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寿100岁时之贤劫千佛名经

这个大千世界的形成、持续、破壞毁灭全过程,名为一大劫其中包括成、住、坏、空四个中劫阶段,一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所以一大劫共计有八十个小劫劫,翻译为大时、长时古印度的时间单位,最小的时间单位为“刹那”最长的时间单位称为“劫”。一大劫的时长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計算。

四中劫包括(以下为仁泽法师依据经典所开示):

一、成劫:成劫为世界成立时的第一期初一小劫形成器世间(器世间就是六道眾生的赖以生存的依报国土,也就是大千世界是凭整个大千世界众生的共同业力形成的。)后十九小劫形成有情世间(六道众生)。仩一次劫尽大千世界毁灭成空之后,凭一切有情众生的业增上力(共同业力)空中渐有微细风生,风渐增盛(风力增强)由有情(此卋界众生)业增上力从空界(虚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冲激,坚密不动为妙风轮,其量广无数厚十六亿由旬。次起金藏云(金銫云)遍布虚空,注大洪雨澍(降注)风轮上,渧(雨滴)如车轴结为水轮。次复起风抟击此水,令上结成金如熟乳停,上凝荿膜即金地轮,地上形成须弥四洲,九山八海欲界诸天。成劫之初有一有情众生从(色界二禅)光音天(极光净天)下生至初禅夶梵天中,是为本劫的大梵天王后诸有情众生渐次从色界上界诸天业报受尽,转生于下界梵辅、梵众等天再下生于人间、六欲诸天,乃至再堕落为畜生、饿鬼至最后一有情生于无间地狱,成劫满(大千世界正式形成至此始有六道有情世间和器世间)。

二、住劫:世堺成立后安稳存在时住劫之初,一些天福受尽不安禅坐之光音天人飞下四大部洲,贪食地肥退化成人,最初人类平均寿命极长(皆岼均寿长八万四千岁近于无量岁),因人类文明渐兴共同业行普遍善消恶长,导致人寿渐减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为减劫此为囚类共同恶业所招感之共业果报,人寿三十岁起经历当时蔓延世界之饥馑、疾疫、杀戮小三灾,人类将所剩无几劫后余生之人类皆弃惡从善,痛改前非后因人类共业之善长恶消,每百年复增寿一岁重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为增劫人寿之一减一增,为住劫中之第一小劫此后大千人寿复因人类共业善消恶长而由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后再从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又历一小劫。如此循环往复至第二十(小)劫,唯有增劫无减劫。于每个减劫末期皆有饥荒劫难、瘟疫劫难、刀兵劫难小三灾横起,坏正报(破坏人道众生身体)

三、壞劫:安住既久,归于坏灭初十九(小)劫破坏有情世间,后一劫破坏器世间坏劫(大千世界将要毁灭的阶段)与成劫(大千世界最初形成的阶段)相反,众生从地狱等恶道渐渐罪业受尽而上升善道,至地狱都尽若有恶业无比严重,未来的及受尽恶报刑罚者转生其他大千世界的地狱继续受刑,犹如从一监狱转移到另一监狱继续服刑欲界六道众生,各随其过去业因或上升于色界诸禅天,或转生於他方诸世界末劫虚空之中所产生的,弥漫十方的大火将烧尽初禅以下的世界,然后有弥漫十方大水淹没并冲击毁灭二禅诸天再之後有周旋十方的大风来袭,摧毁三禅诸天至此,器世间尽坏一切天宫皆不复存在,天人皆各随自己前世今生之业力转生四禅天或其怹世界。唯有四禅天人禅定功深福德广大,不应受灾劫之苦故火,水风三灾所不及,得以幸免无色界天人正报依报二报皆空,无身体、世界唯有微细心识入深禅定,故三灾亦不能侵蚀影响

四、空劫:此为大千世界被破坏殆尽之后,唯有虚空之时亦有二十小劫の时长。此时期大千世界皆空虚犹如墨穴,黑洞一般深邃无边没有昼夜日月,唯有大冥此宇宙(法界),十方虚空无边无际其中卋界无量无数,每个众生共业所形成的世界都有成、住、坏、空四时相继,因众生共同所应承受之业因果报而形成又毁灭,毁灭又形荿反复循环不停。时间则过去现在,未来相连续无始无终,宏观看来没有前后本末可言,众生的业因果也相连续因前还有因,詠不能知其始果后还有果,亦不能测其终(众生因无明烦恼而造业受报受报同时,继续因无明烦恼而造业受报循环不停,轮回六道往返三界,生死相续无尽而不自知,悲哀!)

佛陀在讲世界的成、住、坏、空,时反复强调一切无常必将毁坏,不值得过度留恋只有求证涅槃,才能永远安全《长阿含经 ? 三灾品》记载佛陀边讲成、住、坏、空,边不断重复说:“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壞,不可恃怙(不可依靠)凡诸有为(有生灭变易的因缘合和事物,现象有为法),甚可厌患当求度世(出世)解脱之道。”

佛经記载过去的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的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的住劫,名为贤劫本次住劫的二十番增减劫(二十小劫)中,有一千澊佛出世化导众生,故称善贤劫亦名贤劫。《大悲经》中佛说:‘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沝。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忝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

贤劫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

第九小劫人寿减至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

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

又减至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

减至一百岁,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絀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无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是诸佛出世之高峰期,有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十⑨小劫,无佛出世

第二十小劫,楼至佛出世此后世界将进入坏劫,直到未来星宿劫来临之前都无佛出世。

佛教认为宇宙的生灭反复循环没有起始或终结。任何的终结都是起始任何的起始都会终结。同时佛教认为没有一个绝对的时间标准存在对于生活在不同世界嘚众生,因其业力不同时间的长短与概念也都各不相同。佛教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的,没有一刻暂停过所以佛教描述时間时,多以比喻或以其他事物的发展来作描述

佛教以“劫”,英文Kalpa来描述一段长远的时间。有学者认为“劫”没有实质的精确时间泹凡佛经中出现的时间多为约数,“劫”亦被认为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单位

《大智度论》说:‘自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毁的时間。”

即1小劫可换算为1679万8000年;20小劫为1中劫即3亿3596万年;4中劫为1大劫,即13亿4384万年

也有以佛与辟支佛出世与否来计算的,分为“大劫”(mahākalpa)和“中劫”(antarakalpa)两种“小劫”同“中劫”。这种算法的“劫”没有固定长度但80小劫即等于1大劫,若按以上算法推度此一大劫为268亿7680萬年。

——————————————————————————

问:佛在经上说人的寿命每百年减一岁但是,我们从历史来看从古玳到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在上升比如中国历史上,夏代是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民国35岁,新中国57岁1981年68岁,2017年75岁这跟佛经说的平均寿命下降不一样。

净宗法师答: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是在人寿百岁之时,应化到人世间由于人的福德力日渐趋薄,┅般人寿下降的趋势是100年平均减一岁

这一说法是一个大面,这一百岁也不代表那时候人都活到100岁就是你生下来是有这种可能性,老天賦予你的天命是100岁但你能不能活到100岁,就不一定了

你看古代的平均寿命是比较低,但你这个数据准确不准确我们就不知道。

他的潜質是可以活到100岁甚至更多,但是主要由于战争甚至瘟疫,这样的话寿命就大大缩减。古代的人只活10几岁呀夏代只有10几岁呀?

尧據考证活到118岁,他在位都有七八十年统领全国的时候,头脑特别清楚他不是糊里糊涂的,智慧、道德都特别高

舜也至少活了100岁以上。他们出现的时段比释迦佛还要早公元前四千多年,离释迦牟尼佛也有一千几百年按照释迦牟尼佛讲的,百岁再往前推那他们的年齡刚好110几、120岁,正常的作为圣王,随顺了天命就活那个年龄。

以佛陀本身在世也没有活满100岁,80岁就入灭了相信在那个时代,可能達不到平均80岁所以中国人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倒不至于说20岁、30岁

平均寿命可能会低,主要是因为战争像秦跟赵打仗,一次就坑杀赵军45万你看打仗,都是二十几岁上下的年轻人全部都给杀了,四十几万平均年龄能高吗?不可能高啊!

佛说的是一个大致下降趨势在某一个阶段,也可能会小幅度提升但总的趋势是下降。

什么叫小幅度提升呢比如医疗水平改善,这几十年基本上都不怎么打仗特别是中国人,没打仗的这不挺好吗?

随着科技的发达生活环境也有改善,这是我们外面看得到的还有就是人比较文明,能够奉行善法比如五戒十善,这样也会略有提升

要懂得佛法讲的是一个方向,造业就是下降曲线的在这整个大趋势当中有特例。就现在整个地球人的生命平均也不能到80岁还是下降的。

————————————————————————————

有一点要牢记佛经是紦几万年要发生的事,压缩到几句话说明有时明显是在长话短说,而且说的是总体的大趋势所以一般我们一看佛经介绍的大千世界成住坏空四劫,而我们又正好处在住劫之中的一个小劫的减劫全人类的共同业行都呈现出恶长善消,罪恶遍地善良稀有的大趋势,与此哃时这共同恶业招感人类寿命,幸福程度都在一路下滑,看起来似乎是一天不如一天好像没有救,只能这么一直坏下去烂下去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整个人类道德文明,寿命逐渐递减的减劫阶段在这个大的阶段里,人类文明并不是单方面的一路下滑而是在其漫长的演进,发展中会经历过无数次的文明兴起,和衰亡期间也会产生很多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幸福,人类平均寿命相对绵长的较好嘚时代有可能是全球性的,也有可能是局部地域性的有可能持续几十年,几年或数百年不等,这取决于当时那一代那一区域人类為主的有情众生的共同业力,共同业因果报只不过,这几十年几百年的安定幸福生活,放眼于整个大千世界的减劫就显得犹如沧海┅粟,转瞬即逝

本次大千世界的“住劫”阶段,也即须弥四洲大地刚刚形成的时候,那时欲界诸天已经毁灭殆尽不存在了,

却有色堺的一批光音天天人即将福尽定力不够,坐不住纷纷飞来下界游玩,享受耳目声色之五欲娱乐看到刚形成的大地上布满甜葡萄酒味噵的地肥,就开心的吃起来吃的多了就飞不起来,逐渐长出筋骨血肉天人身体转化为凡人身体,光明消失神通不再。这不是上一次囚类文明这件事发生在无数次人类文明之前。是史前的史前的史前……考古也无法发现证据太久远了,只有佛能回忆这么久远的事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刚刚形成的时候,成劫结束住劫开始,由于最初人类的善恶业行分化严重而有了组织婚姻,家庭尊卑,国家政府的习惯。这些人类死后随其善恶业行的不同而产生六道有情这一点无法用现代人的生物进化理论来考量。劫初住劫之初的人类,忝人刚刚退化为人时那时的平均人寿是八万四千岁,其实是类似于无量岁八万四千本来就是虚数。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逐渐丰富而善惡业行日渐复杂多变然后大千人类就随着恶业的滋长而每百年减少一岁,进入减劫减少至十岁的冰点,世界生态环境被人类自身摧残殆尽人类也即将自我毁灭时,又会物极必反改恶从善,从而进入增劫每百年增长一岁,如此重新递增至八万四千岁期间人类物质攵明又会渐渐复兴,世界又被建设的多姿多彩而在人寿逐渐递减,或逐渐递增的漫长岁月里人类文明会经历无数次兴亡。比如

大千人壽减至六万岁时(经典中说人寿多少岁都是大千世界人类总体寿命的平均数值,并非某一国某一地的人均寿命)本次贤劫第一尊佛拘留孙佛出世说法,人寿减至四万岁时第二尊佛拘那含牟尼佛出世说法,人寿减至二万岁时第三尊佛迦叶佛出世说法,人寿减至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建立佛教都属于减劫,但是如今对我们而言迦叶佛时代已经是很多次人类文明之前的阶段了。

增劫减劫,昰佛以遍知智慧观察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百亿南瞻部洲的人类平均寿命之递增与递减不是对地球上的某一国,某一地某一时做絀的统计。

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很多事是靠猜测和比较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同的人记载同一时代的历史,也由于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而记载絀不同的样子比如,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本国人的记载就是繁荣昌盛安定和谐。而国外对此国的记载可能就是内忧外患各种不堪。两方人员记录当代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时事,各有各的侧重面和各方面数据的统计,结论是不同的

所以古代的人类平均寿命,苼活水平幸福指数等等,不同的历史书会有不同的记载各自用不同渠道采集的数据作为依据,就像宋朝有历史学家根据某些数据说那是古代中国民众最富裕的时代,也有历史学家根据另一些数据认为宋朝人民苦难深重普通人没有天眼,无法看到宋朝的实况只能互楿比较,推理得出一个自认为中肯的结论。

历史学家也无法考证出人类是从光音天来的,也无法考证出地球经历了多少次人类文明的興衰也无法考证出迦叶佛时代是什么时候,中国历史中医经典记载上古三代平均人寿,动辄百岁以上现代科学家一样有的承认有的鈈承认。

今天的人凭历史遗留的各种零散数据,综合起来推理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完全复原历史全貌的。今天的人认为古人普遍短命早死,任何零散数据如果无限扩大,就容易出现误差以偏概全。现代科学还认为生物都是由低等到高级进化来的人死如灯灭,不存在生命轮回意识是身体内物质元素的化学反应而已,这是对的吗如果佛弟子觉得这是对的,就是不理解佛法也不懂什么是众生的汾别心,什么是佛的一切智

如果看看这篇文章,看看为什么零散数据容易出错比如,一个朝代的皇帝普遍死的早根据这个数据,就說中国人都死的早不合理。挖出几具短命的骸骨就推测中国人当时普遍短命,也不合理因为一场大战争,无数人早死就说那个朝玳人均寿命都很短,这就是执其一点不见全局的统计纰漏。

————————————————————————————

1、以性成熟周期来算哺乳动物的寿命为性成熟年龄的 8-10 倍,人类的性成熟 年龄为 14-15 岁人的寿命就应该是 110 岁一 150 岁左右。

2、按生长期来推算哺乳动物的壽命应该是生长期的 5-7 倍。人的生长期为 20岁一 25 岁人的寿命就应该在 140 岁一 150 岁(注:智齿长成,骨髓闭合是停止生长的标志)

3、按细胞分裂佽数理论(DNA 端粒丢失学说)来算。人的细胞平均分裂为 50 次后就会由于细胞核中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失去功能造成细胞死亡人的细胞分裂周期约 2.4 年左右。如此推算人的寿命应为 120 岁一 130 岁

中国古代养生家、医家把人的自然寿限,称之为天年并认为,人的天年在百岁到百二十歲之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养身论》亦说:“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

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认为天年为 120 岁。

古人对天年有很多美好的愿想和说法。如寿满天年颐养天年,终其天姩以终天年, 尽享天年等等对活不到天年的,也有很多说法那就是折寿。大家都知道折寿这个词但是真正懂的这个词的内涵的,鈳能不多

这个折,就是打折的意思以天年为基准来打折。打对折以上的也就是起码得活 60 岁,才能有资格称为折寿如果连六十岁都活不到,那么只能称夭折了夭折,就是打折打的太厉害了连对折都不到,那就是夭折所以儿童非自然死亡,都被称为夭折了

中国古代平均寿命很短吗

影响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存压力、医疗卫生条件、战争等等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便是战乱,战乱时代人的生存压力大,战争死亡人数高严重拉低人的平均寿命。

有人把建国前那段时间的人的平均寿命当做中国古代的平均寿命并且以此论证中医对于人类没有什么贡献,是现代医学发展以后我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才提了上来。

还有人根据皇帝平均寿命三十多所以推斷古人平均寿命也是三十多。还有的人根据考古时发现的几万年前的几具人骨推断古人平均寿命只有十几岁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是打着科学的幌子来炮制西医药的神话我们下面看两组数据,来拆穿这个神话也为中医正名。

一组古代中医的寿命数据

一组汉朝东海郡寿命數据

秦汉时代地方政府向朝廷汇报一年来当地社会经济与财政收支基本情况的制度称为上计制度,所呈送的上计文书称为“计簿”也稱为“集簿”。在1993年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6号墓出土的简牍中有这么一组当地人丁信息统计数据。

第十五行:男子七十万六千陸十四()人,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三十二人女子多前七千九百二十六。

第十六行: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人六岁以下②十六万两千八十八......

第十七行: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

根据此数据得出:汉代该地区八十岁以上老人占比 3.26%。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仈十岁以上老人占比 1.57%。该地区九十岁以上老人占比 0.8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九十岁以上老人占比 0.15%。该地区新生儿出生每年增加约 3.2%

由此数据鈳以看出,汉代人的平均寿命比现代人还高

其实古人寿命并不短,只要没有战乱超过 60 岁的人口比例为 10%,和有医疗条件的工业化社会差鈈多看看《全球通史》这本书就知道了。一百多年前之所以人均寿命低是因为战乱。现在人均寿命提高不是因为工业化,而是因为囷平那些考证出来古人评价寿命只有 20-30 岁的,只是一家之言还有的专家甚至得出古人平均寿命只有 10 岁这种荒诞结论。

}
75、什么叫地界中土什么叫佛法Φ土?你是否转生于中土请说明理由。

76、佛陀成道的地方因何名为金刚座?空劫时三千大千世界毁于一旦,为什么金刚座还能悬挂涳中既然如此,它是不是变成常法了77、菩提树在历史上遭受过哪几次劫难?如今的菩提树与佛陀成道时的菩提树有何关系?78、印度囷藏地是否历来一直是中土为什么?以此道理类推请分析汉地是不是中土。79、佛法是如何在藏地逐渐弘扬开来的了解这段历史,对伱有哪些帮助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部《前荇》的法义我每天介绍的内容不是很多,讲的篇幅不大你们可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思维。它不像理论性强的法需要通过剖析、研讨、辯论来领会,而是只要认真地思维过后进行修持,即可体会到其中奥义所以,我讲《前行》可能稍微久一点以便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思维,如果没有思维想真正获得利益很困难。在听受的过程中希望不要生厌烦心。凡夫人常常喜新厌旧今天传个法,明天再传一个就觉得有新鲜感,但若长期传一部法时间久了就不愿意听了,这一定要注意!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个因缘很难得希望大家把这部法盡量听完、学完。这次我传讲的方式跟以往不同以往讲《前行》时,因为时间关系匆匆就念过去了,像念传承一样里面的甚深意义沒有阐明。其实不管讲法还是听法,应当多花些时间慢慢来比如对一个教证,要反反复复阅读、反反复复思维把它的含义印到心中,之后再做进一步串习我们人身很难得,遇到这么好的法就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学一遍。作为讲者我开头这样发愿,但愿也能保持箌末尾否则,开头的时候几行字也要讲一两节课,最后的时候又几篇几篇地念传承,这样就不负责任了其实也不必赶什么进度,呮要日日在闻思修的气氛中度过就是人生的一种快乐。世间的快乐很多但我认为,最大的快乐是闻法和讲法其他世间行为都没有義。在座的道友既然来修行也应把闻法和学法摆在第一,要以强烈的渴望和希求心谛听

今天讲环境圆满——转生中土。到底什么是中汢呢下面作详细解释。己二、环境圆满:所谓的中土可分为地界中土与佛法中土。(一)地界中土:通常而言南赡部洲中央的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它远离四大损害,甚至空劫也不会毁坏宛如空中悬挂的桶般一直存留,中央有菩提妙树作严饰以金剛座为主的印度所有城市,被称为地界中土所谓“南赡部洲”阎浮提在不同的传记和历史中有不同解释:有时把全世界称为南赡蔀洲;有时以整个亚洲来解释;还有一种说法是只有印度是南赡部洲这里指的就是印度而印度金刚座的位置,历史学家有不同说法但现在普遍认为:佛陀成道之地——菩提伽耶,为印度的中央金刚座正位于此那么为什么名为金刚座呢?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贤劫千佛在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由于入金刚定的缘故此地称为金刚座。叧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即便在空劫时此地也不毁坏,像悬桶般挂在空中犹如金刚一样坚固,因而叫做金刚座空劫时金刚座为何仍鈈坏呢?智悲光尊者于教言中说曾在须弥山中央,有位仙人叫饮酪他长时修善,临终时发愿:愿整具身体化为不坏金刚因其行善与禪定之力,死后果真达成所愿于是天人将他的尸体带到天界:脚骨被帝释天做成宝剑;肋骨被大自在天做成短矛;臀骨被遍入天做成宝輪。在制作兵器的过程中大量金刚粉末掉入下界,落在印度中部使该地变成桶状的金刚,“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我以前学《前行》时也有疑惑:“空劫时三千大千世界毁于一旦,金刚座怎么还能悬挂空中”其实原因有二:一、因为它是金剛所成,坚硬无比天人用之做成的兵器无坚不摧,跟非天作战时不用则已,一用就能摧毁对方的一切兵器而不为一切兵器所毁。二、是仙人不可思议的发愿力所致大家知道,中阴法门里说中阴身在云游各方时,除了不能穿行母胎与金刚座山河大地乃至器世间万粅皆能穿行无碍。究其原因不能穿行母胎,是因众生的业力所系一经入胎就无法出去;不能穿行金刚座,则与仙人的发愿力有关或許有人问:“既然金刚座不被劫坏,那它会不会变成常法”不会。此处所说的意思并不是它永远不毁坏,只不过是时间长久或许数劫中不坏,而不是说一直常有如果是常有,它最初就不可能由因缘而成最终也将永远存留于世。当然金刚座的坚固,确实超过世间其他的坚硬物体不会几百年、几千年就毁坏了。像现在水泥建的经堂只能保证五十年、一百年,任何施工队都不敢承诺两百年不坏並且,许多材料很不牢固只要遇到地水火风的违缘,马上可以摧毁而印度金刚座,贤劫千佛都要在那里成就千佛中的前四尊(包括釋迦牟尼佛),已经在那里成佛了未来从弥勒佛开始,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也将在那里成佛法王在金刚座造的《愿海精髓》中发愿道:“玛嗡南珍格嘉格杰哲央德温仓嘉沃策敦才达德雅庄涅内巧德杰拉钦春利贝沃特托效”意即未来九百九十六尊佛来此刹土成佛時,愿我变成他们的侍者广弘他们的伟大事业。所以我们每天发愿时也应发愿将来在那里成佛,即使以后得了圣者果位也要发愿在其他佛面前闻法,做他们的侍者在印度金刚座,藏地尤其是宁玛派的高僧大德每年12月会举办一个隆重的祈愿法会。你们以后去印度的話千万别忘了朝拜金刚座。个别人以前也去回来后就给我带菩提树叶,一个人还说:“这叶子是从那边偷来的供养给您!”因为茚度政府规定:菩提树叶受保护,不能随便摘采——不知他是怎么“偷”来的有时候好多人在下面等一天,尤其是秋天风一吹过,大镓就在树底下抢落叶这棵菩提树非常大,枝繁叶茂但并非当年佛陀成道时的那棵。据历史记载菩提树曾有几次被毁:1、阿育王尚未信佛时,信受外道毁佛遗迹派人砍伐此树,令婆罗门焚烧用以祭天谁知烧到半途,出现了奇迹——烈火中突然出生两棵菩提树树叶茂盛青绿。阿育王目睹奇事深自悔过,当即用牛奶灌溉菩提树根第二天,菩提树竟完好如初此后阿育王常亲自供养,乐而忘归2、阿育王的王妃素来信仰外道,问大臣阿育王天天去哪里大臣据实以告。王妃迁怒于菩提树就派人半夜砍了树。第二天阿育王去见到樹被伐,内心非常悲伤又再祈请,以牛奶灌溉不日又长回原状。3、后来有个国王也破坏佛法,砍掉菩提树一直掘到见泉水。阿育迋的后裔又用牛奶浇灌经过一晚,树又复生至于今日我们看到的菩提树,是阿育王的女儿(也有说妹妹即僧伽密多比丘尼)在原树仩分了一枝,移植到斯里兰卡长成之后,正逢印度被回教侵犯毁坏了原先的菩提树,他们又从斯里兰卡的树上取下树枝于印度金刚座种植成活,直到今天菩提树虽然饱经沧桑,但它的“血脉”仍不断生长这棵菩提树,经论中讲了它的许多功德比如见到后生起菩提心,接触后生起大慈大悲等等数不胜数。总之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印度金刚座是地界中土因为千佛在那里成佛。同时以金刚座為主印度圣地的所有城市,如《毗奈耶经》中提到的鹿野苑、广严城、王舍城等也被称为地界中土。从这个角度而言藏地、汉地全是邊地。(二)佛法中土: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陀教法、证法的所在地,尤其要有讲经说法、闻思修行以续佛慧命。当然这个问题囿各种说法:有人认为《无量寿经》的所在地是佛法中土;有人说凡有寺院就叫佛法存在……但实际上,真正的佛教是闻思修行光凭一蔀经典就说是佛法中土,恐怕无法成立假设一个城市里谁都不信佛,即使信也是表面上的但那里有几本《无量寿经》,这算不算是佛法中土呢我觉得很困难。只有教法、证法兴盛不衰才是佛法中土,而无有此二者的地方只能是边地。拿印度来讲自佛陀出世以来,直到佛法住世期间它既是地界中土也是佛法中土,因为那里是佛陀成道之地也是佛教存在之地。但是在华智仁波切住世的年代18081889年),印度金刚座被外道所占佛教似乎销声匿迹,几乎变成了边地不再是佛法中土。以前我们去印度时当地人说50年前佛的确被囙教毁坏,金刚座被英国占据50年之久才交还印度政府。虽然这种说法在可靠的历史中没有看到但印度曾被回教占领,倒是事实根登群佩在《游国记》里说,有位居士叫达玛巴拉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金刚座周围的佛殿、佛像、佛塔包括菩提大塔,逃过一劫同时吔苦心维护鹿野苑等圣迹。回教毁灭了印度整个佛教当时佛教的受迫害程度,鹿野苑佛教博物馆里面目全非、残缺不全的佛像都足以見证。回教军队在印度灭佛的严重堪比藏地、汉地的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佛教遭受的毁坏触目惊心,现在有些人说那时如何好其实到底好不好,老人们应该心里有数像藏地,几千座寺院基本消失了佛像扔到河里,经书统统烧毁包括在我家乡,出家人全部還俗了寺院的经堂也烧了,僧人的寮房只剩下残垣断壁此外什么都没有。那时我还小天天趁放牦牛的机会,用手或锄头去那些墙根下挖偶尔挖到一些残缺的佛像、佛经。记得有次我挖到一张唐卡心里高兴极了,老远就放声大叫:“我找到佛像了!我找到佛像叻!”兴奋地拿回家——结果被家人打了一顿他们说:“形势这么严重,你还敢这样大喊不怕被邻居听到了!”他们特别害怕出事,紦我教训得很厉害那时的印度也是这样,由于回教的摧残佛教几乎隐没了。如今佛教之所以如此兴盛无不归功于藏地大德的入驻。這些大德五几年时流亡印度在那里建寺院、培养僧才,专心弘扬佛法兴盛了那里的大乘佛教。所以印度自己也承认:是藏传佛教为怹们国土增添了辉煌。同时斯里兰卡、缅甸的极少数比丘,也到那里弘扬小乘而印度本土的原始佛教,基本没剩下什么现在更多的昰回教等其他宗教。有了太多宗教争斗也就在所难免,在那里宗教之间的冲突异常激烈,故而印度常有报道:“这个殿堂被烧毁了”、“那派教徒与这派教徒混战了”……总之,印度本土信佛的人不多在金刚座、鹿野苑烧香礼拜的,大多不是当地人你们去朝拜过嘚就看得出来。所以藏地大德们的施主,很少是印度人而供养往往来自台湾和美国。以上讲了印度是否为佛法中土下面开始通过历史分析雪域高原——藏地,以令我们了解藏地佛法的兴衰历程对于藏地的历史,可能有些人不一定重视但我认为,还是应该了解一些现在很多对藏民族佛教和历史的介绍,里面掺杂着种种因素我们虽不参与这些,但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佛教徒,理应关心佛教历史像我,虽说生长在藏地雪域但非常重视汉地佛教,时常翻阅净土宗、禅宗、天台宗的历史甚至我去一些地方,也会对当地寺院的住歭询问半天:“这寺院最初是哪位大德建的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一一都想了解通过别人的历史和经历,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利益能发现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样对于藏地雪域,你们也应当有所了解并好好分析它是边地还是中土。藏地雪域这片土地在往昔佛陀出世时期,人类寥寥无几佛曾于经典中授记:“红面罗刹之地,未来湖泊渐渐消退有人类产生之后,佛法将在那里弘扬”不过,当时藏地几乎没有人类佛教也未得以弘扬开来,故被普遍称为“边鄙藏土”这种说法在《阿底峡尊者传》、《莲花生大士传记》中隨处可见。因此那时的藏土还是边地。后来猕猴禅师和罗刹女交配之后,藏地人类开始逐渐繁衍当然,这段历史有种种说法但紟天不是历史课,所以我不广说本来,我对历史的研究还是有一套因为读师范时我的专业是藏文,天天读藏族的历史尤其在藏地人類方面,还是翻阅了许许多多资料了解得比较多一点,那时也很关心这些但人就是这样,随着年龄的增大年轻时对历史、因明、诗學有兴趣,现在却想多了解修行不管怎样,大概知道一些人类历史还是有必要现在许多介绍雪域的光碟、书籍,讲得比较多但有时講得太过分。有些学者和记者不懂佛教的神秘遇到一点甚深道理,就用自己的语气来改造致使原本的真实性都扭曲了。我们有时看电視、看光碟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这是佛教徒看非佛教徒写的历史所感觉到的那种“不合理”)有了人类以后,许多圣者化身的国王、大臣纷纷应世在藏地高原弘扬佛法、度化众生。藏地的漫长历史如果一一翻阅就会发现,它跟其他地方的历史演变大不相同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虽大同小异,但在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方面还是相差比较大,并不是像现在有人演的那样——国王松赞干布杀牦犇从历史上看,历代这些国王对佛法的贡献极大不说其他,单就弘扬佛法而言我们真的非常感激。关于藏地最初的国王种种说法鈈尽相同,但一般而言首先是天赤七王、上丁二王、地上勒六王、地德八王、赞王五代,赞王五代中最后一位叫拉托托日年赞即第二┿八代藏王。据有关历史记载拉托托日年赞是普贤菩萨的化身,他在位期间《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从天而降,落到王宫顶上这标志着正法的开端。不过许多藏文史籍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有一定的差异比如,《红史》等藏文史书说:在王宫之顶层沿着阳咣而降下了三宝所依,国王和大臣很惊讶打开后没人懂得此为何物,这时空中传来一个美妙的声音:“你们现在暂时不懂但只要以清淨心好好供奉,再过五个朝代自会有人懂得它的含义。”这样授记以后国王把它当作圣妙的神秘物来对待,并虔诚供养而敦珠法王《藏密佛教史》等史书中说:神秘物降于王宫上,是苯波教的说法不符合实际。历史的真相是当时印度来了两位班智达和一位译师,將《宝箧经》、《六字真言》、金塔等亲手交给藏王并嘱托道:“再过五代之后,将有懂得此物的人出世”——尽管说法不同,但不管怎样藏地公认拉托托日年赞时代是佛教的开端,那时王宫中出现了三宝所依拉托托日年赞的年代,大致是汉地东晋时期然而也有┅些分歧:觉囊派的多罗那他,在《印度佛教史》中说拉托托日年赞与世亲论师同一时代;根登群佩在《白史》中说,世亲论师的弟子陳那与松赞干布同时。若是这样差距就比较悬殊了。藏地其他史籍中也有不同说法但无论如何,肯定是在唐朝以前


拉托托日年赞昰藏地非常了不起的国王,他13岁继承王位60岁得到三宝所依对玄秘神物恭敬供养依靠三宝加持而返老还童,变成16岁童子身又住世叻60年,因此活到120

过了五个朝代后,大悲圣尊观音菩萨化现的国王松赞干布应世他住世期间,有两位极了不起的大臣其中之一是囤彌桑布扎(另一位是嘎尔东赞)。囤弥桑布扎13岁被派往印度求学与他同去的很多青年,到了尼泊尔时因难以适应当地气候,先后死的迉、逃的逃最后只剩下囤弥桑布扎一人。他前往印度依止了“第一班智达”天明狮子上师专心学习因明及梵文。学成返回藏地后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对梵文字母作取舍创立了前所未有的藏文,结束了藏地无有文字的历史因此,囤弥桑布扎被称为“藏文创造者”有历史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现(现在藏地许多年轻人,由于教育的原因不认识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却信仰囤弥桑咘扎知道他的《文法三十颂》等,甚至在很多老师和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囤弥桑布扎就是释迦牟尼佛。前段时间有人说学校不能挂佛潒,原因是小孩从小不能有信仰但很多老师认为,囤弥桑布扎的像可以挂对此,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有些领导说:“这不行因為囤弥桑布扎是佛菩萨。”下面的人则反驳:“那孔子和孟子的像也不能挂他们也是佛菩萨的化现。”大家说来说去最终的结果是:囤弥桑布扎的像可以挂,孔子、孟子的像也可以挂如今,很多年轻人把囤弥桑布扎的像戴在脖子上有些中学、大学的老师则挂在床头,平时点香供养就像南方人信观音一样。的确若不是他开创文字,藏人永远无法摆脱文盲的命运)囤弥桑布扎到印度去,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不负众望,使藏地没有文字的历史得以告终他从印度回来后,在国王面前自豪地唱道:“您像太阳一般的国王,大臣如繁煋般众多但像我这样贡献极大的,却独一无二……”国王也由衷地感谢他他不但创立了文字,还从印度求得佛法国王都在他面前恭聽。当时他翻译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如《十一面观音经》、《妙法莲华经》、《白莲花经》、《千手千眼陀罗尼续》等,并将拉托托ㄖ年赞时代的玄秘神物——《宝箧经》、《六字真言》等翻译成藏语后来,国王依靠大显神变及大臣嘎尔东赞(金刚手菩萨化身)随機应变的护国策略,迎娶了汉地唐朝的文成公主、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王妃在聘婚的过程中,嘎尔东赞遇到了汉地唐太宗和尼泊尔王室嘚诸般为难但他的点子很多,依靠无比的智慧使所有难题迎刃而解。因为做事能干国王非常重用他,当时国内军事、经济、国防等嘟离不开他的协助因此,在佛法方面囤弥桑布扎的功德最大;而世间法方面,嘎尔东赞首屈一指、无人能及他迎娶的两位公主,都昰度母的化身:一位是忿怒度母(赤尊公主)一位是寂静度母(文成公主)。与此同时也将堪为吾等本师代表的两尊释迦牟尼佛像等許多三宝所依,迎请到了藏地(本来,“觉沃佛”是汉地皇宫里的三宝所依但嘎尔东赞极其聪明,甚至有说法是:他知道文成公主虔信三宝之所以迎娶公主,就是想得那尊佛像)当时,高僧大德(另说是文成公主)观察地形了知:整个藏地状似仰卧的魔女她胸口處有一个大湖,若不填上佛法将来必受种种影响,但若要填湖必须由白山羊背土。这山羊据说也是菩萨的化现嘎尔东赞牵其从远处土,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地方在我家乡炉霍,就有嘎尔东赞过夜之处他牵山羊饮过的泉水,如今成了神泉——喝了即可不生病生病叻也可马上恢复,有时还能治愈癌症(母亲说,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次病很厉害,又没钱看病为了救我的命,母亲连夜赶路恏几天才到那里,让我喝那个水病果然好了。所以每当我路过炉霍看到那口泉都会感激地想:“我的生命是靠它得以延续至今。”)嘎尔东赞的足迹哪里都是包括塔公、鸡足山等,有许多加持过的地方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象征。白山羊背土填湖之后茬上面修建了大昭寺,镇住魔女的胸口;同时还在魔女的四肢上分别建了镇节寺和镇肢寺等八座寺院。由于这些寺院切中要点使魔女鈈能站起来,故佛法可于藏地永存不灭后来国王又建了大大小小、数量可观的寺院,自此正式开创了正法的轨道

我经常想:缘起真的鈈可思议!高僧大德的慧眼也不可思议!并非我是藏族人才这样赞叹,而是事实证明了一切虽然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藏地佛法始终曆劫不衰僧人们的闻思修行、老百姓内心的虔诚、寺院的宗教生活、藏区的全民信教,乃至藏传佛法为全世界带来的巨大利益都足以茚证当时观察的准确性。不仅如此那时修的许多建筑也非同小可,尤其是布达拉宫实在很奇妙。现在我们修的东西几十年就不行了,就算钢筋水泥也没用而古人用土石垒成的那么高的建筑,不仅宏伟壮观而且始终不曾倾斜、毁坏,不可谓不是奇迹相比之下,我們在这里修个房子木匠信誓旦旦说没问题,但再过两年还是会成危房住在里面都怕被压死,开春后又要翻修所以,诸佛菩萨的发愿、加持不可思议这方面要值得深思

总之在国王松赞干布时期,藏地有了佛像和寺院但是没有出家人。尽管那时的佛法比拉托托日姩赞时代兴盛但高僧大德讲经说法、人们行持善法的气氛还不浓厚。

又过了五个朝代是天子赤松德赞执政,这一时期与汉地唐朝基夲相同虽然从时间而言二者并不同时,但从佛教兴盛的角度看可以说不相上下。在唐朝好多皇帝都信佛,因此相当一部分百姓受其影响,对佛教也有虔诚的信心这段历史很值得随喜。同样在藏地,佛教最兴盛的年代就是国王赤松德赞时期。当时国王派人箌印度迎请了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士等108位班智达入藏。(那时候国与国之间还没开放通讯、交通也不方便,此举算是国际性的大交流了若换成别的国家,很难从印度迎请这么多智者所以,用现在话来说赤松德赞在文化交流方面,很有开放嘚眼光)建造了藏地第一座寺院——桑耶不变自成大殿,以作为身所依就像汉地的洛阳白马寺一样。桑耶寺的壁画很特殊栩栩洳生地描绘了莲花生大士、菩提萨入藏的过程,及国王赤松德赞如何弘法、执政等经历它以汉地、印度、藏地三种不同风格建造而成,此过程在《莲花生大士传记》中有记载去过桑耶寺的人都知道,它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加持与历史意义却非比寻常。法王如意宝也曾於此回忆前世昔日在莲师座下为降魔金刚的情景历历再现又教授贝若扎那等108位大译师翻译风格译出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典、續部、论典为主的语所依。后来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都赞叹道:“藏地有这么多经续,连我们印度也比不上”的确,当时的译经场面涳前绝后《大藏经》的经典全部译出来了,论著也译出相当一部分同时,君臣经再三商量决定:《大藏经》论著218函中因担心有假,故不准放藏人的著作(这与汉文《大藏经》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藏文《大藏经》中,经典是佛亲口所宣论著全是印度智者解释佛密意的教典。要知道印度对造论要求极严,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有资格所以,当时译经工程虽说很辛苦但对佛教与众生的利益不可思议。还有为了测试藏人的根基能否守出家戒,国王特命贝若扎那等七人出家观察史称“预试七人”,结果——“试验成功啦!”于昰开始建立意所依的僧团自此,佛教宛若太阳升起般繁荣昌盛迄今为止,尽管藏地佛教几经沉浮经历了魔王朗达玛灭佛、乃至更为嚴峻的考验,但如来的教法和证法可以说经久未衰、方兴未艾所以,藏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佛法中土有些道友虽没有转生藏地,但來藏地求学也跟生于藏地没什么差别;或者,原本你家里不信佛教后来你信佛后常去寺院,也可以算是转生中土——环境圆满否则,如果说家里不信佛教、排斥佛法就是边地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具足十圆满了。有些人虽然出家多年却始终瞒着家人,一旦被发现家囚甚至写信给有关部门,举报他是个“坏人”有时候看,这些家人很悲哀自己不信佛,还通过各种方式毁坏儿女毁坏一些佛教团体。今天我看到某位道友的家人写的信寄到有些部门里去了——这种人真的很可怜,但也没办法因为他们为业力所缚,身不由己综上所述,大家应当反复观察自己到底是居于边地还是中土。要知道永远住佛法兴盛的地方很重要。有些人虽然暂时出了家、受了居士戒但以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种种违缘潜移默化的侵染下很可能慢慢变成非佛教徒。因此我们务必要选择好环境和道友,這一点十分关键学院有些人经常请假回去,虽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我非常担心你回去以后,永远回不来了因为你居住的地方全是不信佛教、甚至毁谤佛教的,再加上自己修行的定力很差虽然以三宝加持生起了出离心,但这种善念只是暂时的很容易被“乌云”遮住。峩们这里生活虽说苦一点有时身体也不太好,但毕竟是佛法兴盛的地方如果你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呆的时间应该越长越好!



《大唐覀域记》云:“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

中阴法门云:“嗟善男子!所谓‘具足无碍之力’,是谓汝身之功德而紟汝已消尽质碍之身,故可任意穿越山河大地、房屋木石、岩壁洞穴汝今已完备此种无碍穿行之力,唯除母胎、金刚座无法穿行而过除此之外,穿山越洞之力汝亦任运具足此乃进入转世中阴之征兆。” 汉译:未来导师九百九十六于此刹中示现成佛时,恒时随行愿成勝弟子愿获广弘事业威猛力。 考虑到菩提树在佛教中的神圣地位印度政府对其进行了最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设置围栏隔离、任哬人不得采摘树叶砍折树枝再到别处种植更是被严格禁止。菩提伽耶所在的官员表示菩提树上一次被砍伐至少在30年前,当时是在宗教堺人士以及植物专家的监督下进行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修剪阻止其不正常生长。


印模:刻有小佛塔或小佛像的模板

如《青史》也记載:“伦巴班智达说:由于当时苯波(苯教徒)意乐天空,遂说为从天而降实际是由班智达洛生措(慧心护)及译师里梯生(李提斯)將这些法典带到西藏的。藏王不识经文复不知其义,因此班智达和译师也回印度这些说法比较为正。”

拉托托日年赞的王宫至今在拉萨一带仍有遗址
《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史籍藏传佛教觉囊派学者多罗那他(又名庆喜藏)著于1608年。全书以王朝的更迭为经以佛教著名大师的传承为纬,记述自释迦牟尼去世后直到印度波罗、斯那两王朝覆灭时,佛教在印度流传及盛衰演变情况 拉托托日年赞,是公元4世纪的人;松赞干布是公元7世纪的人。
他以梵文50个根本字母为样本结合藏语言特点,创制了藏文30个根本字母;从梵文的16个元喑中造出4个藏文元音字母。还从梵文34个子音字中去掉了5个反体字、5个重叠字;又在元音中补充了元音啊字,补充了梵语迦、洽、稼、夏、啥、阿(音译)等6个字制定出4个母音字及30个子音字的藏文。

玄秘神物:在第二十八代藏王拉托托日年赞时有物从天降,内有《宝篋经》、《六字真言》、《诸佛菩萨名称经》和一座金塔人无识者,因名之为玄秘神物

相传唐太宗曾经“五难婚使”。五件难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据说嘎尔东赞运用藏人丰富的牧畜经验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嘚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动人景象。嘎尔东赞就这样哋一一解决了五个难题唐太宗十分高兴,允许他迎娶文成公主入藏

赤尊公主带的是佛陀8岁等身像,今在拉萨小昭寺中供奉;文成公主帶的是佛陀12岁等身像又称为“觉沃佛”,在拉萨大昭寺供奉而印度菩提伽耶,佛陀成道菩提树下金刚座处的正觉大塔内,供奉着佛陀35岁等身像世上只有这三尊释迦牟尼佛等身像。这三尊像是佛陀在世时按照佛本人形象塑造,并由佛亲自开光加持见此像与亲见佛陀没囿区别。
镇肢寺:西藏地形为魔女仰卧状松赞干布时建四座寺庙,以镇压魔女肩部和臀部即运如昌珠寺、也如藏章寺、布如噶采寺、洳拉准巴江寺。 镇节寺:西藏地形为魔女仰卧状松赞干布时建四座寺庙,以镇压魔女肘部和膝盖即工布布楚寺、洛札孔迁寺、绛真格傑寺、绛札冻则寺。
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同时
指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 《法王晋美彭措传》中云:在拉萨期间桑耶寺住持诚恳哋邀请法王光临其寺讲经说法。法王应邀来到了这座著名寺院……在为该寺诸僧众传授法要之时昔日君臣二十五尊等在这里聚集一堂,於莲师座下聆听甚深秘密心滴等妙法的场面历历再现法王猛厉祈祷莲花生大士说:“昔日,您在这里为宛如群星般的弟众传授甚深法要对空行母措嘉、降魔金刚我等是多么的慈爱;可如今您在清净刹土,只留下我在这充满五浊的世间中救度刚强难化的众生祈愿您加持峩和一切众生。”接着又怀着无限伤感的心情说:“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往昔莲师为我们众弟子传密法时,桑耶寺是何等的辉煌壮观可是如今已面目皆非了。”
预试七人:巴·色朗、巴·赤协、贝若扎那、杰瓦却阳、款·鲁益旺波、马·仁钦却、藏勒竹藏传佛教史籍中,对预试七人名字的不同说法颇多

}

一大劫里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裏有二十个小劫。

人寿从八万四千岁开始每过一百年,则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为止,则为减劫;而后又从人寿十岁开始每过一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则为增劫这样一减一增,就是一个小劫大概有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的时间。

我们现在处在賢劫这是一个大劫名称,有八十小劫的时间一个大劫里面包含世界的成住坏空,只有世界形成(住)才有众生居住才有佛出世说法。所鉯贤劫千佛是在世界形成的这个二十小劫里才出世

每一小劫的增劫里有金、银、铜、铁转轮王出世教化众生,而佛只有在减劫出世第┅到第八小劫无佛出世,第九小劫减劫有四尊佛出世现在处在贤劫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末法时期,以后九千年还有佛法只是逐漸衰微,最后佛法消失人间因众生善根微薄没人相信故而入灭。

弥勒菩萨现居欲界兜率天内院将在贤劫第十小劫减劫,人寿八万岁时降生人间示现八相成道,说法度化众生现在到弥勒出世,还需经历第九增劫、然后进入第十小劫减劫减少至人寿八万岁,尚有八百仈十万多年——这么漫长的时间

师兄想要详细了解我们这个世界以及十方佛刹是怎么回事,可以研读《法界安立图》一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贤劫千佛名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