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率提高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来自当知百科
  指在过程中随着的提高和的减慢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亦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是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下所特有的表现。
  资本家为了追逐以及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地竞相改进生产技术,在愈来愈多的生产环节中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这就必然要引起各个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的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趋向下降。假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定时期中,(v)的绝对量不变(例如始终是100),(m′)不变(例如始终是100%),资本的周转速度也不变,但 (c)的绝对量却不断增加,从而资本总量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平均利润率(p′)下降的倾向:
  在上面的例子中,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假设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可以在剩余价值率提高的情况下发生。假定剩余价值率从100%提高到150%,资本有机构成(c:v)同时从60:40提高到80:20,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从40%下降为30%。所以,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向,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下降。相反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长过程中,剩余价值率是呈上升趋势的。
  在平均利润率呈现下降的过程中,资本家阶级所得到的利润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是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使社会资本总量扩大,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虽然会相对减少,但是它的绝对量却会增加。社会资本所吸收的剩余劳动的绝对量,从而占有的剩余价值量或利润的绝对量也会不断增加。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大,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马克思有时又把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称为利润率下降和绝对利润量同时增加的“二重性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曲折的过程,因为有一系列因素阻碍、延缓并抵消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是:①资本家提高对的剥削程度,包括延长,提高,压低工资等。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虽然会使每个劳动者所使用的原材料数量增大,然而使用量却相对减少,从而提高了利润率。②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值由于的提高而降低。生产资料的价值的降低,减弱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③大量的存在,形成了大量廉价,某些部门就采用手工劳动而不采用机器。一些新的生产部门,特别是生产奢侈品的部门,则大量利用相对过剩人口,把生产建立在活劳动的要素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些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都比较低,工资低于平均水平,剩余价值率较高,从而利润率也较高。④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对经济落后国家采取以下手段获得巨额利润:输入廉价的原材料以降低不变资本价值,输入廉价的生活资料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使利润率提高;按高于输出国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出口商品,取得较高的利润率;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利用经济落后国家工资低、剥削程度较高等有利条件攫取高额利润。⑤股份资本的增加。股份资本只凭取得少于平均利润的股息,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但是,以上这些因素只能延缓利润率的下降,却不能取消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在一个长时期内表现其作用的趋势。马克思说,一般说来,“引起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同一些原因,又会产生反作用,阻碍、延缓并且部分地抵消这种下降。……所以,这个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发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6页)。
  这个规律的内在矛盾是利润率下降与利润量增加的矛盾。即积累率随着利润率的下降同积累量反而会增加的矛盾。在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资本家为抵补利润率下降的损失,必然加速资本积累,这又使得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在这个规律内在矛盾展开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资本主义矛盾:
  ①与的矛盾,以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矛盾。增加资本积累和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所以,一方面是生产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家提高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加深了生产发展与消费的狭隘基础的冲突,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榨取的大量剩余价值越来越难以实现。
  ②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发生了互相对抗的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增加的同时,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利润率下降。因此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地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的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它用无限生产力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包含着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和利润率的降低,从而使现有资本贬值。
  ③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一定量的利润以及开办新的企业所必要的资本的最低限额,随着利润率的下降而提高。一部分中小资本失去了这种正常的生产条件,它们不能由利润量的增加去补偿利润率下降的损失,便成为闲置的过剩资本。造成资本过剩的原因,又要引起人口过剩。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人口过剩,因此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是同时并进的,二者是处于对立的两极上:一方面是失业的资本,另一方面是失业的工人人口。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的表现。这个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所促进的上述许多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是爆发的原因。马克思说: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某一点上和劳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发生最强烈的对抗,因而必须不断地通过危机来克服”,“各种互相对抗的要素之间的冲突周期性地在危机中表现出来。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同前,第25卷,第288、277页)。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作用,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第32小组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知识点大纲&一、&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的前提背景&O&理论基础&O&提出背景二、&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概念&O&定义及解释&O&概念辨析l&技术构成是指因素数量构成,而价值构成不等于数量构成l&资本价值构成与技术进步无特定关系l&混淆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概念l&混淆&可变资本&和&工人数量&的概念l&如何区别资本有机构成和价值构成三、 资本的有机构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O&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O&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的影响l&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影响l&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的影响四、 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应用&O&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就业的产业结构l&工业化时期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及其对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影响l&新型工业化时期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及其对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影响l&新型工业化时期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l&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O&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失业&O&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人口过剩&&&&知识点详解:&一、 前提背景1. 理论基础出发点: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剩余价值①理论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建立起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②体系。&2. 提出背景为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资本有机构成范畴。&二、 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概念1. 定义: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通常用c:v表示。&●资本的有机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价值方面:i)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可变资本③和不变资本④的比率,ii)为生产资本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①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 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 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 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②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是一门以人们的即经济关系为研究 的科学,它阐明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③ 可变资本:家用于购买的那一部分资本。④ 不变资本:不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的那一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前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为了表达这种相互关系,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凡简单地说资本构成的地方,始终应当理解为&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论》一卷P672)解释:资本有机构成为生产资本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例如:要销售宝石,那么采购宝石原料的成本、加工机器的成本都算作生产资本的价值,而工人的人力、工资,则算作劳动力价值,他们之间的投入的比例,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技术构成的高低既然决定着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所以,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生产部门、不同企业,或者不同的国家,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跟与之相联系的资本技术构成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也各不相同。但是,通常所考察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都是指一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或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把一个生产部门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加以平均,就是该生产部门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把一个国家中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加以平均,就是该国家的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P173)&2. 概念辨析  1)技术构成是指因素数量的构成,而价值构成不等于数量构成。  在马克思看来:1,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内容&后者是表现&方法&。2,资本价值构成是由技术构成所决定而且反映其变化的。3,因为以上不可分割的&关系&,故谓之&有机构成&。  马克思认为&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就一定的技术水平来说,可以看作一定的资本品数量和劳动力数量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或者可以用单位劳动力可以推动的资本品数量来定义&技术水平&。  但是,这个比例是要素之间的数量的比例,而不是要素价值量之间的比例。价值本身所具有的存量特征,使得要素数量不变时其价值进而价格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无法从数量比例过渡到价值比例,也无法从数量比例的规律导出价值比例的规律来。&  2)资本价值构成与技术进步无特定关系  从上面对技术进步的理解,我们知道,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没有必然联系。马克思的这种概念转换,其潜在前提是&技术进步意味着增加投资&,这恰恰与我们上面所理解的技术进步的&节约投入&含义相违背,这就同马克思自己也承认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相矛盾,因为生产率提高的含义不仅仅是劳动人口的数量减少这么狭义。  成本是生产的关键因素,降低成本永远是企业的重要工作。降低成本,就是降低费用、节约投入,包括人力、原料、设备的投入的节约。换句话说,能带来成本节约的一切方法(不仅指工程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都会被企业主视为具有进步性的技术。技术进步通常是与成本的降低相联系的,即技术进步包含着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由资本品价值转移而来的价值量的减少。例如: ●一台性能优良的锅炉比旧式锅炉节约的燃料远远超过其价格上的增加。 ●用冲压工艺制造螺钉不仅比切削工艺快,而且消耗很少,更节约钢材。 ●电远红外加热元件比普通的电炉在寿命期内节约的电能的价值远远高于远红外元件的价格。  一般的研究者认为&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生产力发展&是同义词,这是合乎逻辑和习惯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把资本技术构成意会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先进技术&,难免会提出&既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为何资本家要使用先进设备?&这种问题,是因为在&先进技术&和&技术构成较高&之间划等号的心理暗示。马克思说:&事实上,投在一个产业部门的资本的价值构成,也就是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一定比率,总是表示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资本论》三卷P60)。在论及机器与大工业时马克思又说:&资本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又随着机器在这行业中已经占领或正在占领的范围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资本论》一卷P485)。马克思甚至更明确地说到:&生产力发展,同时,资本构成越来越高,可变部分同不变部分相比越来越相对减少&。  然而,技术和设备的一次性购置价格和在产品中的分摊完全是两回事,如果效率高、原料消耗少、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是先进性的标志,那么高造价的设备不仅不是提高了单件产品中的C值,恰恰是减低了单件产品的C值。高的设备造价不等于高的成本分摊。&  3)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概念  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是建立在将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这一前提之上的。马克思说道:&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所特有的生产方法的日益发展,一定价值量的可变资本所能支配的同数量工人或同量劳动力,会在同一时间内推动、加工、生产地消费掉数量不断增加的劳动资料,机器和各种固定资本,原料和辅助材料&&也就是价值量不断增加的不变资本。&&由于更多地使用机器和一般固定资本,同数工人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把更多的原料和辅助材料转化为产品。也就是说,可以用较少的劳动把它们转化为产品。不变资本价值量的这种增加,&&会使产品响应地日益便宜&(《资本论》三卷P236)。  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会说&不变资本&,一会儿说&固定资本&,这里显然把总投资量和单位产品的成本也混为一谈了,既然价值量不断增加,何来产品&日益便宜&?  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之间不是同一个概念。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而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其中存在着交叉关系。而技术进步的意义一般反映在固定资本的变动上,尤其是机器设备的改良上,即使假设设备的先进性与其价值是一致的,也不能把设备的先进性与不变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因为不变资本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原料消耗)与设备的改良密切相关(大多数改进恰恰是为了原料、辅料的节约)。  在现在商品社会里,大多数工业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可变资本部分的含量是很低的,尤其是在中国这类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固定资产的分摊也是很少的。而原料和辅助材料及动能在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技术进步引起的固定费用的分摊是增加的,但若能有效的降低消耗,其总的结果仍是不变资本减少而不是增加。&4)&&可变资本&和&工人数量&的概念我们知道,工资总额等于每个工人工资的加和,如果定义一个&平均工资&s&V/N概念的话,显然,V=s*N。从这个式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在s不变时,V与N才保持正比例关系。如果s足够小,就可以抵消N的上升使V下降,这就是劳力密集产业生存之道和为什么制造业向中国和东南亚这些低工资地区转移的原因。反之,假如s升高,可能即使N减少也无法阻止V的上升。  明显地,许多时候劳动力的数量不是一个可以调控的参数,比如用笔写字和用电脑打字、手工缝衣和缝纫机加工、赶马车和开汽车、驾驶旧飞机和AIR&BUS、雇佣好的律师和低水平的律师等等,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往往要求高素质的工人来操作,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个体工人的工资,也增加了工资的总额。正是这几个&等同&前提:固定资本等同于不变资本、一次性投资等同于单位产品成本、可变资本等同于工人数量、要素数量和价值量等比例变动,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在上述这几个等同假定下才能成立的。&&《资本的有机构成的理论问题浅谈》5)如何区别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三者的区别在于:①对资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技术构成是从物质形态方面来考察,资本价值构成是从价值形态方面来考察,资本有机构成则是从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的关系来考察。②内容不同,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是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是资本有机构成。&&&三、&资本的有机构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 原因: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付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总是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间断的生产技术革命也为资本家的这种努力创造了条件。因此,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即机器设备投入比例不断扩大,而劳动力投入比例则相对减少,进一步地表现为不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提高,而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则日益相对减少。变化量:不变资本(机器设备等)不变量:可变资本(劳动力等),但相对比重减少(不变也只是一个相对值,不是真的不变)&例如:大工厂化生产,机器自动化程度提高,需要的工人去做的事情越来越少,随之工人的劳动量降低,雇佣数量减少,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上升被认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马克思看到了技术进步在推动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原始资本主义时期,追逐最大利润的资本家们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技术,力图使自己的个别商品价值低于社会平均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同时,新技术的采用会提高单个劳动者所支配的资本量,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如何:据统计,在1889年到1959年期间,美国加工工业中的不变资本数量共增加了38倍,而可变资本的数量只增加了22倍。下面是美国加工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具体情况:1889年 1904年 1929年 1939年 1959年4.4c:1v &5.7c:1v 6.1c:1v 6.5c:1v 7.5c:1v&&另一个方向的思考:近年来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我们通过查阅近年(1980&&2001)来的最新数据,得到美国全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1980年 1983年 &1987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1年2.1c:1v 2.25c:1v &2.15c:1v &2.17c:1v &2.12c:1v &2.14c:1v &2.09c:1v&&摘自《国际统计年鉴》可知,当代尤其是近年来,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新的动态,可概括为&波动中缓慢下降&。(1)根本原因:科技革命、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社会生菜的信息化雨传统的机器大工业相比,特点是高效率、高产出、低投入、低能耗。在信息化过程中,设备、原料、燃料动力等有形生产资料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的相对量趋于下降,其价值总量也不会有显著增长。这就是不变资本(C)在信息化经济中的发展趋势。相反,作为劳动力价值的可变资本(V)在信息化时代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上升趋势。(2)其次,生产过程更加重视通过对生产资料的节约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3)工人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阻碍着可变资本比重的下降。&&&&&发达国家由传统的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当代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使得一种崭新的资本形态&&人力资本应运而生,知识型工人的结构性就业在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也在增加。一定时期全社会劳动力价值总和就是全社会的可变资本(V),将其与社会不变资本总量(C)相比较,因而在信息化时期,劳动力的价值总量迅速提高,伴随着不变资本总量的相对下降,决定了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波动中降低的趋势。(4)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在有机构成的应用部分会详细阐明)&2. 影响:1)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影响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对减少,这包括两种情况:  &&(1)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量 有所减少,但绝对量有所增加;(2)追加资本与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都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不仅相对减少,而 且绝对地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程,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增加,这主要是因为:(1)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操作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妇 女、儿童加入了劳动大军等;(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小生产日益分化,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加入了雇佣 劳动者队伍;(3)资本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中小资本家破产,也需要另谋职业。&2)资本的有机构成对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的影响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态。计算剩余价值率是以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即m&=m/v;而计算利润率则是以剩余价值与垫付总资本相比,即p&=m/(c+v)。因此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的是资本家从垫付的资本当中得到的附加额即总资本的增殖程度。由定义可看出剩余价值率与资本的有机构成是并不直接相关,它仅仅取决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而资本有机构成反映的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并不直接反映其中的可变资本的量,因此在无其他条件约束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仅仅反映资本家的剥削程度而与资本有机构成无关。但利润率的高低是受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影响的。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时,资本有机构成愈低,同量资本使用的劳动力就愈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愈多,从而利润率也愈高。反之,由于雇佣工人的减少,创造的剩余价值便会减少,从而利润率便会降低。但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在它引起利润率的不断下降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因素延缓利润率的下降&&如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加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导致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不断下降;国际贸易的不等价交换等等因素均阻碍和延缓着利润率的下降。因此,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但并不完全成反比例变化。一般地说我们已经看到,同样一些引起下降的原因,将会生出相反的作用,阻碍它的下降,缓和它的下降,并且部分地使它变得微弱。&&所以,这个规律只是当作倾向来发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长的期间,方才会明白地显示出来。&&&马克思例如: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3:2,总资本为100,剩余价值率为100%,则不变资本为60,可变资本为40,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v=40。商品总价值是W=60+40+40=140,而利润率则是p&=40/100=40%;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至4:1而其他因素不变时,不变资本变为80,而可变资本变为20,所以剩余价值变为20,最终利润率p&=20/100=20%,表现为利润率的降低。&Test:经济理论类案例分析:对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的认识某资本家投资150万元经营生产,其中100万元建筑厂房、购买机器和工具等,使用期为10年;20万元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30万元购买劳动力。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m&=100%。请问:(1)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是多少?(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4)该资本家一年获得多少剩余价值?(5)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参考答案】(1)C=100+2...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孟捷
-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日志,人人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公共主页
到各地追逐黄金使一些地区被发现,使新的国家形成;首先使进入流通的商品的范围扩大,这些商品引起新的需要,把遥远的大陆卷进交换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作为个体化的交换价值,货币也是一种双重手段,它使财富具有普遍性,并把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这样就在物质和空间上创造了交换价值的真正一般性。
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孟捷
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
&&&&摘要: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熊彼特派技术创新和长波理论,把产品创新看作经济生活中的自主变量,而象收入分配、货币量供应等则看作从属变量。本文试图在一个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内论证新熊彼特派提出的这个假说。文中认为,迄今为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提供了一个工艺创新的理论;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各种既有观点,妨碍了把产品创新概念化。他的论文批判地重建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提出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作为前一对矛盾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利润率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动态做了新的解释。文中认为,产品创新以及相应的社会分工体系的扩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汲取其历史合法性的主要源泉;借助于重大产品创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完全有可能自主地带来资本积累的长期扩张。&&&&&&& 新熊彼特派关于技术创新和长波的理论,假定一连串重大产品创新 [1] 是长期内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本文试图在一个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内,对新熊彼特派的这个假说加以论证。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是相关理论的回顾,包括新熊彼特派关于技术创新和长波的理论(这个理论最先是由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来的),以及马克思在《1857-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产品创新的未为人知的思想。文章的第二部分讨论了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不同解释,这些解释妨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产品创新展开分析。在这一部分里,我们还尝试如何在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框架内分析产品创新。文章的最后是与长波理论相关的两点结论。相关理论的回顾
1 新熊彼特派关于产品创新和长波的理论及其马克思主义起源&&&&  1912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荷兰社会主义者范&盖尔德伦,以笔名在一份荷兰社会主义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春潮:对工业发展和价格运动的反思》的著作(Van Geldren, 1996)。这篇著作,而不是十几年后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著作,现在被公认为是经济学中&长波理论&的起源。范&盖尔德伦以大量统计材料确证,在年间、年间,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两次资本积累的长期扩张,他把这种长期扩张称之为资本积累的&春潮&。范&盖尔德伦力图为这两次长期经济扩张出现提出理论上的解释,他特别强调了重大产品创新的作用。范&盖尔德伦认为,一个或几个迅速成长的新部门,推动形成了长波的上升期。
  本文所指的产品创新既包括生产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也包括既有产品的重大升级换代。长波的上升期。就年这一期间而言,主导部门是铁路建设,它所产生的连带效应是金属、钢、煤的生产的扩张。就1896年以后的上升期而言,电力和汽车工业扮演了主导部门的角色,他们带动了金属(特别是铜)、绝缘材料和煤的生产。&&&  范&盖尔德伦的贡献由于语言的障碍而鲜为人知。现代长波理论的主要复兴者曼德尔在《晚近资本主义》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他的观点。1996年,《春潮》一文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主编的《长波理论》一书中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其篇幅长达五十余页。鉴于&长波&被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以康德拉季耶夫的名字命名,弗里曼说,如果熊彼特当年得悉范&盖尔德伦的著作的话,&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兴许就会改称&范&盖尔德伦长波&了。(参见Freeman, Chris., ed., Long Wave Theor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1996, &Introduction&. 与范&盖尔德伦相比,康德拉季耶夫的缺陷在于,他没有对长波进行理论解释。)&&&  熊彼特被认为是第一个把创新之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引入经济学的人。他在全然不知晓范&盖尔德伦的著作的情况下,提出了他的假说: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创新在时间上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以蜂聚形式出现的;诸如蒸汽机、铁路、电力和汽车等重大产品创新,推动产生了具有扩张性质的资本积累长波。但是,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其内容过于宽泛,不仅包括技术创新(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而且包括组织创新及新市场的开辟等因素。尽管熊彼特在分析实践上所强调的是产品创新,但这一点在概念上未予明确。&&&  德国经济学家门施的著作《技术的僵局》(Mensch, 1975)尽管没有直接分析长波,但被看作是二十世纪70年代长波理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门施在下述两方面推进了熊彼特的理论:
第一,他明确区分了所谓&基本创新&(即建立新部门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提出基本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经济停滞则导源于基本创新的匮乏。第二,门施力图以实证方法证实熊彼特的创新蜂聚假说,他发现,资本主义历史上有若干关节点,在1830年代、1880年代、1930年代,基本创新蜂拥出现,而这些关节点都正值经济萧条时期。在此基础上,门施提出了萧条引致基本创新蜂聚的假说。在门施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新熊彼特派关于技术创新和长波的理论&,这一派理论与以曼德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形成了当今长波理论的两个主要派别。&&&  门施的后继者之一,荷兰学者范&杜因,在方法论上这样概括了新熊彼特派的理论贡献,他明确地区分了以下两种经济变量:
产品创新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被确立为唯一的自主(为啥要加个主?)变量,而其他因素,诸如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失业水平等等,一律作为从(属)变量,它们的波动必须通过自主变量的变化来解释。(van Duijn, The Long Wave in Economic Life, p.129.)&&&  范&杜因概括地表述的这个大胆的假说,事实上体现了新熊彼特派技术创新和长波理论在分析上所取得的最终成就。可是,新熊彼特派理论主要是一个实证理论,范&杜因的假说中所蕴涵的因果关系,缺乏一个资本积累一般理论的支撑。而且,回归熊彼特并不能克服这个弱点。  正如一位著名的后凯恩斯主义者明斯基所指出的,&尽管熊彼特或许是关于资本主义过程的洞见的源泉,但他并没有为分析资本主义留下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 在他生命的后期,熊彼特事实上转向了一般均衡理论,放弃了他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关于创新带来资本主义非均衡发展的思想。明斯基提出:&理解资本主义的进展,很可能取决于把熊彼特关于资本主义过程的动力和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作用的洞见,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架构结合起来。&与明斯基不同,本文则试图把新熊彼特派的观点纳入一个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框架。(Minsky, H. P., &Money and Crisis in Schumpeter and Keynes&, in Wagener, H.J., and J.W. Drukker, eds., The Economic Law of Motion of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_________________附: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所坚持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  &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的形成始于1963年明斯基在任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时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它&会再次发生吗?》(&它&指大危机)。以此文为出发点,明斯基在随后三十年中出版的各种论著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今天为众多文献广泛引用的&假说&。由于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版本各异,甚至引喻失义的情况。鉴于此明斯基在1991年整理出一个逻辑完备的标准文本(Minsky,1991),本文主要依据这篇文章撰成。&  一.投资主导经济,金融影响投资&  在明斯基的体系中,不难看到凯恩斯和卡莱茨基的影子。作为《凯恩斯传》(Minsky,1975)的作者明斯基对凯恩斯理论的推崇自不待言。同时,和大多数当代凯恩斯主义者一样,他也非常重视卡的理论贡献。马克&布劳格()曾断言卡比凯恩斯早三年就提出了《通论》中的大部分观点,而且&比凯恩斯还要深刻,可以说是超越了凯恩斯&。明斯基深以为然,他甚至继承了卡氏传统,将凯恩斯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揉合在一起。  按卡的国民收入等式,在不考虑政府及海外部门的情况下,有:&      国民总收入=总利润+工资和薪金 (1)  国民总支出=总投资+资本家消费+工人消费 (2)  假定工人花掉全部收入,且略资本家消费,则有:  总利润=总投资 (3)&    既然资本家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则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不过是利润增长的同义语,这样,上述等式就揭示出,总投资增长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明斯基扩展了卡的公式,得出利润决定的总公式:&    总利润=投资+政府赤字-外贸赤字+由利润支付的消费-工薪收入中的储蓄部分    但是,他仍认为,投资是决定总利润的最重要因素,金融部门之所以能影响经济,原因就在它能左右投资。&  为揭示投资的内在决定机制,明斯基提出一个&两重价格&理论。他认为,工资和日常产品价格由劳动力成本及其加成(mark-up)所决定,而资本和金融资产(虚拟资本)价格则为资本可能产生的预期利润及资产未来现金流之贴现值。前一种价格构成投资的供给条件,后一价格则决定投资的意愿(需求)。要维持经济繁荣,就必须使资本和金融资产价格比投资的供给价格高出一截(留出利润空间),以便诱致足够的投资。金融部门的动作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相对投资的供给价格之价差,这样,它就能左右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二.金融条件与金融资产价格决定&  根据凯恩斯《通论》第十七章《利息与货币之特性》中的观点,明斯基认为金融资产(负债)的价格(P)由预期现金流(q)、保藏费(c)、流动性贴水(L)三要素决定。其中,预期现金流(q)指金融工具在未来一段时期按合同规定应收(付)利息及本金的时间序列;保藏费(c)包括为收(付)本息而花的费用及委托、代理、信托保管等费用;流动性贴水(L)为金融工具指流动性的主观价值,由金融工具本身的流动性强弱及持有人对流动性的评价(需要的迫切程度)所决定。  特别地,对货币而言,q,c均为零,故其价格(为1)完全由其流动性(LM)所支撑。根据微观经济学常识,金融资产的均衡价格必须使该资产与单位货币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即:&    MU(q-c+l)= MU(LM) (5)                    p      l           由上式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增加导致货币边际效用MU(LM)下降,其他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同样金融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增加,保藏费下降,流动性增强,对该资产流动性的主观评价上升均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反之则反是。不过,深一层的思考会发现,上述因素均由客观金融环境所决定,因此,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独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单独考虑其中的任一个都容易导致结果失真,明斯基看穿了这一点,尤其对q、L之间的关系加以特别关注。  如前所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贴水不仅由它的流动性大小所决定,还要受制于人们对资产流动性的主观评价。市场参加者的流动性无非来源于三种渠道:手持现金,由经营而取得的现金流,资产出售或借入现金。如果手持现金较多,经营收入稳定,或者易于借入流动性,则人们须倚重资产出售取得流动性,换言之,对资产流动性的主观评价就越低。由金融学中&三性&原则所知,流动性与盈利性是相互替代、此增彼减的。因此,对资产流动性主观评价降低之后,人们就会更加看好那些具有高盈利性、低流动性的资产,因为它们的q增加得多,而L减少得少,价格便趋上涨。&    三、按现金流对财务状况进行分类&  在讨论金融部门总体表现之前,必须先分析单个金融行为主体(个人、企业、政府)的财务状况,这涉及对他们未来现金流的考察。从现金流入方面看,可以细分为四种情况:一是由经营产生的现金收入(包括利润、工薪、税收);二是由债务人兑现支付承诺而产生的现金收入;三是通过借人或资产变卖产生的收入;四是少量的手持现金。明斯基认为,资产和负债分别能够产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 序列,故分析行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即可按现金流的未来表现将其财务状况分为三类。    第一类称为套期保值(Hedge Finance),指行为主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前述第一、二种方式所取得现金流入即已超过预计的现金流出。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处于这种财务状况时一般不会发生支付困难。一般居民户以及低财务杠杆率的企业常处于此种状态。&    第二类称投机理财(Speculative Finance),指行为主体由第一、二种方式取得的现金流入超过因日常支付及偿付应付利息而发生的预计现金流出,然而尚不足以支付到期应付债务的本金。通常,此种状况下的行为主体必须靠债务滚动(借新还旧)来维持正常经营。高财务杠杆率的企业常处于此种状态,而商业银行更是天生的投机理财者。&    第三类称作庞兹理财(Ponzi Finance),得名于本世纪20年代发生在纽约的一桩著名金融诈骗案,一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的法裔美国人策划了一个用后加入者的入伙费充作投资收益付给先来者的连锁性计划(称&庞兹计划&),成为一时暴富,后被拆穿。顾名思义,处于庞兹理财状态的行为主体由一、二种方式取得的正常现金流入尚不足支付日常性现金支付及债务利息。如不欲变卖资产,维持现有经济规模,则不仅要靠滚动负债偿付到期债务的本金,还要不断地累积新债务。长期亏损性企业常常处于此种状态,而具有高赤字的政府部门无疑是最大的庞兹理财者。不过,只要外界相信该行为主体之资本尚足以抵债,而且亏空是暂时性的,将来会向良性发展,则该行为主体仍可正常运作,不至于立即爆发债务危机。    四,经济前景变化导致金融危机&    在商业周期的上升阶段,行为主体因经营而获得的现金流入(利润、工资、税收)持续增长,同时市场融资条件宽松,借款既容易、利率也较低。此时,那些高流动性资产价格就会下跌,行为主体纷纷将其代之以低流动性、高盈利性的资产,同时,他们也倾向于以借入流动性取代资产流动性,相应地提高了财务杠杆率。这样,原本处于套期保值状态的行为主体不免带上些许投机性;原来就惯于投机理财的企业及银行更是趁机扩大经营规模,将支付需要完全寄托在债务滚动之上;甚至连庞兹理财者也会被看好,人们普遍相信,未来盈利状况会进一步好转,风险不大。&    然而,一旦经济走上停滞和下降轨道,利润增长减速甚至负增长,则原来高速增长时期产生的&欣快感&(euphoria,常用于吸毒者)立即消失。靠借入流动性维持经营的做法难以为继,债务滚动必需付出高昂的代价。此时,投机理财者因现金流入注以出对比的变化而成为庞兹理财者,原来的庞兹理财者则到了必须靠变卖资产支付债务的地步(明斯基称作&以卖出头寸来维持头寸&Marking Position by Selling out Position)。&    前面讲过,由于在经济繁荣期间行为主体的资产组合中高流动性资产减少,一旦对流动性的主观主价转高,原先所持有的低流动性资产便大辐跌价。这种情况引起人们的警觉,对高债务比率的企业产生普遍的怀疑,即便尚不至于成为庞兹理财者的那些公司也遭到信用配给,使他们也加入&卖出头寸以维持头寸&的行列&&可以想见,不信任感迅速漫延,对危机的恐惧笼罩了全社会。金融资产的大甩卖启动了欧文&费雪在职1933年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Debt-Deflation)机制,即,欠得越多就变卖的越多,卖的越多越贬值,最终是&债务越还越多&The more they pay, the more they owe ),金融危机就此爆发。金融危机不但使已开工的投资项目失去金融支撑,还因资本及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使新的投资失去内在驱动,进而加剧了整个经济的萧条。这种局面要一直维持到工资物价也下跌到极限,重新拉大利润空间为止。&    五,二战后何以未再次出现大危机  按照明斯基的上述理论逻辑,只要存在商业周期,金融业的内在不稳定就必然要演化为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将整体经济拉向大危机的深渊。然而,二战后的实际情况却表明,商业周期照样客观存在,但大危机却没有发生。为避免因被证伪而导致理论破产,明斯基作了辩护性陈述。他认为,之所以未再次出现和毁灭性的金融危机,原因在于诱致危机的两个重要环节得到了控制。  首先是利润来源发生了变化。按照卡莱茨基的国民收入等式的简化形式(公式3),总利润即等于总投资,故一旦私人投资随商业周期而减少,总利润(等价于金融资产中的q累加)便下降,必然导致现金流入减少和资产价格下降。明斯基则由扩展后的利润公式(公式4)认为,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和干预经济能力的增强,财政赤字在利润决定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战后,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抵销了私人投资的周期波动,有效地维持了利润总额的增长,使市场行为主体的财务状况免于恶化。  其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在战后得到了强化。当市场上流动性出现紧张之时,中央银行可以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还通过对面临挤兑危机的金融机构采取若干保护性措施,使处于庞兹理财状况的机构免于仓促变卖资产,防止由恐慌性抛售所导致的金融资产价格全面下跌。  这样,大政府和中央银行维持了长期的金融稳定,熨平了经济周期。&    六、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尽管由于上述两种原因,美国自二战以来一直未发生大危机,但明斯基对前景的展望仍是悲观的。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并且,时间拖得越久,将来发生危机的烈度越强。理由如下:首先,政府财政赤字不可能无止境增长,否则,政府本身作为庞兹理财者也会破产。这一见解已为近年来各国的财政当局所认同,目前,减少赤字几乎是所有国家的共同选择;其次,对外贸易状况对社会总利润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减少了利润来源,且贸易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再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具有负面影响,常常是鼓励和保护了那些&庞兹金融家&,使市场纪律松弛,因此,其运用也将日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经济追逐利润的本性和金融资本家天生的短期行为导致了资本主义金融业的不稳定,它是无法根除的。&    七、亚洲金融危机对明斯基理论作了最新的注解  1997年以来,东南亚及东亚各国爆发了自年全球性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经济危机。和其他理论相比,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为这场危机提供了最透彻的解释。  9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环太平洋诸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经济增长被视为&亚洲的奇迹&。但是,长期的增长已经给危机埋下了伏笔。利润增长带来的现金流稳定增加使人们对流动性的主观评价不断下降。而所谓&新型金融市场&的兴旺又为这一地区吸纳外部资金推波助澜,企业可以方便地借到廉价的本、外币资金,在逐利动机推动下,他们不断提高财务比率(以各种金融公司和房地产业为最甚),依靠债务滚动获得流动性,投机理财成为普遍的状况。&    可惜好景不长,首先是泰国遇上麻烦。泰国出口增长率由1995年的25.1%跌至1996年的-2.1%,经常项目赤字占到GDP的8.3%,同时,GDP增长率也由8.6%降至6.7%。出口负增长以及GDP增长率减缓扼制了全社会的利润增长,投机理财者纷纷沦为庞兹理财者,房地产商叫苦不迭,金融机构坏帐大幅上升。在迫切要求振兴经济、增加出口的氛围中,产生利率下调和汇率贬值预期是情理中的事。可是,高达900亿美元的外债(外汇储备仅377亿美元),且多为短期债务,使财政赤字相当低(仅占GDP2%)的泰国也整体上成为了&庞兹金融家&,上述预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外资抽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流动性的紧张状况。至此,货币危机、支付危机、股市崩盘相继发作,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而传染性的恐慌又使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冲击,终于酿成这次危害全球的大风暴,为&金融不稳定假说&做了最新的注解。____________________1.2 马克思论产品创新&&&  新熊彼特派的产品创新理论溯源于社会主义者范&盖尔德伦,但后者在马克思主义主流中却迟迟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在范&盖尔德伦所处的时代,整整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围绕着资本主义&崩溃论&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关于技术创新带来资本积累&春潮&的设想,听起来具有修正主义的意味。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判定资本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业已进入了最后阶段。&&&  不过,马克思本人对待产品创新的作用的态度是前后矛盾的&。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没有强调范&盖尔德伦和新熊彼特派经济学家所强调的东西,但是,在《资本论》的一部主要手稿棗《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内在矛盾出发,指出了产品创新对于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在这里,有必要做一个充分的引证。&&&  首先,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出发,马克思指出:&资本创造绝对剩余价值&&要有一个条件,即流通范围要扩大,而且要不断扩大。在一个地点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要求在另一个地点创造出它与之交换的剩余价值;&&因此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其条件是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如果说流通最初表现为既定的量,那么它在这里却表现为变动的量,并且是通过生产本身而不断扩大的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  &另一方面,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象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这种情况就是:获得的剩余劳动不单纯是量上的剩余,同时劳动(从而剩余劳动)的质的差别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样化,本身越来越分化。&&&  &例如,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一个在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这个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的需要。旧产业部门的价值由于为新产业部门创造了基金而保存了下来,而在新产业部门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又以新的形式确立起来。&&&&  &新生产部门的这种创造,即从质上说新的剩余时间的这种创造,不仅是一种分工,而且是一定的生产作为具有新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自身中分离出来;是发展各种劳动即各种生产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体系,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参见《马恩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387-390。)&由此产生了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于是,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马恩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9页。)&&& 不过,马克思在这些话里只限于强调产品创新对于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而新熊彼特派还试图解释为什么在资本积累的特定条件下产品创新才以蜂聚的形式出现。尽管如此,《1857-58年手稿》中的这些天才思想,毕竟远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充分展现出它在产品创新和扩大社会分工方面的潜力之前,以惊人的方式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 《1857-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这个思想迄今仍然未为人知,这样说并不为过。罗斯多尔斯基的《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是国际上研究马克思这部手稿的最著名的著作,这部书里根本就没有提及马克思的这个思想。&&& 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当初没有把这个思想写入《资本论》呢?是因为《资本论》是未完稿吗?还是因为这个思想一旦载入,会削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锋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1857-58年手稿》里的天才论述,撼动了《资本论》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这是因为,全部三卷《资本论》事实上抽象了产品创新,不适当地假定生产力的发展即技术创新仅仅体现于工艺创新(即增加劳动生产率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把产品创新和社会分工体系的扩大当作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资本论》第3卷讨论利润率下降的地方,马克思明确地作出了这个假定:&这里完全撇开了下述情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部门以及产品的多样化,同一个价值量所代表的使用价值量和奢侈品的量会不断增加。&,《马恩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44页。在第一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形式,他做了这样的假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这里一般是指劳动过程中的这样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能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马恩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0页。)因此,对于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发展形式以及如何发展,《资本论》仅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片面的解释。&&2.一个解释产品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框架&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既有解释:一个批判性分析&&&& 在什么是支配资本积累动态的基本矛盾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一直存在着分歧。70年代以来,这种分歧表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当中,一种以所谓&利润挤压论&(Profit Squeeze Theory)为代表,这个理论的首倡者是牛津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格林及其合作者;另一种便是以曼德尔等人为代表的利润率下降理论。按照&利润挤压论&的观点,危机的根源在于分配中的阶级冲突,即阶级斗争所带来的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的变化。&利润挤压论&和斯拉法所开创的新李嘉图主义学说在下面一点上存在着一致性:两者都想在工资的变动和利润的变动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利润挤压论&的批评,可参见:Fine,B., and L. Harris, Rereading Capital(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79)的第5章。 针对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观点,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第2卷里曾经指出,他混淆了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相对于&利润挤压论&,正统的利润率下降理论似乎有一个优点:它把资本积累的矛盾归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而不是仅仅归于围绕国民收入的阶级冲突。按照这个理论,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造成利润率下降;伴随利润率下降,资本积累固有的一切矛盾会激化。
  正统的利润率下降理论在方法论上包含着下述根本缺陷:第一,它假定价值增殖的使用价值基础在长期没有变化,假定社会分工体系和资本积累的主导部门在长期没有变化。&古典经济学家理查&琼斯曾经体认到,产业部门的多样化起着刺激资本积累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引证了琼斯的这个意见,但他并没有将这一点正式列入利润率下降的抵消因素。(琼斯认为,产业部门的多样化是刺激资本积累,抵销利润率下降的重要因素。马克思对琼斯的引证,参见:《马恩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6页。)这大概不是偶然的疏忽,因为一旦引入由产品创新带来的部门多样化,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就会为之动摇。&&&& 第二,利润率下降仅仅建立在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即有机构成变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生产和流通、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基础上。&结果,论述利润率下降的《资本论》第三卷就出现了一个逻辑结构上的空白:马克思从未交代,一般利润率下降与稍后论述的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实现的矛盾,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只能从第三卷第十五章的标题(&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来猜度,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从属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这种从属关系在方法论上违反了《资本论》体系本身的逻辑,因为全部三卷《资本论》的结构正是按照生产、流通、以及这二者的统一来安排的。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有关资本积累过程的因果解释是以这个矛盾为中介的。&&& 上述两个方法论假定不仅内含于正统的利润率下降理论,那些在置盐定理(Okishio Theorem)的基础上批评这一理论的人,也为这两个假定所束缚。前几年,两位日本经济学家试图把产品创新引入置盐的模型。(Nakatani, T., and T. Hagiwara, &Product Innovation and the Rate of Profit&, in Kobe University Economic Review, 1997.)可是由于抽象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他们的模型仍然是有局限的。产品创新通过扩大社会分工体系(或既有的交换价值体系)增加利润率,没有在模型中得到反映。&&& 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吉尔曼在卢森堡之后从方法论上阐明了第二点。可是,他仍然陷于消费不足论,把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实现的矛盾归结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与此同时,他也和卢森堡一样,没有看到重大产品创新所带来的市场的内生扩张。(参见Gillman, J.C., The Falling Rate of Profit, London: Dennis Dobson, 1957, p. 86. 关于吉尔曼的消费不足论观点, 参见:p. 108, p. 111.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品创新及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在质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由此扩大了既有的交换价值体系,为资本创造了对等价值的新的源泉。资本积累可以通过这种内生市场的创造,凭借自身的力量周期性地克服它在运动中、在时间中遇到的界限。2.2 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辨证重建&&& 关于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在方法论上的重要性,曼德尔曾这样说:&&& &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其实质为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统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作为经济增长放慢或崩溃的根源),不仅要在生产领域去找,而且要在流通领域去找。再生产,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清楚地表述的那样,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见E. Mandel, Long Wav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new edn, 1995, p.117; p.60. 可是,下面将会看到,这个在方法论上十分重要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在曼德尔的理论中居于首要地位。在拙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的第4章中,我们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尝试着对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做了辩证重建。)&&& 可是,即便我们承认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在方法论上的确享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对这个矛盾的理解仍然可能存在着歧见。譬如,像吉尔曼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从消费不足论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矛盾。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的下述著名论断成为各种不同解读的基础:&&& &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马恩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页272-273。)&&& 从消费不足论的观点来理解上面这段话并不奇怪,尤其是因为在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3卷现行版本里还有下面这样的话:&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前些年,随着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未经编辑的原稿的出版,研究者们发现,恩格斯在编辑第3卷时对原稿做了许多改动。譬如,上面这句话在原稿中位于括号内,这意味着马克思本人赋予这句话以完全相对的意义。恩格斯脱掉了括号,并通过改动提高了这段话的价值。(参见Heinrich, M., &Engel&s Edition of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and Marx&s Original Manuscript&, Science and Society, Vol. 60, Winter , pp. 452-466. 消费不足论者喜欢引用的这句话见《马恩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48页。)&&& 与消费不足论相对应,下面我们分两点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另做解释。&&& 在上述引文中,马克思列举了三项决定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因素:&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群众的消费力&,以及资本家&追求积累的欲望&。尽管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群众的消费能力低下这个因素,在我们看来,&追求积累的欲望&是所有因素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为积累会按照其规模和方向重塑部门间的比例和群众的消费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曾指出,资本家的活动是整个资本主义机构的主动轮,积累是决定着其他一切经济变量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莱茨基曾把投资的决定因素称作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参见Kalecki, M., &The Problem of Effective Demand with Tugan-Baranovsky and Rosa Luxemburg&, in Selected Essays on the Dynamics of Capitalist Economy, Cambridge: CUP, 1971. )&&&  我们要论证的第二点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实现的矛盾由以发展的动力。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激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任何既定商品的单位价值以及单位利润会跟着下降。与此同时,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的数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使用价值生产得越多,价值增殖就越来越依赖于使用价值的实现。&&& 在经济思想史上,古典经济学家魁奈通过下述悖论第一个把握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这种矛盾。作为经济思想史上的&重农学派&的代表,魁奈相信价值源出于土地而非劳动。为了驳倒劳动价值论,魁奈采用了独特的反证法:假如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那么从劳动创造价值必然会得出结论: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伴随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商品单位价值下降。但这一结论与资本主义生产在概念上是相冲突的棗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不可能建立在商品价值永恒下降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如果在现实中能够成立,劳动价值论就遭到了证伪。(参见魁奈:&关于手工业劳动&,《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魁奈悖论第一次发现&通货紧缩&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致命威胁。如果我们站在劳动价值论的立场上,按着魁奈的思路,他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建立之时就从逻辑上宣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能的。&&& 在马克思那里,魁奈悖论是这样解决的,他指出:个别商品单位价值的下降及其所伴随的商品单位利润的下降,与总利润的增长是可以同时并存的。魁奈所发现的矛盾非但不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立即灭亡,反而是资本主义由以再生产的动力。在《资本论》第3卷,这种并存被当作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参见《马恩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51页以下。)但是,马克思的解决方法所蕴含的商品单位利润下降与总利润增长同时并存的可能性,事实上是以下述假定为前提的针对某种既定使用价值的需求,会和劳动生产率一起成比例地增长。(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假设生产某商品不需要不变资本,即c=0,该商品的单位价值为:λ=v+s=v(1+s&), 故有v=λ/1+s&。这里,v是单位商品所含的可变资本,s是单位商品的利润,s&是剩余价值率。由s=vs&,我们有s=λ&s&/1+s&。生产这种商品的总利润为: Π=Q&s=Q&λ&s&/1+s&,Q是生产出来并得到实现的全部商品量。在这个公式里,s&和Q的增长是λ下降的抵销因素。但是,在数学上取极限时,s&/1+s&等于一,这意味着,在长期内,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对于λ 及商品单位利润下降所起的抵销作用是有限的。总利润量能否增长越来越取决于使用价值的实现规模。)&&& 按照这种解决方法,生产与流通、以及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似乎隶属于利润率下降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相反。个别商品单位价值下降及其所包含的单位利润下降,与总利润的增长相并存,为解释危机的出现造成了困难。一位学者范&帕里斯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总利润绝对量的增长保证了资本家的积累能力丝毫不受影响,因此,单凭利润率下降无法解释生产过剩危机的突然爆发。(参见van Parijs,P., Marxism Recycl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37-69.)在我们看来,倘若把一般利润率下降置于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的基础上重新予以解释,困难就不存在了。利润绝对量随着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恶化趋于下降,正是利润量的下降,而非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促使利润率下降。利润量和利润率的下降既影响实际积累规模,也影响着资本家的投资预期,从而使积累率下降;而实际积累率的减少意味着剩余价值实现条件更趋艰难,利润量和利润率又会进一步下降。这为生产过剩的危机铺垫了道路。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作为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既可以解释古典经济周期,也可用以解释资本积累的长波。两种现象的区别在于,长波产生的基础,是通过重大产品创新蜂聚建立起来的新兴产业部门的生命循环;而正常的经济周期作为短期波动,可以看作前述矛盾在社会分工体系和主导产业部门既定不变的基础上运动的结果。(门施把产品的生命循环看作长波的主因,而&经济短周期则可视作产生于经济长周期的准静态阶段。在此阶段, 经济的整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参见Mensch et al, &Outline of a Formal Theory of Long-Run Economic Cycles&, in T. Vasko, ed, The Long Wave Debate, Berlin: Springer, 1987, pp.373-4.)2.3怎样在新的框架内解释利润率动态&&&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就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与利润率动态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说: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资本在部门间的竞争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消除了这些矛盾发展的的部门间差异,使各个部门自身经历的生命循环共时化。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由此以社会化的方式发展,并促使一般利润率下降。&&&  特定的使用价值生产,是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运动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产品的生命循环及以此为基础的产业部门的生命循环。这种生命循环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是由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发展、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资本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这种生命循环与资本积累之间的联系、产品及部门创新对于克服资本积累内在矛盾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迄今为止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中令人遗憾地被忽略了。  与利润率平均化相联系的产业部门的生命循环,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如下阶...
阅读(509)|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