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解释费用和应交企业所得税法解释有什么区别?有点乱,谁能帮我解释的白话文清楚一点

我来说两句: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其它答案:共0条相关内容等待您来回答10815395431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会计人生互动交流论坛精华“在公司交纳所得税时,公司债券的利息已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在所得税前列支”谁能给解释一下么?_百度知道
“在公司交纳所得税时,公司债券的利息已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在所得税前列支”谁能给解释一下么?
“在公司交纳所得税时,公司债券的利息已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在所得税前列支”,意思是说:企业应交所得税是按利润总额为基数计算的,而利润总额等于收入(或收益)减成本费用,前述的“公司债券的利息”已经入账,即已包括在“成本费用”之中,所以说“已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在所得税前列支”,是说在计算所得税时,这个利息支出已经扣除过了。举例:收入100万元-成本60万元-利息支出20万元=20万元,计算所得税=20*0.25(税率)=5万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公司债券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公司债券的利息已作为财务费用了,计算所得税时已经扣除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三者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三者有什么区别?
应交税费是负债类科目(是资产负债表项目),一般用来核算增值税时使用,还有计提其他各项税费时使用,它不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损益类科目(是损益表项目),一般用来核算当期损益时使用 所得税费用也是损益类科目(是损益表项目),只是在核算所得税时使用 因为企业在有收入时都应该缴纳各项税费,这些税费都将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影响企业的损益),应该在当期损益表中反映。 但各项税费一般是在次月初报税时才上报税务局的,所以要经过营业税金及附加(或管理费用)科目先记录在当期的损益表中,而用应交税费科目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示这是企业的应付项目,是不属于企业的负债。 而你在缴纳了各项税费后,再用现金或银行存款冲减应付项目 如:当期有营业税收入时,计提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期末结转时损益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在报完税,缴纳了营业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至于你提到的试算平衡表的问题,先做科目汇总,把当期的同一科目的帐户(按一级科目)按借贷方汇总,再把所有帐户的借方合计、贷方合计,如果借贷方合计数字相等,就说明试算是平衡的,也就是你的凭证金额做的是平的赞同7| 评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不包括所得税和增值税。 所得税费用就是指你交的企业所得税,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所得税就是形成 利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增加就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就是一种费用。 应交税费包括应缴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印花税和车船使用税可以计入管理费用,其余的要通过应缴税费核算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税附加等。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税费就是你当月应缴纳的所有税费,其中也包括以上两项
我的理解如下:营业税金及附加:一般是除三大税外的一级科目如:消费税,士地增值税增值税应交税费:主要是增值税还二个的一级科目、、所得税费用:包括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按月计征(高薪外),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季度或年度缴纳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递延所得税谁能通俗的举例给我解释下啊??看书老是理解不了。。谢谢_百度知道
递延所得税谁能通俗的举例给我解释下啊??看书老是理解不了。。谢谢
提问者采纳
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他们的学习先要看懂涉及它们的账务处理,好比税务折旧100万,你提200万,你账面资产小于税务账面资产了,这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年你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所以纳税调整后就是1100万,税率25%的时候应交275万,处理就是借:所得是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5当年的2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由于折旧问题导致的,通俗点就是这折旧产生的多交的所得税必须上交,但将来年度你提折旧就少了可以冲会(折旧总额是不变的一定能重回),所以多交就是资产,挂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了,比如到了第二年该资产税务提200,你提100(设定总折旧300),其他还不变,拿就是可以冲回了,所得税这样就少交了借:所得是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这样这个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处理完毕,注意产生递延所得税的都是可以冲回的“暂时性差异”,那些能产生看准则吧,学习方法看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递延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有什么区别?有点乱,谁能帮我解释的白话文清楚一点_百度知道
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有什么区别?有点乱,谁能帮我解释的白话文清楚一点
提问者采纳
在应纳所得税核算法下,这两者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应纳多少所得税就入账多少所得税费用。 但是因为会计方法与税法区别应纳所得税额并不是一定按利润总额计算的,还有各种调整金额。这个调整就分两种情况,一是永久性差异,一是暂时性差异对于所得税不允许抵扣的金额,这个没话说,属于永久性差异,不需考虑。例如业务招待费只允许60%扣除。,但是对于临时性的差异,比如说固定资产折旧,这个不管你采取什么方式折旧,所有的折旧都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只是时间性问题,比如说税法要求10万的固定资产分十年,一年可扣除1万;但企业按五年折旧,就成了一年折旧2万,这里就需要调增1万,这个1万虽然做 了调增,但是只是不允许本期扣除,还是允许第六年之后扣除。这种就是暂时性差异这个1万的折旧额,在权益法核算下,就需要挂账留待以后计入所得税费用。这相当于是企业的资产,也就是说,你的固定资产折旧折多了,所以要拿出一部分来记为所得税资产,这个资产可以以后再转入所得税费用,当前只按你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计算,按调增后的所得科缴纳,差额暂时挂为资产。举例来说,你当期折旧已经计提14万,按税法只允许当期扣除10万,你当期利润10万,利润计算所得税为2.5万,但是调增你的折旧4万,所以你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4万,所得税为3.5万这个调增的折旧4万并不是不允许你扣除,只是不允许当期扣除,所以就产生了暂时性差异,这个以扣还是允许你扣除的,于是就形成了一项递延资产,所以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 2.5万(当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来的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万(当前不能扣除产生的所得税,以后允许扣除,所以属于一种递延资产)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3.5万(这是实际要缴纳的所得税) 这里面,所得税费用就与应交所得税不同了。之所以不同,就是有这种情况,同理,如果你的折旧额少提了,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希望这样解释能对你有帮助。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所得税费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必须解释清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