在县城,也只能算小打小闹,挣点小钱,难以有大作为。
  张宏伟听了那位长辈劝告,决定到哈尔滨去发展。他本来就来自那个城市,如今再回去,一切都不一样了,尤其是他自己,他就像一个将军,带领一支军阴向一座城市进攻,他要占领这座城市,从这里走向世界。
  他要改变命运。一个受压抑的孩子现在站起来了,长大成人了,这个城市是否会接纳他呢?
  1978年,他带领50名农民进哈尔滨市谋生,搞工程承包。当时他几乎是两手空空,不名一文,只有一封乡政府开的介绍信。衣袋中装着大家凑起来的700元钱。
  他们晚上住浴室,白天找活干,十几天没揽着一宗生意,好不容易听说有一家酱菜厂要施工,厂长一听是农民,任你好话说尽就不让干。最后张宏伟干脆说先干活后给钱,干不好不要钱,厂长勉强点头。张宏伟跟大家挑灯夜战,把需要干15天的活用3天时间干完了,而且干得很漂亮。厂长挺满意,把余下的工程全交给了他们,第一个工程就是这样成功的。
  第一个10万也就这样到手了。这笔钱来之不易,是拼命干活所挣来的血汗钱。
  张宏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形成了一些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有一个独特说法,这就是“泡沫说”。
  张宏伟说,我侧重于资本经营,我坚信一个观点,市场经济是泡沫经济,就是一个如何经营资本的问题。国内企业谈到有多少资产,但不能表现,往往是涌进行置换,不能想留就留,想抛就抛。
  什么是“想留就留,想抛就抛”呢,那就是资本经或过程中的炒作行为了,一个企业在资本经或者那里,是可以像炒股票一样运作的,是可以买卖的。当然它的叫法有些不同,比如叫收购,叫兼并,叫联合。张宏伟还有一种更形象的说法,炒企业就像炒股票一样,可以让企业的资产在市场流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可能就是3元5元,但也可能认为你值10地,这就是价值规则,通过市场价值评估,你1亿元可能评出了10亿来,也可能1亿元评出了5000万来,有可能增值,也有可能贬值。所以我说,市场经济就是泡沫经济。
  对于张宏伟所说的“市场经济就是泡沫经济”,这种说法可能会引起非议,专家们会反对;但张宏伟正是在这种思想下获得了成功。
  张宏伟这种思路有点打破常规。显然,他是用第三只眼睛在看市场,这只眼睛便是直觉。直觉往往是最直接的,没有被固定模式所扭曲,往往也就是最真实的。
  我们说“商业感觉”的时候,也包含了这种直觉在其中,张宏伟的这种看法的来源大约便是他的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市的原因,第三只眼睛看到的是股市。股市是经济的睛雨表,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游戏性,它的规则只有少数人能操纵掌握。
  泡沫总会消失,但如果泡沫完全消失了,市场也就失去了活力。
  收购锦州港是张宏伟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超前地运用资本营运这个新武器取得的成功,这一成功运作,使他进入了现代企业家的行列之中。
  张宏伟超前地运用起资本营运这个新武器。他在实施对国营企业的收购和改造的策略下,操作经营和资金的运用进展都异常顺利,东方集团最典型的做法是,首先购买国有企业51%(或者更多)的股权,然后再决定对其实行改组方案,从1993年开始,东方对8个公司照这种办法进行了改组,最近东方集团成功地收购锦州港,按美国一家杂志的说法,东方集团可以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机会进入直接由股份公司经营的港口设施。如果按计划进行,东方集团将筹集4000万美元外国资金投入这个地处渤海的港口,并为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做准备工作。
  显然,收购锦州港是1995年张宏伟的得意之作,张宏伟谈起来未免喜形于色,他在介绍其操作运营计划时说:
  东方集团操作产权重组的成功思路,首推锦州港项目。它于1986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996年完成。规划了10年建设期。但是最近一两年,债主盈门,这就逼着东方集团走一条新路——股份制改造。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项目呢?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已经成型的港口有大连、秦皇岛、塘沽和天津新港。大连是一个老港,年吞吐量4400万吨,已经走向最终饱和阶段,即港区非常拥挤,再发展就要占用城市用地。天津虽是新港,基本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也没有什么大大的发展余地。而我们参与的锦州港第一期设计生产能力是550万吨,在全国所有的港口中排第十二位,它的优势在于,有能源码头,离市区30公里,便于邻港工业的建设。例如化工厂,化工离不开原油。铁路每天从锦州通过126对列车,始发28对,京哈高速公路正从港区穿过。锦州港是全国第一个股份制港口,机制上体制上超前。我们操纵它一是在境外上市,辽宁省政府已确定该港为上市公司之一;二是利用这个港口到国际资本市场去拿钱,拿钱再来建设我们这个港;三是通过转变经营权形式,找明白人来做,我们控制港口的所有权。
  张宏伟把这称之为是操作锦州港的三篇文章,如果这三篇文章能做成的话,将来东方集团除了做金融、贸易、食品加工、科技产品开发之外,还会做交通方面的基础建设。说东方在国内有个港口,就很让人家为之而振奋。由于锦州港被收购这个现实,使得东方只要在境内外上市工作做得好的话,便可以在辽宁、黑龙江两省有(经济上的)大突破。尤其是在国内产权与国外资本对接上,通过在美国资本市场的游说,东方基本与世行下面的IFC—世界银行国际金融金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IFC下面的三个部门对锦州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个是基础设施局,提出要投资。第二个是证券投资局,提出如果拿到国外上市,愿做主承销商,全部包销。第三个是金属局,提出可以贷款,如果工作有裨性进展的话,东方在产权重组上,在国际资本的对接上就走出世界性一步。
  外电报道,锦州港已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一家上门者是CSX—美国铁路和水路系统的最大拥有者,世界船业巨首之一。10亿美元的亚洲建设基金也看好港口设施。锦州港还引起了国际金融公司的注意,国际金融公司除了看好港口之外,还证实了东方集团是大有希望的。国际金融公司已做出一项10年期3000万美元的贷款计划,并在未来有可能购买东方集团的股票。
  “幸运之神永远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张宏伟总结出目己企业文化的两大精粹:一是企业形象的包装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在国际上塑造了一群奋发向上的年轻中国人的崭新形象。东方企业集团不单是一家大集团,更是一面立在时代潮头的旗帜。
  在东方集体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为才有位”。一切的一切,只要看准了,就义无反顾地去做。既超前又务实,便有了今天符合国际大商社的产业框架和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区域结构。
  东方企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为经贸、金融、产业三位一体。
  经贸业——1988年,对苏边贸蓬勃兴起,东方集团紧紧抓住契机。在没有经贸权的情形下,利用半年时间,在苏联与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公司,取得了境外经贸权,在境外承包了大规模的工程项月,开办了收录机生产线、彩扩社、商业中心、制钉厂等生产项目,还建起了储运货场和铁路专用线。这些成果引起了国家经贸部的重视,于1992年被特别授予对外经贸权,为全国惟一一家拥有对外经贸权的民营企业。从此一发不可收,获得了前四届哈尔滨贸易洽谈会成交合同额均列第一名的“四连冠”,总成交额分别为2.3亿瑞士法郎、3.87亿瑞士法郎、7.7亿瑞士法郎和9.4亿瑞士法郎。近3年,东方集团在巩固和发展俄罗斯等独联体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东南亚、北美和欧洲市场;在巩固和发展各种贸易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工程劳务和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实行边贸、大贸、内贸上并举,经贸额翻番增长。1993年,进出口额超1亿美元,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业务关系。
  金融业——在我国金融改革方兴未艾、非银行金融机构勃然兴起的时候,东方企业集团又抓住机遇,经国家批准率先于1994年3月在省内成立了第一家企业财务公司。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正式成立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1994年的拆借额超过5亿,在此基础上筹建了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1994年8月,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五家著名企业集团共同与外商合作,成立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资产管理机构——上海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产权交易、企业兼并、改制等方面的工作,客户已络绎不绝。
  实业——东方集团以建筑施工起家,现已发展为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装饰一条龙的完整系列,年产值可达5亿元,高科技产品汗发也有多项成果,“东方神镜”已被国家教委推荐为防近视佳品,“弹性树脂”作为一种钢材替代品,正在开发试制,不久将大规模投产,前景十分广阔;食品生产1990年与韩国合资,引进设备生产新奇特系列糖果——跳跳糖,年产值2亿元;中外合资东方大酒店、东方历险宫、黑龙江(双城)美食中心、东方花园大厦等项目,年营业额超亿元。
  这种多元化、实业化、国际化的产业构架,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生共荣,在国际市场上也属一流,难怪日本的《日经产业新闻》评价张宏伟为“现代开放中国的开拓者象征”。
  张总站在国际大型企业的高度,构建了自己企业的区域结构:以哈尔滨为基地,北京、上海为中心,大连、深圳为窗口,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有步骤地辐射。
  在进一步巩固扩大对俄贸易的基础上,东方企业集团于1993年3月收购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三家公司——美国进出口公司、美国国际联合运输公司和美国出版社,上述三家公司都具有几十年发展历史,地处美国首都华盛顿。这次收购的成功,在美国政界和企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们对中国新型企业的魄力和实务不得不刮目相看。张宏伟总裁计划在收购之后,拓展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技术合作和金融业务,并在美国发行股票,取得融资渠道,然后回中国搞投资项目,扶持国内经济发展。此外,东方集团于1994年9月,在西班牙成立欧洲分公司,1992年在日本成立了东方产业株式会社,在韩国合资食品厂、在香港注册了分公司……
  如果把东方企业集团喻为一列滚动发展、飞速向前的东方快车的话,那么他的铁轨已伸向全球,并将以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日本、韩国、香港为支点,逐步深入到独联体、北美、欧共体和东南亚,形成自己的国际大循环网络。东方集团将充分利用国际上对中国的投资热潮,抓住机遇,发展自我,实行区域互补,产业互补,全面、深入地与国际经济接轨。贸易、金融、资本、信息、技术的领先引入和有机结合,将使东方企业集团尽快跨入国际大企业行列。
  张宏伟曾经计划在1998年(集团成立20周年)时,使企业达到固定资产200亿元,年营业额200亿元,成为一个雄踞世界东方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化的跨国企业集团。他的计划早已成为了现实。
  真正了解东方企业集团,了解张宏伟先生的人都会知道,在东方,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是定下的目标,日后定会成为事实。
  在进一步深入改革、搞活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张宏伟总裁和他带领的东方企业集团所走的探索和创新之路,其宏观意义十分重大。他们通过发展自身,作为一种手段,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有益的企业模式,为中国的改革、经济的腾飞、民族的振兴提供借鉴,并以此证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向世人展示中国的新型企业形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本文摘自金城出版社出版的《2000年福布斯中国50富豪》
 热力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安赛乐米塔尔或将收购中国东方集团
11:35:00&&&&
作者:xuan
  《国际钢铁情报》——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国际钢铁&  钢铁企业决策者和高管层把握全球钢铁动态的重要参考读物。该产品依靠中国冶金报社深厚的行业背景,以全球化视角观察全球钢铁业界动态……&  中国钢铁...
  由于您尚未登录,所以无法浏览具体内容,请点击
  如果您尚未订阅,欢迎您点击进入订阅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0) 传真:(010) 电子邮箱: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 Email:guisheng.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耀东方集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