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macbook air新手入门指南

全球最薄笔记本 苹果MacBook Air官方操作指南
发布时间:日21:33 |
来源:搜狐数码
to see this player.
内容介绍:
&  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日,苹果将在其总部旧金山Cupertino举行新品发布会,将跟新于2008年推出的超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同时会有最新版Mac OS系统推出。以上是,全球最薄笔记本 苹果MacBook Air官方操作指南。
(责任编辑:张国仁)
今日重要新闻新手求助〜air的定位是什么呢_macbookair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082贴子:
新手求助〜air的定位是什么呢收藏
我只玩wow,反恐精英OL,War3,别的不大玩〜air适合我吗?
超极本的始祖...........
完全没有问题,我就在玩着
不清楚魔兽~但是air真心不适合玩游戏
玩游戏就不适合了
玩WOW效果开最低就好了。。 每天日常 CPU大概75度这样 打随机团的话CPU大概95°这样
玩游戏用Pro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从来没用过苹果电脑。。。一切从头学起,郁闷中~~
, , , , , , , , ,
UID在线时间195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9690阅读权限60本币5733 板币0 idea豆0 奶牛币0 绿豆0
, 积分 96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0 积分
MAC OS X是一個多語言系統,你喜歡用啥就直接換,不用裝
UID7838712在线时间438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33874阅读权限100本币21299 板币5 idea豆10 奶牛币0 绿豆3
MacOS内置全球語言
UID9114694在线时间7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2059阅读权限50本币1186 板币0 idea豆0 奶牛币12 绿豆0
, 积分 20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1 积分
你说的这个问题不是个问题
UID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9阅读权限10本币3 板币0 idea豆0 奶牛币0 绿豆0
,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还没拿到手的air,我已经感受到他人性化的一面了~~
谢谢高手们的指点!
UID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9阅读权限10本币3 板币0 idea豆0 奶牛币0 绿豆0
,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还有一疑问,一代的air可以装双系统吗?
UID8399503在线时间3595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86831阅读权限100本币62299 板币0 idea豆29 奶牛币815 绿豆2
UID9574044在线时间13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1118阅读权限0本币1479 板币0 idea豆2 奶牛币0 绿豆1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华大师勋章
申请条件:精华帖满10篇
全民评测勋章
申请条件:至少发布1篇全民评测帖,申请勋章时请提交帖子链接。/thread--1.html
◇联盟荣誉勋章◇
联盟荣誉勋章您所在的位置:
& 笔记本视频 & 正文
视频:苹果Macbook Air官方使用指南
日16:4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热播视频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November 14, 2011&|& by
2011年和小小去 George Street的 Apple Store买下了这款 Base Model Macbook Air 11′ (购买时图片两张 、)。
次日在 Twitter上提到,预计使用一周后写一些感受,同时接受 Twitter朋友 @我的一些想要了解的东西,尽力都能包括到这篇「使用体验报告」里。
考虑到加起来也没有用超过 24小时,平均每日差不多4小时不到,我决定先把先前和最近看到的互联网上几位「大牛」对于 Macbook Air(11或13寸)使用体验总结一些作为开头。然后真实的写下几点我的感受,有好有坏;并对前几日 Twitter上朋友留下的问题做一些回答。对于力所不及的问题,我会结合互联网上其他朋友的体验来做补充,最后希望在文章发布后,能收到更多朋友的共同分享,补充完善。
(All Images credit: )
他们说:「」
MG SIEGLER [
MG用上 13寸 Macbook Air ,在 今年7月20日苹果宣布「停产 Macbook」后,他在 TC更新一篇文章,The MacBook Is Dead. Long Live The (New) MacBook Air。整个的基调就是对 Macbook Air 13寸的赞颂,MG甚至拿 Macbook Air 13取代了往日他一直使用的主力机器 Macbook Pro 15。
起初 MG怀疑从 15寸的机器换到 13寸会有些麻烦,然而使用后感觉还不错,第一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去掉了光驱,使用了 SSD的 Macbook Air在机器发热上有了不可思议的改善,体验完全超过 Macbook Pro。
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对 MBA的电池续航表现以及性能发挥都很满意,同时也提到未来对 Macbook Air 15寸的期待。
Joshua Topolsky [
也是在,Joshua Topolsky还在 Engadget的时候,更新过 Macbook Air评测。
JT并没有拿 Macbook Air作为日常用机使用然后写体验,主要是一些硬件和软件上的数据对比。
与 MG不同的观点是,JT认为虽然 Macbook Air在电池方面表现很不错,移动性上更是优势明显,但基于其在速度和处理能力上的差距。 JT的结论是:
倘若你有闲钱,可以考虑为了「华丽的显示、SSD固态硬盘与 OS X完美的结合以及 移动便捷的绝对优势」掏腰包。
Jeremy Horwitz [
JH属于理智型,在等待近两年时间,2010年10月苹果「」升级 Macbook Air后,Macbook Air无论从价格还是性能上都有很大说服力,终于决定购买并将工作机器从 Macbook Pro 13转为 Macbook Air 13。
11寸 Macbook Air无论从大小还是能力,都已经可以满足正常的日常笔电需求,特别指出如果用于视频处理和文字编辑与发布,都可以合理满足。
另外 13寸 Macbook Air则更加有吸引力,不但工作屏幕要大出一些,同时电池续航能力更加分(从5小时上升为 7小时使用),还提供了多一个 SD读卡槽。
JH也注意到一点,「屏幕显示」在 Macbook Air上的表现并不是很好,虽然分辨率高于 Macbook Pro,但是在色彩表现上 Macbook Air还是不够细致,或者说颜色会有点显蓝,真实度不够。
最后 JH的结论是,如果你是一名影像相关的工作者,对于自己移动机器在色彩现实上也有很高的要求,Macbook Air不太适合你。其他的朋友考虑到价格和性能的优势,Macbook Air是款不错的选择。
Benjamin Brooks [ ]
Ben Brooks有一篇非常非常详细的 。使用 Macbook Air一段时间后他做了一个对比文章,标题为 ,把 Mac比作为 Car然后类比。
其中 Macbook Air 13好比是一辆中型轿车,相比较轻量级的 SUV车(Macbook Pro 13),出于各种方便我们还是更多的会开普通轿车出门,马力不错(CPU)同时后备箱(Harddrive)也足够大可以承载我们平日需要的东西,你是不是如果需要长途出行也基本可以满足(Extended Ports,Battery)。90%的时候你会觉得这辆车子足够你日常生活所用。
Macbook Air 11寸则是一款 两门小车,作为日常备用车子或许更合适。
是,Macbook Air 13寸不一定是最好的 Mac,但却是他一段时间后最喜爱的 Mac,取代了他往日的主力机器 Macbook Pro 13寸。
Jonathan [
Jonathan是 Youtube频道 TLDtoday的播主,常常更新关于科技类产品的评测。他提供的一些数据,可以帮助大家了解 Macbook Air在视频编辑和输出上的性能如何。
得益于 Macbook Air的 Duo Core i5和 i7 CPU,处理能力其实得到:
11寸 1.6GHz 可以Turbo Boost到 2.3GHz
13寸 1.7GHz 可以 Turbo Boost到 2.7GHz
因此在处理能力上 Macbook Air还是很不错。
受限制于 Intel HD 300 384MB显卡,3D游戏表现要差一些,3D图形界面及影像处理程序比如 After Effects和 Motion会出现有微小的延迟情况。
不过对于日常视频处理,喜爱制作短片的朋友 iMovie的表现还是很不错,视频转换和导出速度都很快。甚至运行 Final Cut Pro X都没有问题。
我说:「」
上面的 5位都基本上做了详细的 Review,包括「外观、处理能力、电池、显示、存储、接口、软件」等方面。
下面我主要结合自己的使用体验,简单说说几点感受。
4年半前我购买第一款 Mac,当时其实特别喜欢 Macbook Pro 15寸的机器,原因只有一个「金属外壳」。可惜当时 Macbook Pro和 Macbook差价很多。 最后没舍得,花了自己攒下的人生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现在我还在用这款机器,去年,今年3月,8月底 ,你在博客里 还可以找到其他相关日志。
然后就在两年多前 Macbook Pro还没有 13寸 Aluminium机器时,我还特别想在买一台 Powerbook G4 12寸,原因有三:
真心喜欢铝合金外壳
想要一台小一些的机器(虽然 12寸 Powerbook也很重)
觉得那款机器真是经典,很帅气
事实上,12寸的 Powerbook,姚明当年还给它拍过这段经典的 。
我说了这么多行的 Powerbook 12 意思是,第一眼看到 Macbook Air 11.6寸机器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 Powerbook 12寸。金属外壳,同样小的 11.6寸屏幕,但相比之下重量大大的减少,计算能力大大的提升。
刚刚开箱后的感觉是好精致:
上手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说句心里话「廉价」。
这主要是三个地方给我的感觉:
1. 键盘手感
或许是用了 4年多的 Macbook,Macbook Air的键盘手感没有白色的好。也仔细看起来质量也比不上白色 Macbook的按键。
这么大的触控板,是我一梦寐以求的,加上多点触摸的支持操作上要比老款 Macbook优越太多,但是按下去时「咔咔咔」的声音真的感觉也好廉价,甚至有些时候有点「烦人」。还好可以设置为 Tap操作。
3. 音响效果
比起老款 Macbook,Macbook Air在音量确实大了不少,但音响效果真的太差劲了,没有了质感,第一感觉好像是山寨手机播放视频音乐的效果。另外在稍微嘈杂的环境下音响效果更加不好。
之后使用了差不多不到一个晚上,也就 1个多小时后 Macbook Air就撬开了我一直觉得「Macbook还是很漂亮、厚一点用起来会更顺手」的传统思想。小白的一个显示屏上盖就比 Air整个机器还厚了!开始有点觉得小白不仅是不现代了。
Macbook Air 11寸确实是太轻便了,大小比一张 A4纸还要小,真正算是当作「笔记本」电脑了,感觉比较适合坐在沙发或躺在床上使用,绝对的舒适 ,也不发热。
使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后,我再拿起 Macbook都有点拿不起来了,太重了。
外接接口上,11寸没有 SD读卡槽,一个 Magsafe充电接口、2个 USB接口、1个 Thunderbolt、1个耳机 Jack接口。
(Image credit: BrooksReview.net)
除了会出现上面这种「非苹果风格」的接线效果外,还会出现的情况是,如果 MagSafe充电接口连线顺着机身向下充电的话,那根线会堵住左侧的一个 USB甚至 耳机也不方便插入。
和其他所有 Apple有金属外壳的产品一样,Macbook Air也有个通病,就是接上电源后会有漏电的感觉,手腕搭在触控板旁边的地方会有「麻麻」的感觉。这个让我很不舒服。
电池 11寸机器只有 5小时,感觉上好像要好一些,充满意思点屏幕亮度选择适中(中间偏亮)基本上一个晚上使用到睡觉前没有任何问题。
特别想问问各位懂的,到底这个电池充电要怎么操作才可以更好的维护电池寿命呢?
充满了拔掉,使用,再充?还是能不把就连着电源使用?到底有没有前两次要完全充放电的说法?
这个问题几乎缠绕我所有新买来的电子设备… 一直都不在意,觉得不需要纠结,但好像确实 iPhone、Blackberry和 Macbook的电池都有出现续航缩短问题。
其他的硬件上都不用多评价,不过倒是有一点可能有些多余倒是也提一下吧,Macbook Air系列都没有安全锁的槽,虽然应该不会有人要拿一把笔记本锁套到 Macbook Air上… 那下次出门去咖啡店带着机器时就随时夹在胳膊下面吧,应该也会很方便。说道这个是因为记得 @ 老师曾经连包带本子带 iPad全丢的经历(虽然和安全锁没太大关系)。
另外,用了一段时间 Macbook Air后还是有点怀念 Macbook Pro或老 Macbook系列在电脑前方可以呼吸的白色「休眠」指示灯,和绿色电池量提示灯。
由于没了光驱,开机不需要监测,又是 SSD硬盘,Macbook Air在开关机和运行应用程式的表现上特别的快。
目前总共安装了 3个程式,「Chrome、iWork套件、MPlayer」。
使用了一周左右时间,速度还是很快。
基本上保持在开机 30秒以内,关机瞬间的状态。
About This Mac-&More Info -&System Report. Select Serial-ATA -& SSD
If there is “SM” : Samsung SSD. “TS” : Toshiba SSD
或者直接打开 Disk Utility(磁盘工具)里看自己的硬盘是哪家提供的。我使用的这台是 Samsung,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速度要快于早期 Macbook Air的 Toshiba SSD。
再者就是最关心的日常使用了。
11寸 Macbook Air在屏幕大小上可以说是有很多不足,甚至比 13寸体验都要差一些,必定小屏幕上很多操作却是不方便。
既然这是为了便捷性所牺牲的部分,那就要想办法如何更好的利用上每一小块屏幕。
在使用后其实会发现,原来其他机器可以完成的事情, 11寸机器基本都没有问题。
我平时在自己笔记本上 80%的内容基本都是在浏览器上完成,就拿「浏览器」来说明吧。
Chrome也和 Safari一样支持双手指左右滑动实现前进或后退操作,我使用的是 Chrome浏览器。浏览器在工作时直接作为全屏使用,这样显示的区域基本和在 13寸机器上非全屏大小差不多了。这样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把独立的一个浏览器页面作为单独一个 Space转化,因为不想挪动鼠标,只想四个指头直接移到另一个 Workspace,这样就显得特别高效。同时避免按下触控板发出「咔咔咔」声是带来的廉价感觉。
全屏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人更专心于当前任务,不会被其他「Space」下的内容分心。
总体上说,Macbook Air
11寸(13寸还没有机会体验),作为日常使用的机器应该是很足够的。
或许你注意到了,在开始我介绍的 5位「大牛」里,多数都是科技网站的编辑,结合这几天的感受,确实如果你用 Macbook Air作为自己的文字编辑,展示,你又会常常在外跑来跑去,它就真的是一款非常棒的机器。
但是有一点或许让人很纠结:
这样一台有着绝对优势的移动笔记本,没有 3G接入真的是很可惜。这也是它区别于 iPad的一点,因为它是一台全功能的 Notebook Computer。或许你更多会使用它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而 3G接入目前还不是那么急需?估摸着苹果在后面几代应该会有加入 3G。
对于视频和图像编辑,如果你不是有专业的要求,日常使用是足够的。即便对于一些专业的使用者,比如
的 John,作为每天要导入、编辑、导出视频的视频频道播主,之前在 Macbook Air 11寸的测评视频里提到:
平均 Macbook Air 11寸导出一个 720p视频可以比他当时使用的 Macbook Pro(HDD硬盘)要快几十秒。
13寸 Macbook Air甚至可以快过 1分多钟。
这样几个视频可以让他在时间有要求的情况下领先其他频道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这是很大的优势。
如果说你要购买一台 Macbook,而且会用这台 Mac做所有的实情,这是你唯一一台 Mac,我会认为你或许可以更多考虑 Macbook Pro。它可以给你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多外部接口。
但是倘若你的需求没有那么多,很多电脑作业都是日常工作,那你可以毫不犹豫入手 Macbook Air。
再或者,你已经有一台 Desktop式的 Mac,iMac、Mac Pro或者是一款 Mac Mini驱动的机器,或者是一台 15或 17寸的 Macbook Pro,你需要有一台便捷的 Mac可以带着你的工作随处走,Macbook Air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你考虑又要便捷,又想可以做所有工作,我想 15寸的 Macbook Air应该不会太久能到来。但是你要做好准备,第一代 15寸 Macbook Air在配置上或许未必能达到你预期想象的那样。
下面是上周 Twitter上收到的一些 @,这里做些简单的回答,希望可以有帮助。
1. Air 11和13 哪个更有可买性 屏幕舒适度 是否13的更好?便携的话 两者差不了多少吧?
因为没有使用体验 13寸,邀请 @ 同学帮忙回答了一下:
「应该是,11的便携优势很明显,同时13 的舒适优势也很明显(纯主观感觉啊哈)」
我的感觉也是类似,虽然没用 13寸,但使用了 11寸几天,在屏幕舒适度上诚实的说却是没有那么好,至少比起我 13寸 Macbook来说。
2. 使用感觉流畅不~~比如开启大型软件后会不会有迟钝。。。。
流畅度很好,我没有安装大型软件,不过就打开 Pages、iMovie、包括网上其他人反映的打开 Final Cut Pro X和大型 3D游戏来说,表现都是令人满意的。
3. Air 11′ 在日常使用中感觉看着吃力不?硬盘够用不?外接显示器时1080P视频能推的动吗?
日常使用感觉不吃力,硬盘空间却是是个问题,11寸低配才 64GB硬盘,所以要么舍得花钱升级到 256GB,要么就配备一个移动硬盘。
外界显示器我没有,在网上 CultofMac的 Leander Kahney有过一个,是 2010年末的 Macbook Air 11寸,在同时后台打开数个程式同时外接到 iMac 27观看 HD电影,没有任何问题。
4. 11′ 的屏幕适合怎么使用,不适合哪些场景?
文章里我有提到了一点使用的心得,至于不适合哪些场景,我感觉如果作为辅助机器,它适合几乎所有场景。但是作为唯一一台主力机器,一般性的文字,阅读,网页,视频,包括图像处理都可以。但是或许打代码不合适?做专业的图形界面也不合适?
主要就是如果你需要经常切换窗口,11寸屏幕却是有点麻烦了。
5. 5国频率。。。谢谢~ 我这个从九月开始2次了
目前没有出现 5国。
6. 请说一下Air下xcode的体验
我没有开发的经验, @ 童鞋前来助阵解答:
啊,其实我很词穷的,不知道怎么深入描述…Xcode比去年的Macbook Pro快一些,但还是不如09年用HDD的Mac Pro。编译主要是CPU密集型工作,SSD的优势体现不出呢……
另外还有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属于常规的在上面的体验里可以找到就不一一列出来。
7. 关于导入老 Mac的设置和文件
这是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一直以来 Mac在这点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购入新机器后可以直接通过 Migration 助理导入以前 Mac的所有内容,包括设置,或者用 TimeMachine来复原系统。
Macbook Air 稍稍有一个小问题,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不确定是不是所有人都存在这个问题。
在开机后启用 Migration助理导入老 Mac内容时,必须要在 Macbook Air不休眠状态下完成,可是第一次开启 Macbook Air无法设置休眠,导致在导入时必须每隔 10分钟左右碰一下触控板,让 Macbook Air不要睡觉。
强烈要求 @ 童鞋,分享一下 10年和11年版13寸使用体验!
尤其是使用经验的交流,讨论一下如何更充分地发挥Air小巧高效的优势!
还多拍了几张照片,顺手分享过来,因为刚搬家,还很乱没有收拾好桌子,会有一些乱七八糟东西偶尔出现在照片中。
希望大家多多补充,期待这是一篇 Co-Lab的体验分享,愿意收到更多朋友的共同分享,补充完善。
留言或者 Twitter、微博评论,或者你也有写过相关的体验,把地址贴过来,留在下面这里作为互补延伸分享。
大家说:「」
<li id='fn-10年款的 Macbook Air在性能上比当前要差一些
屏幕显示的测评和一些参数:
点击 后搜索 Macbook Air可以观看很多相关视频
那时候还没有 Macbook Pro 13寸,Macbook Pro只有 15和 17寸
就不在和 iPad比较了
You May Also Like To Read:
19 Comments
Trackbacks
Leave a Reply
November 2011
131516171819
2022232426
Select Month
December 2013
September 2013
January 2013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October 2012
April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December 2011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April 2011
March 2011
February 2011
January 2011
December 2010
November 2010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Dec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September 2008
August 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 air操作指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