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理财网送一万本金劵这是真的吗,

银行理财乱象&汇丰理财产品50万本金亏掉20万--深圳频道--人民网
银行理财乱象&汇丰理财产品50万本金亏掉20万
&&&&来源:&&&&&
  一款宣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却出现高达4成的亏损,近日知名的汇丰银行两款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因遭遇到客户投诉而浮出水面。更让上海证券报记者吃惊的是,为能达成购买合同,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不惜篡改风险评估书,为客户代写风险提示并代为签字,构成了严重违规行为。
  【案例一】
  理财产品2年亏损高达4成 汇丰理财经理代写风险提示引客户投诉
  投诉详情:50万本金亏掉20万
  深圳的杨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受害者。他向上海证券报回忆,2007年时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开业,此前并未在该行办理过业务的理财经理打给他电话,并多次向他宣传相关的理财产品。经不住理财经理的反复劝说,邹先生最终在该行开了户,理财经理一直向其推荐多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并以银行的品牌向邹先生保证。邹先生表示,自己对于外资银行的品牌一直比较信任,感觉汇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最终同意购买。当年9月份,邹先生以2.5万欧元和3万美金分别购买了由汇丰中国发行的两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IPFD0030和IPFD0033。
  上海证券报记者查询了解到,IPFD0030和IPFD0033这两款产品的名字为“宝源环球欧元股票基金挂钩”和“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邹先生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两款产品,是因为当时理财经理极力推荐说,这两款产品的收益率是最高的,而且是针对VIP客户的限时发售。但与此同时,理财经理并没有向邹先生提示相关的任何风险。由于邹先生对于投资并没有太多经验,于是他对理财经理表示完全信任,并没有产生过多的怀疑。
  这两款产品的期限为两年,自购买之后邹先生并没有留意,而理财经理也几乎没有过主动联系,中间只有一次打电话告诉说产品出现亏损,账户的净值已经低于50万元,因而不能再享受贵宾服务,并让邹先生去银行签字确认。而随着2009年底两只产品到期,邹先生收到了一封汇丰寄来的转换理财产品信件,此时邹先生才惊讶地发现两只产品非但没有获得购买前所承诺的高收益,相反竟然是巨亏,亏损幅度高达40%。加上汇率损失,他投资的近50万本金就亏损了近20万元。
  事件追踪
  理财经理瞒天过海针对自己的遭遇邹先生向汇丰银行提出交涉,随后他收到了汇丰银行的另外两封信件,通知他将之前投资亏损剩余的资金转换到新产品上。对此邹先生不予接受,他认为,产品转换申请中的条款要求“本人在申请转换前已明确知晓,贵行另外提供风险相对较低的保本理财产品,但本人自行决定申请转入开放式海外基金型代客理财计划”。此外,汇丰还要求邹先生承诺自己的申请转换是基于本人的判断,“没有依靠任何来自贵行的信息”。
  事后回忆全过程,邹先生表示自己是完全被理财经理所蒙骗了。他表示,在购买QDII产品的当天,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的客户经理拿出包括空白格式合同和产品说明书一些文件,直接让自己在其中一份上先签名,而其他内容由经理填写即可。此外,在该合同上要求客户自己书写风险提示,但这些风险提示内容邹先生并没有自己亲手抄写,而是由理财经理代替完成。
  在邹先生持有的材料中仍然是一份空白合同,他表示在交给他的这份合同中本应在购买时就由双方签字,但直到2年后他进行投诉时方才拿到当时的合同复印件。
  监管之声
  监管部门确认代签属实
  对于邹先生的投诉,至今汇丰银行并没有与其达成和解。但邹先生表示,汇丰银行此前曾要求邹先生签署一份《和解和保密协议》。根据该协议内容,汇丰银行向邹先生支付6万元赔偿,邹先生立即终止与甲方(包括其自身及其所有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邹先生必须遵守不得再批评、毁谤、贬低汇丰银行(中国)业务、产品、服务8项要求。
  此前,邹先生已经就此向深圳银监局进行了投诉。根据深圳银监局的《信访事项通知书》表示,深圳银监局经调查已经确认,邹先生合同中风险提示的语句并非其本人亲自抄写,而是“银行职员抄写,由你签字”。深圳银监局表示,银行该行为违反银监会关于理财产品销售的有关规定,深圳银监局已责成银行进行整改。但同时深圳银监局表示,由于该行当时销售产品的人员已经离职,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无法了解当时销售时是否有违规误导行为。
(责编:熊志霞、王星)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汇丰理财产品50万本金亏掉20万 投资者称被销售误导
  一款宣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却出现高达4成的亏损,近日汇丰银行两款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因遭遇客户投诉而浮出水面。更让客户吃惊的是,为能达成购买合同,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不惜篡改风险评估书,为客户代写风险提示并代为签字,构成了严重违规行为。
  50万本金亏掉20万
  深圳的邹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受害者。2007年9月份,邹先生在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以2.5万欧元和3万美金分别购买了由汇丰中国发行的两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IPFD0030和IPFD0033。
  记者查询了解到,IPFD0030和IPFD0033这两款产品的名字为“宝源环球欧元股票基金挂钩”和“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邹先生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两款产品,是因为当时理财经理极力推荐说,这两款产品的收益率是最高的,而且是针对VIP客户的限时发售。但与此同时,理财经理并没有向邹先生提示相关的任何风险。由于邹先生对于投资并没有太多经验,于是他对理财经理表示完全信任,并没有产生过多的怀疑。
  这两款产品的期限为两年,自购买之后邹先生并没有留意,随着2009年底两只产品到期,邹先生收到了一封汇丰寄来的转换理财产品信件,此时邹先生才惊讶地发现两只产品非但没有获得购买前所承诺的高收益,相反竟然是巨亏,亏损幅度高达40%。加上汇率损失,他投资的近50万本金就亏损了近20万元。
  理财经理瞒天过海
  针对自己的遭遇,邹先生向汇丰银行提出交涉,随后他收到了汇丰银行的另外两封信件,通知他将之前投资亏损剩余的资金转换到新产品上。对此,邹先生不予接受。他认为,产品转换申请中的条款要求“本人在申请转换前已明确知晓,贵行另外提供风险相对较低的保本理财产品,但本人自行决定申请转入开放式海外基金型代客理财计划”。此外,汇丰还要求邹先生承诺自己的申请转换是基于本人的判断,“没有依靠任何来自贵行的信息”。
  事后回忆全过程,邹先生表示,在购买QDII产品的当天,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的客户经理拿出包括空白格式合同和产品说明书一些文件,直接让自己在其中一份上先签名,而其他内容由经理填写即可。此外,在该合同上要求客户自己书写风险提示,但这些风险提示内容邹先生并没有自己亲手抄写,而是由理财经理代替完成。
  监管部门确认代签属实
  对于邹先生的投诉,至今汇丰银行并没有与其达成和解。汇丰银行回应称,“对于所有投资产品的销售,汇丰中国都有严格的流程规范和内部控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监管要求。每笔产品的销售,我行均要求销售人员严格遵循外部法规和内部流程要求,告知客户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向客户进行完整的风险披露。客户在产品购买前均会进行风险评估测试和投资适当性核查。”
  汇丰同时表示,已经对华侨城支行的两款投资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内部调查,包括对于华侨城支行两款投资产品所有销售文件原件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关产品的所有销售文件原件完整,未发现任何单方面改动客户风险测试评估结果的情况,并且也没有发现相关投资产品的任何一笔销售流程中存在所谓的“空白合同”。对于邹先生的指称,汇丰表示不能认同或接受。
  但邹先生向记者表示,汇丰银行此前曾要求邹先生签署一份《和解和保密协议》。根据该协议内容,汇丰银行向邹先生支付6万元赔偿,邹先生立即终止与甲方(包括其自身及其所有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邹先生必须遵守不得再批评、毁谤、贬低汇丰银行(中国)业务、产品、服务8项要求。汇丰银行向上证报记者表示确有此事,但双方对于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邹先生要求全额赔偿,因此一直僵持不下。汇丰银行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采取仲裁的措施来与邹先生解决此事。
  此前,邹先生已经就此向深圳银监局进行了投诉。根据深圳银监局的《信访事项通知书》表示,深圳银监局经调查已经确认,邹先生合同中风险提示的语句并非其本人亲自抄写,而是“银行职员抄写,由你签字”。深圳银监局表示,银行该行为违反银监会关于理财产品销售的有关规定,深圳银监局已责成银行进行整改。但同时深圳银监局表示,由于该行当时销售产品的人员已经离职,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无法了解当时销售时是否有违规误导行为。
  对于邹先生购买产品出现的亏损,深圳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焰分析认为,汇丰的此类理财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作为客户应盈亏自负。但在邹先生的购买过程中,银行有义务向投资者进行说明,但理财经理却有意忽略,而且没有让客户抄写,明显隐瞒了相关事实。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手抄相关的风险提示,但邹先生明显被误导,因而银行理应承担相关的责任。
  尽管当时的理财经理已经离职,但金焰认为这并不是关键。他表示,理财经理代表银行与客户沟通并签约,是属于职务行为,因而任何行为都要由银行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而在此后银行没有及时告知投资者相关的产品亏损信息,也是属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使得投资者未能及时了解到产品的进展情况和具体内容,也是银行的失职。记者 徐维强
】【】【】股票/基金&
理财产品也玩临时促销 5万本金可多得一斤肉钱
  如同商场时不时地会搞“店庆”及“满200送100”促销一样,银行理财产品在一些特定时点总会有些特别的优惠。眼下临近6月底银行存贷比考核大限,记者注意到,星城不少银行临时上调了少数理财产品收益率。
  理财产品也玩临时促销?
  家住识字岭的张阿姨退休几年,平日里喜欢将退休金和子女给的零花钱积攒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再滚动购买。昨日,银行网点客户打电话告诉她密切关注下周该行两款理财产品的促销活动,收益率比往常要高。
  记者登录各银行官网,发现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上调的不少。例如(,)昨日挂出一则公告称,为回馈广大投资者对其理财业务的支持,同时根据该系列产品的实际投资运作情况,特安排日和14日对少数理财产品进行促销,将当期双周系列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上调60BP。而追溯该行产品往期信息不难发现,其双周产品还曾多次上调收益率。
  无独有偶,(,)官网上,也发布公告称上调部分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记者发现,这些产品多是无固定期限的灵活型理财产品。调整后,7天以上产品年化收益率在2%以上,而30天以上产品年化收益率在3%以上。
  5万元本金可多得一斤肉钱
  收益率上调对金融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好的。记者查阅光大银行此次上调收益率的产品的说明发现,该系列理财产品理财期限为14天,每个工作日均开放。而此次上调收益的系列产品各自对应的原年化收益率为3.4%~3.7%,促销后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0%~4.3%。
  门槛很亲民,加上促销提高了0.6%的年化收益率,听起来挺美。那赶上这波促销,能多得多少收益呢?我们不妨算笔账:假设张阿姨的理财本金5万元购买盈系列产品2,原来的收益为5%×14/365=67.1元。而如果按照促销期的收益率4.1%计算,则收益为5%×14/365=78.6元。显然,收益多10元多,按当前市面菜价大约够买一斤猪肉。
  其实仔细对比不难发现,银行上调的部分理财产品多为期限较短的滚动发行产品。由于期限较短,提高的年化收益率平摊到每一天其实“福利”有限。但在当前投资理财渠道相对狭窄的背景下,也能吸引部分偏好银行稳健理财的市民。
  可视流动性配置中长期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都是提前定好的?还能临时提高收益率搞促销吗?”张阿姨有疑虑,不过她认为“收益高些总是好的”。
  记者走访街头银行网点和查阅银行官网发现,当前银行在售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鲜有超过5%的,大多徘徊在4%左右。唯有招行发行挂钩黄金和汇率的两款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给出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称,“所谓的产品促销,其实是银行短时间内吸引客户的一种手段。临近年中考核,银行揽存款压力加大。而今年以来,黄金白银价格下挫,股市振荡,基金表现乏善可陈,唯有银行理财仍更具"群众基础"。通常只要收益率略高出平时,理财产品的销售都会更有人气。”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呈下行趋势,随着月底半年存款考核大限的临近,近期银行可能都会略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投资者如果有闲置资金,可配置中长期产品,以锁定较高收益。 (来源:长沙晚报)
05/24 19:1706/05 16:4806/04 15:1306/04 14:3206/04 06:1606/04 02:2906/03 13:4906/03 07:00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新闻源 财富源
汇丰理财产品50万本金亏掉20万 投资者称被误导
&&&& 02:52
(图片来源:资料图)
&&& 一款宣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却出现高达4成的亏损,近日汇丰银行两款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因遭遇客户投诉而浮出水面。更让客户吃惊的是,为能达成购买合同,汇丰银行的理财经理不惜篡改风险评估书,为客户代写风险提示并代为签字,构成了严重违规行为。
  50万本金亏掉20万
  深圳的邹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受害者。2007年9月份,邹先生在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以2.5万欧元和3万美金分别购买了由汇丰中国发行的两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IPFD0030和IPFD0033。
  记者查询了解到,IPFD0030和IPFD0033这两款产品的名字为“宝源环球欧元股票基金挂钩”和“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邹先生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两款产品,是因为当时理财经理极力推荐说,这两款产品的收益率是最高的,而且是针对VIP客户的限时发售。但与此同时,理财经理并没有向邹先生提示相关的任何风险。由于邹先生对于投资并没有太多经验,于是他对理财经理表示完全信任,并没有产生过多的怀疑。
  这两款产品的期限为两年,自购买之后邹先生并没有留意,随着2009年底两只产品到期,邹先生收到了一封汇丰寄来的转换理财产品信件,此时邹先生才惊讶地发现两只产品非但没有获得购买前所承诺的高收益,相反竟然是巨亏,亏损幅度高达40%。加上汇率损失,他投资的近50万本金就亏损了近20万元。
  理财经理瞒天过海
  针对自己的遭遇,邹先生向汇丰银行提出交涉,随后他收到了汇丰银行的另外两封信件,通知他将之前投资亏损剩余的资金转换到新产品上。对此,邹先生不予接受。他认为,产品转换申请中的条款要求“本人在申请转换前已明确知晓,贵行另外提供风险相对较低的保本理财产品,但本人自行决定申请转入开放式海外基金型代客理财计划”。此外,汇丰还要求邹先生承诺自己的申请转换是基于本人的判断,“没有依靠任何来自贵行的信息”。
  事后回忆全过程,邹先生表示,在购买QDII产品的当天,汇丰银行华侨城支行的客户经理拿出包括空白格式合同和产品说明书一些文件,直接让自己在其中一份上先签名,而其他内容由经理填写即可。此外,在该合同上要求客户自己书写风险提示,但这些风险提示内容邹先生并没有自己亲手抄写,而是由理财经理代替完成。
  监管部门确认代签属实
  对于邹先生的投诉,至今汇丰银行并没有与其达成和解。汇丰银行回应称,“对于所有投资产品的销售,汇丰中国都有严格的流程规范和内部控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监管要求。每笔产品的销售,我行均要求销售人员严格遵循外部法规和内部流程要求,告知客户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向客户进行完整的风险披露。客户在产品购买前均会进行风险评估测试和投资适当性核查。”
  汇丰同时表示,已经对华侨城支行的两款投资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内部调查,包括对于华侨城支行两款投资产品所有销售文件原件的检查,结果显示,相关产品的所有销售文件原件完整,未发现任何单方面改动客户风险测试评估结果的情况,并且也没有发现相关投资产品的任何一笔销售流程中存在所谓的“空白合同”。对于邹先生的指称,汇丰表示不能认同或接受。
  但邹先生向记者表示,汇丰银行此前曾要求邹先生签署一份《和解和保密协议》。根据该协议内容,汇丰银行向邹先生支付6万元赔偿,邹先生立即终止与甲方(包括其自身及其所有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邹先生必须遵守不得再批评、毁谤、贬低汇丰银行(中国)业务、产品、服务8项要求。汇丰银行向上证报记者表示确有此事,但双方对于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邹先生要求全额赔偿,因此一直僵持不下。汇丰银行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采取仲裁的措施来与邹先生解决此事。
  此前,邹先生已经就此向深圳银监局进行了投诉。根据深圳银监局的《信访事项通知书》表示,深圳银监局经调查已经确认,邹先生合同中风险提示的语句并非其本人亲自抄写,而是“银行职员抄写,由你签字”。深圳银监局表示,银行该行为违反银监会关于理财产品销售的有关规定,深圳银监局已责成银行进行整改。但同时深圳银监局表示,由于该行当时销售产品的人员已经离职,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无法了解当时销售时是否有违规误导行为。
  对于邹先生购买产品出现的亏损,深圳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焰分析认为,汇丰的此类理财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作为客户应盈亏自负。但在邹先生的购买过程中,银行有义务向投资者进行说明,但理财经理却有意忽略,而且没有让客户抄写,明显隐瞒了相关事实。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手抄相关的风险提示,但邹先生明显被误导,因而银行理应承担相关的责任。
  尽管当时的理财经理已经离职,但金焰认为这并不是关键。他表示,理财经理代表银行与客户沟通并签约,是属于职务行为,因而任何行为都要由银行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而在此后银行没有及时告知投资者相关的产品亏损信息,也是属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使得投资者未能及时了解到产品的进展情况和具体内容,也是银行的失职。
编辑:陈星
高清图集赏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梧桐理财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