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港版pdf》港版无删减版 能直接打印成书的。。谢谢

作者簡介(转载)                                   徐中約教授,1923年出生於上海,現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著有《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外交,年》(哈佛,1960)、《伊犁危機:年的中俄外交研究》(牛津,1965),另外,翻譯梁啟超著《清代學術概論》(哈佛,1959)。1971年,由幾百位教授組成的學術評議會遴選徐教授任「研究講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最高的學術榮譽。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史》是根據英語世界中最暢銷大學教科書Immanuel Hsü(徐中約)原著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第六版翻譯出版。                                         本書內容以清朝立國起,以迄二十一世紀,縷述中國近四百年歷史之演變。上冊由第一至二十一章,包括清帝國從建立、興盛,以至衰亡;西方宗教、帝國主義及商業活動衝擊中國;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及列強瓜分中國;維新變法、立憲運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運動。下冊由第二十二章至四十二章,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國共分列及內戰、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文化大革命、中美關係及四人幫事件;中國八十年代改革、四個現代化、八九天安門事件、香港回歸及中國邁向二十一世紀。                                               本書特點                                         本書不囿於任何一家學說、一種主義,開出一種折衷調和的史觀,能夠公平公正、客觀冷靜的看歷史事件的發生;並且參考大量西方及日本學者的研究和檔案資料,內容充實。   中国近代史原书以英文写成,书名为The Rise Of Modem China,曾获美国共和奖.内容考究严谨,从康乾开始讲述到近代,每章后均附有长长一篇参考书目,记述观点出处.颇具研究价值.                        出版者言:                  中国近代史为一门基础的大学课程,而在港台两地以中文为主要媒介的社会里,中国近代史以中文讲授,课本以中文书写而成,理所至明。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为中国政治动荡,以中文撰写一册公正不阿的近代史著述,实在困难。恰巧五十年代以来,受过正规的历史学训练、通晓多国语言的华裔学者的作品陆续涌现,但因专业需要及市场考虑,其中大多以英语成书,《中国近代史》就是这样一本作品。其实,近年来不少这类作品在大陆及台湾相继出版汉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为天下之公器,若能摒弃文字之异、畛域之见,将来近代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可以预见。              本书的长处详见书后,在此不再赘述。本书按年份分上下两册编排,上册从1600起以迄1923年,下册则始自1911年而终于1988年。中国近、现代史分期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以上的分册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开争议,而另方面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又比较有弹性。          原书序言、第一至十一章及第二十二至三十九章由计秋枫博士译,第十二至二十一章由朱庆葆博士译,第四十至四十二章由郑会欣博士译,全书由茅家琦和钱乘旦两位教授审校。原稿最后上呈徐中约教授过目。本书稿翻译过程当中,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梁元生、刘义章及张学明三位教授,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而当时任文学院院长的郭少棠教授更执笔写序推介本书。对于以上各人的帮忙,本社深表谢意。                       翻译及编辑超过一千页的专著,实非易事,除语言习尚之外,人名、地方、机构名称的互译,重新检索引文以还本来面目等等,不一而足,挂一漏万在所难免,若能发现,烦请转告,以祈再版时更正,幸甚。                       中文大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2年3月   原著者中文版序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中国。          回溯明清之际,西风东渐,引起中西文化正面冲突的开端。西方文明,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气焰万丈,其文哲、科技、经济、军备、地理知识、及造船技术,皆有空前的发展。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与保持国家尊严。经百余年之努力,今日中国已成世界大国之一。          汉唐元清盛世,国人向以为荣,但该时之天下,只是指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而已!二十一世纪之中国,具有庞大潜力,足以推进中国更上层楼,今日中国以科学和教育改革提升人民素质,并同时推动工业、科技、及信息等三方面革命,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此三大革命大致可望完成,届时中国亦可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          近代史错综复杂,著者学浅,失误之处必多,尚希读者不吝指正。              徐中约              美国加州大学              日                              郭序                          十九、二十世纪见证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巨变。历史大流,变幻莫测,惊涛拍岸叫人寒心。中华民族猛然醒觉,愤而寻找重生的道途。          文明起落,文化兴废,民族强弱,自有原由。文明的接触,文化的冲突,以至民族角力的成败得失,更视乎他们的精神和生命力。过去二三百年西方文化影响整个世界、替世界历史定位。这个阶段的历史演变的诠释,多少操控在西方领域之内。所谓汉学研究的源起,实际也脱离不了西力东渐的大潮流。          能摆脱西方汉学的阴影,以英文作为媒介,向西方世界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的挣扎历程,以近代之崛起为主线,带出一段跨越文化偏见的历史,徐中约教授在l970年首版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在英语世界出现这本兼具中西史学和社会科学的精神,全面运用多种文献资料,和吸收不同语文研究成果,以跨学科的方法撰写的近代中国历史,使当时流行英语世界的其它汉学史着不得不重新反思他们研究背后的文化观点o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初版在l970年问世,次年获得美国加州之(共和奖)(CommOnwealth Prize)。此后每五、六年有一新版,2000年第六版完成。自1976年起,此书的国际版开始广泛地在东南亚洲流行,成为一本研究近代中国必读的史书。l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纪念          五百周年()发表之文告,列举数十名著,徐着为其中之一。          1998年徐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担任[伟伦访问教授],期间开始构思把这本英文巨著译成中文,使华文世界读者亲炙书中的见解。笔者七十年代中叶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已开始拜读徐教授的学术著作,包括翻译梁启超着《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年》(哈佛,l960)、《伊犁危机:年的中俄外交研究》(牛津,l965),徐教授任教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在l971年,由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笔者在柏克莱分校早已仰慕徐教授的学术成就,深知华人学者在美国学术界突出不易,而徐教授获此殊荣,实是华人人文学者在史学界突围而出的盛举。          今年,徐教授访问本校期间商议出版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中译本成功面世,华语世界终于可以拜读这本影响欧美史学界多年的开山之作,可算是新纪元华文史学界一件盛事。              郭少棠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兼文学院院长              2001年2月                      第六版序        (英文版)                              中国?那裹躺着一个酣睡的巨人。让他睡着吧。因为他若是醒来,将会改变世界。              拿破仑                            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西方已经将这个新的世界强行推到了中国的面前。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内部的腐败和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如同一对孪生恶魔,对社会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国为了克服这步,历经l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l898年的百日维新、l9l2年的共和革命、19l9年的思想革命、1928一l948年间国民党的建国运动和l949年的共产党革命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兴盛在今天是有目共睹的。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中国犹如一只在涅盘中翱翔而起的凤凰,处在一种自乾隆朝(1735一l795年)末期以来最良好的国际地位。日,美国的三位前总统和二十四位前高级官员在一封致国会的信中称:(中国注定要在二十一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中国在新的世纪中如何行动,将对全世界产生关键性影响。正如美国与苏联的关系制约了此前的半个世纪一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制约未来的半个世纪。’              在古代,中华文明有辉煌灿烂的成就,而希腊—罗马、犹太—基督教文明则在西方繁荣发展。这两个文明各自处在光辉而孤立的状态相互间知之甚少。的确,东方和西方回然不同,两者没有碰撞。              今天,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一个国家里发生的事情将立即影响到其它国家。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中国可以被看作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而美国则是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身。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碰撞。通过影响、融合和适应,这种碰撞既可以使原有文化扭曲变形,也可以使原有文化得到充实提高。只要双方和平共处、容忍差异、增进协调和谅解,就会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和平昌盛的新纪元。在太平洋两岸都需要有睿智贤明的治国之道。              在准备本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我的研究助理费尔茨(Edward C。Fields)的帮助,他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我对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徐中约              加州,圣巴巴拉                            第一版序              (英文版)              这部通史主要表达本人以中国人的身分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同时也汲取了过去三十年里西方和日本的丰硕学术成果。我们在此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代,当中,内外因素相互交织,将一个儒家普世帝国改造成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性质的转变寻非常艰难、缓慢,有时还痛苦万分;对这个过程作内在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当今中国的行为举措。              本书体现了本人长期研习西方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心得。本人在哈佛大学研习历史时得益于许多位教授的教诲,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他们是:费正清、杨联升、赖世和(Edwin O.Reischauer)、兰格(william L Langer)和叶理绥(Serge EiiSSeeff)诸公。本人要感谢哈佛燕京学社所提供的四年奖学金,使本人得以在令人鼓舞的环境中进行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业。本人还要感谢无数字作者,他们的著作直接或间接地帮助本人撰写本书。要在这里一一枚举他们是不可能的,但本人想提几个对本书帮助最大的学者和研究中心。萧一山的巨著《清代通史》在年首版时是两卷本,1963年扩展成了五卷本,该书真是一座数据宝库,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费正清的著作是整整一代学者的灵感之源,而且,在他多闻博识的指导下,哈佛大学束亚研究中心出版了几十种专著,大大地提高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东京束洋文库和中国大陆历史学会出版的一系列著作,都在各个不同的方面有所助益。本人要特别感谢印地安那大学教授邓嗣禹博士,他对本书文稿的真知灼见,令本人得以作了许多更正和改善。本人也要感谢过去十年里的许多学生,他们的启发性提问使本人不断注意到他们的需要,并时常开拓了新的探讨空间。还要感谢克拉德尼克夫人(AliCe Kladnik)为本书手稿打字;李恩涵先生则为本书准备了索引。最后,本人要特别感谢内子杜乐思(DOlOreS)博士,要不是她不断的鼓励、精神上的支持和挚爱的陪伴,本书将不可能完成。                            尽管本人得到了所有这些帮助和启发,本书的任何错误都只应由本人一人来承担。在将书稿付梓之际,本人企盼本书能推动其它学者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诚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抛砖引玉)。              徐中约              加州,圣巴巴拉              l970年元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300元转让,正版全新,品相十,因富余一套,故转让
  中国近代史 徐中约 着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是根据英语世界中最畅销大学教科书Immanuel Hsü(徐中约)原著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第六版翻译出版。        本书内容以清朝立国起,以迄二十一世纪,缕述中国近四百年历史之演变。上册由第一至二十一章,包括清帝国从建立、兴盛,以至衰亡;西方宗教、帝国主义及商业活动冲击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及列强瓜分中国;维新变法、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下册由第二十二章至四十二章,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分列及内战、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中美关系及四人帮事件;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四个现代化、八九天安门事件、香港回归及中国迈向二十一世纪。        本书特点        本书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史观,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的看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大量西方及日本学者的研究和档案资料,内容充实。            作者简介        徐中约教授,1923年出生于上海,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荣休教授,着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年的中俄外交研究》(牛津,1965),另外,翻译梁启超着《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目 录    (上 册)            地图目录    中文版序    郭 序    序(第六版)    第一版序    历代纪元表    货币及度量衡折算表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新的综合思考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清朝的建立    努尔哈赤的崛起;满洲和清的含义;占领北京    南明抗清运动        王朝的巩固与辉煌    顺治朝,年;康熙朝,年    雍正朝,年;乾隆朝,年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政治结构    皇帝和贵族;中央政府机构;地方行政;农村基层控制        经济制度    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人口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中国社会    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思想潮流    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期的考证学        第五章 对外关系        西欧人的来临    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        俄罗斯的推进    穿越西伯利亚;早期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团;    《尼布楚条约》,1689年;图理琛出使留居俄国的    土尔扈特部,1714年;《恰克图条约》,1727年;    托时和德新的使俄,年;    俄国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满清力量的衰落    行政无能;腐败普遍;满人和旗人堕落;    财政窘迫;人口压力;士人失责        会党起义        西方的推进与封贡体系                    第二编 外患内乱,年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单口贸易的缘起        广州贸易    行商;交易程序;征税与交费;交易项目        外国人在广州的生活    行为规则;司法权问题        英国改变广州体系的企图    马戛尔尼使团,1793年;阿美士德使团,1816年        第八章 鸦片战争        鸦片贸易        1834年的律劳卑使命        风暴前夕的平静        林则徐在广州        鸦片战争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第九章 第二次条约安排        耆英的新外交    与璞鼎查的交情;1844年奏折;「广州入城问题」        广州方面的强硬政策,年        亚罗战争    天津谈判;1858年《天津条约》;上海税则商议        第二次协定    大沽的击退;北京协定;俄国的推进        第十章 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叛乱及回民叛乱        社会动荡的根源    社会经济因素;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腐败;    武备松弛;自然灾害;客家人和基督教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        太平天国的制度    土地制度;军政合一;文化和宗教的合一;新历法;    社会政策        外国的中立立场        曾国藩和湘军        天国内讧        征战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的崩溃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战略错误;意识形态冲突;领导集团的失误;    太平天国生活的自相矛盾;蹩脚的外交        太平天国革命的遗产        捻军叛乱和回民叛乱                    第三编 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运动,年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新领导人及辛酉政变        合作政策和外交现代化    总理衙门;通商大臣;同文馆;海关;国际法的引进        军事现代化和早期工业化    先驱者;恭亲王与李泰国 — 阿思本鉴队;    各省自强运动的开始;守旧派的反对        自强运动的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自强运动的局限与影响    缺乏协调;眼界狭窄;资本匮乏;外国帝国主义;    技术落后和士风日下;社会和心理惰性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宫廷政治,年        对外事务    斌椿使团,1866年;蒲安臣使团与修约,年;    天津教案,1870年;觐见问题,1873年;    马嘉理案,1875年        慈禧太后及其政治    惩戒恭亲王;控制王位继承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日本侵略台湾,年        俄国侵占伊犁,年    清代在新疆的统治与回民叛乱;海防与塞防之争;    崇厚出使和《里瓦几亚条约》,1879年;    曾侯和《圣彼得堡条约》,1881年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年    法国的入侵;清流党的兴起;战争爆发;和平解决        第十四章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    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瓜分危机」        朝鲜的开放        国内暴乱与国际政治    1882年兵变;1884年暴动;东学党叛乱,1894年        战争爆发        和平协议        清朝失败的原因        战争的反响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民族工业受到压制;日本的崛起;    中国的新政治运动        战后的对外关系    三国干涉;中俄秘约;割地狂潮;门户开放政策                    第四编 改革与革命,年        第十五章 1898年的维新运动        早期维新派和传教士的影响        保守的改革者:翁同龢和张之洞        激进的改革者:康有为和梁启超    今文经学运动;康有为努力争取认同;康有为的崛起        百日维新        皇太后与政变        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维新派缺乏经验;慈禧的权势;保守派的反对        第十六章 义和团事件,1900年        义和团事件的背景    对基督教的憎恶;民众对帝国主义的怒火;    外国经济支配下的艰难生计;自然灾害        拳民的缘起        朝廷庇护拳民        东南互保        媾和        俄国占领满洲        义和团事件的影响        第十七章 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清末新政,年        立宪运动,年        第十八章 晚清的思想 、社会和经济变化,重点讨论    年        思想的再定位    传统思想的变质;新学;日文译着        社会的变化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的瓦解;新兴阶层;城市的成长        经济困境    预算赤字;贸易失衡;外国投资及其控制作用;    帝国主义的两面性        第十九章 历史透视野下的清王朝        软弱的领导与不完善的体制;满人对汉人的猜疑;        对西方挑战本质的无知;内忧外乱与资本不足        外国的作用        第二十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革命的背景与特征    清朝的衰败;人民起义的传统;外国的影响;    政治变革的必要;毕三次革命之功于一役        孙中山与革命    檀香山与香港的影响;兴中会,1895年;伦敦蒙难;    艰难时期,年;同盟会成立,1905年        共和国的兴起    铁路国有化;武昌起义;清帝退位;历史意义        袁世凯背叛共和    二次革命;袁的帝制之梦        军阀割据时期,年    清帝复辟,1917年;军阀混战                    第五编 觉醒与排外,年        第二十一章 思想革命,年        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展开    陈独秀与《新青年》;蔡元培和北大;胡适及其贡献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    外来访客;问题和「主义」;到东方去!到西方去!        结论    中国近代史(下册)    第二十二章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第二十三章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     第二十四章中日战争     第二十五章内战     第二十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第二十七章中苏分裂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第三十一章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     第三十二章粉碎四人帮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三十五章四个现代化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十八章转变中的中国     第三十九章台湾的经济奇迹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中国的发展模式     第四十二章中国的崛起   
  300元转让,正版全新,品相十,因富余一套,故转让  
  这么好的书怎么没人顶啊,价格相当便宜的啊,有诚意购买者可以适当再降几元,欢迎站内信件联系
  年前想转让,周转资金,270元,顶!性价比已经狂高了,怎么没人识货啊,真是晕
  书是好,但是一般喜欢这样的书的人都比较穷
  书还在吗?
  太贵了.抢劫啊
  的确是好书,可是手头没米米啊!!
  HAOHAOQIANG  你有便宜的吗?
  这本书的定价不到港币300元,300转让也不贵。
  ssssssssssssssss
  HAOHAOQIANG 兄:  我看你太不了解港台版书的行情了!
  作者:hu18965 回复日期: 07:47:05 
    HAOHAOQIANG  你有便宜的吗?  作者:尚书令 回复日期: 09:47:42 
    HAOHAOQIANG 兄:    我看你太不了解港台版书的行情了!  ------------    手头有本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写的《世界强权的兴衰》1000页92年香港版,不知道可否与楼主一书抗衡。      上下两册也就90元不到  
  我可以给复印本。保证是复印纸原价,发票可以给你看的    谁肯愿意教我怎么联系盗版出版社当然更好。    条件是自己也拿本让人满意的复印跟我交换
  HAOHAOQIANG 兄:  你最好是亲自到香港看一看。
  书还有吗?MONEY?
  你好 港版的 中国近代史 还有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港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